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设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起重机械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1

关键词:房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现场使用的起重机械是施工升降机和塔式起重机,这些设备的特点是工作幅度大、调试高、适用性强、服务范围广,这些设备采用吊钩、吊笼等取物装置,进行起升、水平移动或下物。由于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使用及拆卸过程中容易发生恶性生产安全事故,使得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成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保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己经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是确保起重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及良好机械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基于这个背景,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设备措施和管理方法。

1、我国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存在不足

①我国为了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设置了起重机械设备安装专业承包资质,这些资质管理虽然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工作,但实际情况是,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工程承包权,常常共用或挂靠有资质的装拆单位,这些单位因实际不具备起重机械设备管理能力,因此,在设备使用上常常出现各种问题。

②我国建筑起重机械的运行、安装及维护的台帐资料不完善,施工单位对于这些资料的编审工作不重视,且相关编审文件的针对性和实施性不强。且某些单位制定的管理方案有明显错误,不能对现场机械的运行起到指导左右。

③对于我国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租赁,施工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制,但是这些单位对于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却不到位。某些单位虽然制订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相关责任人。因此,我国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时常出现各种问题。

④我国某些施工企业相关起重机械设备安装之后,往往没有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规定》对施工机械进行管理,往往仅仅是操作人员的“感觉”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管理。

1.2监理单位现场监管不到位

起重机械设备的监理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往往由于自身水平有限,无法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管理,从而无法找到事故隐患,对于现场机械设备的检查流于形式。

1.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①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进场前对其安全性能未能进行有效检测,相关设备安装后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自检,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对于设备的检验、检查、调试也不认真。相关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管理。

②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起重机械设备的吊物悬挑平台没有进行定型化设计,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且某些施工单位往往对于起重机械的使用没有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指挥人员,也存在着某些隐患。

③在使用过程中物料提升机出现防坠落装置、楼层停靠装置、吊篮防护门、超高限位装置、自落门失灵或不齐全时,没有进行及时的调试或修理。

④没有及时对人货两用梯限速器进行检测,设置上下联络信号存在不齐全的现象。

2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1设计、制造缺陷

①设计方面的缺陷如塔机稳定性不足、片面追求臂长性能,塔身钢度或强度不足。

②制造方面的缺陷,随意代用材料或主材不符合标准。

③不执行焊接工艺标准,存在夹渣、裂纹,关键焊缝尺寸不够或存在虚焊等缺陷。

④安全装置不合格、保护装置不健全等。

2.2塔机疲劳、使用保养不当

①钢结构疲劳造成关键部位母材产生裂纹或关键焊缝产生裂纹。

②连接螺栓疲劳、松动。

③销轴脱落。

④钢丝绳断裂。

3提升房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3.1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对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定额指标等进行认真的贯彻执行,各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工作特点,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

②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参照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行业管理规范标准,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装拆、保养制定出详细的要求,对于每一台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时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提高设备运营管理水平。

3.2制定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①在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之中,应该制定详细的交接班制度。同时应该做好台班记录本的交接记录工作,记载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业内容、作业环境、操作者、作业时间、指挥者、维护保养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同时对于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机械故障应该及时进行排除,且对于故障排除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②加强监管工作,对于那些国家禁止使用或者明令淘汰的设备,坚决进行淘汰,以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

③对于设备的安装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对于设备的安装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设备安装之后,应该对设备主体及其限位装置、保险等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检查,按照设备出厂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查,禁止超标准、超荷载安装。

④对于建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关的预控制度。要求监理企业针及施工企业对在建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制定,使用过程中的列出起重机械设备的重大危险源,落实相关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

3.4重视维修保养,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①要根据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及使用年限等编制设备相关的保养计划,明确相关的保养工作,编制保养计划,井宁期对设各讲行保养。

②维修保养切记走过场,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竣工后,承修单位或人员应填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验收记录》,将维修情况、主要零部件更换情况及维修主要尺寸、规格等详细填写并纳入设备档案。

3.5强化监理企业安全责任,规范安全监理行为

①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监理企业应认真按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报送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严格督促严格按专项方案实施。

②对施工现场危险点、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必须实施旁站监理;对施工设备的安全检查进行认真组织,对于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查找。“定时间、定人、定措施”的要求督促施工单位按进行整改,并对复查工作进行认真履行。

③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工程监理单位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重大安全隐患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通知施工单位停止施工活动,并旁站督促施工单

位整改及报告建设单位。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2

关键词:建筑 起重机械设备 安全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hoisting machinery equipment (tower cranes, construction lift, etc) has become a modern industrial and civil architecture maj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ts main characteristic is high, large extent of height, service range, applicability,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equipment. Construction of hoisting machinery equipment widely used, but also exposed many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buried the hidden danger of accid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construction, the main body to clear their safety duty, improve safety consciousness, implementation, to avoid the accidents.

