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1
1.1资本市场发展迟滞,啄食顺序南橘北枳
啄食顺序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梅耶斯提出,他认为由于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的融资活动应遵循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的顺序,这样才能最佳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规避融资风险。然而,啄食顺序理论建立在美国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基础之上,我国有学者经过研究考察发现,由于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等原因,中国企业的融资偏好为股权融资-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而股权融资对企业控制权的稀释和改变容易引发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马云围绕阿里巴巴展开的控制权竞争就是股权融资后的遗留风险例证。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实现债券净融资1.80万亿元,占同期社会总体融资规模10.4%,比重偏低。即使是企业融资偏好较高的股权融资方式,也因为资本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将许多工业企业拒之门外。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新增142家(A股、B股),而当年新增注册企业则达到955454家,大多数企业仍然无法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
1.2外部市场环境建设滞后,监管主体责任不清
GDP政绩观在很多时候使得政府的行政行为同市场行为绑架,混淆了政府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地位和职责,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冲动,从而对企业和实体经济形成权力挤出效应。2013年3月份,地方融资平台总体融资规模达到9.3万亿。据有学者估算,2013年上半年社会新增融资有近七成流入房地产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出效应”。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规模的扩张一方面挤占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资源,同时又造成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引发资本面严控,对实体工业企业造成了严厉沉重的打击。同时,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管主体,也经常混淆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盲目越界用行政行为干预市场,在短期内确实因监管严格维护了投资者利益,但从长期看却因为行政干预过度而造成监管过严,一方面迫使不少企业转而取道境外上市,一方面造成境内上市企业过少引发投资者盲目追捧而形成股票泡沫,引发股市风险,最终损失的仍是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2、改善工业企业融资的对策和建议
2.1工业企业应改善自身经营状况,提高融资能力建设
工业企业应健全产权制度,规范企业治理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同时,企业应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健全风险评估与控制,规范企业财务活动,优化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产出和收益。工业企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营战略,扩大市场范围,向国际市场进军,充分发挥出口融资作用。同时,深挖和经营自身资产价值,注重对企业知识产权、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建设。随着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商品化,其报酬收益率已经趋同于社会平均收益率,只有无形资产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真正核心来源。企业应强化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的评估,拓宽企业可抵押资产内容和范围。如冶金企业可以抵押特许经营权获取融资。
2.2鼓励和发展金融中介,创新金融工具
首先,深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相对垄断性竞争优势,使得其在金融业务发展和创新中路径依赖化严重,业务创新动力不足,行政官僚作风浓厚。国有股权比重过大也使得高管权力失去制约,易引发高管金融腐败。因此,应通过股权多元化,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规范银行治理机构和权力监督体系,提高业务创新内在驱动力。其次,鼓励和发展民营银行和其他融资中介。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中小贷规模仅占信贷总额8%左右,银行的信贷支持显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2012年中国民间融资超过3万亿元,推动民间融资合法化,鼓励和发展民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合理运用民间资本才是解决工业企业融资困境的科学举措。最后,探索金融工具创新设计。金融机构应加强同其他行业的对接和学习,创新金融工具,如供应链融资、租赁融资、物流银行、项目融资、无形资产抵押融资等,拓宽融资工具可承载内容,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2.3发展货币市场,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遵循的是“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的发展思路,货币市场迟迟得不到有效推动和规范,金融市场一直呈瘸腿走路的发展态势。利率市场化和企业融资需求呼唤货币市场改革,应积极发展和规范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回购协议等,加强短期资金融通,强化政策传导。推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和融合,同时针对当前网络时代交易方式信息化、电子化而引起的巨额资金沉淀,应加强对这部份沉淀资金的金融创新和利用,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据估算,当前余额宝规模在3000亿~4000亿左右,吸金能力可见一斑。同时,应着力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壮大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规范和完善新股发行、再融资、并购和资本退出机制,推动大公司做大做强。同时,注重“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和建设,鼓励园区企业到新三板市场上市融资,加强政策指引和规范扶持。此外,还应积极推进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建设,完善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促进中小微型工业企业融资。
