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

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范文1

一天,我和妹妹、小迷一起玩捉迷藏。

首先是她躲我捉,我趴到柱子上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一直数到了五十,我睁开眼睛一看,她们早就没了人影。我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也找不到。喊了几声也没人回应,还认错了三次人。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咯咯咯“的笑声。我随笑声走过去,发现我趴的柱子旁有一个黑影。我一扑,小迷就被我捉住了。我想:“妹妹比较难抓,还是要想一个对策”。

我朝小迷使了个眼色,她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们便一起学着妹妹妈妈的声音喊道:“演动画片了“她飞一般的从我背后窜来,我一扑,妹妹给我扑了个正着。我们异口同声的哈哈大笑起来,她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在一阵阵的欢笑声中,捉迷藏结束了。

我永远忘不了这次比赛。

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范文2

一、结合教材,读写结合

教材,就是最好的写作范文。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我们有意将教材内容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毕竟,学生作文的素材还是来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圈子。

比如第一单元的作文是让学生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里就有一段描写民族小学孩子们课余生活的文字,当孩子们品读课文,感受民族小学孩子们课余生活的精彩时,我“借题发挥”:孩子们,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呢,想把你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吗?这一问,思维活跃,语言丰富的“优等生”们便跃跃欲试。而那些平时只知道疯玩,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就比较欠缺的“后进生”们却张口结舌,词不达意了。没关系,这只是一个前奏,我微笑着表扬前者,又委婉地告诉后者:孩子,别急,咱们还有时间来准备。于是,我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带孩子们到大操场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蛙跳比赛,拔河,老鹰捉小鸡……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在活动过程中,我提醒孩子们认真观察,用心感受,记下你此时的所见、所感,这样,到写作文时再把这些“窖藏”的“珍品”搬出来,何愁作文无话可说呢?

当然,写课余生活不只限于校内。周末,我布置孩子们在家长带领下去爬照母山,回来后孩子们不但能较具体生动地写出自己的爬山过程,还能结合课文《爬天都峰》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呢!“我就说嘛,爬天都峰的小朋友和老爷爷都能一鼓作气爬上山顶,我还不信我就不能征服小小的一座照母山!”多带劲儿的句子,多豪迈的宣言!

二、仔细观察 积累素材

从教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更不会用心体验生活。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观察作文占的比例比较大,要想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就要培养学生敏感的新视觉,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首先,要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我们要经常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并观察生活,走进大自然,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四单元作文是写观察日记,在单元课文才上到一半时,有一天午自习,我捧着一小盆绿豆芽走进教室(当然,这是我几天前就开始准备了的),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知道这胖胖的,白白嫩嫩的绿豆芽是怎么长起来的。于是,我布置孩子们自己动手去泡豆子,每天观察豆子发芽、生长的情况,然后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孩子们摩拳擦掌,兴致极高,一周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交上了满意答卷。

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孩子们在观察时,往往东一看,西一瞧,浮光掠影,印象自然不深。所以,在指导他们观察时,我先教会他们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比如三单元的作文是写秋天的美景,在布置孩子们周末去郊外秋游时,我提醒他们按照从天空到地面的顺序观察景物,而观察地面景物时,又可以划分成几个地方逐个观察,果园―田野―公园。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点,如果在观察时不分主次,不突出重点写出来的文章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看得人乏味。所以,我引导学生去选择一处作为重点部分进行详写。

第三,要培养学生观察习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多看,利用一切可利用机会有意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指导观察,养成观察习惯。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最直接有效办法就是要求和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当然,要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的确有些难度,学生会出现偷懒的现象。所以,我强调孩子们只要写真实的东西就行了,不用挖空心思去胡编乱造。在批改日记时,对写出了身边真实的事物或现象,并抒发自己真实感受的学生及其作文,一句精彩的句子,一种独特的感受,一个画龙点睛的词语我都大加肯定和鼓励。

三、创设情境 丰富想象

想象与写作犹如树与根、水与源密不可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观察,是想象产生的根源。四单元的作文是观察日记,除了让学生去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外,我们还特地准备了这样一次观察活动。办公室喂养着一盆金鱼,那天,我抱着这盆可爱的小精灵走进教室,孩子们马上围了上来,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叽叽喳喳地谈论着。这时,我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几条金鱼的外形,想象它们像什么。一个孩子说,那条全身红色的金鱼像一团火。另一个孩子说那条黑白相间的金鱼像披着一件花斗篷的姑娘。接着,我让孩子们喂金鱼们吃食,看它们吃饱喝足后的样子。一个孩子观察后说那两条在水草中穿来穿去的金鱼是在跟同伴玩捉迷藏。另一个说那条呆在水底一动不动的金鱼是想一个人好好静一静,就像我们累了想休息一下一样。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都闪耀着想象的光芒,令人啧啧称赞。

