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长征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长征诗歌

长征诗歌范文1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种市场经济规律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发调节资源合理分配的机理。由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重新配置,是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劳动力流动为条件。唯有不息的流动才能不断地配置劳动力要素于社会生产率最高或劳动力边际产出最大的部门或领域。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与传统经济体制下行政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方式相对而言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是伴随着政府的计划而确定的,而政府的计划又是跟着政府的决策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所依赖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之间在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是完全出于自愿而进行的劳动力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力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只有当这种关系成为一种普遍而非单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时,才成为劳动力市场。

二、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形成与运作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形式上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动,但这些交易活动实际完成的却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劳动力买卖当事人的行为及动机怎样,构成了劳动力市场运作最基本的规定。劳动力市场运作对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及动机的基本规定是:劳动力供给者只有通过劳动力的出售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他必须是一个具有理的自由人。所谓“理”,即劳动力的供给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动机。正是这种动机支配着劳动力供给者的行为。所谓“自由人”,即劳动力供给者对其劳动力具有自由的转让权,没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其次是劳动力需求者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人。所谓“经济人”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动机,这个动机决定着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基本特征是:(1)市场主体地位明确,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就业。这种双向选择权利的充分贯彻,需要有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不仅要消除所有制、职工身份的界限,还要冲破城乡隔离、地区封锁的格局。(2)是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调节着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行为都接受价格信号(工资率)的引导,这一信号引导或调节着劳动力资源在社会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着劳动力的配置和组合,推动着劳动者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合理流动。显而易见,价格(即工资率)作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一种比例,既是反映现有劳动力在各部门、各企业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同时又给出了引导劳动力供求状况,以及进一步调整的指示信号;不仅引导劳动力供求行为调整,而且同时也受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左右,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利益的共同平衡点来决定工资率的水平或具置。

从目前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来考察,也大都可以从排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程度低中找到根源,这些问题同样有待于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来解决。因此,提出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确认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不仅是理论探索的必然,也是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如何适应整个经济体制市场取向改革客观要求的必然选择。

三、现实经济运行中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作为流动行为主体的劳动力供给者(即流动者)具有完全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力。对于流动者即劳动者来说,流动行为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流动的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差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或者说,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存在着形形的劳动力转移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劳动报酬上的显著差别。同等劳动不能获得同等报酬,由此引起的劳动报酬上的显著差别,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具体表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把这种被分割了的劳动力市场,看成是同一个劳动者由于从事不同种类的工作,因而领取不同的劳动报酬。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所形成的城乡就业隔离政策,不仅是行政上的隔离,同时又是体制上的隔离,即不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进入城市就业。其风险性是不可忽视的。八十年代中后期,政府对农民的自由流动和就业选择权利的有条件认可,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以及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使得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目前已突破1亿人)。但是,至今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机制,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条件对农村实行全方位开放,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还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集中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上。其次表现在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劳动报酬的差别上。即在行业之间,也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竞争型劳动力市场。1998年我国最高行业的平均工资为10633元,最低行业的平均工资为4528元,相差6105元,极值比2.35。我国垄断行业高工资、高福利状况的存在,说明城镇内部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竞争性和流动性。

长征诗歌范文2

党的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原有体制被打破以后,尚要经历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反映出来,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磨擦。我国财政分配也必然受经济体制转换过程的影响,带上新旧体制综合作用的特征,使财政的改革与发展既呈现出进步的态势,又面临着程度不同的多种困难。以此作为判断财政状况的基本出发点,我们就能够明确改革的方向,坚定信心,正视财政改革和发展中的困难,.勇于推进改革,而不至于过于担优而悲观失望,坐失改革的良机。从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来看,正是体现了这种双重特征。

(一)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推动企业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仍未理顺。

