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师师德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师师德小结范文1
一、对有效解决问题基本过程的透视
学生对于某个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所经历的基本过程,一般可经历以下流程(如图):
从上面的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要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包括:应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应具备分析能力、知识与策略选择的意识与能力、解题能力及反思意识等。
二、有效解决问题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以有效解决问题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关注点存在一定偏差。对照上面的问题有效解决流程,教学中我们对解决问题中的具体实施环节(即解题的呈现)一般较为重视,而对其他环节的关注不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理念问题,而更主要的是因为其他环节是隐性的,解题的呈现则是显性的(可以呈现出来,并可以直观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显性的东西对于老师而言更易于去被实践与实施,隐性的东西也就往往会被淡化。
以上的关注偏差导致学生实际解决问题时出现一些问题,表现为:(1)见到问题,缺乏耐心的分析与必需的分析手段;(2)面对某一问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即不知道用学过的知识或策略来解决问题;(3)不假思索地采用某种方法或解题途径,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4)在解决完问题后,缺乏自我反思的自觉性与意识等。
三、有效解决问题视角下的数学教学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现状,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形成较好的解决问题素养,我觉得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关注以下问题:
(一)关注信息分析,把握审题与解题的统一
要有效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做好审题工作是关键。而现实中,学生对审题恰恰不够重视;或重视了,但缺乏方法与策略。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与意识呢?
1.突出审题意识的培养
我们应努力让学生感受审题的实际价值,如在《倍数和因数》的练习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学生解决:40以内6的倍数有( );
(2)在评讲完前面的题目后,学生得出50以内8的倍数有( )个。(不少学生在括号里填的是8、16、24、32、40、48)
受前面问题的影响,学生在解答“50以内8的倍数有( )个”时出现了不少错误,然而错误的出现反而对于学生审题意识的强化产生了正面作用,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审题工作的必要。这也启发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问题设置,让学生适度出错,以增强学生审题的意识。
2.突出审题方法的渗透
现在的教材中呈现的数学问题往往给出的已知信息形式比较复杂、信息量大。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信息处理的问题,增加让学生进行信息辨析的训练,结合不同的问题,我们应向学生渗透简化、画图、转化等审题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审题时有具体的方法可用。
(二)关注认知结构,凸现知识与意识的整合
对于学生能否快速、准确地寻找到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与策略,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否完善显得极为重要。就有效解决问题而言,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应重点包括知识体系、策略意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我们曾在五年级(178人)做过这样一次测试,请学生画从一个地点(点)到一条路(直线)的最短路线(学生正确人数为121人),而在告知此问题就是画点到直线的垂线后,学生的正确率变为175人。由此看来,不少同学关于垂线的知识结构是存在缺陷的,即这部分学生对画垂线的方法是掌握了,但学生没能将问题的解决与画垂线知识连接起来。
在教学中,我们应突出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特别是一个单元、一本书学完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串成线、线结成网、网并成块,并以多种形式将知识存储于大脑。同时,对于某一知识点的存储,我们应突出让学生将知识本身与应用意义整合于一体,否则这一知识的长久存储很难实现。
2.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策略意识
下面我们以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为课例对策略意识的渗透进行探讨:
(1)同一类问题的比较,形成某一策略的本质感知。《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这节课上,我们集中呈现了较多的需要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的问题,如王大叔用18根1米长栅栏围成不同的长方形,买书的问题,投飞镖的问题等等。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不能将这些问题孤立,而要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我们不应仅仅关注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差异,更要关注它们的共同特征,否则,学生在大脑中一一列举的策略意识是很难形成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解决问题后,对几个不同问题及时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几个不同问题的共同特征是每个问题的答案都有好多种,如此学生就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策略意识:当一个问题的答案有几种时,我们就可以将不同的答案一个一个列出来,从而解决问题。
(2)不同类问题的对比,形成某一策略的长久意识。学生学完《解决问题策略(一一列举)》一课,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应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那是否就可以说,我们已经让学生的一一列举策略意识真正建立起来了?答案不应简单肯定,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应忽视一个现实,即学生这种一一列举策略与问题的快速的、自然的对接,并不是数学策略意识的作用,而是学背景的刺激与影响,毕竟学生现正处于学习一一列举的情境中。当离开这个背景,当很多策略存储于学生大脑中,学生遇到某个问题时,如果能很快地想到需要用到什么策略来解决它,那时我们才能说学生策略意识到位了,是真正意义上的策略意识达成,因而我们需要较为长久的策略意识。
如何建立长久的一一列举策略意识?强化不同类问题的对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材编写更多的是以知识体系进行的,某一单元内容是以一个主题出现的,如一一列举单元安排的就全部是需要用一一列举策略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一一列举单元增加需要用其他策略解决的问题,并穿插其中,以混杂问题的背景强化用一一列举策略解题和用其他策略解题的对比,这不仅便于学生辨析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易于建立长久的策略意识。
3.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方法体验
苏教版、人教版等版本的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都专门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但从有效解决问题的视角来看,我们仅仅只是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才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将解决问题方法的提炼渗透于知识、结论的形成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1)明确方向。我们已经学会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你认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最有可能与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学生想到了圆柱)
(2)实践探知。
a.材料选择。出示2个圆锥、2个圆柱(如图),学生思考:应选择( )号和( )号来研究。
b.猜想关系。
小学教师师德小结范文2
