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初三下学期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初三下学期总结范文1
【摘 要】初中化学是中考重要的科目之一,是从初三开始学起的,由于到中考时化学学习时间较短,所以学习任务重。在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堂中,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学生从容地应对中考。本文就从初三化学备考实践出发,提出几点提高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的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
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是学生巩固复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中考的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成为每一个初三教师重要的研究对象。基于此,研究提高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问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在复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研究中考说明,做好知识点的总结,从化学考试热点、难点、重点出发,提升备考复习课效率,提高学生化学应考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初三教学以及备考复习的关键,也是提高初三化学备考复习的有效途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使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教材、课堂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工具,这样才能提高化学备考复习的效率。教师在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堂上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通过技巧性的语言、情景等将学生引入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可以设置问题情景,设计预测性问题,模拟情景以便诱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根据考试说明中的具体要求,合理把握化学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中考命题方向,是初三化学备考复习的主要依据,也是初三最权威的复习信息。在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过程中,将考试说明作为主要依据,并进行合理的取舍,对于提升化学复习课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考试说明的研究,能够使教师把握化学备考复习的重点以及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该与往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行大胆取舍。另外,考试说明中往往有考试例题,这些例题既可以当做学生的强化练习题,也能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详细的剖析。通过考试说明可以发现,中考化学往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密切,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科技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留意身边化学现象的好习惯。
3.做好化学知识点的有效总结
在初三化学备考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点的总结工作,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化学构架,进行系统化的备考复习。
在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如可以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与区分,避免知识点的混淆。如通过“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对比,可以清楚的对两者的概念进行掌握。对于两者之间的对比,主要是从其宏观组成、微观构成、性质、组成成分进行的。在宏观组成方面,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而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在微观构成方面,化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但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在其性质方面,化合物具有固定的性质,但是混合物中各个物质成分都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在组成成分方面,化合物具有固定的组成,但混合物组成却不确定。常见的化合物有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等,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碘酒、海水等。其中多种化合物可以组成混合物。
在进行对比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1)进行概念对比,要从其
关键词 出发,并适当的从两者之间的区别中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理解;(2)同时还应该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其联系也是辨别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
4.从化学重点、热点、难点出发,提高课堂效率
重点、难点、热点是化学复习课堂重要的“三点”,在平时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往往讲究“面面俱到”,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考知识点漏讲,但这种复习方式缺乏重点,所以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知识。
新课程改革后,初三化学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三点”意识,明确复习教学的重点、中考化学的热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但是突出重点并不代表非重点知识不重要,在初三化学复习备考阶段,也需要兼顾基础知识点,只有这样,复习课效率才会提升,学生才能在更加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并掌握化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应考能力。
除上述方法外,课前预习、课后反思也是提高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的重点。课前预习主要指的是课前做一些针对性的习题,并归纳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课后反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反思,反思本节课重点知识,并总结不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反思,反思自己教学方式、本节课效率等,也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一个小测试,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了解。
5.总结
我国教育事业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时代进步,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初三是学生应对中考的关键时期,在初三下学期,大部分课程会进入备考复习阶段,对于化学课程来说,由于其学习周期短、任务重,所以必须重视初三化学备考复习课效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营造宽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升学生整体的应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明英.提高初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2012,25(7):104-105
[2]钟晓.浅谈怎样提高初三化学复习效率[J].初中化学.2012,27(4):241-242
[3]狄荣敏.强化学生主体 提高英语复习效率[J].思路方法.2013,23(3):158-159
化学初三下学期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三;数学;考前复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初三数学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加强记忆,而是深化认识,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应用能力。如何扎实抓好初三复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以便砖引玉。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数学复习计划
