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范文1
关键词 身边项目教学法 社会工作 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58
The Use of "Side Project Method" in Colleg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Teaching
YAN Xueqin
(The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Institute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Social work profession has a strong practical, but the reality on curriculum classroo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often far apart in terms of timing and so on, so that the time difference played a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is very limited. "Side project method" for low-grad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by digging around social issues, design projects, and carry out the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education, capable of classroo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closely together, through practice, reflecting better effect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side project methods;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teaching
1 身边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是通过“项目”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在实践性较强的高校专业教学中经常采用。一般来讲需要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或组成小组设计项目的相关流程,包括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搜集资料的方法、搜集资料的途径、分析资料的方法以及最后成果的表现形式,需要学生整体参与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并最后撰写项目研究报告。近年来,也有一些项目教学方式是利用教师已有的研究项目,吸收学生加入项目研究小组参与项目的方式来实施。该方法较为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将课程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并在实践中检验和作出最终评价,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身的多方面能力。
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在一些高校教学中在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就社会工作专业而言,由于其专业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随着近年来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及越来越多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够接触一些实际操作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综合技能,体现出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就实习形式而言,目前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式中采用并行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形式。①并行实习一般指实习活动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同步进行;间隔式实习指实习活动与课堂的学习活动间隔开,单独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实习,如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②刘茂香、杨峥威等也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过程中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合的路径问题。③④然而,很多高校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由于实习经费限制等原因,往往重毕业实习,轻日常实习,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分裂开来。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到大三才开设,这样的课程设置造成的问题在于学生在大一、大二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基本没有项目实践机会。集中实习方法并不能达到预想的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效果。
为了探索将日常实习与课程结合的方法,笔者在社会工作专业高校学生的教学中尝试使用“身边项目教学法”,主要面向大一大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即在学习基础专业方法课(如社会研究方法)时通过引导学生分研究小组设计“身边项目”,通过学生的调查实践,来研究自己身边的社会问题,并在学期末当成一项重要的活动公开报告研究成果。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该方法是避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割裂的有效途径。
2 身边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所谓“身边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日常实习结合,由大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围绕大学生身边生活中发现的社会问题,设计相关小型研究项目,研究内容可以涉及大学生群体,也可以涉及校园服务行业等方面。研究方法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搜集基本资料,并最后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报告研究成果的形式。在实践过程中,身边项目教学法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设计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是“身边项目教学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计整体教学方案、培训内容、考核方案等。如在设计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相关的教学大纲、培训内容,并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评分,作为课程的平时成绩。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勇于参与,笔者设计了成果环节,通过在期末举行公开成果会并奖励优秀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并锻炼学生的报告成果能力。在课程开始后,教师要公布整体计划和考核内容,并将学生按兴趣分组,开始思考相应选题。如在笔者组织的学生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把班级30名同学分为5组,每组6名同学。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身边大学生群体设计研究主题。学生们开动脑筋,经过积极讨论,围绕自身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话题最后确定了以下五个项目选题:大学生民汉合宿现状研究;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大学生对网络交友的态度研究;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研究;大学生在校区搬迁后的适应问题研究五个题目。
(2)培训阶段。项目培训阶段是“身边项目教学”的准备阶段。一些项目的具体如何实施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有社会研究方法等方法课,专业课有小组工作、团体工作等,涉及的方法也不一。本项目实践主要针对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课。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几个相应的培训主题:如何设计问卷、如何抽样和实施、如何数据录入分析、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四个方面。并在四次课堂中分别有一节课的时间来专门向学生强化培训相关专业知识。
(3)小组讨论阶段。小组是项目实施的基本单位。“身边项目教学法”需要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和实践工作。如笔者在项目实践中,让5组同学自己召开小组座谈会,讨论研究问题与问卷设计,最后再通过指导老师参与现场讨论的方式制定出问卷初稿。通过学生互相讨论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发现问卷中的问题,通过不断修订,最终制定出调查方案及问卷的终稿。
(4)具体实施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是“身边项目教学”的核心内容。以最为普遍的身边问卷调查项目为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面包括几个阶段:抽样阶段、调查阶段、整理录入资料阶段、数据分析阶段。在抽样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明确样本总体,设计较为科学的抽样方案和抽样样本数。如研究学校大学生群体的项目,就需要列出学校的主要宿舍楼和专业分布,并设计科学的抽样方案。在调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问卷调查和回收。在整理录入资料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包括整理问卷、编码、编订录入模板和具体数据录入并检查。数据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核对数据有效性,挑选分析变量,并做单变量、双变量方面的试分析。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相关工作,小组长扮演者项目督导的角色,同时教师要经常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
