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韩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韩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原地区;食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自春秋战国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地域概念基本形成,不同朝代涵盖的区域范围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是指以河南省为核心区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现代的中原地区更多使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是指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周边的山西省东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南部和安徽省北部等地域。2011年,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指出,中原经济区主要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1]。中原经济区所涵盖的区域,与广义的中原地区涵盖的区域范围基本相同。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核心[2]。“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基本生活行为,因此,饮食文化在中原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关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论文、论著、研究报告及一些门户信息网站上[3],但围绕饮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的特色数据资源库建设较少。因此,笔者对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主题构成和类型构成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意义
1.1保护中原地区食文化资源
中原地区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融合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原地区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其文化资源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例如,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洋快餐普遍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这些都对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有一些影响,对中原地区食文化有一定冲击。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饮食文化也对中原地区食文化有一定冲击,法国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传统饮食、日本和食及韩国泡菜文化等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美食也在中原地区得到传播,中原地区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4]。中原地区食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汇融合多个民族饮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吸取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饮食的优点,对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近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编制《河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建设中原食文化数据库能为政府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持续开展。
1.2促进传统食文化资源产业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原地区许多传统食品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华老字号企业,已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出现了经营状况不佳甚至亏损的局面,依托其上的一些传统中原美食也濒临消失。因此,如何推动传统食品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健康发展,是政府、食文化研究人员、传统美食生产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原地区的食品企业都在努力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白象食品作为河南省的重要食品企业,是全国方便食品企业的领头羊。为了发扬传承中原地区食文化,白象食品将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现代营养学理念融入传统食品中,开发了大骨汤面、河南烩面等食品,吸收了中原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从一碗香喷喷的面中找到“家乡的味道”。因此,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能为传统食文化资源产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支撑。
2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
2.1特色突出原则
