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调查报告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1

可读性差,关注度低,针对性不强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报纸杂志的内容也就多涉及一些专业知识。这对于只掌握普通地产知识或者根本不了解地产知识的读者来说,存在刚性的阅读障碍。目前,市场上紧俏的报刊杂志多是以娱乐和故事为主的休闲类读物,可读性极强。相比较专业性强的地产类杂志,就存在先天的竞争优势。

俗话说,衣、食、住、行。房子在百姓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百姓虽然关注房子,往往也仅限于在需要购房或者租房的那段特定时期,平时则极少关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关于房子的事没有几次,这也就大大的降低了百姓关注房地产的频率。从普通百姓关注房地产的时间和频率上来说,都大大限制了地产类报刊杂志的发展。从我走访的结果来看,这个现象很突出。大多数被访者都表示平时不怎么关注房地产。

地产类报刊杂志的读者除了来自普通百姓,更重要的是来自地产业的行业从业人员。能否有效把握这群人的阅读需要,也就成了地产类报刊杂志的最后的机会。在走访的过程中,《瑞丽》杂志在一些低端的售楼人员中反映不错。究其原因,是《瑞丽》杂志有效满足了这部分人的工作需要。

地产企业普遍没有订阅有关地产类杂志报刊,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主要来自企业内职工培训和平时的积累。这也从侧面说明,目前的地产类杂志针对性不够。行业从业人员无法从上面了解到与工作相关的内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被访者都表示,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首先会想到的是网络。因为网络信息面更宽,可选择的媒体更多,并且更加方便。

租房信息需求量大,房产报刊无人问津

目前,从我市报刊出售点上普遍能买到的一份有关地产类的报纸除了“太晚”的《第一楼市》外,就是一份叫《百姓生活咨汛》的报纸。这份报纸严格上说不是地产类报纸,但它却比任何一个地产类报刊杂志卖得好。原因就是它上面登载有许多关于寻租与租房的信息。登载租房的讯息,正是恰好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口味,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专业类的报纸则处在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卖报人员也表示,地产类杂志专业性太强,不好卖。我是为数不多来咨询地产类报纸的人。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2

保持城市规范化建设成果,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进行农副产品交易的场所。在我国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派生的,起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当今社会,它的优势是农副产品的流通速度加快,生产农副产品的业主经济利益得到实现,并创造了较为实惠的利益,使他们脱离了贫穷。二是城市居民购买农副产品便捷了。三是城市居民品偿到新鲜的价格适中的农副产品,提高了健康指数。从它的优势上看,农贸市场的存在有它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因此,保留农贸市场是政府指导农副产品业主脱离贫穷致富奔小康的一种必要途径,是政府维护城市居民健康便捷的有力措施,但农贸市场是否规范,是否影响城市形象,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是否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相适应,值得探讨。

我们辽阳地区是一座古城,城市建设工作突飞猛进,势头良好不容质疑,但在素质和道德水准不断培育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待于提高。距离自觉、奉献、忘我、爱护还有一段,让人们自觉地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农贸市场已踏春而来,并且亭亭玉立,它需要双方共同维护才能体现它与城市建设接轨。今天纵观辽阳地区的农贸市场场景,确实需要我们深思。一是在保护好农贸市场的价值所在的同时,要纠正它的不良现象,使之与建设宜居城市的步伐相适应。二是研究解决拿出实际行动,维护城市品味,保证生活环境和人们的幸福指数。

辽阳市的农贸市场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万隆批发市场,较为秩序和规范,作用发挥明显。二是像辽纺早市、201早市、中心医院后面的早市,那样无序、混乱的模式。三是像海鲜大市场、西菜市市场、北哨市场的早间、日间有序规范的交易市场。

