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文1

1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优质护理服务涉及两个特征:程序特性和个人特性。每个特性对于提供优质服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程序特性是指提供护理技术质量的方法和程序。个人特性指在与患者打交道时采用怎样的态度、行为和语言技巧,所以说工作中仅仅履行职责是不够的,必须有合适的方法,如一人诊所成功的内在因素就是患者对医师和护士的信任。并由此衍生出极其重要的宣传效果向熟人推荐。一般来说,患者在选择医院时,不是单纯通过医师的专业水准来衡量的,患者也不可能从专业角度做出正确的评判,所以选择医院时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考虑医师或护士对自己的态度。如自己是否受到重视,自己的忧虑是否得到很好的排解,以及医生对病情是否做了详尽的解释等。总之,医院里的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疗,他们还需要被善待。

2 优质护理服务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21 服务业的成长 提供服务的企业比以往更多了,各种经营活动中有一半与服务有关,而且仍在继续成长。

22 竞争的加剧 无论是偏僻角落里的一个诊所,还是某大型医院,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医院生存取决于竞争的服务优势。优质服务能为许许多多的医院提供某种竞争优势。

3 优质护理实施步骤

31 培养良好的行为素质转变服务态度 患者关心护士提供什么种类的服务,但更关心的是护士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提供这些服务。如:护士为患者做生活护理时,以亲切的问候、体贴的护理行动护理患者,护理人员的关爱之心溢于言表,就会让患者感到这是一种完美的服务。而这种服务的价值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反之,护士出言不逊,即使完成了生活护理内容,也无法让患者感到满意,服务项目的价值简化为应付工作。患者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手术,更需要淘通和理解良好的仪表、体态给患者美好的第一印象,说话的语气或方式往往比说话的内容还显重要。

32 提高专业素质,拓宽服务领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也越来越显现。因此作为护士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重视各方面的知识学习,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从而可从容面对各层欢各方面的患者及遇到的各种非专业的实际问题,让患者对我们产生信赖感。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文2

糖尿病, 为临床比较多发的慢性病。当前,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这类病症的发病率也在提升[1]。为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为提高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应给予这类病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以此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2例T2DM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T2DM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男、女各38例、28例;平均年龄(52.3±5.4)岁;平均病程(6.25±0.6)年。对照组男、女各42例、24例;平均年龄(54.5±5.6)岁;平均病程(5.3±0.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生产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S2010001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并结合患者病情合理的控制药物剂量。

1.2.1 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治疗,每日按时、定量给药,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和患者、 患者家属沟通,以养成正确的作息时间。此外,还应鼓励患者加强日常机体方面的锻炼。

1.2.2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

①日常干预,每日提醒患者按照医生叮嘱服药,并做患者夜间突况实行严格的观察和记录,叮嘱将患者的病情告知主治医生。

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与主动与患者沟通,并结合沟通过程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和患者的心理顾虑、担忧、临床需求等,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以消除患者、患者家属的心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③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每日糖量和热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健康的饮食方案,对患者糖尿病实行严格的控制。

④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讲解糖尿病常见的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等,并告知患者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确保患者的生活保持规律、饮食保持有节制,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HbAlc水平、治疗依从性。

1.4治疗效果的评判

出院后,通过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治疗依从性实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和用药、自我监测依从性,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越高。

1.5统计学的处理

通过SPSS15.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 ±s)表示,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X?检验,若P

2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血糖、HbAlc的对比

护理前、后,两组空腹血糖、2h血糖、HbAlc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的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饮食、运动、用药、自我监测依从性:87.88%(58/66)、92.42%(61/66)、90.91%(60/66)、89.39%(59/66),42.42%(28/66)、48.48%(32/66)、59.09%(39/66)、60.61%(40/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均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也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3]。这类病症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还会使得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文3

年初,卫生部提出了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1],医院作为省辖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重点联系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全院强化“以病人为中心,让患者满意”倡导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细化服务流程,推出细节服务新举措,一年的工作实践使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7%,提升了整体护理水平。

