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1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考证促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2-1156-02
Methodology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s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s
WANG Zu-xi
(Hunan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Zhuzhou 412004, China)
Abstract:Computer Application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basic skills for vocational students.This paper presented that we need to emphasize on computer cultural and quality throughout all the activities of educations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s.Also,we need to focus on trainings to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self-learning of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ourse through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students'capabilit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o the students can proficiently operate the computer and master the computer basic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skills.
Key words: education methodology;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education eethod; learning reinforcement by certification qualification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熟练使用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求而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高职生的通识课程,它实践性很强,内容繁杂,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 xp、Word 、Excel以及网络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巧。如果学生学习该课程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不够,知识迁移不理想,将不利于以后学习计算机的专业课程。如何提高该课程的学习效果?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探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1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努力形成教学特色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转教学理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
首先,使教师从“教育者”角色转到“导者”角色上来,不再是简单地“卖”知识,而应该把学生带到知识殿堂的门口,引导学生入门。其次,从“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上来,把主要任务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来,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再次,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做学习的主人上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搞“墨守成规,照本宣科”,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对象,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比如在讲解Word时,学生会理解这是一种简单的文字编辑工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节贺卡、名片等,既打开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又挖掘了他们潜意识的艺术细胞,当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诞生后,他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转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2 钻研教材备好课,整体把握教学方向
作为教师,备好课是讲好课的根本前题和关键所在。首先,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备好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并参考有关资料,科学处理教材,有重点地写好教案,同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年龄等),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和适当地增删或改进。
其次,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好教案。教案是教师活动的提纲和指针,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所进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技术处理和加工,是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之后的创造性理解和阐释。教学特色源于教案特色,有特色的教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深入地加工和提炼,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实例,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学重点和示例应有相应的突出和不同程度不同的侧重。
3 抓好课堂教学安排,充分发掘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是实旋教学过程的根本途径,是落实教学内容的主要渠道。因为无论你如何处理好教材、写好教案,终究处于纸上谈兵阶段,还有待于课堂教学这一实践活动的检验。《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更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检验。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以下两点: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应妥善处理好教材与教案的关系,对待教材要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又不能死抱教材不放。对待教材中已有的某些内容,例如:Word2002中字体格式的设置,可以讲授得“粗”一点,学生即使一时掌握不好,也可以依靠教材自行解决;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或说明不详的知识,例如:Excel2002中常用函数的应用,则应尽量讲授得“细”一些,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与知识。 同时,这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也容易使学生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也可以高效率地理解、吸收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极大程度地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以旧带新。每次授课都力求切实做到由复习旧课而导入新知识的讲授。这样,既弥补了学生记忆不牢的欠缺,又能有效地体现出前后知识的贯通。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即时演示示范,解决学生在学习练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力求做到当堂讲解、当堂练习、当堂掌握。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2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由内而外”主动吸收,而不是“由外而内”灌输。例如,在学习Word处理软件时,首先向学生介绍Word易学、易用和实用性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时,给学生展示用Word编辑的图文并茂的文档,展示软件的强大功能。同时,通过演示文档介绍使用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快掌握使用技巧。这样,可使枯燥的Word处理软件界面以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建立网络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仅凭课堂讲解远远不够,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必不可少。例如,教师将电子教案、各个阶段的模拟试题、上机实验项目及材料、计算机等级模拟考试等资源都放到网络上,方便学生下载和学习。同时,要摆脱只重视理论教学的传统方式,提出新的教学思路,大力发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中职学校不但要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也要注重教学思路的探索,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使用计算机软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增加课程信息量和直观性,让学生轻松了解知识,并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实行分层教育,改革考试方式。虽然中职新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但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可在入校后进行一次计算机水平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授课。划分层次后,根据计算机水平展开授课,并将传统的考试变为笔试和上机考试组合的方式。
教学中,教师应多寻找习题资料放到网上,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试和学习,将测试和学习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的成绩。期末时,可根据学生的上机表现、笔试和上机考试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这样,不但可以测试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实际水平,还能够激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能力。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计算机的实践性较强,上机操作训练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上机操作训练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学生上机操作训练的题目,使学生能按规定的要求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的整个过程。