我国的企业改革发端于分配领域,即国家财醉的减税让利。国家相继实行了企业基金、利润留成、折旧基金留给企业、两步利改税,直到目前仍为主要经营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变了过去统收统支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逐步扩大了企业自主支配的财权和财力,为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企业活力也比以前大为增强。但现在的间题是,在打破对企业统得过多局面的同时,并没能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分配制度,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尚未理顺。这就造成了以下结果:一是制约着国家财政收入正常增长,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不能随着生产经营的发展而相应增加。二是制约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企业经营机制的形成,在非规范性的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下,企业的注意力主要不是集中于外部市场竟争和内部经营管理,而是偏重于与国家讨价还价,谋求财政减税让利。这种长期依赖国家财政支撑的企业,必然缺乏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能力。三是不利于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不规范的分配关系一方面会强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权,政府各主管部门能够人为地控制参与企业分配的比例,迫使企业就范,另一方面也会促成企业对政府的依赖行为,只能负盈而不能负亏,依靠政府的施惠而生存。

(二)财政改革拓宽了国家筹资渠道,扩大了筹资范围,但依然存在着聚财乏力的问题。在十多年的财政改革中,我国全面调整和改革了税收制度,增加了诸多的税种,使税收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领域和各环节,对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投资、土地、资源、个尺所得等方面分别设置了不向的税种,拓宽了税收组织收入的渠道,保证了税收在组织财政收\中的主体地位,重新恢复和扩大了国家信用筹,广泛吸收国内闲散资金和国外资金,开征了一些具有专项用途和调节意义的基金等等。本来这些筹资渠道可以更好地保证财政收入实现正常稳定的增长,但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主要因素有:(1)受现行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一些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多种手段将应上缴的财政收入藏留于地方企业,以谋求地方的经济利益。(2)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使得一些税种难以征收,缺乏征税的源泉和基础。(3)减免税政策上存在偏差,不分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广施减免税优惠政策,造成大量收入的流失。(4)税收征管手段不强,征管方法不完善,偷漏税现象普遍严重存在,如对个体经济、个人所得的征税上,漏洞很多,靠偷漏税致富者人数非少。(5)受价格体系和结构不完善的影响,有的税种虽设,但却缺乏开征的条件,难以全面推行。(6)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不完善,导致在企业收益分配中国家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有时甚至出现绝对额下降。财政筹资手段的作用发挥不足,必然会影响到财政收支的平衡。

(三)财政改革改善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养系,扩大了地方自主财权,但中央与地方在财力分配上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自1980年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体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改革,总的趋势是逐步扩大了地方在财力分配上的自,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利益关系。但目前的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上的职责划分仍然不够明确,由此而形成财力分配上的界限不清,出现了中央财政困难严重,要求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所占的叱重,而大部分地方财政也是困难重重,要求中央财政给予财力支持的局面。同时,中央在调整财力分配关系时,忽视了对地区间财政利益适度平衡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人为造成了地区间的苦乐不均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财力分配上形成了刚性既得利益障碍。

(四)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结构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支出结构不合理而形成的财政支出的压力仍在膨胀。

十多年来,我国的财政支出数量增长很快,接近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财政对社会文教科卫资金支出的增长,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财政价格补贴支出为支持价格体系的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财政的’生产建设性投资的增长,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体制转换时期的一些矛盾也反映到财政支出结构上来,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上的困难进一步加剧了财政支出压力的膨胀。主要丧现在:(王)财政统收的局面打破以后,统支的状况没有相应改变,‘一些原体制下的供给性支出仍然是财政背负的沉重负担。(2)以财政补贴为主要支撑的价格改革尚未到位,使得占财政支出很大比重的价格补贴压缩今成效甚微。(3)丫纽经济的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过程缓慢,机构和人员编制持续膨胀,政府机构的运转成本不断上升,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幅高于整个支出的增幅。(4)社会资金构成变化,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后,财政的建设性投资仍企图固守原有的投资格局,国家重点建设仍以财政直接投资作为基本来源,没有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作市场经济中的产业对待,_忽视了为重点建设开辟市场资金来源渠道,放松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中吸引社会投资的财政政策和投资引导。

(五)财政宏观调控方式发生变化,调控的范围扩大,但调控的‘目标不够明确,调控手段的效应不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我国财政从传统体制下对社会经济的直接调控,转向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结合,开始注意研究运用税收、财务、国债、预算等手段,从宏观上协调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比例关系,调控的范围涉及到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积累和消费、社会资金运动、区域经济、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内容。但在目前情况下,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尚处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其他经济杠杆的运用还不配套,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单位对经济杠杆作用的反应不灵敏,因此,财政宏观调控的应有作用还未真正发挥出来,调控的目标和重点不明确,调控手段间不协调,一些调控措施显得软弱乏力,财政政策的效应往往被地区、部门和企业的逆行为而抵销,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运行极为不利。