特色突出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原地区食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突出中原地区食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特色数据库的资源优势,增强中原地区食文化的实力,推动中原地区传统食品产业的升级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2.2共建共享原则
为了避免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相关部门应在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遵循分散建立、馆际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统一数据库的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充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互通,为中原地区读者提供特色鲜明、资源全面、检索便利的信息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效能。
2.3实用性原则
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相关部门要依据实用性原则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在尽可能节约建设成本的前提下收录重要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投入效益的最大化。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对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更多的读者了解数据库、使用数据库。
2.4先进性原则
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作为数字化大背景下的产物,需要先进信息技术与成熟管理方式的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可采用“区块链”技术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将其建设成容量大、兼容性高、安全性强、搜索便捷、速度快、准确度高和扩充性强的新型数据库,保障数据库的先进性。
3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主题构成
3.1食文化风俗
食文化风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环境的影响,在食品原料选用、加工生产、食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普遍、独特的传统习惯。中原地区食文化古老、活跃,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原料选择、加工方式、饮食礼仪等方面。原料选择主要体现在平原地区对小麦、大米等大宗粮油的选择,偏远地区对玉米、小米等杂粮的选择,中原西部地区对牛羊肉等原料的选择等;加工方式主要体现焦作地区的土炒面馍、武陟的炒制油茶等;饮食礼仪主要体现在中原地区民众根据《礼记》对进食的规律、礼数、章法和禁忌等进行了规定。这些习俗都有明晰的总结和具体的守则,现代人在就餐时仍然能够遵守这些习俗,如主客座位的安排、敬酒时的端杯方式等。食文化风俗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风俗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3.2特色饮食
中原地区不同区域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饮食,如:河南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马豫兴桶子鸡、真不同水席、逍遥镇胡辣汤、黄河大鲤鱼等,河北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碗、永年驴肉等,山西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上党腊驴肉、晋城过油肉、石子饼,安徽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丁里羊肉汤、濉溪双堆面鱼、太和板面、利辛撒汤和公山豆腐宴,山东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高唐驴肉、定陶焖子和泰安煎饼等。地方特色饮食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这些地区特色饮食来源、制作方法、食用方法、民间传说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3.3食文化遗产
中原地区食文化遗产是指中原地区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如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新密李家沟遗址、淮南八公山淮南王炼丹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被广泛认可的能够体现中原地区食文化特点的文化活动、文化表演、知识、技能等,以及承载食文化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如淇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原农耕文化”中收藏的三千多件中原地区的农耕老物件,仰韶文化遗址中保存的酒器、酒具,《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酒楼、饭馆、食店、茶肆等。食文化遗产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3.4食文化名人
在中原地区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孕育出一些食文化名人,他们提升了各个时期的食文化水平,在传承、发扬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食文化名人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名人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4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资源类型
4.1出版文献
