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范文1
关键词:物理学;人文文化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道德等方面。实际上,物理学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物理学而研究物理学,而是为了有助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发展而研究物理学,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曾指出: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而加强这两方面的联系。没有比大学更加适合的场所了。只有当两种文化的隔阂在大学园里加以弥合之后,我们才能对世界给出连贯而令人信服的描述。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讨论科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下面从文化角度去剖析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物理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物理学在古代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进行研究是从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始的。随着学科的发展与不断完善,物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但物理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不会被分离的。
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方法。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学上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结果,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 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发展史上,很多地方体现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比如人们曾经把电和磁孤立起来,物理学家奥斯特接受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潜在联系,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由此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把电和磁联系了起来,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1.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比如在整个光学的发展史中对光本质这个问题的认识,先是牛顿的微粒说;再是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接着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动说;到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最终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就正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的反映。
1.4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而抽想出一些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1.5 运动的相对性和时空的相对性
近代物理学的一大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相对运动和相对的时空观念。相对论指出:相对性原理的本质在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事实,而不存在绝对运动。相对论否定了绝对运动的存在,就否定了绝对时空的概念。它通过不变的光速把时间和空间联合为一个整体,由洛伦兹变换建立起各个惯性系之间的时空关系。
可见,不论是物理文化知识本身,还是物理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方法,对人类的自然观和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2 物理学中的美学文化
2.1 物理理论的美学特征
2.1.1 简单深刻美
在一个艺术家眼里简单是一种美。自然现象错综复杂,物理学则力求用简单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规律,但其反映的内在规律确是非常深刻的。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各种机械运动的规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将复杂的电磁现象统一其中,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简单凝练,但其中内涵确是丰富而深刻的。
2.1.2 对称守恒美
对称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也是人们很乐于接受的一种美学形式,物理学在对自然的表述中处处显现出了这种对称的美:引力和斥力,“电生磁”与“磁生电”,粒子与反粒子,物质与反物质、圆孔或单缝衍射图样的对称、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轴对称等等。物理定律对某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守恒性更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一种对称形式,物理学中有许多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等。实际上,对称性已经成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理论的一种方法。
2.1.3 统一和谐美
物理理论的和谐统一美实际上是自然界和谐统一美的理论形态。如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了起来,量子力学把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了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把经典物理学都包容在他的理论框架之内,创造了程度更高范围更大的和谐统一理论。
2.2 物理学家与美学思想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要比符合实验更为重要。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得到乐趣,是因为她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跟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跟妙的地方的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一个工作者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方法,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有感知美的奇异本领,美学思想在许多物理学家创立与评价物理学理论时起着重大的启发与指导作用。追溯人类科学源头,科学美始终被作为一种人文理想而追求,成为科学家们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直接动力之一。
3 物理学中的科学道德精神
3.1 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科学进步的真正动力是许多物理学家对了解未知事物的欲望。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去想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从而想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浴桶洗澡中得到启示,发现水面上升与他身体侵入部分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鉴别金质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产生阿基米德原理,发现浮力定律等。这种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作用。
3.2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认知的基础,而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道路上科学家要创立一种新理论的时候,都必须要有敢于向已有的旧理论、旧思想提出质疑的勇气。例如:伽利略正是因为对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怀疑,才建立了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以至于后来的牛顿运动定律的产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因为敏锐的觉察到了从未被人怀疑过的宇称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大胆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才使物理学理论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3.3 合作与宽容精神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范文2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学史作用
