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复习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复习教学论文

复习教学论文范文1

知识的梳理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建构自己独有的知识机构提供更多的帮助。在进行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加容易的找到平时学习过程汇总还存在的问题,能够让他们及时的进行查漏补缺。

在教材中有“回顾与思考”这样的一个环节,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对本章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个环节。虽然是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但是要尽量的避免“总结归纳知识―讲解典型例题―巩固练习”这种模式的出现,应该要鼓励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

“自助餐”式复习课模式。这种复习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玩转知识的梳理,而不是上面说的那种传统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过程。首先是“自备菜单”。课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复习要求:一是在复习回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二是记录与此相关的问题和疑问。这样既使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又为教师收集信息提供了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认真学习,精心准备。既可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包含自己已懂但又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既可请求同学的帮助,也可明确向同学挑战,他们的思维始终处在对知识、对问题解决的期待之中。其次是“消化菜肴”。课中,根据学生提供的道道菜肴(再学习的信息)进行逐步消化。可分为小组交流与小组代表全班交流这两个环节来进行。学生们需要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要点并逐渐的完善最后在通过班上的集体讨论来继续查漏补缺。最后是“细品菜肴”。由于“菜单”出自不同的学习个体,就难免会出现有些问题超越大纲,或很难在40分钟内全部消化,而这些问题中有的极具思考价值。于是便成了一些学有余力或学有兴趣的学生课后继续品尝的一道佳肴。只要给他们三五分钟用来展示自己课后研究的发现,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更宽阔的舞台,就能激励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培养出一部分独具思维的数学爱好者。同时学生们自己的讲解也更加的容易被其他的学生所接受。

2通过交流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通过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可以解决其他自然科学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演绎推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的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在进行数学复习课上也不能够忘记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培养,特别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经常改变复习形式、营造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思考,同时听取别人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从而逐渐的归纳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技巧以及他们还需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思考为下一步应用创新奠定基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的目的。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必须让他们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的同时暴露出他们仍然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争取将变“教师讲解”变为“学生主讲”,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课堂不能够出现“以教师的详细讲解代替学生的探索,以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全体学生的思考,造成教师是‘主角’,个别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则成了‘观众’”的无效教学现象。

复习教学论文范文2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努力提高物理高考复习课的效率”,敬请关注!!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努力提高物理高考复习课的效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努力提高物理高考复习课的效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复习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数学;复习;教学艺术

对于知识的再次整合和复习增强知识的熟练度来说,教师的归纳整理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形成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从而巩固数学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小学数学的复习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1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难以学习的学科,数学要求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和解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掌握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也很关键,不能只会算得快,还要注重解题的方式,在新的小学教学课纲下,对于学生数学解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数学复习模式是以大量的公式和数学的抽象理论为基础的,课后再辅以大量的练习试题,这种教学模式单一,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枯燥,是对学生耐心的一种磨灭,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渐渐迷失在题海之中,这样既不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消退甚至彻底对数学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不是要学生做会多少道练习题,而是要培养兴趣,培养逻辑性的思维,这才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原意,而不是生塞硬灌,拔苗助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数学复习模式,游戏式的复习模式对小学生的兴趣培养是很有用的,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贪玩几乎是小学生的共同特征,那就用这种游戏的复习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这是一种高效的数学复习方式。

1.2进行有效的练习方式,由简入难,循序渐进有的老师和家长认为要提高数学成绩,就要拼命做练习题,难度越高越好,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知,这并不是一种复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相反会造成数学成绩下降,小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遭受打击,其实练习不是练习难题,而是要把教师讲过的知识点重新温故一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难易适度,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循序渐进的进行复习课程。

1.3温故而知新,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温故而知新不仅仅是对于小学生的复习要求,还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把握环节要点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新的东西,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复习学过的知识点,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一种数学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迅速的找到解决方法。教师要把新旧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关联,以便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要把学过的知识点形成系统框架,不要让学生迷失在题海里,而是要搭建好知识的学习框架。

