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通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出货通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出货通知

出货通知范文1

为进一步强化出口退税管理,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出口货物退(免)税评估(以下简称退税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退税评估是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退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退税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开展退税评估工作与加强纳税评估管理、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二、退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43号)文件要求,对出口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并据此作出定性、定量判断和采取进一步管理措施的行为。

三、退税评估由税务机关内设的出口退税管理部门或从事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的人员负责,可以在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设立专门的退税评估岗位,合理配备人员。出口退税管理部门要与其他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共同做好退税评估工作。

四、各地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出口退税信息、数据,建立退税评估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应涵盖出口企业的各项评估指标、预警值、历次评估结果等详细资料,并纳入“一户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退税评估指标可分为外贸企业退税评估指标和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评估指标两部分,主要涉及出口增长评估、出口价格评估、国内货物流向评估、报关口岸评估、进料加工手册核销评估、应退税额比重评估等方面。具体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见附件,各地可参考使用。

各地可以根据情况变化设定本地退税评估指标的预警值,并可根据工作需要增设其他退税评估指标。

五、退税评估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设立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确定评估对象;对评估对象进行案头评估分析;根据评估分析结果做出定性定量的判断,或对评估分析结果采取约谈、发函、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核实,进而做出定性定量的判断;根据判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评估处理;向有关部门提出管理建议;为税收宏观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提供基础信息等。

六、在退税评估中发现的异常问题,按以下原则处理:

出货通知范文2

关键词:囚徒困境;通货膨胀;外汇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5-0024-03

从2007年开始,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路上涨:2007年1月为2.20%,2008年4月已上涨到8.5%。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通货膨胀率限定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 是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央行陷入“囚徒困境”,治理通胀缺乏有效措施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其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金融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情况下, 货币供应量的过多增加就是由基础货币的过多投放引起的。 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投放的途径有多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商业银行的再贷款以及增加外汇储备, 而外汇储备的增加是造成我国目前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外汇储备从1994年末的516.2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3月的16821.77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多少,就意味着基础货币按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倍数增加多少。 为防止通货膨胀, 央行只好通过减少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冲销基础货币,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降低货币乘数。 由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一直过剩,央行对再贷款没有主动性,所以主要依靠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 公开市场操作需要在货币市场上进行, 但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工具缺乏,央行只好另辟蹊径,从2003年开始发行央行票据。 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央行票据的规模越来越大, 期限越来越长, 发行频率越来越快。2007年央行票据发行总量超过39500亿元,根据计算,到2008年4月24日, 央行需要为已到期和未到期的央行票据支付总额超过5101亿元的利息, 这部分利息支出也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 从2007年1月份以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经过16次调高,到2008年6月已达到17.5%。这样操作的结果是,货币供给渠道发生了变化,外汇占款比重逐年增加(在2008年4月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 外汇占款已达56.8%)。 外汇占款投放导致的货币投放结构调整, 一方面使外向型企业(主要是以外商投资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资金相对充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原材料和基础产业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作为中央银行对冲政策的实施受体,内向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吃紧,规模不断缩小,使原材料和基础产品的生产能力下降,供给萎缩。这种供求矛盾也形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所以,在外汇占款增加而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灵活性丧失的同时, 货币供应量仍在不断增加,CPI居高不下。 图1为1990~2007年M2和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图,M2的数量单位为10亿元,外汇储备Rev的数量单位为亿美元。

随着外汇管制的放松,央行已陷入“囚徒困境”:长期积累的国际收支顺差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为防止人民币升值购入外汇投放基础货币, 为冲销基础货币发行大量的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结果是利率上升,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加,国际游资进一步流入,形成现实的升值压力。其结果就是出现人民币小幅度升值(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汇率由2005年7月21日的8.11下降到2008年5月30日的6.9472)和CPI逐步上升并存的奇怪现象。看来,沿用原来的调控思路防治不了通货膨胀,若想走出困境,必须转变调控思路。

二、减少央行对汇率的干预,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一)我国目前的汇率机制并不存在央行必须干预汇率的内在要求