与此同时,教科书中不少作品给学生留下了“空白”, 我们要敏锐捕捉信息进行小练笔训练。

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范文3

书,满足我的课余生活。

我爱看小说(是校园小说哦)。小说情节变动让人琢磨不透,有可能这节和男猪脚好,下节就会和男配角好。

小说,有喜有悲。喜,我乐得捧腹大笑;悲,我哭的泪眼花花。

我还爱看作文书。作文让我看到了更多好的作文。

作文,也让我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

我也爱看故事书(我也有童心哦)。故事的结局不一定是好是坏。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了,留下骑士默默悲伤。

书籍,我生命的一部分。

书籍,我热爱它,就像爱生命一般。

书籍,让我懂了许多道理。

书籍,悲欢离合,本本具有。

作文书,我爱;故事书,我爱;小说,我的最爱。

书籍,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作文 写作指导 高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愿意为写好作文而不辞辛劳、废寝忘食的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于是,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就成为了我们语文老师需要下工夫去琢磨的事情。在学生最初接触作文的日子里,我为了让学生感觉作文其实并不难,在平时的课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总是要将阅读、生活和写作联系起来,渐渐地,学生写出了好作文,我就像捡拾珍珠一样,一路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收集起来,汇编成“书”……而今,一谈起作文, 同学们不再是愁眉苦脸, 而是满心欢喜,因为, 学生是全方位的参与, 是快乐的参与,是在交流自己生活经历和分享人生经验,是在展示自己文学才华,是在享受成功的喜悦。而这一切,均源于他们爱上了作文,喜欢上了写作。

一、说话过渡写作

先说后写,让学生感觉作文并不难。从同学们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我就在作文教学上花费了不少的功夫,每次作文课都要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的是先开展有关的活动,有的是布置学生回去收集资料、参观、观察或采访,当学生掌握了这第一手材料之后,我们才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评判。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在说过之后教师再加以点拨指导,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最后才让学生动笔来写。这时,好多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作文的初稿。因为,将他自己说过的话记录下来并不难。 这记录, 就是非常生动和具体的作文。比如,刚升入三年级的第一单元的作文是《我的课余生活》 。我就是这样让学生先在班上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有滑冰、钓螃蟹、玩游戏、下棋等等。学生讲后我再加以点评。最后,学生写作的时候都有话可说,而且有的学生还能将这篇文章写出一定的韵味。如:有个同学在写《种花》时,不仅条理清晰地写出了种茉莉花的过程,还将种花过程中弄得满脸是泥,引得大家笑话的有趣情景写了下来,并且还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赶紧跑到镜子前一看,脸上沾满了泥,都快成大花猫了。 我马上去把脸洗干净了。 虽然脸弄脏了,但我心里却是乐滋滋的。种花虽然简单,但是多么有趣!我把种好的花放到阳台上,我相信过不了几天,它们将开出美丽的花朵,我的家也会变得更香。”(学生三年级时的习作,见《起航》)

二、阅读过渡写作

先读后写,让提笔写作成为学生的习惯。新教材在作文训练的安排上,一般都是跟随单元课文阅读来安排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阅读和作文训练联系起来作总体的思考,将写作和阅读融为一体。具体说来,在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优美句、段进行仿写,还可以设计情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 进行补写、 续写、 改写等片段作文训练。如: 学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山中访友》《彩色的翅膀》《最后一头战象》等文章,就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再结合图片或电视、电脑、课外书上了解到的知识,以及自己的合理想象,对一些段落进行补充描写……这样的写作,学生就感到有范文作为依据,很容易下笔,训练的效果也好。久而久之,当学生养成习惯之后,一读到有特色的语句就会摘抄下来,自觉地进行模仿。这样做,一方面会使学生养成时刻将读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习惯,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习语文不再只是局限于课堂,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训练,最终使提笔写作成为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先读后写,还包括在作文课堂教学时,布置学生先读一两篇优秀的作文,也可以预先布置班上的写作高水平的学生,先行一步进行写作,然后将这些文章作为范例在课上阅读,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的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展开讨论,进行集体评议。这样做,既拓开了学生的思路,又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具体写作时犯雷同的毛病。