1 强化细节管理 提供无缝隙服务

1.1 提出“限时服务”满足病人需求。活动开始护理部便提出在全院开展“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投诉”专项护理活动,就住院病人生理、舒适、安全等23 项内容的病人问卷调查,确立护理服务改进重点项目,如针对病人“希望及时准确进行各种治疗护理”这一需求,来调整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制定护理路径并实行首诊负责制,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10 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1 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每天八点前完成晨间护理,上下午各确保半小时专段时间与病人沟通交流;工作就在病人身边,确保病人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执行。体现“服务由我们做好,满意靠病人评价”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1.2 “亲情服务”拉近护患距离。病人入住示范病区后,除有责任护士负责其病情观察、治疗用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外,更要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改善住院环境,为其开创最佳的就诊、修养环境,病区内利用插花、油画等温馨标示来满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心理、康复、锻炼等需求,让患者住院如同在家一样感到温馨舒适、愉悦。同时,编制“服务健康知识手册”,进行沙龙式座谈使患者对医院的环境、管理、文化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1.3 “省心服务”解决病人困难。。试点科室着力从落实基础护理,满足生活照顾入手,实行弹性排班,坚持“始终临在”的护理服务理念,做到住院有人接,检查有人陪,健康教育全过程,功能锻炼有指导,生活起居全程协助的护理办法。从患者的治疗、护理到洗漱、喂饭、翻身、扣背、按摩等一切工作均由责任护士全面完成、协助完成和指导完成,使患者感到舒适进一步解除家属的后顾之忧。

2 立足基础护理 提升专科水平

立足做实基础护理,准确把握分级护理原则,强化责任护士甄别病人的自理能力落实完全代偿、部分代偿、支持-教育3 种模式。对危重病人实行基础护理量化管理,将口腔护理、床上浴、洗头、导管维护、卧位护理等常见基础护理项目明确执行时间、频率及效果标准,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为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就饮食、排泄、活动、巡视、舒适、管道、晨晚间护理、围手术期等卫生部细化制定的17 项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24 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项目[2]及新的护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礼仪规范等相关内容编制成“优质护理服务管理规范手册”全院人手一册下发600 余名护士,使护士从事护理活动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到位,此举措得到了省厅及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推广应用。

3 指导流程改造 提高工作效率

3.1 护理流程设置上重视精细化护理管理,要求各个科室的药柜、无菌柜、库房等存放处均分类存放、标示清楚、定期检查。尤其对抗生素、氯化钾、细胞毒性药物等类高危药品及一次性耗材单柜存放,毒麻药物加锁保管,班班交接,抢救车药品器誡实行日查对交接功能状态。严格执行护士四看五查一巡视管理,坚决杜绝违反护理操作规程事故发生。

3.2 将健康教育纳入流程管理,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科室根据病种特点,拟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处方,确保责任护士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拓宽健康教育的广度深度,使患者的知、信、行得到改变,从而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提高遵医行为。

3.3 强化设备投入,节约工作时间。医院加大对病房基础设施的配置,先后为临床科室配置了多种适用、节力先进的护理用具,如多功能床、冰毯、气垫、功能垫、监护仪、输液泵、安全标示牌、洗头车、餐桌、微波炉、电吹风等用具,努力满足病人全方位需求、使病人住院期间更加舒适安全,护士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理管理更加规范。 转贴于 4 科学制定表格式护理记录单 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

4.1 护理书写如何把护士从繁重的书写工作中解脱出来,使护士真正的走进病房贴近病人,护理部在严格把握卫生部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简化表格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积极听取各科意见并结合专科特点,设计制定了18 种各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单,投入使用一年来,护士书写时间由原来的每天3~4 小时改为20~30 分钟,解除了护士工作困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服务满意度。

4.2 加强人性化管理增强团队凝聚力。护理部让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护士和护士长组成心理咨询团队,有计划安排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门诊,对需要心理帮助的病人和护士进行专业干预,使其正确面对压力源,保持心理健康。同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帮助困难护士和矛盾家庭护士、心理障碍人员谈心聊天、陪伴关爱、救助服务等活动,让其感受到护理团队大家庭的温暖和爱,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和自豪感;当护士的家人生病住院时,志愿者主动与其调班,让其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提高护士的组织支持度。