目前,中原地区食文化相关的出版文献主要包括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和政府出版物等。图书主要包括食文化相关的教科书、科普读物和生产技术图书,如《食珍录》《饮膳正要》《中国馔食文化》《饮食文化》等;期刊主要有《中原文化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与食文化相关的期刊;会议文献主要包括在国际或国内食文化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如《中原食品文化研究论文集》收录的相关论文;标准主要是指传统食品现代化加工涉及的相关标准,如河南省地方标准《油茶》;学位论文主要包括相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硕士、博士论文,如《仰韶文化时期陶质食器造型设计研究》;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中原地区各省、市、县政府部门及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版的与食文化相关的文献。
4.2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包括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资源,以及商业数据平台、专题数据库收录的相关信息资源等。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包括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河南省食文化研究会、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这些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更新及时、信息量大等特点。商业数据平台主要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CNKI中国知网”等,用户在这些数据平台以“文化+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到大量中原地区食文化的相关文献。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一些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开发的相关数据库,如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图书馆“民俗文化专题数字图书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粮油食品专题特色数据库”等。
韩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2
引言
游学活动始于中国春秋时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游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体验,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延伸和扩展。游学丰富多样,其中语言类游学是指通过参观、游览等活动,将“游”与“学”结合,在实践中提升某种语言能力的一种学习。学习者在放松的学习环境中,享受学习语言的乐趣,这种学习模式受到语言学习者的欢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学习一到两门外语,外语学习热潮的兴起,促进了外语游学项目的发展。然而,与外语游学项目的热潮相比,更多的是游学项目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大部分语言游学项目注重“游”,而忽视了“学”,没有兼顾,游学归来后外语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随着韩流在中国的盛行,学习韩语的大学生随之增多,以韩国文化翻译实践研究的大学生游学活动不断登场。本文以张家界景点体验为例,对大学生韩语游学项目进行设计,参考汉语或英语游学项目的成果,扬长避短,开发出适合大学生们的韩语游学活动,让大学生们通过游学活动,开展翻译实践,体验韩国观光文化。
一、张家界韩语游学项目设计
本文以张家界景点体验为例,在设计游学项目时,兼顾“游”和“学”,将项目分为“游学前”、“游学中”、“游学后”三大模块。开发“游”和“学”兼顾的韩语游学项目,提升大学生的韩国文化翻译实践能力。
(一)游学前
游学前的重点是撰写游学项目企划书,首先是教师指定撰写对象,学习韩语的大三学生自主能力高,参与性强,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全班同学进行分工,寻找素材,收集创意。教师只需对学生的企划书提出指导意见,完善企划书,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完成一份韩语游学项目企划书。企划书主要内容如下
游学对象:游学对象仅限于各本科高校朝鲜语专业大三学生,大三学生韩语已积累到一定水平,可以顺利地用韩语进行沟通。大一大二学生学习韩语的时间不长,水平有限,无法确保游学质量。大四学生忙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无法集中精力参加游学活动。
游学地点:张家界风景秀丽,深受韩国中年游客的喜爱。本文的游学地点是韩国游客较多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黄龙洞两大景区。
游学时间:学生平时学业压力大,教师忙于教学和科研,周末两天时间太短,小长假黄金周的游客太多,游学效果有限,时间定在暑假期间,三到五天左右。
游学目的:欣赏张家界的自然风光,在韩语环境中锻炼韩语翻译实践能力和韩语会话能力,在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游学形式:分组活动,指定组长,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安排职务,增强每个人的参与感,例如:有的学生擅长摄影,负责拍摄韩语误译素材;有的学生擅长沟通和交流,负责与韩国游客进行对话,对韩语标识牌的满意度展开调研,也可在导游中展开调研;有的学生擅长纠错改错,负责对韩语标识牌误译现象进行归类,撰写报告书;有的同学擅长PPT,负责制作PPT,回校后在本专业全体师生前进行成果展示。在分配任务时,根据人数,按照官方标牌和民间标牌、中韩双语标牌和中英韩三语标牌、或标识语的具体内容(餐饮、交通、景区介绍等),把学生进行分组。
(二)游学中