从以上的论述可知, 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是此轮通货膨胀形成的根源。 但国际收支顺差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使两者联系起来的是央行对汇率的干预。 在1994年1月至2005年7月期间, 虽然我国宣称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但管理的强度更大。因为那时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 企业所收外汇都要及时地卖给银行,不足部分从银行购买,而银行受到结售汇周转头寸的限制不能过多持有外汇, 在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下, 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多余外汇必定由央行接手。 再加上银行间外汇市场汇率和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的挂牌汇率都必须以央行制定的基准汇率为中心,在一定幅度内波动,这样,我国就成了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在这样的汇率制度下, 央行对汇率的干预是汇率制度本身所决定的, 本身没有回旋的余地。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 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 从2002年开始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向我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国际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也逐渐增强。

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汇率体制改革,除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扩大汇率波动的幅度外, 还降低了开立外汇存款账户的条件(结售汇制度由强制向自愿过渡),把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改为综合外汇头寸管理,后又把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银行间外汇交易主体不断增加; 零售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不断推出新的外汇交易种类;银行间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方式, 并且央行不再参与中间汇率的制定。所以从汇率机制本身来讲已不存在央行必须干预汇率的内在要求,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很容易实现。

(二)减少央行对汇率的直接干预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制

“三元悖论”(又称“不可能三角”)理论告诉我们,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的稳定性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 各国充其量只能实现这三个目标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即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两个顶点。目前我国的政策组合实际上是“非角点”政策组合,即资本不能完全流动,汇率不是完全固定,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相当于易纲、汤弦(2001)扩展的“不可能三角”中的O点(如图2)。该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左边M表示货币政策完全独立,底边K表示资本完全流动,右边E表示汇率稳定,O点到三条边的垂直距离分别为m、k和e,分别表示货币政策依附程度、资本控制程度和汇率变动程度。因等边三角形内任何一点,到三条边的垂直距离之和等于一个常数,当m、k和e中一个数值发生变动, 另外的两个或其中的一个必须发生相反的变动。目前,为有效治理通货膨胀,需要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即m变大,为使减少央行干预后汇率波动保持在一定幅度之内, 则k必须变小,即暂停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加强对资金流出入的管理。

三、减少央行对汇率干预的具体配套措施

(一)多部门配合,控制外资的流入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资本项目出现了大量顺差, 而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FDI)引起的。真实的FDI和一部分国际游资通过该渠道流入。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由于外汇短缺, 我国制定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目前,这些政策已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控制外资的流入应先从FDI开始: 限制地方政府竞争性的招商活动和措施, 不再将利用外资的数量作为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指标; 建立符合有关国际规则的统一的外资企业准入制度, 提高门槛, 加强控制;加强对即将期满的合资企业的分类管理,制定有关指导标准,不符合条件的合资企业不再续约;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外资企业,可以考虑在国家给予一定补偿的基础上予以提前关闭,清算退出。为控制国际游资的流入, 还要加大对地下钱庄的打击力度,暂停对QFII的新增额度。只要措施得力,即使减少央行的干预,人民币汇率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当然, 不排除减少央行直接干预后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况,这样可能会造成两种不利结果:一是国际游资获利后撤离,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二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后会影响进出口,进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为防止国际游资盈利后短期内大幅度撤离, 我们对资本流出项目也要加强管理, 对国内居民对外直接投资及证券投资不应过于鼓励, 以防国际游资借道大量撤离。为减少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要引导涉外企业积极进行外汇风险防范。目前我国已经推出一些外汇保值工具(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掉期和外汇期权等),只要企业运用措施得当,还是可以把汇率风险降下来。 当前要做的是督促和引导企业增强汇率风险意识, 积极学习运用各类金融工具管理风险,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考虑对他们开办政策性汇率保险。

(二)扩大内部消费需求,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里, 贸易收支顺差是主要原因。 贸易项目出现顺差肯定是出口价格便宜所致。有两种原因会造成价格便宜:一是利润空间小,二是成本低。国内企业之所以在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出口是因为国内需求不足。国内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只好在国际上低价出售,否则会造成企业库存增加甚至停产。 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低是由于劳动力、土地、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低所致。劳动力、土地、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不调整,最终根源也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因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里消费动力不足, 只有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而只有维持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的低位价格,才能刺激投资和出口,才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C+S+T+M,可以得出X-M=(S-I)+(T-G),当财政平衡即T-G=0时,X-M=S-I,即对外贸易的顺差是由储蓄大于投资引起的。理论上来讲,储蓄大于投资可能是因为国内储蓄太高也可能是因为国内投资太低, 但就我国来说, 主要是由储蓄率太高所致。 储蓄等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 所以高储蓄率就意味着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净出口来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确实不高。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贸易收支顺差的根源。

