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

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范文1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基于一定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2万余名专职辅导员和4万余名兼职辅导员职业道德状况总体良好,但对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相关要求,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辅导员岗位能力素质不够全面

球、联动中国的重要新媒体平台迅速成长壮大,纷繁多样的信息内容借助这些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扩大其自身的影响力,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加剧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新媒体时代开放的传播平台和平等的话语体系,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成冲击,对辅导员岗位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关键阶段,心理、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部分辅导员缺乏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的理论基础和职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出台了不少有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文件。但在高校贯彻落实中,缺乏针对辅导员群体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没有针对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岗位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辅导员实际工作主要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展开,新媒体是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工作内容灵活性较强、工作过程较隐性等特点,高校对辅导员职业道德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滞后,工作机制不完善。在日常管理中,重辅导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提升,针对职业道德的过程管理较少。在岗位考核中,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来评价辅导员职业道德状况。从而使日常管理和岗位考核等手段没有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未能对辅导员职业道德状况作出客观公平的考核评价。

(三)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不够明确

尽管国家颁布了支持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一些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事业。但是一些高校辅导员选拔标准不够明确,辅导员入职后培训体系不够健全,造成辅导员岗位的人岗匹配度不高,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辅导员的客观要求。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工作配套支持政策不足,对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与辅导员晋升、职称评聘、进修深造等关系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往往得不到真正落实。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不高,广大师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不强。辅导员找不到向纵深发展的职业路径,积极性受到挫伤,职业认同感降低,缺乏提升职业道德的动力。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举措

(一)进一步严格辅导员准入标准

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基础上,否则,职业道德就无从谈起。因此,把好准入关是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需求日趋多元,新媒体颠覆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各类新媒体平台上思想碰撞日趋频繁,文化交锋日益明显,在不知不觉中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三年一个小代沟,五年一个大代沟”。辅导员必须具备新知识、新技能,拥有开阔的眼界视野、复合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创新工作方式,与学生无代沟地沟通交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引导学生的思想成长。要通过明确严格的辅导员准入标准,选拔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能力的辅导员,进而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提出,要抓住辅导员职业道德培养重要环节,教育引导辅导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因此对于严格标准选拔出的辅导员仍需要通过培训来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提升岗位工作技能,加快职业道德的养成。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个道德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必须通过辅导员对职业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承担起育人职责。要完善现有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在具体落实上将职业道德摆到突出位置,贯穿辅导员培训的各个环节。将辅导员自我学习与组织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业务知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进一步健全辅导员考核机制

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范文2

Abstract: The instructor is the College university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ckbone force, i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healthy development shepherd, the leading the way person and the intimate friend. How studies to construct a high quality, the powerful political assistant to work the troop, regarding completes the university ideology political works to have th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theory significance. Current university instructor troop and construction main existence: The troop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 the job category is indefinite, career development space small and so on questions.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propos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问题对策

Key word: University instructorTroop Present situationQuestion Countermeasure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1 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1.1.1人员配备不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的质量、素质有所下降,进而出现了高校教学资源紧缺、辅导员人手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利等现象。辅导员带的学生越多,事务性工作就相对越多,就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此外,由于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的逐步实施,辅导员工作的职能也将发生细微的变化并有所延伸。学校机构精简后,几乎所有行政后勤机关都不直接对学生服务,各类烦琐事务统统压在辅导员身上。

1.1.2年龄结构不合理

从辅导员的年龄结构上看,绝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的,年龄普遍偏小,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从辅导员的专业结构上看,许多辅导员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工作主要靠过去当学生干部的经验开展。

1.2辅导员工作性质不确定,工作对象变化大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的所带班级和人数也在增加,针对目前大学生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学生特点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辅导员工作中日常事务处理成了主要内容。高校辅导员要关注大学生方方面面,这使得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定位。为了做好学生综合测评、学生党建、宣传活动等工作,辅导员不得不在校内各部门之间奔波。无力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了,常常是发生问题以后再考虑补救措施。此外,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使得学校教育的权威影响力在减小。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2.1辅导员队伍结构的合理化

重视辅导员的合理配备,优化辅导员队伍的结构。选拔、具有一定业务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从优秀的党员教师干部中选拔一些人担任兼职辅导员。辅导员专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它学科教师的互补,有利于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改善。

2.2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队伍管理

对于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问题,迄今仍没有统一的界定。这种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导致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制定和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改变辅导员只是管理员或服务员或救火队员的现状。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我认为应该在围绕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强调辅导员在大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辅导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应注重“导”的作用。

