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范文1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3、通过朗读和感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春光。

教材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村居》是一幅描绘春天里孩子们在芳草地上放风筝的美景图。前两行描写了早春二月,小草长出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是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诗人妙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行写的是孩子们放学回来,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那一只只五彩斑斓的风筝翩翩起舞于蓝天白云之间。是啊,被严冬抑郁了很久的儿童们,在这风和日丽的初春时节,怎不纷纷跑到户外,去放飞自己愉快的心情。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取的人和事,都在为美好的春光平添几分生机和希望。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同时,也映衬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使整首诗意境悠远,富有情趣,令人陶醉。教学时,应重点抓住诗中词句,引导品读,由此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诗人歌颂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读好韵脚:“天、烟、鸢”,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春天在哪里》音频、放风筝录像、有关风筝和诗人的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意境引入,感受春天美

1、播放配乐CAI课件,师生感受春天的美。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象以及自己的感受。

3、说说:在这美丽、可爱的春天里,你最想做什么?

4、所老师范读,说说古代的小朋友在春天里最想做什么。

5、简介作者和风筝。

6、描绘情境,导入新课: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炊烟袅袅。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7、板书课题,读课题;学认“村居”两个字,可引导学生口头拆字组词;理解题目意思。

(设计意图:优美的画面,悠扬的乐声,动情的语言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奇妙无比的想象空间,想象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营造一种“课伊始,情已生”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和认知基础。)

二、品析诗句。感悟语境美

(一)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流畅;把不懂的字词勾出来。(注意“莺、拂、堤、柳、醉、趁”等字的读音。力争读出诗句的节奏。)

2、学生边看课文中的插图边听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3、同桌交流,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

4、自由读,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草儿萌芽,柳枝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诗中哪几句写了这优美的画面?

6、轻声朗读诗歌,想一想,这么美的诗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在四人小组中轮读,读出诗的美。读后交流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读。

7、指名学生和着配乐朗读这首诗。(提醒读出韵律,读出感隋。)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深入朗读,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在想象中再现熟悉的生活,这有利于学生把握诗的整体意境,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联系已知,体味诗境。

1、cAI课件显示: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快乐地唱着歌,河堤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轻柔地摇曳,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

2、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儿童的表情、神态、动作,体会他们的快乐。)

3、诗中是怎样写的,该怎么读?(教师引导学生用轻缓的语气读。)

4、联系生活回答:你见过的风景有哪些?你放过风筝吗?画面中的儿童心情怎样?你从诗中哪个词看出?(重点引导理解“忙趁”。)

5、如果你就是图中那几个刚放学归来的小孩中的一个,你会怎么想?请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设计意图:经典古诗均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课件给学生提供动画,把内容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如身临其境,获得真切感受,这就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自读自悟和视、听、读、讲、思、议有机组合中,获得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三、拓展延伸,追寻春天美

(一)交流欣赏。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赞美春天古诗,师生共同欣赏、评价。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2、集体(或小组,或自由组合)配乐吟诵。

3、个人自由背诵。

(二)拓展生活画面。

1、学生根据诗意,自由作画。

2、把对诗感悟到的画面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范文2

一、有助教师研读古诗文教材

一次在年级老师集体备课中,有老师对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两句中,“花重”的“重”应该读哪个声调,产生了疑问。课文上没有标明声调,也没有解释,而我自己从读书学习这首诗以来都是读“zhòng”,意思理解为“雨后的花朵上有水,因而显得沉重”,所以自然也是想着教读“zhòng”。但是有老师提出疑问,说这个应读“chóng”,原因是春天花开了很多的意思。我翻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发现没有明确提到这个问题。后来在网上我看到了有关讨论帖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天亮了,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吧,娇艳欲滴,整个锦官城已经变成了繁花簇拥的世界。“重”字在这里理解成“重重叠叠”更为恰当,因为只有重重叠叠的花朵才能成就锦官城繁花簇拥的景象。如果读“zhòng”,“花重锦官城”就被解释为锦官城里雨后的花瓣显得格外的湿漉漉、沉甸甸。也就是说“花重”被理解为花的重量很大。而且,从平仄的角度来看,“重”字在这句诗里的位置应该是平声,古人是非常讲究诗歌的平仄的。更重要的是,诗歌讲究意境,杜甫关于春夜“喜”雨的“喜”意不在于花瓣的沉重还是轻盈,而满城鲜花怒放,正是诗人“喜”之所在。由此看来,“重”字在“花重锦官城”里应该念“chóng”,解释为“重重叠叠”更为恰当。

