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 教师观念 科研 有效 激励

新《纲要》要求教师从“教书匠型”转变为“专家型”。倡导教师要善于转换角色,在活动中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在工作中教师还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以往我们教师对科研工作认识不足,一提到研究,就有如下片面的认识:①把研究视为专家、学者专利,认为与我们第一线教师无关。②认为研究要遵循严格程序,是科研机构所为。③搞教育科研无非是发表几篇论文,为了评定职称。因此教师对“研究”望而生畏,不了解教育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贯彻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明确开展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自身的实践行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研究的实践者,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勇于探究,积极反思,把科研工作看作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对待。园领导作为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创造学习的机会,采用多渠道多形式让教师参加科研研讨,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科研意识,让教师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中,鼓励教师把搞好科研工作看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做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立足实际定课题,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课题就是问题,就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去认识、去解决的问题。选题既是科研的起点,又是科研成败的关键。整个科研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题的选择应考虑以下两方面:其一,课题要有实践意义。即所研究的课题应使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发展和幼教质量的提高,如发现本园教师角色游戏开展较弱这一问题,为提高角色游戏开展的时效性,我们可以确定“在角色游戏中提高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其二,课题要立足于本园的实际,课题与课改相结合,如“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性研究”。即从自己幼儿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课改进行研究。但是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所研究的课题未必是从本园实际出发,园领导大多是根据上级行政或教研部门下达的课题,让教师进行对号入座;有的园选择课题是紧跟潮流,赶时髦;有的园选择课题是围着立项转,这些状况亟待改变。园领导应树立“课题必须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的观点,立足本园实际,结合课改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有意义,才能促进课改的进程。如:调查发现本园小班幼儿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较差,从而确定“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二、重视指导与管理 ,做好总结与推广

重视课题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工作,是科研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园领导必须重视每一阶段的指导与管理,做好总结与推广工作是让课题成果得推广、运用与提升的保障,更让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得到保护,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要指导教师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蓝图,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依据。它的制定避免了研究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因此,在撰写开题报告前园领导应成立中心课题组,要形成以园长为总管,以分管园长为主管,以课题组组长为带头实施,教师具体参与的管理模式。

其次,应重视中期过程的指导。中期过程重在抓课题的落实,引导教师依据科研计划稳步开展。在实施过程应做好如下的管理与指导:①不能随意更改措施,不能降低目标要求,探讨可行的方案以期保证方案的落实。②要有时间的保证和资金上的支持,并定期了解实施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针对问题给予指导。③指导教师及时收集信息,积累资料,建立科研活动资料档案,力求做到资料积累过程的规范化。④重视课题阶段成果的汇报交流,定期开展科研观摩研讨活动,并展示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如:开题报告、实施方案、优秀活动设计、活动照片、测试数据、案例小结等,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取长补短,促进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三、结题阶段注重验收、评价

结题阶段是科研工作进入,也是科研成果的收获时节。此时,园领导应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充分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统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评价。验收评价时应注意克服教师为交稿而仓促撰稿的错误做法,并请专家、主管领导等开论证会,让大家质疑、讨论或答辩,收集意见后再进一步进行修改,写出正式的论文,以便推广交流。搞好结题验收、评价工作,有利于教师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与创造价值,让教师在劳动付出的过程中体验收获,体验创新的欢乐,使教师保持积极、主动并以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进行不断的反思、探索与研究。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积极性

幼儿园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才能使幼儿园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因此,园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及时肯定教师的劳动价值,建立多种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1.阶段成果汇编。园领导应在每学年末,及时对本园教师在开展科研过程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如:活动设计、研究报告、论文等进行归类汇编,以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同时也为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提供论文交流的依据。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科学教育资源 课题研究

农村幼儿园,是指地处县以下乡镇以及行政村落所举办的幼儿园,周边环境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农业产业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林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资源,包括人类生活所接触的人、事、物、地等。如某地的河流、工厂生产的某技术产品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有效利用多方资源,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中人、事、物的互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养成良好的环境综合素质。在当前广大农村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各农村幼儿园经费普遍紧张,不能为幼儿提供足够优越和宽裕的科学教育资源,幼儿园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各园采取必要措施,使现有的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因此,探索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探究农村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也是降低农村幼儿园办学成本,提升办园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规范制度更新观念,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1.健全制度,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是健全管理机构。总课题组明确了课题总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并以子课题组负责人成立了课题研究核心小组,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建立“总课题个人子课题课题参与者”的三级科研网络,课题核心组成员及时制定子课题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经验,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总结。

二是规范研讨制度。课题核心组每月集中研讨一次,以专题讲座、案例研讨、活动分析、教学观摩研讨、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坚持“以研究促教学”的课题管理理念,融学习、培训、研讨为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建立分组管理制度。建立了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吻合的分组管理制度,各子课题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教研组,教研组长由十七个课题组长担任,负责日常教研活动。在总课题的统筹下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分类研究,每学期开展研讨活动两次以上,负责人及时做好记录与整理,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施、有成果。

2.理论培训,建设先进理念的师资队伍

首先,在驱动阶段通过专题培训、书籍推荐、网络学习等方式,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念的培训。在开题会上,课题负责人福建省特级教师蔡雅玲老师介绍了课题申报的基本情况,解读课题实施方案,并在开题报告中结合图文并茂的典型案例,就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价值、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内容进行全面的介绍。并结合国内外科学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教育理念等分析与比对,提倡科学活动要从生活中选题,强调科学活动要幼儿亲身经历与参与,以及要注重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等给予全面指导。

