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行业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像行业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像行业调研报告

音像行业调研报告范文1

**街道地处**中心城区,以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王**先生的名字而命名.其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既有风景秀丽的龙泉山等自然山水文化,又有底蕴深厚的王**等历史人文文化,是**市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街道党委、办事处依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增强文化发展"软实力",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星火燎原的良好势头,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街道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目前,**街道有文化机构9家,其中影剧院2个,博物馆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 个,群艺馆2个,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2个;各类文化生产经营服务单位265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2家,歌舞娱乐场所22 家,国有书店及个体零售书店15家,书报亭26 家,文化用品生产销售和印刷企业170家.20xx年,文化产业社会性总投资达4500万元,主要有**188文化创意园、奥斯卡影院、歌库量贩式ktv、维多利亚娱乐会所等.现有文化相关行业直接从业人员4000余人.20xx年,**街道文化相关行业产值约7亿元,约占街道工业总产值的4%.

2.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一是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街道文化产业层次全、门类齐,三大层级体系基本建立.有以奥斯卡影院、龙山剧院、**博物馆、名人馆、王**故居等为代表的"核心层",以**188文化创意园、**书城、颐高数码等为代表的"外围层",以大丰影视、舜康玩具等为代表的"相关层",三个层次中都有行业标杆企业,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文化产品市场日益繁荣.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培育和管理,形成了多格局、多体制、多种类的文化市场经营网络和以图书、音像、电影发行、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为主的文化产品市场;尤其是在阳**路、胜**路,文化企业密度不断上升,文化娱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开张的企业投入大,档次高.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大.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投入的加大,街道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特别是**188文化创意园的建成,王**故居、**博物馆、名人馆的相继开放,还有奥斯卡影城的引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推动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强大后劲.

3.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贡献.一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而且让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目前我们街道的三产增幅高达23.1%,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街道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辖区内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项目和层次不断更新,为街道居民群众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三是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味.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思维、新技术及最新的信息、知识和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改变了城乡群众的旧观念,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同时,胜**路、阳**路等主要街路两侧的文化产业发展,不但改善了街景设施,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街道文化服务的规模和档次,让城市品味和形象显著提升.

二、**街道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1.制定规划,制度创新强保障.当前,在经济发展面临土地、能源、环保等多重制约的情况下,街道党委、办事处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与机遇,拓展思路,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一是传承和发扬辖区文化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大力推进"**188文化创意园"建设,打造智慧经济,为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提供智力保障,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打造胜**路、阳**路文化休闲特色街区,结合街道商贸政策,扶持发展文化娱乐产业,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基础条件;三是用足用好各级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音像、图书、印刷、文化用品制造产业,扶持企业品牌建设,争取上规模、出效益,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四是大力发展群众性公益文化事业,做大做强"西北之声"文化品牌,不断完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以此来带动文化服务相关产业发展.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平台.街道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一是盘活原富巷皮件厂闲置厂房,

音像行业调研报告范文2

标准档案管理办法完整版第一条 为了加强标准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有关标准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标准档案系指在制定、修订标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音像制品和标样等)。

标准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标准的制定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标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达到标准档案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有计划地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标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四条 标准档案按保管期限,分为永久的和长期的两种。

下列文件材料需要永久保管:

(一)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

(二)标准报批稿;

(三)标准编制说明及其附件;

(四)意见汇总处理表;

(五)标准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

(六)标准报批公文;

(七)标准申报单;

(八)标准本;

(九)标准正式出版本;

(十)标准修改通知单及其附件;

(十一)标准作废通知单。

下列文件材料需要长期保管:

(一)论证报告;

(二)调研报告;

(三)试验验证报告;

(四)标准征求意见稿(最后一稿);

(五)标准送审稿;

(六)等同、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原文或译文,主要参考资料(只归难得的,一般的只列目录和出处);

(七)标样。

第五条 永久保管的,按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长期保管的,应当是现行的和最近两次修订的标准的档案。属长期保管的废止标准档案,继续保管十年。标样在保管期限内已经失效的,按保管到期的规定处理。

第六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国家标准档案。工程建设、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和环境保护国家标准档案,分别由国务院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国务院行业标准归口部门负责管理其主管范围内的行业标准档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标准档案。

