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年假通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年假通知范文1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们都在做正经事,孩子们却只是在玩耍,在梦想,仿佛在无所事事中挥霍着宝贵的光阴。可是,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节。粗心的大人看不见,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短暂的。如果只看数字,孩提时期所占的比例确实比成年时期小得多。可是,这似乎短暂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悠长的时光。我们仅在儿时体验过时光的永驻,而到了成年之后,儿时的回忆又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对聪明的大人说的话:倘若你珍惜你的童年,你一定也要尊重你的孩子的童年。当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时,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扰他。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如同纪伯伦所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年假通知范文2
公司全体员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19年春节放假安排如下:
1月24日(星期五、农历除夕)至1月30日(星期四)放假调休,共7天。1月31日(星期五)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单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防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公司人事部
2020年01月20日
2020春节学校放假通知范文
亲爱的各位学员及家长:
值此新春到来之际,学校全体员工祝愿您及其家人新春愉快,阖家欢乐!
为了保证学员的上课连续性,现将春节期间放假时间安排如下:
1.
2020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至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为统一放假时间,这段期间所有课程停课。
2.
月日((农历正月初六)各分校前台陆续上班,所有校区咨询电话均恢复正常。
3.
月日((农历正月初七)所有班级正常开课,各校区前台恢复正常上班,手续均可办理。
4.
家长如遇特殊情况,请详询*******
学校:*******
2020
年
月
日
什么是春节
春节,是我国一年一度普天同庆的最大节日,也被称为年节。其特定日期就是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大年—农历元旦。古代的年节性日期是多次变化的。比如夏代以建寅为正,就是以一月为正月。商代以建丑为正,就是把十二月做正月。到周朝时以建子为岁首,就是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车同轨、书同文、改服色、变历法的政策,以建亥为正,就是十月为正月。汉朝初年仍然沿用秦制,到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才将年确定为现在的正月初一。虽然中间有所变动,但大体延用到了今天。关于岁首,各朝代都认定是正月第一天。由于日期和岁首称呼多变,年的一些新称呼不断出现,元旦、正旦、正日、元日、上日、新正、新年、三元、三朔等,这与各朝代历法计算方法不同也有关系。所谓元,就是开始、第一。旦,就是早晨,旦字上面有个日字,就含有日出之意。朔日,即按月亮出没,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朔望二字相连就指从初一到十五这半月时间。
年假通知范文3
1、以家人之名李尖尖童年扮演者是丛尚。这个名气听起来就感觉很洋气。小葱花于2013年出生,来自吉林长春,今年七岁的她已经出道好几年了,曾参加过《爱上幼儿园》、《放开我北鼻》等节目。
2、同时小葱花还出演过不少作品,比如在《欢乐中国人》中饰演小美人鱼,在《零零大冒险》中饰演东北小葱花。
(来源:文章屋网 )
年假通知范文4
关键词: 卡通文化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卡通文化属于时尚文化,是青少年亚文化的表现范畴,它存在于一部分青少年中。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文化既然能够在青少年中生长,就一定包含着主流文化所不能弥补的更为年轻、更有活力的社会心态和文化心态因素。比如它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了青少年追求时尚的需求,同时在追求卡通的过程中,青少年也能学会一些技术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然,卡通文化的传播,肯定会因为其浓厚的商业性而带给青少年不可避免的消极效应。我们应积极引导,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既肯定它的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又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力度,增强对青少年的了解和关怀,以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文化是人创造的,而一旦人类创造了文化,这种文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塑造和改变着人。卡通文化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它对社会的影响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同时并存。作为一个有别于成人世界的群体,青少年在与成人世界的文化发生互动时,最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形象、休闲、“偶像崇拜”、语言、价值观就是其主要的表现方式,它们可以表示一种亚文化存在的程度,而且它还表明因轻视和冲击主导价值观而体现出特殊亚文化的地位。
一、卡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1.生活价值观:愉悦身心。
现在,青少年普遍学习压力大,有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抑郁心理,他们在看卡通时,会得到一种情感上的安慰――在现实中找不到的答案,在卡通里都可以找到,有助于他们的心理情绪调整,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一方面,卡通的娱乐功能赋予青少年乐观的生活观、广阔的生活空间和多样的生活色彩。卡通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另一方面,卡通给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全新在于这些卡通提供给青少年的不是传统卡通片的简单说教的低幼故事,而是现代青春的新体验和不同于成人世界的梦想飞舞。