2.3辅导员的发展机制与保障

首先要注重精神激励。在评先、评优工作中,确保适当评比比例。其次要专门设立优秀辅导员奖项,每年结合考核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单独表彰。最后在职称评聘中实行单独评审,专门开辟辅导员职称评聘系列,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为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创造条件。

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范文3

摘要: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的内涵,尝试探讨了加强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对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软实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形象管理 辅导员威信

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途径诸多,而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的形象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关注形象管理的辅导员更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促进教育效果的改善,从而提升辅导员个人从业竞争力。

一、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的内涵

形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或事物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其本质是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反映。[1]良好的形象往往是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辅导员形象是指辅导员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是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与反映。本文认为,辅导员形象管理的内涵就是对高校辅导员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要素进行开发和管理,全面提升个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策略

1.坚定信念,提升政治理论水平

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也是最核心的素质[3]。高校辅导员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学习和弥补政治理论知识等,借助大众媒体关注时事;积极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教职工学习;在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拓创新、奉献岗位,切实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党性认识;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注意言论的导向性和科学性,避免随意性。

2.纵向发展,改善专业能力: 由“杂家”走向“专家”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普遍缺乏群体认同感,一方面是因为这支队伍并不强大,另一方面辅导员没有在大众心理形成鲜明的形象特征,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专业形象。以生为本,提升专业技能,增强自我认同感,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这是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形象和改变辅导员现状的关键。

高校辅导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加强学习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并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同时围绕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一个或多个专题领域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撰写论文,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成为思想教育专家、成才规划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就业指导专家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由“杂家”走向“专家”。

3.完善人格,提升品德修养、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十分强调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辅导员要多方联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辅导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热爱教育(学生)、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积极参加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参与“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能力水平,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术道德,积极参与学风建设;学会“慎独”,通过自律和他律来提高个人修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和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

4.坚持学习,增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辅导员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处理好工作、学习与科研创新的关系,结合工作实际来思考学生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工作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探讨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问题、新方法;积极参与学生管理教育课题的研究和学校相关部门举办的辅导员业务学习、沙龙,加强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这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5.尊重关心学生,行为示范表率

高校辅导员通过规范和管理自身的行为有助于提升自身形象。辅导员要在开展工作中,坚持以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树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教育观念,摆脱“马太效应”的误区,在评奖评优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该充分信任,并充满期待,以期实现“罗森塔尔效应”;辅导员要采取“亲民行动”,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导学生制定学习学业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其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注意培养和锻炼辅导员自身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等,更有效地服务广大学生。

6.整洁仪容仪表,美化外在形象

由于学生的“向师性”,他们经常关注自己的老师。细节决定成败。辅导员要做到仪容修饰美,要注意修饰仪容。生活中人们的仪表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形象”,往往形成光环效应,这在实际生活显得非常重要。成功的仪表修饰一般应遵循适体性原则,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原则,整体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值得一提的是,高校辅导员在整洁外在形象时,要结合教师特点和职业角色来设计和修饰、把握分寸、自然适度,避免随意性、夸大化和奇特性,从而形成美观大方、整洁健康、活力阳光的教师形象。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通过形象管理,有利于提升自身软实力、职业胜任力(竞争力)和辅导员整体素质,有利于改善高校辅导员的总体形象,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能。文章对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健荣,邱伟光. 高校公共关系教程[M ]. 上海: 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7: 248-265.

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范文4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对策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实施者,同时还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因此,辅导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业务能力,更要重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与素质的提升。然而,当前各高校辅导员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专业性和稳定性薄弱,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信念降低,缺乏敬业精神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因此,辅导员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价值取向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然而现实生活中,部分辅导员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感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一段时间就消极对待,敷衍了事,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缺乏动力,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很迷茫,一天忙下来,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1]

2、工作任务多且繁杂,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的工作多且琐碎,从学生入学开始,凡是涉及到学生的大事小情,如:学生是否好好上课、学业成绩是否及格、考级考证是否顺利通过、假期出行是否安全、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否和谐、情感状况是否平稳、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否合理等等都是辅导员的工作。可以说辅导员“保姆”式的工作、导致辅导员的工作毫无技术含量,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此外,职务与职称晋升的模糊性也使得辅导员队伍长期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离职的情况经常发生。

3、辅导员知识结构单一,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竞争机制的引入,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是成为一个优秀辅导员的重要保证。然而,根据各高校的招聘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辅导员的入职专业较为狭窄,集中于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与心理学等。部分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严重失衡,工作能力较为局限。此外,辅导员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略显不足。

