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1
关键词:化学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84-01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已将计算机引进课堂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以其强大的功能,运用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信息等,展现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模拟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演示危险性较大的实验,优化了课堂结构,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网络化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不再完全适应现在的信息时代的要求,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便成为教师一直探索追求的目标。
1.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活跃气氛
多媒体在化学课上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者也经历过初中阶段,当年多媒体教学还没有广泛应用,面对一堆堆化学元素符号,还有老师在前面枯燥地讲着一个化学反应,只觉得昏昏欲睡,根本提不起兴趣。而多媒体的应用就会大大改善这种情况:化学元素符号是固定的,但是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物质不是每一种都能以清晰地实物展现给学生,运用多媒体为每一种物质配图,新鲜的方法使得学生非常好奇,也能更加深刻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2.利用多媒体,服务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的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那么,怎样解决这些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配以放映实验录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现阶段各地发行的实验录像带只能线性播放,难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选择某一片段、某一镜头,更不便在画面中穿插对实验的探索性思考,所以效果不佳。在制作课件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心得:
2.1 对传统实验中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要保留下来,亲手做演示实验。
2.2 用电教手段在课件中穿插实验录像,在录像中设置控制按钮,实现教学中能动地控制讲课内容。
2.3.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如工业生产流程图,爆炸实验,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慢镜头,反应时间长的实验的压缩过程等等。如水分解反应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的后果。这些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
3.初中化学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现状
目前,只要是相对有条件的学校都已经大量引进了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但硬件设施的配备不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学校虽然配置了多媒体设施,但在多媒体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初中化学教学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不例外。首先,过分依赖多媒体。这是很多教师都把握不好的地方,在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完全抛弃了传统的黑板等其他教具,没有把新时代的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也不能使多媒体的优越性发挥到最好。而且,多媒体始终是"辅助教学",不是"代替教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依然是教师和学生,但很多化学教师都忽视了一点,教师成了PPT的放映者与宣读者,学生成了观众和听众,这样虽然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但是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
4.1 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2
【关键词】初中美术 基础绘画 教学方法 创新
近年来,伴随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础教学无论从理念还是教学手段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也自然顺应了这股潮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呈现出良好的教学变化,也真真正正地提高了美术基础绘画的教学效率。
一、新时期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特点
教育制度和理念的变化带给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新时期下,基础绘画也体现出了新的值得特别关注的特点。
1.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综合美术素养
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美术不但能提升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同时也是一样能够使学生在社会上立足的本领。基础绘画教学传统中只侧重考验学生基础知识,忽略综合美术能力培养,现代基础绘画应该注意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为不同的学生群体设定有的放矢的方案,既重视绘画基础理论知识的奠基,又积极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力求学以致用。
2.教学理念转变,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往往占绝对地位,而漠视学生本应该起到的主体作用。而现在,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摆在高于教师的“教”的位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我的学习我做主”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涵
新时期下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使得多媒体技术广泛融入基础绘画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中对于视频、图片、文字等素材的灵活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刺激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满足于课堂教学这样的单调形式,更多的、更加频繁地走出校门,到生活中、到社会中、到大自然中去体察这个世界,感悟人生的精彩。
4.灵动的教学氛围,学生与教师互动加强
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位的形成,使得学生摆脱以往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和拘束,大胆地展现自己的风采,与同学、教师更多地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能在这种畅通的互动渠道里及时把握学生学习乃至生活动态,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过程的时效性。
二、初中基础绘画的教学方法
1.基础绘画中的基础――临摹与写生
临摹和写生是锻炼学生基础绘画能力的重中之重,着重对于这两个能力的提高才是教学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临摹和写生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但是通常来讲临摹要为写生积累经验和基础,学生写生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加深了其对临摹作品的认识。两者的平衡和融合,能够最大程度奠定学生的绘画基础。
2.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基础绘画教学讲究对于绘画方法的传授,将学习能力教给学生能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更长的时期内自我提升。学生于不经意间把生活中的角落变为了美术课堂,在潜移默化之中就提高了基础绘画能力。具体来讲,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绘画,不容易打开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观察,注意观察事物的各种特征,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从各个角度去充分了解事物才能更好地表达。②美术作业的设置是从客观上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领会程度。作业在于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绘画技巧,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对于绘画能力的提高也是一种促进作用。③基础绘画能力的提升很大一部分在于学生要不断地画,不断地改进,不断地融合。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去创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全方位地分析学生作品中的优缺点,让学生对于绘画的认识从理论上升到实践。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学校和教师对于基础绘画教学要从根本上去把握,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制定个性化的绘画教材。同时,要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保证每一位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和最大的原动力,基础绘画教学同样有这样的潜在优势,积极培养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生动灵活的氛围,尽可能将学生带到教学主体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预设多种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力;讲述知名画家的成长故事和绘画学习经历;利用当地的风物锻炼学生写生能力;开展贴近生活的社会观察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完善合理的教学检验机制
对于学生基础绘画能力的掌握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检验制度,既合理又准确地反映学生真实水平,提升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及时弥补不足,促进学生绘画能力的良性发展。同时,这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结论
初中生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应该利用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挖掘学生对于基础绘画乃至美术的兴趣,通过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和美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
【参考文献】
