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中政治;总复习;教学策略;制定计划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高中生们面临的第一次人生的大型考试,这是他们是否能够进入到心仪的学府继续深造的门槛,它关系着孩子未来的学习甚至是人生职业规划的选择。由此可见,高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的责任之重大。因此,为师者要肩负起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未来,尽力的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在这次考核中表现得更加优秀。高中政治是一门基于当下时政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性社会学科。要想学的好,就要强化孩子对于知识点的记忆,鼓励他们对社会现象和国家的相关政治进行自我的思考,帮助他们梳理好已学的必修及选修课本的知识,减少孩子学习的压力和困难。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做好复习工作的时间安排
众所周知,高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科目较多,学生需要分配给每个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复习的时间比较紧张,加之高中政治课程的知识点较多而上课时间较短,使得高中政治的复习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一线的高中政治教师要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实际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使得高三政治学科的总复习工作有据可循。【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制定高三学生的复习计划时,我会根据当年高考的高考大纲的要求和每本必修及选修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制定。争取让学生的复习能够符合高考考试的范围,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与生活》的复习过程中,我会根据经济生活中生产、经营、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作为必修一的总复习的整体脉络,然后将各个单元的内容以树状图的形式融入到整个脉络当中,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制作成一份整体的复习课件,并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部分的复习计划,然后,再分配到每月、每周和每天的复习任务中,何时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何时进行习题的操练,从而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阶段化的复习。
通过制定这样的有序的和科学的复习计划,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总复习时间的浪费,提升学生复习的效率。在学生考试回答政治综观题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也能更快的出现必修一章节的具体知识,有助于增强他们答题的信心,降低考试的紧张感。
二、微观社会动态与考试倾向,打牢基础知识
为了能够从其他高三政治教师的教学课堂中得到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思考,我常常与许多一线的高三政治教师交流。在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常常找不到复习工作的切入点,只是因循守旧的根据课本的目录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依次复习。【2】这样的复习方式看似十分合理,可是,由于本身高中政治的知识就比较复杂,考试的范围较大。如此庞大而无捷径的复习方式,只会给学生造成记忆的压力,导致孩子在答题时出现“背串知识点”和“记错知识点”的现象。【2】
因此,在实际的总复习时,我会先翻阅近几年的高考文综政治部分的试卷和考试大纲,观察高考出卷老师的出题意向及热点考察内容,然后给学生们划出各个单元的重难点知识,要求学生强化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对于冷门的知识,就只要求学生稍有涉猎即可。而对于孩子们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会利用专门的时间为学生讲解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比如:政府的职能与党的职能的差异等。
例如:在观察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我发现在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的高考考察上,大题的题型考察的内容主要围绕政府的性质及作用、党的性质及作用展开。所以,在帮助高中生们复习《政治生活》的内容时,我会先帮他们罗列出政府和党的相关知识要点,要求他们必须将这些要点作为重点背诵的内容。然后结合当下的时政“依法治国”的政策,我会收集一些相关的例题,供学生们练习,熟能生巧,从而锻炼学生们运用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政治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的国家政策的小小的变动和每一件国家大事的发生都很可能成为出卷老师出卷的出发点。因此,我会要求学生们不能死记硬背课本中的知识,而要多多阅读报纸、观看新闻、了解身边的事情,时常思考这些内容与课本中的哪些政治知识有关,从而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的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和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我从事高三政治教学的过程里,时常有学生会向我提出一个这样的疑问“老师,我不知道怎么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3】看到孩子们被政治难题弄得手足无措时表现出的失落的目光,我决心要好好的培养孩子提取信息的能力,打消他们答题时的畏惧情绪,让他们在看到题目的时候,能够正确并且迅速的检索到题目中有效的信息,节省答题时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B高中生们提取信息的能力。如下题:
首先,我会要求学生们先看一下三个图表标题、图表的具体内容及其横纵向的变化和角注,尤其要注意图表殊年份的重大事件及其导致的特殊变化。此题的标题分别是“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我国消费和投资”、“我国经济增长”,图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关于以上三个标题在城乡中的经济情况的对比分析。