企业单位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企业标准档案。

第七条 本办法所列部门和单位的档案管理机构或人员,具体负责标准档案管理工作。其职责:

(一)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统计、保管和提供利用标准档案;

(二)编制目录、索引、卡片等查询工具和参考材料;

(三)负责组织和承担标准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四)监督检查标准档案的修改、补充和复制;

(五)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办理永久的标准档案的移交手续;

(六)认真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第八条 标准档案由标准起草单位负责收集有关材料并加以整理,向相应的标准档案管理部门或单位负责提供。

第九条 标准起草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单位或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以及参与制定、修订标准的其他单位,在制定、修订标准工作中所积累的标准文件材料,交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按长期保管的要求管理。

第十条 标准档案的文件材料,除标准正式文本外,在标准审批、后三个月内,由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主办人员按规定向档案管理机构一次归档。标准正式文本出版后,及时补充归档。

第十一条 标准档案的文件材料,由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主办人员负责整理,标准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立卷、登记、上架。

标准文件材料归档时,标准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检查、核对;对不符合要求的,由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主办人员补充、更正。

第十二条 标准更改或废止后,由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主办人员负责将更改单或废止单的原稿、出版稿和审批文件及时归档。

第十三条 标准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按GB/T11182-89科学技术档案构成的一般要求执行,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各类标准文件材料一般归档一份,使用频繁的各种报告、标准草案各稿、正式版本以及意见汇总处理表可以归档两份。

(二)归档的标准文件材料是原稿或打印稿、复印稿。

(三)永久保管和长期保管的标准档案分别装订立卷。

(四)标准文件材料的幅面大于A4(210297mm)的,按A4幅面折叠;小于A4的,粘贴在A4幅面的纸上,并留出装订线。

第十四条 保管标准档案,应当有档案柜和库房,并有防火、防潮、防晒、防虫鼠、防尘、防盗等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 保管标准档案,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一般每两年检查一次,如有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当及时修补或复制。

第十六条 管理标准档案的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标准档案借阅制度。

标准档案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要外借时,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并限期归还。

第十七条 任何个人不得将标准档案占为私有,凡损坏、隐匿、丢失或泄密的,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对标准档案的保存价值,应当定期进行鉴定。鉴定工作在有单位主管领导、标准化人员和标准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下进行。

对已经超过保管期、失去保存价值的标准档案,应当编造清册,经主管领导签字后销毁,并注明销毁时间和处所,由监销人员签字后,将清册归档。

第十九条 对标准档案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执行。

违反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给标准档案工作造成损失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档案工作标准化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以档案工作领域中的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为对象而制订或修订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档案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种类:按照标准的性质可分为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按照标准的实际法定效力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按照标准的相关程度可分为正式标准和参照标准,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或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属性:工作程序有专门规定、有固定的代号、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时效性较强、内容相对专一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多数属于推荐性标准。

音像行业调研报告范文3

2010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INIC)的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约54%;网购交易金额较200g年增长109.2%,达到5231亿元,约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较2009年所占比例上升了1.3%。网络零售已成为流通市场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购物也逐渐成为部分消费者的常态消费方式。

网络购物与传统购物方式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在于,网络购物以物流作为其与消费者的交互界面,物流作为网络购物体验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提升。消费者在选择电子商务商家时,物流配送服务已成为其衡量网商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商家对物流服务的时效性都非常看重,不仅通常追求快速且免费的配送,更是多以京东商城提出的“211限时达”作为物流服务时效的标杆。然而高的物流服务时效要求必然会带来高的物流服务成本。我们比较了多家著名的欧美电子商务企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对不同的配送时效采用了不同的收费策略。以国际著名的时尚服装及美容产品网络零售商ASOS为例,其对英国本土的配送时效与收费规定为:下单后次日送达。收取5.95英镑的运费;下单后3个工作日内送达,收取3.95英镑的运费;下单后6个工作日内送达,免运费;在以上不同的配送时效范围内,当订单价格超过相应规定的额度时,也可以免运费。

我们认为,一味追求高时效的物流配送服务对网购消费者未必是最好的,最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物流配送服务才是最好的,同时对于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的要求也是理性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即是针对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环节,了解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方式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二、调研方法说明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的形式,历时一个月(2011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调研问卷共设计了20个与电子商务物流相关的问题供被调研者选择回答。问卷直接在专业的在线调查系统网站(省略)上,被调研者直接登陆该网站进行回答,调研结果直接被该网站收集并自动统计分析。