4、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素质需要完善

根据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接近50%。[2]其主要表现为肌体的疲劳、免疫力下降;心理疲惫、抑郁、烦躁;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容易紧张;对待学生工作冷漠、被动等,这些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工作任务量的繁重与反复,另一方面也是对辅导员自身心理抗压能力差的影响。事情一多就容易厌倦和疲惫,自我情绪的掌控与调节能力不足。

5、部分辅导员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许多辅导员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贪图物质享受、计较个人得失,更有甚者在学生的奖金评定中分取利益。一方面,在工作中没有团队意识,嫉贤妒能、偷懒耍滑,工作效率低;[3]另一方面,有些老师利用工作的权限,明里暗里要求学生“孝敬”。价值取向的偏差玷污了教书育人队伍的纯洁性,严重影响学生工作的运转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树立职业目标,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职业目标与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孜孜不倦学习和奋斗的动力。清晰的目标更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高校要重视辅导员职业素质的提高,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通过系统的学习,规范辅导员自身的教育行为,让书本的理论真正外化为个体的实际行动;通过不断的道德培养,加强职业道德的认知,提高职业认同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夯实基础。

2、重视辅导员的选拔与培训,优化辅导员队伍

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及大学生越来越鲜明的个性,对辅导员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辅导员的选拔与任用,首先要保证思想政治上的先进,为人处世的高尚,从源头上率先抓好队伍的道德建设,严格考核、择优录取。其次,健全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体系。各高校做好人才培养的规划,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形成培训周期,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技能与素质。

3、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首先,完善考核机制。把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纳入辅导员的考核体系中,将职业道德的表现作为职位晋升、业绩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其次,完善激励机制。对于考评结果优异的同志给予晋升晋档、换岗交流、物质奖励等激励。再次,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工作、生活问题,提高辅导员对学校的归属感。最后,完善评估监督机制。师德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建立辅导员职业道德考核的监督机制,能够更好的保证辅导员言行自律的持续性发展。

4、遵守职业纪律,重视辅导员的作风建设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辅导员老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所谓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作用,在现如今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辅导员能否在具体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办事公正、严于律己关系到学生对这个老师的信任与认同感。一位纪律性强、思想作风正派的辅导员也必将深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

5、健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体系

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与其职业的发展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健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体系,为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保证辅导员队伍的长效发展,才能保证辅导员持续的工作动力。第一,根据辅导员自身岗位职称和学术水平,帮助其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第二,在制度的制定上为辅导员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尽量与专业老师统一要求。[4]第三,建立学生工作的研究基金,引导和鼓励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以保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持续性发展。

此外,还要重视辅导员个人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辅导员要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懂得调节和释放自身的压力,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才能积极应对繁杂的学生事务,进而克服职业倦怠的产生。

总之,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与长效,学校与辅导员老师要共同努力,实现“立德树人”这样一个育人理念。党的十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提出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党的十精神引领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新时期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希跃.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2.

[2] 邹群,田铁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J].教育科学,2012.2.

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搞好这项工作,对强化德育功能,发展德育成果,培育现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通过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等途径,不断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就是通过长期培养,反复训练,使学生把学校及教师所传授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变他律为自律,成为自觉的行动并养成习惯。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及技能都可以说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可以通过反复的灌输和实践养成的。

一、应健全规章制度,以监督约束促“养成”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养成教育离不开规范的制约,它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以规章制度、组织纪律、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行政措施来约束、协调、指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白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离开规章制度,养成教育就失去了权威。从一定意义上说,养成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是运用规章制度去管理规范受教育者的过程。大学生养成教育要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注重管理育人。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为依托,强化养成教育理念,出台德育大纲及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养成教育规定,完善学生纪律处分、奖励条例等规定,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强化网络道德教化,建立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将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管理的各项事务当中,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方面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资源,规范学生行为,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自我约束、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二、应加强师德建设,以言传身教促“养成”

教育之本在于德。梅贻琦先生曾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其道德行为、价值标准、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学校注重加强师德建设,每年都开展“我心中最亮的那颗星”校十佳教师评选活动,推动教师提高素质,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升自身修养,注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管理、对外交流等活动中体现良好的道德风范,影响并感化学生,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学校可积极推动辅导员“育学同行”工程,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形成具有较强科学理念、较高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导航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学校应采取多种培训措施,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学术科研能力,陶冶辅导员的情操,提升其个人修养。同时,学校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全员育人。辅导员要随班听课,掌握学生学习纪律和有关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和与学生交流。教师要建立与学生谈话制度.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侧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三、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亲身体验促“养成”