2.人生价值观:净化心灵。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动画家按照自己对美和丑的判断,在作品中塑造出种种艺术形象,告诉人们哪一个是美的,值得赞颂;哪一个是丑的,必须鞭挞,从而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们对美与丑的判断能力。卡通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励着青少年开拓创新、追求科学的精神,强烈地激发了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审美价值观:追新求变。
作为社会最敏感、思想最活跃且富有才智的青少年,他们较之社会其他群体对新事物有更大的热情。他们不甘寂寞,厌恶枯燥、乏味、单调的生活,而对求新、求奇、求异情有独钟,越是新奇、新潮、新派的东西,越是喜欢,但凡领潮流之先的东西,他们都会热切地尝试。每一时代的新潮东西,总是青少年消费后才流行。
4.科学价值观:从乐中学。
卡通是一种能够承载更多想象力的文化载体。许多人类能够想象的东西,都可以在卡通作品里体现。它是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可以随意挥洒想象力的文化载体。青少年在生活中总是喜欢追逐、嬉戏、打闹,有时还搞一些恶作剧,天性不喜欢一本正经。特别是中国的孩子自出生以来,就不断受到家长、老师、书本的“正面教育”,而卡通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优秀的卡通总是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青少年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二、卡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生活价值观:盲目追逐。
卡通文化良莠不齐,而青少年的认识能力有限,对卡通文化缺乏有效的鉴别,造成盲目模仿,产生了一些不良习惯和犯罪行为。近些年来,卡通剧已成为青少年精神食粮中的主食之一。青少年能对这些暴力形象的暴力行为耳熟能详,而且能够根据剧情为剧中人物的暴力举动找到一千个心理上的理由。于是,不少青少年观看后,便盲目模仿剧中的拳打脚踢,有的甚至按照剧中人物或情节的模式去干那些恶作剧式的劣事。
当代青少年更愿意选择娱乐性的卡通类型,而对于政治型的卡通却缺乏热情。不少当代青少年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他们相信权力尤其相信金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认为金钱、权力和声望是当代成功人士所追求的目标。当代青少年的功利性意识及其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利益驱动性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文化“物质主义”的精神特征,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欲的满足以追求世俗的幸福。
2.人生价值观:价值迷失。
人生价值观是个体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一生的发展方向。在今天的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肯德基、可口可乐、耐克、美国游戏、欧美大片等西方文化产品魅力无穷,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宣传优势和新颖的形式,日积月累地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上构建自己的形象,使得远隔重洋的中国青少年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这种外来的“优越性”。我国的青少年主要喜欢看外国的卡通作品,而外国的卡通作品反映了他们民族的心理和情绪,并不符合我们的国情。这会导致青少年接收外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淡化我国传统的文化。
3.道德价值观:道德滑坡。
道德价值观是指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活动对于社会、群体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青少年道德缺失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缺乏道德意识,是非观念不强,是当前青少年存在的突出问题;分不清是与非、美与丑,廉耻意识淡薄是青少年缺乏道德意识的具体表现。这些现象与青少年们所接触到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比如一些低质量的卡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散布着一些不良的道德思想,甚至麻痹了青少年们的感觉。经常重复观看暴力或沉浸在类似的卡通作品中,青少年们会对暴力的感觉变得迟钝,认为暴力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一些青少年看到电视上刀剑飞舞、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感到的不是痛苦,而是痛快。可见,如此种种的低级庸俗的内容和形式,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品质。
三、如何应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面对在青少年中有巨大市场的卡通文化,我们不能消极地听之任之,更不能盲目地“围追堵截”,而应积极地加以引导,在净化现有青少年文化市场的同时,逐步建设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形式新颖时尚、活泼生动,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文化阵地。
卡通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不论从形式的多样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对青少年产生了较强的渗透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积极引导,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既肯定它们的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又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力度,增强对青少年的了解和关怀,以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卡通由于寄予了人类的某些理想而具备了强大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它对青少年形成的影响可能会超过我们的想象。这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熏陶下一代的强大工具。与其担心电视的负面影响而“因噎废食”,不如将媒体教育的观念传达给我们的下一代。对于青少年来说,娱乐是激发学习兴趣、维系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而且,娱乐趣味,以及对于娱乐的理解力的培养,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我们应通过学校、家庭、政府和传媒正确引导青少年看卡通,培养青少年的形象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会青少年观察生活、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现象,促进个体生命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钟添贵.成长的诱惑.福州:海风出版社,2003.