其次,总课题组创建“回归人性”课题研究QQ群,定期将国内外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开展情况分析、国内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等前沿资讯传送给课题组成员,引领组员不断丰富有关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理论,组建起一支强干的研究队伍。主要引领子课题成员组对泉州地区常见的植物、动物、物体材料、常见物理现象、天气雨季节变化,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科学领域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开发与利用研究。如安溪实验幼儿园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科学教育理论,对安溪本地的地方风味小吃、家乡风景、茶艺资源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挖掘,使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乡土科学资源有足够的认识,不断推进研究进程,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再次,各自子课题则根据需要,利用园内局域网等渠道,定期向教师推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与书籍,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用有效的科研方法指导实践。如永春县港永幼儿园组织教师利用“中国幼儿教师网”等网站,学习“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主题中运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利用农作物创设幼儿园环境”;又如,泉州幼师附幼创建课题微信群,分享网络上的优秀文章和有益做法,如“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导家长有效开展亲子科学探索活动的实践研究”“论幼儿园家教活动指导形式”等,拓宽教师的理论知识,为实际组织奠定理论基础。

3.调查研究,摸清实施课题的现状与问题

课题研究初期,大多子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提供真实、具体的依据,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如陈埭溪边幼儿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幼儿对社区材料资源的熟悉情况,利用班级现有的科学区、观察区调查幼儿对材料玩法的探索情况;又如晋江市龙湖镇衙口中心幼儿园则采取组织教师上山下海开展的采风活动,进行乡土资源调查,提高教师对乡土资源的认知。

二、运用行动研究方法,积累典型教学案例

从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利用、科学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组织实施课题方案,采取计划――实施――问题――反思的螺旋循环往复的边行动边研究的方法积累相关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渐调整、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前期经验总结和课例汇编。

1.实证研究,积累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

课题组把课题研究与实践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个学期,子课题组都精心策划开展形式不同,内容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如泉州幼师附属幼儿园课题组利用农村广阔的资源,每学期均精心策划开展了形式不同,内容多样的,适合不同年龄班幼儿的亲子科学探索活动。如“烤鸡蛋”“制作冬至丸”“元宵馅的秘密”“端午粽飘香”“好玩的沙”等,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富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德化双鱼幼儿园把社区资源有效运用到区域活动中,提高科学区域材料提供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积累了小班科学活动“狗尾草”、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陶土”、大班科学活动“石膏模的秘密”以及“好玩的电线”等典型案例;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利用生活化、本土化的材料开展活动,形成了“生蛋和熟蛋”“糖怎么不见了”“认识螃蟹”“花蛤宝宝”等典型活动案例;永春县港永幼儿园在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活动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中,积累了大班“向日葵的一生”“水稻与小麦”“种子”“春笋”;中班“蔬菜一族”“永春佛手茶”;小班“我们来种葱”“地瓜娃娃比大小”“香香的水果”等典型案例。在实证研究引领全园教师利用竹子、地瓜藤、葫芦瓜、玉米须、小麦杆、向日葵叶等共同创设了班级的主墙饰,以不同的材料让幼儿的动手能力获得了挑战性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中,进一步拓展课题的研讨与实施。

2.互动研讨,推进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化

(1)专家引领助提高

为确保各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准确无误,在总课题组福建省特级教师蔡雅玲老师的指导下,各子课题组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不定期地邀请省市专家前往子课题组所在园所开展专题讲座和实地“把脉”。如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邀请福建省特级教师刘志清老师来园开展“《指南》背景下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指导”专题讲座,并组织课题成员听取了林菁教授的“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开展”、彭琦凡教授的“探索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教育”、吴荔红教授的“基于生活探究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等专题讲座,利用专家知识系统化的优势,给予课题组成员研究上的理论引领,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课题研究以来,听取专家专题讲座多达18次。

(2)观摩研讨引互动

总课题组以子课题为单位,采用滚动观摩的方式,围绕各子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定期组织子课题组的成员开展园际之间专题观摩研讨活动。如“如何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探究式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挖掘乡土资源,丰富数学区材料”“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等。在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等互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各不同组别的课题组成员零距离地交流、深度地探讨,大家或述收获,或述困惑,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发散思维,碰撞智慧,梳理有益经验。如2014年3月,在晋江沙塘中心幼儿园开展各年龄段“数学区域活动观摩”;2014年4月,晋江陈埭溪边幼儿园开展中班科学活动“鞋底花纹”观摩研讨;2014年12月,在德化双鱼幼儿园以及永春县港永幼儿园开展的观摩研讨等。

(3)经验交流互借鉴

学习他人优秀方法、经验,是课题组推崇的提高研究人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各子课题在实证研究的进程中,不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了将这些有益的经验推广,总课题组不定期地开展“传经送宝”活动,各课题负责人将取来的“经”与大家进行分享和共同学习。如总课题组柯淑满成员作“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数学区域活动的策略研究”、施美旋成员作“优化社区资源 促进科学教育”等共计6次课题阶段成果经验汇报。

三、运用经验总结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采用经验总结法汇总相关资料,回顾研究历程,总结有关经验,反思研究得失,形成研究结论和课题结题报告。一是组织各个基地园梳理研究课例,从个人到集体、以备好一个活动验证一个活动整理一个活动为主线,精心选择适宜的农村资源进行活动实施与验证。二是组织各课题基地园拓展评价模式,将观察记录、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幼儿学习故事纳入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评价体系中。三是通过教师的自主评价确定资源的可行性与适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是案例分享与交流,主要有主题活动案例展示、区域案例分享等方式进行。五是组织开展课题成果展板展示活动。共展示了展板共计16个版,涉及“利用农村资源开展亲子科学探索活动的实践研究”“农村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等十七个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原则、方法、途径、评价体系等内容,通过“反思――实践――调整――再实践――反思――总结”的行动研究过程不断地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借助“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这一课题研究的直接目标,很好地完成了“促进幼儿发展”的间接目标。教师与家长们有了正确的观念,在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进一步了解了幼儿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掌握了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教育理念一致的协同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的各类培训、研讨活动,进步显著。一是更新教育观念,不再将一些死的知识强加给幼儿,而是充分地利用周边的资源进行探究,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发现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二是参与大量的实践工作,开发与利用科学资源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三是改变了教学行为,建立良好互动模式。课题组的教师先后向市、区及幼师实习生开放了十余次观摩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四是提升了教育教学智慧,积累实践经验。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学习和实践中,通过“前反思――实践――再反思调整――再实践――总结”的实际研讨形式,不断地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美]阿林・普拉特・普莱瑞著.霍力岩译.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科学、数学与技术的融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88-03