下面仅就辽阳市的农贸市场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占道早市带来的弊端

1、造成交通拥堵,影响通行。正值早晨上班、上学的高峰期,行人、公交车、私家车出行都在早晨那段时间是高峰,农用车占道、交易双方占道、剩余农产品装车等等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畅,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全部被占用,使行人和非机动车走上机动车道,造成机动车缓慢行进在人流中,甚至停滞不前,有时遇到事故,不知等多久,极大地影响通行,建立宽敞的马路是为了美化、规范城市建设,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但马路市场的存在,大煞风景,立即将城市的品位降低了。

2、垃圾满地堆。风天塑料垃圾漫天飞舞,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即便是环卫工人清理垃圾,也是在日间,道路上车水马龙,对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系数降低,    行人的视野造成不良影响,(别为小事与人势不两立,尊敬不喜欢你的人,小不忍而乱大谋)只有永远    ,行人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3、占道经商的两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出现破损的现象。路灯、人行道上的地砖,经过农用机动车反复碾压造成破损,美化的路灯遭到破坏,起亮化作用的路灯不亮了。

4、道路两侧的绿地和栽植的树木受到破坏和践踏,液体垃圾倾倒在树木周围和绿地上,造成栽植树木枯死,即破坏了环境,又增加了各级政府的负担,树死了要重栽,绿地损坏了要重种,不然与特大型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不适应。

5、市容品位提升受到影响,居民都在建设特大型城市而努力,在市民的热议中,生态宜居的滨水型城市的目标和形象已萦绕在脑中、心中,看到满眼搭建的塑料大棚,堆积在路边的各样农副产品烟灰与噪音四起的农用机动车等现象,也与建设城市不相匹配。因此,市民在看到市场弊端的同时,早已把方便市民购买的优势忘掉了,只剩下对政府监督、管理的怨言,对政府在市民中的公信力的树立会有影响。

二、如何改进规范合理化的农贸市场

农副产品集散地,对发展城市,提高城市化进程,建设特大型城市,有一定的推进,为保持城市建设的成果,让市民共享滨水型、城市宜居型城市的丰硕成果,让市民的居住幸福指数提升,笔者谈几点建议:

1、合理配置规范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目前,辽阳市的市民居住区域已基本形成较规范的框架。西有富虹、东有文城尚品、北有弘圣家园、南有望京家园,应依据四个方位现存市场情况配置,同时结合市、区财政的状况可配置具有一定规模的1—2所。

2、合理配置农副产品集散地的模式应以少投入有规模、实用性强,市场的配置选择较为宽敞的用地,可以向驾校练车场那样,四周用护栏围起,门卫安装2—4间活动房,用于管理人员办公、收取税费。

3、农副产品集散地可分为早间和日间两用的,早间可规定进驻的时间和离开的时间,这样保证市民的方便性不变,日间如何投入成本不多,可做为日间市场使用,提高其利用价值。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3

这是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城调队进行的一项题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本次调查随机抽选了宁波市3所高校的300名应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也对这3所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2004年是全国普通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的第二年,“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其中,“就业成本”因其支出项目和支出数额的增多,正在日益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公关费”(包括请客、送礼、打点关系等各种费用)和“缴纳违约金和其他收费”两项求职费用,虽然发生率最低———有43名学生支付过“公关费”,占求职学生人数的15%;有22名学生缴纳过“违约金和其他收费”,占求职学生人数的8%———但人均支出分别高达668元和345元。这值得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如果将求职过程中,学校付出的努力和学生本人为求职付出的费用统称为“就业成本”的话,在对调查中的“就业成本”进行分析时,研究人员指出,在就业过程中,学校的帮助对于学生能否找到工作有显著影响;而学生的求职费用对此影响并不显著。另外,调查还发现,学校的就业服务做得越细,毕业生个人为找工作花的钱就会越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已找到(已签约)的就业单位构成”中,“国家机关”仅占5%,而“期望的就业单位构成”中,选择“国家机关”的比例达29%。也就是说,对于“国家机关”这一就业去向,现实与希望落差高达24个百分点。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 调查;结核;知晓率;吉林市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到2005年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的目标。为了掌握我市人群对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基线资料,设立我市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目标,我市于2008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将全市9个县(市)区按1∶700的比例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人口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对象

