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1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实施《*区基础教育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工程》为重点,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导,进一步树立“质量是第一生命线”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指导教学教改工作;以教学为中心;重点抓好毕业班工作,重点抓好教研课改工作;着力实施有效教学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力度,在管理中提升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实现学校提出的“抓规范,求和谐,谋发展,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工作目标:

1.优化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形成教学管理、检查、指导的一贯性、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新课程教材跟进培训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开展教学观摩、骨干教师示范、公开课的交流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4.坚持走“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5.开展网络化教研的培训,建立健全学校教研组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博客网,开展教师博客论坛。

6.争取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走教学科研化之路。

7.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更新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8.校本教研逐步加强,全面建立“教师发展平台”:专业研修平台、集体备课平台、专题论坛平台、课题研究平台、录像反思平台、课程资源平台、教学示范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网上教研信息平台,形成网络教研队伍。

9.组织课改成果评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全面总结反思课程改革的得与失,发现和提炼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10.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复习方案,打胜中考仗,认真组织好奥赛辅导与中考报名和阶段性考试的组织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研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1.教研组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立足校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切实加强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益。

2.开展教研组的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活动,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学中进步、学习中转变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针对自己的学科教学开展切合实际的教研专题讨论,树立“生本”教学思想。

(二)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教学常规有利于教师形成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务处仍然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理解教师,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力争让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参加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实行点名签到制度。

2、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严禁无教案上课。

3、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要认真,杜绝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对于给学生布置的模拟、测验、练习题要事先研究分析,做到精选精练、难易适中。

4、加强教学的监督检查,把教师的“备、教、改、辅、考”各个环节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落到实处。教务处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听课调研,并召开分析会,及时总结。

5、及时了解各学科的上课情况,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实行“推门听课制”,坚持不定时抽查听课,要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其它教师听课不少于16节。

6、认真执行请销假制度,一天以内向教务主任请假,一天以上向主管校长请假,三天以上向校长请假,并写好请假条,而且注意及时销假。

7、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

8、严格考试制度及教师监考纪律。在期末考试中,要进一步严肃考试纪律,规范考试制度,严格监考;力求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考试情况;认真做好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工作。

9、严禁教师私自乱定教辅资料。

10.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增强辅导的有效性

为增强辅导的有效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体老师要准确把握学情,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内外的辅导工作。各班各学科要明确培优、促中、转差的重点对象。一方面,要重视补差工作,做到学习任务天天清,使每位同学都能跟上教学的进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培优工作,每节课都要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加大课内外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对于学困生的每次作业要尽可能面批。

(三)坚持走“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1.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控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开展校本培训每月1次,培训内容以新课程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主,培训形式以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并组织评选将优秀成果形成集子。3月份参加自治区2009年继续教育二级培训,4-6月组织好09年继续教育校级培训,整理上报继续教育成果,8月份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考试。

2.校本教研:让“课堂”成为校本教研的实践基点,本学期一是以教研组为组织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改经验、教材教法讨论,坚持“以老带新”、“一帮一”帮教活动。二是以教务处为单位,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举行专题讲座。

3.课题研究:抓“龙头”课题,逐步形成学校科研课题体系。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立项课题的研究情况,各课题组应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开出课题研究实验课、探究课、公开课等,并及时做好阶段性小结。认真做好本年度几个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做好新学年的课题申报工作,全体老师要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选项、立项、申报工作,争取每个教研组都有课题,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研究为途径,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题研究工作动力,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四)深化“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策略

物理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物理时,难免觉得难以理解。而且素质教育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将物理贴近生活,提高学生对晦涩的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

(一)教学生活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去主动学习、探索,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让老师摆脱“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被动教学方式。利用生活实例和经验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求知欲,可以让学生主动地从生活中发现物理规律,进而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最后将物理规律应用到生活中。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实现物理的实际价值意义。