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应于各门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长期以来,为了尽快完成繁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多沿用过去机械训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其结果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和低效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组织者(Organizer)和指导者(Supervisor)。

从组织形式来看,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三种:小组合作研究(4~6人组成课题组)、个人独立研究 (开放式作业)、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本文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例,介绍在广东省广州市岭东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学进行的研究性学习。

一、确定研究性学习任务,分组开展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由于国情所限,我国采用大班制教学,这就使得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授Food一课(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Chapter 7)时,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健康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饮食习惯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吃出美丽、吃出健康呢?学生的反应异常兴奋与热烈。热烈讨论之后,师生共同确定了以下7个具体的研究项目:①一周家庭健康食谱;②幼儿食物的营养与卫生;③番禺特产(食品类)研究;④食疗餐厅菜谱;⑤中外文化饮食差异;⑥健康的烹饪方式;⑦四季健康饮食。确定选题之后,对相同项目感兴趣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6个人,小组成员推选一个组长,每个小组要填写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并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经教师认可之后,小组才可以开始研究。

开题报告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能为研究者提供明确而可操作的程序。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实施计划、预期成果等部分。撰写开题报告时要注意科学性、可行性和过程性。“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题报告的质量是直接影响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严格把好这一关。

二、以组为单位,收集资料,探究学习

开题报告通过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收集和整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材料。这部分的学多在课外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尽可能全面查找相关资料,包括相关资源网站、书籍、报刊、电视、电影等,还可以通过家长、专家和社会调查等渠道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困难,指导学生研究时必须花费大量的心血。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果带给教师极大的安慰、信心与鼓励。例如,在上述7个主题的研究中,学生有三周的时间对自己的专题进行研究。除了在网上、图书馆搜索大量的信息资料外,更多的是来自身边的同伴、朋友、家长、专家、幼儿园教师和小朋友等。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明显体会到了自己研究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当然,研究性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资料收集层面,如何分析、提炼、处理获取的信息也显得非常重要,这一步显然比收集信息的难度大多了,属于高层次的思维能力,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开始下降。这时候,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特别重要。教会学生如何紧扣主题去粗留精,并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观点。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还通过情感因素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小组成员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同学之间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科学研究表明:在学生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同辈群体是最强有力、也是最不受人注意的,它能影响甚至教会学生许多东西。比如,在班级中如何与人交谈,如何针对考试进行复习,如何表现自己,如何获得别人的认可等。同辈群体的认可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对英语学习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交流汇报,学以致用

学生通过分析提炼大量的信息得出自己的结论后,交流汇报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事实证明:学生在收集信息、组织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方面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仍以上述7个主题的研究为例,学生的汇报方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第一组学生用录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利与弊,还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了一些偏食孩子的不良身体状况。最后制定出一份健康营养适用的家庭食谱;第二组学生查阅大量有关营养与卫生,以及幼儿身体发育状况的资料后,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制作了营养健康的食谱,并对卫生方面给出了合理的建议。这张食谱得到幼儿园的高度评价,大部分内容被付诸实施,这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第三组学生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番禺特产,并选取沙湾姜埋奶、新垦莲藕和潭州白蔗进行详细的营养分析与说明;第四组学生大部分为女生。针对番禺本地的水土气候对人体造成的不适进行了科学分析后,建议人们进行食疗。祛湿、清热、解毒、补水、护肤等均有相应的食疗方法,试图帮助人们改变不科学的大量饮用凉茶的习惯;第五组学生就中国食品和外国食品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展示了中外文化的饮食差异,并针对中国人的体质提出了较好的饮食建议,而不能一味追捧外国食物;第六组学生对食品Pizza和春卷(Chinese Roll-Ups)的配料及烹饪方式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说明,并对日常烹饪方式给出了极其科学的建议;第七组学生则根据中医原理,针对人体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状况,提出四季饮食结构的各自特点。各组成员轮流边展示自己的成果,边进行生动的讲解,汇报完毕之后,还要回答来自其他小组学生对相关专题的提问。

学生制作的相关资料中,图片、录像和动画片等都配有英文说明,并将生词作了注释,以帮助其他组的同学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学习的过程无疑是辛苦的,这比平时教师布置的常规家庭作业的难度大得多,但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体验到成功感,美好的体验鼓舞着学生努力坚持。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知识获取、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学习兴趣、情感交流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并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除了英语知识外,还涉及餐饮、旅游、食品营养与卫生、现代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性、生命的意义,珍视健康应该从平日做起,从饮食习惯做起。比常规教学方式的效果要好得多,这种效果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达到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探究甚至超出了老师的能力,从某些方面来说,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教学相长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同样需要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应该不断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理念。

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独立创新的精神,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经常会发现问题并努力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激活了学生现在的知识储备,并促使学生能不断学会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学生能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实践应用英语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给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再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必须获取大量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学科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学生也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尽可能丰富全面的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的空间范围得到极大的拓展。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可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语言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与人合作、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总之,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将枯燥单一的学习内容变得有趣而多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格。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如何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Z].2001.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4