其次,在观察完图表中的信息后,我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图表现象后面的本质。例如:“为什么这一年份发生了这样的现象,本质是什么?”在此题中,导致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农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城市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最后,在进行答题时,根据提干中所给出的信息回顾课本中的知识,逐句逐段的在旁边标注出与其有关的课本知识,再明确知识点的逻辑顺序,简洁明了的在答题纸上写出答案。
如上题中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关键字眼高中政治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联想到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答题时很容易出现罗列知识点的现象。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还要明确要求学生要结合题目信息进行适当的发挥。
经过一段时间的“举一反三”的读题和审题的训练,在日常的作业和月考中,我发现学生们在书写政治答题的答题点越来越有逻辑,准确率不断提升,令我十分欣慰。
四、适当练习,帮助学生规范答题过程
众所周知,强度太大的练习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厌学的情绪。但是,适当的习题训练却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答题速度和心理素质,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以,为了提高孩子的答题能力,规范他们的答题过程,我会适当的为高中生们准备一些习题训练。
例如:在批阅孩子们的作业时,我发现孩子们的答题比较嗦,容易出现知识点逻辑顺序错乱的现象。我会出一些答案较为简洁,知识点逻辑顺序要求高的题目给他们练习。
总结:高三政治复习是学生提高政治解题能力和进行系统的政治复习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教师要先从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入手,认真观察当年的热点话题和考试的动向,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规范他们的答题过程,帮助每一个孩子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 --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单元总结课;有效导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由于涉及到专业的哲学词汇,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相关内容的高中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单元总结课中,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使得单元总结课成为政治教师一人的讲授课,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如何有效的导入单元总结课,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我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慢慢发现学生对于喜欢的歌曲可以说是百听不厌,很长的歌词也都记得下来,能否借助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改善政治单元总结课的教学方式呢?
一、歌曲改编
首先,我收集了学生收听的热门歌曲,了解了同学们的兴趣所在。接下来,根据单元总结的内容,我大胆的用哲学的知识对这些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并请同学们根据我重填的歌词来演唱。例如:
在开始单元总结课之前,首先进行了“哲学演唱会”。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基本都不需要看词就都顺利的唱下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和老师都相对放松,而且学生记忆的效果很明显,还有一部分同学,自己利用前面傻ピ的内容将《演员》、《小幸运》等歌曲进行改编,自己组成演唱团来展示。有同学表示,如果哲学课都像这样进行的话,心里感觉没有那么难,而且也更有兴趣了。
通过歌曲改编,成功发挥了学生在单元总结课中的能动性,不是被动的进行知识的整合,而是用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系统性知识的构建。同时,为单元总结课的内容进行准备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图表大师”
高中政治必修4单元总结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表,从而系统的梳理哲学知识,使得学生从全局上把握知识点。但是知识体系的建立之前主要是老师,要不就是借助现成的资料,如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来建构知识框架,从而深化对单元总结课的理解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有很多喜欢漫画,也喜欢自己画一些小作品。所以,在单元总结课之前,请同学们自主的绘制“知识树”。并在单元总结课上进行展示。
同学们的作品给人很多的惊喜。用语言表述起来非常繁复的内容,通过自己绘制的“知识树”非常清晰的展现出来,还配上了幽默的旁白和生动可爱的人物。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展示了他们的绘画、构图和创意,而且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增添了课堂的生趣。
单元总结课的知识总结不再是那么生硬,显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了,学生们也更乐于参与到哲学课堂的内容生成中来。
通过歌曲改编、举办“哲学演唱会”、“图表大师”等导入方式,成功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不仅单元总结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使得同学们对于必修4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课程的继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哲学本就是帮助我们不断反思的智慧之学,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实践,在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同步成长。
【参考文献】
[1]郑丽君.高中政治教学中互动交流模式的建构[J].魅力中国,2008(28)
[2]许建明.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新西部(下半月),2008(11)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和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4
1“本章小结”有助于学生明确章节中的知识点
“本章小结”是对一个章节知识点的提炼和总结,表现形式可以是以单纯的文字进行陈述性描述,可以是建立层级知识框架,可以是绘制表格.学生通过“本章小结”可以明确一个章节中的知识点.