制定行之有效的数学复习计划,是搞好初三数学复习的关键。制定复习计划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复习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且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计划实施的效果不断改进复习方法。一般复习计划要经过3轮复习,如全面复习、专项复习和针对性补缺补差复习。第一轮全面复习,以课本为基础,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记牢所有的公式、定理,掌握解各类试题的基本方法。这阶段一定要以课本为中心,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第二轮复习,以专题训练为主,加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总结方法,查缺补漏,学习集中在难点、重点、热点的内容上,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想方法。对各类题型进行专题复习,如“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等类型,让学生熟悉、适应各类题型。第三轮复习主要是通过做模拟试题,检查学习效果,发现不足之处,进行补缺补差。在这一阶段中,重点针对中考进行适应性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训练答题速度、节奏、应试心理等方面的经验积累,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增强得分能力。给学生模拟的试卷要有难度,批阅试卷要及时,是在批改完试卷后,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依据教材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
在进行总复习时,一定要立足教材,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网络。由知识的结构人手,将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引导学生对每个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总结归纳知识点时,要注意对基础概念的总结,复习时还要注意到知识的纵横联系,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弄清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区别,弄清它们的联系,可使对知识的学习深人一步。因此,复习时除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外,还可将知识按整体脉络进行归类总结。如初三下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有:整式的运算、平行线与相交线、生活中的数据、概率、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有数,又有形,都是今后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三、选择典型试题归纳解题方法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选择典型试题,分析试题中的条件和方法,可以“以点带面”,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前,“题海战术”的普遍现象还存在,学生整天忙于解题,没有时间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这样既增重学生负担,又不能使学生热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其实很多复习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如果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可以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初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方法有很多,如换元法、配方法、图象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反证法、作图法等,复习时可以采用多种题型进行变换,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四、联系生活强化数学方法的应用
由于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所以我们要立足于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思维水平,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关注身边的社会实际,社会热点,学习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理解社会和周围发生的事物,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深圳市南山区中考试题第23题,某地电话拨号入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计时制:0.05元/分:(B)包月制:50元/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上网),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分。1.请你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每月应付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某用户估计一个月内上网的时间为20小时,你认为采取那种方式较合算?本题是考查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通过分析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电话拨号入网收费问题。
总之,在初三数学的复习中,要依据教材,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注意解题的多样性,重视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要关注社会强化应用,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程连松.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初三数学复习,池州师专学报.2005.10
化学初三下学期总结范文3
关键词:学案导学;实验教学;“探究”栏目
通常情况下,教师为达到教学效果制订的纲要称之为“教案”,以学生为主体提前准备的预习提纲称为“学案”。“学案”的制订与“教案”息息相关,学案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做课堂的主人,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完成实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并消化知识,最终转化为一种学习能力。在中学学习阶段,“教案”与“学案”一个以教师作为主体,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两者在教学功能上有很大的差距。以教学为目的的“教案”教学,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为主的“学案”教学法,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模式完成实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引导角色。选择“学案”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实验效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学案教学是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阅读教材,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的方法完成实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主题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形成的教学形式,借助学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以导学为法、学生为本展开教学。
学案是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中介。就教师而言,仅仅凭借“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学生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现成的课本作为学习工具,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在下一堂课中将要讲什么或者怎么讲。其次,很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通常比较在意教案内容的落实而忽略了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思考,课本上的一些概念、公式、原理、法则等只是一些大纲,对其他知识点的概述也比较抽象,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解释,对于如何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点描述得不是很详细,学生只能借助于各种参考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预习和复习功课的过程中还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导致其学习负担加重。教师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应该借助有效的学案导学进行改进,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探索,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成绩的目标。