一、寻找难题,订方案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成了我们教师在语言领域教学中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因为教师队伍年轻化,在语言领域集体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活动内容的文本解读不到位,活动设计过于传统、枯燥无趣,教师提问不明确、不精炼,活动未能以幼儿为主体,存在着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等等。

因此在教研组的共同商讨下,最终决定开展"如何提高语言领域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训项目,希望对症下药,通过自主研修、专家引领的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利用集体备课、互听互评、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汲取新理念,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二、严谨扎实,抓制度

扎实有效的研训活动,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和机制。本次研训项目成立了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保教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训网络,定期开展研训活动。此次研训项目管理制度严谨,有专人负责考勤、资料收集、台账整理、后勤等工作,个教师分工合作以提高研训效率。

三、辛勤耕耘,倍成长

根据教师现存的问题,我们为教师设计了分层分块的研训模式,让教师通过学习、借鉴、交流、自主研修的多形式下学习成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时间,用时间证明理论。

1.专家引领

本次研训活动我们共邀请了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单琼赟老师与温州市骨干教师、永嘉县教坛新秀的任淑蕾两位老师,有单老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对语言领域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指导,打破教师对语言活动传统、封闭的认识,让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开展语言游戏教学。另外在开展小组系列语言活动大战前有府前幼儿园任淑蕾为大家解读语言总目标。让教师在语言目标的正确理解下开展语言活动。

2.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研修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伴互助活动能把每一位组员都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为参与者、受益者,能够使参与到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合作的快乐,在心理上找到归属感。在第一次的研训活动中我们就将参训的所有教师分成了8组,各组有各所幼儿园的园长组织带领。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合作与竞争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小组氛围。

3.自主研修

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的过程,本质就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校本研训"也是提供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环境,能够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持续"成长".通过《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读书沙龙活动,教师能学习到有关语言活动中的各方各面,这比我们听一个讲座,上一节课几首的更多更广。

四、美中不足,再努力

通过"如何提高语言领域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训项目,教师们对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学方法上有了更多的新理念新元素。但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调整和改进:

1.教师迟到现象的存在。因为有大部分老师来自于片区的各所幼儿园,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按时参加培训。

2.会场教师子女干扰较大。由于教师有带子女进入培训现场,活动室内孩子的嘈杂声和进出的关门声常常影响到培训的秩序和老师们的注意力。

3.部分教师参与不够积极,不愿发言、交流。参训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并将各所幼儿园的教师打散分布在各个小组内。所以教师之间不够熟悉,教师们过于羞涩不愿主动积极互动,影响整个培训氛围。

研训工作是幼儿园教师成长的主要路径,我们希望能一直以积极向上的心赢取更多的成长和发展,让我们科研之路越来越扎实。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2015年度校本培训坚持以推进市县"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实验项目为重点,紧扣永嘉中学教育集团提倡3456课堂,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思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校本培训中树立精品意识,培育优秀教科研成果,打造精品课程,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做好质量监测、分析、评价工作,研制课程规划和方案,为学校的课程改革、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反导和服务。

1. 校本培训之"课题管理"

(1)开展教科研调研工作,研究当前我校教科研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困难,倾听教师和学科组对教科研工作的建议。

(2)做好2016年度课题结题工作,2015年度各类课题结题管理和优秀成果送审工作。把好课题质量效益关。

(3)做好县级研究性成果评比,本学期推荐课题、论文、案例等32项参加县市比赛。

(4)做好2015年度县级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工作和优秀成果完善指导工作。

2.校本培训之"课程改革"

(1)继续深化研究3456课堂模式,开展课改班活动,总结当前我校课改的现状、亮点、问题,梳理和总结课堂变革实验阶段研究成果。

(2)修订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方案,出版课程校本教材30本,重构课堂体系结构。

(3)发动老师积极参与2016年永嘉县精品课程评比,完成精品学思案的评比工作。

3.校本培训之"评价工作"

(1)研制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出课堂教学研究课,召开评价标准研讨会,促进评价标准的,完善和更新,推广与应用。

(2)重构学校教师专业荣誉和质量荣誉晋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研制教师成长评价方案、办学理念评价方案。

(3)积极参与市级优秀学校评比,及时完成评估材料的整理和编辑。

4.校本培训之"教研管理"

(1)积极打造"五课"活动。五课指:备课和试课,开课和听课、说课和议课,思课和磨课,展课和评课。高质量地开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调研课和交流课。

(2)积极打造"五题"活动。五题指:命题、说题、磨题、解题、教题,深入研究学思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和重大考试命题研究。

(3)发动教师积极参与市县命题评比活动。共有10份命题作品参与县评选,其中5份优秀作品参与市级评选,并获得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5.校本培训之"教师培养"

(1)积极举行师徒结对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徒结对工作。

(2)积极开展校学科骨干评比活动,选拔优秀参与县级评比

6、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

(1)重启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团课课程。

(2)举办一次研究学习活动指导培训会。

(3)成功举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演示会。

(4)研究性成果评比,并推荐到县里参评。

7.校本培训"课程建设"

(1)继续引导教师开发学校特色课程。

(2)由永嘉中学牵引,出版结集学校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二、主要成果

1、县命题评比

县1组一二等奖

2、公开课、讲座

全校共开出市公开课2节,县公开课13节

3、

多篇论文市县获奖,或发表省市级刊物。

4、县级课题立项

2项教科研规划课题。

三、2016年度工作思路

1、校本培训之"科研工作":加强科研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成果的提炼与总结能力;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将课题研究课纳入统一管理范围;改进科研评比项目,在案例、课例评比的基础上,评比项目,增加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成果总结报告,特色设计方案,质量分析报告,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学校课程规划,学科课程规划,课堂变革方案等成果类别评选;突出科研导向作用,突出质量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教学技能" "自主学习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做好质量提升方面的专业引领工作。