(5)成果撰写与成果报告阶段。成果撰写和报告阶段是检验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身边项目教学”的最终阶段。成果撰写与报告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成果撰写。考虑到大学本科生大部分并没有很多的接触到学术研究的文献,对于学术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够,很多都不清楚研究报告的具体写法。因此在撰写研究报告前,笔者特地专门召开了相应的专业培训,并挑选了部分典型的调查报告进行逐一解析,并让各小组围绕样本调查报告进行写法方面的讨论,取得了一定效果。经过前期的培训和讨论,学生基本掌握了数据研究报告的写法和流程,并能够按一定的规范写出较为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
在成果报告阶段,笔者特地设计了公开报告会,并设立一定奖金奖励优秀的小组。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组织与设计、项目的实施、数据的分析、主要结论与反思部分,整个小组都需要集中智慧来促进项目的成果完善。报告会吸引了全院近200多人旁听,并邀请了领导讲话,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整体过程,学生的参与度提升,锻炼了学生的集体参与能力、现场报告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等。可以说是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化运用。
3 身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评价
与传统的“项目教学法”相比,“身边项目教学法”不仅具有“项目教学法”的大部分优点,在设计和执行方面还具有以下优点:
(1)经费要求少。因为涉及的都是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大学生群体,调查也主要围绕本校展开,因此花费经费仅包括印刷问卷等费用,基本没有交通费用,对于经费较为缺乏或较难获得日常项目支持的学校来讲非常适用。(2)容易设计和实施。身边项目大部分都是研究大学生群体或周围非常熟悉的社会现象,比较熟悉研究对象,受访率较高,容易发现关注的核心话题和问题,容易调查获得相应数据。(3)实施过程整体可控。由于各个小组基本都在校园内或周边进行研究,项目整体控制者可以随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随时抽查,避免了项目在校外实施中可能存在的不可控以及弄虚作假问题。
在身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对学生的锻炼可以是多方面的,老师不仅扮演课堂知识讲授者的角色,更需要结合课堂知识内容诱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挖掘身边的社会问题,设计选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项目有效实施。学生需要设计题目、小组讨论、具体实施、报告成果,从这个方面看,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项综合方面的锻炼。可以说,学生和老师都有可能从中受益。同时,“身边项目教学”也能为集中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促进集中实习这样的专业性更强的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一些如社会工作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身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注释
① 库少雄著.社会工作实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② 陆飞杰,付晓萍,孙鸿平.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9(2).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 实证主义 ;证据为本;反思;人文精神
一、何谓证据为本的实践
证据为本思潮的兴起是与西方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的,最初把证据为本的思想运用与临床是医学实践领域。所谓证据为本的实践,站在哲学的角度上分析,指的是根据实证主义或者经验主义,在通过各种探究后,研究者能够找出某案主系统的有效接入方式,同时这种接入方式能够在相同内容的案主系统接入上有着适应性。证据为本的实践,产生于西方国家,是西方学者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和相关研究工作后,给出的系统理念和操作模式。
在证据为本的实践中,有着三个原则需要牢牢遵循;第一是实践者需要对研究后总结出的结论加以论述和利用;第二是实践者在工作中,需要根据科学的理论来进行研究;第三是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认知,需要让更多的实践者所知晓。
二、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出现的争论
1、知识论的分殊,适切性的差异
在“问题”和“证据”上,不同的理论范式给出的解释也存在差异。什么是证据?是谁的证据?什么才是最好的证据?如果从不同的知识论起点出发,那么对证据的理解就会不一样。在实证主义架构下,证据似乎是有层级的。层级最高的是实验性研究设计,层级最低的为个案报告。但这一排序的视角太过于依赖定量分析数据,从而忽视了案主问题中的人性层面。
另外,在社会构造主义中,“证据”并不被认可,在该学派的观点中,证据,仅仅是凭借科学范式的途径获取霸权的社会建构。鉴于此,证据有着政治性,会随着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动而变动。在某个部落中存在的证据,就另一个部落来说,该证据可能会失去其适用性。证据为本的实践发源于西方和美国心理咨询范式,其和西方以及美国的历史文化是统一的,尤其是美国实用主义等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与证据为本的实践非常融合。对于中国来说,证据为本的实践是否可以适应中国的文化,还有待验证。
2、社工价值观与证据为本的实践之间的冲突
这里“证据”即为我们通过实验论证得到的经验,经验是知识在时间上的沉淀,是经过一定时间积累起来的知识。如何在价值与知识之间取得平衡?
平卡斯和米纳汗(Pincus & Minahan,1973)精确地界定了价值和知识间的区别:价值是关于什么东西是对人(人类)合意的或者好的信念、倾向和假定。这种信念的一个例子是:社会有责任帮助每一个人发挥他的最大的潜能。它们并非有关世界是怎样的和我们对其知道些什么的断言,而是世界应当如何的认定。既如此,价值陈述不可能被科学地检验,它们必须作为信仰加以接受。这样,我们把某一价值说成正确的或者错误的仅仅是在它与作为标准使用的特定的信念体系或者伦理规范相联系的意义上而言的。
相反,我们倾向于作为知识陈述的东西是那些有关能够被证实的世界和人(人类)的观察。一个例子是,在美国,黑人的期望寿命较白人短。当我们把某以科学陈述说成正确的或者错误时,我们所指的是这种断言通过客观的调查所被证实的程度。[1]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能够在知识和价值之间做出区别并认识到二者各自在工作实务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重要的。案例中,当面临实际问题和困惑的时候,不是实证研究给社工指引,而是专业理念和知识在引导他们。证据为本的实践过于依赖经验的指示性,程序化地从“数据”或“证据”出发,可能会侵蚀社工的基本伦理与价值,违背社工的人性关怀。
3、理想模式与实际运作之间的矛盾
这涉及进行证据为本的实践可行性与可能性。证据为本的实践要求社工在做出临床决定之前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并且要评估各个研究报告的效度、信度和适用性,这无疑加大了前线社工的工作量。在全新的管理注意制度中,社工需要进行的工作非常多,在大量且沉重的工作中,并不能够完全遵循证据为本的实践流程。
证据为本的实践使用严格的排他标准,使用单一判断而排斥所有的复合判断,需要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同时又符合来访者特点的介入方法。这些都增加了证据为本的实践的难度,因此,证据为本的实践往往难以真正完成。在学者Corrigan的观点中,认为辅导员虽然认可某些技术并不能够真正的具有实用性,或者并没有掌握熟练的技巧,但是依然会结合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行工作,即使工作中所选择的方式并不会带来实际效果。鉴于此,最佳方法和最多方法并不是相同的概念,证据为本的实践有着排他性,这种性质促使其在操作过程中遭到困难。
三、实证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反思
1、多维思考预设层次
“预设”是社会科学论证中最为一般的元素,定义为:社会科学家研究人的行动的性质及其如何组合成模式化的安排时所使用的假设。[2]有着行动和秩序的问题。站在假设层次上进行分析,一维的思考经常被某种形式化的化约论所掩盖,即将行动的问题化约为秩序问题。社会学唯心主义与社会学唯物主义往往――实际上,几乎从来都是――认为,只有以工具论的或规范论的方式,才能以集体主义的而非个体主义的进路来研究行动。这一简化看上去很吸引人,但却是错误的。行动与秩序的问题本身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尽管它们又是完全相互依赖的。对行动的规范论的和工具论的理解可以都是集体主义的,也都可以是个体主义的。
所以多维思考的理论威力要胜过唯心主义的或唯物主义的思考。批判有助于这两种一维的思考形式,但使其自身渐趋衰弱的弱点已经使它们在理论上不再被接受了。
2、进行有意义的陈述,避免形而上学
卡尔纳普告诫我们,在有意义的陈述和不可证实的陈述之间进行区分,并将后者视为纯粹表达性的或抒情的说法;他督促我们不要将只是表达性的某些东西与还有意义的某些东西相混淆,因而要避免将在形而上学、宗教或评价的词语表达中所包含的感情态度看作真正的信念。[3]
作为一种职业或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本身并不是纯粹的事实资料的简单积累的结果,它需要有主观性的介入,在此,社会工作者所探究的内容需要与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同时借助于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展开探究。鉴于此,就需要社会工作研究上,需要对研究者的个人处境、对周围的感知以及自身认知程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实现研究的情境化和语境化。在研究中,将主观因素纳入其中,是经验主义者所反对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做法,会促使研究者给出的研究结论上,科学性被降低。反而言之,各种证据本身并不是经验主义的研究独有的,其次,即使在某些问题上,并不存在科学的证据,然而JamesHoffmeier曾经说过,证据不够,并不等同于不存在证据。因此在研究活动中,过度强调证据也是不可取的做法。比如在理论家的观点中,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研究工作可能会变与科学化和革新相背离的活动。[4]
3、完善评估机制,实行多方参与式评估
第一,建立高效合理的评估体系首先要分清楚各群体所扮演的角色,资助机构在整个评估中起的是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不直接参与到评估的过程当中,因此它对整个评估是宏观把握,制订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法、量表。而社工组织、社工、督导、服务对象和社会大众直接参与到该评估当中,为评估工作给出可供参考的资料,进一步能够对社工服务进行准确且全面的评析。
第二,评估应该分为两方面:一是对社工工作量的评估;二是对社工工作质的评估。评估类型可分为过程评估、结果评估。而对于质与量两方面的评估具体又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也有必要对其进行权重的分配。