7岁以上的全体公民。参考吉林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吉林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各调查点城乡人口、各职业类别人口构成抽取调查对象,使调查对象构成与当地城乡人口、各职业类别人口构成一致。

1.3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由调查员入户调查。入户调查包括到调查对象所在单位或其家中进行调查。

1.4 调查内容

含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两部分。后者由10道题组成,包括防治知识类问题5道,防治政策类问题2道,行为趋向类问题3道;防治知识类问题又分为患者发现类知识1道,治疗类知识2道,预防类知识2道。

1.5 质量控制

调查前,市结防所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标准;调查中,调查员详细询问调查对象,各调查点、所在市和县所负责人逐级核查问卷,确保问卷完整;调查后,随机抽取2个调查点,抽取10%调查对象重新调查,以验收资料的可靠性。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1.1 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人口构成情况 在调查的10462人中城市人口4852(46.4%)、乡镇人口2422人(23.2%)、农村人口3188(30.4%)。

2.1.2 性别年龄情况 男5305人(50.7%)、女5157人(49.3%);从调查对象年龄来看,年龄在7~14岁组(1627人,15.6%),15~29岁组(2343人,占23.4%),30~44岁组(2872人,占27.4%), 45~59岁组(2552人,24.4%),60岁及以上组(1068人,10.2%)。

2.1.3 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 没上过学362人(3.5%)、小学1782人(17.0%)、初中3585人(34.3%)、高中(中专或中等技术学校)2062人(19.7%)、大专1235人(11.8%)、大学及以上1536人(14.7%)。

2.1.4 调查对象的就业情况 工人1125人(10.8%)、农林业劳动者2192人(21.0%)、商业服务人员875人(8.4%)、医务人员262人(2.5%)、教师241人(2.3%)、公务员295人(2.8%)、从事其他工作人员1578人(15.1%)、学生2124人(20.3%)、离退休人员448人(4.2%)、无业人员1325人(12.7%)。

2.1.5 调查对象病史及密切接触者 本人现在或曾经患过结核病218人(2.1%),未患过10144人(97.9%);家庭其他成员中有过结核病患者251人(2.4%),没有过10211人(97.6%)。

2.2 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称自己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人有8698人,占调查总数的83.1%,称未接受过宣传的人有1764人,占16.9%。接受宣传的途径中,广播、电影、电视所占的比例最大,为72.1%,其次是卫生宣传(30.1%)和报刊杂志(24.3%)。这与日常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一致。

2.3 调查对象对结核病知晓的总体情况

2.3.1 总的知晓率 对知晓率的计算采用的是人题数的方法,即知晓率=Σ(答对的题数×答对的人数)/(总题数×总人数)×100%。通过计算,我市群众对结核病总的知晓率为74.5%。

2.3.2 不同人群对结核病总的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10道题均未答对者219人(2.1%);答对1~5道题者1301人(12.4%);答对5道题以上者8942人(85.5%),其中答对全部10道题者2289人(21.9%)。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性别、家庭中有无结核病患者对知晓情况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调查对象城乡差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类别、本人是否患病、是否接受过结核病知识宣传等因素对知晓情况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按文化程度逐渐升高知晓情况越来越好(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调查对象对结核病各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1 结核病防治知识、防治政策、正确行为趋向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1.3%、57.2%、82.4%,答对半数以上各类问题的人数分别为:9192人(87.8%)、4428人(42.3%)、9276人(88.7%)。

2.4.2 不同人群对防治知识、防治政策、行为趋向问题的知晓情况:调查对象城乡差别、不同文化程度、有无工作、不同职业类别、本人是否患病、是否接受过结核病知识宣传等因素对结核病防治知识、防治政策、行为趋向知晓情况影响与调查对象对结核病总的知晓情况一致。