2、校本培训之"课改工作":开展课改疑难问题调研;举办课改研究课,课改成果项目评比,举办课改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举行深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讨会,继续完善学为中心的评价标准;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策略。

3、校本培训之"课程建设":继续挖掘楠溪文化课程资源的潜力,做好楠文化课程的开发,完成我校特色课程体系。继续做好永嘉阀门课程群的开发,并把永嘉阀打造成市级精品课程。

4、校本培训之"新高考研究":加强新高考方案的解读和理解,结合我校实际,做好相应的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学生的生涯教育、选课走班、学考选考的研究。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5

【关键词】幼儿园;探究性活动;审美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重构整个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如: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英国的“设计学习”、法国的“综合学习”等等。所采用的方式之一就是“课题研究型学习”。所谓研究型学习是学生通过对知识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针对这种学习方式,幼儿园该如何操作呢?幼教界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发现一些知识比知道一些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幼儿园课程改革必须遵循这种大的改革背景,探究性游戏活动应运而生。由此可见,探究性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开展,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园建立生活、学习、游戏三合一探究性审美活动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确立的。

探究性活动是以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性活动为基础,把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不仅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幼儿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此,幼儿园的探究性活动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审美活动是一种灵活的、开放的、创造性活动,是情感的接纳和表现活动,是左右脑协调的活动,是适合幼儿特点及幼儿乐意接受的活动。幼儿园的审美教育主要以艺术活动为载体,艺术活动是实施审美教育即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幼儿期是艺术素养发展的黄金期,对塑造完美人格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以审美为主线,以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来培养幼儿探究意识为载体,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学会探索,在探索中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审美,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们的实验假设是:如果我们以审美贯穿整个活动,给幼儿创设一种支持幼儿学习的宽容、轻松、积极的心理氛围,并给幼儿创设惊奇的活动场面,肯定备受幼儿欢迎。使教师引导幼儿真正进入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形成幼儿独特的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基于以上假设和目的,我们设计了本实验。

1 实验的对象、方法和手段:

1.1 对象:从实验班确定30名幼儿为本实验对象。

1.2 方法:观察法、活动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综合归纳法。

1.3 手段:理论学习、观摩研讨、教案设计、案例记实、幼儿测试等。

2 实验的实施途径:

以唱歌教学和手工制作为切入点进行实验研究。

3 实施过程:

3.1 实验前期准备

3.1.1 理论学习:在实验实施前,我们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了培训。首先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组的开题报告,明确“教师为什么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等。其次学习《纲要》,明确《纲要》三大艺术活动目标的提出,确定了探究性艺术审美活动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及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审美乐趣,切实发挥艺术活动的教育功能。第三,学习有关探究性艺术活动的理论。明确实验目标及实验策略。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将探究性艺术活动建立在生活、学习、游戏三合一的审美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学习、游戏活动解决生活中有关审美活动的问题。同时让幼儿在探索各种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和审美表现力。将生活、学习、游戏三者结合起来,构建以幼儿探究活动为特征,以幼儿主体性发展为核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模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有此而来,明确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使教师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实践活动在理性上得以验证。

3.1.2 前期测查:我们对实验班的幼儿采取观察法、活动法和统计法进行了艺术表现、操作水平以及幼儿的活动兴趣两方面的测查。了解幼儿进入艺术活动的反应、操作游戏材料、合作交流的水平等。用表格的形式对实验班幼儿进行全面统计。

3.2 全面实施阶段:为了确保实验教师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根据实验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2) 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内容,调控幼儿一日艺术活动时间。

(3) 要求教师根据一日活动目标,充分采用教学游戏、生活材料、自由表现三种形式来完成。时间、比例、顺序安排自然有序有机结合。

(4) 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并有分析及教育策略。

(5) 建立相关的学习和总结制度,如每周听实验教师教学活动并进行评课与指导,每月一次课题组研究学习;每月实验教师做课题总结等。

(6) 保证实验的必要经费,如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学习。

(7) 建立实验资料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实验资料齐全,高质量完成实验任务。

3.3 总结验收阶段:经过近三年的实验研究,教师积累了大量实验材料。观察记录有40多人次,学习心得达2万余字,教育随笔40多篇,活动设计与反思近20多个,过程照片近百张。进入总结阶段后,实验教师开始收集整理实验材料。将各种观察记录、随笔、心得体会、优秀教育活动设计、录制的优秀教育活动等都进行归档,并开始参与实验报告的撰写工作,为申请成果鉴定奠定了基础。

4 实验成果:

4.1 理论探索

4.1.1 构建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内容。

(1)评价的原则:坚持正面评价;重视评价过程;重视评价体验。

(2)评价的方法:观察评价;量表评价;随机评价;个案评价;集体评估。

(3)评价的内容:①幼儿参与探究性艺术活动的态度。我们通过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的许多外显行为进行评价。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探究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主动提出探究设想,在探究中不怕困难和辛苦。②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幼儿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乐于帮助伙伴、主动和伙伴配合、能够倾听伙伴的意见。③幼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一是观察幼儿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通过幼儿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的实际表现予以评价。三是通过幼儿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或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情况。

4.1.2 关注幼儿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教育观。

(1) 艺术教育应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调整和端正自身的价值取向,理性地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我们的观点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艺术启蒙教育,其实质是完成艺术的审美,创美任务;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更加关注幼儿情感的培养和自我表达的满足,使幼儿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美的人。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