(六)财政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但财政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财政执法上的问题尤为突出。近些年来,_我国为适应改革中财政管理工作的需要,逐步制订颁布了一批财政法规,为各种社会经济行为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法制规范,使对各经济主体的约束有法可依,依法理奋财、怡财方面也探索出一些可行的经验。但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经济生活千变万化,经常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我财政法规体系仍显不足,有些法规落后于客观实际而急需修正,有些新的经济现象的处理尚无明确的法规可循,致使一些部门和单位有空可钻。更值得重视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在财政法制建设中表现严重,使财政法规在一些经济生活中成为一纸空文,财经蓖律松驰,违纪向题层出不穷,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给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综上所析,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矛盾现实,是我国目前财政面临的发展中困难的主要形成原因,要解决财政困难‘就必须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适时推进财政改革。

二、深化对政改革的思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落本粉眼点,建立新型的财政运行机翻

深化财政改革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放眼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总结经验,全面规划,合理调整,分步实施,逐步形成新的财政运行机制的框架。

(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改革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总的趋势是使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并相对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比例上,但从具体的改革措施上看,侧重点应放在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户求,规范国民收入分配的渠道、主体和方式,建立稳定的财政收入分配机制,而不应只强调。

聚财性改革。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可以考虑以下内容:(1)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改变国家与企业在利润分配关系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明确划分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和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界限,并逐步与其他所有制主体的分配形式相一致,实现规范化的分配。(2)理顺国民收入分配渠道。促进价格改革、工资改革和金融改革,协调各分配渠道间的关系。(3)调整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除与社会资金运动有关部门(如财政、银行、实体性的行业公司等等)外,其他行政和经济主管部门(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应逐步退出国民收入分配领域,不再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存在;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在其成为与财政脱钩的经济实体后,才能参与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取消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主管部门掌握的预算外资金,并入财政预算渠道统一管理,或纳入国家专业性投资公司管理。(4)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关系。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推开分税制改革,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形成规范化的、透明度高的补助、专款、投资等财力分配关系。(5)强化国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完善对个人收入调节的手段,在放开搞活的同时,要加强对个人从事证券投资、生产经营、商品流通、第二职业等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的税收征管。

(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为配合企业改革,促进国营企业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主体过渡,财政应在以下方面推进改革:(l)加快财政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调整财政部门内部机构的管理职能,凡属国有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内容,可交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充实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使之系统化、完整化;全面开展企业占用的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明确归属关系;尽快制订国有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收益分配、控股和再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的价值管理形式,包括资产价值的保值、增殖、转移、核销等方面的管理,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的投资、控股参股等管理体系,等等。(一2)全面推行税利分流,规范国家和企业间的分配关系。税利分流应在两个层次上实现:在企业利润分配层次上。企业分别向国家上交所得税和国有资产收益,在财政分配层次上,所得税进入国家预算体系,国有资产收益则进入国有资产投资体系。(3)按照国际惯例统一国内各类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适应经济开放、企业间联合和公平竞争的要求。(4)科学地划分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改变过去不承认国有企业有自己所有的资产的观念,确立真正属企业所有、自主支配的企业资产。企业只要是用财政无偿投资以外的任何有偿投资、并用税后利润清偿而形成的资产,均可视作为企业自有资产,企业有权自主支配。确立企业所有的资产,可以为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围绕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进行改革。

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传统的供给的痕迹,国家包揽过多,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又增加了财政支出的负担。因此,应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财政运行机制的高度来进行系统的配套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1)适时进行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将一些可以由经济实体承担的功能分离出去;取消一些职能部门和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和管理权限,行政管理机构按精简的原则,该并的并,该撤的撤,大力压缩人员编制,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人员可实行多样化选择的分配形式,不再由国家统一安排,等等。财政在此基础上实行严格的定编定额管理,减轻非生产性经费支出的压力。(2)促进价格体制改革,调整财政价格补贴结构。重点要放在基础产品价格和粮油价格改革上,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能提高的逐步提高,能放开的全面放开;除了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应保持国家控制以外,其他商品价格可由市场进行调节,国家提供必要的指导。一在此基础上,财政可及时调整财政价格补贴结构,取消一些无碍大局的、带有供给性特征的价格补贴,财政价格补贴的数量和项目的选择,可按照效率及社会关联性的程度来确定。(3)促进社会保障保险体系的建设。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实行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财政统一筹集管理,改变国家统一包揽的局面。