2“本章小结”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本章小结”(尤其是层级知识框架形式的“本章小结”)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3“本章小结”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理科时,需要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更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这使得学生不得不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本章小结”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点,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样将能帮助学生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习题练习.
4“本章小结”有助于学生养成进行学结和反思的习惯
学生可以先自行进行“本章小结”,再与教科书上的“本章小结”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和建立的知识结构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这样不仅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知识总结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知识检测,更有助于学生及时进行知识总结和学习反思这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下面以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本章小结(笔者自行设计,见图1)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该本章小结,学生可以将本章知识进行数次分解:
第一次粗分解:功与功率、机械能、能量三个大知识点.
第二次细分解:功与功率分解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和功率三个小知识点;机械能分解为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小知识点;能量分解为转化、转移、耗散三个小知识点.
第三次精细分解:如势能分解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两个细小知识点.
第四次微小分解:如将重力势能分解为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两个微小知识点.
通过这层层分解,学生明确了本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明确各知识点的纵向关系.此外,学生会发现功与功率的学习是[HJ1.8mm]为了进一步学习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进而为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至此,学生也就不难发现各知识点的横向关系了.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让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那么,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知识势必快速有效.节省的时间自然可用于做习题练习.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5
《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经济基础知识和政治基础知识两大部分共九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感觉在教材编排上、知识点叙述上有众多地方值得商榷,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顺序重新编排和对知识点重新解释,不能照本宣科。现对教材编排和知识点设置方面提出三点看法:
1.知识点的承接不严密。知识点之间缺少内在联系和系统性,比如,“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被安排在第四章“面对市场经济中”的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讲,这与前面第一章“生活中的消费者”第一节“商品中的商品价值量”的内容相脱节,“商品价值量和价值规律”的内容可以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贯穿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应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这部分内容放在“商品价值量”知识后面来讲,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以点代面,重点不突出。教材从内容上来讲,涉及经济基础知识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所有知识点,但大多是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的阐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重点不突出。比如通货膨胀知识点只是放在“读一读”栏目里面一笔带过,没有做深入阐述。通货膨胀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对通货膨胀知识全面理解和重点把握后,才能分析和解释经济生活中众多的经济现象,因此在讲述货币这部分内容时,要把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来讲述,并引领学生用通货膨胀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经济现象。
3.知识点论述不严密。比如:教材在讲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教材P30)时,说“兼并的正式说法是收购”,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兼并的外延大于收购,两者有区别。兼并是吞并或吸收被兼并方的全部法人财产,从而实现产权转移,被兼并方消失,既表明一种结果,也形容一种形式。收购既可以全部收购也可以部分收购,仅作为一种过程。在教学中要列举案例让学生了解兼并与收购的联系,但也要让学生知道两者的区别,不应该笼统说成“兼并的正式说法是收购”。
二、处理好传统教授与多种教学手段的关系
单纯的传统教授直接影响着《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大多《经济与政治基础》教学手段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授上,教学手段单一,讲授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使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空洞,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情绪,影响着教学有效性。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调查中发现,除“部分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够重视”、“相当学生学习投入不足”等原因外,还与“教学内容较为空洞,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有很大关系,认为“不能以理服人,教条化倾向严重”占调查学生的48.5%。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五年制高职入学新生都是90后,计算机和网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能更好地让他们接受和认可。在实际教学中应紧密结合知识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在《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第二部分政治基础知识教授时,根据知识的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特点,紧密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实施录像教学,通过观看《改革开放30年纪实》视频,让学生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地感受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政治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国家制度,进而提高课堂效果。还要针对《经济与政治基础》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的特点,在选择教学手段上注重趣味性,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由被迫学向自愿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教授纸币知识点时,应查阅收集我国已发行的五套人民币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纸币图片,把我国纸币的发展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我国纸币的发展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纸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教授“企业的经济效益”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列举大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企业倒闭的案例,引领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等等。