1物理学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难就难在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太抽象、太深奥,物理知识点之间横向、纵向联系十分紧密。要解决“物理难学”这一课题,有效提高同学们物理学的学习效果,首要的问题必须想办法提高同学们物理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们物理学的学习动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同学们讲授物理学发展历程,给他们讲述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研究历史故事,历史上人们是如何研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其实是学习生活中一项其乐无穷的工作,这样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维持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教学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并且这种观点在历史上一直统治人类思想有一千多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意大利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敢于大胆质疑,假设了理想斜面实验,提出用理想化方法可以推断:运动物体在没有摩擦的光滑的水平面上,就会以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可以推论“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后来由此他又提出了惯性原理。上课时物理教师既传授物理知识,又有意识地穿插真实的生活化的物理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对生活化的物理学发展史感兴趣,听课的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这样学生既十分轻松自然就理解了“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这一命题,又学会了一种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理想化方法。
2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物理教学过程中讲清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有利于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物理理论知识的历史渊源,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开展物理科学创造和发展物理科学的信心,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学习光的本性问题,通过串讲十七世纪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两种观点:以牛顿为代表的一些物理学家,从“光的直线传播”这一基本事实,认为光是一种“实体’,主张光的微粒说;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另一批物理学家则从“光束在传播过程中互相交叉时并不彼此妨碍”这一基本事实,认为光是一种“作用”,主张光的波动说。两种观点一提出就会给学生产生一个悬念:光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落到“光的本性”问题上。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光具有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得出光是一种波;又通过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这一事实,学生就能自觉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接着组织学生学习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准确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是一种光子”。这样学生认识到光既具有波动性(它是电磁波),又具有粒子性(它是光子),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
3物理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会物理学研究方法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动地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又要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学习知识可以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只有达到这个目标学生才真正受益终身。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历史上人们是如何研究物理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会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好相关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比如,学习“天体是怎样运动的”这一问题,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前人资料和自己多年的天文观测及潜心研究,吸收地球运动思想,敢于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提出了符合科学的“日心说”,直接挑战神学;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还因为主张和宣传“日心说”而遭受基督教教会的残酷迫害;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也因为宣传“日心说”受到教会的审讯和囚禁。通过这一段关于行星运动观察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物理学史学习,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家始终坚持科学真理的科学态度,始终坚持和捍卫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始终坚持科学真理来源于实践的的科学研究方法。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范文3
近几年来教育是一直在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任务,事实上创新人才该怎样培养呢?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工作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不久前笔者去了一家动物园,盯着铁笼子内的猴子思想了许多,我为此追根源从进化的角度去思索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在我看来动物有两大本性,其一是懒惰,吃饱肚子后躺下来晒太阳,过着悠闲的日子。其二是闯祸,我认为这便是创新。但人群在后天进化论的范畴来说,创新的东西大多被社会所磨灭掉了,但懒惰随时或多或少残存在人们的
西方的一些社会学者把“创新”用专有的术语“失范”来表示。其意义就是失掉社会中的一些规范,认为是人原有本性的一种强有力的“释放”。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同时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中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所以欧美国家早就开始了“创新”的教育。为了保护“创新”还实行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使创新的动力得到激励和保护。
在学校教育中要想实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最大程度上去顺应学生的兴趣,恢复学生的天性。正如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说的那样:“一个人要出成果,因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现代伟大的学者钱钟书,他小时候的学习就是靠兴趣,且从不循规蹈矩,对中国文学及英文有特别的偏爱,对数学却没有丝毫的兴趣可言。1929年钱钟书投考清华时,国文、英文均考满分,唯独数学仅考了15分,当时清华大学的校长罗家伦破格收取了他。其实按清华当时的规定钱钟书是没有一点希望被录取的,罗家伦绝对算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校长,钱钟书也绝对算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著名的明史专家也是一样。1931投考清华时,文史、英文也均考取满分,数学也只考了6分,后被清华当时的校长翁文灏破格录取。清华之所以能名扬海内外与其创新的精神是不可分割的。
中小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其兴趣,革除传统教育中“只求听话”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这就必然导致其进入社会后凡事听领导的话、听爱人的话,缺乏主见。当然,我这里并不是绝对地反对学生“听话”。漫长的封建社会就是培养只会“听话”的顺民,才扼杀了中华民族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是要把学生从听话的规范教育中拯救出来,恢复学生的自由思考的天性,把学生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当然教师对此也应加以强有力的引导。进化论大师达尔文幼年时记忆较差,他所修的课程中大多不及格,读中学时被迫退学。但他在幼年时直到中学却极专于捉虫子,这便是他的兴趣。后进入剑桥大学后,达尔文对他的神学专业几乎没有任何兴趣,幸运的是达尔文遇到了一位好的导师亨斯罗,亨斯罗对达尔文“捉虫子”的兴趣加以肯定后,又对达尔文进行了引导,最终也成就了这位世界著名进化论的创始人。我们的教育常常强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个信条,但去攀登时也要考虑其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这个天赋。我们不能强求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也去努力的攀登,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在攀登时才有趣,并视之为快乐的事。相反则视为难事,是件痛苦的事,或许根本攀不上。爱因斯坦读中学时许多功课不及格最后被迫退学,考大学时竟有三门功课不及格,但他在五岁时就已对指南针总是指向一个方向感到好奇,凭着这种兴趣,最终成为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因此,没兴趣的东西何必去攀登呢?