中职教师压力排解职业教育是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制造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我国现阶段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的实用人才,在培养产业大军上有着不可替代作用,为产品更新输送一线操作工人,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群体的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希望,国家希望通过职业学校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技术工人,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将来掌握一种谋生本领,能自食其力。来自社会期望,家长的希望。所以每位中职学校教师都感觉到责任重大,广大教师带着极大工作热情和全身心投入来做好自己教学工作。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部分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来自于社会、家庭对他们的期望,依然故我,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扰乱课堂秩序,与老师顶撞等,使教师满腔工作热情,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无法表达,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对教学产生倦怠,纷纷调离教学岗位。究其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国家、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越来越高要求,人们对中职教师都抱着很高期望,希望通过三年中职教育,企业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家庭要求子女能挣钱,职业教育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是双师型,不仅能理论教学,还能指导实训操作,一专多能,能文能武,大大加重中职教师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加之有的中职学校面临招生难窘境,学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得完成招生任务,多重压力集聚使很多教师招架不住。中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专业和课程调整准备,随时准备承担新任务和新课程,大大的增加了教师的压力。社会上更重视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另眼相看,把职业教育摆在了附属地位,使中职学校教师产生心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感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并且转化为一种潜在的压力。
2.学生原因。高中扩招,中职生数量逐年递减,招生难度逐年增加,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标准随之降低。生源的减少,学生素质下降,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缺乏,学生厌学情绪较严重,很大一部分学生到学校来混日子,能得个文凭更好,学习与学生好像没有任何关系。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老师低成就感,使他们感到“心累”和“无奈”,打击教师工作积极性,伤害教师工作热情,出现部分宁可不上课或少上课,也不挨这个累,受这个罪。
3.教师心理原因。中职学校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面临着学校招生难,课堂教学管理难,教师间竞争压力大等诸多问题,教师在社会认可程度相对较低,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如从前。教学付出得不到学生理解和尊重,课堂上学生不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产生严重失落感,打击教师工作积极性,挫伤教师自尊心。教师情绪低落,感受不到工作的乐趣,对自己不满意,产生不良情绪。长时期处于紧张、焦虑心理状态,经常性产生身体疲劳,精神疲惫,久而久之,表现出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焦虑烦躁,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在工作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进而逃避上课,逃避教学,逃避工作。
面对中职教师教学压力形成原因是众多的、复杂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社会的、学校的、教师自身的诸多方面都须共同努力,即使不能马上彻底解决,也能减轻和干预教师教学压力,使中职学校广大教师轻装上阵,精神饱满,信心十足投入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去,用自己才识回报社会。
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师自身定位从心里解决心理压力。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地位得到不断增强,全社会都在关心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投入逐年加大,职业教育基础建设飞速发展,职业学校设备投入是前所未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取到翻天覆地变化,职业学校教师地位得到不断提高,中职学校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中职学校教师认清自己社会责任和义务,不要纠结于个人名利,不在计较个人得失,不要考虑个人烦恼,走出自己小天地,把自己放在职业教育大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才能和智慧,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中职人才,找到那份国家社会赋予给自己光荣责任,用自己热情来闪耀职业教育的光彩。遇到压力要进行自我调节,要从自身入手,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辨证看待自己优缺点,认清自己教师身份,坦然地接受职业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针对自己的工作压力认真分析,找到原因所在。摆好心态,摆正位置,使自己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去。
2.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教学环境,打破教师是核心、是主导,高高在上的传统思维,树立师生间平等、友好、和谐师生关系。课堂采用生动、有趣、活泼、健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师上课快乐感。课下多于学生接触交流,有意识参与学生各项活动,创造与学生接触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认识和理解,加深与学生之间感情,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形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教师在愉悦中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压力,只有不断努力的动力,才有不断吸引的合力。
3.参与文体活动,保证身心健康。由于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心理压力也会不断增大,通过体育、唱歌、听音乐、旅游等文体活动可以有效减轻和缓解教师工作压力,一方面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放松情绪,增加抵御压力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文体活动找到一种发泄压力的方式,将烦恼和压力统统甩掉。轻装上阵,用饱满精神状态,高昂工作热情,健康体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挑战。
总之,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环境,抱有什么样人生态度是调整工作压力关键所在,是积极面对,把压力变动力,还是消极退缩,自暴自弃,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出的选择。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竞争和压力是随时存在,只有不抛弃,不放弃,坚定信心,再大的压力也不会压倒我们,职业教育会在我们努力下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
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师德小结范文3
(1)班主任工作:为期两个星期,指导学生完成主题班会《诚信在我心中》及组织班级友谊赛。
(2)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完成教案数为四份,试讲次数为四次,上课节数为六节。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查找语文学科的资料及参与制作网络环境下自然学科图表复习专题网站。
(4)教育调查:选题,合作设计问卷,问卷发放,问卷统计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5)研究性学习指导:为期两个星期,指导初一(5)班部分学生完成班级主页的制作。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一个月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好的印象。
在实习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