Keywords: building lifting machinery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也暴露了诸多安全管理问题,埋下了事故隐患,在安装、使用、拆卸等管理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一、 起重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到位

1.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制,但安全职责不够明确,仅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到相关责任人;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但未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工作没有落实下去。

2. 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台帐资料不完善,装拆专项方案的编审不重视,方案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无实质性措施;部分方案还有明显错误,不能指导现场装拆,操作人员仅仅凭“经验”装拆;起重机械设备的验收、调试流于形式,未能查找出事故隐患。

3. 因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专业承包资质的装拆单位相对较少,有些施工现场借用或挂靠有资质的装拆单位,导致实际装拆过程中的起重工、安装钳工、机械技术员、电气技术员、安全员与装拆备案中的人员不符。

4.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后、使用前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及时进行检测检验,施工现场有相当一部分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另外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申请检测迟、特种设备检测单位从检测到发放检测合格报告时间长,起重机械设备凭操作人员的“感觉”在工作。

(二)监理单位现场监管不到位

1. 由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出台,客观上增加了监理单位的责任。但是,监理单位虽然参与了安全生产监管,但督促施工企业安全整改的主动性不够;多数监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标准、规范”不熟悉,业务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专业性较强的起重机械设备,对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检查流于形式,未能找出事故隐患。

2. 对于装拆单位、使用单位报送的起重机械设备装拆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查,未按施工现场实际使用条件、机械设备性能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进行详细审核。对关键部位、重点部位没有进行重点监管,发现隐患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三)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1.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进场前未能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有效检测,安装后自检不严格,使用中的检查、检验、调试不认真;对《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规定的基础混凝土强度、机械设备的行走限位、幅度限位、起升高度限位、回转限制、小车断绳保护装置的安全距离不了解,限定的安全距离随意;起重量限制器、起重力矩限制器调试不正确,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起重吊钩保险及其它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塔式起重机机吊物悬挑平台未定型化设置,设计计算马虎,搭设交底不认真;有的工程还在使用钢管悬挑平台;有的起重机械未配备设备的指挥信号、指挥人员和司索人员,造成谁使用、谁捆绑、谁指挥,出现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不安全行为。

3. 物料提升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楼层停靠装置、防坠落装置、超高限位装置、吊篮防护门、自落门不齐全或失灵时,没有及时进行修理或调试。卸料平台搭设不规范、有的未独立设置,两侧防护、底板铺设不严。另外,31米以上的高架物料提升机它的整体稳定性、刚性连接的设置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4. 人货两用梯的限速器检测不及时,上下联络信号设置不齐全等。

5. 起重机械设备专用配电箱内电器元件设置不规范,TN-S接零保护系统不正确,重复接地设置随意,接地电阻值大于规范要求。

三、 对策与措施

(一) 强化施工企业主体安全责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1.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按照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各级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要求企业把工作重心下移到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中去。强化项目安全专职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严禁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强调特种作业人员及起重机械操作人员100%持有效证件上岗;并认真履行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施工。

2. 改善民工的作业及生活环境。针对季节气候环境变化,施工企业应制定相关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要突出改善民工的生活环境和饮食卫生,保障一线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3. 建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预控制度。要求施工企业及监理企业针对在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列出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在工地醒目位置挂出重大危险源的预控牌,便于各方监督。

(二) 强化监理企业安全责任,规范安全监理行为

1. 监理企业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对施工单位报送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认真按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要求进行审查确认。督促施工企业严格按专项方案实施。

2.对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危险点、关键工序必须实施旁站监理;认真组织安全检查,查找安全事故隐患,督促施工单位按“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要求进行整改,并认真落履行复查工作。

3.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通知施工单位暂停施工活动,并旁站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及报告建设单位,如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要及时向当地行业主管部门报告。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施工安全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复查,确认安全隐患真正整改后,方可复工。

