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争剖析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争剖析材料范文1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征求梳理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推进保障住房建设力度,完善制度,扎实做好保障房分配和管理工作。
2、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公开,严格依法行政。
3、做好物业管理有关事项向各区移交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督、指导,提高我市物业管理水平。。
4、加快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5、在2011年综合整治效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老城区综合整治工作。
6、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促转型、树形象”主题活动,进一步创新工作服务机制,加强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效能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为民分忧,为企业解难。
7、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8、增强节能意识,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9、深入开展“一迎双争”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建议领导班子加强学习,经常深入基层,明确工作思路,开拓创新工作。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机制,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2011年我们提前开展保障房建设的任务分解和选址,提前办理项目的手续。今年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盯住开工率、竣工率,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将工程进度分解到月,细化到周,坚持“一月一报告、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整体推进的调度机制。在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会同市纪检监察部门启动约谈问责机制,对督查存在问题下发督办通知书,加大质量巡查和监督检查力度,严把建筑材料关、施工工序检查关、竣工验收关。开展监理单位专项检查,从规范程序、明确责任、过程控制等方面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保障房建成“放心房”。
在保障房的分配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机制规范,确保保障房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自下而上建立“三级审核、三榜公示、三次入户”机制,适时开展保障对象年度复核和入户调查工作,全过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推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积极探索保障房管理新机制。保证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后期管养、安保,采取招标方式选聘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对保障性住房小区实行高标准的物业管理服务。有效地破解管理难题。
(二)坚持政务信息公开,严格依法行政。
房地产管理牵系群众切身利益,随着房地产业发展的加快,房地产管理是否公开公平公正,是社会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各种房地产行政和执法行为的规范。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每年执法人员都要在省建设厅统一安排下,参加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同时要求全部执证上岗。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法院、纪检监察、审计、法制、群众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监督,严格工作纪律,加大力度落实行政过错追究制。同时通过媒体、房地产门户网站等形式,全面、及时、准确向公众公开各类房地产管理、服务信息,坚持执政为民,使此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三)强化物业管理的监督指导,切实做好物业管理有关事项向各区移交工作。
为规范物业管理的层级管理,把物业管理有关事项向各区进行移交,做到居民参与,社区参与,使物业管理走规范化、社会化,为提高我市物业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招投标行为,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完善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档案及准入、退出制度,引导企业在退出物业服务项目时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和相应职责,对业主投诉多、管理水平低、社会形象差的企业坚决清理出局。支持管理规范、服务优良、有实力的物业服务企业升级,积极开展物业行业的推优、评先工作。支持管理规范、服务优良、有实力的物业服务企业升级,树立行业新品牌、新形象,努力使我市物业管理上新台阶。
(四)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网上业务办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在已建成的7个房地产管理子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全部18个子系统,并投入运行,有效加强各类业务办理的衔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将抓紧建立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加强内网和外网建设,整合局属各单位的业务信息,通过网站,有效加强各类业务办理的衔接,减少中间环节,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形象。
(五)做好城市住宅区综合整治工作。
为完善老城区功能,2011年通过对任圩、东街道、相南等9个办事处辖区的75个老旧小区的规划设计、项目招投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线缆整治标准定稿、工程验收、复验等工作,完成了道路硬化、小区环境美化、绿化、亮化、全民健身和规范化综合整治的“六项工程”,达到了小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居住安全的宜居目标。2012年将按照老城区综合整治的要求,完成纺织小区、口子等5个老城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工作。
(六)结合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促转型”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逐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强化服务转型发展理念。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效能建设的要求,局中层以上干部和机关全体人员要带头学习,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学习,印发专题学习笔记本,通过学习教育,促使全体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推动转型发展各项任务和局各项中心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转变工作作风,提振转型发展精气神。在工作中大力弘扬“敢想、敢干、快干”精神,切实解决单位内存在的“庸、懒、散、软”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查找和剖析自身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抓好整改落实。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转型发展提速增效。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建立以服务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精简申报材料,提高现场办结率。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局纪检监察要加强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局中心工作、目标任务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实施“2256”工程、推进城市转型、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开展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建立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明查暗访,重点检查各单位和科室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对违反规定、阻碍转型发展的典型公开曝光,快速查处。五是强化绩效管理考评,为转型发展激发动力。认真抓好绩效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绩效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全局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绩效考评办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考评贯彻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完成局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维护群众利益、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强化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建立绩效考评奖惩机制,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各单位、科室干部、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与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奖励惩处挂钩。
(七)坚持规范创新,有效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等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对行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坚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和中介机构等进行动态管理,坚持和完善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开发项目资本金、开发企业调度会、从业人员培训等十余项行业管理制度,整个房地产行业管理日趋规范。与此同时,我们针对行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力求创新和突破。
(八)加强用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