(二)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物理一直是公认的教学难点,晦涩、乏味的物理规律和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低下。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将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老师能够通过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将原本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诠释出来。而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帮助他们弥补理解能力上的不足,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一)回归生活,提高物理的实践性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倘若教师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物理知识,那无论学生将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物理规律背得多么滚瓜烂熟,都是毫无意义的。物理的学习不是在探索过去,它的意义在于拓展未来、服务社会。学生学习物理的最终目标是将物理应用于实践,让物理发挥真正的价值,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和舒适。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物理的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充分了解物理的实用价值。比如说,在学习“电路”一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中的开关是如何控制电器的,从而分析并联和串联的特征和差异;在学习到“电功和电功率”的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回家抄表读数,从而计算出家中电器,如电视、冰箱、空调等的功率。同时,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小区中进行调查,记录每家的用电情况并对此做出分析,最后全班进行汇报讨论。这让学生在巩固物理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巧用生活感受促进学生关注物理

传统的物理教学主要依靠老师对物理知识的讲解,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之上,这就更增加了物理学习的难度。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运用生活感受,让学生能够看到或者听到物理现象,从而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折射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的现象,来了解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学习“声音”一章时,可以通过播放维塔斯的《永恒的吻》和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让学生了解高、低音的差别,从而认识音调的特点;也可以开展一个小游戏,先设置一个词,再让一个学生蒙住眼睛,其他几个学生分别说出这个词,然后让蒙眼的学生猜出每个同学的身份,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认识音色。又比如说,在学习“力”时,可以让学生采用互相击掌的方式,来具象地了解力的相互作用。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物理知识过于抽象的问题,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善用生活情境揭示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不是凭空构造的,它是前人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所以物理教学不能脱离实际,老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揭示物理规律,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真正价值。例如,在学习“密度与浮力”时,可以构造这么一幅情境:一个人若不会游泳,那么他在水中就会沉下去,但是在死海中却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在学习“物态变化”一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情境: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后,饮料瓶表面很快就会出现水珠;冬天窗户里面会有水珠,而在夏天开了空调的房间却是窗户外面有水珠;冬天,从室外回到室内,眼镜上面会迅速出现一层白雾;用电热水壶烧水时,水开了壶嘴上方会弥漫着白气,但是壶嘴旁边却没有;冬天堆了雪人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雪人变小了,但是周围没有融化的痕迹。老师通过创设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促进主动发现生活中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了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四)活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探索物理

当前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师不单单是扮演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一个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物理知识一下子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主动去发现物理规律、探索物理规律。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里充满了物理现象,老师要灵活应用这些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探索物理。例如,在学习“压强”一章时,老师可以列出一系列生活经验:用吸管可以将水瓶中的水吸上来;菜刀钝了,磨一磨又会变得很锋利;图钉的设计是上面较宽,下面尖锐;在学习“惯性”一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足球已经踢出去了,却还在空中运动;公交起步时人会往后倒,在刹车时人会往前倾,当公交快速转弯时,人会产生向外甩的感觉;在学习“杠杆”一章时,老师可以将一些有关的日常用品带到课堂上,比如说指甲钳、剪刀、天平等,先让学生说说这些东西都是怎么用的,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么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入这些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在传授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物理是初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物理教学的实践教学,以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初中物理摆脱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在生活中应用物理。这种教学方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物理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实现物理教学的价值。

作者:郑智友 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现代技术;物理教学;运用策略

一、初中物理课堂运用现代化技术的必要性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以知识灌输为主,以实验测试和习题训练为辅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面临淘汰的威胁。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物理知识,并且在日常的锻炼中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重视。

此外,运用了信息技术的现代课堂相对传统课堂而言,具备了以下几点优势:(1)它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视野,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往物理教学课堂上,面临的理论过于抽象、枯燥的问题,在信息化教学课堂上都可以迎刃而解。(2)它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在信息化教学课堂上,信息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机整合后,将起到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且以课外资源为补充的作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3)它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解决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比如,有些学生在传统课堂上面对教师的枯燥讲解,常感到厌烦抵触,而对于实验课上的复杂程序也常抱以沮丧情绪。但是,当初中物理课堂运用了信息化技术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课堂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有效策略

1.运用多媒体演示,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为了让物理教学更为直观、具体,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演示功能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生动活泼的物理情境

