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文化遗产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范文1
[关键词]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82-4
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行,这是国际社会首个以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宗旨的大型文化节会活动。时隔一年之后,第二届非遗节如期在成都举办。第二届非遗节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31个国家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以及国内专家齐聚国际论坛,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达成《成都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过街头巡游、主题晚会、博览会、国际会议、保护论坛等节庆活动,使节会成为了“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两届非遗节共有81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参加,国内观摩代表团200多支,节会活动870项,上万人参加各种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汇聚了全国23个省、区、市的上百支参展团队,展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30多个。两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吸引国内外上千万人次直接参与。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李薇丽和10多名工作人员留下了“我们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义――成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都”的赞语。“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搭建国际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连续两届的成功举办,越来越显现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作用。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言《成都宣言》,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过了《成都共识》。两项国际性的文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诞生,更是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推向了国际性的舞台。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作为节庆活动,在人类生产实践中起到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节庆文化,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传统节庆,是世界各民族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喜爱。中华民族也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就是我国的三大庆祝型节日,也深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反观国外,也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节庆活动,如法国亚维尼翁艺术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西班牙奔牛节、巴西狂欢节、英国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当然还有风靡全球的教会传统节日圣诞节。这些节日无不反映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人们也借着节庆之时,感悟人生、品味生活、体验自然。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不仅仅是个节庆活动,它更是一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生产实践活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过开幕式“天府大巡游”、“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和全市范围内的“主题分会场”活动等,直观的向参观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魅力,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活动中,还能对来自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项目进行亲手实践。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一种范围广,层次深,影响大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行性保护措施的典范,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传承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节会活动,它是一个融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个方面内容的展览、展示、体验、销售、论坛、参与等全方位的综合性平台,因而它的作用远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具体节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使国际社会找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最好的形式和最有影响的平台,并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的最好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泛,涉及到各国各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与传承,而全球范围内,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展演,直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创立和成功举办。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共有68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参加,270项节会活动,近万人参加各种表演,国内外表演队伍在这个国际的舞台倾情演绎。而第二届来自国际国内的120余支表演队伍和1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T6大类370多项节会活动,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个性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博览会。
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民族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讲坛
民族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个性化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和办法是需要共同交流的,保护经验是可以共享的,保护中Ni临的难题是可以共同探索的。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同时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研究探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课题,制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规则。同时,国内外从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也汇聚成都,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论坛”,最终形成并发表了世界上首个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宣言》(简称《成都宣言》),宣言中,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韩国、爱沙尼亚等国的37位专家共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现代文明冲击和被世人遗忘的严峻形势。宣言以唤起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由31个国家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以及国内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就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诸如地震、海啸、战争等各种灾难,严重威胁、破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发展,如何建立应对灾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课题,各国间交流保护经验,探讨和构建保护机制,并达成《成都共识》。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论坛部分,与会的各国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和来自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自然等环境因素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遇的困难,进行专题的讨论,交流保护经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构建了理论基础。
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民众中唤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自觉的最好媒介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也随之被广大民众所认知,而其中离不开的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这个传播媒介。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共有400余万人直接参与了270项节庆活动,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凭借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活动,更是吸引了国内外共520万人参加了6大类370多项相关节庆活动。两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紧紧围绕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要,宣传中华民族精神,让许多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他们首次接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始了解和喜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人们也有了鲜明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保护应该从我做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与公众参与保护的程度密切相关,世界上一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间较长的国家,都把唤起民众的广泛参与作为实施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正是对全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的唤起运动。
四、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对城市经营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重大的文化节庆活动往往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相连,成为迅速提升城市功能和地位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期13天的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共接待来自国际国内的120余支表演队伍和1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团队,6大类370多项节会活动共吸引了520万人的广泛参与,外地游客在蓉消费平均增长22.7%,本地游客消费平均增长6.5%,直接拉动成都各类消费54.2亿元,为成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地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一大型文化节庆,为树立城市形象、扩大对外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平台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李薇丽和10多名工作人员留下了“我们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义――成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都”的赞语。成都从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如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落地更是为成都增添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非遗之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催化剂,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传递城市形象的播种机,对城市经营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将做出巨大的贡献。
现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国家级文化品牌,在展示国家民族个性魅力、促进多平台国际交流、宣传非遗保护知识、聚集各方面保护力量以及推动非物质文化保护事,业都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活动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并受到广泛关注,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实践项目。2011年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又将拉开序幕,它必将在前两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展现更丰富的元素、创造更多的惊喜、实现更大的影响,把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第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总结报告[R].2007;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总结报告[R].2009.