教师带学生坐火车前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黄龙洞,进行分组活动,教师全程观察和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现场讲授,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已学知识,对误译现象进行归类和纠错改错。当学生在调研过程中,与韩国游客交流出现障碍时,教师给予帮助,化解尴尬,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调研。另外,每晚举办师生座谈会,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师生互相分享当天的感受和经验,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给予指正并提出建议,学生吸取经验,避免在今后几天的游学活动中出现同样的失误。
游学过程中,在吃住行方面,学生经费有限,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旅行套餐,考虑“半跟团半自由”的旅行方式,将食宿包给旅行社,节约经费。在餐饮方面,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较正宗的韩国料理,旅行社给学生们安排张家界当地物美价廉的韩国料理餐厅,让学生感受韩国饮食文化。学生在韩国料理餐厅,遇到韩国游客的可能性大,有助于锻炼学生们的听说能力。
(三)游学后
游学归来后是游学成果汇报阶段,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制作ppt,在全体师生前面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提出反馈意见,学生进行修改,最终完成一份汇报书,作为本专业成果向学院领导汇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朝鲜语专业在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加了集中教学环节,每学年有一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游学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分,并体现在该学年的集中教学成绩中。
二、结语
韩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3
当前,在对李绿园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不充分、缺乏相应的物质载体和品牌化、市场化程度较低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期引起更多学人和管理部门的关注,以推动中原文化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李绿园文化;问题;对策
李绿园(1707-1790)生活在清初,祖籍新安,河南宝丰人。他是乾隆丙辰年间的举人,曾在贵州印江做过知县,为人清正、廉明,“兴利除弊,爱民如子,疾盗若仇”[1],深受百姓喜爱。他的著作见于著录的共有5种,分别是《拾捃录》(12卷,已佚)《绿园诗钞》(4卷,今有残卷)《绿园文集》(不分卷,已佚)《家训谆言》(1卷)和《歧路灯》(108回,栾星校订本),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小说《歧路灯》。而且,李绿园的后世子孙也有文学作品流传于世,对河南本土的家族文学有一定的开拓意义。李绿园本人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了民俗文化、教育思想、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打磨流传到了今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存在的问题
对李绿园文化资源的研究,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在20世纪60-80年代,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除大陆学者外,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开始有学者关注。李绿园作为河南的文化名人之一,本省的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关注最多的是平顶山地区,自2010年至今,已经有三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平顶山学院召开,每届会议都会有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与会学者从文献研究、文化价值、语言学价值等方面对《歧路灯》进行研究。《歧路灯》研究作为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的重点研究领域,组建了《歧路灯》与李绿园研究所、《歧路灯》研究资料中心等,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尽管文化理论研究丰富,但是对李绿园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不完善,而且将其应用于旅游经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1.作品研究有限李绿园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刘青芝在《李孔堂制义序》中,曾评价他是“仪观甚伟,风气非常”[2]。虽然李绿园是一个道学家,但在社会生活中他绝非是一个古板的人,他既有“学问淹博,尤洞达人情物理”[3]的个性,还有“忧世之怀,壮行之志”[4]。在他的作品中,无不投射着他的人格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但目前公众对李绿园作品的研究并不充分,与同时期的曹雪芹、吴敬梓的作品研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在其作品中,《歧路灯》因为保存相对完整,就成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重心。但即便如此,当前对《歧路灯》作品的研究中仍很有限。首先,《歧路灯》的研究者有限。因其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情结和地域文化特色,导致研究者多为河南人,或与河南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最早关注《歧路灯》研究的姚雪垠,或是20世纪20-30年代对《歧路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出版的冯友兰,亦或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中对《歧路灯》的校对整理作出重要贡献的栾星,甚至是台湾最早出版《李绿园与其〈歧路灯〉研究》的吴秀玉(吴秀玉及其丈夫祖籍河南)。