4.3 人性化自我弹性排班,表彰优秀护士。针对有的护士需要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教育提升,实行了人性化自我排班,在既定的工作量班次要求下,允许护士根据个人需求自主排班及预约登记排班,护士长再根据工作量、人员结构等进行统筹微调,使护士在工作有人需要加班时随时通知随时赶到,病人不需要有太多护士照顾时能及时调休,使护士有较多的时间自由支配,最大化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医院在开展示范病房科室采取了增人增物增设备一律不计入科室成本的前提下,并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好的先进科室和护士进行表彰奖励,今年医院示范病房的护士长获得了全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个人”,有效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4.4 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通过不断完善细节管理,从细微之处改进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的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病人积极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护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使各项服务均以患者为中心,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全程、更优质、更温馨、更安全的护理服务。而护理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必须在医院内创造一种改革创新氛围,卫生部这一举措很好促进了护理活动的持续改变,护士的作用地位很好提高,病人极大受益,

社会认可领导满意。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1,26.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文4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病区;护理举措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03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老年精神病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的不可知性[1]。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和理解,在精神科护理中积极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有利于精神病院的快速发展和品牌建设。我病区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于临床当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2011年1~12月本病区共收治了94例精神病老年患者,男性48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是82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精神分裂症44 例(46.8%),躁狂症16例(17%),酒精所致的精神病10例(10.6%),老年痴呆症8例(8.5%),创伤后应激障碍6例(6.38%),老年性精神障碍6例(6.38%),器质性精神病4例(4.25%)。精神病老年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其中高血压54例(57、4%)脑栓塞31例(33%)冠心病25例(26.6%)糖尿病14(15%)。

1.1.2本老年精神病区管理模式为封闭式,大部分无家属陪伴,共设有50张床,床铺使用率在95%以上,配备护士卫生员19人,其中护士16人,卫生员3人,白班护士主要是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夜间实行双岗制,合理的排班,使患者随时随地的可得到责任护士的照料。

1.2 方法

1.2.1转变护士服务意识,发挥服务承诺的导向作用我们倡导着“爱心细心创温馨病房,耐心齐心建精神家园”服务理念,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承诺,做到四亲“用亲善的目光注视人,用亲和的语言问候人,用亲切的微笑接待人,用轻柔的动作照顾人”服务意识,夯实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

1.2.2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病房配备电视、沙发、空调和卫生间,设有乒乓球桌、微波炉、报刊、棋类、冰箱等便民服务,分为普通病房和优质病房,满足不同层次精神科病人的需要,病房环境宽松,让病人有相对独立的空间,采用白底碎花、条纹图案的被服,赏心悦目,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生活,在传统的重大节日,如中秋节,组织患者博饼活动,重阳节给老年人实行游园式活动,提供喜爱的食品,春节前增设灯笼,花篮、窗花,彩带等将病房布置得让住院患者感到节日的气氛,家的感觉,以缓解精神病人的紧张和恐惧,利于病情的稳定与改善。

1.2.3安全的管理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的下降,神经、精神功能降低、体力减弱、灵活度降低,全身脏器功能的减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免疫的防御功能下降,故大部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特别是一些精神衰退、痴呆患者[2]。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故必须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不同安全防护指导;病房到处设有扶手,厕所、洗澡间铺防滑垫,并有醒目的防跌滑,防烫伤的标识,患者入厕、起床、洗澡等要站稳后才移步,地面用防滑地砖,地板保持干燥,穿舒适防滑拖鞋,如地板潮湿应有防滑警示牌,以防打滑引起跌倒;对行走不稳,下肢肌力较差患者行走时应搀扶,物品排放不宜过高,以便患者取放为方便老年患者设有高度适宜的床,并加护栏定时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安全宣教,严禁将刀剪绳等危险品带入病室。

1.2.4晨晚间护理大多数老年精神病患者表现懒散、衰退,护士应每天整理床单位,床头柜,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碎屑,协助和督促患者洗脸、刷牙,更换衣服、洗脚、定时洗澡、剪指甲、刮胡须,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给予阳光浴,以增强体质。