(2) 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和满足每个幼儿的艺术审美需求。儿童天生喜欢艺术,他们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又往往带有情绪色彩,不稳定,易转移;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创造的结果,喜欢他人的赞许;同时每个幼儿都有其兴趣需要和艺术潜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能够重视和尊重幼儿的差异,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能开发其艺术潜能。如宋默新小朋友喜欢演唱表现力很好,教师就培养其独唱能力,多次代表幼儿园参加演出,使其表演能力得以更大的提高。

4.2 实践探索

4.2.1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是满足幼儿活动欲望的前提。要想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愿望,我们认为首先要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为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结合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主分阶段制定教育计划。(以剪贴为例)第一阶段:剪直线、曲线、弧线。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摸板,结合形象的语言,如剪直线教师称为剪面条、剪门帘、剪胡须等。剪曲线又称剪小蛇、剪大山、剪鳄鱼牙齿等。剪圆形又称为剪娃娃脸、糖葫芦等。教师结合游戏、讲故事等边玩边剪,寓教育乐,使幼儿轻松自如地积累了剪的经验。第二阶段:目测剪直线、曲线、弧线、以及辅助线。在幼儿原有基础上,教师提供纸张,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幼儿动手剪的自信心。如剪圆形--两个小尾巴亲亲嘴,剪三角形--三个好朋友手拉手。第三阶段:结合活动剪贴基本形状。教师根据具体活动如'汽车带我去旅行'、'快活的小鱼'等,为幼儿提供实物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剪贴其形状。第四阶段:独立按物体特征剪贴。教师提供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将实物概括成图形,这样幼儿就可以自由创作了。

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际练习,幼儿的细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技能的提高一方面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激活了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力。满足了幼儿的活动愿望。

4.2.2 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是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发展的基础。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1) 结合季节设计活动。春天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用撕贴画的方式表现春天美。夏天选用'黄瓜'制作大鳄鱼。教师将鳄鱼模型摆在他们面前,在共同观察鳄鱼的嘴巴、牙齿、脚和长尾巴是什么形状的同时,讨论黄瓜哪一部分可以代替。在讨论过程中幼儿自然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互相讨论来共同制作大鳄鱼。有一位叫张静含的小朋友他将黄瓜籽作为鳄鱼的眼睛,扎到黄瓜的两侧,看起来水汪汪的大鳄鱼真是活灵活现。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做做玩玩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发展。

(2) 结合主题开展活动。在'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我设计的飞机”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一些废弃物品,如牙膏盒、烟盒、药盒、线绳、彩纸等。在这节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向以往给幼儿出示图片或模型、录象带等,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想象、所看所想设计自己喜欢的飞机,为幼儿提供较大的创造空间,幼儿正是在这宽松自由的氛围中,释放了他们全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了形状各异的'飞机'。使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 广泛开展区域性活动。如“糖果店”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糖纸和制糖材料,幼儿制作的糖果色彩不同、形状不同,不仅满足了幼儿玩的需求,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再如:当我国航天飞船飞入太空的消息传遍祖国大地时,国人无不为之振奋,孩子们同时也兴奋起来,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开展'我是一名航天员'活动,在活动区中幼儿利用搜集来的饮料瓶制作了航天飞船5号、6号、7号,形状各异,充满了幼儿对航天飞船的遐想和征服太空的愿望。

4.2.3 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意识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的基本策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开展的探究活动主要以结伴探究和小组探究为主。这种分组合作开展不仅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还有助于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在组织形式上,教师追求引导策略,注重从幼儿一日生活到方案设计到材料提供都是可以引起幼儿结伴探究,引发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使之产生探究的主题。由此使幼儿按兴趣结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得以形成。如在制作'彩色溜溜球'活动中,教师提供报纸、各种彩带,幼儿在制作中出现彩带缠在球上容易掉,原因是一个人缠彩带时把握不好,接下来幼儿纷纷找到合作伙伴,一个人把住报纸球,另一个人缠彩带,共同完成任务。所以说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意识是教师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的基本策略。

4.2.4 触发幼儿艺术兴趣萌生是幼儿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的基本条件。幼儿艺术教育最有价值的是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及其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体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兴趣多属于浅层次的,往往带有情绪色彩。从理论上讲,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把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因此我们认为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比如开始阶段要鼓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进行过程中的兴趣激励要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作灵感的活动;结束阶段要把幼儿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从而将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中。

4.3 幼儿发展

4.3.1 在手工制作方面:通过近三年的实验,幼儿手工、绘画作品达百余种。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得以发展和开发,其作品多次获奖,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扬。

4.3.2 在演唱方面:通过独唱、表演唱、大合唱等形式,幼儿的演唱水平大大提高,多次代表幼儿园对外演出,获得很好的评价。

4.3.3 幼儿探究性品质的迁移。实验组的幼儿其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技能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创设,幼儿的探究品质即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逐步形成。而且这些品质已经迁移到了幼儿其他学习之中。这也是本次实验结果之一。

教师通过观察、统计,有84.87%的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更加强烈;有78.99%的幼儿更善于合作,喜欢交往;有58.60%的幼儿意志力有所增强。以上这些方面不仅表现在艺术领域,还迁移到其他领域,如健康领域,幼儿制作的投掷物'彩色的溜溜球'非常精美,表现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极大的耐力。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在球上面缠彩条一个人不好把握,多数幼儿都是合作完成的。在科学领域中幼儿的观察力、探究欲望以及耐力都表现非常突出。如在'好看的蜘蛛'活动中,他们不厌其烦地寻找蜘蛛--观察蜘蛛--查找蜘蛛材料--讨论蜘蛛--制作蜘蛛。

5 结论:

在本实验范围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5.1 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性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表现力是可行的,训练的效果是可以迁移的。