三、调研样本

由于受到调研时间的局限、项目预算以及资源约束,本次问卷调研的被调研者数量为346人,其中95%以上是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公司职员。被调研者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有着不同的背景(为保证调研结果的中立性与客观性,被调研者不包含物流服务商和电子商务运营商的职员)。同时本次调研采用匿名、随机、自愿的原则。

1 年龄

在被调研者中,18岁以下的1人,占0.29%;18-24岁42人,占12.17%;25-35岁258人,占74.49%;36-45岁39人,占11.30%:45岁以上6人,占1.74%。(见图1)

2 性别

在被调研者中,男性为179人,占52.03%;女性为165人,占47.97%。(见图2)

3 职业

在被调研者中,选择“学生”的有10人,占2.90%;选择“职员”的312人,占90.43%;选择“自由职业者”的6人,占1.74%:选择“家庭主妇”的3人,占0.87%;选择“其他”的14人,占4.06%。(见图3)

4 月收入

在被调研者中,月收及在“3000元以下”的有60人,占17.39%:“3001―5000元”的126人,占3652%;“6001―8000元”的61人,占17.68%;“8001―10000元”的29人,占8.41%:“10000元以上”的69人,占20.00%。(见图4)

5 网购经历

几乎所有的被调研者都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只有0.6%的人没有在网络上购物的经历。(见图5)

四、调研结果分析

1 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现状

(1)消费者网购各类商品的偏好

在各类产品中,被调研者选择网购服装产品的最多,其次是图书音像制品,紧随其后的是数码IT产品和小礼品:此外,食品和保健品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有待挖掘。(见图6)

(2)消费者选择网购的原因

出于猎奇心理上网购物的消费者几乎没有了,近85%的被调研者表示选择网购是为了方便与价格的优势。可见,“价格”成为电子商务的命脉之一。另有超过65%的被调研者认为“节约时间”也是选择网络购物的重要因素之一。(见图7)

(3)消费者网购的频率

在被调研者中,有15,6%的人每周至少网购一次,12.4%的人每两周至少网购一次;每个月至少网购一次的人占13.9%:其余48%的人只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网购。(见图8)

(4)网购退货的比例

76.6%的被调研者表示在过往的网购中退货比例小于5%,16.2%的人在网购经历中退货比例为5%―10%,退货比例达到10%―20%的人占总参与调研人数的4.9%。(见图9)

(5)消费者选择商家的因素

在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家的因素中,有311个被调研者选择了“卖家的信用等级”,占总参与调研人数的90%;选择“产品的价格”的有285位,占82%。可以看到商家的信誉和产品的价格是消费者选择商家的首要两个条件。这里又再一次体现了“价格”策略是商家需要强调的重点。另有将近50%消费者的表示对支付方式的安全性非常重视;也有近40%的被调研者对售后服务以及配送时效有一定的要求。(见图10)

(6)消费者对网购商品包装的评价

对于网购商品的包装,78.9%的人觉得包装适度,表示比较满意;16.5%的人认为包装过于简单,只有4.6%的被调研者认为包装过于繁琐浪费。(见图11)

2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现状

(1)网购物流服务满意度

有41.6%的被调研者对网购物流服务表示满意,558%的人觉得网购的物流服务还有进步的空间,只有26%的被调研者对网购经历表示不满意。(见图12)

(2)网购物流服务时效现状

有37.9%的被调研者在下单后两天内收到了货物,37.3%的被调研者在下单之后三天内收到货物i另外15.3%的被调研者在一周内收到货物,只有9%的被调研者在下单后24小时以内收到了货品。(见图13)

3 对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需求

(1)对电子商务配送方式的需求

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把“送货上门”服务作为网购的必要条件之一,“送货上门”已经成为电

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门槛。(见图14)

(2)对物流服务的配送时效需求

大部分(656%)被调研者希望“下单后第二天收货”;23.7%的人期望“早上下单,当天收货”:仅有约10%的被调研者可以接受“下单后第三天收货”。可见,网购消费者对配送时效要求比较高。(见图15)

