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 备课 上课 教学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并且使学生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学中能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能否体现新课程的“以人(学生)为本”思想理念、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和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高考成败的关键。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提高复习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一、备课:备课在“备教材、备大纲、备学生、备方法、备习题”的基础上,更要“备监督落实”。
1.复习内容应低起点,高落点。复习课应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把遗忘的知识重现出来,把中断思维线索重新联系起来,并不是对新授内容简单的重复,也不是对旧知识快速播放。复习重在发展对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提高。如在课堂中,剖析知识的内涵、外延、相关知识的联系、相似规律的区别,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知识在题目中常见的考查设计形式等。并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增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上的好、讲的好,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活动,认真理解深化复习知识进而提高应用能力,还需要一个检查督导的重要环节,若没有这一环节,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落到实处,学生对该堂课所讲知识的重点掌握程度就可想而知。如何督查学生的听讲、记忆、理解、掌握和应用等情况,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备课,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如何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进行有效的监督落实。
二、上课:上课是体现教学效果的具体行动,对教学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
1.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1快速阅读:对于教材中过度性的文字、数学史、介绍性文字材料和引入正文的段落等,课堂一开始安排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让学生总结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在班内进行个人阐述并交流。以此方式给全体学生以压力和动力,督促学生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增强课堂的效率和效益。同时,又锻炼了学生阅读速度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进行个人阐述时,要做到有良有莠,照顾全体学生。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全体学生的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另一方面使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不感到失落。
1.2精读:对于教材中的重点段落和内容,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精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沉着思考和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此过程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学生精读所要思考和解答的具有指导和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如遇某些关键性、疑难比较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做好释疑工作。
1.3师生讨论:多于阅读过程中学生找出的疑难问题,让学生首先在学习小组范围内讨论解决。讨论实行组长负责制。对于学习小组内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小组长做好记录。小组讨论结束时,有小组长将讨论未果的问题上缴,再有教师在班内提出,让已解答的组选派组内成员上台解答释疑。各小组之间若有争议,可再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比较各组释疑的优与缺,总结陈词,确定最佳释疑方案。
1.4课堂巩固练习:根据学生实际,课前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目,题目难度要有梯度性,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最近发展的需求。不同层次学生让其训练不同题目,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1.5作业(或习题或测试)观评课:我们经常抱怨学生“讲过的类型又出错甚至讲过的题目再出错”,而没有深入分析其原因。多次出错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错误思想意识的迁移影响。学生的错误习惯根深蒂固,不给它一个强有力的致命打击,很难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尝试进行作业、习题或试卷的错误展评。此活动每周进行2到3次,学生分组进行。学生首先将作业交换观看评论,找出自己作业与同学作业的优缺点,评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写出心得,并在小组内交流,以加深对错误的深刻认识,从内心深处抛弃错误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2.复习课课堂应采用互动合作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的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1精讲多思。做到两个三讲: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讲易错点、讲易混点、讲易忘点。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现在不会但经过思考探究能弄会的不讲、与中考内容无关的内容不讲;讲也讲不会的不讲、讲也听不明白的不讲、讲不透的不讲。留足学生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从数学角度阐述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的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在教师的引导和导引下,使学生沿着正确的合作探究方向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2.2合作探究,双主体和谐发展,让学生充分的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自我探索、自我总结和自我提高,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不断发展的知识社会中不断自我更新,才能永远处于不败境地。
三、教师对自己在复习课中的作用要进行正确定位。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扮演舵手的角色
1.唤醒、启迪。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让学生敢于大胆的猜想、假设、推理、判断,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并得出正确判断从而进行思维创新,即引导“敢于胡思乱想,”启发学生“奇思妙想”。
2.指导梳理。复习课上,应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机构,总结规律形成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局部知识与教材整体内容的关系,每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块与知识块之间内部的本质联系于区别。通过梳理,将过去分散和零乱的知识就能十分条理、系统化的有机联系在一起了,便于贮存在大脑中,有利于记忆,不易遗忘,目的在于使用时可以十分快捷的提取。知识经过梳理后,使学生加深了对某些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容易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便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获取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手段,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品质。同时,清晰的知识网络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信心。
3.帮助学生将知识升华提高。复习完有关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知识后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认识、思考、理解,在技能、赏鉴、态度等方面产生行为变革。复习课是综合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机智”、“换元机智”、“变向机智”和创优机智“。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比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多变思维品质和习惯。数学概念的高度概括性以及客观数学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学习概念、规律与能灵活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之间存在一个高台阶,要跨越,必须经广泛应用,应用过程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技能技巧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而这些,也正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2
——为数学教师献上一策
方山乡校:曾凯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近几年来,我县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小学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县教学质量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谋策略。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来说,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教育好学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也许对于大多数数学教师来说,认为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徐不知,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项教育工作,德育应该放在首位。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最关键的也是要把好德育这一关。那么在数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下面是我近几年来在数学教学效果明显的基础上的几点肤浅总结,供各位参考,赞同之处可以采纳。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记得,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第一堂课,有一位语文老师蓬头垢面的就走上了讲台。(当然更谈不上他有什么打扮)我们对他都敬而远之,敬而避之。基本上,我们那时都是在想着各自的设想:老师的头发今天为什么不搭理,是不是睡懒觉没时间了,他老婆怎么会喜欢他的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猜想。我不知道你当时会不会有什么猜想,但至少我没有什么心情听他的课。从那以后,我的语文就是学不起来。我想这应该和老师的形象有很大的关系吧。相反,如果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有得体的打扮并能做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科学计数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学者,经过在长期实践中根据多组数据探索出来的,从而总结出“勾3、股4、弦5”这一结论,进而形成定理。并讲述我国古代其他数学家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加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古代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第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例如,学习三角形稳定性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一知识为班级简易维修课桌椅、门板等公物,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爱护公物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才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3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版权所有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德育功能;德育素材;德育渗透;德育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这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应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有,但并不明显. 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拓展开去,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1. 适当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 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教师可以合理利用. 其中有些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小数出现的很晚. 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渗透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使学生产生为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以师为镜,发挥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1. 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做好这个榜样. 例如升国旗时,我端端正正站在队伍前面,严肃认真,学生自然照样守纪律了. 小学生可塑性强,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有一次,我去上课,走到教室门口,喧闹的教室一下就安静了,教室门口到处都是纸屑. 我什么都没说,弯下腰开始捡起来. 慢慢地,孩子们聚拢来,一起拾. 我接着上课,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 下课后,两个学生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
2. 严于律己,从教学抓起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 上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三、以教为主,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身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会过于抽象,起不到多大作用. 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学生互动学习,又便于德育渗透. 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既有利于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一举两得.
四、以践为途,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任何学科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数学也是. 可以说,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互惠双赢.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6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八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实践的观点。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教学中要揭示数学本身的物质基础,如讲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早在公元一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勾广三,股修四、经偶五”的规律(即勾三、股四、弦五),并且借助图形对该定理进行了两种巧妙的证明。通过了解,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定理、公式的形成均来自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掌握自然规律的正确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的能力。
2、辩证的观点。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概念中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等,都表现对立的形式,又各以它的对立而存在。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在数学中要揭示这一关系。讲这一关系时,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