(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财政投资体制。

在财政支出中,保持适当比例的财政建设性投资,是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条件。目前在适当压缩非生产建设性支出,增加财政建设性投资的同时,还应调整改革财政的建设性投资体制,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1)针对社会资金运动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对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可以实行多渠道结合,一共同承担,如发行债券、股票、吸引外资、自筹等方式。(2)对一些有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改变完全靠财政投资解决的局面。如:电力建设、交通运输建设、邮电通讯建设等,通过价格的适当调整,吸引社会各方面投资,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改变国家投资、基础设施无偿或低费使用的状况。(3)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应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权限全部交给企业,国家实行政策引导,企业有权自行决定筹资形式,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选择投资方向,国家对企业的投资支持和引导主要通过国有资产投资、参股或控股等形式实现。(4)大力发展财政信用投资事业,完善财政信用投资管理,财政信用投资方向主要应选择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高科技等新兴产业和培植各级财源。

(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

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中,应逐步强化财政宏观调控功能。(1)完善财政调控政策体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应恨据国家总体政策和产业规划,制订和公布有区别的财政调控政策。是实行扩张性政策还是紧缩性政策,应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是调节供给、需求还是调节投资、消费,应环节明确,内容清晰。同时要有相应的政策执行保障办法。(2)财政宏观调控重点应放在总量调控上,主要是调控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控的内容要适当集中,不宜包罗万象,可由其他经济杠杆和市场自发调节的较低层次内容应调整出去。(3)强化财政调控手段。主要应加强税收杠杆的调控功能,通过调整税制结构、调整减免税政策、强化税收征管等来提高税收杠杆的调控效力。同时,逐步完善财政投资、财政信用、财政补贴等调控手段,综合加以运用。(4)建立财政双层调控体系,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调控作用,增强两级调控的正向合力和调控传导的灵敏度。(5)注重财政调控与其他,调控杠杆的相互配合,在改革中协调运用,互相支撑,避免相互摩擦或产生抵消作用。

长征诗歌范文3

多少年来,央企集纳全国最优质的经济资源谋发展,开创了中国市场经济创制以来的奇迹。

从经济份额的角度看,中国石油的国内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7%,天然气国内年产量占全国的80%,炼化产品占据了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移动控制着4.57亿户的移动通讯。全国发电量的55%,民航运输周转量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的89%,汽车运输周转量的48%,高附加值优质钢材的60%,水电设备的70%,火电设备的75%,由央企提供。

从赢利的角度看,2008年,在国有企业创造的利润当中,80%都是由央企创造的。根据统计,2006年一年,央企就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同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业进入了《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

这些公诸报端的数据显示了央企对市场的操控能力与巨大盈利,因此有人称之为“市场巨无霸”。

然而,最近数年人们却观察到市场巨无霸的一些不太安分的行为:对国家发展的谋篇布局有时候不买账,有的触犯了国家安全戒条,有的触碰了经济秩序底线。

这类事件虽然不多,但却让人记忆犹新:2005年,世界范围发生能源危机,石油安全问题第一次严峻地摆在中国政府和民众面前,国际石油价格飙升、国内石油供给短缺,国内大城市的加油站排起了长龙,给刚刚进入汽车时代的中国上了一堂严肃的能源短缺课。可是在这种状况下,作为央企中坚的石油企业,并未如人们期待的那样想方设法稳定国内的用油秩序,而是拿国内石油到国际市场上去倒腾,这样运作目的似乎仅是为了赚钱,但它承担的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这时候不该好好体现吗?