2.4明确行政主体权力界限,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明确行政主体权力界限,减少行政行为对市场行为的干预,提高资源市场配置自由化程度和效率。地方政府应明确合理的政绩观,减少通过短期大规模基建投资冲高GDP的经济冲动,转到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赢得长期经济效益的合理经济行为上来。地方政府搭建的融资平台,应减少不必要的基建投资,通过成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强对企业融资的对接和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应加紧配套出台和落实相关财税政策,促进银企对接,建设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给予工业企业发展支持。立法部门应加紧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结论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2
基础管理是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是实现供电企业战略目标的根本。营销业务基础管理涉及营销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业扩报装、线损管理、抄核收、客户服务、电能计量、用电检查及稽查等方面,通过营销业务核对、“每月解决一个突出问题”、“遇问题即改善”以及严格执行良性的内部考核、奖励规定等主要方法,形成营销基础业务闭环管理,将营销人员的主要精力集中到能够为公司创造效益、提升形象的关键业务上来,要以“防止老问题重复发生”为重点,从基本制度管理和基础资料入手,扭转“前面整改、后面照犯”的恶性循环怪圈,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描述方法一:建立“每月解决一个突出问题”的常态机制。通过细化目标、责任、程序和措施,抓住营销业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突出问题,每月选定一个专项治理项目,加强过程管理,以流程控制促进质量改进,取得成效后转入常态管理。在已相继开展的报修超时限、业扩报装超时限、抄表质量、供用电合同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都取得了实效。目前已杜绝了报修、业扩报装超时限问题,抄表质量明显提升,供用电合同存在的问题逐步减少。方法二:坚持开展业务核对。结合乡镇供电营业所管理问题排查和县供电企业管理提升工作,定期对营销重要政策性文件进行梳理、核对,确保各级营销员工的学习、掌握和执行到位。对每月归档的客户报装资料、客户业务变更情况进行核对,继续坚持分级核查、及时考核、良性循环、常态运行的内部管控机制,在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陆续对封印钳、营业用章领用、登记情况等各项基础业务开展核对工作,并留存核对纸质资料,实现营销业务闭环管理,并逐步向营销各项关键业务延伸,真正能够对本单位营销基础业务做到心中有数。方法三:建立“遇问题即改善”的管控机制。县公司各级营销员工结合岗位实际,将自己最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提炼、概括,选定一个主题,从现状分析、改善目标和预期效果、改善措施、实施时限四个方面制定《营销重要问题改善任务书》,由县公司主管领导按照目标要求按期组织对完善、效果、整改情况进行点评并监督直至完成。方法四:严格执行良性的内部考核、奖励规定。将以上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大通县供电公司营销工作质量内部考核、奖励规定》,采取高频次、低额度的奖罚方法,并在每月营销例会上进行通报,通过长期坚持,力促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三、效果的评价
实践证明,措施不在多,而在于管用、有效。2011年以来,我们以供电检查专项治理、审计检查工作为契机,结合县供电企业和乡镇供电营业所管理提升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源头入手,悉心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开始推行依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建立扎实的基础管理常态监督和管控机制。实践证明,大通县公司在供电服务,高、低压新装报装资料,供用电合同,业务费收费,故障报修服务,行业分类及电价执行等业务方面的工作日趋规范。业扩报装业务进一步规范。杜绝了报修和业扩工单超时限问题。台区线损精细化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合理台区占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营配贯通和数据整治工作得到加强,基础数据和信息一致性逐步完善,费控客户已达5万余户,占所辖11万客户的50%。通过我们长期坚持运用正确的基础管理方法,大通县公司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对实践过程的思考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3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与特点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经营方式包括了商品出口、劳务出口(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直接投资等方式。据统计,到1998年底,中方海外投资存量63.3亿美元,在全球的比重微不足道。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呈现出以下特点:
1、行业与区域分布
目前,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涉足16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式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餐饮旅游以及咨询服务等领域。从行业分布看,中国在海外投资的行业依次为贸易、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大量涉外企业集中在港澳、东南亚、独联体等相邻国家和地区。原因是地理位置和人文的相近,相对而言风险较小,开拓市场比较容易。其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二是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近年明显增长,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也反映出发达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地位重要性日益增强。(见下表)
1998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区域分布(含港澳地区)
地区投资额(亿美元)比例(%)
我国港澳地区35.959
北美洲8.914
大洋洲4.57
亚洲3.76
欧洲3.25
非洲3.15
拉丁美洲2.54
2、跨国投资的主体结构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有四类。
(1)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直属的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这些贸易大公司的优势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市场网络,掌握熟练的营销技巧,有灵通的信息系统,稳定的业务渠道,融资便利。这类贸易性大公司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主力
