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1

这次会议是今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一次专题会议,也是今年召开的农业保险最后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对明年试点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刚才,17个试点市和两家保险经办机构汇报了本地、本单位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了经验做法,总结了成效收获,反映了问题不足,谋划了明年工作,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开得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是农业保险试点第三个年头。与前两年相比,除省政府召开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外,省农险办没有召开全省农业保险专题会议,开展的专项督查也不多。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省里的工作力度减弱了,工作重心转移了?恰恰相反,经过三年的试点,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大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已经打开了工作局面,走上了正常轨道。

第一,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42号)后,省农险办牵头制定了保费补贴管理、保费资金管理、保险理赔管理、试点工作考核、鼓励开展特色产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指导意见等8个配套制度和办法,形成了“1+8”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保障了试点工作有章可循。经过三年实践检验,我省农业保险政策设计和制度办法,总体来说方向是对的、质量是高的。

第二,农业保险推进机制基本建立。试点三年来,各级均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理赔协调机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更重要的是,经过三年的努力,两家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网点从上到下、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建立健全。特别是今年乡村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保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有人做,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三,农业保险工作局面已经打开。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较窄、品种较少,只有14个市和省农垦集团参加试点,而且试点地区的试点品种也不多,有的只是一、二个。经过三年的试点,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现了大跨越,不仅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市、93个县市区,而且试点地区种养两业保险全面开展。农作物的承保面积从年的1648万亩,增加到今年近一亿亩;承保率从年的25%,提高到今年的85%。可以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局面已经打开。

第四,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试点三年来,我省保险经办机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5.3亿元,为3878万个(次)农户提供了526亿元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累计赔付15.8亿元,大大减轻了受灾农户的经济损失,1241.6万户(次)农户从农业保险中收益,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农业保险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明显,有效地化解了近年来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皖北旱灾等农业生产风险。

第五,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安排,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也调动了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各类组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

肯定我省农业保险取得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省试点工作走上了康庄大道,完全成功了。刚才17个试点市和两家保险经办机构在交流发言中都说到,在职责界定、承保理赔、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有些还比较突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要客观看待,敢于正视,但同时我们也要勇于面对,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三年的实践表明,造成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短期内消除这些因素还很困难,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第一,农业保险是财政支农政策和社会救济政策的创新,没有可供借鉴成熟的模式和经验。现在全国很多省份都在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但由于省情不同,各省农业保险模式差异很大、各具特色。此外,新生事物不可能一开始就那么完美,本身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

第二,这项工作的试点是在条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推开的。农业保险是一项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对防灾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生产基地对这项政策翘首期盼。但现阶段,我省农业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导致农业保险的工作难度大、经营成本高。

第三,经办机构服务体系和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要求。乡村是农业保险工作的重心。试点之初,经办机构乡村服务网点一片空白,农业保险业务完全依赖地方政府办理,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经过三年的努力,经办机构基层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但服务网点还不健全、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第四,国家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理论指导和政策规范有待加强。农业保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协作、配合。现在,试点省份各级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部门职责分工。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具有约束力的农业保险法规、规章、制度,对农业保险工作进行规范。试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在更高层级上加以政策指导,协调解决。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方面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试点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怎么办?我们要敢于“朝着艰难笑着走”,要看到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要继续不断规范、完善、提升。

第一,要克服消极思想,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在调研中了解到,基层有些人没有准确理解农业保险工作原则,思想认识不到位,感到这项工作压力很大,责任很大,认为农业保险是保险经办机构的事,甚至建议农业保险退出民生工程。应该说这个思想是消极的,现在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了,不是农险办退出的问题,更不是退出民生工程的问题,而是“政府引导作用要强化、市场主体作用要突出、各部门协作配合要加强”。所以,各级农险办、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合力推进试点。否则,就会推诿扯皮,分散精力,影响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要克服自满意识,进一步开拓创新。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几位主要负责同志都做过重要批示。可以说,这项工作已经为各级财政及农险办赢得了一些荣誉。在荣誉面前,我们要克服自满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保险工作发扬光大,关键是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