研究者地域上的相同,可能使得他们在研究动机上、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以及研究深入上,具备了其他无地域机缘研究者的情感介入优势,但也不利于对《歧路灯》进行较为客观地理性观照。其次,当前的研究范围涉及很广,诸如版本流传研究、文献考证、艺术特征、创作特征、民俗礼仪、宗教文化、科举制度、戏曲活动等,但仍有些领域尚未涉及,如女性文化、戏曲表演、茶文化、酒文化等,而且已有的研究仍不充分,也不够深入。李绿园的其他著作大多已佚,诗文方面仅存《绿园诗钞》残卷,诗文约有百篇,诗多文少。目前研究者关注的多是他描写贵州山水风情的诗歌,而对其他诗歌并未关注。而且对于这些仅存的散文和诗歌,缺少比较权威的校订本和研究论文或著作。《家训谆言》因附在《歧路灯》卷首,也随着《歧路灯》的流传而保存下来,但介于李绿园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对这两部作品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就学术界总体而言,其评价态度主要有两点,“一认为李绿园及其《歧路灯》的思想陈腐,道学气浓厚,长于说教,短于反封建意识;二否定的同时亦肯定其在反映生活的广度方面以及《歧路灯》在艺术方面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情节结构等独具特色。”[5]在这两种看法中,尤其是前者一度使人们对李绿园文化的研究反映相当冷淡。
2.物质载体不够现有的物质载体,仅是李绿园故居。李绿园故居位于今天平顶山市湛河区的宋寨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李绿园被认定为“鹰城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后,其故居自然成为平顶山旅游文化景点之一。为了保护好这一文化古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平顶山市政府在2010年对其故居进行修缮。修整后的李绿园故居总用地面积7200平方米,是清代民居建筑样式,级别上低于官衙但又高于一般的民房。故居内全部按照古代装修的样式来布置,尽量复原其生活的场景,以起到纪念的作用。李绿园故居的修缮,实现了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在平顶山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提升了湛河区的旅游文化品味。但是,在李绿园故居中,只有今有轩书屋具备较多的文化内涵,其他展品的文化内涵并不明显。而实际上,李绿园是一个集道学家、师者和循吏身份为一身的人物,不论是贵州还是河南,在他的游历生活中,必然会有一些诸如交友、读书、宴乐、为官、论证等方面的活动,而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历史痕迹,也值得研究者给予充分关注。毕竟历史名人如果没有具体的物质载体,就会显得空洞,无法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更不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产业作用。因此,文化研究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必须立即对与李绿园相关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3.品牌市场化低近几年,大量的名人文化旅游品牌在全国各地出现,如绍兴推出的“鲁迅牌”,利用鲁迅的文章设计“跟着课本游绍兴”;诸暨则打出“西施牌”,利用西施的知名度来推销商品,如西施牌珍珠粉等。对于“品牌”的概念,广告专家约翰•菲利普•琼斯曾有准确的概括,认为它是“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及附加价值的产品。”[6]一个地区拥有名人就像一个人身上穿了名牌一样,它拥有着难以用货币去计算的财富,意味着这个地区知名度的提升。基于这些名人而形成的文化旅游品牌,则无疑会推动该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截至目前,李绿园文化的品牌化程度显得太低,除了少数专职研究李绿园及其《歧路灯》的专家学者外,绝大多数人仅仅停留在对“李绿园”这一文化名人的认知阶段,而对于他的个人生平、家世经历、作品、文化内涵及精神知之甚少。尤其是在当前大众文化传播的背景下,高雅文化让道于庸俗甚至低俗文化,使得李绿园文化品牌化的发展上更难。因为李绿园文化在本质上是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范畴,其理学气息和教化功能比较明显,加上《歧路灯》本身的思想局限性等要素,使得其普及起来难度很大。而且,不论是李绿园的诗文残卷,亦或是家训、小说的阅读,都需要较为浓厚的文学修养和知识储备。另外,李绿园文化研究的市场化程度也低,目前河南省的历史名人资源主要是以政府管理经营为主,管理人员和经营者也多是学术研究者或相关人员,他们主动参与市场经济的意识比较低。李绿园文化资源的研究缺少具体的受益单位,整体上资金投入不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就李绿园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几乎都停留在作品研究、理论研究阶段,缺乏将已研究的成果进行品牌化、市场化整体包装的意识,也缺乏相关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意识不足。
二、采取的措施
1.提高认知度针对学界对李绿园及其作品研究不足的现状,政府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鼓励学者积极探索和研究,争取多出专著和研究论文。平顶山当地的研究机构也应确立李绿园文化研究的中心地位,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以利于对李绿园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让公众意识到李绿园文化的博大和生动。可以由政府出面,通过出版李绿园文化研究相关的学术刊物,成立“李绿园文化研究会”等手段,营造学术氛围,努力将平顶山市打造成为李绿园文化研究的权威地点、传播中心和推广基地。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李绿园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政府为主导,以平顶山市的高校为依托,打造一批以李绿园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大型节庆活动和特色文化活动等,以鲜明的文化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吸引受众。