这一环节开展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以人教版八年级“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插入事先剪辑好的录像或音频资料,让学生听一听“潺潺的流水声”“悠扬的乐器演奏声”以及“飞机起飞时的轰鸣声”等,让学生置身于各类声音的环境下,对声音产生初步了解。这样有利于在接下的课堂中教师对物理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2)教师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逼真的物理模型,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

毕竟物理教学中的许多知识都不具有直观具体性,但如果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使原本无法理解的现象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时就没有那么费解了。以人教版九年级“电流和电路”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课件中穿插模拟水流的情景,间接演示电流的流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活泼生动的动画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效果理想化。尤其是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许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出现的理想化模型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光滑”“空气阻力不计”“匀速直线运动”等条件,从而让学生真正观察到理想化的物理现象。

2.运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样,初中物理课堂在运用现代化技术时,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摆在首位。通过一系列演示实验,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比如,在电学实验课堂上,教师通常会警告学生,电池不能短路、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等,否则将很容易发生危险。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出于安全考虑,还会禁止学生实际操作。殊不知,教师的这些不允许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然而,教师如果能够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一些仿真实验的话,就能在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内容了。

3.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信息化技术引进课堂后,教师应该自主挖掘网络教学的丰富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弥补自身知识不足的空缺。例如,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赏生动形象的物理视听资料,将一些和物理知识有关的图片、动画、电影等素材整合到教学课件中,同时加强对素材的优化与整合,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平台的构建,与学生分享优质的物理学习资源。通过使用超级链接和帮助在线答疑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也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总之,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把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使现代化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4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用多媒体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因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特点巧设练习,不仅突出了联系的针对性、有效性,而且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途径。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李韶峰.信息技术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整合的探讨.技术物理教学,2011.1

[3]潘献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尝试.时代教育,2010.9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5

一、优化实验设计掌握抽象的物理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例如:小孔成像、滑轮原理、力和运动、电流和电路、电功和电功率等等.这些知识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及工具的原理,也是通向高中物理学习的入门知识.它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对此,教师可以设计适当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将抽象知识还原到直观的物理现象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和原理.

例如,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小孔成像的学习中:

教师准备好毛玻璃、扎有小孔的纸板、蜡烛等实验器材.一般情况下教师落下窗帘指导学生将毛玻璃、扎有小孔的纸板、蜡烛依次摆放在同一直线上;然后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毛玻璃上蜡烛的成像;再前后移动扎有小孔的纸板的位置或者毛玻璃的位置,观察毛玻璃上图像的变化.这样做能看到小孔所成的像,也能得出小孔成像的大小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和影响,但学生对小孔成像的原理即光的直线传播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若把此实验再设计为毛玻璃片、扎有小孔的纸板、蜡烛成三角形摆布,让学生移动扎有小孔的纸板或毛玻璃片,此时发现无论它们间的距离怎样变化,毛玻璃片上都没有蜡烛的像.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课后再指导学生将易拉罐钻一个小孔自制一个小孔照相机观察小孔成像的现象,巩固课堂的基础知识.

总之,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整个实验过程,从在同一直线和不在同一直线两个不同的角度把小孔成像的直观化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对应起来.学生可以在实验中想象出光的传播路径,从而可以通过自己对实验的观察画出模拟光路图去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最后达到对直线传播原理的理解、认同和掌握.初中物理与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密切相关,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对某一原理产生疑惑或者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从实验的现象上去认识、理解这一原理的正确性,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和观察把原理与事实联系起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如此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也就会变得有趣和轻松.

二、优化实验设计指导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除了能够作为学习原理的有效性手段以外,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物理实验,科学地完成物理实验不仅要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注重实验本身所运用的方法、技巧等.例如:初中物理实验中利用了很多方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建立模型法等等.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的特性,从而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方法才能高效的完成整个探究过程.例如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以设计如下实验让学生仔细体会实验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教师以问题引出思路,引导学生设计出电路图.如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学生会回答改变电压或改变电路中导体的电阻.再请学生画出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电路图,指导学生将电源、电阻、电流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先连成串联电路,再将电压表并在电阻的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获得动手的乐趣,还对实验现象产生了疑惑.到底是哪个物理量对电流产生影响呢?我们如何来研究?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会引起电流的变化,若我们要研究电流与其中电阻的变化关系,就应该让电压保持不变.试试看,当我们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做实验时,你是如何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的,此时学生会调节滑动变阻器,几次调节后发现,这里是通过调节变阻器来控制电压不变.