第三,要克服厌倦情绪,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试点三年了,特别是工作压力大、难度大,有一些厌倦情绪是正常的。但只要我们增强群众意识,树立群众观念,想到这项工作事关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我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激情就会提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不少市县分管局长都已成为农业保险专家了,如果没有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热情,对农民的感情,就不可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可能有这种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不光要自己做到这一点,还要发动与这项工作有关的同志进一步增强群众感情,强化群众意识。

第四,要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在去年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题会议上,我们就认识到我省农业保险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质量不高,经办机构经营比较粗放,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所以,就提出了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地推进这项工作。这既是今年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指导我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理念。农业保险发展不光要快,而且要好,要又好又快、规范发展。

二、扎实推进,全省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结一年来的全省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领导重视、目标明确。针对试点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省财政厅及农险办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的意见;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常务副省长赵树丛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对“规范政策操作、抓好政策落实、提升工作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陈先森厅长也要求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试点市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推动当地规范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各市农险办负责同志认识到位,抓紧抓实。

组织周密、协调推进。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农委、安徽保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的通知》(财金[]248号),对活动范围、时间作出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农险办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推进规范管理活动。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也高度重视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制定实施方案,编排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统筹安排推进。、、、望江等地成立了规范管理活动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审定方案,检查落实;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经常深入基层,靠前指导,促进活动有序开展。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我们紧密联系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际,把“三个规范”(即规范职责分工、规范展业承保、规范保险理赔)作为活动的主题,不仅符合建立农业保险工作长效机制的要求,保证了活动方向正确,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活动内容虽然只有三个方面,但每个方面都涉及农业保险操作多个关键环节,内容十分丰富。

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中,各级、各保险机构针对试点工作薄弱环节,梳理问题,分析成因,拟订措施,逐一整改,务求实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制度上,我们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代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以省政府办公厅办[]31号文件印发。《指导意见》是自[]42号文件后,我省出台的又一个农业保险纲领性文件,保障了规范管理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巢湖、阜阳等市还联系实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

在各级各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期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办[]31号),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基层农业保险操作制度。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也把制度建设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结合试点工作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了一批适应试点工作要求的制度、办法和措施。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初步形成。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基本理顺了地方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的关系,明确了双方在农业保险工作的职责定位,探索形成了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机制,基本确立了我省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模式,保险经办机构自主展业能力显著增强。首先,进一步明晰了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分工。根据农业保险工作要求,明确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支持以及必要的组织推动;保险经办机构主要职责是,在政府必要的组织推动和农业保险政策引导下,承担农业保险经办业务,做好展业承保、防灾减损、查勘定损、赔款支付等各项具体工作。其次,基本建立了覆盖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通过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保险经办机构县级分支机构全面建立,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覆盖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据统计,截至11月底,全省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已建成879个、在建145个,设立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12021个,签定协议、聘用乡村协保员10845人。第三,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操作规程和工作质量要求。通过开展规范管理活动,保险经办机构进一步简化了保险操作手续,优化了业务操作流程,细化了工作质量要求,使保险操作更加简便易行,便于各方监督,大大减少了推委扯皮现象发生,提高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效率,农业保险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三是人员素质工作作风普遍提高。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是做好这次规范管理活动的重要前提。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各级各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进一步加深了农业保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农业保险从业人员在学习中领悟,在工作中感悟,自身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中,我们一开始就把做好承保、理赔每个细节作为活动的“刚性”指标来抓,在保障这次活动稳步推进的同时,也使广大从业人员养成严谨、细致、勤奋、务实的良好习惯,工作作风有了新的提高。大家普遍反映,这次活动抓得好、抓得准,抓得及时;深深感受到这次活动真抓真管用,实抓见实效。

四是农业保险工作质量显著提高。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我省保险经办机构农业保险经营,逐步实现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在承保方面,做到“见费出单”,并向投保人开具合规票据;对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直接投保;对一般农户,以行政村为单位,先公示、后出单,并附分户清单;保险单证落实到被保险人,载明规定信息。在理赔方面,接报案管理更加规范;查勘定损手续更加合规;理赔结果公示基本普及;赔款支付大多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