同时,教师应耐心做好学生上机操作训练的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实验操作完成之后,也应认真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在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到查漏补缺,积极补充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高校;教学 改革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益发达,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进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保证学生有过硬的计算机基础素质,而且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始终应当保持与社会水平的同步,才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就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经历了一个有专门教学到普及性教学的过程阶段。目前所有高校毕业生都具备了初级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一般性操作技能。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者开始新的生活打下了比较坚实的计算机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全社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教学传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计算机教学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简言之,跟不上时代必然就会出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体而言,传统中“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所谓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全体学生视为一个整体,无论讲台下面坐着多少学生,教师都采取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案,一样的步调。总而言之,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按照学生差异化特点制定分层次有步骤的教学。而实际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其次,教学设计简单易操作,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完善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应当在教学中成为推进改革的重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是教学计划和设计的重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教学中应当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使自身的计算机水平都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教学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有的学生基础课程不扎实,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础课程加大训练和学习力度,使这些学生能够在形成比较牢固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这样有步骤的开展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进展。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也是首先对基础课程加强锤炼,在基础课程得到保障以后再进行比较难的知识的学习,按照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有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都比较扎实和牢固,那就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使他们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之间形成比较合理的搭配,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基础较雄厚的学生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带动作用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一种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工具。因此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成为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高校教学中,计算机是一门必修课,无论什么专业都要进行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文科专业学生可能对文件处理软件的学习比较侧重,美术或平面设计专业对一些设计类软件或者图片处理类软件了解和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需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例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等等,都需要比较扎实和坚实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作为支撑。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是影响计算机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但是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正确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最大的程度的发挥在计算机知识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情境教学法,将计算机应用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作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一个引子,从而以趣味性和现实性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学生在上网中经常看到的FLASH动画,可以作为三维设计或者编程等内容的教学的开始。再如,在Excel表格中,可以向学生演示自动求和、自动求差带来的便利性,激发学生们对于Excel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另外还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将特殊案例引入教学,以缓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枯燥性,重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引入课堂,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方法的革新,另外还有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鼓励和提倡学生之间开展自由辩论,对某一专项问题讨论的方式加深学习的印象,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结语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较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教学是任何时候开展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项必要措施,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是计算机教学的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首先,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在计算机改革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学应当重点加强,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实际的计算机操作机会。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验证和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另外,还应当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和实践,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接触计算机应用知识,总结规律,积累经验。从而使学生直接获得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应用知识。
参考文献
[1] 曲滨鹏,王桂媛.网络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的转变[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
1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制定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提出,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如同英语、高等数学这些学科一样,是一门或一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一般不针对某一个特别的专业,而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已经深入到各个专业的应用领域中,比如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工程造价、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等。特别是独立学院,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方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就需要涉及到不少跟专业领域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正是为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打基础、为后继课程做准备,它在学校各院系培养计划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2.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虽然进校时许多学生都已经在中学掌握了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他们的这种能力都局限于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例如上网、聊天、微博、游戏等,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操作系统和一些办公应用软件与计算机网络知识都不是很了解[2]。加之生源地不同及各中学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不同,导致了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很大。