造成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被大家认同的贫富差距过大,医疗、社会保障机制等不健全之外, 笔者认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市场上供给的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不相符合。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体,城镇和乡村在收入、消费习惯、生活环境上差别很大,对商品的需求自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可是许多生产厂家缺乏对市场的调查,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产品, 结果往往是生产出的产品既不符合城镇居民升级了的消费需求, 也满足不了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 所以扩大内需不但要通过税制改革和转移支付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完善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制, 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重视市场调查和研发, 针对城镇居民设计出个性化、差异化的高端产品,针对农民设计出适合其生活条件、并有能力承受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对国外需求的依赖, 使我国的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等国内经济调整到位之后,继续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最终实现资本在国内外的自由流动、人民币自由浮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总之,要想有效治理通货膨胀,就必须减少央行对汇率的干预,走出“囚徒困境”,增加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降低汇率波动的幅度,把减少干预后的风险降到最低,目前应暂停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加强对资金出入境的管理, 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措施扩大内需,消除贸易收支顺差的根源。通过长短期政策的结合,使我国的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赵庆明. 中国汇率改革:问题与思考[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03-104.

出货通知范文3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51-01

摘要:选取投资、出口这两个经济变量,应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通货膨胀与这两个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通货膨胀和投资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通货膨胀对出口的这种作用很微弱。

关键词: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投资;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03-2007 年GDP 更是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但随着全球经济下滑衰退,中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适时转变取向,一年之内从最初的“双防”,转向年中的“一保一控”,再转为四季度的“保增长,扩内需”。2008 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这种“大转向”引起了我们新的思考。因此,研究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是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探讨如何避免通货膨胀给经济运行带来危害。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宏观经济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有经济变量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用单一指标来衡量经济运行态势在许多年前就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因此,本文就选取这三个指标来分析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由于消费方面难以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还没找到合适变量来表示,本文选取1986-2011年为样本区间,用投资增长率代表投资水平、用出口增长率代表出口水平、用CPI 涨幅代表通货膨胀水平,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采用增长率而不是各指标当年的绝对数,可以更好地反映宏观经济和通货膨胀的波动情况。

二、理论分析

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十分广泛和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是正相关关系或负相关关系,更不能说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就是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和提高市场的交易费用,从而抑制投资。同时,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政府往往会采取综合措施,制订从紧的调控政策,回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规范投资的市场准入,运用税费措施加强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以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对出口也有影响,通货膨胀通过商品劳务贸易机制、国际资本流动机制和心理预期渠道等经济机制作用于汇率,而汇率则会影响到出口额。心理预期渠道作用于人们在汇率市场上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定性分析。

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为了先得到一个直观的印象,先进行定性分析,即观察采集到的数据,并运用Excel软件,我们可以发现,投资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及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比较大。投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呈反向变动关系,当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候,投资增长率则较低,如在1988-1989 年通货膨胀率出奇高时,投资增长率则在1989 年降至罕见的-11%;在1993-1995 年的高通货膨胀时期,投资虽然在增长,但增长幅度却连年下降。

(二)单位根检验。

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而且具有单位根。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各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有ADF 法和PP 法,本文采用ADF 法。以CPI 代表CPI 涨幅(通货膨胀率),以I 代表投资增长率,X 代表出口增长率,表示一阶差分,检验结果可知,CPI、I、X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了原假设,接受了备选假设,说明它们都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对它们进行一阶差分,并再次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所有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不存在单位根。因此满足协整检验要求数据同阶单整的前提条件。

(三)协整检验。

为了检验CPI和投资增长率I、出口增长率X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这里用Engel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EG两步检验法来检验CPI和投资增长率、出口增长率的的协整关系。首先,根据最小二乘法构建CPI与出口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的回归方程模型方程:

然后用OLS方法进行协整回归,构建CPI和投资增长率、出口增长率的估计方程,可以得到:

(-0.923789) (0.591549)

D.W.=0.628547

其次,对上式形成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详见表3。由表中可以看出,残差项也是稳定的。因此可以认为CPI和投资增长率I、出口增长率X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投资系数为-0.151276,与通货膨胀成负相关关系。出口增长率的系数为正,则对通货膨胀有促进作用。投资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0.923789),出口增长率影响相对较小(0.591549)。