五是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各方职责更加清晰,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我省农业保险工作赢得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和拥护,推动了农业保险覆盖面再创历史新高。除能繁母猪保险因技术性问题,导致承保数量略有下降外,其他险种承保数量均较上年大幅增加。截至月中旬,全省承保农作物9317万亩,预计全年承保规模将突破1亿亩,农作物承保率将达到85%以上。可以说,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又迈上了新台阶。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各级各部门、两家保险经办机构对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坚决落实。成绩来之不易,非常难能可贵。这次规范管理活动的最大成效在于,在推进理顺职责关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规范意识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使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水平上了新台阶。

三、再接再厉,推动建立农业保险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明年是“十二五”开局年。我们将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吸收大家好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认真谋划,形成工作要点下发。这里,先通报明年及下一阶段农业保险工作思路和初步打算。

一要继续加强政策学习,在进一步把握政策、提升工作能力上下工夫。农业保险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上,精细化是体现在制度执行力上。如果对这些制度政策不熟悉、不掌握,操作就不可能做到规范化、精细化。各级农险办主任工作钻研深入,政策理论熟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各级各相关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从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力度,认真学习保险理论、法律、法规,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农业保险政策规定,特别是“1+8”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准确把握政策要领,领会精神实质,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本领。

二要继续贯彻《指导意见》,在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工夫。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办[]31号)。《指导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保险工作原则,以理清基层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职责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四统一、一保障”(即统一职责分工、统一网点设置、统一代办业务、统一操作流程、保障工作经费)为主要内容,以合理的组织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建立起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机制,着力强化政策执行力和业务规范性,促进我省基层农业保险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指导意见》明确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从根本上破解我省农业保险操作难题,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路径。今年以来,我省在理顺基层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关系、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各地推进不平衡,个别地方尚未执行,已经执行的也不够到位。一些地方挂牌设立的农业保险服务站点不规范,人员配备未落实。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要深刻领会《指导意见》精神,加强协作配合,全面贯彻落实,在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与保险经办机构关系,健全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三要继续抓好规范管理,在改进服务、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工夫。规范管理工作是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长抓不懈。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各保险经办机构要继续按照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的通知》(财金[]248号)要求,深入推进规范管理活动,把规范管理贯穿于农业保险工作各个环节,落实到“让政府放心,使农户满意”的标准上来,从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展业承保、保险理赔等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保险规范管理工作,确保规范管理活动取得新成效。要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实际,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狠抓任务落实。要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将规范管理作为试点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考评抓规范,以考评促发展;要开展农业保险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投保自愿原则、强制农民投保行为,严厉打击虚构保险标的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编造虚假赔案套取保险资金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四要加强政策调研,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升政策制定水平上下功夫。按照“两个尽可能”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在保险操作层面,要进一步规范展业承保,优化理赔流程,狠抓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保险政策层面,对农业保险费率、保障水平、资金监管、理赔政策进行系统调整,从制度安排上维护好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提高应对局部乃至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养殖业保险管理,根据变化了形势,适时调整养殖业保险相关政策措施。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2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截止月14日,全市共检验各类农业机械2514台。其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159台、其它农业机械355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08台、其它农业机械355台;考核发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286本、核发其它农业机械操作证355本。

2、截止月21日,全市共吸纳农业机械安全协会会员2080名,收取农机安全互助费27.6万元。

3、处理农机事故3起。农机事故死亡率为零。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以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1、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全面落实。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已逐步落实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三项责任”,即: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农机业主的主体责任,形成了市政府—镇街办—行政村;市农机局—镇街办农业服务中心—行政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农机安全员—农机业主。建立了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多位一体的责任体系。二是层层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我站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共签订责任书2600余份。三是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三个制度”。即:考核制、责任倒查制、过错追究制。按照层级负责、落实到人的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2、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活动。

今年我市根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安排部署,相继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农机百千万文明交通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打击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重要节假日和主要农时季节专项安全检查活动,切实做到“四有”,即:有方案、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

〈1〉、重宣传,营造活动氛围。专项活动开展期间,我站充分利用电视、专栏、广播、横幅、专题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并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专项活动。据统计,今年我站共举办各类安全培训3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悬挂横幅标语60多条,在电视台《乡村行》播放专题片28次,受教育机手达7300人次。