(三) 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1. 举办业务培训班。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责任意识,督促企业自觉抓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工作。

2. 认真组织复查及落实整改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工程所在地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认真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整改,对现场起重机械设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工程项目进行复查,认真落实整改工作,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薄弱环节的专项治理和管理。对施工现场危险源、危险点进行排查,对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审定重点管理;要督促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按方案实施,同时还要抓好临时施工用电的管理,确保安全用电。

4. 要确实抓好创建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的活动。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形式,把创建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和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结合在一起,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整体水平。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3

关键词:安全行为;3E原则;安全管理;施工起重设备

1. 建筑施工设备事故的现状及导致事故原因分析

施工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而作为施工机械当中起重设备类的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互联网上的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全国每年起重事故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重较大,在工业城市中起重事故死亡人数占全产业死亡人数的7% ~15%,有的地方和部门高达20%。在发生事故较多的特殊工种中,起重作业事故的次数占34.7%,事故死亡人数占19.53%。

纵观国内几年发生的建筑施工起重设备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有指挥、操作不当;起重设备保修、维修不当等等。根据现代安全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中的3E原则理论,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无非是技术原因、管理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等四个方面。而无论是这四个方面的任一方面,人在安全系统工程中起着绝对性的作用。笔者所在项目拥有10t龙门吊6台、100t龙门吊4台、25t汽车吊2台和架桥机1台,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发现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要重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提高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和自我安全约束。

2. 提高人的安全行为管理要点及措施

在安全管理的三个要素当中,人、机、环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当中,人起着指挥、控制、操作等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机械中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从工程的伊始到工程的竣工,要始终提高人的安全行为管理,以此来保证施工机械中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提高人的安全行为,根据3E原则,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ng)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根据这三种对策,提出以下几种能提高人安全行为的要素及措施。

2.1制定有效的安全工程技术措施并严格遵守实施

随着现代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规范和各省市规范如《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陆续颁布实施,有效地为技术人员编制符合本机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严格遵循这些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制定规范化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项目龙门吊、汽车吊和架桥机这些起重类设备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处的施工条件和各种国家、省市的规范,制定了一套符合自身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不断完善。在机械的使用和维修保养中,严格遵守本项目龙门吊、汽车吊和架桥机安全操作规范,对安全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操作规范,提高了安全管理行为,促使人的安全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

2.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措施

无论从3E原则来看,还是安全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安全教育培训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要提高人的安全行为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必须的。

施工机械设备,特别是施工设备当中的起重设备,本身是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查询相关以往的事故资料当中,特种设备中的起重机械一出现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造成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极大。而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低下,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就进行设备操作,蛮干、瞎干,违规操作、违章指挥这些行为往往造成人的安全行为低下,而安全行为的低下,也就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当然,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根据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对象灵活选择,这些教育培训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讲授法、实操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等。当然,也可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这些形式包括有: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机械设备的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设备组成、原理、功能、设备操作规程的学习,设备运转过程当中的维修、保养,故障识别等等,这些都可以是教育培训的内容。

从龙门吊、架桥机的入场就十分重视人员的安全教育,项目部还专门邀请了塘沽区劳动局人才培训中心专家来到我工地进行培训讲课。现场的机械操作人员都经过了正规的培训,取得了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才进行人员的上岗作业,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行一些安全教育培训来提高人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安全行为,尽可能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失误,这些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法制方面、项目的机械设备危险源辨识情况、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项目机械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等等。对于一些注意事项,在每天进行施工之前,都进行必要的强调,使施工人员时刻拧紧安全警钟。通过这些安全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人员的安全行为,在实际的操作中,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实现了预制梁的安全出池、运送和架设。

2.3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3E原则的法制对策,从国家方面来讲,就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像《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等。对于各个生产经营单位来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也就是3E原则当中法制对策的一个应用。

通过这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从制度上保证生产的安全。对于施工机械当中的起重设备,建立设备检查制度、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制度以及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必要的。

在需要使用大量起重机械设备的项目,十分重视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了项目领导责任制、架桥队队长安全责任制,设备操作司机安全责任制、安全员安全责任制、各辅助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健全了设备的检验、检查制度等等,并根据项目的实际,建立了安全奖励与处罚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一方面约束了各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另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施工机械的安全运转。人的安全行为的提高,保证了整个施工机械人-机-环的和谐发展,促进了安全生产。