近年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也最直接地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日日忙于看书、记忆,参加着大小不同的数次考试,他们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掉了自己的兴趣,便谈不上创新。所以家长、学校应从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不要用一种僵硬的模式去规范学生,把教育看成一种功利性的东西加以操作,过早地以社会庸俗法则去扼杀儿童,因为,这无疑是对民族的一种罪过。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范文4
《参考消息》近日以超半版篇幅,报道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开眼”的消息。不少来自法国、英国等国外记者,发稿回母国,都冠上了“发自平塘”的电头。法新社说,这个“天眼”将“帮助人类寻找外星生命”。澳大利亚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安德烈亚斯・维切内克教授说,因此前世界第二大望远镜发现了3颗类似地球大小可能宜居的行星,在浩瀚宇宙找到智慧生命的希望增加了。
这或许也有点奇妙:8月17日,国家公布了一批贫困县名单,贵州平塘县仍然在国家级贫困县之列。40天之后,平塘就因与FAST连在一起,成了一个世界知名地。说实在的,平塘乃至贵州,因“一口巨型大锅”而闻名世界,这的确让人产生一种莫名兴奋。因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理论断定“外星生命几乎肯定存在”,但我们毕竟没有见到一份证明。FAST使我们离找到外星生命近了一步,而这一步偏偏走在或落脚在我们的身边。
从1993年算起,国际天文学界即开始谋划FAST这个项目,但为什么FAST最后会花落贵州?有两点可以供人们分析:一是因FAST项目技术原理,选择中国南方喀斯特山谷会效果极佳。二是从经济考量,中国虽已具备实力并愿意建设一个这样的国际项目,但也仍要尽可能遵循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立项时,FAST总投资概算为6.67亿人民币,相当于1亿美元。而今项目建成,《参考消息》说项目投资为12亿人民币,相当于2亿美元。实际投资超概算几乎2倍还能继续,或许有一个这样“诱人的”原因,在于它能“让中国比任何国家看的都远”,能“让中国深入探索宇宙深处,观察遥远的星系,并试图揭开宇宙奥秘”。一句话,是能让中国在一个高端领域,走在人类知识生产的前沿。
即便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甚至只是为了接近这个目标,提供一个工具,一旦它已作为一个项目,实际也就自然会演进成为一个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过程。以全世界现有的情况为据,科学为人类(公共)服务,它就多半只能是公益的,一般由政府和公益组织投资。有消息证实,当年布局在贵州的三线企业开发的技术,让FAST实现了中国造,但他们的这种技术创造,“市场”也只存在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一般科学发现活动是很难商业化的,而只有技术才具备有可能产业化的特征。在我国类似FAST这样的项目中,国家实现预期公共与公益目标,与企业研发技术完成订单,形成公益与“市场+”,实际是一种国家(政府)采购。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范文5
关键词:品质培养 拓展视野 陶冶情操 创造意识
中国是最早使用和发明陶器的国家,陶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把它传授给学生,我在陶艺教学中深刻体会到陶土有回归自然的本性,给人以自然、质朴、亲切之感,它最大的魅力就是随意性极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增加其知识层面,促进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实践,我体会到把陶艺的教学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在大胆尝试后收效非凡,学生们通过上陶艺课学到很多东西,从而开发人的大脑思维和创造意识,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陶艺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而真正去领会一门艺术需要多方面的发展和培养,下面我们来简单谈一下几个方向。
一、创新型的培养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新的课程改革早已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产生兴趣和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趋向。陶艺本身就一种创造,它通过艺术大师们的意识和灵巧的手将陶土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从一开始的和泥、捏条,到拉坯等一系列工艺过程都需要一个完整的连贯性,其中每一个制作过程都被赋予了陶艺大师们的创造理念和创造灵感。我们常说,艺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的门类,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不仅需要博学的才识,还要比别人多一份灵感思维和艺术上的不断创新,所以培养一个陶艺学者要从创新理念上入手,让学生们多思考、多想象,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有不断的创造,因此,陶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新意识及想象能力的品质。