(3)对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履行承诺的需求

89%的被调研者选择了“商家承诺2天内送达,实际情况2天送达”:只有11%的被调研者愿意接受“商家承诺1天内送达,实际情况是1―2天送达”。说明消费者并不追求配送时间越短越好,而是对商家能否履行所承诺的配送服务时效非常重视,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履行配送承诺的电子商务商家进行购物。(见图16)

(4)对同一订单分次配送的需求

在回答“是否愿意接受一张订单分两次送达”问题时,有近80%的被调研者表示不愿意;另外20%的被调研者认为分次配送是可以理解并愿意接受的。(见图17)

(5)对自定义时段物流配送服务的需求

在被问及“希望能够自定义时间段送货吗”,82.9%的被调研者选择“希望”自己可以选择送货时间:表示“无所谓”的有153%。可见,消费者自定义时间段送货也许是电子商务企业(无论C2C还是B2C模式)需要重视的因素,也是电子商务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必争之点”。谁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更多地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见图18)

(6)对个性化与差异化物流配送服务的需求

在回答“以下两种送货方式,您更倾向于哪一种”时,83%的被调研者选择了“下单后2~3天收货,免运费”,另外17%的被调研者愿意为更快的送货服务支付一定的配送费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网购消费者还是愿意享受免费的配送服务,而放弃个性化的物流配送服务。只有少部分消费者接受为快速的配送服务支付额外费用。(见图19)

4 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前景的展望

864%的被调研者认为“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很大”;只有6.9%的人不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认为其仍然“存在很多令人担心的问题”:还有4%的被调研者觉得电子商务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发展”。(见图20)五、调研结果综述

1 绝大多数的被调研者网上购物主要原因是方便和便宜,“价格”对于网上购物有比较大的影响。除了价格因素外,电子商务商家的信誉几乎是所有消费者网购要考虑的因素。

2 在调研中显示,大部分被调研者希望下单后第二天收到货品,也有一部分希望当天收到。

3 有少部分的被调研者愿意为个性化配送服务支付费用,大部分还是愿意享受免配送费。

4绝大部分的被调研者(约89%)宁愿接受较长的承诺送达时间,但希望商家能够遵守其承诺的时间,而不接受商家承诺送货时间较短但实际上不能履行承诺的情况。

音像行业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多元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已经很多,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大都未能充分体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以认知为主,缺少求知性[1];时间安排缺乏连续性,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重动手操作的“硬实践”能力,轻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自主创新的“软实践”能力[2] ,且明显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存在着实践等同于实习、实践教学就是简单的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误解[3];第二,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性能力的目标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未能得到有效加强;第三,实践教学设施及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第四,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尽管苏甦提出了“三?三?二”模式[4],白凯等提出了基于迁移理论的CRP实践教学递进模式[3],朱丽等提出了3M教学实习模式[5],刘文涛等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CBE)的实践教学模式[6],对解决和改进旅游管理专业现行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性和建设性作用,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每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在实施主体、实施平台以及实施操作细节等方面,还需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高校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要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教学特点,提出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二、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含义

无论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模式,都应遵循由浅入深、 由单一到综合、边学习边实践的原则,都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既考虑到人的认识规律与高等教育的学年周期,又要兼顾旅游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知识与素质结构以及每个学生在学识、能力、兴趣方面的差异等因素[7]。本文提出的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内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校外企业综合实践教学三大部分内容。依托多种实践教学平台和手段实施,带有多方位、多角度的管理评价体系,贯穿大学四年,是一个多时段、阶梯式的实践教学过程。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议

1.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内容

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内专业实验、课外实践以及校外的企业综合实践。

课内专业实验由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必修课实验等教学环节组成,如“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管理”等专业基础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安排若干实验学时,利用校内旅游专业模拟实验室或校内实习基地,或者通过野外实习、参观、考察、现场教学、见习、观看音像资料、计算机网络虚拟技术等手段,使学生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外实践教学是现行实践教学模式中很容易被忽视、但却更有利于增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它包括课外活动、体验实践和学习研究三部分。

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如积极组织引导建立兴趣小组,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请指导教师指导旅游协会各类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竞赛和课题申报,在培训、选拔、组队、竞赛、总结或在选题、申报、实现、总结等环节上请专业老师给予指导;建立高年级学生帮带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机制等方式。