5.2 实验对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发展有明显提高。

5.3 实验效果与被试者原有的艺术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秀伟 《幼儿园教育活设计与指导》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3] 裴娣娜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12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6

《 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一、民勤县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一)农村幼儿园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懈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村幼儿园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懈。特别是部分幼儿园在保育、安全、后勤等方面管理较差,有的幼儿园甚至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把幼儿集中起来玩耍的场所,至于幼儿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二)条件简陋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条件普遍很差,教室比较简陋,幼儿活动的空间也比较小,很多设施都比较陈旧、落后,而且规模也较小,教师和学生也比较少。在很多农村幼儿园当中,既没有教具,也没有开启幼儿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这样的幼儿教育环境,远远不能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国家对幼儿教育事业比较重视,很多农村幼儿园也在逐步的修建和翻新中,所需要的幼儿教师也随之增多。为了弥补幼儿教师数量上的不足,新招聘了很多幼儿教师,都是从音、体、美等高校毕业,对于幼儿教育可以说一窍不通,根本无法进行幼儿教育。再者,由于县城的幼儿园不断扩建,通过考试等方式,将农村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调到县城,导致农村的幼儿园教学陷入绝境。虽然国家对幼儿教育比较重视,但让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还比较少,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是县城的幼儿教师优先,农村的幼儿教师没有机会参与培训。

(四)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得不到保障

由于民勤县地广人稀,村庄分布比较零散,一个乡镇一般只有一两所幼儿园,这样给幼儿上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经过调查发现,校车接送幼儿上学最远的要一个小时,这样就很难保证幼儿在校的学习时间。

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策略

(一)对幼儿教师要进行科学的评价

对教师的科学评价,可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实现幼儿高效率课堂。幼儿教师和幼儿是一样的,赞美对于教师来说是对教师辛勤劳动和付出的肯定。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就要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态度、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综合、科学的评价,并与年度考核以及相应的工资待遇挂钩,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

有关部门要加大农村幼儿园建设资金的投入,每一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如场地、房屋、设备、设施等。农村幼儿园的一个优点就是地方比较宽敞,如果部分幼儿园有条件,可以对幼儿园进行绿化,让幼儿园变成花园式的学校,为幼儿创造一个舒心、愉悦的游乐场所,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学园、家园。

(三)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要改变农村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首先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出发。一是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待遇,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优先考虑农村教师的职称问题等。二是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对于一些培训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并把培训结果与教师职称挂钩,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培训当中,为自己补充新鲜的血液。

三、结语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幼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农村幼儿园在前进的道路上十分坎坷,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笔者坚信,在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幼儿教育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王华 张艳琴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陈帼眉.生活知识的学习最重要[J].幼儿教育,20xx(10):4-5.

[2]王红霞.当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xx(9):32-33.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二:

《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 》

摘要:声乐课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大部分中职学校音乐教师仍然沿用较简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同艺术实践脱节严重,且忽视了学生自身特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中职声乐教育的发展水平。针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构建新型教学体系,融合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声乐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多样化教学;声乐

目前,中职学校声乐专业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这些弊端日益凸显。新形势下,我们亟需探寻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计划方案、开拓多样化教学途径,让中职生在学会歌唱的同时,还能掌握艺术技巧,培养出符合专业要求的工作者,真正达到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的,满足于社会需求。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个性特点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年龄处在15至18岁之间,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比较强。然而,多数学生来自于各个县或农村地区,缺乏专业学习经历,综合素质难免参差不齐,且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较薄弱,心理发育不够成熟,仅仅通过重复“老师示范,学生跟唱”这样简单的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无法掌握学习的要点和难点。针对上述情况,中职学校声乐教师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寻找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多样化声乐教学模式

1.培养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不能一味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简单化、凝固化的教学模式,要多以亲切鼓励的语言加以引导,让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他们学习声乐的兴趣。(1)需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步递进式开展教学。中职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对教师依赖性强,一开始目标不要定太高,然后逐渐加深教学难度,由浅入深、由简而难辅导授课。(2)善于运用多媒体结合教学,学生现阶段处于声乐启蒙教育阶段,需多听、多看、多感受,多媒体刚好具有集视、听、唱于一体的优势。教师应多播放名家的范唱视频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共鸣,从而主动探索演唱的精髓。(3)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音乐美感”,与学生一同分享,还要有“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式的超强语言表达能力。在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发现学习歌唱的乐趣。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注重理论知识学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往往只注重歌唱技巧的培养,会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声乐是通过歌唱表达思想的一种艺术行为,没有蕴含感情和思想的歌唱不能称之为艺术。例如,在接受歌唱表演实践之前,学生需了解歌唱中发声器官的构造、原理等,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科学发声的全过程,构建起声乐学习的基本认识。然后辅之创作背景、情感基调等多层次且系统的理论知识,结合形式多样的歌唱表演实践,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声乐学习体系。

3.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采取大课形式进行讲授

大课主要以声乐理论知识、发声训练技巧等为基础内容。以声乐理论知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传授基础理论,让学生了解发音器官结构、正确歌唱姿势、呼吸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歌唱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培养专业基本能力。应用大课授课模式的优势就是能在集体时间内以点带面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有效地提升教学利用率。

4.小组课的教学优势

小组课是声乐教学中较普遍的教学方法,优势在于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能力、水平差异等,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通常教师综合考虑声乐基础、歌唱水平、个人特点等各方面因素,以3~5人为单位进行分组,既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又兼顾到小组的共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小组课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观摩、互相倾听,让他们能较清晰地辨别歌唱发声状态的正确性。而对于个别发声存在问题的对象,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通过讲解与范唱,及时纠正学生的歌唱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教师在解决歌唱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交流经验和技巧中了解小组其他学生对同一首声乐作品不同的领悟层次与演绎风格,并与之做比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利于学生完整展示作品。如,在他们完全掌握作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重唱、齐唱、合唱、对唱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歌唱艺术魅力。

三、声乐教学融合艺术实践活动

声乐是一种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表演的艺术形式,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演来促进声乐理论知识的运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得失,才能形成更完备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因此,中职声乐教学必须结合艺术实践才能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艺术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定期举办学生声乐观摩会,文艺汇报演出,让他们在实践中锤炼心理素质、克服心理障碍。中职音乐教师需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寻找更有科学性、有效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现代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黎丹 单位: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玢.中职幼师专业声乐教学探析[J].商情,20xx(15).

