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化论文范文1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自己所酿成悲剧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生态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策法规之上,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通过人类自身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自身做起,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人类思想、道德的规范,使人类能够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改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社会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当前出发,为未来考虑,实现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2.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必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促进人们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判断性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导,在吸收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同时,要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新要求,调整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关系,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自觉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关键,也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重视。改变一直以来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应当注意在污染发生以后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些就是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用长远的利益出发,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着眼于子孙后代,经过多方面考虑来选择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位置放在首位,在充分考虑人,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切实反映出其意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建设的生态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建设,建设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将会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引导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不断地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物质层面建设也十分重要,政府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当给予考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励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保证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
(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化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情。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舆论气氛,促进人们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在进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街头广告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倡人民对生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倡人民绿色消费,使人们从自身出发进行生态保护。同时,政府应当对生态保护中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对举报、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人们给予奖励,使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及时举报,通过群众监督,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将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彻底杜绝,支持环境执法,让公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为生态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
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球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对这方面也都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六)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是重要一点,建立完善、科学、透明的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使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生态文化论文范文2
要想研究生态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和了解生态文化的来源。生态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生态学研究当中,它关注的是人在整个生活发展历程中的自然状态和发展趣味。生态文化要求人在对待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秉持和谐的人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是一种科学的文化发展观,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分析人类的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敬畏、盲目崇拜、依顺自然规律和谐发展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趋于和谐,生态文化初步形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调整其自身行为,不再无节制地进行自然改造。生态文化的出现唤醒了人深层次生态意识的觉醒,极大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2生态文化的概念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最早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佩•切伊提出的,他站在生态学发展角度对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发展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模式、发展方式、管理体系几部分内容。生态文化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态理念,以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和环境,积极协调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地提升,其自然征服欲和贪欲急剧膨胀,要求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人们思想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他们认识到了尊重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反思其发展行为,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和防治措施,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学界尚未就校园生态文化的概念达成一致,不同学者在概念界定和内容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们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校园生态文化系统是由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共同维护和发展起来的一套文化系统,它较为全面、直观地反映了全校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群体取向,具有发展性、整体性与和谐性特点。
3生态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直以来,高校就是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文化形成和创造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结构、体系、内容都较为系统完整。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其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学校积极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其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前进的文化系统,它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使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自觉规范其自身行为,积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氛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物质文化带来的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遭受着精神文化缺失带来的折磨。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和解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的矛盾,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要想更好地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必须创建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生态文化,增进师生与生态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4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只有将生态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作用,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还是推动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增强其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因此,在具体的文化建设活动中,高校必须积极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生态文化意识,积极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以自身行动传播和践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逐渐形成科学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其人格发展完善;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构建良好的校园内部发展环境。