[2]对话――文化嬗变与中国命运.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3]任频捷.动画片对中国儿童暴力性倾向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年假通知范文5
养育了14年的孩子非亲生
黎纯琳是南宁市某学校的医生,丈夫梁文奇则是这所学校的老师,他们有一个儿子,叫梁超。
2004年8月的一天,梁文奇陪妻子去医院看病。想到长这么大,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呢,梁文奇便去验了血。结果出来后他告诉妻子,他是O型血。
不想一听丈夫的话,黎纯琳脸上顿时出现了从疑惑到惊讶到惊慌到迷茫的一系列表情变化。因为黎纯琳的血型也是O型,而他们的孩子梁超的血型却是B型。作为医生,黎纯琳知道,血型都是O型的夫妇,生出的孩子血型不会是B型。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梁超不是我们的孩子?
2005年5月,经过反复思考,黎纯琳和丈夫找了个借口,带着儿子去医院抽血,然后将血样送到司法鉴定中心做了DNA亲子鉴定。十多天后,结果出来了。黎纯琳事先虽有心理准备,但一看到鉴定书上最后那一行字“……没有亲子血缘关系。”她还是感到一个晴天霹雳向她打来,昏倒了……
黎纯琳开始日夜牵挂那个在梦中不知向她呼唤了多少次的亲生儿子。可是茫茫世界,他在哪里呢?
要找回亲生儿子,唯一的途径只有从医院这个源头查起。经过多次交涉,医院给黎纯琳提供了一份当年同时在医院生孩子的家庭名单,名单上一共有47个家庭的电话号码。
“先从生孩子时间与你最近的找起吧。”在丈夫的建议下,黎纯琳划出了重点对象。第一个电话,她打给了一个叫吴雪妍的母亲。电话接通后,黎纯琳小心翼翼地问道:“你还记得生孩子的具体日子吧,我跟你是同一天生孩子的。”
“你问这有什么事?”吴雪妍问了一句,接下来的话她几乎是脱口而出的,“是不是你的小孩抱错了?”怎么一问她就知道?是不是她也在找她的亲生儿子?黎纯琳心里一动,于是直截了当地说起了她的孩子情况。吴雪妍听着心里也是异常激动,因为她也有着与黎纯琳一样的疑惑,而且比黎纯琳早了十几年,她的家庭为此还破裂了!