1.2.5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运用恰当的护理技巧和措施,注意爱护和尊重患者,合理的选择话题与患者交流,特别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大多数同时患有几种不同的慢性病,尤其是比较严重或久治不愈的疾病,使患者肉体上,精神上都很痛苦,作为护士,多与沟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使患者感到亲切感和信赖感,减轻其身心痛苦。并讲解相似的病例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面对现实,认识生存的价值,积极地配合治疗。开导家属,与护士共同安慰患者,教育家属对患者不离不弃,尽最大的可能给予患者的经济和心理支持,使患者进一步感受到家庭及社会的温暖,让家属明白患者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治疗、康复,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怀。

1.2.6服药指导在精神病治疗中,抗精神科药物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口服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发药时至少有两位护士进行,一人发药,一人检查。对于老年患者,应尊重他们,态度要热情,真诚,可采取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以消除患者对治疗的阻抗心理,调动服药的依从性,对于习惯性拒药、藏药、吞咽困难患者可在病区白板上体现,以提醒护士们高度重视,并采取研粉对温开水混合后喂服。同时要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1.2.7睡眠护理夜间是观察睡眠质量的理想时间,因此应遵循15-2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做到细心观察,走进每个病床注意患者的睡姿与卧位,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声音,面色与表情、口唇及末梢色泽等。如果患者突然发出及尖叫声、或出现抽搐、呼吸困难、大汗淋淋等是病情变化的征象,要引起护士的重视,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要学会分析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如睡前温水泡脚、调暗光线,行心理疏导,患者入睡后,护士应做到“四轻”。创造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以确保患者睡眠的质量[2]。

1.2.8开展娱乐活动根据老年患者的能力与患者的喜好,给予读报,听歌,看电视,让他们了解日期、时间、季节、国家大事,并组织打牌、打乒乓球、下棋、做早操等活动,开展有氧训练以及职业功能训练以改善患者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更好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1.2.9做好饮食指导老年患者大部分牙齿缺失,有的患者进食时,狼吞虎咽,容易发生噎食窒息,因此精神病人的饮食管理不可忽视,让患者参与集体用餐,针对风险性较高的患者应集中专人管理,选择半流质及易于消化饮食,视病情控制饮食量,将食物分小块,喂食不宜过快,过急,过多。三餐合理搭配,给予低热量、低脂肪、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防止并发症发生。

1.2.10健康教育每月由健康教育宣传员组织工休座谈会、集体健康讲座,每周设置探视日,由接待班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家属及时为患者家属提供在院患者的病情以及解答疑惑的问题,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合理要求,每天有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进行相应疾病宣教。入院时进行相关的告知制度,如:入院须知、探视制度、作息制度、病房制度、安全制度,根据病人的个体特点,不同的疾病诊断,进行相应的宣教,在进行相关宣教时尽量让患者及家属明白这些制度及护理举措,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在住院期间,每月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出院前,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出院带药的取法以及说明服药重要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回院复诊的时间及地点,并行“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针对反馈的意见,加大力度进行整改,达到让病人满意,让家属放心。

2结果

通过上述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使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康复达到最佳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患者疾病的发展,确保医疗安全。

3结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是由于大脑皮层萎缩或功能衰退引起认知障碍和性格变化,表现为孤僻、多疑、固执、说话嗦、生活懒散、行为幼稚、反应缓慢,智能和记忆力减退、情绪容易激动或抑郁等[3]通过本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精心的为患者护理,重视细节,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达到了住院及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住院病人健康知晓率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提高。同时也做到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投诉率下降,陪护及护工减少。

参考文献

[1] 沈渔. 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74~600.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文5

【关键词】 老年性脑梗死;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6.31.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71-02