5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5.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校园人际和谐在进行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时,学校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处理校园内外的各种发展关系,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强化学校师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其树立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师生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还要积极进行合作与交流,扬长避短,以保证其学习和工作目标的尽早实现;二是要积极协调师生间的关系,增进其专业沟通与交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高校要积极协调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引导其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5.2构建和谐的、新型的行为体系高校可以通过引导师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绿色的生态文化观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校一方面可以逐步深化绿色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绿色、环保、向上的校园环境道德风尚;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宣传和推广力度,积极协调环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文化论文范文3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包容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是创意和创新的培育土壤。大量案例证明,尊重生物多样性,并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才能引导大量新兴产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形成生态文化产业园区甚至生态城市,优化生态和文化环境,最终实现文化多样、环境优美、创新活跃、居民幸福等目标。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传统、广阔多样的地理资源,成为将文化与生态结合发展的助推力。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对美国创意经济最活跃的城市做了统计排名,结果发现科技发达、文化多元、休闲时尚、舒适性高的城市是最能吸引创意人才的家园。新一代创意人士所钟情的舒适性与前几代人不同,他们更喜欢划船、攀岩、现场音乐会、有机超市、户外餐等与良好生态环境结合的参与性休闲活动[2]。生态文化产业是以生态为基础,视生态环保为最高理念,以文化为内涵,以科技为支撑,以灵活多样的产业形态为表现特征,以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为手段,向消费者传递或传播生态的、环保的、健康的、文明的信息与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态文化力量的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经济形态,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3]。在宏观上以生态战略为指导,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在微观上给文化企业规定严格的有法律约束力的生态标准,从生产工艺和技术上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4],综合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各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新模式。
2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策
现代生态文化产业园区,是具有创意文化内涵和现代服务经济的新型园区模式。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它的创新活力和产业支撑,否则只是一个徒有外表的空壳。生态文化产业园区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综合创新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它需要发达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形成宜居和宜业的环境,吸引大量的知识型劳动者,推动全球化背景下绿色经济要素与知识型产品的集聚和流动。这是生态文化产业获得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它是一种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综合改革,是对文化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文化活力等要素的综合升级。结合中外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有态势,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首先是生态型的经济模式,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把打造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其次是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浪费;再次是立足文化消费和生态体验,打造绿色服务经济;最后是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引导消费者从文化消费中获得高品质的享受。
2.1树立“生态消费”观念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中,把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和消费者的极度应享性看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而是满足因不断追求而产生的刺激与欲望。这种观念在逻辑上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使人类行为丧失价值维度。生态消费是人们在决定是否买某种商品以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环境要素,坚持购买和消耗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5]。生态消费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崇尚简朴和健康的生活,倡导消费“绿色产品”。消费者的生态消费心理会对文化生产形成压力和制约,引导其在生产中引入“生态”理念。国家“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创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生态消费作为新型低碳特色文化消费,是拉动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2.2健全文化产业的生态链随着文化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度提高,文化产品“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产业生态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态链作为文化产业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实现文化产品向资本转化的必要路径。建构文化产业生态链需要发展新兴的静脉产业,完善和健全废物处理、回收、再利用系统,形成“自然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链条。如前文提到的数字文化产品即将进入大量更新淘汰期,应尽快建立起完善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系统,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完善的生态链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3加强创意环节的开发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大都依托传统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因其不可再生性,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问题和桎梏。而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创意是人们有目的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特点。创意提供的是富有人文气息、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生态产业提供的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消费者身心健康的生态产品与服务。创意和生态相结合便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文化产业发展由传统的资源竞争转为内容创意竞争,文化经济增长方式也因此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创意是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重新开发和利用,依托但不依赖于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对其实现了保护,同时培养和提升了国人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可以解决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出现的生态问题。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可积极开发体现生态主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有利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反过来可以刺激和引导绿色经济的市场需求。从世界范围看,全球领先的文化产业项目,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一体两翼”的运作特点,即以创意为龙头,以金融服务和科技开发为两翼,形成联动效应,提升竞争力。这为中国生态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拓展了新视野,可开发更多绿色生态型、节能减排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便是生态文化产业园区的典范,该园区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能源节能降耗,建立遮阳系统、室内新风系统、雨雪水等中水回收系统、节能门窗等数十项节能技术,成为一个综合节能环境方案解决中心。花园坊园区内,每幢建筑物都是节能环保技术的体现,如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外墙外保温、双层中空玻璃、遮阳门窗、楼宇自然新风系统、雨水回收系统、节能照明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更重要的是花园坊园区通过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展示、交易、集聚、服务”四大主体功能的打造,形成三级产业集聚,全方位、多功能、共享性的节能环保综合服务平台和集成商务平台,打造出生态节能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复合型产业园区模式。
3结语
生态文化论文范文4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显著特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血脉相依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我国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元素的支撑,方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繁荣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因此,当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政产学研用等各部门各主体联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文化与科技进一步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为目标的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研究,可有助于提升该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效促进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它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竞争力。可以深入认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律,丰富生态型经济区的区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理论,拓展生态型经济区和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视域。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在的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文化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这标志着江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出铿锵一步。2012年,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达1460.25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4%;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07.3亿元,按同口径和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特点鲜明,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各地区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呈现出均衡发态势。但是,在充分肯定江西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与差距:文化产业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不强等等。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以项目促进科技发展。
全省投资规模上千万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有近50个,上亿元的项目有近20个。这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分布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且促进了产业内的科技创新。
3.2以园区促进科技发展。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正在培育或已经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产业园区或示范基地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3.3以市场促进科技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门类较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市场将促使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就是与时俱进,加强科技创新和不断发展新技术应用。
3.4以人才促进科技发展。