(2)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如首钢集团、海尔集团公司、格兰仕集团等著名企业。此类大型生产性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优势是,有外贸经营权,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在国内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这些大企业跨国投资一般都是避开国际大跨国公司的锋芒,在国际市场的不同部分,技术的不同层次,生产的不同工序,产品的不同类型上向国际市场渗透。这些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并逐步实施的。由于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这类生产性企业集团的海外经营起步虽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
(3)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包括中国银行等五大专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等。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
(4)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多,投资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但在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且近年来发展迅速。
二、中国公司国际化的路径和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上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林立,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道路并不平坦,以什么方式发展壮大自己?与国外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共舞,出发前,该如何寻找好切入点?出征后,应怎样不断调整,在竞争中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是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需要不断思索的问题。
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经营扩展的区域也是从一个国家到几个国家再到全球的过程,在跨国经营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虽然跨国经营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选择,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在国际市场的长期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基础。战略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追求在理想状况下,是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市场与消费者或者客户相匹配,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即使规模达不到,但先有目标与战略规划,仍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失误不仅会导致国际成长目标难于实现,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陷入重围。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始位置,基本决定了该企业跨国发展与全球战略形成的路线、策略和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初始位置不同,基本决定了跨国发展与全球战略在路线、策略、行为等方面的不同。企业国际化经营与跨国发展的位置是由企业所处行业国际竞争状况和企业自身技术自主程度所决定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比较晚,我国的跨国公司开始国际化时,其行业的国际市场中已充满了跨国公司,并且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基本属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因此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动机方面,普遍重视技术和信息的获取;在组织形式方面,较多的采用部分股权;在跨国经营的区域选择方面,往往优先选择与本国的“相近性”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相近性”包括地理上的和经济文化等方面。
1、进入国际市场的地区选择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目前已经有两种模式凸现出来:一种是以海尔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另一种则是以TCL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
海尔是国内最早开始国际化的企业之一,也是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家电企业。海尔一开始即把目标对准了美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试图以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来锻炼自己并得到成长,并希冀这些高难度市场的成功能够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的成功。海尔的国际化策略对它的品牌形象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尔模式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力,因为只有品牌和产品才是支撑市场的最锐利武器。另外,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往往是品牌意识非常强的群体,新品牌进入之初很难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这就决定了发达国家市场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要能承受得起暂时的挫折乃至一定时间内的亏损。
日前有证券分析人士对海尔国际市场的资本研究后发现,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现金流可能是负数,这也就更加确认了对于一个采用“先难后易”模式进入国际化的企业来说,它必须承受得起“阵痛”。美国的《商业周刊》曾刊文《海尔的艰难国际化之旅》,对海尔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市场上的艰难探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海尔,较索尼、松下、惠而浦、GE等国际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仅仅是占据了发达国家的低端市场的一部分份额;另一点是,海尔的研发还有一定距离,这些国家的市场是一种成熟的市场,对于市场的细分需求是很关键的,这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个性化的市场群体。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采用海尔模式的投入巨大风险也相对较大。因为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技术力与产品力都远远超过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最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与产品,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事实也是这样,中国企业真正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还不多。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像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这样的市场也有其便利的一面:这些国家的市场秩序非常成熟,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干扰很少,只要企业具备真正的实力,这样的市场开发起来反而相对容易一些。