[1] 范小娟. 依据初中美术课的特点上好绘画、工艺课[J]. 现代教育科学,2011(05):59-60.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指导思想;具体应用;切忌滥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263-01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课程教材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为指导,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出新的教学环境。它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强,资源共享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应用面广泛的辅助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还弥补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发展智力、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不能替代教师,多媒体不能成为化学课堂的主宰,更不能替代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而只能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补充和手段 。
二、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利用
1、在新章节的导入中可选用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我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是这样导入的:首先,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黄龙洞的精美图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然后追问“是哪位能工巧匠给我们雕砌了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呢?就此引出”二氧化碳”导入新课。在这里,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创设了与新课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自然而又精彩的就把学生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当中。
2、化学课堂不能做实验时应利用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无法现场操作,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抽象、说服力不强,学生难于理解,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甲烷的可燃性”时,由于制取甲烷比较繁琐且初中化学课上不要求学生会制取甲烷,点燃甲烷时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得先验纯。为了让学生知道一些有关甲烷的常识,了解甲烷燃烧的现象及产物。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点燃不纯甲烷发生爆炸的实验,巨大的爆炸声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意识。然后通过观察纯净的甲烷燃烧时的现象及产物的验证方法,使学生从实验中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理解微观粒子的奥妙。
3、解决抽象问题时应利用多媒体
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的运动是初中化学课本上的一部分内容,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用眼看不到、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过程,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还有的化学反应需要我们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学生对看不见的实质确实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可将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同步进行。
4、在各单元复习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容量
多媒体教学因其信息传输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使得课堂时空被大大地拓宽和延长,也使得教学密度明显加大。化学知识繁杂琐碎,复习阶段往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碎,学生很难把这些内容条理化 ,教师串讲起来也很费力。这时应将有关知识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师利用这些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脉络,并对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做到胸有成竹,同时根据相关知识采集同一知识点的类型题,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三、切忌滥用多媒体课件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观察 理解 创新 科学性
一、中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基于数学的特点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中、小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多媒体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认识图形都离不开观察。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运用教具让学生观察,常常因为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和不能随心所欲活动,因而达不到理想的观察效果。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能使原来因观察角度和演示时被挡住等原因,而导致实物不易展示的情况得以改变。由于多媒体画面动、静结合,使观察重点更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有序的观察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指人们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我发现小学生学习数学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学习调用诸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依靠思维去理解新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注重直观形象,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的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教学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问题、悬念、好奇心是思维的启发剂,这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为活跃,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正确认识和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把自己的学识、教学艺术、情感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要对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它的表现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它具有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的神奇魅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设计新颖的模式,选择学生最喜欢、教师最擅长、表现最直观、对达成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设计。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设计者,我们的课件必须是有新意的、必须是出乎学生意料但又合乎情理的、必须是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
1.课件科学性
作为一个完整的课件,要讲究整体性,即学习内容的科学完整、使用习惯的简单稳定、艺术风格的和谐统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等等,要针对不同的课型和课程内容,选择合理的媒体类型,要充分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思维过程。
2.课件艺术性
要求教师将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图形、动画等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使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数学美。①挑选图片时要考虑到图片的清晰度、详实性以及运用的合理性。②情与景要相互交融,做到与艺术家零距离地感悟艺术内涵,鼓起同学们想象的翅膀,更会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③在美术教学课件上主观的文字要少而精,作为引导的思路给学生们更多想象空间的文字。
3.课件针对性
就是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把重点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加以处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中每一幅插图,每一句设问或说明都要有针对性,只有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图片、影像,准确、到位的设问或说明,才能帮助学生主动理解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在视觉上与思想上的感受,使学生既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又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切忌插图过于繁杂,既想面面俱到,又缺乏层次性,设问过多、过散,这样反而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课件直观性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5
一、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图像识读主要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影视作品、数字图像以及生活中的图像符号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其造型、比例、色彩、技法等。美术表现主要是指学生借助现代与传统的技术、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或者将自身对美术作品的想法、情感表现出来。审美判断主要是指学生结合形式美的原理,分析、感知、比较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各种美,并辨别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创意实践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方法,构建具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传统和现代的材料、工具、方法将创意变为实际。文化理解主要是指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对不同国家、民族的美术特点进行分析、诠释,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内涵的精神。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化教学优势