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为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江西省正加快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开展高校与企业间合作的尝试,这标志着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均坐落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了由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构成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优秀的人才进入企业,并最终投入市场,必将对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3.5以改革促进科技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体制改革正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由试点向面上推开,大力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文艺院团体制、新闻媒体和电影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趋旺盛。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4.1艺术创新能力差。
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在新兴文化产业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主研发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很少,在产业链的上游缺乏竞争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跨越传统媒介的新兴文化艺术样式不多,传统文化形式与数码、网络、电信、制造、中介、营销等领域的渗透力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艺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先进地区,原创能力薄弱,竞争力必然低下。以动漫行业为例,杭州市2010年原创动漫作品生产量达到3万分钟;而江西全省到目前为止长篇原创动画仅生产出一部《十万个为什么》,艺术创作能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4.2企业创新能力散。
现代文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过低,主要是低在企业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互补的集群发展态势。企业创新能力分散的现象特别突出,例如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业的创新,仍以大量小作坊式生产方式为主;动漫行业的创作与创新,以十多家动漫公司和工作室分散经营为主,未能形成合力,更缺乏龙头领军企业。现代文化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能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集中度高,才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实现。
4.3技术创新能力低。
造成该问题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而高科技文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文化品牌产品的延伸和多元化开发不够,文学、影视、广播、舞台艺术等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互动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拥有一批文化品牌,但还未能有效利用高科技力量,还没达到自身品牌的多元化商业开发。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4.4创新队伍人才缺。
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需要技术和艺术两条腿迈进,而技术和艺术的载体是人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仅缺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而且缺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缺乏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人才引进方式。这明显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4.5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少。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以资金为后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资金的支撑。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对文化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大都重点投到了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很少有资本进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在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更少。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及其科技创新,江西省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应分别围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优化、文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和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汇聚等五个方面展开:
5.1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鄱阳湖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应制定适合当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法规建设。深化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新机制;建立统一的文化科技指标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水平、潜力和效益;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的各项政策,保证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盗版行为,肃清盗版市场,统一稽查,管理文化市场。
5.2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萍乡、抚州六市文化及创意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共青城影视基地、南昌市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及传统书画艺术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基地、抚州传统工艺基地。依托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培育和壮大沿京九、浙赣、昌九、沿江、环鄱阳湖为主轴的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区点线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综合现代文化产业空间格局。从而带动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群,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规划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创立自主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资源聚集优势,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5.3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创意产业发展也应该走与日本相似的路径———注重产业和文化的结合,但现阶段更应注重产业发展。选择富含江西元素、积累规模效应、充满科技含量、具备发展潜质的五大行业———出版、旅游、动漫、陶瓷艺术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作为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和重点扶持的行业,形成区域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关联产品、衍生产品的商业化开发,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高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尽快形成产业链条长、集中度高、专业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红色及军事教育文化产业群、动漫游戏产业群、戏曲文化产业群、宗教文化产业群、陶瓷艺术品文化产业群、中医药文化产业群、客家文化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群。
5.4发挥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
经济工作要强调抓项目,文化科技建设同样要十分注重抓好项目。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抓项目要有龙头,为统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项目,须建立省级重点文化科技项目库。并将这些重点文化科技项目纳入中国文化产业网项目库。同时对入库项目通过各类媒体、文博会、招商会等形式统一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并优先给予产业政策扶持。继续积极推进江西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泰豪动漫产业园”、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精心实施文化科技招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利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这个重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科技招商引资活动。
5.5汇聚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
生态文化论文范文5
1、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内涵企业生态文化是为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是使企业成员的生产及生活活动自觉地遵循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环境的原则,使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避免人为破坏。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生态文化工作主要通过对企业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而提高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企业和员工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所担负的责任与权利,从而形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基于此,我们认为:企业生态文化品牌是以生态文化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企业清洁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生态营销为保证,以满足需求为动力,引导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突出生态文化内涵,在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态价值理念,促进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独特形象的企业经营文化。
2、青海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分析近年来,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引领青海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潮流。以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为主的生态产业已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青海企业长期所处的外部环境缺乏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及自身存在的缺陷,没有树立起全新的文化理念,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淡薄,导致企业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较为缓慢。据资料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青海省共有27件中国驰名商标,同期全国共有4321件中国驰名商标,青海省在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28位。统计数据表明,青海省商标品牌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极不相称,而且与周边省区相比,无论是在品牌产品数量、品牌经济总量,还是品牌档次、产品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环境需求和压力将集中凸显。随着工业化水平和规模的提升、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青海省的消费结构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升级,导致了能源、资源短缺矛盾进一步加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总量控制目标的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青海省工业化初级阶段积淀的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全面有效解决、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的现实,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容量提出新挑战,省内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青海省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外部环境问题