对几大石油巨头,在地方政府中即使是强势人物,也不愿多置一词加以评论,地方担心的是不要在用油之时来个雪上加霜。不过,《望》新闻周刊曾发表文章,点名批评石油巨头的利己主义,指责它们在有利可图的时候,以“市场”身份谋取最大利益;而在面对竞争的时候,则以“管理者”面目出现维护自己的行政垄断地位。批评者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央企“双重人格”症。

2007年下半年,全球大米供应趋紧,国内粮油价格飙升,恰恰在此时,国内企业的大米出口大量增长,其中作为央企的中粮油扮演的角色也可想而知。在此种情况下,商务部不得不发文,明确禁止粮食企业不能借道香港出口粮食,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

2009年,中国各大城市的房价“突飞猛进”,有人说相当大比例的中国人买不起房;经济学家们警告,中国不能重蹈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悲剧,以免陷入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中央政府也表示要压抑增长过快的房地产价格。就在这种氛围中,创造地王奇迹的行列中有不少央企的身影:如北京广渠门15号地块以40.6亿元成交,央企背景的中化方兴是创造这一地王的主角。

央企是十分重要的,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都重要。正因为央企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人们对其行为的要求就更高,就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尤其在创富上,人们就要求你更加文明,在保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中,你的行为尤其不能造成负面作用。

现在,社会上迷信市场的人指责市场巨无霸的垄断行为伤害了市场有效的竞争,迷信政府调节的人倾情为市场巨无霸的政治效用辩护,其实这都还没有触及到问题的经济实质:市场巨无霸的垄断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深层伤害。

这类的伤害,既涉及到对有效竞争的遏制,涉及到对市场精神的打击,也涉及到对经济资源的倾斜性布局可能导致的不平衡发展。这并无关乎意识形态的问题,仅仅关乎经济发展的稳定、协调与可持续性问题。

假设当政府必须输送大量的经济资源却无法满足市场巨无霸不断增长的需要之时,情况会是怎样呢?会不会陷入左支右绌的局面呢?

长征诗歌范文4

市场研究公司IDC的今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三星凭借4220万部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越苹果,并凭借9380万部手机总出货量将诺基亚挤下手机老大地位,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

IDC认为,三星成最大手机厂商主要得益于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其与苹果的竞争也在加剧。

另外,根据三星的一季度财报,其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运营利润达5.85万亿韩元(约合51.5亿美元),同比增长98%;实现净利润达5.05万亿韩元(约合44.4亿美元),同比增长82%,这两项均创下公司历史的新高。

新贵诞生

伦敦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手机占据了全球1/4的市场份额;智能手机方面,三星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30.6%,超过苹果公司的24.1%。

而已经在手机行业第一宝座待了14年的诺基亚近况惨淡。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不断流失。第一季度,诺基亚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90万部,同比下滑50.8%。为什么超越诺基亚的是三星而不是HTC或者摩托罗拉?

Market Watch专栏作家德沃拉克认为,三星之所以可以取代诺基亚成为第一手机公司,而且日益威胁到苹果的地位,关键就在于他们面向市场勇于探索的精神。

业内人士认为,三星在产品设计、分销与营销方面的强大执行力为其带来回报。目前,三星销售至少13款智能手机,显示屏尺寸在2.8英寸 (Replenish)到5.3英寸(Galaxy Note)之间。

此外,三星奉行“机海战术”,推出了多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包括谷歌安卓、微软Windows Phone和三星自己的Bada。通过在所有操作系统上面下注,三星确保其稳操胜券。

IDC高级分析师凯文?雷斯蒂沃阿尔则称,三星凭借与运营商稳定的关系在多样化的市场里获得收益,蚕食诺基亚市场份额并最终超越诺基亚。

而在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三星也极为重视。近期,其携手中国联通了三星S6102E和三星S6352两款千元智能手机产品,出击中低端市场。

“三星一直认为,年轻人是最活跃、最耀眼的移动终端消费群体,谁能获得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谁就能赢得对市场的主动权和未来发展的掌控力。” 三星电子高级副总裁兼三星电子大中华区移动通信部总裁李镇仲对记者表示,属于“跨界系 列”的三星S6102E和S6352是三星与中国联通合作开拓年轻人群市场的一项关键举措,对于双方吸引和培育新的用户人群,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双寡头格局初现

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的统计显示,苹果和三星分别以24.1%和30.6%共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54.7%的份额,言外之意,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上的优势还将延续。而两者所占整个的手机行业利润的比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9%。

今年一季度,与三星和苹果智能手机实现增长相反,排在后面的诺基亚、RIM、HTC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诺基亚智能手机同比下滑50.8%,RIM和HTC分别下滑29.7%和23.3%。