过早地承受抱错之痛
17年前,吴雪妍和江海立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很快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1991年11月15日,吴雪妍在医院生下了儿子。夫妻俩给孩子取名江源。
儿子一天天长大,五官渐渐成型,可一家人却发现,儿子不论与他父亲还是母亲都不像。江家是篮球世家,江海立还是篮球教练,在江源会走路后,江家买了许多篮球给江源玩,可江源却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这让江家人大感奇怪。一天,孩子的爷爷嘀咕说:“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像我们家的人,是不是医院弄错了。”吴雪妍当即否认说:“怎么会呢,人家是大医院,很正规的。”
然而江家人的疑心越来越重。在不怀疑医院的情况下,江海立把怀疑放在了吴雪妍身上。漂亮的吴雪妍会不会有外遇呢?面对丈夫和家人的怀疑,吴雪妍百口难辩,只能一再地重申:“我决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两人经常因为孩子的身份发生争吵。
此后,江海立还处处限制吴雪妍的生活,只要她在外迟一点回家,江海立就会刨根问底,结果又是一阵争吵。两人的矛盾逐渐升级。1999年1月,吴雪妍和江海立离了婚,江源随吴雪妍生活。结婚时,吴雪妍辞掉了工作,一心做家庭主妇,离婚后为了抚养儿子,她不得不四处打工,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尽管生活历经磨难,可吴雪妍从未对自己的孩子有过怀疑。如今,却有人找上门来打听孩子的情况了!莫非真是抱错了?吴雪妍一时百感交集。
两人相约见面详谈。第二天,双方四人会面,说起各自孩子的性格特征,再看两个孩子的照片,双方基本确认他们互相抱错了孩子。回来后,不仅吴雪妍大哭了一场,江海立也禁不住潸然泪下,深深感到对不起前妻,而如今他又重组家庭,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
“回归”之路:亲也难疏也难
经过几次见面,双方初步确认了“亲子关系”,但是对方所养的孩子究竟是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最终还得通过科技手段来确定。2005年11月,双方各自找了个借口把孩子带去了医院。
两周之后,DNA亲子鉴定的结果出来了,梁超确是江海立和吴雪妍的亲生儿子,江源确是黎纯琳和梁文奇的亲生儿子。两家父母禁不住悲喜交加,但他们很快又陷入了新的难题之中。
捅破了这层纸,大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他们都希望亲生孩子认亲生父母,但又不想让身边养育了十几年的孩子离开自己,因而陷入了一种矛盾心态,双方都在为争夺孩子包括亲子、养子而暗暗使劲儿。
然而,让两家父母感到难堪的是,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一直不肯“认亲”,或者说从心理上不接受,仍只把他们叫“叔叔”、“阿姨”,而且与养父母们之间也渐渐地有了隔阂。以前养父母把孩子当亲生的,想怎么管教都行,可现在却不能随着自己的意说话了,一旦孩子听着不顺耳了,不经意间总会作出一种表情:我又不是你们的亲生孩子,要你们操什么闲心!
为了孩子:两个家庭结“联盟”
2006年8月,两家父母经过考虑后,决定将两个孩子一同转学到市郊的一所学校,这样,他们不论去看望谁,都能见到另一个,同时也让这两个虽没有血缘关系却又是“兄弟”的孩子感情融洽一些。只要孩子们的关系处好了,之后“换位”应该会容易些。
然而3个月后,吴雪妍却接到了江源的电话。“妈妈,我受不了了,快接我回去吧,我要回家!”江源在电话里哭诉说。“孩子,怎么了?”吴雪妍着急地问。“我觉得我快要崩溃了,妈妈,你带我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吴雪妍忙去了解情况,原来,“兄弟”俩一直话不投机,而且互相看不顺眼,动辄恶语相讥,有时甚至拳脚相对。梁超长得比江源高大,又能言善辩,冲突中总是占上风,让江源很憋屈。一天,江源与一只猫在一起玩,当他将猫抱在手上时,脑子里竟生出一个念头:掐死它!但这个念头只一闪,他慌忙将猫扔掉了。听了这些,吴雪妍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恐慌。
经过不断打听后,有人给吴雪妍介绍了广西知名心理学专家王翔南教授。听了他们的诉说后,王翔南说:“目前孩子产生了一种心理反差,他会觉得,我在这个家里的地位朝不保夕了,我的地位肯定会被对方取代。可以这么说,他们俩的关系处于一种竞争的状态。这样,他们的关系怎么会好得了。不管你们把他们放在哪里,他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冲突。也许你们会觉得,两个男孩子在一起时吵架、打架是难免的,但这正是他们这种心理的外在反映。”