TCL模式与海尔模式恰恰相反,是典型的“先易后难”模式。TCL先从与中国文化背景比较相近的东南亚国家着手,比如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扩张和渗透。TCL彩电经过3年的拼搏,在越南市场已经做到第二位,仅次于索尼。在菲律宾市场,TCL彩电成长也很快。联系最近TCL收购德国彩电企业施耐德一事,表明TCL向更大范围扩张已经初显端倪。
像TCL这样模式的企业在国内家电业比较多,比如说海信、荣事达等。这种模式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而益处显而易见:第一,释放了其强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加突出规模经济,弥补国内市场的相对需求不足。第二,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国际化人才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这种方式能够使中国企业积累国际化经验,储备在全球经营的国际化人才,熟知国际化规则等。第三,进退方便。避免其大规模的投资和企业资源的浪费。从目前TCL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理想。2001年,TCL出口创汇达到7.16亿美元,2002年前7个月达到5.69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0亿美元,成为国内国际化效益最显著的企业。这种模式有点像爬楼梯,一步一步往上攀,越攀越高。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一,对于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说,日本产品占据着其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而这些国家里中、低端市场的利润空间非常低,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其二,由于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对这些有望进入国际品牌的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弱化影响。不管是这些市场的不发达还是在这些市场所占据的位置来说,不利于其今后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
仔细研究这两种国际化之路,结合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战略特点可以看出:像索尼、松下、惠而浦等企业跟海尔的国际化模式很类似,都是先入主发达国家市场,而一些处于成长性的企业则跟TCL的模式很类似。也就是说,海尔模式更适合于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战略,而TCL模式则更适合于准备打持久战的企业。
2、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低成本扩张,境外收购、合资、独资建厂,进行境外加工贸易是当今世界上跨国公司盛行的投资方式和跨国经营方式,也是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变产地为销地,有利于突破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迅速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扩大品牌影响力,直接开拓目标市场。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获取优势的最基本战略有两种:低成本和差异化。我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一般都不掌握核心技术而难以搞产品差别化,因而大多数都会选择低成本战略以成长。当企业以规模经济行为基础实现低成本优势时,往往会选择海外发展,以进一步实现规模经济性,在我国的企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如电子、食品、纺织服装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这种模式成长为跨国公司的。所以先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优势,在跨国发展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成长的主要模式。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应当是海尔集团,1984年组建时规模很小并亏损,90年代中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具备了低成本优势。1996年起在海外建厂,东南亚、美国、西亚、北非、欧洲都有海尔的足迹。规模和范围是相辅相成的,规模是产品的规模,范围是经营的范围,这两个在战略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双方都带来各自的积极性,也就是能带来规模经济,范围能带来范围经济。追求规模目的,主要是通过大的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更好的降低成本。海尔就因此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增强了低成本优势,也使原在国内的售后服务和品牌优势扩展到国际范围。但是低成本扩张的战略并不一定是和所有的中国企业,这个模式的特征是必须在全球获得规模上的优势,要远远大于竞争对手,才有可能整合全球市场。但是不同的行业,其成本结构是不一样的。对于电器行业60%是制造成本,还有品牌、渠道等方面的成本,所以只有像海尔这样得大公司才比较容易利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而对于产品差别性比较小,品牌要求比较低的行业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作为集装箱行业的中集集团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的成本优势,然后再整合这个行业,进军国际市场。现在已经占有全球集装箱市场的46%。另外东道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内环境也会对跨国公司的成本造成影响。所以中国企业在利用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以更大的把握实现扩张。