结束语:

本文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3E原则,就如何用提升人的安全行为来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给从事机械安全管理的同行们参考。

参考文献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4

关键词: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监督检验;相关概念;有效措施

0.引言

起重机械作为主要的搬运设施,也是高风险的机器设备。现阶段,起重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物料的起升、装卸、输送等操作中。起重机械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作业现场的设备和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的相关规定,起重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必须要通过国家检验部门进行监督检验质量达标后才能出厂。因此加强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的监督检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监督检验项目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为强化起重机械制造整个过程的监督和检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起重机械的质量。

1.起重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监督检验的相关概念

1.1.起重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监督检验的概念

我国自2006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对起重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监督检验制度。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和《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制度》中的条文规定,对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监督检验是在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厂家自检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对起重机械安全性的监督和检测。

1.2.起重机械设计与制造监督检验的具体范围

监督检测工作可以分为A、B两种类型,其中A类监督检测项目是截止项,主要针对的是对严重影响起重机械安全性、隐蔽性工程、在进入下道的工序后很难监督检测等项目,起重机械设备在未通过检验合格的前提下不可以进行下道的工序。例如:针对桥式起重机械设备箱型梁内的焊接工艺质量必须在焊接盖板前进行监督检验。B类型的监督检验项目指的是对起重机械制造程序工作见证性的检验、监督,明确检验结果。B类针对的是对起重机械安全性影响程度不深、出现问题后容易调整的项目。例如:金属构造的外部焊接工艺质量的检测、部分零件质量的检验、起重机械整体的装配、出厂随机性数据信息的审阅等[1]。

2.强化起重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监督检验工作的有效措施

起重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可以从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性工作和对设计制造部门质量保障机制的贯彻落实情况这两方面进行监督检验。其中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性监督检验包括技术性的文件资料、配件材料、原材料、电气安全性能、受力构件的质量问题、隐蔽工程的工序质量等。

2.1.强化对起重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工艺人员、质量检验专项人员的资格认证

起重机械焊接工艺人员和质量检验专项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取得作业资格证书。按照要求对焊接的焊缝进行评定,主要针对起重机械设备受力建构,如主梁、主要的支撑腿、受压的焊缝、主要吊臂等需要具备相关的焊接工艺鉴定报告。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项焊接工艺的评定规范,各项焊接工艺的评定标准是根据生产厂家和检验部门进行协商议定而成[2]。

2.2.对技术数据资料进行监督检验

技术数据资料主要包括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的相关技术数据资料,这也是对起重机械整个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监督检测的基础。检验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检查接受检验产品的技术文件、合格证明、设计流程计划、生产合同等;认真审核文件中的重要参数和重要技术规定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检查生产产品的总设计图、所有配件的装配图纸、受力部件的设计图纸等是否和国家出台的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相符;审查起重机械的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工艺、装配工艺等质量达标问题[3]。

2.3.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起重机械生产厂商的生产行为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起重机械生产厂商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生产厂商设计和制造出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要具备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证明。在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进行监督检验中,一旦检查到不符合相关监督检测项目、起重机械设备质量不过关、质量监管机制的贯彻落实不彻底等情况时,检查工作人员必须要向起重机械制造厂商发出联络通告[4]。

2.4.对起重机械组装质量的监督检测

起重机械设备的金属构件组装焊接属于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例如:桥式起重机的主梁组装焊接工艺不合理等直接导致了起重机械设备运作质量;利用平行式检验和旁站式检验方式对起重机械进行监督检测;检查受力构件在组装之后的几何尺码是否达到相关设计数据文件的规定。此外在实际的现场监督检测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填写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原始数据资料;详细记录所有项目的监督和检测实际情况,整理修改通知单、检验报告等[5]。

3.结语

综上所述,起重机械设计制造的监督检验项目是贯彻落实起重机械质量检验机制的延伸,也是起重机械生产厂商在取得资格证之后实行动态性监督检测的主要措施。因此,企业要强化对起重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工艺人员、质量检验专项人员的资格认证,对技术数据资料进行监督检验;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起重机械生产厂商的生产行为,对起重机械组装质量的监督检测,从而提高起重机械设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肖佩然;冯儒翰;吴立扬.对在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测结果的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0,22(09):132—142.