2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方法

2.1将知识要点整合归纳形成系统化小学数学的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先学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遗忘。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所以通过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帮助学生增进持久记忆。帮助学生根据回忆的知识要点,从“点-线-片”上整理。这样复习整理就能促进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2.2改变以往的练习方法,注重打好基础,培养综合能力复习课一定要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方法的熟练应用。只有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才能提高数学复习的整体效益。比如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设计了如下一组题目:不计算,说说该题求的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还是容积?复习时,就不能再按一节、一章的内容,要划分条款进行,而应在复习时将各部分知识纳入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之中,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灵活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复习时,指导思想的确定;复习计划的制订;复习方法的选择;例题、练习题的选取和编制等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因为复习时,内容一般较多,时间又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益,就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遵循这一原则时,必须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和市考试命题要求、相关的试题和学生的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数学复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种针对性:

①针对大纲和考试说明和要求;②针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③针对重、难点;④针对近年考试的热点,贴近新课标。复习时,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教材、考试要求及近几年考试改革的方向,针对重点内容进行着力的复习,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3精心设计练习试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所建构的结构化知识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合理有效地将它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复习阶段,分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通过题型或问题情景变化,促进学生获得熟练解决问题技能。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利用学生间的互相提问、小组中成员的合作等多种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围绕一些故事情景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或者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4对于学生取得成绩要进行鼓励,调动学习积极性及时有效地评价是对一堂复习课效果的检查与反馈,也是对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验收。及时有效地评价能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所以评价内容要多样化,复习课的及时评价也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可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性赏识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并激起更为强烈的参与欲望。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复习课是一片需开垦的地带,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复习课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充满活力,越来越有效。其实,教师也想轻松的完成复习课程,让学生们更容易的掌握好知识要点。培养爱学习,有逻辑性思维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忠玉.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探析[J].学周刊,2016.

复习教学论文范文4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对比教学干预的形式,探寻实验组(实施教学干预的服务学习方式,即在实施常规专业知识技能教学时,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与其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服务学习活动)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课程教学,即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学生职业素质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教学干预的服务学习活动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定量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定性研究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某地方应用型院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选取其中的160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经济统计、汽车服务、机械电子和文秘四个专业,每个专业各40名学生。根据学生一年级的期末综合测评成绩将每个专业的40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并使两组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分布无明显差异,组成80名学生的实验组(四个专业各20名学生)和80名学生的对照组(四个专业各20名学生)。实验组学生在大二学习期间参加了由教师指导的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中去一边服务实践、一边学习的教学干预学习活动。对照组的学生只参加了学校常规的教学活动,即接受了学校的专业知识教学。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表是笔者根据相关专家对职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分类,并结合参加服务学习活动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的。本问卷调查表由两个项目组成,共有25个问题。第一个项目采用开放式问卷法,第二个项目采用LikertScale等级量表法。第一个项目由八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及认同情况,包括对专业前景的关注度和专业认同度。第二个项目由17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问题(包括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适应能力、责任心、创业意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72。在实验结束时随机采访了参与实验研究的学生。

(四)数据采集

将填写有效的160份问卷(实验组80份,对照组80份)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8.0进行了科学统计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专业前景

对于“您对所学专业前景情况的看法”的问题,实验组中有71.3%的学生回答“专业前途和发展机会都很大”,对照组中有40.0%的学生回答“专业前途和发展机会都很大”;对于“对自身专业现状、专业相关行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关注程度”的问题,实验组中有91.2%的学生回答“经常关注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对照组中有60.0%的学生回答“经常关注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可见,实验组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了解要比对照组学生更全面。另外,通过实验结束时的访谈可以发现,实验组中有78.5%的学生认同自己的专业,而对照组中只有38.8%的学生认同自己的专业,可见,教学干预的服务学习方式对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积极影响要远远高于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方式。

(二)职业能力

通过参加教学干预的服务学习活动,实验组学生的总体职业能力、素质比对照组学生明显要高。实验组中有79.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而对照组中只有5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对于“综合能力”的问题,实验组中有73.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了,而对照组中只有48.1%的学生认为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问题,实验组中有81.9%的学生认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而对照组中只有5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得到了改善;对于“职业责任心”的问题,实验组中有64.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心增强了,而对照组中只有36.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心与以前相比有所改善;对于“创新能力”的问题,实验组中有43.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创新能力改善了,而对照组中仅有20.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创新能力得到了改善。可见,参加教学干预服务学习活动的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只参加学校专业知识理论学习的学生明显要高。另外,通过实验结束时的访谈可以发现,实验组中有91.9%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与服务结合的实践学习方式,自己职业素质的提升程度甚至超过了专业技能的提升程度。