在当今的国际市场,收购与兼并已成为跨国资本流动的最主要的方式。这也将是中国企业打通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收购与兼并比新建自己的企业能更快地进入海外市场。收购现成的企业通常意味着收购合格的员工,当地的管理人员,得到当地市场知识和同当地顾客和政府的关系。在一些市场上,如果当地的工业已饱和,容不下更多的竞争对手,收购与兼并也许是唯一的进入方式。中国企业在利用收购与兼并的途径进军国际市场,在选择行业时,首先要看这个企业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行业结构,还有就是进入壁垒比较高。不仅获得成本上的优势,而且也能获得进入的价值。中国企业通过收购进入一个行业,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成本结构,就不能排除竞争对手用同样的方式跑到中国来,对中国企业进行收购,改变它的成本结构、获取新的竞争优势,最终被人家以牙还牙。同低成本战略一样,收购和兼并也要根据行业的不同做出适当的选择对于品牌、技术、进入壁垒比较高,同时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高,不仅仅在组装上的成本优势,而且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都很高的行业就具有比较好的并购基础。比如那些有品牌或专利上进入壁垒的制造行业,虽然现在行业利润可能很低,但如果放到中国可能还有30%-40%的成本下降空间,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这样的企业,在美国或欧洲,可能是相对比较小的、本地化的企业,因为很大的企业,可能早就跑到中国来了。由于长期的竞争已经提高了进入门槛,通过收购和兼并来进入这些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中国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案例已经有很多。今年11月4号TCL和汤姆逊正式签订协议,双方合并DVD和彩电的资产及业务,成立TCL汤姆逊电子公司,其中TCL国际控股成为合资公司的主要股东,占67%的股份,汤姆逊则占33%的股份,TCL汤姆逊因此将一举成为全球彩电行业最大的制造商。TCL认为欧美市场更为成熟并且已经被其它品牌所垄断。在这些地方发展自己的品牌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和更多的风险。采取兼并当地企业的方式降低了自己的成本和风险。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金;资金管理;市场竞争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了业主的生存和发展,弱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现状,就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作简要论述。
一、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
1、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较大。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施工队伍的急剧膨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僧多粥少的形势加剧,使得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提出某些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要求。其中,垫资被作为一种普遍手段,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有的工程项目垫资资金甚至超过50%。作为施工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以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往往会承诺建设单位的垫资条件。企业一旦为某项工程垫资,则会身不由己,或者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及承担垫资损失,或不得不继续垫资施工,但这样的垫资工程,完工后垫资款则可能转变成拖欠款。一般来说,拖欠款是以垫资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垫资,就不会有大面积的拖欠和长时间的存在垫资。因为摆不脱垫资的困惑,也就难以解除拖欠的压力。
2、资金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尽管每个企业都可能制订了资金使用计划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但多数企业不能做到按计划控制,导致计划的可操作性差,有的甚至将计划束之高阁,形成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盲目,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其原因有两方面:客观上因受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有许多意想不到但又必须支出的项目,增加了各种费用的实际支出数。主观上却是一些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切实有效地抓好计划控制这一关键环节。主要表现在:1)盲目购置固定资产,超过了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一些施工企业迫于形势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为承揽一些“高、难、精”的工程项目,不顾企业实际购置精良先进的专项设备。2)管理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加大。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各个标段的细分,导致追踪信息、差旅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逐年上升,管理成本逐年加大。3)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由于点多线长,上一个队伍就必须开一个银行账户,有的甚至一个单位多头开户,致使资金分流沉淀,造成浪费。4)对外投资缺乏控制。在对外投资中,没有事先对投资项目的概况、投资方向作政策分析、发展前景预测、财务获利评价、风险评价及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浪费。5)备用金管理不善。备用金管理工作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的甚至不把它纳入资金管理工作的范畴,致使备用金余额日益增长,有的个人借款甚至达几十万元,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二、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的净现金流最大化。
1、从管理机制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预算主体包括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实施资金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程序:第一,自下而上逐级编制资金预算计划。第二,自上而下,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审批预算。公司职能部门对所属单位的预算计划,通过收集整理,确定公司下月财务预算,改“用后算”为“算后用”。第三,执行严密的预算调整程序。原则上,各级预算一经批准确定,不得更改;但因特殊事由,须调整的,应遵循严密的审批制度。第四,建立严格监督和考核制度。资金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个环节现金流的监督与控制,也就是对施工生产、任务承揽、设备购置和基建投资等过程的现金流采用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实行动态监控,量化开支标准。在编制资金预算时,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将营运资金区分为生产经营资金和非生产经营资金。生产经营资金包括承揽任务、项目施工和正常管理费所需资金,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必需资金,应按照企业内部各个所属单位年度、月度计划,统筹调配,保证这部分资金供应,不得挤占或挪用。非生产经营是跟生产经营相对联系不太紧密的资金,这部分资金须本着节俭、必须、适度的原则,力求压缩总额开支。
2、从监控制度上,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