首先我能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特点。记得刚开始见习时,我和丽萍就急着找班主任潭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但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可能当初我们有点不理解。但后来想一想潭老师并没有做错。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们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委会议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职责。
其次,我能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抓住一切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还不了解,这时我应该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学生。
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教学更是实习的重点,以下是我实习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预备阶段。通过指导老师先熟悉实习班级的信息技术上课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了解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上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及其他同学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思路。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试讲,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
在经过了前两周的听课、试讲后,第三周我正式走上讲台。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试讲——上课——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还存在不少缺陷。
(1)、个人在讲授知识点时,没有突出重点、难点,过于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索。
(2)、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有待加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往往还不够清醒,不能很好的处理。我认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还是体现在课堂的控制上,我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小学教师师德小结范文4
实习目的: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我们怀着难以诉说的心情以及对教师这种职业的神圣的向往,随着飞驶的列车来到了我们的实习目的地——龙陵县龙山中心学校,这是一个美丽的学校,也是一个五彩的花园。
当然我根本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各个老师和学生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感觉所学的到东西远远要比三年里在校园里学到的更丰富、更精彩。当然,这并非否定老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只是实践中收获到的远比书本来得真切和实在。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
我们来到龙陵县龙山中心学校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首先,我们和该校的领导及老师召开了座谈会,他们向我们介绍了龙陵县龙山中心学校的情况:它办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始建于清光绪xx年(公元19xx年),坐落在县城东南的老东坡下,背靠青山,侧临绿水,校内青杉挺拔,繁花似锦,绿草茵茵,是一个静心求学的好地方。它占地总积13333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737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3800多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500平方米。这里共有教职工63人,教学班24个,学生1058人。它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教研教改促进发展,多年来一直承担全县小学教育研究和实验示范任务,为龙陵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保山地区重点学校之一,它也为龙陵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
基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8份,上课节数为16节(英语(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语文(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品德、自然、音乐、美术7个科目)。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我做文明小公民”的主题班会。
3、带领学生出了一期黑板报。
4、到学生家里去家访。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备课、上课、改作业……日复一日,无数琐碎平凡的事构成的我实习生涯的主旋律。
首先,我请班主任给我一份名单,因为我知道,记不住学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实它在学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没有地位。觉得老师不关心自己,甚至会产生隔阂。而后我便找了个机会认识了全班同学,下课后同学们都围着我唧唧喳喳地说:“老师,你怎么才来就知道我们的名字呀?好多老师教了我们一年都没记住我们的名字。”这也使我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下课后,孩子们经过我时,都亲切地喊一声:“范老师好!”,我也带着按捺不住的羞涩和欢喜应着,同时我也发现了快乐竟如此简单,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们认可并充满亲切地问候一句。
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自认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实这不只是学生的问题,老师也要有激情与耐心,这是做位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初为人师,总是有些紧张。我带着羞涩与忐忑抱着课本和教案走上讲台时,尽管我做了很多准备,但当我真正面对那么多双眼睛时,我还是紧张了。“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我机械得重复了在台下不知念了多少遍的开场白。然而,这句话说完,下句该说什么呢?突然间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只能感觉到有几十双眼睛正齐刷刷地盯着我,让我感到十分地不自在。短暂的犹豫之后,我剩下来的只有微笑,因为我想起了那句话:“微笑是法宝。”学生也对着我微笑,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稚气的面孔,我所有的紧张都在这一瞬间消失了,透过那一双双澄澈的眼睛,我也似乎读到了那一颗颗纯净的心。在此后的时间里,我一直微笑着。所以,课堂气氛也显得轻松活泼了一些,40分钟的课一下子就过去了。虽然,我知道我的这节课上得并不成功。突然一次,一个学生递来一张字条:“范老师,我喜欢你的微笑,当你微笑着走近我时,使我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亲切,我很喜欢你,范老师。”这是出自一个三年级学生之笔,这也是我在实习一个月的时间里收到的最好的,最值得珍藏的礼物。也使我明白了,其实走近学生的第一步只须微笑就够。
小学教师师德小结范文5
一、在自学中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因此让学生自学课本是学会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造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使他们学会边看边思考,边动脑边动手,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在自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有些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教师适当地给予点拨引导进行解决。如教学“倍数与约数的意义”,指导学生初读时先了解要学什么知识(约数与倍数的意义),再细读,讨论、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倍数和约数的关系?倍数和约数能单独存在吗?最后引导学生在反复解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二、在尝试中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尝试活动的特点是先练后讲,教师在例题教学时采取先放手让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发生的思维故障进行疏导,强化学生的认识。如教学“通分”时,比较3/4与5/6大小,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找出较简便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通分的概念。这样让学生在自己尝试中解决通分这个新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质疑解疑中解决问题