王翔南认为:“你们认亲这件事,需要有一个过渡期。但是你们没有让它过渡,直接就拉过来了,所以会产生矛盾。”他向两个家庭建议恢复以前的生活方式,以前是怎么对待孩子的,现在还怎么对待孩子,“这样争争吵吵下去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再继续了。”
两个家庭接受了王教授的建议,一致同意恢复到以前的生活,梁超和江源读完这个学期后,不再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两个家庭今后加强沟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互相关照和支持;在孩子的教育上,一方遇到困难或难题时,双方一起协商解决。
共同:向医院索赔90万元
经过一番波折,两个家庭的生活虽然恢复了正轨,然而“抱错”事件却给他们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他们认为医院应该对此承担责任。2006年11月,梁文奇夫妇、江海立、吴雪妍及梁超、江源共同向法院提讼,要求医院赔偿精神损失费等90万元。12月14日,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2007年3月26日,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法院认为,正常、谨慎、规范的医护行为是可以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因此,该事件并非属于意外事件,且被告提供的原告黎纯琳、吴雪妍的病历及卫生部的关于分娩室工作制度及婴儿室工作制度两项证据,不足以证明其行为没有过错。“抱错”事件的发生,医院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同时认定,被告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并非持故意的心态,且事件发生后,被告能够配合原告寻找亲生父母、子女,因此可以减轻被告的赔偿责任。目前我国并未对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制订统一的标准,实践中应结合侵权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本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方面予以确定。故酌定原告黎纯琳、梁文奇、吴雪妍、江海立的赔偿金数额均为2万元;而原告梁超、江源系未成年人,心智上较成年人脆弱,且阅历尚少,承受压力的能力也较小,其遭受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故酌定其赔偿金数额为3万元。
两个家庭对判决结果感到非常失望,他们认为,判决数额与他们受到的伤害悬殊太大,表示将会上诉。“现在亲生孩子还不叫我们爸爸妈妈,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认我们,多少钱也难抹平我们的心中之痛。”孩子的父母无奈地说。
年假通知范文6
一、童年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存在
儿童或童年,绝不应该仅仅是指个体的一个生理年龄阶段,而是一个已经超越了生物学之意义论域的文化学范畴。在根本上,童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儿童的本能与天性、欲望与需求、情感与志趣、认知与逻辑、话语与活动等,衍生并构筑起童年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世界。人们常常赞誉儿童是诗人、是艺术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是探险家等,这些说法无不都是针对儿童精神与文化而进行的一种隐喻式表达。[1]
正是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童年才表现出其独有的存在态势及特质。
首先,童年是原始的、混沌的。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涌动着、融汇着生命之初的本能、欲望、激情与冲动,构成童年身心成长最初的精神起点和原始动力。这种先天的精神力量,在儿童那里远比在成人那里更加占据主导性的优势地位,并赋予童年以原始性的特征。在精神发生学上,童年的这种原始性缘于这样一种事实,即任何个体精神的发生都是种族进化的经验沉淀与历史遗留。因其带有生物学根源的心智结构的未曾分化或未曾充分的分化,人生年幼便势必拥有了一种浓厚的混沌化特征,并时常处于把幻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予以混淆的存在状态。
其次,童年是自然的、本真的。儿童作为成长中的儿童,是幼稚的、不完善的、未定型的,因其尚未接受或充分接受后天文化与文明理性的熏化与训练,并少有对于客观规则与现实逻辑的自觉遵循与拘束,从而表现出一种更为纯粹的自然与本真。儿童的那种不能延迟满足的欲望和需求、不分场合的喜怒多变、自我中心化的情感倾向,皆是随兴所至和率性而为,是童年天性未经任何润饰的真实流露与表现。可以说,儿童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因其自然而清澈,因其真实而质朴。