[2]试析潮汕传统节庆习俗的社会文化意义[A].汕头日报,2006.3.
[3]第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R].2007.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范文2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工作,先后加入了多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类公约,包括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在认真履约韵同时,中国政府与教科文组织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在北京设立了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在中国四川举办了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搭建了交流和展示平台。
近几十年来,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时期。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保护好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面临韵挑战,也是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于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政府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韵保护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加强政策立法。1982年,中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1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两部法律的出台,为中国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国务院设立了专门的职能机构,由国家文物局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分别负责全国范围内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国各省(市,区)也分别出台了地方性条例,设立了专门的职能机构。截止到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约计1.13万个,工作人员16.6万人。
二是确立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中国政府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基于文化遗产自身的脆弱性和濒危状态而提出的,“合理利用”强调发挥文化遗产在现当代社会应有的作用。针对文物的“加强管理”和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是对合理利用的补充,体现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的差异。物质文化遗产强调对遗产本体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传承和再创造。
三是_展大规模的调查统计和记录,建立清单制度。1956年至今,中国开展了3次全国性的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76.7万处,可移动文物4000万(套)。1979年开始,中国开展了对民族民间文艺现象的调查,迄今已收集资料约50亿字,出版了《十大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318卷,约4.7亿字。这本《志书》收集的民间文艺现象覆盖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区,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民间文艺韵万里长城”。2005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开展了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9万件,文字记录量20亿字,录音记录23万小时,汇编普查资料14万册,普查资源总量近87万项。通过调查,我们掌握了中国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建立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清单制度。
中国的文化遗产清单制度为四级名录体系,即国家,省,市,县四级。目前,中国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28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3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986名。
2006年起,中国政府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至今已有11年。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民文化自觉意识。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终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导下开展的。为加强履约能力建设,我们正在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开展新一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培训,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员加深对《公约》和《伦理原则》的理解与把握,并使之更好地与中国各地的保护实践结合起来。
在这里,我想与国际同仁分享近年来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探索的理念和做法。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我们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理念:
一是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人的传承。只有不断提高传承水平,才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保护。
二是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要提高遗产保护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度,通过提高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和传统工艺的设计,利用水平,将提高遗产持有者的传承能力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联系起来,让社区民众更积极,更广泛地参与遗产保护,实现遗产的保护与再创造。
三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息息相关,失去了特定的环境,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因此,我们要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
在上述三个理念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加强对遗产持有者和相关从业者的培养。对杰出的遗产持有者,我们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并对其进行多种扶持。目前,我们已对571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中央财政补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2万元人民币传承活动补助经费,出资建设了9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设施,今后五年还将再建200个。目前,中国各地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展示馆(室)8720处。2015年起,中国文化部和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委托大学对遗产持有者和普通从业者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学习和传承能力,目前已有57所大学参与,培训学员4500余人,在未来5年内,我们将培训10万人次。这项计划得到了大学的积极响应,不仅为不同民族,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大学参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搭建了平台。
二是推动传统工艺振兴。针对纺染织绣、陶瓷,漆器等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在生产实践中激发遗产自身的生机和活力。白2011年以来,我们建立了10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展览展示活动。2015年,我们启动了“振兴传统工艺”工作,通过建立振兴目录,培训相关从业者、加强理论与技术研究,支持企业和大学与手工艺人合作等多种方式,明显提高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和再创造水平。目前,传统工艺振兴已经写入了中国政府的工作文件,我们将着力推动传统工艺传承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范文3
【关键词】中国文化 高中英语教学 输入
一、引言