2.完善物质载体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发李绿园文化的物质载体,要有选择性地实施一两处精品景区的建设。在建设中,应当严格地按照精品景区建设的要求,美化其周边的旅游环境,从交通路线、旅游安全、食品卫生、购物、环境保护、文化内涵的挖掘等方面入手,着力把李绿园故居打造成平顶山市乃至河南省一流的文化旅游景区。在其中的精品景区内,将李绿园文化中的文化元素,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酒文化、节庆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搬进人造的活动空间,尽力使各种展品有故事、有品位、有特色,能够引人入胜,睹物思人。平顶山市湛河区还应适当兴建一些和李绿园相关的人文景观,扩大李绿园故居这一景点的旅游功能和游客容量。可以通过开发建设李绿园纪念馆以及和其相关的文化旅游商品等具体的形式,以完善李绿园文化旅游的物质载体。在建立的李绿园纪念馆中,其整体氛围应与清初康乾时期的历史文化氛围相匹配,展览其身世、交游等留下的历史痕迹,陈列相关的作品,同时将这些陈列内容尽量与传统文化接轨。在李绿园纪念馆中,还可以开发相关的文化旅游纪念品(诸如折扇、书签、人物剪纸、作品集、李绿园纪念章等等),这些旅游纪念物要兼具清初历史文化、河南民俗文化、河南民间手工艺制作的内涵,让游客感觉这不仅是一个观光型场所,还是一个操作型、体验型场所。
3.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要积极提升李绿园文化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要创建李绿园文化旅游品牌,还要积极采取各种市场营销策略。创建李绿园文化旅游品牌一定要和平顶山地区的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文化产业资源的配置中显出李绿园文化的优势。政府应积极鼓励相关部门、企业、个人开发李绿园文化产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这样理论才能较为顺利地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其品牌效益也会随之扩大。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发各种市场营销策略。首先,可以采用话题营销的模式。针对当前研究者对李绿园及其作品褒贬不一的态度,可以抛出一些争议性的话题,如用科学发展观看待李绿园的一生,用与时俱进的视角研究李绿园的作品等。因为从旅游营销角度来看,旅游经济需要的就是关注度。其次,可以采用竞赛营销模式。把李绿园及其《歧路灯》研究范围扩大,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以李绿园故居、李绿园作品、李绿园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论坛,充分利用竞赛营销手段。借弘扬李绿园文化之机会,行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之事,采取多样的比赛形式,如赛诗、赛文、赛古玩收藏、赛民间工艺、赛摄影等,并借助主流媒体进行宣传,优秀的作品可以留存下来展览。再次,可以采用影视营销策略,具体着力于两点:一是以李绿园家世、求学、为官、交游等为题材编系列剧,将其《歧路灯》改编成影视作品;二是以李绿园的故乡为背景,提供给其他电影或电视剧为背景,或制作一套明信片、开发相关音频或视频等扩大其知名度。四是采取体验营销模式。可以学习已获成功的开封清明上河园经验,在开发的李绿园文化景区中,可以让游客着清朝服饰,将康乾时期的古钱币摆上去,游客可以用人民币去兑换,将河南的特色饮食、民间工艺、民间艺术表演等呈现出来,给游客展示出清初的民俗场景,让潜在的文化资源成为可供消费的公共文化产品。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研究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区域间的联动与协作,将李绿园文化、河洛文化及伏牛山文化中的其他名人文化相结合,加强区域内的合作,以旅游为媒介和桥梁,建立以“诚信、互利、共赢”为宗旨的旅游协作网络,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建设和发展旅游的黄金线路。
[参考文献]
[1]郑士范.印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28.
[2][4]刘青芝.江村山人续稿(卷一)[M].乾隆刻本.
[3]李时灿.中州先哲传•文苑传[M].民国刻本.
[5]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韩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4
[ 关键词 ] 慢城市 旅游资源 城市空间形态 休闲娱乐
旅游资源作为城市的宝贵财富,不仅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科研价值,对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城市的经济,迎合都市人们追求新型生活方式,都发挥积极地作用。
旅游业作为昆明市最具活力的第三产业,其山水、地貌、人文、服饰、建筑等等都极具特色。在城市空间形态下,对其进行分析和资源整合,建设适合春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形式,是当下社会快节奏发展,城市资源环境日趋匮乏,人们身心不堪重负的情况下,选择慢向发展,让心灵、环境、传统得到和谐共存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一、慢城市与旅游资源
1.慢城市的发展及中国“慢城市”现状
1999年,第一届“慢城市”大会在意大利奥维多召开,提出50多条倡议,其目的是提出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慢城市是综合现代和传统生活中,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特别是对城市原有的本土化和具有地区象征性的产品,进行产业化规范。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李永求教授在《亚洲最初的慢城市及该品牌的世界化》的讲座中阐述:慢城运动的精髓在于将绿色环保、健康和谐、人文人性同步推进,最终目的就是将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相结合,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截止到2009年9月,全世界已有42个城市宣称为“慢城”。全欧境内已有波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德国、法国、英国、瑞士等十几个国家加入,亚洲国家日本、韩国也有“慢城市” 。如今,慢城市运动已经引入中国学术界,广州已于2009年当选国际慢城市,同时还有北京、上海、成都和武汉都在向慢城市发展。