其三,童年是感性的、性情化的。“儿童生活在一种前理性状态中,尤其是生活在前科学的世界里”,[2]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以及受制于具体情境与行动的非自觉意识,让直觉的而非抽象的、感性而非理性的心理成分,以压倒性优势成为制约甚至支配其精神活动的力量。童年的感性世界里,势必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和个体好恶的主观表达。儿童真正所需要的,是投身于活生生的大自然与大社会的直观感受与体验,追求感性冲动的释放和好奇情趣的满足,而不是沉浸于符号世界的逻辑推演和所谓科学理性的精确解答。
其四,童年是浪漫的、诗性的。童年充满着无限的梦想和无羁的遐思。正是携带着幻想的冲动与释放,儿童完成主客融渗的整体感知,以及泛灵化的意识倾向,在不自觉里将自己的生命意志和情感意愿投射到他周围的万事万物。于是,儿童就时常处在了一个“美学式”的移情状态,儿童的世界也便充满了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童年成为浪漫主义的诗性童年。
其五,童年是自由的、是游戏的。较之于成熟的成人,儿童似乎是脆弱的、依赖的,然而,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又是独立而自由的儿童,并从一出生起就以其原始而朴素的生命冲动、顺其自然的童真童趣、无拘无束的诗意幻想,而施展着他追求自由和体验自由的权利。而游戏作为儿童天性并蕴含儿童一切身心因素及特点的活动呈现,无疑是儿童满足实现精神自由的最佳途径。正是在游戏中,儿童以棍为马、以椅为车,超越了客观世界的意义约定和现实生活的规则束缚,可以拥有自主能动地把握、控制和确定世界的权利。
正是以其独特的精神存在与文化的表达,人生之初的童年浓彩重墨地涂抹着生命的激情、本真、浪漫与自由。有多少儿童就有多少条通往儿童文化的路径,每一个儿童都在歌唱着童年的歌唱,游戏着童年的游戏,梦想着童年的梦想,困惑着童年的困惑,惊奇着童年的惊奇。自由的游戏、随意的涂鸦、无羁的梦想、兴奋的雀跃、咿咿呀呀的歌唱、对于周围事物的惊异与困惑、不加任何掩饰的喜怒爱恨,甚至也连同着那些有点野性的冲动与淘气,无不都是儿童在依着自己的精神方式,呈现着、表达着、挥洒着、也在创造着属于他自己的文化。童年的世界涌动着人生之初的天性力量,融汇着儿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流淌着自由与诗意的鲜活血液,充满着勃勃生机而仪态万方。
二、童年的永恒价值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童年是一直存在的事实。然而,在人类文明史上,在相当漫长的时期里,童年的概念基本上一直被埋没于黑暗之中。人们真正地意识到儿童不是小大人,而是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是在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这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儿童的发现”。19世纪后期,科学的儿童学(paidology)得以建立,“尊重儿童”的呼声在改革教育的运动中也日益高涨。20世纪更是被誉为“儿童的世纪”,从约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到国际社会组织所颁发的多部保障儿童权益的宣言或公约,都显示出了现代人类对于儿童的自觉关注是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
可以说,人们发现儿童的历史也就是儿童世界逐步从成人的精神世界中独立出来的历史。童年及其特有的精神与文化,一旦被人们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而予以关注,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也便从此步入人们的视界。当然,童年之所以是被“发现”的,而非发明的,乃是因为童年及其价值一直就在那里。童年是永恒的童年,而童年的价值也便是永恒的价值。作为一种永恒存在的童年价值,既可表现在个体的意义上,也可表现在类的意义上。
1.童年是个体精神成长的根基与渊源
童年是任何成熟的精神个体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一种状态。它潜藏着人类成长的秘密和未可限量的可能,是生发成人理性人格的精神根基,是孕育未来生活与生命走向的历史渊源。