第三,要实行多方参与式评估,这样就提供了一个评估者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的环境,同时也形成一种相互扶持的小组关系。进一步促使社会群众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宣召发展机会以及辨识能源的能动者,这些能动者可以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小组,依靠集体的力量来促使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够被用作参考的证据数量会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白,证据为本的实践上,怎样选择证据,应该选择哪些证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流程,必须十分谨慎,而不能仅靠凭借经验来指导实践,一定要科学制定相应的标准。
总之,社会工作者属于专业群体,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三种:第一,在科学进步的前提下重新审视社会工作的使命;第二,需要结合社会理论以及具体的实践,来对社会现实的可观性和主观性下形成的不同结论展开研究;第三,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需要结合现有的研究工作案例以及自身知识系统,对新的问题进行反思,社会工作者需要正视这些问题,他们必须摆脱经验主义进而扩大自己的视野,并在研究过程中体现人文主义的精神,进一步更好的完成社会工作者的任务。[5]
【注 释】
[1] [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第七版),晏凤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9.
[2]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三卷),何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
[3] [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张彤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193.
[4] Mohan,2002:166;1999:56;also van Wormer,2003.139-40.
[5] [美]Mohan Brij:社会工作研究的人文精神――对以实证主义为导向的美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批判,盛露妮译,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2002.41.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社会工作;社会政策;计算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7-0074-08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3.2%,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达6.95亿,与欧洲人口总量相当。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B,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的阶段。互联网时代的QQ群、博客、微博等在线社交网络社区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微信等社交APP的广泛使用,正在不断产生着大量具有社会属性的数据。数据是重要资产,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独立且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井喷式出现的大数据 (big data),像刺破重重迷雾的探照灯光,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认识世界广度和精度的同时,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模式,冲击社会科学的基本理念、研究逻辑、研究方法与技术1,也为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社会,互联网与流动性的叠加正在重组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有了互联网和流动性,人们开始脱嵌于以往的共同体,而投身于陌生人社会的熙熙攘攘和虚拟的流动空间。大数据正是展现如此流动性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需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更高效地输送专业的社会服务,更精准地倡导合理的社会政策从而实现专业目标,并探索建构基于大数据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与实践模式,也就是大数据驱动的社会工作。唯此,社会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于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工作需要直面互联网思维,不能自外于这样的趋势,固守自己的小天地,而是要寻求新的突破。美国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研究院2015年的一份战略性研究报告Harnessing Big Data for Social Good: A Grand Challenge for Social Work就明确了一个核心议题:如何使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公益1。这一议题对于中国也是切合的,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正在催生一个新的时代和一个新的社会,社会工作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面对和适应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因此本文拟对大数据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应用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一、大数据: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的新机遇
大数据是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如执行政府职能、提供服务、管理项目、进行商业贸易、通过社交媒体交流、使用电子设备、写作 (发表意见、评论和文章等) 等,以数字存储形式广泛存在,其数据内容体现出体量大、增速快、类型多、真实性强、应用价值高等特征,且更加注重对研究对象地理位置信息的提取2。大数据的“大”也不单指其数据量,还包含数据元素和来源的速度、多样性以及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所需的复杂分析过程3。近年来,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数据集的产生、收集和处理效率,基于Web2.0的众包数据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广泛的数据生产平台,如智能手机APP、博客、维基数据、社交网络平台、P2P软件等4。公众或平台用户首先作为数据的使用者,通过开源的数据获取平台自行获取初始数据,并将处理和使用的数据上传,与其他用户共享,还可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数字革命正在产生大量的社会、心理和组织数据,包括计算机化的社会服务、教育和健康记录、开放数据门户、社交媒体、网页搜索记录以及移动GPS设备和传感器等来源的数据,而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情感分析等方法的出现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创新,使得实时管理和分析这些数字资产变得更为及时和高效5。
大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实时记录特点可较大程度地排除获取数据时的人为干扰,它也将抽样数据中被排斥的极端值重新纳入统计分析。在分析因果关系时,大数据有助于克服由于抽样偏颇所引起的样本选择性偏误,匹配数据可以克服或缓解变量遗漏问题,对确定因果效应、检验因果关系比抽样数据更为有利、稳健和可靠6。在挖掘大数据过程中,深度学习技术在高维数据、扩展性模型和分布式计算中发挥了语义索引、数据标记、快速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强大功能7。针对大量出现的如Twitter上的留言、博客、图像、视频数据等抽象数据,深度学习技术可将这些非结构化的或弱结构化的、高层次的数据转化成一个结构化的格式进行分析、提取和量化,极大地丰富了大数据的来源,也为与社会工作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大数据带来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交叉融合社会行为和数据计算处理系统来研究社会运行的规律与发展趋势,引领“计算社会科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快速崛起8。计算社会科学从行为分析出发,可以对复杂的人类行为模式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深入且精细的跨学科定量研究,社会工作可以受益于这一发展趋势。
实际上,承载着我们生活印记的大数据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展现我们身处的社会,这开启了一种新的社会想象,这对社会工作而言是全新的议题。根据哲学家泰勒的观点,社会想象就是身处于社会的人们对于这个社会如何运作的认知和期待,主要包括:人们相互之间有什么样的期待,遇到某种事情会有什么反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我们的人际交往会呈现怎样的面貌。1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想象是以非结构化的数据为聚焦,围绕的是一个定量的且以可能性与模糊性为特征的世界,从而呈现出双重趋势:一方面是“社会的数字化”,人们有意无意留下的数据足迹越来越丰富,社会越来越多地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是“数字的社会化”,数据成为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而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2。这两种趋势都要求社会工作在研究方法、服务提供和绩效评估等方面作出适时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多重因素驱动社会工作与大数据的结合。
首先是基于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立足于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专业的干预是基于研究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于服务案主。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干预研究,更进一步促使社会工作的科学化和学科化①。John Brekke指出,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和证据为本的实践依据取得了足够的进展,到了推动建立社会工作科学的时机3,社会工作应以整合的方式应用学科知识去解决不同的问题。然而目前的社会服务系统缺乏有效评估项目所需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框架,因而缺乏操作性和标准化,使得跨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以考察项目长期成本和收益存在较大的障碍。大数据的出现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传统的社会工作依靠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数据收集方式研究社会工作面对的不同群体,评估不同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考察不同的社会政策的绩效,基于理论驱动和演绎逻辑而较少使用数据驱动的策略。在传统范式下,研究起源于问题发现,基于问题导向收集相关数据。但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数据收集往往局限于较小范围内的抽样调研,数据虽然针对研究问题但规模有限,这使得社会工作政策和实务的循证性不足。而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下,数据获取更为便利,研究主要是数据驱动结合理论驱动,不需要模型和假设,可利用自动设定的批处理程序直接分析海量数据,发现或检验数据间的相关性或规律4,进而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实质性证据。