加强机关精细化和用能管理,增强节能意识,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降低空调用电负荷、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节约照明用电等方式,加强节约用电。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线,防止跑冒滴漏,节约用水。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公车使用批准和登记制度,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减少单车出驶次数,节约车辆用油,提高使用效率,促进局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双争剖析材料范文2
【关键词】头饰 南宋 工艺创新 自然风格
“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中国历代女子通过各式各样的头饰妆扮自身的容颜,留下光彩夺目的美好形象。古代的头饰材质多样,多以金、银、玉、犀角、象牙、玳瑁、蜜蜡、珍珠、玛瑙为贵,铜、骨常见,瓷与琉璃较少。发展到南宋时期,当时女子佩带的头饰比起前朝来花样繁多,材质丰富,奇思妙想不断。
1 头饰选材丰富奇特,佩戴数量繁多
南宋女子通常将头发挽成云髻,在鬓发两旁插满各式各样的饰品,求多求奇。头饰构成有冠梳、钗簪、绢花、耳环、帽子等。《武林旧事》说:“都民土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都城纪胜》说:“如官巷之花行,所聚花朵、冠梳、钗环、领抹,极其工巧,古所无也”;《宋史・五行志》说:“绍熙元年,里巷妇女以琉璃为首饰”;《梦粱录》说:“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每逢元宵灯节,妇女头上还插着雪柳、玉梅、闹娥、蝉、蜂、蝶、灯毪儿等,这些饰物都是用丝织物或桑皮纸制成的五彩手工艺品,是元宵赏灯应景之物。另外,还有不少南宋女子喜欢在头上戴一种叫“金翠”的帽子,是鸟的羽毛或者鹿皮制作成的,“士庶家竞以胎鹿皮制妇人冠,山民采捕胎鹿无遗。时去宣和未远,妇人服饰犹集翠羽为之,近服妖也”等。当时妇女头上饰物材料除了传统的金、银、玉石、珠瑙、犀角、玳瑁、水晶、蜜蜡外,琉璃和绢花是南宋头饰的流行时尚,甚至瓷器、树叶、羽毛、胎鹿皮都作为装饰,简直就像艺术展示,活泼轻灵又跌宕起伏。
2 头饰制作工艺继承前朝难度,不断创新
(1)玉饰与琉璃饰品的制作工艺。玉质头饰在经过精心选料后,根据其颜色、i度、纹理和形状来设计玉饰外观,经过刻、碾、琢、磨、钻、抛光等工艺展现高贵淡雅的玉饰。温润清晰的玉冠梳和玉簪为南宋皇家后妃、士人贵妇、商妇佩戴,寻常人家罕见,有“玉簪螺髻”一说。
中国使用琉璃饰品很早,琉璃耳、琉璃珠战国已经出现,两汉逐渐增多,南方北方都有发现,唐代琉璃饰品曾经风行一时,甚至惊动朝野,琉璃谐音“流离”,被认为寓意不祥。宋室南迁之后,国家动荡,也曾怪罪于琉璃饰品。《宋史・五行志三》云:“咸淳五年,都人以碾玉为首饰。有诗云: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此时的琉璃已经在民间妇女普遍使用。琉璃工艺到了宋代,生产工艺逐渐完善。以陶为胎,施以玻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铅),再入窑烧制而成。琉璃质地坚硬,色彩绚丽,造型华美,耐侵蚀,不易褪色,釉色有黄、绿、蓝、白、赭,还有多色琉璃蘸花工艺。
(2)金银头饰的制作工艺。说到金银头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皇亲国戚、名媛贵妇所特享的奢侈首饰。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银器头饰在社会普及,连富有的平民乃至酒肆、勾栏也都大量使用金银首饰。当时民间还开设了专门制作金银饰品的工匠铺,工艺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又不断发展。主要有切削、抛光、焊接、模冲、压印、捶打、浅刻、鎏金、掐丝、炸珠、錾花、累丝、镂雕等技术更臻成熟、完备。多种工艺相结合使南宋女子头饰变化多端,运用点、线、面的疏密错落、粗细曲直进行有序的形式美排列,塑造出其玲珑剔透,精美绝伦艺术特色。
3 头饰艺术特色自然清新,实用与装饰并重
3.1 南宋女子头饰的造型特色
冠梳:南宋女子沿袭北宋样式,头上使用梳篦,又称冠梳,常见有玉梳、金银梳背。南宋时期的金银梳背多为饱满的虹桥式,或两面包镶,包镶正面的一半,或只是包镶梳背的脊,精工富丽。
钗:把一根粗金丝或粗银丝对折为两股,再在上进行装饰,便成其式样。钗梁通常再做些打造,或成方圆式样,或成扁圆式样,或錾刻成简单的几何纹,也有光素无纹的,还有连二连三式的。南宋常见的有玉钗、琉璃钗、金银钗,其造型变化很多,如折股钗、竹节钗、螭虎钗、花头钗、凤钗等。
簪:发簪通常做成一股,在簪首进行各种造型。南宋常见的有玉簪、玻璃簪、金银簪,题材丰富,艺术风格鲜明,最具特色。①玉簪的材质以青玉、和田白玉居多,题材以写实性花鸟居多,龙首簪及立体动物形簪开始出现,艺术风格极具南宋文人书画的清丽,单层镂雕精繁复杂。如在四川广汉和兴乡联合村发现的南宋晚期玉簪,以水生莲花、茨菰为主题的缠枝花,蔓枝灵动缠绕,动态生趣;以凤穿如意为题材的玉簪首,展翅高飞,婀娜多姿,羽尾精细;以祥龙腾云为题材的玉簪首,飞架紫云,气宇轩昂。②琉璃簪的簪体一般为圆形,也有方形;簪首有平头、蘑菇头、花朵型,直头、折首样式。为了突出颜色鲜亮,短花簪簪体是淡绿色,在花中用琉璃点了黄色的花蕊,黄绿辉映。另外,宋朝专门下令禁止翠羽,民间就翠色琉璃模仿翠羽之色,使玲珑翠色成为当时的流行色。值得一提的是绞丝琉璃簪,以绞丝工艺将蓝白两色玻璃制成长圆形发簪,簪体修长,尾端尖锥,簪首略弯,呈如意形,上饰隐起花卉纹样,色调清丽而雅致,反映了南宋代艺术审美中动静结合的一面。③金银簪的造型特点可谓是既有玲珑秀巧之姿,又不乏腴丽丰盈之态。传世之物金莲藕花簪呈扁平状,主题纹饰为莲花和莲蓬,层层叠上的九层莲瓣和莲蓬均以薄金片,每一层莲瓣上都有精美的镂空纹饰。五花头凤鸟纹金簪,簪梁上五枚造型略如展开之摺叠扇的花头,装饰镂空凤凰、牡丹、,锤E细致。浙江永嘉北宋遗址出土一支镂花金簪,簪头呈扁橄榄形,上有高浮雕穿花戏珠龙纹,下衬镂空卷草纹地,簪尾收细呈尖锥形,制作极为精美。竹节佛龛金瓜棱花瓶簪,簪腿上部竹节纹,中间透雕一只佛龛,最上做一只空心花瓶,在南宋用作插花簪用。鎏金桃花山茶双鸾银脚簪,纹样深入浅出,宛若浮雕。并头式花筒鎏金银簪,用錾刻工艺制成花头的枝干,细腻而耐观。银鎏金楼阁式簪,取楼阁之象而加以夸饰和变形,纹样繁丽,而用材极俭。
3.2南宋女子头饰的纹样设计
南宋女子头饰在纹饰上,题材丰富,生活气息浓郁,既有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瓜瓞、紫茄、荔枝、石榴、桃实、、葵花、莲花、荷叶、牡丹、梅花、喇叭花、桃花、蕨草、蔓草等花草纹饰,索纹、连环纹、斜方格纹、圆点纹、锥刺纹、三角纹、螺旋纹等几何纹饰,云纹、如意云纹、羽状纹、水波纹、鱼子、贝壳、长尾鸟等自然和动物纹饰,又有想象夸张的二龙戏珠、凤凰、兽面纹饰。风格上以写实为主,洒脱奔放的折枝花、团花、宝相花等多种形状穿插组合,都带着吉祥喜庆的色彩,体现既活泼清新又鸟语花香自然风格。
结语
南宋女子头饰在选材上空前广泛,玉、琉璃、金银头饰的具体制作工艺繁琐并不断创新,兼容并蓄不用地区的造型风格,形成南宋女子头饰追求简约大气、清新自然、灵动流转的艺术特色,可供当代服饰艺术设计人员提供借鉴元素。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卷一六五.《舆服志・职官志五・少府监》.
[2]杨伯达.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
双争剖析材料范文3
(一)保护资源取得新成效
1、积极开展以钨、稀土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巡查监控。一是开展动态巡查。根据全县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以及以往非法矿业活动规律,我局把全县划分为热点区域、重点区域和一般性区域,对热点区域保持每周2次得巡查,对重点区域保持一周一次的巡查,对一般性区域保持每半月一次的巡查,执法监察大队全部队员基本上每周都坚持在矿区一线巡查,有效的从源头上把非法开采遏制在萌芽状态,今年来,开展矿山巡查80次,出动巡查人次380人次,排查制止小规模非法矿业活动20余起,主要是使用简易工具采选废石堆残矿和2、3人结伴偶尔进入老窿道捡采矿石和家庭作坊式无证加工矿产品等小规模现象,下发《责令停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18份。并对全县无证开采砖瓦用粘土进行了专项排查,并下达了《责令停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二是与矿业公安联合执法。矿业公安与矿产资源监察支队一同巡查、一同办案,实现联合执法稳定化常态化,形成了长效机制。无论是日常巡查还是突击行动,都是两支队伍一起上,对违法行为能够及时有效制止,对违法案件能够快速查处,并一查到底,整改到位、处理到位。11月1日,我局接镇政府干部反映,镇村朱屋段组丝茅窝发生疑似无证开采稀土行为,我局立即联合矿业公安赴现场核实。非法采矿嫌疑人已开挖山体进行堆矿,堆矿场已平整到位,铺设了简单的管道,我局向非法采矿嫌疑人下发了《责令停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及时制止了非法开采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所在村干部及周边群众进行调查走访,了解有关情况,并进行了政策宣传。11月2日,森林公安分局、矿管局、林业局、矿业公安、镇政府、龙勾乡政府共30余人赴现场开展联合整治,拆除了管道,捣毁了柴油机等设备,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现场勘测了破坏林地面积。我局向森林公安分局出具了《关于建议对许林生等涉嫌无证开采稀土破坏林地资源立案侦查的函》,森林公安分局已经正式启动立案侦查程序。三是完善监督网络,实行有奖举报。我们在所有矿区和乡镇都聘请了矿业秩序“协管员”,发动乡村干部和矿区周边群众共同参与监督矿业秩序。同时,建立了举报和奖励制度,设立举报奖励基金,对经查实的举报按罚没收入的20%进行奖励,并对举报人情况实行高度保密。
2、资源整合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县资源整合方案,重点开展了钨、铜、石灰岩矿的资源整合工作,石灰岩矿资源整合工作已经完成,钨锡矿区,铜锣钱铜锌矿区资源整合工作已基本完成了整合矿区的地质详查、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等工作,整合工作进展顺利。
(二)保障发展取得新成果
1、紧抓振兴赣南苏区建设契机,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为提高我县矿产资源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水平,促进我县矿业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紧抓振兴赣南苏区建设契机,积极向国土资源部申报了“增加钨精矿开采配额指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整装勘查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2012年9月3日,国土资源厅已对我县申报“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请示进行了回复,明确支持我县申报“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项目。支持和配合地勘单位在我县老矿山(区)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主要以钨为主攻矿种,以大型矿床为找矿目标,以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云英岩型钨锡矿为主攻矿床类型,推进和支持开展淘锡坑钨矿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选取有突破潜力的矿区(东峰、羊古脑、长流坑、羊古脑、仙鹅塘、高坌等矿区)进行资源调查评价,现基本完成计划实物工作量,并立项获得国家专项资金900多万元。
2、积极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为扎实推进我县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由县林司于2012年7月31日通过网上挂牌竞标,以14万元底价取得“县茶滩地热水普查探矿权”,目前已委托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成前期论证工作,并且实施了2个钻孔,基本探明该区域地层构造,取得初步温泉地热水成果。