大学应注重根据学校的整体育人思想,结合重要历史机遇和重大历史事件深人开展养成教育。可以在“五四”、“七一”、“十一”等期间,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种形式常规性的纪念活动,如师生火炬接力长跑、歌咏比赛等,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主题教育。也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农村、福利院等地进行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可以抓住国家重大事件,比如在奥运会、仪川大地震、等事件发生时,组织学蛋开展志愿者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培养学生立足校园、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使广大学生在捐助灾区、奉献爱心的同时,学会团结、友爱、互助,以亲身体验来促进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

四、应融入日常生活,以细节促“养成”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实践证明,对学生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不能只靠强制规范和一味灌输,学校始终注重把道德养成教育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如要求辅导员带领新生跑操一个月,使刚从高考“忙碌”中走出的学生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辅导员每周不定期检查宿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宣传并组织各班申报“考试无作弊班集体”。同时,注意引导各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养成教育思想。如组织学生为校园内的建筑和道路命名,培养学生爱校建校的意识;长期开展“节能减排”进宿舍、“小草计划”、圣诞节节树减卡等活动,倡导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校还设置了食堂文明秩序维护岗、校园文明巡逻岗等,激发广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由学生自己负责对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和纠正。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培养学生,唤起学生的道德意识。经过宣传、教育和实践,养成教育活动已被学生广泛认知和理解,进而自觉培养优良习惯。

高校辅导员师德论文范文6

论文摘 要:高校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具有优势,对大、学生学风建设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不影响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促使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发挥在学风建设上的积极作用,提高学风建设水平。 

 

目前,许多高校采取专职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即专职辅导员负责某个专业或某个年级学生的宏观管理,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负责某个班或几个班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但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面临着多种压力和重负,例如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压力等等。本文将从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优劣势分析出发,浅谈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1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优势体现在:第一,专业知识过硬,在本专业的某个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研究和造诣,对本专业目前的研究方向、发展前景及就业形势有较为清楚的了解。第二,承担着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兴趣等有较为直接的把握。第三,有丰富的学习经历,有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第四,有科研项目资源,能带领和指导学生从事科研课题研究。第五,为人师表,能树立榜样。专业教师对某一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造诣,易于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能成为学生信服的对象。 

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劣势体现在:第一,角色定位模糊,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是介于专职辅导员与一般教师之间,既不以学生工作为职业,又在学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第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学风建设经验不足。第三,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学风建设精力不足。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面对着巨大的教学科研压力,部分教师对担任班主任工作忧心忡忡,怕耽误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的教师甚至敷衍塞责[2],对系统全面开展学风建设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2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 

(1)利用专业优势,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中通常会因为对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不了解,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或是尚失学习兴趣的现象。在高校担任班主任的专业教师很多都是专业骨干教师,有的甚至是专业学术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和本专业的专家,他们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发展前景及就业形势有较为清楚的了解[3],这就非常有利于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日常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为学生分析专业前景及就业形势,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 

(2)利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规范学生学习纪律。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通常都担任所带班级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不仅增加了班主任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而且班主任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例如板书设计、课堂活动、实践教学等途径,提升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纪律起到监督和规范的作用。 

(3)利用学习经验,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在高校担任班主任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取得了硕士或博士的文凭,因此在专业学习上必定有着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利用科研项目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且在不断进行科研工作,可以接触到前沿的学科知识,拥有大量的科研项目资源,因此可以将学生纳入科研团队,一方面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自身榜样作用,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某一个方向有一定的研究和造诣,在学生中容易树立较高的威信,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其言行举止,工作方法及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对学业的态度及文明素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抓住各个环节,有效发挥师德师风的楷模作用,不断影响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6)加强培训,提高学风建设水平。采取集中培训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经验的不足。例如可以定期举办系列讲座学习或研讨会,针对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强专职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经验交流,可以通过各类形式的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升学风建设的水平。 

(7)注重协调,合理配置时间。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再加上兼职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很大,这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首先,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培养一批信得过,有口碑、可以依赖的学生骨干,开展积极有效的学风建设。其次,充分把握各种班会、团日活动、主题活动等班级集体活动的机会,开展学风建设的活动。再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项目,将学生纳入到科研项目中来,成立科研课题小组,可以让学生协助自己开展课题研究,又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合理配置自己工作时间,对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三部分做详细的计划安排,将学风建设贯穿于三项工作当中,摆在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吴睿.关于高校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