其二,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数据的支持。在不断面临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话语体系和知识结构变迁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更是要强调本土专业实践中的文化敏感性。对照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社会工作现有的知识体系过于注重微观导向。尽管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之中以及社会视角,但随着美国等国家临床社会工作的迅猛发展,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不可避免地偏向精神病学、心理学和公共卫生学,这使得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进展缓慢。大数据为社会工作建构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铺陈了可能的空间。在大数据研究范式下,数据获取的便利性使得收集多种不同类型的大样本数据成为可能,为认识宏观社会、检验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假设”和“结果稳定假设”提供了数据基础。行政大数据和公共服务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有利于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构建,可利用数据分析成果进行服务规划、政策倡导,扩大社会影响力与政策影响力,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宏观目标。
其三,社会工作需要寻求跨学科的合作和对话。社会工作要回应不同人群的需要、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脉络,更要直面社会的急剧变动,所需要的知识是多元的。我们如果过度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可能将其引入封闭的知识困境。因此,寻求与不同学科的合作与对话是社会工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新的研究路径,从而为跨学科的合作提供方法支持。我们由此可以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收集和利用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服务。
最后,为社会政策的形成提供数据基础。福利多元主义的社会政策分析范式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应由不同的部门共同负责、共同完成1。政府应该发挥资金投资主体的角色,积极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以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进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2。而非营利组织和有影响力的基金会资助者希望能依靠数据和预测分析以取代常规智慧支持其业务决策和长期战略,也越来越需要提供具体的指标来评估项目的内容,并确保质量标准和成果达标3,大数据是一条很好的实现途径。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其中的大数据增加了一条可充分参与决策的途径。“开放大数据”提倡某些类型的数据应该易于传播,使其可以重复使用、分析并转化为新的和有用的产品4。社区之间也需要获得跨系统数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目标人群,诸如弱势青少年、无家可归者、贫困儿童等等5。
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可以强化社会工作的专业回应。一般而言,由于缺乏在信息数据产生时进行及时分析的能力,社会服务机构对新兴社会问题的反应总是滞后而不是先发制人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以有助于克服这些障碍,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并予以更为快速的回应。这是因为,相较传统数据,大数据拥有的实时信息更为精细、全面和准确6,可实现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快速实时反映。然而,其指导社会工作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7。正如电商可以从消费者的行为和品位中收集大数据,并将产品个性化定制,社会工作部门也可采取类似的做法以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单独或集体性地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而,社会工作基于对来源不同的个人及社交环境的详细数据的预测分析,考虑不同行为因素的顺序特点、非线性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可能在社会组织的各个层次上发展的复杂系统动力学,可指导修正行为因素的政策或实务干预手段8。大数据可以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突破以往的研究模式,从而回应社会建设、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的重大问题。比如,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超越随机对照试验的样本局限。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生产大数据的软件技术、硬件平台和有效的数据来源,需要进一步思考大数据在社会工作之中的实际应用,为增进社会福祉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应用
大数据提供了丰富、详细、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开展各类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外已有一些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福利政策尝试,在基于社会服务机构的行政记录大数据的研究、实务以及政策制定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建立了数据库管理、记录联动方式、数据清理与统一、大数据集的统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经过深度信息提取的社会大数据可用以有效解决社会工作之中贫困、危机干预、医疗康复、儿童保护等较困难的实践议题。如可将每月公共援助和社服务记录相结合,探讨国家政策具体要素的效用,如福利时限和制裁措施是否影响到项目参与者1。而基于其他组织部门 (如就业、儿童福利) 的行政记录数据,可探讨一个机构执行的政策如何影响其他机构2。也有研究基于美国多个州的儿童福利管理记录,提出了比较其服务模式、结果指标和政策建议的方法3。将儿童福利记录与出生及死亡证书相关联,以检查一些流行病学相关问题,如寄养儿童中的青少年生育率以及虐待后的伤害死亡等4。另外,综合行政记录还可以用于识别遭受虐待的高风险儿童,以便更有策略地进行预防服务5。类似地,大型行政记录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也在无家可归者服务领域得到应用。有研究者分析了几个大城市的无家可归系统记录,并将其与其他机构的记录相关联,以发展广泛应用的服务领域范式6。相较于传统的高成本长期随访研究,通过各种可用数据库对实验/对照组的被试结果进行追踪,大数据技术也能为随机对照干预实验提供更快、更低成本的结论/建议。如通过对来源于几个社会服务机构的个人相关记录的分析,发现针对残疾医疗补助者的新病例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急诊病例数、无家可归者数量以及接受药物滥用治疗等方面7。
目前,大数据应用于社会工作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实际上,大数据在社会工作领域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伴随网络使用普及率的快速攀升,网络大数据的采集促使研究样本能无限接近于总体分布情况,这既扩大了研究采样的规模,又提升了研究采样的代表性。这样,社会工作就有了更大的可能去实现宏观使命。
第一,网络大数据支持实时地获取、更新真实的人类行为数据,从而避免了数据收集过程中对被试主观报告的依赖,可有效解释或揭示群体心理特征的连续变化趋势8,从而把握社会的脉动。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平台已成为当今人们意见表达和利益述求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网络舆论也已成为公众舆论的主要形式,为及时有效感知社会心理态势以及网络舆情分析,确定公共需求以便及时确定政策制定和服务方向提供新的契机,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大范围问卷测评周期长、成本高、无法及时更新、生态效应低、纵向追踪实施困难等障碍9。如孙玖陌等通过微博大数据对政府满意度进行评估10,类似地,大数据分析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民意和服务领域进行评估。在“四川雅安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积极参与救援者表现了较高的舆情传播能力和公众反应度1。因此,大数据的应用还可以帮助社会工作实现“时势权力”2。
第二,大数据为风险人群的评估和危机干预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手段。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大数据,可有效感知用户情绪变化,心理健康,并进行自杀预防3 。依据百度等使用者大数据,可以识别疾病的分布和高危区,并进行针对性防治。朱廷劭通过多种新闻媒体等渠道得到某地发生的数据,并采用时序分析技术预测社会心理发展趋势,进而预判网络发生的风险指数。针对数量少的情况,可综合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微博数据预测风险,实现对群体社会态度临界状态的预警,发现并识别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及时化解可能的提供数据支持,助力社会管理创新4。国外有研究者使用Twitter和Facebook产生的大数据追踪“阿拉伯之春”的抗议信息和公众舆论,以衡量抗议动员的速度和程度5。社交媒体活动也有助于快速评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如Twitter的人均活动与飓风造成的人均经济损失密切相关,通过Twitter大数据,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所感知的威胁和物理灾害效应6。开放数据应用OpenStreetMap等在多次救灾过程中也得到了重要应用。而微博、微信等应用同样适合快节奏下的紧急情境,相关部门应提高情境意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促进应急信息的传播,并据此实行预警系统并协助救援工作。