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教师可以迅速解决研读文本时产生的疑问,寻求备课中难点问题的答案,直接获取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同时,我们还会看到,网络搜索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的背景资料。

二、丰富古诗文课堂教学方法

开放、交互、自由的网络使基于网络的古诗文教学充满了生机。在校园网建立主题学习网站,有利于学生健康有效地学习。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古诗《寒食》,这一课是我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的一次尝试。在课内的常规教学中,学生很兴奋地表示我们之前还学过表示节日的古诗,如明代唐寅写的关于元宵节的《元宵》,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关于清明节的《清明》,唐代诗人林杰写的关于七夕节的《乞巧》等,对古诗中有没有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很感兴趣。根据课文关于中国传统知识性较强,为课外的拓展阅读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这一个特点,在第一课时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我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基础制作成主题学习网站,进行了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我把古诗中丰富的描写节日的古诗引入课堂,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尝试自己学习、积累有关的诗句和知识。小学生是各种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四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都已经简单学习过使用电脑上网了,现在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网络学习显得非常便捷。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三、拓展古诗文学习的时空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一、情境导入,以境激情

情境导入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渲染某种气氛、创设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先让学生具体地感受课文设定的情境,然后在特定的氛围中开始学习。情境导入法容易调动学生积极、热情、主动的情绪,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时,我播放名曲《送别》,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铺陈了一种调子,不但使学生进入“送别”的氛围中,很快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而且更容易让学生感悟文中诗句的意思。

三、故事导入,激感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课堂中我们如果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导入课文,相信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入境极快,因为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

四、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复习导入是联系旧知,提示新课的导入方法,是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探求。如,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由于学生以前学过很多关于春天的古诗,我引导他们看一幅幅春天的图说一首首古诗,学生情绪高涨,不但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古诗,而且此时再导入新诗的学习,学生无不跃跃欲试。学习新知往往离不开旧知。语文教材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虽不如数学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那么紧密、那么明显,但是它是普遍存在的。只要用心,我们就会发现教材之间的联系很多,导入新课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五、抓住课题,质疑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开课伊始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读课题并交流想知道什么内容。当我话音刚落,学生就异口异声地围绕课题说道:“生命桥是什么?生命桥怎么跨越海峡?生命桥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尽快地走进文本。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范文4

一.从语言文字入手,感知古诗的形式美

古诗本身就是一种最精练、最美的语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就必须结合古诗文字,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形式美。

1.古诗文字的对偶美

古诗中的律诗往往要求很严,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给人强烈的对称美。其他诗句虽然没有作要求,但诗人为了诗歌的美,往往也会运用对偶,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像这样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节奏感强。

2.古诗语言的韵律美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古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努力寻求“平仄”相对和“押韵”,所以古诗内在韵律相通,富有音乐感,加强朗读会给人特殊的美感。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第1、2、4行的末尾字“间”、“还”、“山”,韵母中都有“an”,这就是古诗中的押韵。押韵使诗句富有音乐美感,诗句充满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3.古诗文字的凝炼美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即凝练。古诗词虽字数少,文字凝练,但每一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推敲的,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王安石最初用的是“到”,写完后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然后改为“过、入、满”,他又细想这些字都没有表现出春天的景象,最后采用“绿”,既表达了春风来了,又表达出景物的变化,这下不仅有了春天的色彩感觉,还展现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二.从画面入手,再现古诗的景象美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中国古代文人常常诗书画皆通,苏轼曾说过:“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教学诗歌时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美感。

1.再现画面,感受美。

利用教学插图或多媒体展现古诗相关画面,让学生直接去观察、体验、感知古诗词的美。

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教学时,直接展示初夏时节荷塘的景色: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等景物的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感受到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初夏景象。

2.绘制画面,创造美。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教学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理解诗句字面上的意思,要引导学生透过诗句绘制优美画面。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是一幅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黄色的鹂,翠色的柳,白色的鹭,青色的天,白色的雪。教学时引导学生凭借些色彩绚丽的景物,根据生活经验将它们远近高低地组合,再添加上丰富的想象内容:蓝色江水、褐色的船等。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再次去感受图画中的美,与诗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