(三)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Granger检验通货膨胀率与各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运用E-Views 软件,先后修正滞后期长度为1 和2,发现结论是一样的。根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通货膨胀不是投资增长的原因”和“投资增长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这两个假设都被拒绝了,说明通货膨胀与投资增长的变动互为原因。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固定资产投资是否过热,如果经济过热,则将引起通货膨胀,而在高通货膨胀时,就会减少投资。另外,出口增长与通货膨胀互不为原因。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货膨胀和投资呈现负相关关系。这在现实中的意义是: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投资的变化量是十分敏感的,只要通货膨胀率提高,投资者们往往会迅速地撤出投资资金。反过来,当通货膨胀率降低,投资就会增加,即今年的通货膨胀可能是往年的投资过热的结果。在长期中,出口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短期内的推动作用非常微弱。

(二)政策建议。

当经济运行中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时,我们建议:

1.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主张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无论是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息,都会对企业利润、股市、房市形成打压,导致基金、热钱流出股市、房市,进入银行寻求固定收益,这样不但不能解决M2 持续高速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问题,反而会引起需求下跌,加大经济下滑风险。因此,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更有利有经济增长。

2.要增加总供给,调整经济结构,不主张控制总需求。因此,治理通胀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途径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3.应扩大进口,优化出口结构,不主张限制出口。限制出口会导致国内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利润降低,就业减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所以,优化出口结构,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才是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出货通知范文4

自从第一次排完座位,高骏就一直坐我后面,我第一次看见他的名字时是这样想的:高骏,“高”不算高,“骏”也只能算半个,虽然他那种长相说不上“修花毙月”,但也不是长的太抱歉的那种。第一堂数学课上他欠作业,老师点他名字,高骏站起来,数学老师夸张的说:“哎哟,高骏原来是这么个帅小伙啊!和成绩不配哦!”(这种审美观啊!!!)高骏鼻梁上架了一副眼睛,不能说是“四眼田鸡”,因为正是这副眼镜,才突出高骏的活跃气氛(在他的胸卡上有他没戴眼镜的照片)。

高骏的成绩属于不冷不热型的,象一股台风,不是说他强劲,而是说他不稳定,不是不稳定,而是急剧不稳定……反正自开学以来,一会儿“耶!”,一会儿“嗷!”的他,平均分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像一个坏掉的温度计。

学期一开始,尹老师就让他担任“勤杂工”式的安全委员,哈哈,这个名词听着新鲜吧,这就是管门窗开关的班干部,厉害吧(别扭的厉害!+勤杂工)。他在现场就颁下了这个职务并履行诺言??我一定位班级造福。

出货通知范文5

关键词:PLC;除尘;火电厂

2013年1月以来,我国雾霾天气十分频繁,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全国雾霾平均日数为1961年以来第一高值。2月22日郑州市环保局首次公布了郑州市几大污染元凶饿“罪恶”比例,其中燃煤贡献41%。以新力电力为例,平均一天烧一万吨煤,平均每天有3吨左右的烟尘飘到空中。为了满足降尘要求,本文采用利用PLC控制电除尘振打电机,实现振打系统的自动运行。该系统由PLC及高压部分、振打部分、卸灰部分及加热控制部分组成,该控制系统框图如图一所示。篇幅所限,本文只介绍其中的振打部分。

图1 系统控制框图

2 电除尘原理

电除尘是一种气体除尘的方法。高压静电场可以将经过的含尘气体电分离,使负离子与尘粒相结合,结合后的尘粒带负电将受到高压静电场的阳极吸引,尘粒到达阳极表面就会放电沉积。简而言之,电除尘即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电除尘器常用于以煤为燃料的工厂、电站,用于减少排放烟气中的粉尘,是改善大气污染的重要环保设备。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烟气通过电除尘器主体结构前的烟道时,使其烟尘带正电荷(高压部分),然后烟气进入设置多层阴极板的电除尘器通道。由于带正电荷烟尘与阴极电板的相互吸附作用,使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吸附在阴极上,定时利用电机振打阴极板(振打部分),使具有一定厚度的烟尘在自重和振动的双重作用下跌落在电除尘器结构下方的灰斗中(卸灰部分),从而达到清除烟气中的烟尘的目的。

3 振打系统控制要求

本振打系统采用八个电场收尘器,如图2所示。烟气在引风机作用下分两路进入电场,经净化后由烟道排出。图2中,1M~10M是十个振打电机,11M和12M是两个电动阀门电机,通过该电机的正反转实现电动阀门的开关,阀门关闭则烟气无法通过。系统中具有4个限位开关,分别为阀门1的SQ1、SQ2和阀门2的SQ3、SQ4。