(1)宏观政策调控失灵不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建设。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体制阻碍了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缺乏统筹兼顾,造成了企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政府经济部门和环保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和联系,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发生冲突时,往往以放弃环境保护为代价,使环境保护流于形式。同时,在环境管理过程中,也常出现寻租行为,污染较重的企业通过向政府部门和环保部门寻租的方式,把污染造成的成本转嫁给受污染者,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生态环境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
(2)生态法律立法的缺失不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建设。青海省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多部法律法规、规章中,层级低,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而一些最主要的“环保”法律没有关于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生态补偿法规执行过程中的部门分割,空间分散,行政色彩浓厚以及补偿方式单一等造成生态补偿的目的很难实现。目前主要是通过非市场化的政府行为,即采取税收、罚款等手段,采用“谁污染谁治理”、“外部经济内在化”来落实企业的环保责任。对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缺乏规范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管。
(3)生态文明意识薄弱不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建设。青海省本土企业对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不够,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生态建设与政绩考核的相互关系上,还存在片面强调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当代人而不顾后代人的现象。由于生态文化建设提出来的时间比较短,各地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导致生态文化品牌的建设滞后。
(4)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不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建设。近年来青海省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还缺乏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于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更是捉襟见肘。生态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生态文化产业开发滞后,生态文化方面的图书资料、音像制品等基础资料相当匮乏造成有些地方只有资源而缺乏文化支撑,生态文化产品单一、产业发展缓慢。
(5)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建设。由于资金短缺加之受体制机制制约,青岛生态文化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档次低,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而且生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制约了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企业生态文化产品品牌效应小。
(6)技术支撑后劲不足不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建设。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才刚开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现实对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及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2、企业自身问题
(1)企业在生态文化建设认识上不到位。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过程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工业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企业,目前多数企业还未认识到生态文化的形成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缺少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动力。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往往偏重于口号、文件、标志等有形载体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的建设。企业领导的传统经济发展理念影响着企业生态文化道德的选择,一切从本企业的局部利益出发,只求自己发展,无视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对立起来,使企业在生产决策和生产过程中基本不考虑环境问题。企业普遍缺乏对社会、对人类自觉负责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精神。
(2)企业在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上不到位。企业生态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纽带,发挥着将企业生态观念转化为具体的生态行为和产品的作用。传统的管理忽视了企业目标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企业目标单一,缺乏自我约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这种管理理念不利于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治理法律的实施,一些企业已开始逐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也只是停留在对“三废”回收等末端治理方面加大投入,还没有建立起协调发展的现代企业生态经济管理模式,还没有将生产经营管理与生态文化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三、青海省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
1、制定正确的生态政策,加快生态立法建设生态立法应顺应生态文明的要求,转变传统立法观念,树立现代生态观,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突出生态文化内涵,在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态理念,精心培育企业生态文化品牌。
2、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补偿方式。目前的生态补偿方式是以政府补偿为主,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这种方式在执行中存在标准难以确定、管理和运作成本高、政府财政压力大等弊端。应建立科学的市场补偿机制,依托市场机制,将生态服务功能或环境保护效益捆绑在一起推向市场,通过市场交易方式来降低生态保护的成本,实现生态保护的价值。
3、树立企业生态文化观企业生态文化观要求企业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确立企业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目标的统一。首先要加强企业员工生态文化观念的教育。目前青海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大,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而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认识到生态和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需要企业从管理者到每个员工都要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切实将生态文化观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其次要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企业生态文化建设首先应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美化企业环境,营造舒适和谐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再次要构建企业生态文化道德标准。即要明确生态道德行为,这是企业自我约束、实现企业目标的根本。构建企业生态文化道德标准,就是要把环境成本计入到企业成本之中,促使企业树立科学的利益观,学会用生态整体思维的方法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把保护环境贯穿于生产运作的全过程。
生态文化论文范文6
(一)教育双主体文化生态关系失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正能量的流动过程,能量的传播主要在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但是受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天然鸿沟,切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量传递途径,教、学两个主体的分离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分离,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面理解很透彻,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我行我素的问题现象。
(二)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失衡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多元性是极强的,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新知识接受能力和新观念领悟能力,而当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延续着过去的教育方法。以单纯理论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必然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接受能力需求,导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科学价值观念,其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应该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性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教育效果,而现实状况是,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实践性的失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二、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激活文化生态定位
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主导的文化生态定位就注定教师不能够将课堂建立成“一言堂”,相反应该放低姿态,以平等的姿态对面对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平民化”的诠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过程中应该找准自己引导者的定位,更加注意学生的文化生态需求,从学生价值观的实际切入,以满足学生对价值观的需求为目标,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单纯的理论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价值体系,结合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满足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需求,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找到自己的文化生态位置
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其自身的文化生态定位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单纯的教育活动来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重点还在于学生的文化生态位置确定,学生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当成是普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该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价值观需求实际,认识到自己在价值观问题上缺陷,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对自己价值观体系进行完善的最佳机遇,进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中充分的结合实际需求、实际状况和特殊事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体会和领悟。
(三)建立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教师难做、学生难当的现象。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激发和培育情感上下功夫,使情感升华成为意志,实现意志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完美过渡,不断增强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