[2]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08.

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

(一)选题依据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1.3 文献综述

二、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2.1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2.2 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1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3.2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3.3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4.1 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4.2 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4.3 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五、总结

参考文献

5.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与计算、论文书写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6.参考文献

[1]林俏霞.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中的儿歌创作训练[J]. 教育教学论坛,20xx,01:249-250.

[2]杨宝风. 儿歌创作新探[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xx,02:78-79.

[3]郑黎丽. 基于儿歌特质进行儿歌创作[J]. 语文建设,20xx,22:26-28.

[4]周思缔. 谱写孩子心中的歌——与师范专业的学生谈儿歌创作[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08:17-21.

[5]陈小芳. 儿歌:洒向童心的种子[J]. 思想•理论•教育,20xx,10:62-63.

[6]王巍. 小学儿歌教育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三:

《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 》

摘要:美术教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美术技能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实际对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旨在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思路,为培养高素质幼师人才队伍贡献一份薄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高度关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幼教师资力量就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1],同时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美术教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面对新形势下幼教专业学生就业要求的提高,如何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技能,应该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不断思考总结的问题。因此,本人在从事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也对教学改革提出几点认识。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传统

高职教育一直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和服务型人才为首要目标,而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而言,重视美术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的培养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主导思想。但在日常教学中,传统而落后的单一式灌输和教师单一讲解等方法依然被广泛的运用,这就大大影响了美术课程的趣味性,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将这种老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多欣赏观察、多互动思考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迫切需要改革的突出问题。

(二)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不完善

教学课程的合理设置是保证教学内容顺利实施,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最直接途径。而许多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的教学重视不够,开设的美术课程课时有限,根本不能保证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较好的掌握美术技能,学习质量无法提高。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很多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美术课程总体数量偏少,理论课和实践课无法统筹安排,常有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现象发生;(2)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类课程相比,美术类选修课的数量太少,且不够细化,有些高职院校甚至只把手工课单独开设,对素描、水彩、简笔画、线描画等均不细分。此外,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还不具有系统性[3],这导致在美术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不完备,教材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材不是美术知识与技能要求太过专业,难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就是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就业需求脱节,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运用单一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主要包括绘画和手工制作两个部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紧密相连。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教学资源的运用仅仅局限于美术领域里,单一的从美术角度考虑问题,无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学生基础薄弱,对美术技能的掌握较差

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偏低,文化基础普遍很差,学习能力不强,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美术基础,在美术专业知识方面几近空白。再加上入学后学习时间短,学生难以理解消化老师所传授的美术知识,从而制约了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浅见

(一)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对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均有不同,基本上都围绕着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时和授课时间。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模式也被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认同[4],并也付诸于行动。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应该紧密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设置,同一门课程,其理论课与实践课要放在同一学期或者同一个时间段内进行。比如,就简笔画课程来说,可以将简笔画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融合渗透,在讲完理论的同时立马进入实践的绘画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夯实美术绘画基础。此外,对于难度较大的课程内容还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就业需要来安排课时。在教学资源的运用中,美术教学完全能够与其他学科实现教学资源的互动。比如在简笔画的创作教学中就可以将绘画与音乐、故事相结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手工制作的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建筑学、戏剧学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勤思考了,其美术表现力就会增强,学习时会更加积极主动,作品也就更加丰富奇妙,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授课内容

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变化中前进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迟早会被淘汰。教育教学中也要有“思变”的思想[5]。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美术学的发展以及美术教学中所运用的新方法,新手段,新内容,充分了解国内目前幼教机构的需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合理化调整[6]。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所教授的美术理论与身边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懂得美术不只是幼儿教育中的必需品,也与我们的生产实际息息相关,从而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灵感。在授课方法上除了采用PPT、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外,也可以参考法律教学中模拟法庭授课的方法,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职场化,模拟教授幼儿美术的现场,让学生们了解职场。还可以定期举办美术比赛,让学生们自己构思创作,以个人或者团队均可,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同时,在考核的方式上也可以采取多样化,比如让学生们自己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品鉴,这有益于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学生实际,实现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校时不仅基础普遍偏低,而且在学生之间还存在着高低起点不一致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能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慢;有的学生在入校前接触过美术,有一点基础,而有的学生则需要从零基础教起。这就使得在教学中既需要注重对零基础的学生传授基础,还要有基础的学生在能力方面的提升,从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们进行集体授课的同时,可以对个别基础好的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让有基础的去帮助零基础的,尽量缩小学生们的差距。

三结语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有云: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科教才能兴国,而教育教学改革更关乎国情民生。美术教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高素质幼儿教师的培养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社会对具备美术技能的幼师人才的需求不仅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动力,也是“民生”任务之一。这就需要我们以培养高素质幼师人才为目标,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改革,求新,这样才能为幼儿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作者:XXX

单位:xx外语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05:94-98.

[2]王彤.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20xx,03:92-93.

[3]李小波.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探索[J].美术大观,20xx,02:156-157.

[4]沈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与时代,20xx,1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