三.从朗读入手,感受古诗的情感美

新课标明确提出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自古以来古诗学习,都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上婉转的音乐,来达到这一目的,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可谓寓教于乐,寓美于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有感情地读,也是一种“美”的意境,通过“美读”使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现出来,体会出来。如《登鹳鹊楼》,要激昂兴奋地读,《蚕妇泪》就应悲愤地读。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诗中之意,而且与作者心灵沟通了,发挥了动之以情的情感审美作用,这样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活跃思维,通过声觉形象步入诗的意境。

四.从想象入手,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创造,再现情境,去领悟诗的意境美。

如一位教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领悟诗的意境美。请看教学片断一: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一对兄弟般的朋友,一对朋友般的师生却要离别了,(播放乐曲〈送别〉)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举杯告辞:他会想起什么?会对李白说些什么?李白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告辞的情景,同桌演一演。

(同桌表演)

师:哪对同桌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生甲:孟兄,我们在这黄鹤楼边,一起踏春游玩,一起饮酒吟诗,一起谈古论今,过得多么快乐。可今天您却要独自离开,到千里迢迢的扬州了,我真是难过啊。

生乙:太白兄弟,黄鹤楼到广陵,相隔一千多里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生甲:孟兄,干了这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乙:太白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干了这杯酒,就此告别,保重!

请看教学片断二:师:饮罢了送别酒,说完了送别话,离别的时刻还是来到了。李白站在江边,看着朋友渐行渐远,此情此景,凝聚成了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场面吗?

生:孤孤单单的一艘船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从天边流过。

师:那可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是呀,这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李白站在江边,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指的是什么尽?我认为它有一个没有“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尽”的是:船、帆、影。

生:不“尽”的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感。

师:孤帆远影早就消失在天边,可李白还站在江边,看着长江水滚滚东流不愿离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此刻,长江上流动的除了一江春水,还有什么?李白会想些什么?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辞”、“尽”进行补白,通过引导想象,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既理解了诗意,又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以得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美,学会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最终丰厚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管玉杰.古文教学新法[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11)

2.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3.朱靖.王庆华.让古文教学焕发人文光彩[J].中国成人教育,2003,(4)

4.陈文哲.新课标下古文教学方向的转变[J].语文建设,2004,(6)

5.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7)

6.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2002,.2,1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范文5

关键词:古诗词;民族文化;语文

G633.3

中国的古诗词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对于后人来说,这些古代的妙言佳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十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可以做到会背诵,会默写,也能用自己的话将诗的意思说出来。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定的问题,即学生不会对这些古诗加以运用,渐渐地就忘记了。这就违背了学习古诗的初衷。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对以前学过的古诗词加以灵活巧妙地运用又会怎么样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它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辅助语文教学外,还能熏陶人们的情感,净化人们的心灵,开阔人们的胸襟。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积极尝试运用古诗词来促进语文教学。本文将对此浅谈以下几点:

一、运用古诗词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精彩巧妙的导语是奠定教学基调、营造课堂氛围、寻找师生互动平台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古诗词作为导语,折一枝红杏而引来满园春色,掬几朵浪花而激荡一江春水,不管是学生还是我自己都会受益颇多。如在教学《山在访友》一课时,我引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与友情有关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学生们齐声朗诵,热情高涨,仿佛在课堂中带入了友人之间的那种相识、相知与相惜,这堂课的“主旋律”也就自然成了友情。

二、对古诗词进行改写,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古诗词转化成自己笔下的文字,是一条可供探索的好思路。在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有一首选自《诗经》的《采薇》,由于书中只节选了原文中的四句,16个字,仅看字面,学生很难理解诗的意思和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就将其改成了“一位卸甲退役的征夫回家乡,乡关渐进,想:是谁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送我、如今我九死一生回来了会有谁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等我?这样学生就知道了他是春天走冬天回,季节变换,时光流逝,一去几年,他将家乡的什么季节错过了?学生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天,“一年好景君记,正是横黄橘绿时”的秋天……他快到家时会如何呢?学生们纷纷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不仅对诗的内容进行了理解,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同时也把以前学过的诗句学以致用。