脑梗死属于老年人群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脑供血缺乏和脑局部组织坏死。这类病症的发生和动脉粥样化有直接联系,具有发病急、病程长、预后效果差等特点[1]。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其及早康复,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收治的15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对照研究方式探究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未实施优质护理之前收治的7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后收治的7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通过CT、MRI影像学检查。观察组男35例、女40例;年龄56~72岁,平均(64.5±4.2)岁。对照组男36例、女39例;年龄54~70岁,平均(62.4±4.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并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1.2.2 优质护理 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优质护理质量追溯机制,定期考核护理服务质量,检查陪护率等,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注意护理服务本身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力资源弹性调配,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难度、工作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机制,强化护理服务质量与干预效果。具体优质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优质心理疏导。脑梗死发病后,易产生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为此,平时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以便实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需求。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病情恢复情况等,制定优质心理护理方案[2]。然后,利用影像和图片、多媒体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优质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干净的病房环境,定期做好消毒和通风工作,以便确保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3)优质细节护理。主管护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相关的护理人员学习、培训相关的护理内容。然后,构建脑梗死护理的机制。与此同时,还应做好相关的导诊和陪检、送检、配送等工作,旨在提供优质的细节护理服务。(4)优质康复护理。脑梗死所致功能障碍,没有特效的药物。而为患者提供优质康复护理服务,主要的目的为逐渐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临床方面,应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恢复情况,实行分期功能锻炼,以便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床边康复训练指导。训练过程中应鼓励患者,以便其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加强功能康复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活动量,使其逐渐恢复生理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4]。(5)优质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确保患者每日饮食均衡。鼓励患者平时多食用一些低热量和低盐、维生素较高、低脂等食物。需要注意的是,需保证患者的饮食以清淡为主,治疗过程应以半流质软食、流质饮食为主,进而降低患者的肠道负担。(6)优质日常护理。加强患肢锻炼,以激发患者健肢的潜能,如穿衣、脱衣、舌肌训等。(7)建立全面的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出院后制定并实施电话随访计划,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等服务内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

1.4 疗效判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测量表,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评判,主要评判内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环境创设等。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Meyer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实行评判,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状况更好。日常活动能力采取Barthel指数,对患者护理期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判,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越佳。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70,P=0.006),见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Fug-Meyer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Fug-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ug-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理前后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死,即为血栓形成者,存在先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类病症的发病时间较慢,一般多在睡眠、安静情况下引发病症。临床方面主要采取卧床休息、吸氧、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心电图检查等方式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原因,与血栓形成、栓子所致有关。临床症状为头晕、眩晕、一侧肢体无力等。其中因栓子引发病症的患者,通常无前驱症状,且发病急骤,在数分钟即可发展到高峰[5]。此外,老年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房颤、高危因素较多,如高脂血症、冠心病、精神异常等有直接的关联。老年脑梗死病症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机体构成严重的损害,这一病症的病死率较高[6-7]。并且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这也导致临床治疗的挑战性加大。本次研究,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较好。优质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和临床需求[8]。有效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偏瘫症状、预后,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院整体护理效果。优质护理经不断完善,秉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开展护理工作,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开展护理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不断改进护理工作[9-10]。与此同时,还可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降低护理工作中的误差、差错,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经优质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如不安、恐惧、抑郁等,且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构成严重影响。平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间的沟通,拉近护患关系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情况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能够看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的运庸δ堋⑷粘I活能力,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蓉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51-352.

[2]刘芹,彭宪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87-88.

[3]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02-104.

[4]周明珍.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247-248.

[5]张俊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211-212.

[6]孙春梅.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88-90.

[7]兰尖花.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0):126-127.

[8]汤芳.86例急性老年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4,12(30):2815-2816.

[9]孙艳梅,戴丽君,孙彦红.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30-231.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6-82岁,平均(55±3.5)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6-80岁,平均(55±3.5)岁。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指导、病房环境、药物指导等护理。对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主要有:(1)心理护理:脑梗塞发病急,患者患病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多数患者失去行走、语言等能力,患者出现绝望、焦虑、悲观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尊重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梗塞疾病知识,舒缓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信心。(3)基础护理:当患者患病后需要卧床休息,因而保持病房干净清洁,将患者日用品及急用呼叫器放在触手可及地方,对脑梗塞患者头部禁用冰袋或冷敷,避免血管收缩,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2)饮食护理: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其多食用高蛋白、低盐、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证患者饮食结构合理,鼓励患者多饮水,通过体内饮水量的增多,增加小便次数,防止患者便秘。(3)生活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帮助患者保持舒适,定时给患者进行翻身,避免长期卧床出现褥疮,每隔两个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出现,帮助患者按摩长期受压部位,对其进行皮肤擦洗,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保持患者皮肤清洁。 

1.3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