第三,基于大数据对服务人群、基本社会服务设施的时空分布能有更精确和直观的把握。利用来自百度地图的人潮数据,可预测密集人潮的形成情况,并针对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异常大规模人潮向有关部门发出提醒,从而实现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移动客户端数据结合其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服务人群定位。比如,由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数据中心与“清华大学-腾讯”联合实验室合作研发的“宜出行”基于“IP街道级位置定位技术”,可将人群分布精确至街道级,这对社会服务的空间布局具有启示意义。有研究者通过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谷歌街景车搜集来的机动车辆数据,从而估算出本地区人口的特征和组成,甚至这一地区居民的政治倾向7。采用类似的方法,我们也可基于“宜出行”、微博、消费等大数据估算服务人群的分布,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合理性,制定政策并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因此基于大数据平台出发,可以提出更为合理和高效的服务传递策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可及性和优化社会服务的空间布局。
第四,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可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证据。对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以及相对服务人群的可达性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及时发现交通需求和设施需求等,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公平性。如随着医疗大数据 (包括医药消费的数据、临床诊断数据、病人行为数据和药品处方数据等) 不断开放获取,这些以往难以获取或者被忽视的数据也将在促进居民健康公平中发挥重要作用8。以贫困问题研究为例。贫困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困境之一,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领域。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估计区域贫困水平是精准制定消除贫困战略的关键问题。已有研究证实遥感卫星所测夜间综合数据可作为中国县级贫困评估的有用工具1。类似的几项研究也证实夜间灯光大数据预测贫困的有效性2。而另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可从高分辨率白天卫星图像中提取社会经济大数据以预测不同地区的贫困程度3。此外,还有研究利用手机大数据预测贫困4。可见,大数据已成为精准定位贫困人群和地区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协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三、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应用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诸如数据安全和使用伦理、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方法等等。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保障以安全和合乎伦理的方式应用数据。数据安全和使用伦理是一个中心问题,特别在涉及人类服务、教育和健康记录方面的时候。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相关电子设备及应用程序 (APP)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有关个人的信息也在不断地产生并成为网络中的“痕迹”。在帮助研究者去有效识别和描绘特定个体和群体的同时,使用者的隐私却完全暴露。在实践中,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如何建立一套数据使用伦理的标准体系是关键问题。而在涉及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尤其是当不同来源的数据被整合应用超越原始意图范围并产生更高价值信息时,需要数据持有部门放弃个人控制权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社会工作应当将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纳入服务规划和政策制定,消除跨部门间的数据孤岛,促成多学科合作,建立严格框架以平衡隐私保护和公共利益。我们还需要考虑因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数据鸿沟”,社会工作要弥合而非扩大这样的鸿沟。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提供技术有效处理数据。针对大量且繁杂、碎片化存在的信息数据,如何对其进行快速清洗和处理 (如关键词分析与提取),提取有效及有针对性的信息,并保证在过滤过程中没有信息丢失, 是一个核心课题。大数据通常包含来自特定源的所有数据,其中绝大部分是无意义的,也常常包含一些不完整的信息和错误的数据,必须在数据分析阶段得到有效的处理 。大数据是复杂且高度可变的,如果不经过细致的审查和策划,容易出现误解和错误。除了常用的结构化数据之外,大数据还大量以非结构化文本、图像和录音等形式广泛存在,因此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处理、存储和分析的常规方法往往不足以拇笫据中获取全部价值。
第三挑战是如何解决数据可能存在的偏差。大数据是有偏的数据,如何“去伪存真”,避免大数据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的统计偏差,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信息,这都需要更深的探索。在成熟应用前,过度依赖大数据还会导致重要信息被忽视,如老年人和收入或受教育水平低的个体在社交媒体数据中所占比例不足 ,而年轻人和较为富裕的个体在公共服务消费数据中比例过高。因此结合其他辅助信息并基于影响数据生成过程的因素对大数据进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也存在单一性,有时仅包含有限变量,如家庭和企业的用水、用电记录,手机消费记录等,需要对其进行匹配,如通过手机消费记录、网上购物记录和快递公司的送货记录,可以分析手机用户的网络消费情况,进一步也可以与其人际交往情况匹配,但其匹配又存在产权和伦理问题。
第四个挑战涉及研究方法的论争。我们强调大数据时,不应忽视对个人体验的感知、阐释。建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应遵从科学的连续体,一端是抽象的、概括性的,形而上学的,另一端则是具体的,经验性的,具有事实性。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到底应该在研究过程和知识产生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正如前文所述,我们不仅应该坚持对数据准确性追求并积极提取有效的信息,也应明白数据仅仅是服务于理论的工具,是为了证明理论的前提和假设。也应考虑数据背后的情景、情绪和现实关系,对分析结果应注重于线下数据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对接。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供了使学科研究更加客观的途径,但在数据筛选、提取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和偏差,我们应警惕大数据加大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之间的对立性。社会工作面对复杂的个体与社会,难以脱离特殊的社会环境。大数据倡导的也是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再阐述,也重在对事实的真实阐述和反映,从这一点来说,质性和定量研究应该被予以同等的重视而不需要被严格区分。在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带来很多机遇并以数据为研究导向的同时,我们不应该放弃传统小数据的研究范式。大数据也存在样本偏差与代表性问题,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减少样本偏差。我们应坚持对研究问题的规范设定、抽样样本的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的严格标准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大数据对整体趋势的把握以及小数据对具体细节的捕捉。
结 语
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提供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为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提供全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具有较好前景的探索领域。当然,面对大数据带来的冲击,我们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中的价值,去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大数据的应用进行冷静思考,考虑其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反思如何在这一背景下促进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并扩大整个学科的影响力。尽管已有社会服务机构已开始纳入大数据分析用以指导政策和实践,但基于大数据的项目和实践的有效性和长期成本效益需要进一步的评估。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对大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认识较少,难以较好地与其他学科的专家进行有效协作以加速数据驱动的社会创新,这需要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推动大数据人才的培养。
Social Work Driven by Big-Data: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Chen Wanzhen He Xuesong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农民工问题; 社会工作价值; 社会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C91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6-0144-004
在中国转型的特殊时期,农民工问题日益突显,如社会保障问题、政治参与问题、工资收入问题、就业培训问题、权利维护问题、再教育问题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及“城市适应”问题。
一、农民工城市适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适应问题