校外企业综合实践就是安排学生到校外的一些酒店、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以“员工”的身份亲身接触旅游企业的工作,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对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综合训练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就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平台,使其有施展训练的空间和环境。学校要尽可能建立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酒吧、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实验室、旅游企业管理实验室、景观景点模拟沙盘等实践设施,也可利用学校的宾馆建立校内实习基地,采用“校企投入,企业化操作,专业指导,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运作模式[8],既提供酒店业务又有旅行社服务,也可长期用于实验教学和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践环节与企业实地操作同步进行,为将来校外企业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也要多元化,根据专业的就业去向选择实习单位,要兼顾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等方向。企业实习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企业、不同的季节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而且既可以采取学校安排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学生自主的形式[9]。

3.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构建严格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实习评价体系,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以便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像行业调研报告范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物流管理;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6-0122-02

Methods of Enhancing Practice Teaching Achievement about Voc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He Hui

Abstract In the study of the content about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 practice teaching, which are proposed by various scholars,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ng practice base and teaching of the author’s college,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practice courses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teaching materials, practice assessment form and content and attending and holding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Managemen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China 215104

关于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论文中,有不少学者,如莫高兴(2006)、李春香(2009)、陈国栋(2010)等,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未能突出高职教育的内涵,实践教学内容不完善,校内物流实训室建设投入少,校外实训基地模式单一,实践教学方法传统等。以上问题是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成果、物流管理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情况及开展实训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介绍如何进行物流管理实训教学改革来增强实训教学成果。

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实训课程体系

苏州市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由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系统应用训练3个模块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满足企业实际应用的需要,覆盖企业物流岗位必需的相关知识。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学校设置9个单项的基本技能训练、4个环节的专业技能训练和7个模块的综合应用技能训练课程,实训及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50%左右。所有的实训课程分别在校内实训室和校企合作基地进行。校内综合物流实训室配备自动堆垛机、立体式货架、重力货架、电子标签分拣系统、射频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条码称、条码打印机、电子看板、POS机、打包机及叉车等设备,并且购置国际物流及第三方物流、连锁分销系统,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配送中心仿真设计等教学实训软件系统,能够满足大部分实训课程的要求。除此之外,与沃尔玛、隆力奇、中储、恒路和安得物流等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以满足部分实训课程的开设要求,为学生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创造良好条件。

2 以专业学生为主体,改进实训教学方法

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中,积极探索和改进实训教学方法,根据实训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模块化实训教学法、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1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实训教学法,即将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业务相对独立的流程作为基本模块,然后将这些基本模块进行适当组合,形成业务流程更复杂、反映不同企业实际运作流程的组合项目,即综合实训。如设置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训、配送中心设计实训、单证实训、超市实训及物流设备实训等实训模块;另外,开设第三方物流实训和供应链管理实训等综合实训课程,如第三方物流教学系统中包含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报关、货代、码头管理等物流模块;供应链管理教学系统中包含供应商、生产商、物流企业和销售商4个模块,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掌握每个企业或每个节点的实际业务流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专业业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2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每项任务再拆分为更具体的操作单项,学生在实训课程中逐一训练,从而具备该岗位的职业技能。任务分解时要明确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教师起指导和组织的作用,在实训结束后要进行总结。

如在超市实训中,根据连锁分销物流的岗位群,分解出8项实训任务,分别是总部系统业务流程模拟,门店系统业务流程模拟,POS机操作及系统设置,条码称操作及软件设置,条码设计及打印操作,商品拆装、理货及陈列作业,无线终端等信息采集设备的操作及超市管理和运作情况调研。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具备某个岗位的职业技能。

2.3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将实训任务作为完整的训练单元,有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并最终有一个结果,如一项任务成果、一个设计方案等。如在配送中心设计实训中,利用仿真软件设计配送中心整体布局及设施设备等内容,需要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项目任务,按照所演示的方法进行配送中心设计,要求每位学生在实训课程结束时递交一份配送中心设计方案。使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 以岗位技能为核心,实现实训教材改革

实训课程的教材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项目之一,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应该广泛收集物流行业的新技能和新设备信息或最前沿的知识,突出能力培养,对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进行恰当的安排,将物流企业的经营实例及最新成果编入实训教材,突出实用性,并要与新的教学设备相适应,符合教学大纲对实训教学的要求。