这是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补充。企业要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包括:一是资金收入方面: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已完工项目是否及时撤场;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等,当期的实际资金收入与预算收入差异及原因。二是资金支付方面: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规;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3、从技术手段上,灵活运用资金结算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施工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探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积极规避财务风险。一是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对分支机构做到了“你的钱,我看着你花”。结算中心一个口径对银行,下属单位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可以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二是与银行协作,探索、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可以将本系统的资金高度集中。将企业各分支机构在各地的资金汇兑业务虚拟在一个总账户下运行,减少了跨省同行资金调度,减少了提前汇到异地银行的沉淀资金。“网上银行”能及时提供企业的资金动态和存量,有利于资金决策,加强了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调剂能力,降低了财务风险。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5
1.预算编制缺乏指导性、依据不充分,职责权限不清晰。大部分单位为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没有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尤其是缺乏项目现场取得的第一手资料;2.预算与实际执行脱节,执行偏差大。预算编制过程中,各职能部门未能有效及时沟通,往往是财务部门就数据汇总数据,造成预算与执行“两张皮”现象;3.难以和业绩评价挂钩。正是因为预算与执行偏差大,导致预算是预算,执行是执行,“走到哪算哪”使得预算管理流于表面形式。
二、改进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措施
1.预算编制以施工企业“目标利润”为导向,实施目标成本预算目标是控制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衡量和检查实际工作的尺度。施工企业签约的经济合同是预算编制的基础,是第一手资料,以目标利润控制作为施工企业预算编制的控制目标,就是以目标利润为前提,在合同总金额(或销售单价)已定的业务范围内,按合同造价收入减去目标利润,计算出企业要控制的目标成本。由于施工企业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实施目标成本控制,这也是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主要驱动原因。如我公司承建的云南昆钢集团公司石灰石矿山EPC(设计、采购及建筑安装)总包项目,在中标合同总造价既定的情况下,建造合同往往跨年施工,加上外部自然、人文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及项目的运营风险,在满足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等任务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公司“必要利润”,以目标成本的预算管理成为必然的选择。2.目标成本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环节企业应建立健全施工工程预算管理职能部门,组织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工作,合理设置目标成本责任中心,收集外部行业、内部管理相关数据信息,依据所有签约的施工合同项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统筹安排汇总预算资源配置,细化所有项目成本结构,确定目标成本管理具体程序内容;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班组至每一员工,明确全员责任指标。(1)设定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用公式表达为:目标成本=工程市场造价-工程必要市场利润,工程必要市场利润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在充分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企业必要报酬。(2)优化项目设计及施工方案项目设计决定施工成本高低,并决定了施工生产流程及人工、用料结构,而目标成本对设计、施工方案等起到了约束作用。(3)组建跨职能合作团队,把物资招标采购与集中采购有机结合,增强市场议价能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为实现目标成本做基础保障。(4)目标成本控制过程中的持续改进各施工项目部应当将预算控制作为日常工作目标,按照预算指标控制目标成本。每个月将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比预算并分析差异,对差异的形成原因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每月的预算目标顺利实现;同时,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及时优化施工项目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年度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当出现实际成本高于目标成本的不利现象,一定要分析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降低实际成本,从而达到既定目标利润管理的预期目标。3.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考核制度,实施激励政策正确的进行考核、兑现、奖惩有利于鼓励先进,督促后进。预算考核是预算管理系统中重要一环,既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总结,亦是使预算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的保证。预算考核主体应建立健全预算考核的核心指标、辅助指标等指标体系,考核过程应坚持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使目标成本的降低额和完成目标成本的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位为目标成本的实现做出贡献的责任单位,增强员工实现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与责任性,达到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实现预算管理的目的。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6
主题词:汽车工业;成本管理创新