〈2〉、抓重点,排查事故隐患。我市按照专项活动的总体要求,认真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两打一检”活动取得实效。一是确保隐患排查常态化。我站监理人员会同镇街办农机岗位责任人建立常态机制,分赴乡村道路、田间场院开展安全检查,严厉打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证驾驶、违法载人、酒后驾驶、掉检脱审、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二是确保隐患治理重点。针对重要场所、重要农时季节进行集中打击。在“三夏三秋”、重要节假日、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期间,我站组建专班进行了全天候的安全监管。特别是夏收及秋收等农忙季节,针对外来及本地收割机抢时抢季作业,极易忽视农机安全的实际,我站开展了“两检查一告知”的活动,即:检查证件是否齐全、检查机具安全状态是否完好、告知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并在现场发放农机安全告知书,及时排除事故隐患,得到了驾驶操作人员及农户的好评。三是加强了其它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特别是强化了微耕机操作培训和安全监督管理。据统计,今年我市共进行安全检查460人次,排查事故隐患540个,已整改到位526个,整改率达到97﹪。

3、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

巩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是我市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此,我市不仅要在已经创建的镇村上下功夫,完善措施、开展活动、建立机制、巩固成果,而且要对照模式,创新方式,辐射全市,扩大成果。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已创建9个安全镇,56个安全村(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结合“农机百千万文明交通行动”,已推荐1个农机文明交通镇、18个文明交通机车、230个文明驾驶人,将受到省市的命名表彰。

(二)、以提高农机“三率”为重点,扩大农机列管面

1、继续开展农机“三送”下乡。

工作前移,重心下沉,服务到乡镇,送检到村坉,是新时期农机监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我站结合三个时段,扎实开展了“三送”活动。一是三月份集中年检审阶段。组织全站人员到各镇中心及区域联系点,集中开展“送检送审”工作;二是对欲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手进行农机安全知识培训,“送考”下乡,与市农机学校联合,对农机手进行培训考试;三是我站与各镇街办农业服务中心联系,对购买了补贴机具的农机户发放牌证。

2、加大对补贴机具的牌证核发力度。

一是对大中型耕整机械和收割机械在补贴现场发放牌证;二是对手扶拖拉机在乡镇进行集中办理。针对有些资料不全的机车,我们采取了先办后补的方法,由我们找经销商补办相关手续。极大地方便农机手,减少奔波之苦。

3、加强其它农业机械的牌证管理。

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工作的意见》(农机发【2012】5号)及省农机局、省农机监理总站的相关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农机监理工作“四个转变”,我站把推土机、微耕机、挖掘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逐步纳入了监管范畴,核发农机操作证、登记证,进行实地安全技术检验。两年来,共核发两证765台人套,为适应我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实现对农业机械的全面监管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三)、以加强自身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监理能力

1、加强监理人员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随着农业部《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等一些法规及文件的出台,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此,我们一是强化了对监理人员的学习培训,采取送训、请训和自训相结合的办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主动参加我市的“三万”活动,积极为联系村做好事、办实事,得到了有关部门和村里群众的好评。同时,使我站派出的工作队员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工作管理经验。三是加强了全体监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推进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其履职能力。

2、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提高监管能力。

今年3月份,省农机局在《2010年省级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及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中为我站配备了车载式农机安全检测设备,这对于增强我市农机监理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机车的安全技术状态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我站自筹资金,配备了6台电脑、3台打印机,2部照相机,已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3、大力推进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提高安全风险保障能力

在今年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中,做法上我们坚持“五靠”、“五及时”。靠领导重视抓落实、靠提升素质强管理、靠加强宣传纳会员、靠全面覆盖拓领域、靠补偿及时赢信任。宣传及时、纳会及时、出险及时、定损及时,补偿及时。目前,累计吸纳农机会员3333名,筹集互助会费38.3万元,承担农机风险保障金3千多万元;接到事故报案5起,结案补偿4起,补偿事故损失8735元。通过我们大力推进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互助合作,同舟共济,使得我市农机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建立了一道安全保障线。

三、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拖拉机使用功能转型,绝大多数拖拉机从事纯农田作业,导致我市农机“三率”偏低。