经济适应是农民工扎根城市、立足城市的基础。当前农民工在经济方面所受到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就业市场上。受城市工种及劳动者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中形成了差距较大的两种劳动力市场,即初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或者说中高端劳动力市场和低端劳动力市场。这两种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差距极大,中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低端劳动力市场。农民工由于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素养,大都从事次级劳动力工作,工作收入较低,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难以满足其居住条件的改善、消费水平的提高,甚至子女的入学教育等需求。可见,即使消除城市适应的制度障碍,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也难以承担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必要开支。如果农民工经济方面的适应都无法实现,那么其他层面的城市适应,将会更加艰难。
(二)社交适应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他们在语言、穿着打扮等方面对城市居民进行着模仿,但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交际圈仍然很狭窄。农民工进入城市谋求发展,希望通过地域和职业上的转变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他们与城市的关系是一种单纯的雇佣经济关系,城市的社会空间和政治空间对农民工几乎是封闭的,这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相互隔离,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中,交往对象主要是从事相同或相似职业的同事、老乡、亲戚朋友,这种初级关系网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次级关系网的建立,使得他们更难以与城市居民交往。
(三)心理适应问题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不断鼓励、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现实生活当中,城市居民也切身感受到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所做的贡献,对他们的排斥程度也有所下降,但大多数城市居民并没有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农民工。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当社会个体或群体背景发生变化时,他们在原有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心理状态就变成为一种心理背景,而在新环境中出现的心理反应首先落在这个心理背景上。如果新环境中的心理反应同心理背景协调,就是这个社会个体或群体对新文化背景的适应。否则,心理活动不协调,就无法适应新的环境。”[1]农民工第二代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是获得心理认同,这种心理适应直接反映在他们对城市的认识是否正确,与城市居民的关系是否融洽等方面。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城市适应的价值
社会工作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和科学。1991年我国以民政系统为主题成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并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的不幸人群,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2]
(一)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应有的尊严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享有基本的权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英国学者米尔恩指出:一个共同体是由其成员组成的,作为一个成员的特别之处是享有权利,没有权利就没有共同体。[3]农民工与其他社会公民一样,具有平等、自由的公民权利,应该同样享有平等的就业和择业的权利。农民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到城镇里务工求生存,是中华人员共和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所赋予的平等权利,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乃至国家的进步做出的贡献不可忽视,不应该有任何限制。然而,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在城市缺乏应有的尊重,许多切身利益得不到保护,为依赖于他们的城市所忽略甚至歧视。社会工作的价值不同于个体的价值观,他代表着整个专业性的团队,有终极性和工具性之分,终极性是关注人类总体的社会总福利,而工具性是通过就业行动实现的具体事务目标。社会工作相对重要的价值观包括:平等、正义、责任、自我决定、自我实现、诚信、知情同意,等等。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帮助农民工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这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同情心理或单纯的经济救济,更是社会赋予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些专业的价值理念,使社会工作对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介入和解决不同于其他学科,他们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能够得以解决的理论参考依据。
(二)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性,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逐渐地接受现存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对于环境中的一切社会刺激能够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做出适当反应的过程。社会适应对农民工具有重要意义,当一个人离开自己的故土,进人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域社会时,首先面临着对这个陌生社会的适应问题。如果他不能和该社会取得适应,就会产生与所处环境中的一切格格不入的心理反应,甚至产生精神变态。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不仅表现在生存适应上,更表现在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上。而心理适应又是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最高状态,是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当农民工在城市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时,他们生存适应基本完成,但生活习惯、心态、价值观等与城市居民往往大相径庭。他们强烈渴望不断内化城市的价值理念,在心理上获得现居城市的认同。社会工作以平等、尊重的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面对面的方式介入农民工生活,能够激发出他们的自尊感,改变他们看待社会的眼光,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对城市的适应性,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开发农民工的潜能,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庞大群体——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仅是观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指标,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社会对农民工的认可与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不可同日而语。诸如户籍制度、权益保障问题,等等。有的农民工在城市已居住多年甚至十多年,成为城市事实上的“常住人口”,却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不能享受国家有关的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致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同时,城市对农民工的管理也是二元分割式和防范式的管理。对农民工的管理限制是具体、硬性的,对他们的保护和服务则是原则、软性的。而且所谓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办证、收费、罚款等硬性方面。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服务性的,作为一种专业服务,其基本任务是对有困难、有需求者提供有效支持,帮助他们发挥潜能、走出困境,以便正常生活和发展。农民工处于社会最低层,他们在政治待遇、经济收入等各个方面皆处于劣势地位。社会工作者承认每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都具有潜在的发挥自己优势、实现自己价值的能力,因此,有必要而且有责任帮助农民工发展自己的潜能。社会工作者致力于通过专业价值理念、专业方法技巧,帮助农民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发挥个体潜能,以达到社工与案主的助人自助之功能。同时,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城市适应的途径
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原则,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从具体问题入手,通过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专业方法与社会工作教育的介入,开发农民工个人潜能,同时,整合社会、社区、个人等综合力量,有效推动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解决。
(一)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介入