三、灵活运用,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指导作文训练时,古诗词也可大有作为。继承古诗词的极致,不仅在于记忆得多少,还在于让其成为源头活水。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古诗词,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首先是对语言的美化功能,对古诗词的应用加以强化,能够将作文程式化的语言模式予以打破,为行文镀上亮丽的光泽。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够将作者扎实的古诗文基础展示出来,写作时总能信手拈来,给读者带来一种“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审美享受。其次是对主题的升华功能,古代诗歌中的很多哲理诗本身就是点石成金、升华主题的好素材。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体现“母爱”的主旨非常适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对体现“保持本真”的主旨非常适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体现“奉献社会,不求回报”的主旨非常适用。对诗句进行恰当地引用,无疑会给文章锦上添花,使作文的思想品位得到提升,进而使得分的“亮点”得到增加。再次,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受到古诗用时更有趣。十一说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时吟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有新同学来到说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风筝飞舞的日子,互相道“忙趁东风放纸鸢”。让古诗词走进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是“诗”,从而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写入文章。这样就能在简单的应用中获得无穷乐趣,形成古诗阅读的良性循环。

四、通过古诗词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兴趣

高尔泰说过:“美是诗的基础。和美一样,诗永远体现着善与爱,不体现善与爱的就不成其为诗。”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诗词更具有美的特质。实际上,在整个语文教育中都应贯穿美的教育,应指导学生发现并欣赏诗词中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哲理美等,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觅美、捕捉美、学习美、创造美。如引导学生品味《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可领悟蕴涵其中的深刻哲理美;《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潭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是一首优美的词,可让学生相互讨论并阐述自己的感受。宋代的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因此,可指导学生将诗绘成一幅画来阐释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广大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去探索它的应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古诗词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入,无疑会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古诗词加以运用。以上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也是很多学生的共同感受。

参考文献:

[1]巴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4(22):161.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范文6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讲课亦如此,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导入更是如此。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能够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教师确定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课堂的导入是整篇课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值得大家下大力气去研究。

一、 激趣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离不开学生浓厚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对维护学生学习动机,达成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进课文中,才能转化成巨大的动力。在教学中,可以用生动活泼的故事、寓言、谜语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1、讲故事导入。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则更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倾听欲望。低年级小学生更爱听故事,抓住这个心理特征,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师自己根据教材编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例如,《坐井观天》一课可用“坐井观天”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 的愿望。所以,语文老师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课文中的相关故事题材,或与课文题目相关、或与作品的主人公有关、或与课文中介绍的某一山川景物有关的故事,都可以作为“课堂导入”先行讲述,讲述时,在语言上应注意做到形象生动,做到声情并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因此,所讲故事要短小精悍,人物事件要高度集中,而且还要融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于一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的魅力。

2、猜谜导入。猜谜语是小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内容。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知识点编成谜语而导入新课。如我在上《雷雨》一课,先让学生猜雷雨的谜语,当学生猜对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18 雷雨”。这样的导入自然有趣,既可以调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情境型

教师根据文本的意境,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想象优美的意境,体验美好的情感。简言之,通过导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写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所描绘的情境,无疑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课的导入中时常是通过营造出一种气氛,或再现一个场面,从而把课文描绘的意境再现出来,把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和追求美的情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顺利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去。具体而言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看图导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色彩鲜艳的情景图,配有教学挂图,通过网络资料还可查阅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它们作为直观教材,比形象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鲜明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导入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2、借助多媒体导入。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多媒体教学的日趋完善,现代的课堂趋向于“声情并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根据需要结合声、色、图,甚至是影视片段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创设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如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这一首歌导入课题。

3、激情导入,在教学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课文时,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我出示了几张北京申奥成功的图片,并声情并茂地讲解着人们当时的心情,让孩子们也身处其中,用短短的几句话作为导语,震撼了全班学生的心灵,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们很快进入情境之中。

三、 知识型

1、复习导入。即教师引导学生回已学过的知识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的方式。例如学习《古诗两首》这一课可以这样导入:我们以前学过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家都还记得吗?于是孩子们都纷纷举手背古诗。让学生自由回答后揭示课题。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而且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2、简介背景、作者导入。对于那些社会背景距现在较远,寓意含蓄,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而了解写作背景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这类课文,可先直接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者或背景,然后再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加深理解。如《赠汪伦》一课的导入,可以通过诗人、背景的简介,即创设了情境,激起学生学诗的热情,又为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做了铺垫。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背景材料层层铺垫,相关材料互相渗透,有时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到文章的内容,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直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