在近年的世界汽车市场上,汽车巨头的激烈竞争集中体现在降低成本上。各大汽车集团纷纷聘用有“成本杀手”称号的人担任要职,以成本管理创新为手段,以低成本为基础,以价格竞争作为抢占市场的法宝。作为当今世界上具有最大潜在汽车市场的中国,入世的未来几年,汽车工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将受到全方位的冲击和震撼。价格竞争是入世后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之间无法回避的竞争。因此降低汽车成本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必然选择。
1、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国外汽车企业的挑战
1.1、国外汽车企业以低成本为基础进行价格竞争
国外汽车企业进入新兴市场一贯以成本战略为基础,采用低价格的竞争策略来抢占市场。从运用价格竞争战略的效果看,低价格可以使一个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瓦解顾客对其它品牌的忠诚,进而开辟自己的品牌及占领市场份额。因此,国外汽车厂商纷纷谋求如何降低成本,来满足价格竞争的需要。
在进行价格竞争的策略上,国外汽车企业在我国入世后,已开始重视对适应我国市场的经济型轿车的开发与研制。近期,日本汽车企业推出了9个品种20余种型号的经济型轿车,售价均定位于7000—8000美元之间;福特和戴—克公司推出了售价在7000—8000美元之间的经济型轿车;奔驰公司也先后推出“经济型速度之星”和“经济型短跑运动员”等小型轿车。这些经济型轿车的价格定位均与我国《“十五”规划》中要开发的经济型轿车的定位相仿,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些轿车的进入将给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
1.2、中外汽车企业的成本比较
将中外汽车企业的成本做一比较,我国汽车企业则明显处于劣势。以日本为例,丰田公司以“只有降低成本才是至高无上的原则”为出发点,创造了“JIT生产方式”,始终把降低成本作为追求的目标。在1974年6月—1976年12月间,该公司降低成本金额高达650亿日元,其后,该公司年成本降低对利润的贡献均保持在10%以上。
随着日本三大汽车企业纷纷采用“JIT生产方式”,日本汽车企业的成本逐年降低。1998-1999年,日本汽车三大公司的销售成本率有两大公司呈现下降。丰田公司从1998年的78.3%下降到1999年的77.1%;本田公司从1998年的69.1%下降到1999年的67.7%。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也在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一汽集团的销售成本率从1998年的86.2%下降到1999年的85.7%;东风集团从1998年的88.2%下降到1999年的82.7%;北汽、上汽集团也从1998年的92.9%、75.7%,下降到1999年的90.2%、74.7%。
上汽集团是销售成本率最低的厂家,仅为74.7%。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其主打产品——“桑塔纳”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71%、年产量达到22万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其次,价格较高、科技含量较高的“别克”轿车的旺销,对整个企业集团的销售成本的降低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上汽集团提出“可比产品成本要达到每年下降5%”的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别克”轿车的销售价格高于国外市场价格,使上汽集团增加了销售收入,降低了销售成本率,但随着入世后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内外轿车价格逐渐趋向一致,会导致上汽销售成本率的提高。
虽然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呈现缓慢降低态势,但与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汽车企业销售成本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数十种车型,绝大多数是引进或仿制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产品,需要向合作方支付大额的技术转让费、高价购买关键零部件以及承担外方人员高工资;二是虽然引进的20世纪80年代的生产线的技术和产品已成熟定型,但生产批量未达规模经济点,导致巨额固定成本居高不下,从而直接导致我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成本率提高。
2、我国汽车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2.1、问题
2.1.1、生产能力普遍开工不足
我国汽车企业在设计产量上均达到了汽车组装线的经济规模产量,但实际产量普遍未能达到规模经济点。截止2000年底,我国已建成具有年产各种汽车300万辆(轿车年产120万辆)的生产能力,但2000年全年只生产各种汽车206万辆,占生产能力的68.6%。轿车产量达60万辆,为生产能力的50%。表1为2000年我国主要汽车厂家生产能力利用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上海大众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的轿车生产能力利用率较高,为73%;上海通用、长安奥拓、东风神龙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30%左右。生产能力利用率的严重不饱满,直接导致车均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我国汽车企业实际生产量未能达到规模经济,也导致汽车价位过高,从而抑制了市场的需求,使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了“需求不足市场容量小企业规模小不经济、成本高价位高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
汽车工业是规模经济显著行业,对生产成本影响最大的是生产批量,若产量达到设计年生产纲领,产品价格下调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轿车市场的需求量只有60—70万辆。盲目要求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达到年产轿车100万辆的规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市场的需求制约了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
英国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过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成本所做的分析结果表明:1条汽车生产线的最小、最佳规模是年产6万—10万辆。因此,我国汽车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先使单条汽车生产线达到最小最佳规模(年产6万—10万辆)后,再通过组建同等经济规模的生产线,扩大生产量来达到生产线经济规模。其后,在需求增长和扩大出口的情况下,达到年产100万辆的企业经济规模。
2.1.2、企业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的管理技术落后首先表现在我国企业本身的管理基础较弱,多数企业是由国有企业通过重组、参股或控股方式发展起来的,管理层大多来自计划经济结构的国有企业,较大部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素质。
地方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独立自主的管理能力的发挥。我国汽车企业面对的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各地政府均对本地的汽车企业进行保护,对外地汽车进入本地市场设定了各种各样的壁垒。这不但导致汽车企业进入外地市场时要付出高额成本,同时也抑制了当地汽车企业提高自身管理创新能力的主动性。