一、“探究”栏目实验教学学案的基本形式
根据内容不同,“探究”栏目实验教学学案可分为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习题式、问题式等。实际上学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一个学案往往是几种形式的结合,从教学经验上看,“探究”栏目实验课的学案应该根据探究主题选择不同的形式。
1.填空式学案
如某些基本实验操作,实验目的、实验仪器的选择等,可设计成填空式学案,由学生预习或课堂上填写。
2.图解式学案
初三下学期对于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等涉及实验先后顺序、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可制成图解式学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研究。
3.图表式学案
大部分验证性实验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为主,可设计成图表式学案。
4.问题式学案
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验内容,可设计问题式学案。
5.习题式学案
对一些课后习题(如人教社初三化学第78页“有关氢氧化钠变质”习题),可按课本顺序和知识点难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习题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针对各种形式的学案,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灵活运用。
二、“探究”栏目实验课教学学案的设计特点
1.规范性
规范实验程序是一项很重要的科学素养。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进行实验操作的意识。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是严谨科学的探究活动。教师通过规范实验操作,实现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强化学生的意识形态:良好的实验习惯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前提。人在每一阶段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在初三化学开始实验探究活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案”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平时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能够严谨规范,那么学生在预习和总结实验报告时也会受其影响自然而然地规范化学实验程序。一般化学实验的规范程序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
2.引导性
在设计学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生情,因材施教,起点要注意“就低”,杜绝一开始就难度过大,树立“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意识,避免出现因问题难度过大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失去信心。“学案”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开始可以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记录并观察实验现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实验动手能力。比如第一单元中,“蜡烛的燃烧”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比较”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严格按照第12页《探究》栏目进行探究活动,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学案的设计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实验的顺序和细节。
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够,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实验的规范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学习设计基础实验方案上。教师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步骤、设计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和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应该怎样思考并化解,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结论。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设定实验问题的难易程度,通过每一项具体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实验,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3.阶梯性
在教案当中,适当加入一些拔高的内容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在“学案”中,教学设计需详略得当,缩小实验的开放性,就要加大对“探究”栏目问题思考的开放性。这样做首先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探索的良好态度,其次也可以形成“学生带学生”“学生帮学生”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加进来,在学习讨论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比如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常常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说法,怎样让更多的学生能看出“门道”呢?合理的学案就起到引导、点拨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需求,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将有利于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阶梯性可以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个是对于实验内容、问题呈现的阶梯性,即实验原理是逐步深入、逐步揭示的;第二个是对于学生实验技能要求的阶梯性,即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要求由简单到综合。
三、“探究”栏目实验课教学学案的分类与功能
教师想要编制出合适的学案,必须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方法、习惯以及成绩,并且研究相关的教材和资料,教师应该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课堂教学中,认真分析教材和教学理论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探究”栏目实验课教学学案,根据实验课的性质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学案、验证性的分组实验学案、探究性分组实验学案。其中演示实验学案重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结论。验证性的分组实验学案重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顺序、规范以及对实验现象、结果的记录。探究性分组实验学案重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包括实验原理、装置、药品的探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基于不同的使用范围,应该有针对性地编制对应的实验课学案。
“探究”栏目实验课学案的使用,笔者力主其点睛的功能,也就是说,不要淡化了实验课的主要任务――实验,所以实验课的学案务求减轻学生的书写负担,将动笔的机会放在不同实验类型的教学重点上,有的放矢。同时,也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在实验课上有目的地动起来,笔者觉得,实验步骤尽可能用图形代替,让学生看图完成实验,这样比较适合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实验课的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如笔者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药品及装置研究实验”学案“制取步骤”这一环节使用了如下图示:
步骤:检验气密性装入石灰石倒入稀盐酸搭好装置,收集气体。
对于实验课的学案是否适合学前和课后,笔者觉得不需要统一,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做出取舍。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踏实稳重;有的教师希望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积极主动。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只要教师用心把握,都能有相同的教学效果。