2.旅游资源在春城向慢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系和人文景系,在昆明向慢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昆明作为西南边疆省会,坐落在云贵高原中部,城市的山水景观、自然风貌秀美,人文荟萃、建筑形式等特色突出,少数民族艺术源远流长,城市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保持这些城市本土特色和特有的城市肌理,是慢城市发展模式的精髓;(2)由于城市地域特点,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昆明城市经济较为落后。昆明市委、市政府根据城市旅游资源优势的特点,确立了“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建立大产业”的指导思想。旅游观光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新世代的产业金矿”,以观光休闲创新为辅,打造城市区域特色产业群,以此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3)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城市居民喜欢舒缓的生活节奏――烤太阳、吃茶、冲壳子(聊天),是昆明城市居民市井人生的三件大事。慢城市是慢生活的延伸,慢生活就是要让工作和生活适当地放慢速度,以欣赏的心态来感受周围的人和事,讲求慢开车、慢食、慢爱和慢运动等等,这些都较为贴近昆明市居民亲近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状态。
二、对昆明城市空间形态中现存旅游资源的整体分析
1.城市空间形态现状及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研究
受自然地形限制,昆明城市空间拓展东西向蔓延被山体阻隔,形成南北径向长、东西径向短的“环形+放射”以及单中心圈层空间形态结构。
城市中的旅游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模式。根据《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在《昆明人手册》对昆明著名旅游景点推荐的基础上,把昆明城市主要旅游资源的自然景系和人文景系进行分析,罗列出5大景类,27种景型,约200个旅游资源单体。
2.昆明城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慢生活旅游形式
昆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辐射强度的快速发展,城市呈现动态的发展模式。为研究需要,按照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把昆明城市由环城路与一二一大街围绕的城市区域称为主城区,视为城市旅游资源分布的中心圈层;把二环路围绕的城市边缘区,称为城市资源分布的内圈层;而昆明城市二环线以外三环路以内的城市影响区,称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外圈层;除此之外的农村腹地,周末或季节性的生活空间,称为远郊圈层,其旅游资源呈现南北、东南、西南三大放射指向。
(1)中心圈层
历史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共同组成了昆明城市的人文景系,在城市“单核心”空间形态下,呈点状分布。中心圈层以青年路为中心,到三市街,到金马碧鸡坊,到武成路,到翠湖,还有祥云街,形成了昆明城市休闲购物旅游圈。拥有文化巷、南屏街、景星花鸟市场、尚义街、钱局街、正义路、青年路、祥云街等民族文化特色购物街;还是城市广场、公园聚集地,适合昆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短时间的徒步出行。有研究表明,徒步运动的方式,有助于缓解日常压力,减少神经症状等疾病,可以使体力增加,焦虑、抑郁、愤怒以及敌对情绪减少,是改善情绪的最佳方法。
(2)内圈层
昆明市内圈居民的主要活动地,城市高等学校大多集中在此圈层,形成了昆明城市主要的文化艺术交流和美食街区。如新迎路、丰宁小区是体验美食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好处,有来自迪庆的藏族餐厅、马吉阿米藏族餐厅、中甸酥油茶馆、大理的白族餐厅龙美园、腾冲地区的酒九庄和腾冲风味酒楼、曲靖的羊肉火锅、彝家鲫壳鱼农家饭庄等,身在其中的人,无论文化、地位、阶层差异,都可以让感官沉浸在民族特色中,尽情地享受。
(3)外圈层
以西山区的兴苑路、盘龙区北面的北京路、世博大道区域、官渡区的关上中路、关南路、双桥路等街区为例,是昆明外圈层城市居民集中地,拥有许多广场和会展中心,形成昆明城市的会展旅游区,适合居民畅谈交流,近距离的周末户外出游,是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集中地。如滇池路及其周围,海埂公园和民族村,是节假日自驾车携家人、朋友或同学乘车郊游休闲的好去处,还有那里的汽车电影,是昆明城市的观光旅游圈。
(4)远郊圈层
城市居民在周末或节假日,离开居住地走进远郊大自然,并短暂停留的休闲度假方式,有助于亲近阳光和空气,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满足城市民居,尤其是年轻人好动与探索的本性,是调节城市快节奏生活,放松身心的慢运动类型。昆明城市自然景观资源根据城市居民出行和意愿的不同,主要三大指向。
①沿北京路延长线、银河大道、龙泉路向北轴发展,顺市中心的五华区和盘龙区,向近郊嵩明县,远郊富民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禄劝、寻甸两县发展。这些县区大多群山环绕,河川纵横。山水、气候优美,适合发展绿色户外运动、景观生态郊游、观光游览等。这条线路上,拥有的许多特质景点,如:轿子雪山、寻甸北大营高山草原牧场、龙凤湾景区、钟灵农业生态观光园、东川红土地、小江泥石流、禄劝秘乐谷旅游风景区、皎平渡红色旅游区等,都可以在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通过视觉感官达到舒缓心情的作用,是城市年轻人群喜欢的户外旅游地,能够满足他们对登山、探险、地理现象、郊野自然风景的兴趣和需求。