图2 电场收尘振打装置示意图

控制要求如下:(1)相邻电场的电机不能同时工作。(2)最后的振打电机在振打时,应在关闭阀门的状态下进行,振打完成1.5分钟后再打开阀门。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电机运行时时序图。

4 硬件设计

根据控制要求,本系统选用FX2N-60MR,考虑到系统需要进行手动控制,故输入部分设置了手动启动按钮若干,手动与自动控制的切换开关,总启动停止按钮。输出部分除设置系统中电机的接触器外,还设置了若干指示灯用以表明状态。

5 程序设计

总体设计,程序由手动程序和自动程序以及用于处理这两种程序相互切换的公共程序组成。

(1)初始化程序设计。通过转换开关的状态不同,系统将执行自动振打或跳过自动振打处于手动控制方式下。执行手动程序时,自动振打启动按钮将失效。

(2)自动程序设计。周期性的利用电机振打极板可以使极板上附着的粉尘掉落到灰斗中,保证电极的实现静电除尘的有效性,定时的振打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提高除尘效率。烟道中极板在入口处粉尘浓度较高,故此处粉尘附着的量最大,需要振打的时间越长,需要振打的周期也越短,极板越向后的部分,因烟气中粉尘已经在前面的极板上附着一部分,烟气中粉尘浓度已有所下降,所以后面的极板附着的粉尘相对前面有所减少,振打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少,其需要振打的周期相应更长些,这就要求八个振打电机的周期需要合理设置,达到除尘的最佳效率。据此,本设计中,M1和M2为一组,M3和M4为一组M5和M6为一组,M7和M8为一组,每一组内的两台电机振打时间及周期一致,组与组之间振打时间及周期设置不同。以第一组M1和M2为例介绍振打程序,按下启动按钮松开后,M1首次启动,运行五分钟后停机,M1的再次启动条件为M2开始停止时,同理,M2的振打是由Y0的下降沿触发,从而形成循环启动。

6 结语

大气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迫切希望生活在洁净的大气中,郑州市周边有很多的煤电厂,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减少自身的粉尘排放。通过静电除尘振打原理,利用一台PLC控制系统的高压部分、振打部分、卸灰部分和加热控制部分,可显著进行气体的除尘,除尘效果良好,为城市的蓝天白云做出了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志良.PLC原理与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出货通知范文6

关键词 烤烟;施肥处理;土壤酶活性;根系活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7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18-03

Abstract Taking Yuyan 10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the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root activity were studied by pot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T1,T2,T3 and T4 treatments all improved the activity of soil catalase,soil invertase and soil urease in different degrees,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1 and T4 was better. The change trend of soil prote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was complicated,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regularity. The root activ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fast-growing period increased rapidly,and the effect of T1 treatment on root activ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Key words tobacco;fertilization treatments;soil enzyme activities;root activity;effect

近年恚我国的烤烟种植制度、施肥方式等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有机肥料使用量减少,不仅造成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同时也造成了土壤条件恶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甚至环境污染,不利于我国烟区生产和烟区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贮存、释放、转化和调节营养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运行的功能[1]。不同种植方式、秸秆还田、施用土壤改良剂、覆盖和施肥措施等均对植烟土壤关键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5],而对芝麻饼肥、生物质炭与复合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关键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6-9],确定最佳的施肥组合,指导合理施肥,以提高烤烟生育期的土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为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形成以及烟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14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农场进行,供试土壤为当地的黄潮土,质地中壤,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80 g/kg、碱解氮含量为75.0 mg/kg、速效磷含量为9.21 mg/kg、速效钾含量为120.0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烤烟品种为豫烟10号。

供试肥料:商品化烟草专用无机复合肥(10-18-20,河南宜阳化肥厂生产);商品化生物质炭(河南商丘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芝麻饼肥;小麦秸秆。

1.3 试验设计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常规施肥作对照,不施芝麻饼肥和生物质炭;处理T1:常规施肥+芝麻饼肥20.0 g/盆+生物质炭160.0 g/盆;处理T2:常规施肥+移栽后35 d秸秆覆盖还田(小麦秸秆,300.0 g/盆);处理T3:常规施肥+芝麻饼肥20.0 g/盆;处理T4:常规施肥+生物质炭160.0 g/盆。烟苗于2014年5月16日移栽,每盆栽植1株,每个处理重复15盆。常规施肥:每盆施纯N量为3.5 g/盆,N∶P2O5∶K2O=1.0∶1.5∶3.0,磷、钾不足部分用单一磷肥和钾肥补充至所要求的氮、磷、钾施肥配比。