[2]黄荣峰;蔡雅瑜;黄梦璇.浅析起重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监督检验[J].安阳大学学报,2011,12(05):101—113.

[3]李克恒;张冰冰;蔡晓芬.起重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监督检验的研究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1(04):113—118.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5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使用;防护措施

1、引言

起重机械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应用较广泛,如交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造船业、化工、铁路等都与起重机械有着密切的关系,起重机械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它决定着物料的运输、装载、安装与人员的输送情况,劳动生产力由物力生产代替人力生产,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劳动生产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由于起重机械是一项特种设备,无论是在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严格、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使得工人在机械作业中发生一系列状况,伤亡事故也不断出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起重机械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占高居类特种设备中的第一位,这一调查结果引起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重视,强调将起重机械作为年度“三项行动”的重中之重进行整治,进一步降低起重机械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2、对安全生产法规下的起重机械设备与机械作业人员的分析

起重机械设备是一种大型化、危险性、突发性、集中性较强的设备,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较广,起重机械常见的事故类型主要体现在重物坠落、金属构造被破坏、结构垮塌、机械碾压、作业人员高处跌落等,根据详细的调查显示,因使用起重设备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占整个事故的四分之三,因安装、设计、制造过程中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整个事故的四分之一,以下是对起重机械设备与机械作业人员的分析:

2.1对起重机械设备的分析

国家根据起重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条例,机械设备必须实施国家规定的安全许可制度,根据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合理、安全的使用起重机械设备,在保证机械设备发挥作用的同时,保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1明确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步骤,制定详细的使用程序。起重机械的操作必须由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机械师进行操作,保证机械的程序明确化、规范化,操作的程序必须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申请:使用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必须向专业的操作师进行操作申请;操作审核:作业管理的机械师必须根据申请作业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批,确保作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能力、资格、条件操作起重机械设备,符合条件后批准其使用;检查设备:作业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前,须由专门的检察人员进行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登记:作业操作人员登记相关的信息后,对起重机械进行再次检查。

2.1.2加强对检察环节的重视。发生机械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机械检查存在一定的漏洞,由于起重机械在作业中会遇到很多的特殊状况,再加上机械消耗严重,作业前后进行严格的机械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要加强作业检查人员的检查意识和安全意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负责的进行检查,以防出现机械检查纰漏带来的安全隐患。

2.1.3起重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机械管理人员要加强起重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建立健全维修保养期限制度,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维修与保养,规定维修间隔,超出工作时间的机械进行强制保养与二级保养,操作人员主要是负责机械的日常保养与一级保养,维修单位主要负责二级保养。

2.2对机械作业人员的分析

机械作业人员是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机械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作业,持岗上证,并严格遵守作业过程中的要求:

2.2.1起重机械的司机。起重机械的司机要遵守起重操作规定:司机必须符合国家质检部门考试合格并且获取起重机械操作作业人员证书的条件才能上岗;为了完成任务需求的维修人员与检测人员;符合要求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起重机械的司机要符合作业规定的身体条件,熟悉起重机械的相关知识;了解起重机械各部件的构造、性能、防护性能、安全装置;原动机与机械电动方面的专业知识,起重机械的维修知识与维修期期限。

2.2.2起重机械的司索人员。司索是起重机械运行的重要的辅助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司索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明确作业时的指挥信号;吊挂过程要注意吊挂绳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20度,防止吊挂绳受力过大;吊挂绳与铁链等经过棱角时应该加上衬垫;指挥物体进行翻转时,动作要准确到位。

2.2.3起重机械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指挥和领导,是起重机械作业的核心人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机械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工作,将各个程序的作业人员安排就绪,并具备处理机械作业时出现突发状况的能力。

3、起重机械对使用单位的要求

使用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作业实际情况,选择所用机械的类型、规格、复杂程度,机械的选购要有质检部门的许可证,选购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设备配置高、节能程度良好的机械,根据机械地选择制定明确的规程细则,建立健全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责任制度与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标准规则进行司机、司索及管理人员的资格考核,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落实人员的工作责任,实施奖罚分明制度,完善机械使用规章制度,保证管理程序的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有关各项安全法则与规定,加大对起重机械作业的检查力度,对起重机械产品进行安全认证,严把其中机械产品的质量关,对于重新安装与维修的起重机械进行特殊的安全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获得合格证认可并投入运行,未经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械不允许继续使用,严肃处理起重机械作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4、结语