三、对研究结果的探讨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认同度都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尤其是职业素质比对照组要高很多,这是因为教学干预的服务学习方式能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学校学习与企业服务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从学习学校专业知识到应用专业知识为社会企业单位服务的循环中,学生通过知识获取、技能锻炼、素质培养的多元互动,增强了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此外,服务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积极参与职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体验中了解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了解企业和行业的相关知识,从而使自己能够适应并融入到所服务的企业中去,感受职业人角色,提前了解岗位要求,培养自己吃苦耐劳、踏实工作的精神,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增强职业责任心,做到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四、结论

复习教学论文范文5

(一)强化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的统一性

把握学生亲身实践进行参与,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和沟通,细心观察学生的实践表现力,善于发现他们的创造力与艺术亮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既要重视文化深层理论与艺术底蕴的培养,也要强调对社会实践与动手能力的锻炼。只有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才能实现学以致用,学得其所。进一步说,构建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应先行考察社会动向与市场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性发展来逐步开展。笔者认为,服装,不仅是一种艺术的感觉,也是一种社会人文的体现。然而,要凸显这种感觉与情怀,就需要有合适的材料与技术手段来实现。在以往传统的服装教学中,教材偏重理论化。比如,学设计,就是画效果图;学理论,就是灌输服装发展进程;学手艺,就是做一件衣服,等等,课程之间没有衔接点。对此,服装专业教学发展至今已有不少革新进步。比如,做一件衣服,不仅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款式,还要亲自挑选面料、辅料,针线、纽扣、衬里等一样不落。另外,制作过程的流程、结构、特点等都要如实载录,让学生反复实践,从中发掘自身潜能与优点,实现服装理论与工艺技术的统一。

(二)服装设计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服装设计行业的业务面广泛,故仅对其行业组成作略为概述。首先,有专门进行款式开发研究、版型设计的服装设计研发机构;有专做服装品牌公关推广和服装营销的服装营销机构;有负责辅料采购跟单、样衣制作、服装生产管理与设计的服装企业;有专门设计、生产和销售辅料的辅料行业;有进行卖场导购、服装展示、橱窗设计、陈列摆设等的服装卖场;有专做版型研究、制版推板的制版行业;还有各类服装设计类的专业院校及时尚设计类的服装培训机构。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目前企业集中区域多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湖北、山东、辽宁等省份。其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设计师、设计总监、女装或男装设计师、制版师、样板师、外贸人员、跟单员、销售员、导购店长、营销总监、市场总监、市场拓展、生产组长、车间主任、采购管等岗位。其中,对于服装设计师、制版师、陈列师的需求呼声最为高涨。

(三)明确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服装设计专业归类于艺术设计学科,其涉足领域有艺术、工业技术等多个领域,研究面广,实际应用性也比较强。专业要求不仅对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还要通晓服装结构、服装生产纸样、服装设计方法,以及成衣生产工艺、服装营销等手工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生产管理、服装设计及营销等方面专业的、能够到服装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国目前开办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所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以设计与艺术的结合为主,设计与技术、技术和管理为辅。据此,专业的人才需求可以划分为大众化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就业前景既覆盖了掌握流行元素、具有艺术触觉的服装设计师,也包括了洞察服装市场前景及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服装营销人员等。

二、构建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开放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实施的要求和目的,结合其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专业实践要求和毕业设计要求等,都体现出亟需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教学体系来进行自上而下的调整与辅助。首先,针对初入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设置专业讲授平台为学生全面综合的介绍服装设计专业的整体情况,培养专业基础素质。其次,在建立了一定的服装专业基础之上,应初步展开定位,明确专业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动态、人才需求,以及服装生产一线资讯等,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及教学目标。再有,联络当地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专业岗位安排学生进驻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将理论知识通过工作的开展得以磨练与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组织的实践活动,还能够拓展学生对市场的观察能力,提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产品设计表现力,以及通过积累经验来为创新意识的成长打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对毕业设计的安排,目前大多院校都是采用组建工作室的形式将学生以不同专业分别划拨到不同岗位,由专业教师统一组织安排,携手企业共同开发研究产品项目。这一项目的主要内容,通常是按照不同企业所主营的不同品牌与市场定位来分别对待。比如,按企业需求展开市场供需调查,根据调研报告设计新品款式、结构版型等;或根据企业提供的面料设计服装成品等。让学生将设计理念与市场高度融合,并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实现能力有效地锻炼。