二、拓展知识视野
陶艺以其自身特有的材质,使物质与精神、科学与技术、实用与审美、经济与文化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一个艺术大师即使有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渊博才识,也需要不断地开拓视野和思维,因为凡事都是不静止的,思维意识更是这样,如果不去想象拓展,那么就只有被后来的艺术学者们超越。艺术本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我们应该多学习和领略,通过学习和拓展知识来丰富自身的涵养和文化,因此,陶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博取众长、拓展知识视野和养成敏而好学的品质。
三、职业品质的塑造
职业品质的塑造与学生的职业品质和职业技能养成一样重要,从当前就业的角度来看,就业是一种双向、自主选择的活动,良好的职业素养必然是一种优势。像陶艺这门艺术,随意性很强,因此它塑造着人们很多职业上的能力。比如,陶艺虽说是一门艺术,但同时也是一种体力活,它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性格与毅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决心和意志,那么你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长久地从事这个专业的。陶艺看起来是一个粗活,其实不然,它需要精雕细琢,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所有极致的作品都是在一遍又一遍修改之后才能完成的,所以说陶艺艺术可以培养毅力、陶冶情操,通过陶艺教学可以更好地塑造职业品质。
四、发展个性、提高学习效果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陶艺的教学是一种能较好发挥学生作品个性的机会,在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性思考。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自身的特点、优势来培养和发展他的个性,在兴趣得到激发的状态下,自然就能提高学习效果。因此,陶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求新务实、鼓励个性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和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品质。
五、小结
陶艺艺术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改善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应该多注重学生在传统和现代陶艺的理解和志趣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化理论、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创作设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其探索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作者_王海
Author_Wang Hai
单位_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吕品昌.现代陶艺.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范文6
在网络上寻找阿尔塔巴是一件难事,能搜索到的报道只有那么几篇。这可以说是他一心二用的结果:阿尔塔巴既不纯是科学家,也不纯是艺术家,他是科学艺术家。作为科学家,阿尔塔巴在科研上的影响力看来很一般,最为人注意的是曾经获得过Louis-Jeantet 医学奖,在癌症治疗领域做出过贡献。身为作品颇丰的艺术家,显而易见,他还不算是艺术版记者眼中的大师。只有当需要将科学家与艺术家二者合而为一,要寻找那种横跨两界并均有建树的人物时,阿尔塔巴(Ariel Ruiz i Altaba)才是绝对的名人。
选择科学的艺术家
1962 年,阿尔塔巴出生于墨西哥城,在巴塞罗那长大,母亲是位画家。他天生对艺术有着敏锐的嗅觉,10 岁之前,在母亲的熏陶下,开始对视觉图形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兴趣。意外的是,阿尔塔巴后来并没有攻读小时候最爱的艺术,而是于1980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选择了分子生物学――那时他一门心思想成为一名科学家。1989 年,阿尔塔巴在哈佛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及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博士后之前,我一直全心做科研,对艺术的热爱被压抑在内心深处,当意识到这一点,这让我痛苦。”
哈佛大学毕业后,阿尔塔巴在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纽约大学医学院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从事干细胞研究工作。2007 年,他和日内瓦的同事发现环把明(一种致畸剂)对阻止癌细胞扩散有很好的疗效,于是将发现写成《干细胞,再生医学和治疗癌症》,并据此获得Louis-Jeantet 医学奖。另一方面,他一直在做“微渺构想”――将显微镜下的风景如实呈现后艺术加工,5 年时间所得100 多幅作品相继登上杂志的封面,也被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休斯敦和费城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收入。2005 年,阿尔塔巴还在美国纽约创立了创新论坛WetLab,集中了一批充满活力的艺术家、科学家。