目前出版发行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还不多,这就意味着要结合实训课程体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好讲义、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此外,还应根据具体的实训内容开发相应的学习教材和音像资料等,也可以跟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应用企业相应环节的真实案例来编写实训内容,可以做到与企业物流运作的无缝对接,使学生通过实训实现与职业岗位技能的零距离接触。

如在供应链管理实训中,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外部供应链实训,让学生通过角色轮换来操作供应链管理教学系统,分别模拟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物流企业和销售商4个角色,学生所用到的实训教材是在软件公司提供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使教材更能贴合实际运作情况;另一个部分是内部供应链实训,即操作ERP系统中的供应链系统,实训教材中所用到的案例是一个企业供应链系统的真实流程和信息,学生通过操作流程业务实现与企业供应链流程的零距离接触。

4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创新考核内容和形式

根据“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考核过程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物流实训教学过程中,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创新考核内容和形式。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方式,对学习的动机、过程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如在超市实训中,考核的内容主要有参加实训的态度、出勤率、总部软件系统操作情况、门店软件系统操作情况、POS机软件操作情况、条码称PLU设置、条码称Lab设计、条码称操作情况、条码设计及打印、无线终端操作情况、商品陈列情况、超市运作调研报告及PPT汇报情况、实训报告,为每个考核项目设定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最终成绩。在各项成绩评定时,可采用教师打分和小组组长打分、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5 参加职业技能比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近几年,各种机构、学院举办的各种物流职业竞赛越来越多,比赛成为学生提升学习兴趣、锻炼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教师增强物流实训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首先,通过参加物流职业技能竞赛,使学生更加准确和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物流知识和技能,又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参赛过程是一个锻炼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锻炼了意志力和忍耐力。

最后,通过参加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为教师提供了了解物流企业的机会,也提供了与兄弟院校同行交流切磋的机会,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除了参加校外各种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自己组织和规划小规模的物流职业技能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提高物流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莫高兴,张尔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6(5):203-205.

[2]李春香.加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3):112-116.

[3]陈国栋.走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训的误区[J].科教文汇,2010(36):171.

音像行业调研报告范文6

一、国产中低成本电影的内涵与类型界定

从经济学上讲,“成本”(Cost)即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①。对于低成本电影的一般界定,即指较大幅度低于主流商业电影的平均制作成本而完成的影片。②也就是指投资额度小的电影。所谓“中低成本电影”的提法,在电影理论界目前尚无明确定义,长期以来,被国内外电影界人士习惯根据制作经费的规模而约定采用,为便于本文在讨论中形成某种标准,从经济学角度对国产电影做出如下三种划分:

1.投资亿元以上、票房均过亿的国产合拍“大片”。在特征上与贾斯廷怀亚特提出的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基本相同:大制作、大投入的豪华创作班底,大牌明星、导演的演职员阵容。这一阵营的影片数量在每年电影整体产量中的份额不到5%,每部票房收入多在8000万元以上,合计约占去每年电影票房总收益的一半,同时,它们也是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主力军。

2.投资大约在1000万—1亿元范围间、票房收入在1000万-8000万且很不稳定的一批中等成本影片,在特征上跟上述第一种“大片”很相似,这些影片每年为数不多,约十来部左右。

3.投资在1000万以下、投资回收微薄的中低成本电影。按照我国电影市场的特点,这部分电影还可进一步就投资规模做出两类细分:(1)300万—1000万之间的中低成本电影,特征上主要表现为由少量明星加盟组成的一般制作班底,此类电影在整个电影市场中数量也很有限,仅比中等成本电影数目多出一点,进入院线后的票房收益大概在100万-3000万之间,除了少数影片票房收益不错外,大部分的票房产出都很微薄;(2)300万以下投资规模,几乎没有明星参加的小制作班底,这些影片除少数能进入院线发行渠道外,多数只能进入版权及音像市场发行渠道,甚至还有一批电影拍完后,没有经过任何发行渠道而被束之高阁。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国产中低成本电影的界定,正是基于对以上概念的厘清而提出,简言之,本文认为:国产中低成本电影主要指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拍摄周期较短、关照当下生活的现实题材影片,在类型上主要划分为主旋律、商业片和艺术片三种类型。在创作阶段,相比从器材到人员的全方位精良配置的大片,设备器材的落后简陋、拍摄周期的受限、明星演员的缺少、制作团队力量的薄弱、资金的捉襟见肘是中低成本电影在制作上经常遭遇到的挑战。因此,资金、技术和人力等制作资源的不足,便成为影响国产中低成本影片创作水准的关键因素。但昆汀塔伦蒂诺曾这样说过:“用100万拍的片子就像用800万拍的,用800万拍的就像用2500万拍的”,这句话也从反面另辟蹊径,巧妙地引出了可供广大国产中低成本电影制作者借鉴的一条思路,就是创作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创造力和敏锐超前的商业意识,将更注重创意的制作观念贯穿于电影的运作始终,利用有限的创作资源拍摄出超水平的影片,以智慧的思考找到一个更符合市场化操作规律的电影创作方式。