三、处理好传统评价与多样化评价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不能把考试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应把传统评价与多样化评价相结合,上课演讲、平时作业、平时闭卷与期末开卷多样化考评结合起来,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及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1.上台演讲考评。每节课都给学生留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查找相关资料,课前10分钟随机让两名学生上台演讲,通过上台演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广泛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价值规律基本内容时,让学生课后思考价值规律的合理性,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上台演讲,在全班引起激烈的讨论,总结出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还具有缺陷。
2.平时作业考评。在注重作业上交次数的同时,还应注重作业的质量、学生的作业态度等。在学期初,把教材教学计划、作业题型划分为几个段落。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讲课进度分段布置作业。随着教学计划的推进,分段收回作业、检查、批改、评分,累计出作业成绩,实行倒扣分制。
3.上课回答问题考评。在实际教学中,注重通过师生的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多数同学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或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实行上课回答问题考评。在开学初第一节课上明确规定,凡是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回答的情况实行加分制,通过加分制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思考转向主动思考,由被动回答转向主动回答,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6
我认为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一轮复习的目标
常言道:“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抓好课本的认真阅读,做到不留死角。
一轮复习目标:
(1)轻视政治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认为政治课好学不愿意下大功夫的错误想法得到纠正。
(2)所有的学生熟记考点。
(3)能够熟练画出每个模块的知识体系图。
(4)掌握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5)审题能力得到提升,低级错误杜绝再犯。
(6)全体学生养成基本的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
二、要重视课本的复习及其方法、技巧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2016年考试大纲和老师的讲解,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识记的知识,一定要记忆下来;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一些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特别要研究目录。通过目录,考生可以把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步回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从目录中直接命题的情况特别多。这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在新考试大纲还未出台之前,可结合上年度考纲进行复习。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来看,考纲变化不大。考生对考纲上所标明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考纲确定的知识范围,一个一个地进行整理、排查,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要胸中有数,将考点与教材的知识点对应起来。
另外,每复习一课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回头看”环节,就是说,做完一道题要回头再看看,再总结一下,再分析一下。我的建议是:以每单元为一个阶段,复习完一个单元后做一套试题,检测一下。这方面我们的一轮练习册上都有安排。另外,根据需要,老师还会补充部分练习。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下前面我们复习过的内容,也就是循环复习法。但是不能简单地重复,这样会比较浪费时间,我们必须找出更加节约时间同时又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可行方法!我的建议是:每进行完一个阶段(也就是一个单元),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专门的本子,列出单元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还要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而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循环复习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复习策略,能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良好效果。
三、要抓住和重视几个关键的节点
第一,夯实基础知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政治学科都有一个打牢和夯实基础的问题,需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这一步。要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从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来看,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试题的分值所占比重相当大,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任何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都是错误的!
第二,加强知识背诵。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特别是每一课老师重点强调必须背诵的知识和问题。具体时间的安排上,我认为:基础好点的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40分钟左右,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6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背诵和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喜欢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所以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第三,强化练习环节。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和拓展知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试卷上的分数,转化为答题的能力。
第四,消化当天所学。要注意当天知识的消化吸收,做到当天事当日毕,不要拖泥带水。
第五,搭建知识体系。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真正做到以课、单元、整册书为单位画出知识体系,给出任意的核心词或线索,画出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这是一轮复习完成之后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搭建知识体系,要在脑子里形成多个“知识结构图”或“知识树”,这种知识树或者结构图,不一定完全是课本体系,也可以是答题过程中的结构体系,也就是答题体系。
第六,积累时事政治。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
第七,调整良好心态。作为高三学生要注意克服自己浮躁的毛病,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心态去认真做好第一轮的复习,不可太毛躁,切忌好高骛远、急躁冒进和粗枝大叶,特别是不能眼高手低!该重新记的要记一下,该做的大题要做一下,不能只看看。
第八,培养答题能力。审题读题和组织答案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不能光用眼而不用手。这一步是贯穿整个高三全过程的总要求。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平静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稳扎稳打,只有保持一份好的心态做好第一轮复习,才能在以后的复习中做到游刃有余,轻松制胜
四、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目前高考复习都是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时间大约在这学期结束之后,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四个必修哪一部分相对薄弱,就要投入的时间长一些。可以在跟随老师同步复习的同时加大自己弱势部分的复习。找出每天中自己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段加大对难记知识点的背诵,合理安排好每一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