从性别来看,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家庭其他成员中有无结核病患者来看,家中有过结核病患者的人对行为趋向问题回答较好,而对防治知识与防治政策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湘西少数民族教师 职业收入 调查报告

湘西作为湖南省唯一的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多年来一直吸引着省内外人们关注的目光,在教育发展呼声渐高的当下,那里教师的职业收入目前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究竟有多高?其职业收入与其所付出的劳动是否契合?凡是关心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教育发展的人们,理当关心这些问题。

一、调查数据的来源

本文所引用的反映湘西教师职业收入状况的数据来自于自编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职业收入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在范围上涵盖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属8个县市,在类别上涵盖了地方高职学院、城市职业中专、城市与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方便性原则,并按照学校层次、性质等的不同选取30所学校,在每一所学校则主要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委托这30所学校分别根据教师性别、教龄、学科按比例选择教师。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77份,回收率94.25%;其中有效问卷为377份,有效率为94.25%。

本文引用的其它行业收入情况来自中华英才网的《英才薪资调查(2004年下半年)统计结果》与麦可思的权威调查报告。

二、调查研究结果

(一)湘西教师的平均年薪

本次调查的湘西教师职业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补贴等每个月的稳定收入,在接受调查的377人中,月收入在801~1500之间的有116人,占30.8%;月收入在1501~2000之间的有159人,占42.2%;月收入在2001~3000之间的有85人,占22.6%;月收入在3001~4000之间的有17人,占4.4%。按各个组别的平均数算,求得湘西教师的月均收入为1754.23元,即年均收入为21050.76元,这一数字明显低于中华英才网上的2004年全国教师的平均年薪22274元。湘西教师总体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实行绩效工资以来,虽然给湘西教师收入带来一定增长,但由于湘西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因财政困难而无法保证教师绩效工资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教师之间收入的地区比较、类别比较、城乡比较、性别比较及教龄比较

1.教师收入的地区比较

通过对湘西八个县市之间的教师收入进行比较,可见在教师收入上,各县市差别并不大。湘西州所属八个县市,除了吉首市为省级扶贫县市,其它7县皆为国家级扶贫县,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状况大同小异,因此教师的经济地位相差不多,教师工资收入都比较低,除设在吉首市的几所高职学院和几所城市中小学个别教师有点课外收入之外,在总体上,各县市教师的收入差距不大。

2.教师收入的类别比较

理论上而言,教育机构的不同类别,往往是影响教师收入的客观因素。但是在湘西,由于财政供养能力的普遍不足,高职学院、职业中专、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民办学校等不同类别学校的具体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3.教师收入的城乡比较

通过对湘西城乡之间的教师收入进行比较,可见即便排除一些隐性收入,在教师收入上城乡差别仍然比较明显,在接受调查的377人中,城乡教师人数几乎各占一半,城市学校里月收入在3001~4000元的有17人,乡村学校里月收入在3001~4000元的为0;城市学校里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有50人,乡村学校里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只有35人;城市学校里月收入在1501~2000元的有68人,乡村学校里月收入在1501~2000元的有91人。调查发现,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课时奖金、加班费、津补贴和一些隐性收入上。

4.教师收入的教龄比较

教师各级收入的分布在不同教龄段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教龄在1~10年的收入多集中在801~2000元这一区间;教龄在11~20年的收入多集中在801~3000元这一区间;教龄在21~30年的收入多集中在1501~4000元这一区间。可见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工资也在逐步上升,这体现了一般教师从教的必由之路,即教师从新手上路,在教龄不断增加的同时,伴随其对教育贡献时间的累积,工资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递增。

综合上述分析,湘西教师之间的收入除了在地区、类别间无显著差异外,在性别、城乡、教龄上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湘西教师的收入水平在内部结构上呈现出合理性,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学历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城乡差异过大则不利于教师的合理流动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教师收入与其劳动价值的契合程度