化学是实验的科学,离开实验就没有化学。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充分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做(操作),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操作原理)。由此可见,有效的学案导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分析、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支梅,等.对比试验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运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
化学初三下学期总结范文4
关键词:课堂改革;扎实管理;初中学校
一、科学引领是实施课改的动力
2011年上半年,云峰中学开始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当时,各方面条件都很不成熟,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还没有机会走出晋江观摩学习;家长传统意识比较强,对改革教学模式认同度不高。我们认为:“没有哪个成功的改革是在条件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于是,下定课改决心,坚定课改方向,本着“先入轨后完善”的原则,摸着石头过河,从此走上了艰辛而又幸福的课改之路。
要让教师课改有动力,强有力的引领势在必行。三位校级干部主备第一份导学案,上第一堂研讨课,录拍第一堂主题教研课,主持第一场反思交流会,以实际行动影响教师,在全校掀起了说课改、行课改、真课改的热潮。
成立课改评价小组,专业指导,推进课改实施。评价组以校级领导、教务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按照最新制定的课堂评价标准,随机听课、观课、评课,对教学工作进行适时评价反馈和研究指导。课改评价小组的成立,为课改实施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撑。
示范引领和专业指导,让广大教师更加明确工作标准和努力目标,更加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更加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学校的持续发展有了坚实保证。
二、扎实管理是课改质量的保障
加强教学常规的监控和评价。精心编制导学案,坚持提前两周备好导学案,每节课上完之后均要有较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严格作业设计及批改管理,学生作业做到“四精四必”,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提倡教师写“作业批改札记”。组织好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发挥各类数据的功能,重视质量分析。对师生的评价更加体现科学性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过程,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实施分类管理,提高工作实效。根据各年段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工作。每个年段三周之内必须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不同年段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方案,不同年段对评价结果可以有不同的展示形式。对不同年段的工作重点进行明确的要求:初一年级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导学案”的使用,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记忆,学会思考,学会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初二年级做前瞻性研究,同时继续抓好“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抓好基础教学。初三年级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总结借鉴历年来初三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注重不同类别学生的科学指导。
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和观摩,研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研究与各学科相适应的高效课堂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典范的案例;全面推行“导学案式”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保证质量。
三、各类活动是推动课改的抓手
开展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提倡教师主动学习,弘扬学习之风,走近书籍,让读书成为习惯。开展教育名著、课改理论、课程标准的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提高老师课改的理论水平。精心组织外出培训活动。开展以关注教师成长为主题的各类竞赛,如优质课、撰写论文、案例、反思、演讲、教育叙事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者推荐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竞赛评选。
开展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活动。重点抓主题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大力扭转以往教研活动泛泛而谈、效率低下的教研风气。每一次公开课都围绕一个专题,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要确定一个主题,有中心发言人,真正解决一个问题。把专题性听课议课落到实处,教师主动接受挑战,通过好课多磨、同课异构、主题研讨等形式让每个教师都参与到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中。
在培训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尽量让老师有出去交流的机会。要求老师“带着任务出去,带着收获回来”,通过回校开设观摩课、汇报讲座等形式的教研活动,达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效果。与江滨中学多次互派教师开展深度教研,每次均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带队,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批次到校进课堂观课议课,交流分享经验或问诊探讨问题。与龙湖深沪片区教学联合体兄弟学校以及同为初中课改建模学校的罗山中学等学校就课堂教学改革等工作进行探讨交流。
四、分层教学是走向成功的台阶
2015年我们在初三下学期尝试数学、英语两科分层走班教学。在此基础上,2016年我们的物理、化学也开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
根据学生某一学科的考试成绩,结合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将其分成宏志、宏远、宏博三个层次,组成新的学科教学集体。其中宏志班为基础层次,宏远班为提升层次,宏博班为拔高层次。“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学习某些相关学科的时候,学生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教学班去上课。其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教授一到两个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以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尽可能地提高“学优生”的学科能力。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目标界定要科学而明确。宏志班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基础知识掌握。学生能力要求: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要求做好课堂笔记;每日在校完成作业的订正,课后能独立、认真地完成布置的作业。宏远班的教学目标:侧重于方法指导。学生能力要求:有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能自学教材,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有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踊跃答问,敢于质疑,能用规范、精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有良好的复习习惯,定期进行整理和归纳知识。宏博班的教学目标:侧重于能力发展。学生能力要求:有较强的数学自学能力。主动预习,并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多做、多思、多答、多问、多论,思维活跃。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勇于挑战,自我超越。
化学初三下学期总结范文5
终于和曾老师约定了访谈的时间。访谈那天,细雨霏霏,三帆中学的校园精巧雅致,雨中的校园十分清新。来到学校北楼的物理教研组,一位女教师从里面走出来:“你们是来采访的吧?”温和的语气中带着客气的味道。等我作了自我介绍后,曾老师说:“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34年,可谈的内容太多了。我们就谈谈物理教学方面的内容吧。”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曾路:前段时间,学校开了一个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启动会。我在会上作了一个演讲,题目是《终身备好一堂课》。
王永红:这个题目不错。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位历史教师,他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不知您用这个题目演讲的时候,是如何阐释的?