②沿十里长街、广福路、官南大道向南圈层发展,顺官渡区,将呈贡县、石林县、宜良县连接的东南片区。此区域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是未来昆明承担产业职能最重要的综合新城,在农业生态、观光游览、地质勘探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适合学生参观学习,补充知识,是结伴骑自行车或徒步运动的户外运休闲方式,可以沐浴灿烂的阳光,呼吸充分的氧气,是昆明城市东南线旅游景点的资源优势。南线旅游,能够增强呼吸器官、心脏活动的能力,改善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提高关节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使城市居民更具有生命活力。
③沿昆玉高速公路、中干道向西南轴向发展,顺西山区向西南行驶41km即到安宁市,通往晋宁县。沿途滇池、西山、龙门石窟都独具特色。西南片区依山傍水,空间开阔,是天然的景观通道、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风情、温泉产业集中,是休养闲疗养的好去处,适合假日携家人自驾车短程郊游。此线路旅游景点特点,是利用自然条件的刺激来提人们对体温调节的能力,达到增进体格的健康的目的。城市居民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之下,会出现诸多职业病,通过天然养生,心情放松的办法,达到治疗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的适应能力,让身心健康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昆明城市居民形成的两大具体的旅游形式,即:以人文景系为主的三大户外旅游圈层和以自然景系为主的三大远郊游憩,是现代都市生活快节奏下,追求的休闲娱乐方式,对城市居民的生命、生存、生活都有很大的益处。
3.昆明城市旅游景观的空间结构优化
昆明城市各圈层现存的自然、人文景系组合良好,五大类别景类在各圈层均有分布,且各有侧重,特色鲜明,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在缓解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压力,放松精神和增长见闻见识、增进情感交流等基础上,让工作和生活的协调发展,为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提供保障。
而昆明城市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并孤立存在的,在城市旅游资源的整体发展中,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强调各圈层单体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的同时,其空间结构优化应遵循以下几点:
(1)符合旅游资源及旅游景观的特色吸引
旅游资源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品味、规模对城市旅游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明确区域单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形式,如生态旅游、乡村景观旅游、纪念性景观、观光采摘园、风景园林景观等,主要吸引的是城市居民中那些群体,在此基础上,根据群体特征和需求,来合理构建旅游形式。
(2)符合旅游资源及旅游景观的空间扩散
有研究表明,城市居民旅游者主要向城市环城地带扩散,这主要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追求新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使城市周边地区成为出游活动频发地带的现象。昆明市近郊圈的旅游资源及旅游景观符合空间扩散的要求。
(3)统筹兼顾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结合
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存在共生关系。城市在旅游开发及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要注意城市内各产业的和谐关系。在挖掘区域特有的旅游资源同时,顺应其的空间形态和分布特征,并结合当地其他产业,统一规划,适度开发。
三、结合慢城市标准谈昆明城市旅游资源
目前,昆明市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主要以推动地区经济为主要目的,对营造城市和谐居住环境、改变城市居民生活条件方面的统一规划涉及较少。城市作为居民生活的载体,城市环境建设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慢城市运动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克服城市无休止的快节奏生活,让城市居民生活在充满温情和多样性的宜居城市。倡导昆明向慢城市发展,还需要参照慢城市标准,在城市环境保护、城市设计、城市的质量、当地产品的保护和开发、对慢城市的公共宣传、公众有关慢速城市教育等方面统一规划,建立适合居民休闲的城市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国际学术讲座之二: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李永求讲述慢城主义[EB/OL]. , 2008-4-22[2010-03-15]
[2] soso百科.慢城市[EB/OL]. baike.省略/v5951105.htm,[2010-03-15]
[3] 张文超.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78-2006年)[D]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 2008. 25-62
[4] 周昕.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研究[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127-134
[5] 巫宁.慢城市:都市白领趋之若鹜[N] .中国旅游报,2007
[6] 成应翠.采风昆明[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1-36
[8]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魏来,梁永宁.昆明市旅游资源对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影响[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 25( 2) :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