近年来,文化输入在语言(本文主要指英语,所以以下文章内容中都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教学应该结合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为当今广大中国英语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研究英语教学中文化的输八的文献与日增加,国内最新教学大纲也强调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但是文化教学研究和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过多地放在了目的语国家文化上,学生读西方的文本,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如何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而对自身文化不甚了解,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了。本国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相关文献大部分是关于中国文化输入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关于中国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输入的文章屈指可数。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研究与教授的不平衡导致了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认识,在真正的交流中总是遇到挫折。
二、文化与交际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民族历史、文化信仰、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知识。学习中国文化。我们主要学习其哲学思想,地理山川,节日、礼仪习俗,文化典籍,饮食,建筑,绘画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并了解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礼仪之邦”的深刻含义;了解中国文化遗产,追溯中国人审美观的起源。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运用语言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语言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要有所了解,懂得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该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要求得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注意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引入。也就是说我们学习英语这一语言,仅仅掌握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一点不懂。是不可能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同样,对本国文化了解不多,不能用英语表达本国文化也不能很好地达到交流目的。在交流中,我们不可能只说些简单的How are you?Fine,thankyou・‘Fhe weather is nice,isn't it?Your English is good,大部分时间我们交流的是更深层的各个方面的文化交流,而且交流是双向性的,我们也不可能只谈论对方国家的文化。所以,在教给学生语音、语法、词汇,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和本国的文化,在我们遵守各自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准确使用英语,培养交接能力,达到交流目的。
三、问题分析
目前的问题是没有中国文化知识的人向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人用单纯的语言描述介绍中国环境有的东西,往往颇费周折。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中国文化的输入也是困难重重。
首先,文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定位在对目标语文化即英美文化的教学。许多教师(包括外籍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英语国家(主要是英美国家)的文化而非中国文化,测试中的文化内容也以目标语文化为重。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考什么学什么,考试卷里没有中国文化内容,所以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老师也不教这方面的知识。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
其次,由于长期接触西方学习材料,加上高中教与学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升学,学生学习压力大。虽然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教学大纲也要求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还是放在了语法能力上。如果让学生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他们往往不会用英语流利地表达,只能泛泛而谈。在交际中因不知如何用外语准确表达本国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无奈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无知确实令人尴尬。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丛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笔者调查的北京某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的甚至不知道中国文化包含哪些内容。学生对于笔者所列反映中国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内容如“论语”、“儒家文化”、“中国书法”、“甲骨文”、“兵马俑”、“针灸”、“闹洞房”、“丝绸之路”的英语表达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或者不会表达。让他们用英语介绍故宫的题目,很多学生交了白卷,有的不知道故宫的英语怎么说。许多学生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庆祝“圣诞节”,喜欢“情人节”的浪漫,熟悉“复活节”的典故,知道莎士比亚的“悲喜剧”,但不知道“清明节”的神圣肃穆,“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和“七夕节”的爱情故事,当然,对孔子、孟子、《易经》、《黄帝内经》等了解就更少了。
再次,高中英语课本里的阅读内容均选自国外地道的文章,很少有整篇文章是用地道的英语来介绍中国文化的。而且国内用英语系统介绍中国历史和国情的出版物很少。教师和学生没有足够的工具书及参考资料去查阅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内容。那是因为国内没有足够多的合格人才编写充满用正宗英语描述中国文化的教材或资料。试想,教材、字典以及教参里都是西方文化,本国文化却寥若星辰,怎能指望学生准确而流利地表达?
这些问题说明高中英语教学对中国文化缺乏重视,学生如果在缺乏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地去突击英语的表层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对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
四、文化输入的方法探究
1.中西文化对比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下第13单元“Healthy eating”,在讲解这一单元时,就可以将西方国家和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比。让学生课下收集中国的名菜和小吃并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
2.翻译法
翻译法可以用一种文化的语言来传递另一种文化的语言。用英语来
表达反映中国文化的汉语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既测试他们的翻译水平,又考验他们对汉语的理解。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对此是云里雾里,其实中国学生对此也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翻译这些词语,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只要能反映这些术语的内涵,又比较接近英语表达,我们都给予认可,不拘唯一的答案。
3.词汇记忆法
在高考作文里,经常会碰到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词语,比如介绍景点建筑的,介绍饮食习惯的,娱乐的等等。所以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记一些中国特色的英语单词。比如,(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四合院)courtym'd dwellings;(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两手抓,两手都要硬)place equal emphasisonmaterial progress and ethical and cultural progress。这样既利于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也利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
4.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尤其是对高中教学来说,毕竟目前高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还是考试,考大学。但是补充文化知识会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比如周末、春游、秋游组织学生参观文物景点时看看对应的英语表达;鼓励学生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霉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还可主动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接触交谈,试着向他们简单地介绍中国某方面的文化。