教师:调节电压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因为我们之前猜想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现在控制电压不变,就能探究出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教师:正确,探讨这样的变量关系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其他的变量不变,才能判断实验对象与其中一个变量的关系.这就叫控制变量法.

通过上述实验能让学生理解电阻改变后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才能保持电压不变,深刻理解只有电压不变时,才能得出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从而理解控制变量的方法精髓.

教师通过对控制变量法的特征和应用的强调让学生对实验方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在接下来探究电阻与电压的关系时,从同样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才达到实验方法教学的目的.

三、优化实验设计培养自主实验探究的能力

物理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自主实验探究,这才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真谛.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如何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这里有两个因素不可忽略,一是科学方法,二是团队协作.若把学生分成小组,把实验放在生活中进行,让学生在生活中利用身边的简单器材探讨某些物理现象,利于培养自主实验探究的能力.

笔者曾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不等,然后让他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思考它们的原因,有疑问的话用实验解决;有猜想的话用实验验证.从现象的观察到实验的结果都要记录成探究报告.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当然,实验的设计可以跟老师探讨、或者查阅资料,从而寻求一些指导性的帮助,保证实验能安全顺利地进行.

在这期间,有一组学生探究的是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他们将同一部手机放在盒子内,然后分别把棉花、碎纸、泡沫、衣物等放入盒子当中.站在离盒子相同距离的地方分别拨打手机,听手机铃声在不同隔音材料的环境中响度.

这个实验引起了全班同学的讨论.还有的同学提出,如果同样是棉花作为隔音材料,再利用改变棉花的柔软度、厚度、对手机的包围程度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究隔音性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6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教学 应用措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已然成为社会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就成了当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压力迫使教师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所以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更有效地开展了物理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出现的原因

(一)物理教学弊端的要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所以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说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很多初中教师将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获取更高的分数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想法就导致教师只教授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很多考试中不常见的知识点教师就简单讲解。应用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差,无法达到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这样的教学弊端促使教师不得不寻求突破,所以生活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物理教育价值的要求

物理教学的教育价值不仅局限在知识层面,而且此教学具有育人价值,但在传统教学中,这一方面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体现物理的育人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生活化教学中,不仅可以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说,在物理教学中之所以要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物理这一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1]。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真实的情境中,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比如说,当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讲解杠杆平衡这一课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将同学分组,进行实际的杠杆平衡模拟场景演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售货现场,一部分同学扮演卖货人的角色,另一部分同学扮演买家的角色,在买卖过程中使用杆秤称重,买卖的东西可以是铅笔盒、书本等物品,在模拟买卖过程中,买方要观察卖方是否缺斤短两,而卖方则要关注斤数。在这样真实情境中,学生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当学生学会看杆秤之后,在以后买东西的过程中就不会被骗。

(二)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开展难点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其难度比较高,这部分难点知识教学较为困难。在开展部分教学重点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难点教学,将生活实际和难点知识联系起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强化此部分教学的效果。比如说,当教师想要讲解摩擦产生阻力这一难点知识的时候,若是教师单纯用语言描述,那么知识就会十分抽象,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反之,若是教师使用生活实际进行讲解,那么抽象的知识就会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就可以有效理解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中,橡皮是每个学生都用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使用橡皮擦字,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摩擦所产生的阻力。将难点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进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样不仅对学生应对考试有着积极的帮助,还可以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举两得。

(三)围绕知识核心引入生活实例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并不是盲目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前会对本节课知识的核心进行分析,然后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向四周拓展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重点,进而掌握更多的核心知识。当学生掌握核心知识之后,与之相关的知识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围绕知识核心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比如说,当教师在课堂上想要讲解力学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就应该课前找出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此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核心内容引入生活实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然后让学生分析在拔河过程中受到的力有哪些,最直观的受力就是绳子的拉力和摩擦力,当学生分析出这两个力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出另外两个力[2]。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更好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此模式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融入学习中,进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加物理知识储备,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