1.4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分别在烟苗移栽后30、45、60、75 d采集土壤0~20 cm耕层土样,每个处理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剔除样品中的石砾和植物残体等杂物,自然风干后研磨保存。在烟苗移栽后45 d和75 d拔取整个烟株,把根系冲洗干净后立即测定其根系活力[10-12]。

土壤关键酶测定主要包括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13-14],其中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每1 g干土1 h内消耗的0.1 mol/L KMnO4体积数(mL)表示;土壤蔗糖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性以24 h后1 g土壤中葡萄糖的毫克数(mg)表示;土壤蛋白酶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蛋白酶活性以24 h后1 g土壤中氨基酸的毫克数(mg)表示;土壤脲酶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以24 h后1 g土壤中NH3-N的毫克数(mg)表示土壤脲酶活性。

根系活力测定采用TTC法,用TTC还原量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15-1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土壤中,对生物和土壤具有毒害作用,与此同时,在生物体和土壤中存在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从而消除过氧化氢对植物的毒害作用。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以反应土壤腐殖质化的强度大小以及有机质转化的速度[17]。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植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见图1。由图1可知,在生育期内植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并且各处理间的差异较小。烟苗移栽后30 d,各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CK,且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烟苗移栽后45 d,处理T3的酶活性最大,除处理T1外,其他处理的酶活性均高于CK,且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烟苗移栽后60 d,处理T1、T2的活性低于CK,处理T3处理的酶活性高于CK,处理T4的酶活性显著高于CK,除处理T4外,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烟苗移栽后75 d,除处理T2外,各处理的酶活性均高于CK,其中处理T4的酶活性最大。从土壤过氧化氢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来看,处理T3、T4的酶活性在生育期内一直增加,且处理T4增加的幅度最大,因此处理T4对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效果最佳,其次是处理T3。因此,处理T4对降低土壤中危害植物根系的过氧化氢的含量的效果最佳。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蔗糖酶与土壤中有机质、氮、磷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呼吸强度有关,其酶促作用产物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土壤肥力越高,蔗糖酶活性越大[18]。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植烟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见图2。由图2可知,除了CK外,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基本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除了CK外,各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均在移栽后45 d时出现了高峰,并且不管在任何生育期,理T4的酶活性均高于CK,同时,除了在移栽后75 d时处理T4下的酶活性低于处理T3外,任何生育期处理T4的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几个处理。因此,处理T4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从标准误的角度分析,在移栽后30 d时,处理T2的酶活性最小,显著低于CK的酶活性;处理T1、T3的蔗糖酶活性大于CK,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处理T4的酶活性最高,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烟苗移栽后45 d,各处理的酶活性均大于CK,其中处理T4的酶活性最大,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性显著。烟苗移栽后60 d,处理T4的酶活性大于CK,而处理T1、T2和处理T3的酶活性均小于CK,酶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各处理间蔗糖酶活性差异性不显著。烟苗移栽后75 d,各处理的酶活性均又升高,均显著大于CK的酶活性,处理T1、T2、T4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以上分析,处理T4(复合无机肥料和生物质炭配施)对提高植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效果最佳,能够改善植烟根际土壤肥力状况,为植烟生长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蛋白酶参与土壤中存在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其他含蛋白质氨的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它们的水解产物是高等植物的氮源之一,因此蛋白酶活性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土壤对植物氮素的供应。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植烟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见图3。由图3可知,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蛋白酶活性变化趋势比较复杂,不同处理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CK和处理T3的酶活性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处理T1的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处理T2和T4的酶活性变化趋势最为复杂,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从标准误的角度分析,烟苗移栽后30 d,除处理T3外,其他处理的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处理T3和CK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烟苗移栽后45 d,除处理T4外,其他处理的土壤蛋白酶活性均高于CK,并且处理T3的酶活性最大,不同处理间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烟苗移栽后60 d,处理T1的酶活性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处理,而处理T2、T3、T4的酶活性均显著小于CK,处理T3的酶活性最小。烟苗移栽后75 d,不同处理下的酶活性均小于CK,且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脲酶的催化作用极为专性,它仅能水解尿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和二氧化碳、水。土壤酶的活性,与微生物数量、有机物质含量、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常用土壤脲酶活性表征土壤的氮素情况。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植烟土壤脲酶活性表现见图4。由图4可知,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不同处理下的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较为复杂,其中,CK、处理T1、T4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处理T2、T3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从标准误的角度分析,在烟苗移栽后30 d,不同处理的脲酶活性均大于CK,并且处理T4的酶活性最高,处理T4的酶活性显著大于其他几个处理;处理T1和CK之间的酶活性大小无显著性差异,处理T4的酶活性均显著大于CK。烟苗移栽后45 d,不同处理的酶活性均大于CK,处理T1下的酶活性最大,其中处理T3和CK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处理T1、T4的酶活性大小均显著大于CK(P