5.教材改革
尽管我国学生对中国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并不陌生,但往往也是零碎的、孤立的。比如学生从语文课本里了解很多中国文化的内容,但是他们只了解广博的中国文化某一方面,也是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材料和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实生活的材料不平衡。要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应该从教材改革着手。当然。教材改革事关重大,需要长时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多方论证。
6.高中阶段打好基础
很多人都赞成大学英语教学里输入中国文化,其实中国文化传授应该在高中打好基础,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往往高中所经历的事情。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印象深刻。所以中国文化的教学不能推到大学再进行,在高中初级阶段就应该开始。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范文4
关键词:城市规划;文化发展;策略
从城市规划角度讨论,文化规划主要涉及文化遗产、文化设施和文化创意产业三方面的内容。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融合,文化不是独立发展的,文化的内部存在融合发展的趋势,并且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如文化与科技、商业金融、制造业、旅游、教育、医疗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了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提升了社会幸福感。融合发展既是加快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
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1.文化对城市发展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
城市文化战略的出现,是对于发挥文化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的长远考虑。文化对于城市而言,首先是其社会价值。作为城市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物质与精神要素,它在维护地域文化的传承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今全球化过程中强势西方文化盛行之时,传承发展地域文化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涉及到民族认可和文化安全。其次,文化的经济价值也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有关文化及创意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额已经占当年全球商品总贸易量的7.16%,为3879. 27亿美元。
2.文化已成为一些国家和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
由于文化的重要价值,而全球化进程推动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核心作用,世界范围内基于文化的全球城市竞争已经开始显现,文化已成为一些国家和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可以看到文化已经走到了城市发展的中心地位,各国和城市通过城市的文化特色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以在全球城市竞争中占据有利的节点位置。
二、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1.发展观念的问题
面对激烈的全球城市发展的竞争和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文化建设是中国城市进一步发展所面对的紧迫问题,中国城市建设也正处于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更是掀起了目前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热潮。但是改革开放后,大量国外设计理念的涌入,建筑形式的国际化现象加重,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在积极的探讨发展方式、发展策略、城市形态、探讨运用自身文化资源进行建设,另一力一面对国外建筑形式的盲目崇拜也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发展趋势,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冲突、城市空间特色的丧失、文化管理体制的局限、地方资金投入的不足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特色的形成和展现。
2.主观规范
中国城市的布局因其所处地域不同,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北京城就以它独特的城市规划而著称于世界,棋盘式的街道布局,醒目的中轴线,严谨的格局与活泼的水系绿化空间交相呼应,大面积的四合院与宫廷建筑相衬托,胡同的格局合理又充满生机活力,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体现。而这些年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一些超大的形体和空间破坏了原有的城市肌理,一些建筑形式的色彩严重冲击着古城的特色,空间布局严重失调。
三、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发展策略
1.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策略
文化遗产通常是城市和地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对其保护应立足于整体存在的方式,即文化遗产本身和周边环境的整体存在,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整体存在。这样有助于完整的保留并传递历史文化信息。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可适度地与相关文化产业进行结合,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与展示,遗址公园的设立,工业遗产用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等。物质遗产与文化产业的适度结合可以为物质空间注入活力,可以将一些地方手工业的产业化,有助于保存这些面临现代大工业冲击的行业,在最大限度的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促进相关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协同互助。同时,也要避免对历史文化资源涸泽而渔的破坏性开发,过度的商业化将削弱历史资源本身的价仇,有时候甚至会带来不一可恢复的破坏。
2.结合文化设施建设的文化策略
第一,利用大型文化项目建设带动地区发展。大型文化设施由于其标志性,往往对所在地区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因此大型文化设施的选址往往是城市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建设可达性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可达性是影响其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提高可达性的途径一方面是提高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的人均拥有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完善其服务网络的建设。
3.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策略
文化产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特别是近些年来创意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众多城市通过各种的政策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改善衰败的地区,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满足日益增加的文化需要。以文化促进城市发展主要有如下一下途径:其一是发展消费类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其二是发展生存性的文化产业,通过扶持文化组织和文化企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结语
总之,全球化进程引发了城市对文化的重视,文化资源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城市文化策略一方面要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城市适宜性,营造优美宜人的环境。城市文化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地区、中小型文化设施、开敞空间、绿化空间的网络化建构。
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范文5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范文6
关键词: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结合;社会生活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 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天气奇好,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抱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结尾这一问,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