从影片题材与类型上看,活跃在当下的国产中低成本电影主要有如下几类:以《生死牛玉儒》《爱在路上》《任长霞》《公仆》等为代表的国产中低成本主旋律电影,这类电影依托政府主导投资支持,多采用政府红头文件组织团体观看、主攻二级市场和数字院线的体制内营销策略;以《我们俩》《可可西里》《青红》《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左右》等为代表的国产中低成本艺术电影,这类电影凭借固有的导演品牌优势,普遍采用主攻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国际营销策略,一般通过国外版权预售即收回影片投资;以《疯狂的石头》《李米的猜想》《十全九美》《人在囧途》等为代表的针对本土市场量身定做的国产中低成本商业电影,这类影片扎根本土市场,通过商业化的运作,积极开拓国产中低成本电影进入主流院线盈利的营销策略,为国产中低成本电影的类型化创作和市场化运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国产中低成本电影的市场困境

目前,在国内,如果以投资规模界定中低成本电影,排除为数极少的几部高额投资国产(合拍)大片和中等影片外,那么中国电影基本上是中低成本制作的天下。但从进入市场的规模来考证,相当一部分中小投资、制作精良的国产影片由于银幕数有限而无法得到足够的放映空间③,真正被投放市场并能实现大规模放映的影片为数极少,超过电影年产量80%的国产中低成本电影,绝大多数都于上市不久,即遭遇各路商业大片挤占主流院线放映空间的尴尬,相当一大批国产中低成本电影难以挺进主流院线,偶尔突围进入主流市场的几部小制作,也因档期、场次和放映空间被大片挤占而在主流市场稍纵即逝。由此,国产中低成本电影在发行中所面临的上述困境,也成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从每年的院线票房收益及排名来考证,国内电影市场依旧难改大片(包括国产大片和进口大片)当道、一枝独秀的局面。以2010年为例,年初,以《阿凡达》《盗梦空间》等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风靡全球,稳居票房榜首;暑期,以《唐山大地震》为代表的国产大片冲出重围,以6.73亿元的超高票房记录,实现了“既叫好,又叫座”的市场收获;年终,以《赵氏孤儿》《非诚勿扰2》《山楂树之恋》为代表的贺岁大片进一步获得了票房过亿的市场认可。盘点2010年的国产电影:全年拍摄的影片数量高达526部,较2008年的406部增幅接近30%,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票房过亿的影片达17部、过千万元的影片达59部。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在票房过亿的17部电影排行榜上几乎难觅国产中低成本电影的踪影④。

近年来,伴随电影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各种资本的注入也对中国电影产量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每年电影总产量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电影摆脱了数量与进口分账大片票房抗衡的瓶颈。国产(合拍)大片闯入国人的视野已经九年有余。九年间,“大片”经过本土化改造,从当年孤身奋战的开山之作《英雄》,到近年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逢“大片”必上演的“三足鼎立”,再到现如今的集大成之作《建党伟业》,伴随一个国产(合拍)大片时代的降临,一个初具品牌效应的影片类型且日臻成熟的大片概念已经深深植根国人的心里。国产(合拍)大片借助高密度大范围的宣传,完全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资源和观众的注意力,但同质化严重、急功近利的创作诉求仍然不可避免地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相比之下,宣传费用有限、营销相对缺位的国产中低成本电影,却由于投资规模小,宣传力度不足和发行经费匮乏,多数很难进入影院与观众见面,从而选择低价流入电影频道和国内DVD音像市场的发行策略,导致很多影片很难收回当初一再压低的投资成本。由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市场的另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就是占据国产电影主体、总量持续超过80%份额的中低成本电影,屡屡遭遇市场“滑铁卢”的尴尬处境,甚至还有很多影片拍摄完成后无处发行就直接流失⑤,而变成了压放于制片商箱底的“失踪电影”。