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既能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独特的价值追求,也能反映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它是专业范围内一整套对人、对社会和专业等的总体判断与目标偏好;它对树立专业使命、规范专业行为和保护受助者利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主要体现为尊重案益、严守案主秘密、公平服务大众、重视同事工作、恪守公私分明、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众福利、共同执行守则;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则具体转化为尊重、接纳、个别化、保密、不批判、自决权和知情同意等伦理原则。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应当具有主体地位,肯定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与生俱来的价值与尊严,不论其社会地位高低都必须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对待。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都具有改变的意愿,可能暂时处于困境之中,需要得到来自社会、他人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仅仅是为暂时处于劣势地位的需求者提供救济、援助,以解决其一时的困难,“而且要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能力以应付各种挑战,即帮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以达到自助。”[4]这就是“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通过其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专业服务等价值理念,首先可以直接为农民工解决生活困难和心理困惑。如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提供有关劳动合同、劳动保护等农民工关注的法律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的纠纷等实际问题。当农民工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以及感受到制度方面的排斥,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时,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提供精神上和专业上的支持,帮助农民工解决其心理问题。其次可以为农民工提供间接服务。目前农民工面对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是政府社会政策支持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从事社会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对农民工的忽视造成的。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不仅能够帮助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重新思考现存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服务相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重新定位其职责,而且有利于发掘各种社会资源,促使基层社会服务机构真正发挥社会福利服务中介组织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间接方法的介入
社会工作方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的系统,可分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和直接社会工作方法两大层次。其中,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等,主要是通过社会工作者间接地对社会工作对象进行服务。社会工作间接方法的介入,主要是采用社会工作行政手段来进行干预,根据国家法律对农民工的基本权利给予保护。如农民工的身份确认、就业服务以及权益保障等问题。目前,有学者研究指出[7],某些政策理念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有助于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处境。如国家规定农民工子女也享有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赋予农民工更多的权利,如确保就业稳定权、休息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一些城市也开始对户籍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变暂住制度为居住制度,放宽对农民工入户的限制,试图为农民工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但是,社会政策的缺位问题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政策没有涵盖农民工,二是涵盖农民工的社会政策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发挥其促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功能,而且应发挥其监督国家和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是否有效执行的功能。此外,不断研究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政策制度,如就业政策、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向政府提交研究报告,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消除现有不合理制度,使城市农民工更快、更好地适应城市。
(三)直接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
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则包括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种。主要是通过社会工作者与其工作对象进行直接接触,从而产生社会工作服务效果。其中,个案社会工作是最重要的专业方法,通过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工作关系,运用特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个人或家庭调动其内在和外在的资源,解决生存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对于农民工来说,个体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比较欠缺,走进城市对陌生环境不适应而带来的身份危机以及心理困惑可能使他们感到很茫然、很无助。因此,有必要提供多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促使他们不断开发潜能。小组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群体的组织动员以及群体活动,运用团体动力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协助小组成员增进社会功能。对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工作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等问题的解决,最经济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互助小组。社区社会工作则是以整个社区及其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助人服务方法。农民工散落在各个社区,尤其是城乡结合处,由于价值观、语言、生活方式的不同,他们很难真正适应城市。当前,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的生活管理也逐渐被纳入到社区体系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相关专家或学者,对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社区进行需求评估,找出农民工和社区居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积极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制定社区发展计划,为农民工适应社区生活提供便利,并不断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社会功能。无论是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还是社区社会工作,都不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有机联系。因此,为发挥更大的效应,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将多种工作方法综合起来使用。
(四)社会工作教育的介入
我国当前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多是社会工作教育者而非社会工作实践者,在一线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工作人员接受社会工作教育的程度有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一是表现在对社会工作实践者的社会工作教育,二是表现为农民工的社区成人教育。社会工作教育者应该走进社区,并与相关的机构及人员建立专业关系,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运用社区教育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指导社区工作者学习并掌握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了解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的新发展。同时通过宣传尽力改变社区原有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排挤心理,树立理性的态度,创造接纳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根据农民工需要,为社区农民工提供相关教育服务,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层次;增强农民工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教育,培养其积极健康心态;开展闲暇教育,转变农民工工作之余玩乐的传统观念,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发挥社区内图书馆、文化馆、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功能,提高农民工闲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编[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343.
[2]王思斌,熊跃根. 社会工作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6.
[3]米尔恩. 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 夏勇,译.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54.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就对社会调查方法这一门课程的授课方式提出了挑战[1]:怎样让学生既掌握各种调查方法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够学会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应用这些调查方法?