3、大力推进我县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为改善我县矿业经济结构单一,钨业“一枝独秀”,结构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升我县矿业经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我局紧抓赣崇高速建设,区域交通逐步改善的契机,大力推进我县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力争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重点开展了“铅厂、关田灰岩”、“文英、丰州硅石矿”、“、过埠石英岩”非金属资源勘查开发工作,为我县非金属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4、积极协助发改委申报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全县现有废弃矿区23个,矿区总面积0.488平方公里(733亩),废石及尾砂共存积约92.6万吨,废弃矿区存有大量的废石废砂地表,这些废石中含有的砷、汞、铅、镉等重金属未经处理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或者进入了土壤中,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申报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国家将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进行治理从而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5、首届节约集约模范县复核工作顺利完成。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评选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创建活动办公室将对获得“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的县(市)进行复核,我局会同县国土局对核心指标、一般性指标和综合性指标进行了从新核对,制作完成了详细《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复核材料》,于十月份向国土资源厅提交了复核材料,并顺利通过了考核。
(三)全力以赴服务矿山企业
1、争资争项申请工作进展顺利。2012年,组织耀升工贸锡坑钨锡矿、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安子钨锡矿二个企业申报了国土资源部“以奖代补”资金项目工作,耀升工贸锡坑钨锡矿申报资金为2000万,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安子钨锡矿申报资金1000万。
2、主动服务企业上市。为推动耀升工贸公司上市步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提升矿山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我局采取积极措施,为企业上市做好服务。
3、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立项、跟踪服务、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等工作。完成县柯树岭钨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和初步验收工作;完成县茅坪钨矿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设计审批;开展废弃矿山治理调查工作。重点钨、稀土及“三区二线”废弃矿山,为明年立项申报工作做好准备。二是大力开展“一大四小”工程矿山恢绿化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矿区复绿100亩。三是积极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征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今年矿山企业缴交1045.24万元;全县现有60个矿山,已提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51个,因资源整合暂缓编制矿山9个。四是开展“全国矿山复绿行动”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完成了“三区二线”范围内40多点图斑的实地调查核实工作,并通过省专家组检查验收,经核查全县列入“三区二线”范围内治理的矿山有20个(其中废弃矿山2个)。“三区二线”范围外治理的矿山有49个(其中废弃矿山7个)。
(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12年,目前全县共有88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滑坡264处、崩塌599处、地面塌陷9处,泥石流9处,今年列入县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0处。严重威胁1331户6566人,潜在经济损失5638.2万元。2012年新增地灾隐患点201个,发生地质灾害9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65万元。全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办公室累计有专兼职人员83人,地灾重点防治村协管员有127人,地灾防治应急队伍有370人。各隐患点监测人368人。今年已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30次,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联合和专项排查9次共148人次,已发放明白卡共1926份,应急调查26次。今年向县政府争取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38.34万元,其中:村级地灾协管员和重点隐患点监测员津贴9.3万元,地灾避灾移民搬迁核实经费29.04万元,2012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224户1036人计划已全面落实。全市率先建立(矿管部门)一体化雨量监测自动报警系统和地质灾害专业自动化综合监测系统,全县安装一体化雨量监测仪46台,(分布16个乡镇)、地质灾害专业自动化综合监测仪8台,总投资160万元。完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施工1个、设计审批1个。
(五)积极做好我县危旧土坯房改造砌砖保障工作。全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共16055户,按每户6.5万块用砖量测算,全县土坯房改造用砖需求量为10.44亿块。2012年度土坯房改造任务是2800户,砖需求量为1.46亿块。为是保证2012年度土坯房改造任务顺利完成,一是加强现有持证矿山和制砖企业管理;二是尽快出让县政府批复同意设置的4宗页岩采矿权(丰州乡黄泥埂页岩矿、丰州乡桐梓村页岩矿、过埠镇泮江页岩矿、关田镇乌子垅页岩矿);三是尽快再新设10宗采矿权缓解砌砖供需矛盾;四是对临近我县的广东省仁化、湖南省汝城等市、县的砌砖供需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周边省份砌砖的供需情况及我县砌砖的需求情况,适量的预定一批砌砖,以保障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搬迁安置工程的顺利实施。
(六)积极参与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活动。县征地拆迁指挥部下达我局的拆迁工作任务共计3户,其中拆除主体建筑房屋3栋,附属房2栋,征收水田3亩。实际完成征地拆迁8户,其中拆除主体建筑房屋6栋,面积1114.57平方米,附属房3栋,面积64平方米,征收水田5.72亩。在全县开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活动抽调的80个单位名列第一。
(七)、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一是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和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县矿产资源管理局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和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并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集中整治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协调、督促、检查工作。二是强化学习,注重学教结合。注重“两个结合”,即坚持把认识的提高与学习的深化相结合,坚持集中学习、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有效克服“低标准应付、消极被动”的思想情绪。一是班子成员集中学;二是工作人员培训学;三是党员干部专题学;四是全局上下践行学。结合“三送”全覆盖常态化工作,确保每位干部职工联系服务若干群众、驻村的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服务。三是把握关键,抓好自查整改。一是深入自查剖析。组织机关干部通过填写个人问题自查自纠表,深刻剖析自身在责任意识、敬业意识、作风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找出问题产生根源,并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二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在企业、服务对象中征集对我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业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设立了征求意见箱,并公布了电子邮箱。共发放征求意见表100份,截止目前收回意见反馈表57份,并及时对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梳理;三是公开服务承诺。局主要领导在县电视台向社会各界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公开承诺包括目标任务、服务承诺、具体举措和违诺责任等方面,切实解决工作作风中的“庸、懒、散”,为政不廉的“私、奢、贪”,行政审批中的低效率等突出问题,努力使矿管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行政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八)、基础性工作有新提高
1、切实加强矿山开采监督管理。一是开展矿山企业年检工作。今年,我局组织全县48个市级以上发证矿山企业参加了全市矿山企业年检工作,年检合格的为35个,年检合格率为73%。县级发证矿山企业年检在县局进行,应参检矿山12个,实际参检10个,参检率84%,年检合格10个,年检合格率为100%。今年,共受理市级以上发证采矿权变更3个,采矿权延续24个,划定矿区范围2个,划定矿区范围预留期2个,采矿权转让1个,办理矿产品加工、经营资质证延续登记47本。
2、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监督管理。一是做好2011年度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工作。组织各矿山企业按时、按质完成了2011年发证矿山企业的资源储量登记、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二是做好2012年度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工作。全县49个市以上发证矿山,26个矿山签订并提交了相应的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或资源储量年报合同书,其余23个矿山经局组织相关人员核实同意停产或歇业。三是开展全县钨、锡、铜、铅锌和萤石等10个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完成43个矿山的电子文本和纸质的上报。四是规范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程序。完成矿产资源储量查明登记审查5份、矿产资源储量备案5份、矿产资源储量占用登记审查5份。全面完成区域内33个勘查项目的检查和探矿权年检的初审工作。查询了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探矿权征询意见单”7份、其他压覆矿产3份,并及时的进行答复上报。