2.2、机遇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提出,要“加大汽车工业战略重组力度,以一汽、东风、上汽集团为基础,培养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此为契机,可改变我国汽车工业各自为战、缺乏宏观调控,以企业和地方的局部利益而牺牲全局利益的现状,拉开中国汽车工业大重组的序幕,使企业上规模、上效益。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还提出了“在5年内重点发展排量1.3L,售价8万元左右,百公里油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经济轿车”的宏伟目标。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现已具备研制低价位经济轿车的能力,因此,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
3、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成本管理方法创新
3.1、变革成本管理思想实施成本战略
成本战略有别于传统的成本降低方式。它是紧盯市场目标,以成本为竞争中心,通过使用独特的技术、借助有利的原材料购进渠道及利用规模经济的特性来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在同业中成本最低,以低于同业竞争对手的售价来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的战略。
建立低成本地位,使企业在确定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上具有决定权或成为降低成本的主导者,则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超额的利润。
成本战略要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特性,进而设立该产品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预先限定产品成本的最高限额,规定制造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成本不准超过这一限额,然后要求设计、工程、外购材料等部门通力合作达到目标成本。成本战略要求只有在最后工序达到成本降低额的目标后,才能进入实际制造阶段,否则仍要通过多重循环挤压成本,以使实际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目标。
成本战略将改变成本的立足点,将其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产品的策划、构思和设计阶段;从业务链的下游转移到源头。直观地说,在设计阶段就对将要发生的产品成本进行虚拟核算,可以使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
成本战略中关键的是确定目标成本,即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为实际目标利润而必须达到的目标成本值。其可表示为:目标成本二期望销售价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是企业允许的最高成本额。
期望销售价格可在与同业竞争对手的同类商品中进行比较得到,要同时考虑到其它企业类似产品目前拥有的市场份额、可能达到的市场容量、企业自身销售物流系统是否完善(销售网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商品战略等。目标利润必须兼顾多种因素,不但要从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出发,还要考虑到企业的长期投资计划、研究开发计划、中期利润计划以及内部留存收益运用计划等因素。
3.2、提高劳动增值率
更新观念,杜绝浪费,提高劳动增值率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生产浪费可分为以下7种。
a.生产过量的浪费,最典型的是工作超进度,造成产品的积压,增加和产生挪动或堆放产品的工作;
b.窝工造成的浪费;
c.搬运环节上的浪费;
d.加工本身的浪费;
e.库存的浪费,库存越大,资金占用越多;
f.操作上的浪费;
g.制成次品的浪费。
在小批量、多品种混合生产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次数改变多,使生产浪费变的更加严重。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求缩短设备的切换调试时间,随时根据生产需要切换调试设备,以适应后工序的生产指示或客户的需求,做到生产中各工序的现实需求与产品的最终需求合拍。第二,要缩小搬运批量,即使各工序能按很小的批量切换生产,如果向下道工序的搬运批量较大,就不能避免搬运在途或加工等待在途,搬运批量应配合生产批量的缩小而力求缩小,其理想状态是“按件搬运”。第三,要采用“U型生产线”与“多功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即配合设备的小型化,使各工序的距离变短,作到“进出一致”原则,即取出与投入再加工的工位位置一致,消除回头再取加工物件的无效损失。第四,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工多能化”,使员工具有操作前后各个工序设备的能力,可达到少人化的目的,又可以提高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3.3、增加劳动附加值
成本战略的另一主要方面是,劳动思想更新,减少无效劳动,增加劳动附加值。
任何车间的生产劳动都可如图2一样划分,将现场劳动划分为“浪费”、“不增加价值的劳动”和“增加附加值的劳动”三部分。虽然增加附加值的有效劳动所占比例较低,但只有这部分能改变产品质量和组装加工的方式。也就是说,这部分在制造零部件或产品时,可对原材料或半成品等加工对象付出劳动,创造出附加值,即劳动增值率。严格地说,没有附加值的劳动也应视为浪费,因为它们没有提高或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只会增加人工成本。属于浪费的劳动应立即消除;对不增加附加值的劳动,要合理安排,加以改进,尽量减少其所占比率,提高劳动附加值。
3.4、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取决于采购上的创新,导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汽车产品材料费用一般占售价的35%—60%,是产品成本中最直接、最基础的部分,所以,要想降低材料成本,首先应按产品逐一认真核对数据。
在材料采购、产品配套零部件采购中,应导入市场竞争机制,企业所有的采购业务,包括生产产品的直接零部件、材料、非直接物料(机械、设备、房屋、服务以及维修等),都应该归口采购部门统一采购。
采购部门将所需采购的项目分类,将非直接物料归为一类;对直接生产配套零件则尽可能组成系统或总成一并采购,通过扩大每批批量值可取得较低的采购价格。
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首先,可以参照QS—9000质量标准体系,给供应商打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按市场竞争的方法可取得成本控制范围内合理的较低的配套价格。根据上海通用公司实践统计,选择几家合格的供应商经过几轮竞价,一般情况下价格可平均下降5%—10%。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工人操作的熟练、产量的增加、合格品比例提高等因素的变化,可要求供应商逐年调整供应价格。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汽车企业还可利用WWP、GPS全球采购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质量同等、价格更低的零部件,使汽车产品在成本上有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9,2000,2001
2、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情报,2001(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