1.课程教学的现状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采取课堂理论传授与案例讲解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的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的突出缺陷是偏重理论教学,缺少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培养,造成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相互脱节,直接经验获取不足,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不仅没有体现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区别于理论课程的独特性,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根本无法达到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其直接的表现是学生在理论上谈起来头头是道,而实际动起手来却问题百出,甚至完全不会动手。
据此,本文旨在通过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构建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理论教学与学生调研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最佳教学模式。
2.“四位一体”与“协作学习”在《社会调查方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应用
2.1 整体教学采用“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社会调查方法》的教学各个部分和环节是紧密联系和协调的整体,我们提出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中的“四位”是教学的四个环节:一是理论教学,教师对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的理论讲解;二是课堂讨论,学生在学习相应的理论基础上,练习选题,并制定进行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然后带着各自的选题和设计方案进行课堂分析与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中进行双向学术思想交流;三是课外实践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在课外就某一实际问题(一般是前一环节确定的选题),并根据课上讲授的调查方法,开展具体的实践调查;四是实验教学,就是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学习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
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其共同的任务是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查技能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在这四个环节中,教师的理论精讲是教学的基础,它为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调查以理论上的指导,为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抽象的、一般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的调查相结合,这两个环节给学生充分的独立空间自主决策、自我创新,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与实践的主体,自觉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牢固掌握整个调查的程序及各项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实验室教学是补充,它既是一个方法、理论验证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的学习过程。
2.2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协同教学”模式
协同学习( Synergistic Learning ) 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协同化的小组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是一种很适合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教学的新型教学形式[3]。在协同学习形式下,教师由传统的权威者变成了教学策划者、学习的启发者、学生的指导者和协作者,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增进学习,激发创造力[4]。在以往教学实践环节,如在课外实践教学中通常采用学生独立完成从选题到撰写研究报告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学调查研究的能力。但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从事调查的兴趣并不高,故笔者在该环节采用协同教学模式进行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实践探索。
2.2.1首先建立协同学习小组。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以学生的选题为标准把学生自动划分成协同学习小组,也就是说选题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自动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2.2.2 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安排在每一部分理论或方法的课堂教学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到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就完成了从选题、方案设计、抽样、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整理、调查报告撰写到结题答辩这样一个完整的社会调查过程[5]。(见表1)
表1 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实践对应表
学习内容 课外实践活动
概述 成立协同小组
选题标准 选择调查课题
调查设计 设计初步调查方案
抽样 设计抽样方案
概念操作化 调查课题的主要概念操作化
测量 明确指标的测量层次,设计量表
问卷设计 设计调查问卷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进行问卷调查,整理资料
统计分析 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撰写调查报告
结题答辩 完善并提交报告
2.2.3为了加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提高协同学习在该环节的可操作性,有必要在成绩评定环节,提高对调查报告考核的比例分数,降低理论考核评定的分数。
3.课程改革的初步经验与成效
“四位一体”和“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都是以建构理论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社会调查方法》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单纯的讲授所占比重较少,而更多的采取学生分组设计、小组讨论与共同研讨等方式进行,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让学生在自我参与学习中,由被动的接受者、依赖者向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转变,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和亲自体验探索知识,获得比结论更深刻的知识,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改革已经在社会工作专业2008级、2009级学生的教学中实施。在该课程学习结束时,圆满完成了《大学生上课打瞌睡原因问卷调查》、《齐齐哈尔医学院在校生网络交友的调查》、《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等多方面调查,这些社会调查全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独立选题完成的。
从两个学期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其教学反馈来看,课程改革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研究能力,同时也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聂玉梅.大学生调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为例.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4:18-20
[2]李冰,贾士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3):107-110.
[3]王俊燕.协同学习与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教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55(5):126-129.
[4]范 瑛.《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基于师生合作的协同教学模式设计.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103-105.
[5]李向前.围绕三个环节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93-194.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志愿者活动;实践
自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迄今十余年间,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各地志愿者活动蓬勃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逐渐向规范化、规模化、正规化发展。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 积极响应号召,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弘扬精神文明风尚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
一、志愿者管理的涵义
志愿者,就是志愿活动的践行者。“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这是联合国对志愿者的定义,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人。我国志愿者协会认为,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志愿者分别称为义工和志工。可以看出,志愿者是具有奉献精神、主动服务社会、不计劳动报酬的人。
志愿者管理是为提高志愿活动效果、达到志愿服务活动目的而对志愿者进行的管理。有人认为,一方面,志愿者做志愿活动是自愿的,是做好事的,思想境界很高,组织纪律很强,根本不需要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无私奉献,不计报酬,再进行管理会引起志愿者的反感。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非政府组织不仅需要管理,而且必须以最好的方式来管理,因为做好事也要精益求精。作为非政府组织组成部分的志愿者,同样需要进行良好的管理。从志愿者组织角度来说,志愿者是不领取劳动报酬的,志愿者的工作更有社会意义,志愿者管理更严格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从志愿者本身来说,在管理严格的志愿者组织里,自身能力能够得到更好地提高,自身价值能够得到更好地体现,社会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
一是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认识不深。学校只重视学生在实践中专业技能的提高,却忽略了志愿实践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有的学校认为,志愿者活动完全是自愿参加的,没有必要进行管理,对大学生志愿者置之不管,加上大学生没有完全成长成熟,导致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效益低下。二是学校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支持有限,对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行为没有相应的鼓励和足够的支持。表现在活动经费、学生评优等方面,都没有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给予一定的倾斜。
2.2志愿者活动制度建设不完善
制度不健全,使得活动开展不顺利。一是选拔制度不健全。有的高校部门对来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照单全收,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大学生到底能不能胜任工作,也一无所知。二是志愿者队伍建设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是参加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出身,志愿活动专业队伍十分缺乏。另一方面,高校没有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或者专业培训力度不大。三是物质保障制度不健全。高校志愿活动经费大多由学校行政划拨,通过社会募集得来的经费较少,使得志愿活动经费缺乏、物资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志愿活动的发展,也没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四是奖励制度不健全。高校的奖励制度并不重视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其在大学生的评优中占的比例非常少,这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五是大学生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是高校没有为大学生提供人身、医疗等保险,也没有详细的维护大学生权益的制度。另一方面,法律也没有明确的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的赔偿条款。一旦发生意外,大学生就无处维权、束手无策,高校也无法可依,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2.3缺乏志愿者管理的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反映的是对象的性质,定量研究反映的是对象的量度,定量调查研究报告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仅仅用语言文字。定量研究能够精确地反映对象的各种关系,更准确地说明问题。目前对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定性研究已经深入开展,但是定量研究还是比较少,对志愿者管理问题存在的普遍程度、志愿者管理问题对大学生积极性的影响程度等缺乏量化精确的了解。
三、对大学生志愿者改进的一些办法
3.1加强志愿者活动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制度发挥效应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是建立完善的招聘选拔制度和志愿者档案制度。根据志愿活动本身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应聘大学生的档案信息,选出能够胜任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同时建立志愿者信息档案库,
与社会志愿者信息库联网,只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且表现良好的,都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终身拥有“志愿者”身份。二是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制度。第一,选拔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志愿者,提高专业化水平。第二,进行分类培训。对专业志愿者和非专业志愿者进行不同层次、切合情况的培训,对具体项目进行针对性培训。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开展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服务、医疗卫生等单元培训。三是完善物质保障制度。建立捐赠制度、拨款制度、专项基金制度、活动物资管理制度等,确保活动有效开展。如可以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接受企业的赞助和捐款,建立“大学生志愿者专项基金”。四是完善奖励制度。
3.2开展志愿者活动定量研究,促进自身发展
开展志愿者活动的定量研究,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生调查研究的水平,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较为准确地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对志愿者管理活动有量化清晰的认识,可以更好地对症下药,促进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和管理效果的提高,进而可以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又能够指导新的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