3、认真开展“三送”活动。一是深入村组农户,进行摸底调查、走访了解,掌握各种情况,我局在职在编的32名工作人员全部分派到了新溪村的276户当中,实现了“三送”工作的全覆盖。二是确定了今年我局“三送”活动的目标,拿出5万元资金和110吨水泥支持新溪村的各项建设。三是确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春节期间,我们走访慰问了10户重点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16100元,慰问物资1500余元;农户曾照阳重病手术期间,局领导亲自看望并带去600元慰问金;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局出资3000余元为新溪村小学的学生每人发放了节日礼物一套。
4、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组织,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目标。二是排查矛盾,及时处理各方面存在的隐患。三是强化法制教育,提高创安意识,着力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虽然我局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矿产执法难度大。一是部门配合、协调不够密切。二是执法监察工作装备落后,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执法用车,GPS等执法装备保障与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还未相适应。
(二)资源勘查找矿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勘查找矿工作的进展速度比较缓慢,无法满足我县矿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机关内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因我局人员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参差不一,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上还不尽合理,导致我局在机关内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
三、2013年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坚持不懈抓好矿业秩序整治工作
一是加强日常巡查。根据全县非法矿业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划分巡点区域和一般区域,对重点区域保持每周一次的巡查,对一般区域保持一月2次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矿业活动的信息,为开展打击提供准确的信息。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国土资源部免费举报电话“12336”宣传力度。三是健全监管网络。充分发挥各乡(镇)政府、村组作用,进一步健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在重点矿区、热点矿区聘请矿业秩序维护社会信息员,其经费来源争取列入财政预算,形成快速反应的信息平台。
(二)积极申报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作为全市钨矿资源大县和钨产业强县,我县一直把大力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作为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的政策精神,积极创新钨资源综合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致力将县打造成为“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三)进一步提高节约利用矿产资源水平。严厉打击非法勘查开采行为,维护良好的矿业开发秩序,巩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治成果,大力推进资源整合,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办矿,实现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统一规划、高效低耗、合理开采,形成与矿区储量相适应的开采规模,鼓励矿业权向深加工优势章源钨业、耀升工贸倾斜,将资源配置给深加工企业,促进优势矿产资源向优势矿业企业集中和集聚。
(四)进一步提高深加工应用水平。引进国际、国内钨深加工先进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和延长钨产业链,提升我县钨产业发展水平,提高钨产品加工附加值,鼓励钨锡、铜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发展,大力发展钨粉、碳化钨粉、异型硬质合金等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产品的生产。
(五)进一步提高地质勘查工作水平。优化地质工作布局,按照集中投入、集中力量、整装勘查、重点突破的思路,对现有勘探项目实施整合,推进整装勘查,力争找到一批大型、特大型矿床,特别是资源战略接替基地。
(六)进一步提高矿山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树立“资源有限、生态无价”的理念,将土地、矿产、生态环境计入发展成本,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准入门槛和使用效率;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法,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按照“集约开发与生态建设并重”的要求,加强矿区地质灾害治理和水土保持,打造绿色矿山。
双争剖析材料范文4
一、围绕中心,努力工作,搞好全市信息化建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信息化推进与信息产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取得了较好成绩。
1、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快。政府网站主媒体地位凸显,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大、政协“两会”的网上直播报道工作;积极做好全市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应时开设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项目突破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月》等专题栏目;与国内知名媒体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城市频道》等实现合作,成功推介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文化旅游品牌,在新华网首页实现聊城政府网链接,开通了聊城走向世界快车道,搭建起聊城对外交流合作的新桥梁;积极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做好突发应急指挥系统的招投标准备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帮助各县市区建设推广政务信息公开系统,确保今年年底全面实现网上政府信息公开。
2、信息产业稳步发展。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了稳步发展,其中,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20.38%,软件产业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5.99%,均超过全省平均增幅。同时,我们还根据国家和省加大扶持创新型信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结合我市信息产业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会同财政局、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按照要求,筛选出一批信息产业项目进行扶优扶强,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省信息产业扶持项目。
二、认真查摆,深入调研,找准存在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大。近年来,全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了一些突破。但是,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局领导班子思想解放的力度、观念更新的程度、改革创新的魄力与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在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和实践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在上大项目上,责任感、紧迫感还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创新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在行业发展上,近期目标与长期规划还需进一步统筹协调,对近期工作考虑的较多,与长远发展谋划结合的还不够。
2、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向深层次钻研、探索还不够。二是业务知识学习,存在着用到什么学什么、什么急需学什么的现象。三是对金融、法律、管理等辅助决策方面的知识研究不够。四是对国际上整个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国外大公司发展战略的跟踪研究不足。造成理论水平、业务知识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工作作风与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工作开会部署的多,对如何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监督落实还不够。二是工作重点有时不够突出,对行业发展潜在的问题研究的还欠缺。三是深入基层较少。到基层,特别是到县(市、区)、企业调研还不够充分,向群众请教、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不够及时、经常和深入,对基层和企业了解还不够深。四是重大项目推动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4、对信息产业企业帮扶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市信息产业企业的冲击,与企业的沟通较少,帮助信息产业企业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
5、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来讲比较好,大家能够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在大的原则方面把握得较好。但是,还应进一步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和相关制度建设,做到防微杜渐。
三、认真总结,深刻剖析,深挖问题主要原因
1、对政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科学发展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党组中心组层面组织的还较多,班子成员个人安排时间学则较少。挤时间、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不够。做出的决策和工作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时还存在一定距离。