儿童的精神与文化一经启始于生命的诞生,便一直绵亘于个体成长的整个儿童时期,成为主导整个童年生活过程的支配性力量,并以其独特的内涵与形式表现,在童年自我与成人世界以及一切异己文化之间,确保并维持一种适度的距离与张力,为个体的儿童免遭异己文化的过度骚扰和侵蚀,安全而缓慢地度过他的童年,提供一道保护的屏障。更为重要的是,有着童年特质的精神与文化因子并不会随童年期的远去而消逝,而是作为一种深层的意识根基一直延伸向童年以后的个体生命历程中去。童年不仅仅只是书写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童年,它也犹如一池永不干涸的甘泉持久地滋润着以理性生活为主导的成人生活。于是,童年是持续人的一生的童年,童年就是每一个成人的精神故乡。
每一个人也都会怀念自己那已经远离了的童年。无论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清贫还是富足,是痛苦还是快乐,但回忆起来却总是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许许多多的文人都曾不惜笔墨地抒发着对于童年的缕缕深情,而他们自己的童年也正是孕育了他们浓厚的人文情愫和乡土情结的源泉。童年记忆之所以构成人生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宿因”,关键在于它是个体的人与世界建立联系的第一步,是个人认识世界的初始印象,也是个人通过世界确立自我存在意识的基础。[3]童年生命里的冲动、激情、幻想、稚趣、游戏,总能让人们从那似乎已经遥远的过去岁月里寻得其中的永久魅力。
当然,童年并不仅仅意味着回忆。可以说,童年既是成人精神世界中不能免除的永恒情结,更是成人精神世界的根基与渊源,是构建成人人格的历史性前提,也是生发成人精神的永恒动力与源泉。一个人的童年经验常常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规定着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宿因”,在个体的心路历程中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每一个人都是从儿童时期那种特定的精神表达和文化体验中绵延而来。正如蒙台梭利宣称:“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4]童年留下一扇敞开的门,它允许过去的感性岁月在每一个人身上继续生长,在时间齿轮的飞旋中给予他绵延不断的精神食粮。
2.童年是孕育人类精神与文化的母体
童年价值的永恒性不仅在于它是个体精神成长的持久动力和根基。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立足于浩瀚而漫长的人类进化的历史,童年乃是一种作为类的精神与文化的现象,而且任何历史时期的人类精神与文化也都无不诞生于此而又归属于此。
在种族进化的视野下,个体的精神发育走过了人类进化的历史,沉淀着人类祖先在其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生存与发展的经验。于是,在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所有人的身上都存在着相同而普遍的某些先天倾向或各种本能的形式,即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发生在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典型情境中,便会形成各种文化的“原型”。由此,在深层心理学那里,童年就是一种“原型”。童年“原型”构成一种超个性化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作为“原型”的童年,就是与人类无限遥远的往昔有机联接的精神形式,就是共同的、普遍的、具有类属性的一种文化现象。
“儿童的心灵结构是人类共同的心灵结构,是永远展示无限可能性的光明的源泉。”[5]当童年成为一种共同的、普遍的精神形式与文化现象,也就意味着人类的任何不同形式的精神与文化,都莫不由此而孕育、诞生。人类整体进化的历史是一个由普遍到个别、由一般到特殊、由混沌到分化的历史,这个历史自然包含了人类精神与文化进化的过程。正如一棵幼苗长成一棵大树的过程,最先的根茎是一株,尔后才是分叉的枝条。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类的进化,人类的精神现象最先出现的总是最原始的,但却总是最普遍的、持久的,也是最稳定的,越是最后的才越是特殊的、变异的、不稳定的、暂时的。童年其实就是蕴含着未来人类精神与文化发展的所有可能或倾向的母体。这对于个体而言是如此,对于整个类而言也是如此。
我们的童年来自于我们的每一位祖先,儿童的发展是历代人类祖先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儿童的生命就是历代祖先前赴后继一步步构筑起来的生命,而这生命的火炬总是由最新一代的儿童所继承,儿童的精神与文化就是在整个生命进化过程中经过进化选择而保留下来的宝贵资源。这一宝贵资源自然便是任何人的成长都不能脱离的根基与渊源。无论是诗人华兹华斯、心理学家霍尔,还是作为教育家的蒙台梭利,都宣称“儿童是成人之父”,也都是在进化史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童年是人类精神发生与文化发展的母体或源头。