(二)整合产品与主题的同步设计

整合产品和设计主题,将其与社会亟需融入课程,以微观的视角培养学生的市场开发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市场意识等,最终实现设计作品的市场投入符合市场竞争要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以这类重视学的的产品设计贴合市场运作,通过层级相连的互动形式,再搭配市场调查、设计制版等各课程环节,实现学生全面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提高。对于服装设计,并不仅是一张设计效果图就能完成整体设计,还需要设计者对整个工艺与材料相当的熟悉,以及对市场消费需求等的掌握,以确保其设计产品能够迎合市场“口味”。简单的说,服装设计如果只是停留在追求纸面效果,那只能称之为美术作品;只有将绘图通过制版与裁剪,才能够被赋予服装设计作品的名义。教学实践证明,围绕主题与产品设计的课程革新,教学重点突出且针对性较强,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课程的热爱。而且,这种具有明确的专业导向特色课程,让学生有了更多将设计理念付诸动手实践的机会,完全符合服装设计对技能型、开放型及特色型人才的标准。

(三)创新意识的激发与培养

虽然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已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及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常规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法。但是,完全依赖计算机技术的绘画技术与设计效果,始终有所局限。因为机器思维是既定的,是完全无法与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观相提并论的。要想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复合型高级人才,打破传统,跳出局限便是第一步。服装设计涉及领域广阔,多门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所以,教师应当以宏观视角出发,集服装设计、美学鉴赏、工艺制作、面料甄选等多方面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培养,符合不断更新变化的动态潮流。据目前市场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创新已然是大势所趋。对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教学目的,首先是要贴合企业需求,为市场服务,从而加大在实践上的教学力度。其次,构建讲授、训练及自学一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多为封闭式的单向讲授,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交流;同时,学校与社会企业间的联系也较少,不利于学生更好的与社会相容。所以,基于这一特质,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前瞻式的教育眼光,避免课程与环境的拘束限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国外服装设计行业流传着一句话“设计艺术的教育目的,并不只是培养设计人员,而是解放设计人员,挖掘与完善他们的聪慧与才能。”由此,教师作为施教者,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实践中去挖掘新的素材,新的灵感。比如,当季流行色系、新型面料、各类时装会等,围绕这类资讯拓展,朝不同方向去构想各种可能性,在既有的结构与图案、饰品与服装款式中寻获灵感。另外,通过对采风考察、民俗风情、民族实物等的艺术吸取,开拓新的创作源泉,为创作作品增添新奇成分。

(四)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强化

复习教学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是以往任何一种先进媒体的无法比拟的。然而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也呈现出诸多缺憾。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积极有效地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必然会推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论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1]。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潮流,而且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演示教学虽然有众多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呢?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它特有的魅力诱导、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由被动的“接受型”转变成主动的“需要型”,由消极被动的无意活动转变成积极主动的有意活动的效果。对学生学习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3]

1.2采用多媒体辅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许多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了,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了大量的课上写字、绘图等板书的时间。能使教师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学生在单位的时间内能学到更多的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如果用传统的方式授课,一节课几乎讲不了多少内容,教学效率很低。

1.3有利于资源共享、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

随着校园网的建成与完善,好多教师的课件可以到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时间、地点巩固讲过的内容、预习未讲的知识,另外还可以根据学习兴趣浏览非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拓宽了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授课速度太快,信息量太大,难于抓住重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明显减少课程的学时数,但讲授速度太快,内容过多,难以记笔记,是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极大问题。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使学生听与记顾此失彼,无停顿与思考的余地,影响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更没时间进行分析、整合和储存,使其难于抓住重点、难点,降低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不断缩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2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得好多教师选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且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过分依赖投影,忽视板书的应用,使得部分青年教师的板书应用水平呈下降趋势。由于长期对着电子显示屏照本宣科,因此某些教师的语言表述有所下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其严谨的教学态度、快速的应变能力、广博的学识、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甚至个人的人格魅力都是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这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以期达到的较高境界。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还要调节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学生的表情,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受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老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但是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忽略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以致于出现了学生不喜欢多媒体教学的现象。

3讨论

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中许多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了,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相应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辩证的看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扬长避短,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成为教学的好帮手,提高教学实效,从而开创教学暂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常淑凤,郭领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辩证思考[J].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