据同一课题组其他相关调查表明,湘西教师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平均月劳动时间超过194小时,按前面得出的月均收入1754元来计算,教师每小时的平均工资为9元。而在湘西州府所在地吉首市的家教市场上,大学生的每小时平均收入在15元以上,教师的每小时平均收入在25元左右。教师在学校担负着繁重的课业、学生的安全与学校的形象,压力巨大;而在家带家教,则只需负责学生的学业,压力小,每小时收入又相对较多。这样,就使得城市教师在家做家教以及业余授课以获取收入的行为普遍增加,然而既使这样,湘西教师的平均收入仍无法与其劳动价值相匹配,既赶不上全国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更赶不上其他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

三、主要结论

一是导致优质教师流失严重。首先,长期以来,教师工资与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不能吸引素质佳、程度高的学生报考师范学院校,成为师资培训与发展的困扰之一。其次,在教师工资总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却比较高、劳动强度较大,主观上真正愿意做教师的人并不很多。2012年9月,麦可思《大学毕业生从教分析》显示,2011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仅有42%从事教师职业。而在现阶段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人才市场的逐步放开对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产生不小的影响,容易使得部分优质教师流失。2008年,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常宝宁带领调查组对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意向进行调查,就曾得出“30.8%的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想换职业”这一结论。

二是导致教师行为异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小学教师应具有中师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出了新的标准,即小学教师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达到一定的比例。教师付出了辛勤努力和大量教育成本满足以上这些要求后,却无法在从工资收入得到相应弥补,受攀比心理影响,教师可能会出现以下行为。

1.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收益补偿。比如在家里办学习班,收取家教费或者到其他一些机构带课,收取业余讲课费等。甚至少部分教师耽于家教和业余授课,忽视本职工作,甚至利用权力,强行要求学生参加家教。

2.因职业倦怠降低工作投入。由于收入的刺激作用消失,教师比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失去教学兴趣,得过且过。因此,提高薪资有助于教师于本职工作,不必挖空心思、各显神通于本职工作以外的赚钱之路上,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为他们赢得社会威望。

参考文献:

[1]纪宣明.教师行为异化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建议[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28-30.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6

一、当前高安市地税收入质量与总量现状分析

(一)全市地税收入增长总体情况

“聚财兴赣,执法为民”是地税部门崇高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近年来,江西省高安市地税局始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勤征细管,挖潜增收,地税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地增长。2006年至2009年,高安市地税税收收入总量达到11.16亿元,年均增长28%。今年以来地税收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6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地税收入26279万元,增收6564万元,同比增长33.29%,完成市政府下达奋斗目标52.56%,为高安市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财力保障。

(二)高安市地税收入结构分析

1、全市税种之间增幅不一,差异悬殊

近五年来,江西省高安市税收收入总量呈现出高速度增长态势,但各税种之间的增幅差异明显,进而影响到各税种所占比重发生明显变化。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居地税收入的主导地位,营业税近五年来快速增长,增幅分别为30.59%、39.6%、13.6%、25.6%、33.9%,但所占税收比重却逐年下降,分别为45.96%、45.6%、44.72%、45.23%、43.3%;企业所得税增幅分别为50.88%、99.5%、5.1%、18.8%、29.6%,所占税收比重小幅度下降,分别为18.56%、26.46%、24.01%、22.97%、22.66%。

2、全市税收产业结构差异不一,比重悬殊

2006年至2010年1-6月全市第二产业入库地方税收分别为:5870万元、7740万元、9966万元、13365万元、6870万元,占当年地方税收总量的31.87%、29.88%、33.21%、35.86%、26.14%。其中,在第二产业中为税收收入贡献较大的是建筑业、制造业和采矿业。

2006年至2010年1-6月全市第三产业入库地方税收分别为:12547万元、18122万元、19963万元、23812万元、19409万元,占当年地方税收总量的68.17%、69.95%、66.52%、63.90%、73.86%。可见,地税收入中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收入所占的比例基本上在65%以上,稳居榜首。其中,在第三产业中为税收收入贡献较大的是房地产业、交通业和金融业。