2、农机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镇街办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处于实散名不散的局面,难于把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3、农机安全监管手段落后,权责不对等,往往只能管路放田,丢失一大片。执法手段不硬,执法力度偏软。

4、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驾驶现象在我市较为突出,农机安全隐患时刻存在。隐患排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5、我站的财政预算性质还未改变,人员和公用经费严重不足,靠收费养人养事,农机安全经费无力投入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3

一、2005年工作亮点多,成绩喜人

2004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优化环境、加速发展”这个主题,强化民本意识,自我加压,团结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一是为民增收又创新纪录。通过不断拓宽用工市场、推行劳务派遣制度、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等措施,全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2580人,年可为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二是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保险扩面和清欠为突破口,拓宽基金筹集渠道,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去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26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4920人,分别完成市达目标的145%和487%,分别位居全市第3位和第1位。清理回收历年企业欠费957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总额达7411万元,位居全市首位,从而保证了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兑现率、及时率达到100%。三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入人心,出台并落实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和《迁西县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办法(试行)》,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另外,研究起草了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障办法,应广大参保患者的要求,在县城增设了两家定点药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四是人事人才工作又有新突破,为津西集团、教育系统、县医院、中医院等单位引进各类人才15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1人,研究生2人,为我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街道办、县财政局、县计生局、教育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招聘了152名工作人员,在我县营造了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先后被省劳动厅评为劳务输出试点先进县、“失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农保档案管理先进县”,被市人事局评为人事工作先进单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问题急需解决,不容忽视

2004年我局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离想民、为民、富民、安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总量上看,还有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在千方百计寻找再就业机会,再就业工作相当艰巨;从政策落实情况看,落实四项再就业补贴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从再就业服务情况看,再就业培训项目和规模需进一步增多和扩大,岗位开发力度不大,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推进。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社会保险法规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中深入推行社会保险举步为艰;社会保险清欠工作虽然力度较大,但是欠费数额仍处于不断攀升的势态;工伤保险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障问题急需解决。三是企业劳动用工关系需进一步规范。原创:非公有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进展不快,用工随意性较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案件有增多形势。四是人才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还需要引进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三、确定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再创佳绩

(一)服务困难职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注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使用好再就业四项补贴,真正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全年落实四项补贴25万元。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按照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推荐,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查,信用联社核贷的程序,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加强再就业培训,以市场要求为导向,开展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班和业余班,提高他们再就业竞争力。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00人,下大力促进“4050”人员再就业,深入开展再就业帮扶行动,落实帮扶措施,给予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更多的关爱。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市场功能,增设服务窗口,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实行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档案管理、保障接续等一站式服务。全年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0人,将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二)实施富民工程,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重点扶持南部地区,将输出重点向南部地区倾斜,严格落实《关于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优先各类用工信息,按输出数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帮助南部地区农民早日走上小康之路。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在县城重点开展输出前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在各乡镇开展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星火计划”培训,帮他们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推动我县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方向转变。千方百计扩大输出渠道,大胆走出去,努力开拓新的劳务市场,广泛搜集用工信息,提高迁西在外知名度,创迁西劳务品牌,使我县成为“京、津、唐”环渤海湾这个金三角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加强对外出务工致富典型的宣传,选择一批靠劳务输出致富、靠劳务输出创业和围绕某一行业一村多人外出致富的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报道,引导广大农民敢于走出家门闯市场,外出务工挣大钱。达到“输出一人脱贫一家,输出一批致富一村”的目标。全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人,当年实现为民增收2000万元。

(三)继续保持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势头

一是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遵循“低基数、低门槛、边进入、边规范”的原则,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城镇各类企业养老、失业保险全覆盖。全年新增养老、失业保险参保职工各1800人。二是加快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程,完善基本信息库,选择1-2个单位进行档案移交试点,并在全县全面推广试点经验,5月底前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全部移交各乡镇(街道)管理。同时指导各乡镇(街道)组织企业退休人员有计划的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和互助服务活动,保证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全面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狠抓软硬件建设,规范业务管理,强化工伤保险费征缴,实现分散企业经营风险、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目标,为企业的正常生产、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严格鉴定工伤等级,及时审核待遇支付。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以失地农民和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农民为重点,制定了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方案,选择经济条件好、失地农民多的行政村进行试点,为我县进一步研究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积累经验。扭转农保工作停止不前的被动局面。五是建设便民服务大厅,本着“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原则,简化审批手续,合并工作环节,缩短办事周期,筹建一个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险合一的、高标准的社会保险业务服务大厅,提供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核定、缴费、待遇支付等“一条龙”式服务。