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单元化教学,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变课堂教学思想。培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的新概念,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出现在课堂上,如翻转课堂、校本课程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而单元化教学可以补充这些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化,深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一方面明确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纠正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偏差。在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不能一节课一节课地传递知识。教师需要整合知识,通过单元进行划分,并保证每个单元都包括新课导入、开展活动、实施课程、总结归纳几个环节;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不同的调整,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同时,每个单元在内容上环环相扣,课堂活动变得更加轻松、自由,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三,实现针对化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艺术作品鉴赏、绘画技巧等,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保证每一个知识、每个单元都具有针对性,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如:在艺术作品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查找艺术家的生平,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欣赏作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其特点,最后由小组汇报等;在绘画技巧教学中,教师则会让学生自主实践创作,以此加深学生的认知。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实践策略
为了更好地分析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的实践策略,文章以《藏书印》一课为例详细分析。这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主要涉及藏书印的学习、制作等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为出发点,结合单元化教学模式,制订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1.第一单元:学习印章历史和特征
在第一单元学习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印章的发展史,并掌握印章的种类,接着对比一般的印章和藏书印。在进入课堂后,教师要将制作印章所需要的工具都展示出来,让学生大胆想象这些工具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利用PPT播放印章发展中的小故事,实现课堂导入。教师为学生讲述一些关于印章的趣味故事,并为学生发放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印章发展历程,包括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最繁荣、印章分类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把控、引导学生的整体行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便于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氛围的整体把控,如通过故事、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活动中,不仅要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环节,而且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这样有助于学生大胆探寻印章发展史,并在对比中发现藏书印与一般印章的区别。
2.第二单元:了解藏书印的形式特点和章法
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印章发展史并对藏书印有简单的认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寻找答案。在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印章进行全面梳理,并进一步探索藏书印的作用、发展及传承的原因等。对此,在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目标:欣赏印章图片,梳理印章发展史,并剖析藏书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素养;欣赏不同印章的形式、构图特点,并学习藏书印的制作,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文化理解素养;选择适宜的表现手法设计独具特色的藏书印,并介绍自己的设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准备的印章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分析印章的创作形式、特点,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印章的颜色、大小、形状等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分析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经典的藏书印展示出来,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分析藏书印与普通印章的差异。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如:印章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正方形,还有的是不规则形状;钤印用的都是红色印泥;等等。教师要肯定、鼓励学生的回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总结。在第二单元学习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了解印章的表现形式、构图、布局以及藏书印的特点、作用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采用不同表现手法的印章作品,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找出不同。学生找出不同后,教师再补充学生遗漏之处,并表扬回答积极的学生,鼓励没有发言的学生。随后,教师发给学生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普通印章与藏书印的区别以及藏书印的作用。学生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归纳。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藏书印作品并为学生提供材料,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藏书印。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选出几名学生代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设计观念,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感受,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第三单元:总结知识、实践创作
经过第一、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印章、藏书印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第三单元学习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认知小篆字体,并自己制作藏书印。学生从第二单元的藏书印设计到此单元的实践操作,可以全面提高动手能力、美术表现能力,有助于学以致用,也能更好地感受美术的内涵。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知识,鼓励学生尝试用小篆书写自己的名字,让学生对比小篆与简体字的区别,之后介绍刻章用小篆字体的原因。讲解结束后,教师为学生演示刻章的步骤,指出相关的注意点,并留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制作藏书印。学生制作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6
一、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其思路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意境高远、立意新奇、语言优美的好文章,在内容上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并且给他们以美的启迪。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文章,而不借助任何有效的辅工具,是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而多媒体正拥有这方面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有声的画面,激发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强自身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氛围中去。课堂氛围是培养和增强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进一步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清雅、深幽的图片,然后经过筛选与整理,制作成教学课件,在课堂上供学生欣赏。在进行古文教学时,由于中学生自身知识量与生活经验的局限性,教师可以采取配乐朗诵的形式,综合听觉与视觉,取得声像具备的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小石潭的雅致与清幽,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配乐朗诵感受作者那种淡淡的忧愁。这种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容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并且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口干舌燥,学生却没有真正明白教师讲授的内容。实质上,语文教学是传递信息的过程,因此要想保证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综合素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支配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可以承载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散文《春》的时候,就可以在课件中对作者的情况加以介绍,然后再将声音、图像与文字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真正体味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难点注解,并找寻相关的材料,真正让学生明白其实际意义。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多媒体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因此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以及语文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将其纳入课件当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原本被浪费的时间变成学生的思考时间,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
虽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它的地位和作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教学工具出现,虽然会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很多色彩,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它有太多的依赖,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不管影音内容多么精彩,都无法代替文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