2.5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烤烟根系活力表现见图5。由图5可知,在烟苗移栽后45~75 d,不同处理的根系活力均迅速增大,这是因为移栽后45~75 d是地上部分生长最快的时期,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保证烤烟的正常生长,从而协调烤烟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从标准误的角度分析,烟苗移栽后第45 d,各处理的根系活力均大于CK,且各处理间的根系活力大小无显著差异。烟苗移栽后第75天,除处理T1外,其他处理的根系活力均小于CK,各处理间根系活力无显著差异。总体来看,处理T1对增大植烟根系活力的效果最佳。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关键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芝麻饼肥和生物质炭的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常规施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常规施肥+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肥+芝麻饼肥、常规施肥+生物质炭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育期内植烟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脲酶的活性,这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其中以常规施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常规施肥+生物质炭处理对提高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脲酶活性的效果较好。

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4个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大,在烟苗移栽后30、45 d,4个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烟苗移栽后60 d,常规施肥+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而常规施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常规施肥+秸秆覆盖还田和常规施肥+芝麻饼肥处理下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常规施肥对照无显著差异;烟苗移栽后75 d,除了常规施肥+芝麻饼肥处理的酶活性显著小于常规施肥处理外,其他几个处理的酶活性均显著大于常规施肥对照(P

烤烟植株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具有相关性,地上部正常生长发育和形成高品质的烟叶需要有强大的地下根系供给水分和矿质营养,而地下部根系的不断伸长和增粗也需要地上部叶片经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根系。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烤烟处移栽后45~75 d时,此阶段是决定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根系活力迅速增加,以保证为地上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矿质营养。分析可得,常规施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常规施肥+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肥+芝麻饼肥和常规施肥+生物质炭等4个处理的根系活力均与常规施肥对照无显著差异,但以常规施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处理对根系活力的提高效果最佳。

因此,在以后的烤烟生产中要注意合理扩充土壤碳库,以提高土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为烤烟生长和特色优质烟叶形成奠定基础,促进烟区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李琰琰,刘国顺,向金友,等.氮营养水平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1(2):39-43.

[2] 郑林林,任明波,陈旭,等.不同种植方式下烤烟田土壤酶活性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3):23-28.

[3] 周礼恺.土壤酶学[M].北京:科学出版杜,1987:118-159.

[4] 周世萍,段昌群,韩青辉,等.毒死蜱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5,14(5):672-674.

[5] 樊军.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6] 郑林林,任明波,陈旭,等.不同种植方式下烤烟烟田土壤酶活性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3):23-28.

[7] 李娟,赵秉强,李秀英,等.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144-152.

[8] 张长华,蒋卫,蒋玉梅,等.施肥对烤烟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3):77-80.

[9] 武雪萍,刘增俊,赵跃华,等.施用芝麻饼肥对植烟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氮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4):541-546.

[10] 汪邓民,龚文丰,吴福如,等.覆膜条件下氮磷肥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烟草生长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4(6):33-36.

[11] 许自成,王小东,杨伊乐,等.覆盖对烟田土壤酶活性及烤烟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1):197-200.

[12] 矫丽娜,李志洪,殷程程.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研究现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0):54-56.

[13] 甄丽莎,谷洁,高华,等.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2,32(9):1811-1818.

[14] 季立声,贾君永,张圣武.秸秆直接还田的土壤生物学效应[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2,23(4):375-379.

[15] 徐茜,彭桂芬,何穗伟,等.不同氮肥形态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J].烟草科技,1997(6):38-40.

[16] 张夫道.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动态和平衡Ⅱ:对土壤氮的有效性和腐殖质氮组成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1):39-48.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