(四)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引向深入

一是加强对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的管理,健全审批、考核等制约机制,实行随机抽查与定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增大监控跟踪考核力度和密度,切实维护医疗保险政策的严肃性。进一步改进门诊特殊疾病医疗管理,规范医疗费报销程序,节合理有效的利用基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二是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市内转诊人员和异地居住人员的医疗待遇,解决参保人员因异地居住而造成医疗待遇不平等问题;建立公务员重病医疗费补助制度,规范公务员补助余额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确保患大病医疗费负担过重、因病致贫的特殊群体能够病有所医;适时推进企业补充医疗制度的实施,提高效益较好企业职工的医疗待遇水平。三是建立适应不同群体要求的医疗保保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办法(试行)》,有计划、分期分批的把企业离退体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实现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500人以上;启动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办法》,解决自谋职业者、无固定职业者,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医保改革的实惠。

(五)规范劳动关系,为民营企业创造和谐环境

一是组织实施春风行动,一手抓服务,一手抓治理,大力改善我县农民就业环境。开展劳动力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对全县11所职业介绍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整顿,从根本上净化我县劳动力市场,维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开展送就业政策下乡活动,利用各乡镇的流动集市,进行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并把正规的就业信息直接送到了农民手中。二是狠抓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及时总结劳动合同试点工作经验,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推开原则,在各乡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进行推广。原创:同时为防止出现霸王合同、有侵害劳动者权益条款的合同产生,积极做好劳动合同鉴证工作,使我县的合同管理更加规范,维护劳资双方权益。三是不断强化劳动监察力度。严格贯彻《河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行坚持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监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活动。

(六)围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树立“人才工作跟着项目走,人才工作为项目服务”的观念,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制定人才引进规划,通过定向招聘、假日服务、合作开发等形式,为全县项目建设引进各种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缓解人才需求。优化人才政策环境,鼓励县内各种人才到企业工作,出台适应迁西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充分的保障,开通一条人才流动绿色通道,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办好办活人才市场,增加开放场次,多渠道、多形式收集人才供求信息。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3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人,柔性引进人才5人。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4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消除农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确保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工作目标

实现全局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通过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开展。大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深入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农业生产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水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广泛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常识,1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栏、板报、印发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深入镇、村、组,2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安全宣传日”放心农资下乡”等载体组织干部职工。扎实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操作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鼠药安全使用常识、沼气安全使用事项以及安全生产常识,不断警示和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

认真实施《拖拉机登记及年度安全技术检验技术规范》监管对象向未登记农田作业拖拉机拓展;加强农资市场整顿,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农资经营单位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农资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制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以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等品种为重点,加强日常检查,突出专项整治;配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违法行为,以及掺杂高毒农药、禁用化学投入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农资投诉举报体系,利用12316三农热线服务电话,畅通举报渠道。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以治理拖拉机违法载人和无牌无证作业拖拉机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加强档案管理,严格把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关、安全检验关、培训关和考试关;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做好已认定基地的生产控害,建好基地档案、严把生产控害关,实施基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结合的监管制度,以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为重点,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大农村沼气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要坚持以沼气国债项目实施为重点,每个项目村要确定一名技术员,指导群众安全规范使用沼气,督促镇、村对全县的沼气使用户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漏洞,及时整改,及时维修,确保沼气安全使用。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建设

摸清家底、掌握情况、分析问题,各股站室要对本单位安全监管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联合执法和安全检查等制度建设;加快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切实减少因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的要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推动农业保险工作开展,要进一步抓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扩面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抵御风险能力;完善区域性检测体系,农业基地、农贸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置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仪等仪器设备,健全检测室管理制度。

六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安全生产组织机制;强化安全监管队伍的培训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积极探索在重点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安全管理组织和安全员制度。组织安全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安全执法水平。