2.2师资队伍不齐
独立学院虽然有举办高校高职称有经验教师任课,但是这些老师都担任的是计算机专业课程,而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自己学院新近的专任教师和部分管理人员,这些老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重难点的传授拿捏不是很准,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加上教学任务繁重,根本没有精力从事教研活动。
2.3教材内容和实验设施更新不及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软硬件及办公软件每年都在更新,例如目前比较流行Windows 8操作系统、office2010办公软件。而很多学校的教材内容特别是机房的软件配置还停留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office 2003办公软件,这样就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不能将最新最实用的技术传授给学生,也不满足新版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的要求。
2.4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独立学院由于处于快速发展期,各种教学资源都在不断的建设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仍然处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大多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幻灯片对课程主要内容进行传授,其实就是将以前黑板板书内容搬到了多媒体屏幕,还是属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2.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钩,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都能听懂,上机实践也会做老师布置的实验,但是通常情况下如果将实验内容变换下,学生就无所适从。这说明教学中没有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2.6总课时量少,教学任务量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一新生进校开设,除去新生军训周次,实际上课一般为14周左右,按照每周2节理论课2节上机课的计划,要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内容,老师只能走马观花式教学,否则就不能完成教学进度,这样就出现了课时量少与教学计划不能全覆盖的矛盾。
3 对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3.1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
(1)实施分层教学。鉴于学生入校的计算机水平不齐,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实施分层次教学,为了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所有同学都还是在现有自然班级进行计算机基础正常的教学,而将有需求提高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编入计算机基础基地班进行强化学习,基地班主要以周末进行教学,这样既满足了不同需求的同学,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4]。
(2)进行分类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不同,可以实施理工科和文科分类教学,为文理科编写不同侧重点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重点讲解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这样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自己以后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加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3)网络化自主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得到提高,只有自己遇到操作问题然后去解决了才能明白原理。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那么就要求学生利用课外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目前学生可以通过网易公开课、UOOC(优课)、MOOC(慕课)、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平台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学习系统里面除了有视频讲解、课件、教案,还有在线测试系统,可以反映学生效果,还可以利用网络互动平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让学习突破时间性、地域性限制,让学习变得随时随地。
(4)加大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力度。目前学生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公共教学资源进行在线自主学习,但是很多课程都是大众化的。要让学生能快速掌握计算机基础能力,学校必须加大力度建设符合独立学院实际的网络教学平台,例如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和通过本校老师组织团队申请建设UOOC(优课)、MOOC(慕课)等符合独立学院实际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开课,这样会让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任课老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也可以根据独立学院的教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强化,学生可以根据平台查询本校老师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通过平台建设的过程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学校的网络教学方法。
3.2课程内容模块化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同时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七个模块,分别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Windows 7操作系统模块、文字处理Word 2010模块、电子表格Excel 2010模块、PowerPoint2010电子演示文稿模块、计算机网络与常用工具软件模块[5]。这些模块还可以分成不同的二级小模块,根据学生的学习接收情况,酌情对二级模块进行强化教学。在每个大模块里面还可以设置一个提高型的二级小模块,这个提高型模块主要是为分层教学服务,主要为那些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内容。
同时学校还开设不同模块的选修课,主要是对模块知识点的提高学习指导,如果学生对某个模块非常感兴趣可以报名参加该模块的选修。这个选修安排在与课程学习同步进行,主要以大班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提高性的专题培训。
3.3实验内容创新化
实验内容通常包括基本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等多种,为了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创新是关键。要编写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验指导书,实验内容要做到创新,做到与时俱进。要让实验的内容新颖,要来自现实生活以及与专业相关,还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制作一个信函、个人简历、简报、商业合同、毕业论文排版、职工工资分析表等,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名,例如以“我的家乡”、“我的学校”、“我的职业规划”做一个PPT。这些创新型的实验内容,一般在课堂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渠道去搜索与实验内容相关的信息,经过认真思考、仔细设计和不断完善才能完成,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保证创新性实验的正常进行,学校应该专门加大经费力度,建设一个专门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专用机房,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上机,有问题可以向现场老师请教,这样可以解决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电脑而不能进行自主学习和进行
创新性实验的矛盾,可以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4课程考核模式多元化
目前各高校大学计算机期末考试都采用了像万维计算机考试系统平台等在线考试系统,它里面的题库在考核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模拟几次基本就明白题库的类型,机考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学生水平。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考核要实行学期总评制,要加大对实验考核的比例,即大学计算机课程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40%)+期末机考成绩(40%)。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去完成实验。因为一个综合型实验的完成要记入实验总成绩,除了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外还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4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各种应用技术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计算机的各种应用操作能力必须提高,否则就被社会淘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各种软硬件操作能力,对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很有帮助。作为独立学院来说,应该更加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才能更好的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学习融合起来,让学生的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让学校培养的学生适应市场,在社会上更加有竞争力,让独立学院在同类高校中建设得更加有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28.
[2]刘洪,丁学用.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4391-4392
[3]王亚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5):78-80.