思源于疑。能疑,就有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有了疑问,学生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充分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与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在“质疑――解疑”的实践中,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与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中疑,疑中学。如教学“倒数”时,一个学生问:“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里,为什么要加上0除外?”这时,我就针对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决。明确了:因为0与任何一个数相乘的积总是0,不可能是1,所以0没有倒数,应加上“0除外”。这样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解决问题,学会新知。
四、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时,教师不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当学生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后,指名让学生回答。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几个分数,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这是为什么?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有一定的规律。规律在什么地方?是在分数的分子?还是在分数的分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进行猜测,小组讨论。当学生推测规律是在分数的分母时,老师要适当给予点拨,那么究竟分母有什么秘密?请大家把分母分解质因数进行探讨,这样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观察、探究、比较,总结出一个分数,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再让学生利用这个规律来判断几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并出示5/35与7/35,当学生判断后,再用计算器验证,发现5/3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35却能,这是为什么?促使学生再次进行探究,而发现了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这样在教师组织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讨论、思考、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了分数化小数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五、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较多是抽象的,小学生理解时较困难。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也验证了抽象的知识,解决数学的问题。因此,教学时教师尽量给予学生较多的操作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作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寻找结论,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体积概念”时,学生对“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较难理解。于是,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杯子里投入石块,由于石块占据一定的空间,使得水面上升。这样,通过学生亲身动手实验,对体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从而解决什么叫做体积这个抽象概念。
六、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组合作互动可以促进学习信息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同伴合作,挖掘集体潜能,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学习空间。课堂引进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场所。如教学“乘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积大于(或小于)被乘数”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有的指出,当乘数是整数时,积大于被乘数。有的说,当乘数是自然数时,积大于被乘数。有的说,当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被乘数。学生在评判补充中归纳出:当乘数大于1时,乘得的积大于被乘数,(被乘数不等于0)这样,发挥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小学教师师德小结范文6
对处在困境中的学生进行关心、鼓励、帮助、引导,时常对他们报以“你真行,你真棒”的暗示,这犹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学生心灵之间,让他们享受到教育的温暖,激发起求起的欲望。
学生的茁壮成长,是我们教师的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的未来系国家的希望。这是我们每一个负责的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了解学生。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有的学生问:“老师,咱们上课你是老师我是学生,下可我们是朋友可以吗?”在我看来上课下课都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因为只有成为朋友,他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你,你才能了解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你才可以“对症下药”。
第二,要尊重学生。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学生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他的人格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古有“不吃嗟来之食”的教训,我们现在的人民教师担负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如果不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人格尊严,就会出现“出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第三,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记的有一次,某大学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课,陶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手拿教案去上课。他左手抓了一把米,右手抓了一只饿了三天的大公鸡,走上讲台,他先把米放在讲台上
,然后双手抓住大公鸡,让它嘴对着大米,10分钟过去了,大公鸡就是不吃。陶行知改变了方法,他把大公鸡放在地上自己走的远远的,结果奇迹出现了,大公鸡飞快地飞上讲台,三下五去二就把大米给吃完了。陶行知再次走上讲台向大家鞠了个躬说我的课讲完了。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他人,就先改变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灌输”为“潜移默化”。现在的学生逆反的心理特别的严重,恶劣的态度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还是需要“温声细气”、需要“和风细雨”,学会宽容和理解学生,多一些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用情感人、用实际行动感化人。
第四,要充分代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利益不容侵犯,因为他们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如果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映,将会严重影响到你的教学和他们的学习。
第五,注意你自己。“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作为人民教师应该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上要所好,下必盛焉”,一个人可以影响一批人。“不让学生做的,老师坚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我们有些老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在学习中不断改变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影响祖国下一代”。教师有三个任务:一,教会学生做人;二,教会学生学习;三,教会学生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做人是关键,学习是重点,适应社会是核心。我们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这个个体的独立的人能够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