总而言之,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事故预防措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保证机械设备基础功能的正常运行,才能发挥起重机械的巨大作用,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上树立“安全为首,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国家规定的关于起重机械的法律、法规、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使用单位各级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高素质技能的作业人员,加大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力度,科学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小东,潘斌.起重机安全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工业设计》,2011年6期

[2]苑敏.起重机安全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建筑安全》,2009年4期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建筑施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建筑起重机械肩负着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建筑施工劳动强度的重任,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尽管国家和企业加强了在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方面的立法和规范,使原有的一些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隐患得到了解决,但是在原有的安全隐患不断得到解决的同时,新的安全管理漏洞又有所显现,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本文将对建筑起重机械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一、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建设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起重机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实现了建筑施工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建筑起重机械的需求日益增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水平比较滞后,导致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频发,给国家财产和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危害。纵观工程施工项目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建筑起重机安全责任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由建筑起重机械引发的事故呈现出群死群伤的特征。而且这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现场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建筑起重机械而引起的,主要的问题集中在:载货升降机违规载人;自行改装和加工起重机械;违规安装拆卸建筑起重机零部件;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安全技术方案错误等等。

建筑起重机械在工程施工现场中是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易发点,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建筑起重机械的科学、安全的使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正常运行,降低和控制建筑起重机械在施工现场引发的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安全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二、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质量不过关

目前就我国来说,建筑起重机械的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而且生产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生产比较严格、工艺比较讲究,所以生产出的设备质量比较好;但是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质量的检测,必然会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一旦这样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流入市场,进入施工现场,必然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忽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

在现实的施工建设中,有不少的中小企业忽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他们认为起重机能够正常工作,就证明是机械没问题,不需要保养,什么时候设备坏了,什么时候修就可以;此外,他们还认为,对机械的日常维护,不仅会增加额外的维修成本,还会耽误工程进度,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也没有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足够重视。

3、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拆操作不当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拆操作不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起重司机操作失误,使汽车吊倾翻,吊臂折断;在没有拆除平衡臂配重的情况下,将起重臂吊起,造成平衡臂和配重对塔身形成不平衡力矩,使塔身破坏;有的工作人员在拆除第一个标准节时,为了求进度,提前把顶升套架支撑的二、三标准节的连接螺栓部分拆除,造成塔身的重心失稳。

三、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促进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必须完善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快《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立法工作,努力形成“以法律为依据、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安全技术规范为内容”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对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创新,努力形成行业法规与国家法规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使得建筑起重设备的各种操作都有法可依。同时,起重机械的司机要符合作业规定的身体条件,熟悉起重机械的相关知识;了解起重机械各部件的构造、性能、防护性能、安全装置;原动机与机械电动方面的专业知识,起重机械的维修知识与维修期期限。

(二)明确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步骤,制定详细的使用程序

起重机械的操作必须由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机械师进行操作,保证机械的程序明确化、规范化,操作的程序必须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申请:使用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必须向专业的操作师进行操作申请;操作审核:作业管理的机械师必须根据申请作业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批,确保作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能力、资格、条件操作起重机械设备,符合条件后批准其使用;检查设备:作业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前,须由专门的检察人员进行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登记:作业操作人员登记相关的信息后,对起重机械进行再次检查。

(三)加强对检察环节的重视

发生机械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机械检查存在一定的漏洞,由于起重机械在作业中会遇到很多的特殊状况,再加上机械消耗严重,作业前后进行严格的机械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要加强作业检查人员的检查意识和安全意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负责的进行检查,以防出现机械检查纰漏带来的安全隐患。

(四)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定期的维护

“磨刀不误砍柴工”。建筑企业不能只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建筑起重机的保养和维护,建筑工程企业定期的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不仅不会耽误工期,损害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反,它能够使建筑起重机自身的素质和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保障建筑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延长建筑设备工作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企业要对自己所拥有的建筑设备制定不同级别的维护制度和方法,使工作中的设备都具有良好、可靠、安全的性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在现代的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起重机械是顺利完成工程的关键机械设备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它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建筑起重机械,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和安装单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系,承担起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规定,杜绝违章作业,把建筑起重机械管好、用好、维护好,确保安全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恩来.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及监督管理[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9(46)

[2]李钒.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机械,2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