曾路:虽然,“备好一堂课,上好一节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还是觉得很有话说。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方面的,而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要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升学需求”。在我看来,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所以,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值得你为它付出终生。
王永红:那您讲的“终身备好一堂课”,具体意义是什么?
曾路:在我看来,终身备好一堂课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终身”不是指用一生的时间备一堂课,而是指用一生的时间积累、学习,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备好一堂课”是一个备好课、上好课、辅导好学生的完整过程,不能片面理解为只要提前备好课就能上好课。在上述过程中,备课是前提,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搜集素材,思考在你所教的学生身上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随着教学年限的增加,积累的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
王永红: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读书。他认为教师可以每天不间断地读书,通过读书来为备好每一节课作准备。您这里说的“积累”,也主要指读书这条途径吗?
曾路:不仅如此。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总结了四条,即“坚持学习、不停追求、潜心研究、勇于创新”。
在我看来,学习贵在坚持,要采取多种方式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需求的变化,教师必然要在教育观念和知识方面进行更新,因此,要不断学习。譬如我自己,从1978年至1988年,多次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学习物理专业知识。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后,在2004年到2007年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多次参加骨干教师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等,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
王永红:近年来,有关部门组织的针对教师的培训非常多,令一些教师对培训产生了消极情绪。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曾路:我认为,明确学习的目的非常关键。如果一个教师认为自己教初中生只要掌握好初中课本的知识内容就行了、教物理只要知道物理方面的知识就行了,那么,这样的教师对不断学习就失去了兴趣。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初中知识,你要把握初中和高中之间知识如何衔接,对于同样的物理概念,你要知道初中和高中各自要求到什么程度。初中知识受到限制,概念给出受到限制时,必须讲明概念或定律的条件。上课时你要组织教学,学生水平各不相同,你如何把握课堂?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你怎么办?总之,学生的头脑总是在不断思考不同的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教师不学习怎么行?
当然,学习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除了听专家讲座,还应该和同教研组的教师和外校的同行互相切磋,提高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通过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研成果。
另外,教师要不断反思,要有敏锐的目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例如,2003年,我们教研组就和北师大物理系郭玉英教授及研究生合作进行课题研究。他们在科研和跟踪国际教育前沿方面非常有优势,经常给我们提供一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同时,研究生通过听我们的课,和我们一起探究教法、学法,从而共同提高。总之,坚持学习就是要经常保持一种不满足的状态。
王永红:那您一生“不停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曾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非常希望看到我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有理想、有追求、高素质的人才。我认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尽管2003年以后,学校安排我担任了教科室主任等职务,但是我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我看来,离开了教学岗位和学生,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我在学校工作有三十多年了。在每一个阶段,我都有很明确的奋斗目标。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人们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对各种各样的竞赛和考试成绩都很看重。学生们一门心思学习,目标就是考出好分数,考上好大学。我的目标就是把课教好,让我教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我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1994年被破格评为高级教师之后,我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争取在教法上有所创新,并且在班级中形成物理学习的优秀生团队。20世纪90年代,物理竞赛比较火。学校搞了一个数学实验班,其中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好,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就坚持给他们进行物理竞赛方面的训练。连续十几年,学生在物理竞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所教的学生有几十人次在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北京市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03年,我校实施课改以来,我又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共同和北师大物理系研究生及教授合作,在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科学素养,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为自己制订了目标,向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的方向努力。
王永红:明确的目标让您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成绩也很显著。能不能说说您这些年研究的一些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曾路:因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在实验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物理就是百听不如动手做。在怎么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科学实验、得出结论方面我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索。从1996年至2000年,我和西城区物理教研组的同行及教研员共同研究课堂教法和学法,突破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把观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生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入课堂,并坚持进行课题研究和上公开课。
在2003年,我校物理组和北师大物理系合作,提前进入课程改革探索阶段,并设立了课题研究,如“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学生前概念对认知的影响” “学生问题对教学方案设计的影响”“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在教法上,勇于创新,及时反思,改进提高。我们把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进一步结合,用数据检测学生在上课前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案和学案。课后,研究生又和我们共同反思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下一次的教学设计。
和北师大的课题合作一直坚持至今,学生收益很大,教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1990年至今,我几乎每年都撰写论文,有几十篇在区、市、全国获奖,还多次获北京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奖。2006年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2009年2月,我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习题的改编工作。2008年10月,我参加了人教社在宁波组织的全国课改研讨大会,在大会上代表北京市作了“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发言,相应的论文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评为全国中学物理优秀论文一等奖。
面向学生,扎根课堂
王永红:在学校里,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每一堂课上好是教师的责任。请问曾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
曾路:在学校演讲的时候,我曾引用了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的一段话:“我想,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
在我看来,判断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主要看三个方面:一、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三、是否使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王永红:这要是落实到课堂上该怎么做呢?