四、进度安排

各股站室要结合实际,局“安全生产年”活动贯穿于全年安全生产工作之中。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主要工作要在11月底以前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结合工作实际,一准备部署阶段。按照市、县《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重点组织开展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二深入实施阶段。各股站室要按照本方案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认真组织检查评估和开展回头看工作,三整改提高阶段。各股站室要在深入实施、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总结好的做法、推广典型经验,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撰写上报总结报告,四总结督查阶段。按照工作方案进行认真归纳、全面总结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情况。探索农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各股站室要高度重视,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成立相应组织,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5

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6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经济总量(GDP)达到595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完成计划的54%;财政收入达到406.5万元(其中国税62.5万元,地税344万元),完成计划的3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1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5%;固定资产投资达5863万元,完成计划的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27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完成计划的53%;工业总产值达到1160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5%,完成计划的5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3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3%,完成计划的64.2%,新引进企业3家;计划生育率保持86%。

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村(社区)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全面落实了民生、困难群众、维稳三本工作台帐,认真完善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的培训;全面推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严格按照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由镇纪委和镇督查室实行月考核与年终工作考核相结合,坚持每月定期通报各村(社区)工作情况,逗硬奖惩,从而加大了对村(社区)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力度,确保村(社区)工作无“短板”,使工作更加有序运转。

二、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发展软环境。

以提升整体形象为目的,继续抓好环境管护工作。一是科学合理配备人员,实现“网格化”管理。分段、分时间负责管理,加大对环卫、绿化、路灯、摊位、车辆、建筑工地、广告宣传等的管理和监督,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人力保证;二是科学合理配备设施,增加物力投入。三是科学合理制定管理办法,确保有一套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由党委、政府牵头负责、统一指挥和安排,各级干部和部门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实现工作新突破。

一是新区开发拆迁和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共有拆迁户102户,现已拆迁70户,占总拆迁户数的69%;二是新区24米(宽)道路已建成,30米(宽)道路正在抓紧施工,计划8月底前完成;三是新区蓝湾一号住宅小区建设于2月29日进场施工,三星级酒店和大型超市建设方案已审定,于3月29日顺利进场施工,计划8月底完成政府综合大楼暨政务分中心建设工程。

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完成示范片工作任务。

在产业发展上,全镇共有养殖大户140户,其中养猪大户140户,养鸡大户11户,养兔大户5户,养牛大户2户,建成养羊基地1个;在响滩村引进业主发展设施农业,共种植大棚西瓜200亩,猕猴桃240亩,糯玉米70亩,大棚蔬菜220亩;在民居建设上,风貌打造三个标段已完工并验收;已完成我镇8个村860户农房风貌打造的摸底工作,现正在实施;完成了三合碑村、人和寨村60户民房聚居点建设,现正在完善配套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完成道路硬化7.98公里、县镇管渠道病害整治、淘淤工程113公里,整治堰塘6口,新建蓄水池2口,优化村级组织配套设施,逐步实行“1+6”服务功能,新农村示范片成效力争在10月底前通过省级验收。

五、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总量。

1、着力推进工业发展。做好现有企业的培育和技改,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规模以上企业为纽带,搞好配套协作,大力发展配套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着力培育产业支撑。现已引进规模以上企业3家(瑞泰针织制品有限公司、红深木业有限公司、亿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办理入规相关手续。

2、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省农科院科研基地、旱作科技专家大院的科研示范作用,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高标准农业科研基地、高产优质高效种植基地;二是依托温氏、隆生农牧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生猪和小家禽畜业发展,将打造成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农业生产、对接市场、服务农民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3、开创三产新格局。一是突出发展物流、社区服务和外派劳务等新型产业;二是提升服务业档次。找准文化与餐饮、娱乐的结合点,打造具有特色的餐饮、休闲、娱乐产业,蓝湾一号小区、三星级酒店和大型超市建设方案已审定,并进场施工。

六、三件为民实事扎实推进。

一是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00户。现已完成82户,占计划的82%;二是新区开发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蓝图和昊昇房产、三星级酒店加快建设,新区开发拆迁共有拆迁户102户,现已拆迁68户,占总拆迁户数的67%,新区24米(宽)道路已建成,30米(宽)道路正在抓紧施工;三是引进和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个,力争完成2个。现已引进的瑞泰针织制品有限公司、红深木业有限公司、亿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3家,现正在办理入规手续。