阿尔塔巴的第一部作品是《胚胎艺术形状》,灵感来自于胚胎细胞,是将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景象全部呈现出来,用不同程度的光线和灰色来表现其不同的部位,这和阿尔塔巴本人的科学研究是非常相近的,是他最初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把灰色变成更加多的颜色,比如红色,在这边放一些红色,在那边放一些灰色,这样就会更加突出某些东西,或者减弱某些东西,不同的角度可以更好地来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所要表达的意义也不同。”阿尔塔巴说。
微渺构想
2009 年四五月间,阿尔塔巴带着15 年来所创作的以“微渺构想”为主题的作品,到中国进行巡展。
在上海和北京的主题演讲中,阿尔塔巴曾经问在座的所有人,一副由类似X 和Y 的黑色图案组成的简洁画面是什么。但即使是在场的艺术记者,也没有人敢站起来回答。在无人作答的情况下,阿尔塔巴说出了一个看来不是答案的答案:你看到的就是我要表达的。
“从艺术的角度,把这些画展览出来给大家看,并不是要回答什么问题,也不是为了教育谁。视觉世界的基本元素是物质的形式。这些基本元素是如何产生的?从哪里来?为什么手会有5 根手指头?不同的人,观赏作品时思考的问题不同,各自得出的答案就有所不同。这些由X、Y 组成的黑白画面,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在水中成对游泳的男女,抑或是喝醉酒东倒西歪的酒鬼,只是千万不要将它们和思维中固有的形象相对应。”
阿尔塔巴一再强调的是,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引发人们思考,“这次画展的很多画都是黑白色的,都是一样的,但这只是艺术家的一种技巧罢了,我希望大家通过我的画来思考,我曾经收到过很多电子邮件,很多人来跟我交流观后的各种不同感受。”阿尔塔巴说。
总的说来,阿尔塔巴想把他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来,但不是通过文字和数据。而是艺术。科学和艺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尽管他们的内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通过文字、数据和文件等表达,注重客观和绝对,而艺术则偏向个性和主观。但无论阿尔塔巴本人用什么方式来阐述他的作品,在背后支撑着他的理念的,却正是他手头的科学研究,往深处说,就是几千年来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
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跨界,最初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在上个世纪50 年代曾暗示,17 世纪的西方科学革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5 世纪发轫的“视觉革命”。在“文艺复兴”时代,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尤为突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先驱就是艺术家,最为典型的是莱奥纳多• 达芬奇,他几乎涉足科学的各个领域。达芬奇在教堂昏暗的太平间借着烛光解剖过30余具尸体,绘制过一千多幅详实的解剖图。《维特鲁威人》中对人体比例的展现,事实上就是达芬奇对人体解剖学研究成果的展现。尽管达芬奇没有试图从自己的科学观察中推演出一般的理论法则,但对新的科学时代的形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范托夫曾说过,“最富革新精神的科学家几乎都是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哥白尼、巴斯德是视觉艺术家,罗马数学家欧拉,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传教医生施韦策和爱因斯坦是音乐家。世界著名科学家、控制论之父维纳(N.Wiener)喜爱诗歌和文学,他认为这影响他的直觉能力,而科学上的直觉运用对攻克难题有非同寻常的作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玻姆(D.Bohm)期望早日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他强调艺术并不简单地由艺术品组成,还包括一种态度,即“艺术的灵魂”。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阿尔布佐夫曾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一个不懂得绘画和音乐的科学家在其领域中未必能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现在,阿尔塔巴做着同样的事情,将研究成果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很多科学家并不认可他这种跨界的行为,认为他如果把时间全部投入科研,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此,阿尔塔巴有自己的看法。
“我喜欢生活中有不同的东西去追求。我要百分之百的做一名科学家,百分之百地做一名艺术家,还要百分之百地去生活。”阿尔塔巴说,“很多科学家都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世界级的科学家,竞争压力非常大,让很多科学家恨不得每一分钟都在做研究。艺术是开辟一条道路让自己认识自己。另外,艺术本身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工作,跟科研工作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