2、对业务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还不够,科学发展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班子不仅要掌握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同时还需要精通经济管理、科学决策等各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具备驾驭全市行业发展紧紧追踪国际、国内市场潮流的能力,才能使全市信息化工作做到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对应知应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掌握还不够丰富,对本市、本行业情况掌握存在不够及时、不够全面。班子成员主动探求业务知识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挖掘,还需把业务知识学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3、以人为本的思想还需进一步巩固,对基层的了解还不全面。对基层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从政策性、原则性上考虑的多,站在其切身利益方面去想问题较少,灵活性欠缺。到县市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检查、调研时,注重听汇报,看材料,和基层干部座谈,深入到一线职工中间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不够。客观上来讲,到基层检查、调研时时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观上讲,我们总认为领导干部掌握的情况多、水平高,考虑问题周全,而一线干部职工接触面较窄,了解情况少,很难提出有真知酌见的意见和建议。所以,从思想上和一线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倾听他们的反映,了解他们的真实感觉和迫切需求,对于掩藏在基层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了解不够。
4、对从点滴搞好制度建设抓得不够紧,班子成员在细微之处的要求还需进一步从严。总认为班子成员都是老党员,具有较强的抵御腐蚀、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反腐倡廉方面不会出大问题。因此,没有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自我约束和警觉性不高,总感觉只要不贪污受贿行贿,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就不会犯错误,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现象,没有从制度建设上引起高度重视。
四、努力学习,认真思考,不断提高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清信息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取得的新成效及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总结近阶段取得的好经验,把积极性引导到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同时要认清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加快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解放思想,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
要站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次,明确自身定位,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争树一流形象,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统筹协调,推动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从思想上实现由一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转变;从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管理为主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从管理模式上实现由政府主导为主向发动社会广泛参与转变;从被动完成工作向主动工作转变。做到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将阶段工作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市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
2、牢记责任,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
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全局观念,自觉做到一切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和自觉维护党的集体领导,模范执行局党组做出的各项决议和决定,树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好分管的工作,确保各项决议、决定的全面贯彻执行。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3、深入基层,进一步强化为民意识。
密切与群众的关系,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从思想感情上扎根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与基层、企业的沟通交流,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效率。更好地帮扶信息产业企业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拓企业宣传、招商渠道,引进高科技技术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评议制度,建立承诺服务、登门服务、跟踪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各项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4、转变作风,进一步强化务实意识
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党的事业为重,以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认真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努力转变工作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长远性。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接受群众监督、接受舆论监督。
五、明确目标,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方法和新机制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总结近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好经验,仔细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实际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思路、主要措施,确保问题的解决。
今后全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市”和“项目突破年”的总体要求,力推政务、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信息化,力促信息化和传统产业有效融合,力抓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力保信息网络安全,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实现2010年信息产业主营收入过百亿,使其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重要产业。
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培植壮大信息产业规模,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我市信息产业企业产业规模小,普遍存在研发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培植壮大聊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聊城软件园)规模,促其优化升级。发挥园区的聚集和孵化作用,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把引进优势信息企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对外宣传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到我市投资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化服务业等。引导鼓励高等院校的专家人才到高新园区领办高新技术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帮扶信息产业企业筛选优势项目,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办活办好“光岳商网”,增强企业网上招商的意识,开拓企业宣传、招商引资渠道,组织企业参与省市组织的信息技术招商引资活动和经贸洽谈会;参与国内产品项目洽谈会、交流会;组织企业出国考察、宣传推介洽谈项目。四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搞好信息产业企业安全生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创新。一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提升网站服务功能,应时开设专题,做好全市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与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国家知名网站的合作交流力度,提升政府网站知名度,推介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二是拓展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提高协同办公能力。扩大电子政务专网覆盖范围,逐步覆盖市,县,乡镇(街道)这三级政府部门,并延伸到党委、人大、政协和两院(法院和检察院),以及其他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财政资金,满足各级各部门进行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的需要,同时也满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对市直部门、县市区调研督促,切实做好全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四是与市应急办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建设,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机制。对各级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政府网站内容保障等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机关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我市电子政务持续发展提供激励和保障。