童年,一方面,它是几百万年来人类精神进化历史的杰作,是对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存与发展经验的浓缩与提炼;另一方面,它又是潜藏着和孕育着未来人类精神与文化的一切走向与可能的精神根基。于是,人类的历史在儿童这里找到归属,得以聚合,又在儿童这里得以重新开始,走向分化。现实中的每一个儿童都是联结过去与未来的中介与桥梁。每一个儿童不仅仅意味着他是一个“现在的我”,也是“过去的我”和“未来的我”。儿童的身上延续着过去,表现着现在,并孕育着未来。正如荣格所说,儿童“具有门神的两张面孔:一张脸向后朝着史前时代,朝着未开化的本能世界;另一张脸朝向人未来的命运。无意识可能是一位宝贵的向导,为人指出通向真正目标的道路。这个目标是属人的真正的归宿,它不受意识心灵偏见的歪曲。”[6]
三、捍卫童年的现代教育
正是置身于现代文化发展的时空背景,当代儿童的精神生活在承受着异己的现代性文化及技术理性力量的冲击,其独特的精神存在方式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伴随着现代技术信息化、电子化的浪潮,现代童年生活正越来越远离着自然、游戏、童话与梦想。基于现代信息媒体技术的革命浪潮,美国尼尔?波兹曼在他那部著名的《童年的消逝》中,提出了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命题:在如今划时代的新文明中,童年的概念作为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延续了不到四百年的历史之后,正在被一步步地驱逐出去。[7]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借助于他的《童年之死》对于电子时代背景下的儿童表现出同样的忧虑,他说:“童年的公共空间──不管是玩耍的现实空间还是传播的虚拟空间──不是逐渐衰落,便是被商业市场所征服。这样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是儿童的社会与媒体的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平等。”[8]的确,在今天,只要把关切的目光聚视儿童的生存境况,就不难发现童年的绿洲在不断地被沙化、被挤占、被压缩。如童心的被污染,童真的被扭曲,童趣的过早丧失,自然游戏的减少,儿童言行的成人化倾向,儿童与成人之间界限的不断被缩小等。这一切均表明儿童独有的诗意、纯真、质朴、自由的世界受到严重破坏。
作为以儿童为实践对象、以文化传承和创造为职责的现代教育,必须要呵护童心世界,回归童年生活,以捍卫童年文化。现代教育对于童年的捍卫,实现于课程实施的所有环节中儿童精神与文化品性的自由释放与充分表达,实现于儿童原始的天性、生命的激情、浪漫的梦幻、自由的创造在教育教学全部过程中的充溢、涌动和跳跃。置身于教育实践的文化场景中,儿童的需求与愿望、好奇与兴趣才得以满足和实现,儿童的尝试与探究、意识与行动才获得独立和开放;儿童可以任由自我的想象和愿望而随意涂画,而不必在临摹中一味追求技能的精巧;可以自己的童言稚语而完成自我意识与逻辑的表达,而不会遭遇成人的简单否定而屈从于所谓标准答案的灌输;可以轻松的游戏参与和自主的动手操作而感受合作和创造的乐趣,而不必被限定于静坐中的聆听与抽象符号的机械识记;可以在亲近大自然与周围环境的好奇探索中,享受着对于这个世界的直观感受和现实体验,而不必被束缚于狭小的混凝土建筑中接受着过于程序化的学科训练。捍卫童年的儿童教育,应当融汇着童年所特有的生命激情与感性冲动,时时贯穿着儿童的情趣与好奇,处处挥洒着儿童的诗意与梦想。
童年消逝的生态性危机不只是童年的人文祛魅,它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文化之人文意义的缺失与空位。现代教育对于童年的捍卫,在其根本的意义上,是现代人类文化克服技术理性和唯科学主义之积弊而复归和重建人文价值在教育场域中的反映。此时,童年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命题,更是一个重大而深刻的人类学和文化学的命题,因为它关乎到人性的求解和人类的终级命运。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5.
[2][瑞士]荣格.怎样完善你的个性——人格的开发[M].刘光彩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48.
[3]洪志纲.写作是对记忆的回望与重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05.
[4][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47.
[5]姚伟.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
[6]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5.
[7][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