[4]吴刚,周保平,高贤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3(4):39-41.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5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前言: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内广泛应用,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进行了解,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基础素质。因此,高校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计算机网络教学内,教师与教材一直都是教学体系内核心,最为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已经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是教师对电子教案过于依赖,就会造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沟通有限,学生也就无法自主进行学习沟通,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1.2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同
由于受到地区及生长背景等因素的限制,高校学生所了解的计算机知识存在显著差异。偏远地区与城市内的学生相比较,能够接触计算机的次数较少,部分学生甚至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之间并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及构造并不了解。但是城市内的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技术已经初步了解。这样就造成学生所具有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为老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造成较大难度。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学习需求[1]。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2.1普及网络教学平台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逐渐普及过程中,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首要任务就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不仅仅能够有效填补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上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够有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眼神。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多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在线服务,方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实际需求,同时学生还能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实践,选择适合自身应用的知识进行学习。与此同时,网络教学平台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答题模式,例如网上测试、网上答题等,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与教师在沟通交流之后,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提高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2]。
2.2采用分级教学的形式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学生所存在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情况,高校可以在学生刚入校的时候,就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情况进行了解,在保证学生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生能够采取分级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之后,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保证学生能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进行讲解,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知识的了解,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其次,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初步性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层次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讲解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开展网络视频教学,有效缩短教学时间,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
2.3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重视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及计算机网络学科特征,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要是没有做到及时更新视情况,学生也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计算机网络教学最新成果讲解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了解,同时让学生能够有效对网络知识及技术及时了解[3]。
三、结论
简而言之,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计算机网络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进.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改革探讨[J].才智,2012,21:245.
[2]范凌云,梁修荣.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改革探讨[J].时代农机,2015,10:115-116.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流程优化;案例教学;任务驱动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的是占大学90%以上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它的目标是在各个专业领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计算机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BPR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最新管理思想。其定义和核心思想是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其著作《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中提出的: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可以说企业流程再造是以流程为基础和对象,以提高企业绩效为目标,以彻底变革为途径的先进理念,是一个针对企业整体战略管理方式的研究。流程再造的实质是对企业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核心领域为业务流程,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体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
从流程管理的思想来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它也是一个教学流程。如果仅围绕某一个教学活动进行局部改进,而忽视教学流程的整体优化,对于课程改革而言是不够的。从流程优化的观点出发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实现整体教学效果最优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经历了黑板加粉笔、计算机加大屏幕、网络化教学平台三个历程,但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前面两种,教学流程采用教学准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作业考核完成教学目标,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视的是动手能力,然而还有很多高校仍采用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实践在机房,考核形式为笔试的单向教学流程,导致计算机基础课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使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过分依赖于电子教案,有些教师上课时照屏幕宣科,讲课方法单调,师生交流减弱,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并且这种模式,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的教育主要方式都放在了基础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弱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流程优化模型
教学流程优化模型是把流程优化的思想运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的一种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型以教学准备为起点,案例教学为基础,任务驱动为核心,理论教学为辅助,多形式考核制度为保障,教学目标实现为终点。
教学流程优化模型中的各个教学活动有如下涵义:
1.教学准备。根据专业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划分教学项目,并选择合适的教材。
2.案例教学。指在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覆盖典型知识点及技能点的案例来展开。将该单元的知识及技能要点展示给学生,演示、总结相关操作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掌握大量实用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对相关项目操作方法的认识。
3.任务驱动。指以企业的真实需求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学习情境,设计好相关项目的任务及各项目的综合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逐步完成任务,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及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是一项完整性和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一般安排在案例教学完成后进行。本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技术熟练的学生可以参与指导技术生疏的学生,使其发现自己的不足,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操作应用水平。
4.理论教学。教师在任务驱动步骤过程中,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如下知识及技能: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办公应用软件相关概念、操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查漏补缺。本过程和任务驱动是相辅相成,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5.考核。教学考核采取了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终结性评价,逐步建立有助于研究型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不同教学项目设有相应的考核,及时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并最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流程优化的实施关键
1.确定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相关操作,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到提高,满足其在校期间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在工作后熟练利用计算机办公的需要。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针对一个具体的应用问题,将计算机办公软件所需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技能点及操作技巧等展现给学生。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一方面,要求教师有较深厚的办公软件应用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经验来编写案例,另一方面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用鲜活的案例表示出来。
3.任务设计。任务设计,要求教师对各类型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软件及网络的应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办公软件应用非常熟练。设计的任务能涵盖常见办公软件及网络应用的难点和重点,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做出适当调整。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任务驱动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4.理论教学。数据库课程的理论教学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相关概念、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网络的相关应用等。对学生在完成相关项目的任务时遇到的知识点或操作技能上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分散或集中指导、解答。
5考核。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由考勤、随堂测验、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课程结束考试等评分组成。成绩计算方式的改革,能使学生既关注基本概念的记忆,又注重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等。
四、结束语
教学流程优化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目标展开,提高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该模型应用的难点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课堂讲授的知识和技术要不断更新。教师只有加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对案例和项目任务进行精练,充分督促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任务,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