第三,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引导企业向高技术、信息化、节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东阿阿胶(erp)、时风集团、中通客车(nerp)、鲁西化工等样板企业,以点带面,推进工业信息化;针对机械加工,造纸纺织等高污染行业行业,引导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效益;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调动电信运营商参与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双合共赢。二是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涉农信息服务体系。鼓励电信运营商参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争取最大的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协调引导聊城移动公司拓展“农村信息机”、“千百万工程”与“农信通”等农村信息化业务,聊城联通公司继续在有条件的乡镇推广“三农信息服务站”建设。三是坚持“抓三带一促二”的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金融信息化、旅游信息化、交通和物流信息化。挖掘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服务业信息化后发优势,加快实现电子商务在商业、贸易、旅游、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整合建立各类服务业信息化平台、物流业信息化平台的步伐。
第四,着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致力于创造让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立足“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积极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家庭上网工程。
第五,加大信息化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及监督管理,优化全市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做好信息化行政执法各项具体准备工作,建立完善执法管理配套机制,促进全市行政执法的稳步开展;对各部门财政投资或部分财政投资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实行立项审核与强制监理,加强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完善和规范招标程序,保证项目投资结构的规范和合理性,有效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做好全市信息网络安全工作。
六、把握目标,制定措施,努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结合我局工作特点,总结多年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经验,强化工作职能,突出抓好服务型机关建设,创建思想上有方向、工作上有标准、岗位上有职责、过程上有监督、落实上有效果、团结上有凝聚的“六有”型领导班子。
一是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实现思想上有方向。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必须把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摆在第一位,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带头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完善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形成领导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机关干部经常学习的学习机制。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使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理清发展思路和方向,创新发展思路和方法,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科学决策与执政水平,提高班子成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领导班子在科学发展上开拓进取,把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二是创建务实型领导班子,实现工作上有标准。围绕“作风实,标准高;服务好,效率高”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规范行为。在全市信息化系统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落实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建成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是创建公仆型领导班子,实现岗位上有职责。要立足岗位为企业和百姓搞好服务,强化公仆意识,强化岗位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创造公正透明、廉政高效的办公环境。
四是创建诚信型领导班子,做到落实上有效果。班子及成员要经常对照检查,看制定的工作目标完成了没有,整改措施落实了没有,作出的承诺兑现了没有,通过规范工作程序,量化服务标准,完善首问责任、承诺、告知、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规范、公正和诚信,让群众满意。
五是创建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做到过程上有监督。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使班子成员始终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采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措施,做到任何工作自始至终的过程都要有监督,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
双争剖析材料范文5
关键词:古代建筑;装饰题材;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1-0027-10
建筑装饰,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建筑艺术创作活动中,是人类建筑审美语言最直观的物质化表述方式,人们通过雕刻、彩绘、镶嵌、塑造等处理手法赋予建筑外部形貌以独特的美感,以具体而生动的形象题材叙述一个建筑的思想内涵和社会精神。因此,可以说“装饰,不仅赋予建筑以美的外表,更赋予建筑以美的灵魂”。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在空间、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显示其独特之外,更以其丰富多样、精巧绚丽的建筑装饰令人惊叹。无论是北京故宫这样庄严雄伟的皇家宫殿,还是远在边陲的云南大理白族民居;无论是繁华都市中商贾云集的会馆,还是偏僻山村里家族祭祖的宗祠,其建筑中的梁、枋、檩、椽、柱、斗棋、门楣、天花、柱础、山墙、屋脊等无不展现出形式各异、绚丽多彩、涵意深刻的装饰。一些国内外建筑学者干脆直言:“中国建筑是装饰性的建筑。”
诚然而言,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风格丰富多变、题材内容多样、处理手法娴熟、色彩绚丽、材料运用广泛以及雕刻工艺精巧等,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确是独树一帜、赫然超群。它不仅有官式装饰与民间装饰之分别,而且地域性、民族性的个性特征也十分鲜明。与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建筑装饰不同,中国建筑装饰尤其在题材方面所表述的文化意义更是极为广泛、寓意深长,它涉及社会伦理、宗教、文学、戏曲、绘画、风水、生活等诸多内容,上至天文、下到地理,纵穿历史、横贯江河,既包含严肃的伦理说教和人生哲理的题材、又充满生活情趣、诙谐而活泼的题材,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所蕴含的多元化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一、装饰题材的发展与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装饰,大概以距今约5000多年的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村女神庙建筑遗址中出现的“彩绘”、“线脚”等为已知最早的建筑装饰实例。比其稍晚的是陕西省临潼县姜寨建筑遗址中龙山文化时期的居室,地面刷饰白灰以求光洁和防潮。
夏商时,因诸事皆“惧鬼崇神”,青铜器装饰采用绳纹、云雷纹、环带纹、夔纹、饕餮纹、象纹、龙纹、凤纹、鹿纹、蚕纹等抽象化的纹样为题材,由此可推当时的建筑装饰题材亦大体相同。根据相关考古发掘资料,此时建筑装饰的部位可能是人们认为建筑中最为瞩目或显著的构件,如大门的兽面铺首、屋面瓦当的装饰等。西周晚期,出现半圆形瓦当,纹饰以素面为多,也有重环纹、纹、回纹、兽面纹和饕餮纹,如陕西宝鸡市扶风召陈村的西周晚期大型建筑基址发掘的半圆瓦当纹饰即是重环纹(图1)。
春秋战国,建筑装饰日益兴起,不仅瓦当有装饰纹样,而且瓦钉上也有,同时装饰题材更加丰富,除云纹、山气纹、星光纹、兽面纹和饕餮纹等纹样外,还出现鸟、鹿、犬等动物图像题材以及文字装饰题材的半瓦当,如:河北燕下都出土的瓦当以饕餮纹和山云纹等装饰题材为多,尚有少量的对鸟纹。再如,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瓦当以太极气树纹(图2)及太极气树双兽纹为多(图3)。此外,建筑山面、梁架和蜀柱等部分构件也开始有了装饰,其中蜀柱的装饰采用了植物题材,如《论语・公治长》所载:“臧文仲居蔡,山节藻税。”与此同时,建筑装饰也逐步形成了比较严格的等级规定,《礼记・明堂位》曰:“山节藻税……天子之庙饰也。”可见,前述文献中“臧文仲”已经逾越制度规定了。东周末年,王朝逐渐衰落,诸侯逾制现象常有发生,正如汉代荀悦《汉纪・文帝纪上》所说:“及至周室道衰,礼法隳坏,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税。”
秦代,沿袭战国阴阳思想的影响,瓦当装饰题材大量运用各种阴阳气旋错行的纹样,如咸阳窑店出土的秦瓦当(图4),其纹饰表述“外部十气纹为十干,左旋;内四阴数右旋 ”。此外,还有表示“八节之气”的瓦当,中乳为阳、八向左旋气纹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图5)。此外,秦代瓦当装饰还有花蒂纹(如陕西淳化县下常村出土瓦当)、动物交颈纹(如陕西凤翔铁沟村出土瓦当)等。
及至汉代,建筑瓦当的装饰题材发生很大的变化,装饰纹样更加丰富,除初期继承和保留战国至秦代的纹样外出现了新的纹样题材,其中有:神兽、星相、文字、动物、几何图案等(图6、图7)。不仅如此,在宫殿、祀庙和陵寝等重要建筑的铺地砖、空心砖、条砖上还出现了装饰有几何纹、龙纹、文字和建筑图案等题材的模印花纹,反映了汉代建筑砖瓦构件装饰题材的多样性特征(图8、图9)。
汉代的地面建筑虽然存留不多,仅存于世的为分布在四川地区及河南登封一带的石阙、山东地区汉墓的享堂石祠、北京西郊的汉墓墓表以及西安附近的汉代陵墓石像生等,但是从这些遗留建筑和石像生上,依然可见一些地面建筑局部构件装饰题材的运用情况,如四川雅安县高颐墓阙的母阙顶部檐下可分为三个部分,上段饰有以祥瑞神兽、羽人、舞乐等为题材的浮雕石刻,中段则装饰以三朵斗棋以及棋间雕刻舞乐人物,下段四角雕刻力士人物鼎承整个檐部,中间装饰兽面浮雕;此外,母阙的阙身上部则雕刻车骑出行浮雕图案,子阙檐部也饰有斗棋、神兽等(图10)。
汉代地下墓葬建筑中大量画像砖石上的装饰题材更是充分地展现了汉代建筑装饰的社会文化风貌特征,其中既有描绘墓主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又有表现向往神仙世界的图景,前者如江苏睢宁双沟发现的汉画像石中雕刻墓主的出行、宴饮、舞乐生活等内容(图11);后者如山东沂南汉墓中的门楣石、立柱上装饰题材描绘了传说中的冥界图案,内部石柱、斗棋雕刻成象征羽化成仙的附翼形象(图12)。从中可见,汉代社会不仅追求现实的享乐生活,而且还在独尊儒家文化的同时,依然崇尚先秦的神仙观、阴阳观以及民间流行的五行思想。
根据目前全国发掘出土的汉墓画像石的考古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地区汉代画像砖石的装饰题材内容有所差异,河南南阳汉画像石早期题材为建筑、历史故事、星宿图像等,中期题材为宴饮生活、舞乐百戏和出行图等,晚期题材为门吏、动物等(图13)。商丘一带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主要为祥瑞、神仙、辟邪、珍禽异兽等。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比较丰富,主要为生产劳动、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祥瑞神兽等(图14)。江苏徐淮扬地区的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主要是神话故事、祥瑞神兽、神仙人物、宴饮出行、舞乐百戏以及建筑形象等。四川地区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则是生产劳动、宴饮生活、车骑出行、舞乐百戏、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神仙人物等(图15)。陕北地区以绥德为代表,装饰题材则以农牧、畜牧、狩猎等为主,也有一些神仙人物和祥瑞神兽等内容。