二、高安市地税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经济是源,税收是流,税收的高速增长归根结底来源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经济活动不断增加,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才能不断壮大税源税基,促使地税收入稳步增长。

(一)税收增长的经济因素

1、地方经济增长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

2006年至2010年6月,高安市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的增长相应地带动了地税收入的增长。从近五年统计资料分析,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升,相应地地方税收收入中的城建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也呈增长趋势,2006年至2010年6月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年均增长分别达到了22.95%和5.92%,而在此期间,高安市GDP年均增长为18.85%。

2、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地税收入的增长

从高安市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看:第一产业基本无税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23.43%和29.94%。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安市工业园区与陶瓷基地的建设、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更成了拉动第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点。

3、社会投资增长直接拉动了相关税收收入的增长

2006年至2010年6月,高安市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共入库地方各税收入63629万元,两行业税收占地方税收收入总额的46.15%。

(二)税收增长的征管因素

近年来,高安市地税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除经济因素外,还在于高安市地税局严格贯彻执行“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税收收入原则,通过加大征管力度,使征管水平和征管质量大幅提升。从2006年至2009年,我市稽查部门查补收入从363万元上升到1002万元,定基增长速度为176.03%,2010年1-6月查补收入180万元。

三、税收收入质量与总量面临的不利因素与原因

(一)地税收入增长面临高基数压力

近年来,我市地税收入都远远高于经济的增长,弹性系数较大,尤其是近五年的收入增速更是越来越高,2006年增幅为31.9%,2010年1-6月增幅为33.3%,2010年高安市政府下达给我局税收收入任务为5亿元,增幅更高达为34.17%,组织收入工作面临不少问题。

(二)税源结构不合理

2006年至2010年6月我市税收收入主要来自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房地产行业与交通运输业,三大行业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特别是房地产与建筑业高度依赖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而今年年初及后期的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已经开始影响我市两行业的发展,随着国家调控的进一步加强,会使两行业部分税收缺失,或下滑,这样较高的税收基数压力将转移到其他行业,必然会使有的不排除部分地区收过头税,不利于税务部分依法征税。

(三)纳税人税收遵从度低

目前,受现行税制、征税努力程度、税收文化等的影响,我市部分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还不高,对税收所持的态度不端正,表现为自私不遵从,为了自身利益,千方百计地偷逃税款。同时,由于不知法,不愿花时间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因此不能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四)其它因素的可能影响

现阶段税收任务下达,不是以经济增长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而是按上年的实际完成数,实行“基数滚动”,硬性增长,税收收入任务存在计划性和指标下达的不合理性。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的财力不足,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保地方财力。

四、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和总量的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抓好税源管理

大力推进信息管税和信息共享,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税源管理模式,不断拓展税收综合征管软件在征管中的应用空间,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充分利用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现有的数据,按照综合征管软件的要求加强数据管理,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加与外部信息沟通、协调,多渠道、多方面的掌握隐性税源和流动税源的信息,堵塞税款流失,使信息管税成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进一步提高地税部门的执法能力

在大力培养广大干部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勤政廉政意识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全面提升全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税收管理的需要。要防范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问题的发生,强化对执法过错行为的追究力度,不断加大对地税执法工作的考核监督力度,对发现的执法过错行为,严格按照《高安市地方税务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对执法过错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理和经济惩戒。

(三)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结合今年开展的“创业服务年”活动,大力宣传税收政策,普及税法知识。围绕提高服务质效,坚持“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的原则,税务部门要树立公共服务观、实效服务观、全程服务观;完善纳税咨询服务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优化受理程序;推行纳税咨询限时回复承诺制度,定期收集和了解不同规模及类型纳税人的需求,积极开展个性化纳税咨询;在纳税申报方面,要采取多元化申报方式,尽可能满足纳税人需求。积极兑现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充分营造“建设和谐诚信地税,共创富民高安大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纳税人自主办税意识与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纳税人遵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