三、尝试成功喜悦

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范文5

一、要审准命题意图。

中考作文命题看似高深莫测,错综复杂,难以把握。其实,只要同学们审准题目、材料和作文要求,就可以准确把握命题的意图。中考作文的材料和要求,一般难度不大,只要细心就不会跑题。中考作文的题目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有以下几类:写限定时间内的人和事的,如《生日》、《我的一天》、《星期天》等题目;写在限定的地点内发生的事,如《班级新事》、《放学路上》、《回家路上》等题目;写限定的人物的,如《母亲》、《我和我最要好的伙伴》、《朋友》等题目;写限定的事情的,如《我成长中的一件事》、《我的课余生活》、《童年趣事》等题目;表现限定的主题的,如《爱心》、《美,在我们的中间》、《乐在其中》等题目。

二、要审准写作范围。

作文审题一定要审准写作的范围,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根据作文的题目、材料和写作要求,来确定写作的内容范围。中考作文内容的范围,既广泛又狭窄。说它广泛,是因为中考作文命题必须取材于生活,而生活则是五彩缤纷、包罗万象的;说它狭窄,因为它又必须是以学生为“圆心”,以学生的生活为“半径”。例如《我有一双_______的手》、《我和书的故事》、《我的快乐和烦恼》等题目是写自我生活的;《我的家风》、《家庭给我的_______》、《今日家事》等题目是写家庭生活的;《我和班集体》、《敬礼,老师》、《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等题目应写校园生活;《家乡变了》、《放学路上》、《回家路上》等题目可写社会生活。有的作文题可以写多种生活。例如《掌声》可写课堂的掌声,或校会的掌声,或家里的掌声,或邻里的掌声等;《盼》既可写我的期盼(自我生活),又可写家庭的期盼(家庭生活),还可写师生的期盼(校园生活),也可写社会各界的期盼(社会生活)。因此,写此类作文,动笔前一定要先明确要写的内容范围。

三、要审准写作重点。

中考作文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弊病:那就是重点旁移。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同学们在审题时把握重点的能力差。同学们要提高把握重点的能力,一要靠平时语文素质的积淀,二要靠正确的思维方法引路。确定写作重点的常见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要审准写作对象。如:《我在中考的前一天》、《五年以后的我》等题目写作对象是“我”;《他(她)有一颗美好的心》、《我投他(她)一票》等题目写作对象是“他(她)”;《一次难忘的照相》、《心声》等题目写作对象是“事”;《照片》、《_______礼物》等题目写作对象则是“物”。

我们的课余生活作文范文6

一直以来,学生对作文有畏难心理。写出来的作文是人云亦云,空话套话连篇,了无新意。其中更没有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我们的立足点就应是:让学生扬真情,书个性。

一、创设情境

初中一入学,我就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丰富的、生动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细致观察、体会。这样,既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又使学生获得愉受。在实物、动画、音乐语言、表演等情境中,学生对说话写话产生兴趣。同时,学生还可由此及彼的回忆、畅想、链接和此情境相关联的其他情境。

利用每篇课文课后词语,运用“写一写,用一用”方式连词成段,让学生靠想象把它们连缀成段、连缀成篇。

二、积极评价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信奉这一点并用于写作评价中。及时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我都要在课堂上大加赞扬。这无疑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

在每周一节的日记品评课上,由学生自己读优秀的写作段落或是整个文章,其他学生认真聆听,主动评价,并在其日记后写上读后感。每篇日记后都有学生们鼓励性,欣赏性语言,这对学生提高写作兴趣和水平无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趣味

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我就在“趣”字上下工夫,把题目命到学生上,学生才会童心闪烁,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为学生设置有趣的写作话题或题目。如《我的美好生活》《――奇遇记》《我的――妈妈》等题目。无任何限制,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又如话题“电脑”“两代人的对话”“理解”等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以活跃灵动的想象,海阔天空的思想,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空间。此时的写作已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满足表达欲望的方式。同时,我还让学生自由写:近期看的书,刚刚发生的事,思想上的小波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并注意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的想,无拘无束的说,挥洒自如的写,有创造性地表达个性。

四、注重生活

语文课堂不应是作文教学的唯一场所。生活才是作文教学真正的场所。在日常生活中,我提倡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观察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引导他们在多种多样的课余生活中选择、整理写作素材。我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储备”练习。并定期在班上进行交流,表扬优秀。

同时,将名家名篇作为学生的必读书目,并将这种习惯坚持下去。有时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将书中生活和现实进行比照,提醒学生发现并思考其中的异同,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达到让学生认识深刻的目的。巨变的中国为我们学生展开了一幅又一幅斑斓的画卷,所以这源头活水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