综上所述,汉代画像砖石装饰题材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活动和生产劳动等生
动场景为主,同时也有展现神话故事、神仙人物和祥瑞辟邪等寄托精神的画面,由此折射出汉达的社会经济、深邃的文化意识、娴熟的雕刻艺术、先进的模具制作技术以及丰富的生活内容等。
此外,汉代陵墓中随葬的陶楼明器,也非常直接而具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特征,其中不少实例很清晰地呈现了一些建筑部位的装饰形式,不过这些装饰并非是独立的,大都结合建筑构件外露部分进行形状美化的装饰性处理,如屋顶正脊两端做成飞翅状、大门门楣上的门簪做成方形或菱形以及大门上安置铺首的形象(图16)等。但是,陶楼明器上的窗棂却颇具有装饰性,装饰纹样有斜纹格、锁纹、菱花格等(图17)。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衰落、玄学兴起以及佛教在民间广泛流传,导致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发生巨大转变,另外加上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促使建筑装饰题材出现焕然一新的变化。
一方面,继承和保留了汉代的部分建筑装饰题材,如北齐时期邺城宫殿遗址发掘的云纹、文字、莲瓣、人面瓦等瓦当装饰题材。另一方面,产生了新的装饰题材,如:铜雀台遗址所发掘出的东魏北齐时的“石螭首”建筑装饰构件、兽面铺首、石门墩以及陶制鸱尾,北魏时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石雕柱础(图18),北朝洛阳宫殿脊兽方砖(图19)以及南朝陵墓神道两侧排列着神道柱、天禄、麒麟、辟邪等装饰物,却是这一时期特有的题材造型。此外,还有一些石刻反映的建筑形象中屋脊两端所采用的鸱尾、兽面等构件装饰(图20),则具有厌胜驱邪镇脊的装饰功能。
特别是,由于中原汉文化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从西域传来的波斯、印度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装饰题材中又出现了莲瓣、缨络、卷草、火焰、飞天、狮子等许多新的外来装饰元素,如河南登封嵩岳寺北魏砖塔,塔身门额做成火焰尖券形,上饰三个莲瓣,券角饰有对称的外券旋纹;塔身转角砌出倚柱,柱头饰火焰宝珠与覆莲,倚柱之间佛龛内外有彩画痕迹;龛下部基座正面两个并列的壶门内各雕一尊狮,立卧各异、造型雄健。
隋唐时期的佛教装饰题材基本承袭了南北朝的内容,但风格更加圆润、饱满和柔美。装饰纹样由单一纹样转向组合纹样,如:卷草凤纹、狮鹿卷草纹、佛像迦陵频加卷草纹。除此而外,还出现了新的纹样形式如:回纹、连珠纹、海石榴凤纹、葡萄纹、团巢纹、宝相花等。而此时的瓦当装饰纹样则与以往不同,也由莲花与连珠两种题材组合而成。
其他建筑装饰题材的变化,如塔门两侧出现持剑武士的雕像、柱础刻覆盆莲花、须弥座束腰转角刻力士人像等,这在河北房山县云居寺小塔、山西平顺县海会院明惠大师塔以及南京栖霞寺塔等建筑中均可见例。另外,在南京栖霞寺塔各层塔檐垂脊端部出现了螭首垂兽的做法;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五代卫贤《高士图》等一些绘画中的建筑山面则出现了“悬鱼”形象。在唐献陵等墓前神道一侧有“鸵鸟”石刻,这种新的动物题材反映了唐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北宋商业经济和技术工具发展很快,城市变得空前的繁荣,市民生活多样化,园林、娱乐性建筑大量兴建,风格趋向细致工整,柔美绚丽。此时的建筑装饰,重要建筑除有正脊吻兽外,垂脊上也有垂兽、走兽,而且正脊吻兽一改隋唐“鸱尾”的形象,转变为具象的“龙吻”或“鱼龙兽”。其事例均可从《清明上河图》城楼屋顶、《中兴应桢图》的王府、《文姬归汉图》等大批宋画中的住宅屋顶得以见证。瓦当装饰纹样题材有兽面、花卉、花纹等。此外,北宋建筑中还有以“盘龙”、武将人物等装饰柱子的,前者如太原晋祠圣母殿前檐柱饰雕盘龙;后者如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石雕柱。另,河北省赵县陀罗尼经幢中出现仿写自然山水的须弥山、城阁和狮象等为题材的装饰内容。北宋彩画采用卷草、宝相花等植物题材,其中梁枋端头装饰题材为“如意头”、“云头”和“剑环”等,这些题材应用于官式建筑或其它重要建筑中,并成为《营造法式》规定的彩绘样式。
辽代建筑总体上继承了唐代风格,天花、梁檩枋等构件以飞天、卷草、凤凰和网目纹等为彩画装饰题材,如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但建筑外檐装饰题材却有较大变化,如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正脊采用“吻兽”,垂脊走兽四件、嫔伽一件;山西灵丘县觉山寺塔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饰有佛像、力士,平坐栏板以几何纹、莲花等为装饰题材。
元代推崇喇嘛教,由地区带来了一些新的装饰题材,北京居庸关云台基座上的券石和内壁上的天神、金翅鸟、龙、云等装饰纹样,正反映了这一装饰新特征。另外,宫殿建筑采用红色配金龙的方式涂饰柱子,并用毡毯、毛皮和丝质帷幕装饰塔壁,显示了蒙古统治者的生活风习的沿袭和影响。而道教建筑大多以道教人物为题材,在道观大殿墙壁上绘制巨幅的宣教壁画,如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殿、河北曲阳县北岳庙德宁殿等。
明代初期经济尚在恢复期,主要建筑活动为城市建设、海防城堡以及宫殿陵寝等,加上明初令律制度严格,所以建筑装饰发展缓慢。明中叶以后经济繁荣,尤其是江南地区民间建筑活跃,出现了会馆、戏院、旅店等新的公共建筑,建筑装饰活动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各地住宅建筑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木、砖、石三雕装饰发展起来,同时形成了不同地域的装饰风格。此时,官式建筑装饰趋向程式化,题材固定单一,手法缺少变化;而民间装饰题材内容却极其丰富活泼,有:花鸟鱼虫、山水风物、人物故事、历史典故、戏曲艺文、吉祥文字、伦理教化、祥瑞神兽、琴棋书画、文字四宝、生活场景、风雅器物等,特别是一些建筑物件自身,随着结构功能的退化而逐渐演化为纯装饰性构件,从而成为新的装饰题材。
清代中叶以后,建筑装饰艺术走向堆砌、繁缛、琐碎的风格,但地区性特征更加鲜明,并形成北京、江浙、安徽、广东、福州、山西、云南、新疆、等地区性装饰风格或流派,其中以苏派、徽派、晋派、潮派最为突出。苏派以砖雕见长、徽派以木雕见长、晋派以石雕见长,潮派以灰塑见长;且各派题材特征明显,苏派文儒清雅、徽派商儒兼蓄、晋派尊古重礼、潮派崇礼随俗。此时期建筑装饰题材突显建筑空间内、外有别,相比较而言内檐题材更多样、繁华,外檐则简约、清朗。可以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的一个集大成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具备了各种装饰题材类型,而且装饰工艺技术、雕刻绘制手法更加多元化,并且与园林、家具、陶瓷器等装饰题材趋于同化。明清后期建筑装饰还受到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欧洲大陆新建筑装饰题材、装饰风格和装饰手法的影响。
二、装饰题材的类型构成及其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极其丰富多样,若仅依据其纹样、图案、功能、内容或装饰部位等某一种进行分类难以涵盖全部,因此,只有综合归纳分类,方可完整表述其类型构成、功能作用、部位特征、思想内容及文化意义。为此,根据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历史发展情况,对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综合划分为:云气星象类、祥瑞类、几何类、文字类、动植物类、神话传说类、生活场景类、历史典故类、历史人物类、宗教类、戏曲类、山水类、器物类、建筑构件类以及其它特殊类型等。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类型如此之多,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1 云气星象类:雷云纹、气纹、日月、北斗星相等。
2 祥瑞神兽类:龙、凤、麒麟、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白泽、辟邪、獬豸、天马、天龙、天鹿、夔龙、饕餮、螭、虺、虬、等。
3 几何类:环形纹、锯齿纹、波形纹、折线、曲线、回纹、龟背纹、菱形纹、曲尺纹、编织纹、(万字)纹等。
4 文字类:瓦当、照壁、柱枋、匾额、牌坊、牌楼等上的文字、对联、题字以及与室内装饰结合的字幅。
5 动物类:狮、虎、象、鹿、马、牛、羊、猴、鸡、龟、兔、狗、鼠、猪、鱼、喜鹊、蝙蝠、鸳鸯、锦鸡、鹰、蝉等。
6 植物类:松、竹、梅、兰、菊、牡丹、荷、莲、桔、柿、桃、杏、桐、柳、柏、槐、榆、梓、、茶、水仙、石榴、山茶、灵芝、琵琶、玉兰、海棠、百合、芙蓉、桂花、葵花、腊梅、芭蕉、茉莉、栀子、红蓼、绀蓼、月草、葡萄、芍药、瞿麦、太平花、宝牙花、宝相花、万年青、金盏花、雁来红等。
7 纹样类:卷草纹、流苏纹、冰裂纹、花形纹、回纹等。
8 器物类: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佛八宝、暗八仙、青铜器、玉器、古陶器、古漆器、象牙器、香炉等。
9 历史故事类:二十四孝、负荆请罪、郭子仪拜寿、岳母刺字、桃园三结义、梁山聚义、竹林七贤、文王访贤、木兰从军、杨门女将等。
10 神话传说类:东王公、西王母、蓬莱仙境等。
11 祈福吉祥类:五福捧寿、鲤鱼跳龙门、三羊开泰、凤凰戏牡丹、挂帅封侯、马上平安、麒麟送子、龙凤庆寿、连年有余、喜禄封侯、双嚣临门、喜上眉梢、平升三级、五子登科、六合同喜、连中三元、鹿灵合欢、榴开百子、金玉满堂、春光长寿、平安如意、八仙祝寿、三星高照等。
12 历史典故类:渔樵耕读、凿壁偷光、孟母三迁、胡人驯狮、鹬蚌相争等。
13 宗教类:莲花、飞天、角兽、力神、塔刹、相轮、水烟、日月元光、佛本生故事、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
14 戏曲类:三国演义、封神榜、水浒传、西厢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戏文场景。
15 建筑构件类:雀替、隔架科、如意斗棋、天花、藻井、盘龙柱、栏杆、门窗花棂、挂落、脊兽、垂柱、悬鱼、惹草、鼓墩、上马石、拴马桩、照壁、须弥座、铺地、景窗等。
以上装饰题材中,云气星象类当为最早产生的装饰题材纹样之一,考古发现在商周建筑的瓦当和其它器物上出现,后来一直延续到汉代。云气纹作为建筑装饰题材,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宇宙天地本源的认知,“气分天地而后生万物”,以“云气”象征天体宇宙来装饰建筑屋宇的瓦当,可见古人将屋顶比作宇宙天空,其间云气流动,生生不息。
文字类装饰题材,也是使用最早的装饰题材之一。由于汉字具有象形、会意、谐音、转义等特殊意义,加上中国文字自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美的艺术特征,经后人不断提炼成为中国特有的装饰艺术题材。因此,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常见的装饰题材。
动物类的装饰题材,也是早期比较常见的装饰内容。这恐怕与原始社会游牧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当时,人们以猎获凶禽猛兽为荣耀,象征男性的勇武和力量,因此部落男子以狩猎技能高低确立社会地位。迄今为止非洲一些部落中男人能否娶妻自立门户,取决于他们捕获猛兽的数量。此外,凶禽猛兽的神化,也许是当时人们认为猛兽具有某种特殊的神奇力量,或是神的化身,所以许多原始部落将其作为自己部落的守护神供奉。随后,人们又以“善恶”将“神兽”社会化,从而产生祥瑞的神兽与恶煞的神兽,分别赋予其“吉凶”不同的代表意义,如:龙、凤、麒麟、鹤、鹿等为祥瑞神兽,而饕餮等为邪恶凶兽。善恶不同,装饰功能与意义也就不一样。后来,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动物装饰题材,这些题材更多地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望,“龙凤呈祥”、“麒麟送子”、“鹤鹿同春”等祝福美好未来的装饰题材应运而生,并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常用装饰内容。“狮”、“象”等动物题材是随佛教传人而出现的新题材,其最初具有宗教意义,后来逐渐融入世俗社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吉祥题材。“狮子”,最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一是发音与“喜”相谐,二是有镇宅驱邪的心理抚慰作用。