七、促进社会管理,扩大服务功能。

教育、文化、卫生、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等工作展现各自的社会功能和效益,并健康向前推进,同时,积极发挥了“三本台账”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1-6月,共收集民生信息69件,困难信息190件,稳定信息17建,现已办结253件,把控安全稳定形势的能力逐步增强。1-6月征收社会抚养费60余万元,农村小额保险工作完成3200人,比上年增长113%。

八、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发展能力。

一是继续深化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人心;二是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促进领导班子和谐,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好党员示范单位和示范岗活动评选,树立正面典型,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优化党员干部队伍;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镇、村干部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扎实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密切干群关系,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严格按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做好一事一议等工作,树立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彰显廉政文化。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维稳压力大;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6

(一)全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一是进一步扶持企业抓订单。继续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销会,对企业参展的费用给予更大幅度资助,扩大我省企业参展规模,抢抓订单,稳定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二是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内外商务对接活动。精心组织我省企业赴西亚、非洲、东盟、印度等地区的推销团,与境外地方政府或商务机构洽谈合作;邀请境内外大型采购商、联合国采购团来我省采购商品。三是加大对我省企业“走出去”的扶持力度。支持一批有条件走出去的企业兼并国外厂商、直接办厂、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推动我省产品出口与对外产业转移联动。四是完善外贸外经服务。加强商务、海关、检验检疫、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促进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便利化,支持自主品牌出口企业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国外品牌收购等经营活动。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力度。五是抓好在全国重点城市建立浙江产品展销中心的试点,大力实施“浙江名品进名店”工程,推动我省名特优新产品更多地进入省内外超市、百货商场的采购体系。实施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大力发展网上市场,拓宽我省产品销售渠道。

(二)继续推动投资较快增长

一是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三个千亿”工程)行动计划、省重点建设计划、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实施,抓好在建、开工、前期等“三个一批”项目,推动以铁路、公路、能源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按照既定的工程形象进度计划,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强化督促,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超额完成“三个千亿”工程投资1510亿元、重点建设投资1050亿元的目标。二是研究落实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支持我省相关企业积极参加基础设施项目招投标,创新并推广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等投融资模式,助推民间资本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有效对接。着力推进企业投资。落实企业技改投入贴息奖励政策,推进重点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和“千亿产业提升工程”的实施。加大与央企和全球跨国公司的对接力度,促进我省企业与省外境外强企合作。高度关注并合理调控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投资。研究减免有关税费政策措施,重点抓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力争年内完成15万户农房改造,抓好一批村庄整治、农民饮用水等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农村住房改造,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中心镇建设力度。四是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积极组织实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制订并实施低丘缓坡和近海滩涂重点区块开发利用规划,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农村宅基地置换,挖掘土地供应潜力。积极争取各类国家专项资金,大力做好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工作;积极探索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新途径,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今年再争取发行50亿元企业债券;加强银企对接,优化信贷结构,强化信贷支持,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要继续按照“稳定一产、主攻二产、提升三产”的工作思路,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着力提升服务业。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落实,加快编制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研究出台加快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抓住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低成本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农业主导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专项、种子种苗工程以及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抓住当前原材料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三是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深化细化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装备制造等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宁波石化产业园、台州医药化工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大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的整合提升,推进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的试点工作,整合相应的扶持政策,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3G通信、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四是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落实国家和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抓好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平台建设,做好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对接,着力抓好一批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的实施。五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为依托,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研究制定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土地、股权等税费优惠政策,引导和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在扶优扶强的同时,重视扶持小企业发展。六是围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节能减排,下决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环境保护工程,加强重点区域、流域、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加强开发区(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着力抓好以下改革重点工作。一是启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认真抓好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完善出台《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引导各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抓好县级层面扩权事项的承接和规范运作。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向扩权强镇延伸。研究出台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三是开展以“四减少”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出台行政审批“四减少”(即减少审批部门、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政策措施,深入抓好市县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四是积极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订《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加快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县、乡、村医疗机构运行管理的新机制、新体制;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基本药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