曾路: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注意要突出学科特色,像物理、化学、生物要突出实验教学。例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在测定大气压大小时我有个设计,利用大气压能托住管子中的水柱这个现象,先让学生自己体验:大气压可以托住量筒中的水柱。然后观察:大气压可以托住50cm长管子中的水柱。继而提出问题:大气压能托住1m高的水柱吗?再问:到底大气压可以托住多高的水柱?然后给学生展示三帆中学的教师用10m长的管子抽真空的实验录像。然后再带着问题看录像:如果换用水银做实验,大气压能拖住多高的水银柱?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兴趣浓厚,问题不断。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时,我利用了小汽车和积木搭建的建筑物来创设情境。在分析“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知识时,我就唱了一段,增加了气氛,活跃了课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穿插讲些小故事,讲到“惯性”知识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讲了个公交车上的笑话:一个刹车,一位男同志踩了一位女同志的脚,然后女同志说,“瞧你这德性”。男同志马上回应“我这不是德性,是惯性”。
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我从教三十几年,可以说教过的学生各不相同。我总是多看学生的优点,朝积极方面看。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成绩落后的还是优秀的,我都能平等地去看待,不会去讽刺学生或拿学生的问题向家长告状。
2006年,我教过一个学生,他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课本上的东西很快就能掌握。初三下学期,面临中考复习。如果仅让他复习课本知识,也许他的中考成绩会更突出,但是会花费不必要的学习时间。这时,我就借给他一些高中物理的小册子让他自学,还聘请了高中的一位物理特级教师提前给他辅导物理实验。我的父亲是1980年的资深院士,当时写了一本科普书叫《探索地球的奥秘》。我也借给这个学生看,他看了就会提一些问题,我不懂时,就让父亲给他解答。这位同学刚上高一就参加了高三的物理竞赛,还在全国竞赛中拿了二等奖的第一名。最后他被保送上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
王永红:这些心得体会凝聚了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思考。对年轻教师来说,要领会其中的深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您能不能就如何备好、上好一堂课给年轻教师提点具体建议?
曾路:首先是基本功要过硬。这些基本功主要包括讲、写、问(练)、演。
其次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譬如我自己的教学,就非常重视科普与物理课堂的结合、生活与物理的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人性化的反馈和评价;关注对物理学习兴致高的学生,组织他们形成一个学习团队;做实验讲究趣味性;教学语言追求轻松幽默等。
年轻教师要多上公开课,增加实践和学习的机会。通过上课、反馈、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上课的时候还要注意细节。比如板书字体的大小、演示实验的清晰度、按时下课不拖堂等。
青年教师备课时不应只写PPT,因为PPT侧重知识的要点,缺乏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忽视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青年教师如果只准备PPT,是不能备好一节课的。除了准备PPT,还要写出每个环节的链接,写出教学难点、重点的解决方法,要关注学生,精心设计提问。
王永红:作为一名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多次教学改革的老教师,您对物理教学的一些变化肯定感受很深。最后,能不能请您谈谈物理教学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曾路:首先是教材的变化。物理课本图片多了,知识讲解少了,不强调系统性了。课本的变化迫使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因为学生看课本不能马上把知识学懂,必须要通过听讲、查资料、独立思考才能学习。
物理实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实验器材全了,多媒体手段多了,不少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实验,而实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实验都是在课本上写好实验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做完把数一填就行了。现在呢,在一个题目之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步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验的能力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