当前,国内电影行业处在十分关键的转型期,业内充斥着一批不按市场规律运作的电影公司,很多中小城市电影市场和私营电影公司,早已是名存实亡甚至名亦不存,部分老牌省级电影制片厂公司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级影院,亦逐渐退出电影主业的经营队伍。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影企业在规模经营上出现了两极分化问题,除了为数有限的几家国字头电影集团和若干屈指可数的龙头民营电影公司,整个国内电影市场充斥着大量不成规模的作坊式影视公司,没有形成以有实力的电影公司为主导的行业格局。基于如此混乱困顿的市场生存环境,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大多数国产中低成本电影从筹拍到进入市场运作,一直处在散若游兵的无组织状态,始终没能在业界形成一个标准化、品牌化的运作规模。

三、国产中低成本电影的营销模式及市场展望

电影营销的概念发展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最早起源于美国,即整合市场调研、广告策略、公关活动,宣传炒作、推广促销等营销学手段,向观众市场介绍和推广电影及其衍生产品,通过观众对电影及其衍生商品的消费,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⑥。相比起大片成熟的营销运作,现将当前三种主流国产中低成本电影类型的营销模式总结如下:

1.以传统革命历史和战争题材等为背景的国产中低成本主旋律电影,一般由各级政府或者国有机构资助或补助制作,资金回收主要通过三条渠道:国内的“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政府奖项获得政府奖金支持;主攻二级市场,通过体制内军队、机关、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等市场获得票房回报;出售版权给电影频道及电视台回收投资。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国产中低成本主旋律电影从制作到发行都走的体制内营销模式,尽管有着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的强硬支持,但国产中低成本主旋律电影面临的市场压力仍然存在,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市场化竞争,将成为国产中低成本主旋律电影营销的发展趋势。

2.近两年,随着电影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国产中低成本商业电影开始立足大众市场,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在营销策略上大胆借鉴大片在口碑营销、网络营销、档期营销积累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成本低、市场风险小的优势,通过传统院线上映渠道回收投资并盈利。但是,这些主要靠喜剧、爱情类型支撑的商业片,在投资回报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票房的收入,在营销运作上并无实质性的突破。与好莱坞电影投资回报市场的“二八定律”⑦相比,这种固守银幕的营销模式,给电影制片人和投资商带来了一些无法避免的投资风险,不利于中低成本商业片在经营上形成规模。因此,国产中低成本商业电影应在图书、玩具、服装、游戏、主题公园等电影后产品开发等领域进一步拓宽渠道,充分利用电影营销学中著名的“火车头理论”,即通过电影票房的创收带动电影的后产品开发营销模式,实现国产中低成本商业电影的利润最大化。

3.目前,国内没有太多适合艺术电影有效回收投资的渠道,很多国产中低成本艺术电影(包括早期很多游离于体制外拍摄的地下电影)在营销思维上的定位,都是参加国外电影节的海外营销策略:依靠电影节本身的强势宣传平台,获得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影评人和观众的关注,达到传播影片知名度、提升影片和导演国际影响力的效果;借助电影节广阔的交易平台,将影片的海外发行版权预售给国外发行商,提前收回投资。自从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通过早期的艺术电影创作,登上了国际电影节的领奖台,为国内电影打开了一条通向国际舞台之路后,这种营销电影的模式由于成本较低、艺术荣誉回报见效快、投资回收有保障,而成为大多国产中低成本艺术电影的首选营销模式。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虽然这些作品在艺术水准上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认同,在投资回收上也获得了相应的保障,但是却难以通过奖项的魅力推动影片的发行和放映。其中的少数电影借助国外获奖的口碑挺进主流院线后,也因为低票房导致的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给投资方增加了不少压力,造成国产中低成本艺术电影在盈利产业链上的严重脱节。由此,国产中低成本艺术电影的艺术价值,应充分借助电影节营销产生的品牌效应,尽快于本土主流市场转化成对等的商业价值,实现艺术电影的商业化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