植物类装饰题材,比之动物类题材要略晚一些。西周半瓦当中的树状装饰题材,据考古研究推测为接天地之气的神树。上古人认为高大入云的树木是登天通神的捷径,上接天宇下通黄泉,故为“神木”。因此,西周至汉的瓦当等建筑构件上常见此装饰题材。在早期文学诗歌中常常借用花草咏物寄情,据有关研究统计《诗经》所涉及的植物大致有二百八十种之多。由此可见,植物题材是早期人们在农业生产劳动中借物抒情的对象,是籍以表达和比喻爱恋的人或事物的品行和姿貌等,后来被士大夫文人“格物致志”而比拟道德品行,并逐渐成为建筑装饰的格式化题材,如《离骚》“以盈室兮”,其中“”即苍耳,因长满刺而代喻小人;蕙、兰等则被用来比喻君子。所以古代士大夫文人咏唱的“松、竹、梅、兰、菊”就被以赋予美德的象征而作为建筑装饰常用的题材。
戏曲类装饰题材,是在明代中叶之后才出现的,具有打破严格宗法制度下住宅序列空间的单调沉闷气氛,创造娱乐生活环境的积极作用。同时,透过戏文人物,也赋予一定的伦理教化意义。历史典故类、历史人物类等题材功能,主要为教育族人和子孙如何遵守儒学的修身为人的法则,如何勤劳耕读进身功名、精忠报国、光耀门庭等。祈福吉祥类题材是大众喜见的题材,应用极其广泛,反映古代人们追求家庭和谐、健康长寿的美好生活愿景。
建筑构件类,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建筑形式与结构的不断演进与成熟,一些建筑部位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时,以自身形态为装饰题材,并针对造型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展现其优美的装饰性效果,如江南地区园亭等建筑翼角起翘,以其舒展、柔美的曲线将整个建筑屋顶塑造为“如鸟斯革,如荤斯飞”的形象。而另一些具有结构功能的建筑构件,在建筑不断美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结构功能,仅保留了构件的基本外形并转变为纯粹的装饰性构件,如“斗棋”构件,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装饰题材。
三、装饰题材的社会功能与意义
1 社会等级制度的标志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与建筑形制等级相一致,也是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重要标志。装饰题材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影响,题材内容反映了使用者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例如:商周时,兽面铺首是封建社会帝王诸侯建筑正门装饰的象征。魏晋时屋脊饰有鸱尾的门庑以及唐代的乌头门都是当时贵族府邸大门的地位标志;宋金至明清门窗中的“纹隔扇”是官式建筑的装饰形式。明清时,“龙凤”题材是皇家建筑专用的装饰题材。为此,对于建筑装饰题材的使用,历代封建王朝制定了严格的条律规定,如商周时“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尚书・大传》),汉代则“按旧制,三公黄阁听事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阁,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陈书・肖摩诃传》),唐代“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袱、乳梁装饰。……庶人所造屋舍,不得过三间四架,不得辄施装饰”(《唐会要》),宋代“凡庶民之家不得施重棋、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宋史・舆服志》),元代
“诸小民房屋,安置鹅项衔脊,有鳞爪瓦兽者,笞三十七,陶人二十七”(《元史・刑法志》),明代“百官第宅,明初禁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公侯……屋脊用花样、瓦饰、梁栋、斗棋、檐桷、青碧绘饰,门三间三架,黑油锡环。”(《明史・舆服志》),清代“亲王府制……绘金云雕龙有禁,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脊,安吻兽门柱丹垩,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龙首……余各有禁,逾制者罪之”(《大清会典》)。
龙凤图案在建筑装饰中,标志着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与帝王建筑相关的装饰才能使用。同样是宫殿建筑,主次不同的功能建筑采用的装饰题材也有等级高低之分,如皇家彩画装饰中依据等级分为和玺彩绘、旋子彩绘和苏式彩绘三种形式,其中和玺彩绘等级最高,采用的题材为龙图案,色彩以金色为主。而苏式彩绘等级最低,题材选择比较自由活泼、风格素雅,花鸟鱼虫、村舍山水、人物故事等均可。此外,建筑大门装修中,官式建筑大门可以使用“铺首”、“门钉”、“斗棋”等作为装饰题材,但一般民居住宅严格规定不得使用。因此,民居的大门装饰就显得比较简朴,江南地区的民居大门采用“竹片拼花”构成回形或其它几何图案进行装饰。门簪的雕饰题材,以荷花、葡萄、梅花、牡丹等,根据住宅主人的社会地位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多寡。
2 社会伦理教化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的另一个社会功能就是“成教化、助人伦”。自汉代开始由于董仲舒推崇儒家思想,汉代帝王独尊儒术,致使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文化充分地浸润了儒家的宗法人伦思想精神,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直贯穿着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崇仁义、孝悌、忠信之类的伦理道德,即“天地之行美也”、“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以纯其美”。尤其是自南宋程朱理学兴起以后,社会进一步崇尚儒家严格宗法礼仪,以儒家的人伦思想教化民众,因此,中国古代建筑更以严谨有序的平面空间布局形态,忠实地体现了这种宗法制度的社会人伦关系,而建筑装饰题材更是充分反映出“家国同构”宗法伦理特征,宣扬封建宗法伦理的“忠孝义节”、反映儒家文化的“二十四孝”、以“松竹梅兰菊”标榜传统文人节气等的装饰题材不断贯穿于各类建筑中,尤其是民居住宅建筑更是突出。山西灵石王家大院高家崖东堡院中,在两侧厢房裙墙的四个转角立石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面刻画生动,高度位置适合儿童观看,这是王氏宗族作为弘扬孝悌、教育家族子孙孝敬父母长辈的一幅幅生动的教材。另外,牌坊也是古代社会作为旌表“忠孝节义”的纪念性建筑,如贞洁牌坊、孝义牌坊、功德牌坊等,其具有的社会作用就是弘扬儒家所崇尚的社会伦理美德,颂扬妇女、事孝父母、扶贫助弱、精忠报国等功业,教化社会民众识仁义、知廉耻,像这一类装饰性建筑在中国古代城镇村落成为社会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标识。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涉及社会人伦教化装饰题材的还有如“文王访贤”、“孟母三迁”、“竹林七贤”、“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梁山聚义”、“岳母刺字”、“杨门女将”、“木兰从军”等内容。
3 祈福辟邪与禁忌警示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充满了古人祈福求吉的意愿,人们通过美好的题材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功名前程等寄予极大的希望和追求,如山西灵石县静升古镇文庙前的元代石雕照壁上,雕刻了“鲤鱼跃龙门”的画面场景,以此作为对前来文庙祭祀孔子、祈求功名的学子们的美好祝愿。另外,在居住建筑生活空间中还以间接的方式和形式,借助建筑装饰,以各种题材进行组合构成吉祥的图画,如鹿与荷花、喜鹊与梅花、花瓶与大象、蝙蝠与寿字、凤凰与牡丹等,通过语言谐音转义为“六合同春”、“喜上眉梢”、“太平有象”、“五福捧寿”、“富贵高升”等吉祥成语,从而在心里和精神层面获得幸福的抚慰与喜庆的满足。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民族一样,中国古代社会也普遍流行着各种禁忌文化,人们出于驱凶求吉、祈求平安幸福等目的,在日常活动中对于居住、出行、生产、营造、商贸、交往等行为进行的场所、时间、环境、对象等,根据社会公认的禁忌法则来判断和确定是否对自己或家人有利和适宜,尤其是对于自己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更是如此,如古人认为住宅方位若有悖于风水、或门窗朝向相对等则是不吉之征兆的禁忌。因此,在营造住宅和装饰建筑时,人们往往选择那些传说中创造的具有超自然力量、并可以寄望保佑自己避受伤害的善良神兽或宗教法器(如阴阳八卦图、佛八宝、道八仙或道八宝)等装饰自己居住空间的关键部位,以求得镇守辟邪、保护宅第安宁的心灵慰藉,常见的事例就是当某民居对着路口或巷道交叉处的墙角被认为是“犯冲”时,房屋的主人就会请人在此树立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文字的石块作避邪应对处理。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还具有警示、告诫和行为拒止等象征意义,如松江方塔园中明代砖雕照壁,原是松江府城隍庙山门外的影壁,其上砖雕题材取自民间传说,说是世间原来有一种贪婪无比的怪物,吃遍人间金银财宝,犹贪心不足,妄想连天上的太阳也吞吃,结果蹈东海而亡。以此题材雕刻装饰,其意义在于警戒世人不可贪得无厌。
四、装饰题材的空间意义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题材的作用不仅仅是修饰建筑空间,有时还对空间具有强化、限定、警示和引导作用。装饰可以通过题材内容赋予建筑空间以某种涵义,尤其是当某一装饰题材已经成为社会共同的、约定俗成的概念或被大众赋予某种特定的文化意义时,那么这一装饰题材在建筑中的运用就会给予空间某种新的诠释语义。比如历代帝王陵墓前的甬道空间,由于安放了石羊、石马、石狮、石人、石阙、石柱等具有特殊含义的装饰物,甬道空间就具有特殊仪式的性质,并被限定作为空间序列的辅助过渡功能,进行仪式活动的人一旦进入这一空间,行为将受到仪礼制度的约束,而上述装饰物则以某题材语义警示和引导从事仪式活动者的行为。再如“照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具有某种风水意义的装饰性建筑,它是构成一定空间围合与限定的重要元素,但若照壁中装饰题材不同,照壁的意义就会不一样,像民宅照壁装饰吉祥花卉的题材,则表示居住空间和谐,给来访者以亲和的空间感。若是佛门照壁,则又装饰“佛”或“南无阿弥陀佛”的文字题材,作为规范佛教信众和香客行为的特殊语言,提醒和告诫众生进入佛门净地,不可妄生杂念。
古代建筑中的牌坊或牌楼,常作为村镇、街巷或建筑群入口的装饰性标志,具有强化和限定入口空间的功能,如安徽皖南棠樾等明清古村落村口的“忠、孝、义、节”牌坊群,既是整个村落人口空间的限定标志,更是社会道德模范的精神标杆,它是封建朝廷对整个村落宗族杰出伦理的表彰,是整个宗族的自豪与骄傲。又如,北京故宫天安门前的华表,又名“望君归”,而门内的华表,又名“望君出”,这内外各一对华表寓意深长,表达对身处太和殿高堂的君王以施政警示,前者寄望君王常出皇城巡访体察天下百姓之疾苦;后者则希望君王外出巡察,不要留恋外面的山水美景,及时回归处理国家朝政。
建筑空间的划分,有时也可通过不同的装饰题材加以区隔。苏州拙政园西园部分的“鸳鸯厅”,就是对内梁架构件采用不同的装饰方法、运用不同的装饰题材,将大厅空间分隔成北南“一阴一阳”两个不同的意向空间,北厅梁架以圆作,南厅梁架以扁作,所谓“一雌一雄”,形同鸳鸯;同时也以“鸳鸯”喻意大厅空间的琴瑟和谐之意。
建筑装饰题材有时却被用来表述非常含蓄的图式语言,暗示某一空间的功能或性质,以告知某一特定部分的社会群体(如乡里、宗族等),提供空间性质和功能的可识别性,防止逾越礼制行为的发生,如浙江永嘉县芙蓉古村内部街巷交叉路口地面铺设了不同的装饰图案题材,挖掘了大小不同形状的池塘,构成“七星八斗”的空间识别系统,使不怀好意的侵入者寻找不到退却之路,从而保障村落整体的安全防御。又如江西吉安钓源古村中某宅第,其院落内部各功能房间门窗小木装修用不同的生肖动物和植物作为装饰题材,标示各房间使用者的性质和空间功能,从而避免非家族成员的冒失误入。类似这样的以装饰题材标识和限定建筑空间的事例,在中国民居住宅建筑中比比皆是。
此外,园林中以文字楹联或匾额题字作为装饰题材的目的和功能,一方面是作为对所属建筑性质和特征标识,另一方面更是促使建筑与园林中的景观及其环境产生联系,激发人对空间景境的审美联想,如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中的匾额题字,将亭、池、月、人联系起来,激起人的空间想象力,营造诗情画境般的景观意境,又如拙政园内“与谁同坐轩”之题字,亦为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