其他竞争对手无论在出货量还是利润方面似乎都无法与三星和苹果抗衡。IDC研究经理弗朗西斯科?杰洛尼摩称:“当前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两强相争’的局面,而且我们认为今年这种情况不会有所改变。”

通信行业资深观察家孙永杰认为,随着苹果和三星今年新机的,例如苹果iPhone5和三星的GalaxyS3,两者会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并持续在市场份额、营收和利润挤压其他的手机厂商,也许未来的手机市场格局将不会随着众多厂商的加入呈现百花齐放的多极化态势,相反,可能会有相当多的厂商被淘汰。

双寡头格局初步显现。谁会称王?

目前来看双方各具优势。有分析师认为,三星手机不仅技术规格多样而且价格区间也很宽,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者都能在三星手机里找到一款自己买得起的产品。相比之下,苹果产品的价格过于单一。甚至有分析师建议苹果必须拓宽自己的产品线,否则将面临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

虽然在出货量上超过了苹果,三星移动业务营收却不及iPhone营收。数据显示,一季度iPhone为苹果带来227亿美元的营收。而三星移动业务总营收则为170亿美元。

孙永杰认为,如果未来三星要想真正挑战苹果的话,要么提高利润,要么再次加大出货量。

“上个季度苹果iPhone的利润率在43%左右,而三星仅在15%左右,苹果的利润率几乎是三星的三倍。所以,要想在利润上挑战苹果难度相当大,且势必影响自己的出货量。”孙永杰建议三星与其冒险和苹果死拼,不如继续挤压其他的竞争对手,进而间接在营收和利润上缩小与苹果的差距。

除此之外,三星在超越苹果的道路上还面临着生态系统构建、专利战等挑战。有业界人士分析甚至担心,快速崛起的三星会像近来一些PC厂商那样成为普通硬件的制造商并饱受利率被挤压的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希望避免只在低端市场与华为和中兴竞争,那么三星必须发展包括软件、硬件和内容在内的生态系统。

周鸿:奇虎360手机的另类战术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其实,奇虎360做手机,有点“赶鸭子上架”,因为是手机厂商先找周鸿的。

思考了半年的周鸿,最终决定“做手机”,原因不是所谓的“对抗小米”,而是他想再次颠覆互联网手机的“传统”玩法。

360本身就是渠道

半年前,有国内手机厂商找到奇虎360董事长周鸿,希望能合作推出手机产品。

对手机厂商抛来的橄榄枝,周鸿并没有一下子心动,他要想清楚,互联网手机这个游戏应该怎么玩,360的价值点在哪里?

半年观察下来,周鸿已经了然。5月4日晚,周鸿在微博上宣布:360要进军手机市场,360公司将作为开放平台,未来不做硬件,而和国内外厂商合推多款零利润特供机,他同时称:“这件事情思考了半年,是一个重要的决定。”

周鸿一条微博引发业界哗然,360要做手机这一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然而,这也正是手机厂商所看重的“互联网特质”。

5月10日凌晨,余承东微博,表示将与奇虎360合作推出智能手机,性价比将超过小米手机。不过,这一微博随后即删除。5月14日,在媒体的追问之下,周鸿承认将与华为合作推出360特供手机。

何谓特供手机?“360是个开放平台,同时也是智能手机开放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直接为3亿多的360用户供应高性价比的手机。”事实上,在360特供手机这一模式里,360本身已经成为手机产品的销售渠道。“甚至只有那些开机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360用户,才能购买特供手机。”周鸿开玩笑地说。

互联网时代,奇虎360上亿的用户量已经可以成为手机渠道之一,可以帮助手机厂商精确找到用户,可以省下大量营销费用,同时通过电商省下渠道成本,360特供手机的低价空间也由此而来。按周鸿的规划,“360手机不做硬件,不做品牌,只做定制”,但360的利益点在哪里呢?“我并没有想着赚手机的钱,我只是想在移动互联网软件上能有360一席之地。”周鸿强调,360在手机业务上的利润来源,一是能吸引更多的360用户,为用户提供如特供手机这类的超值服务;二是360可以实现移动产品的流量分成、游戏等内置的收费等,而这部分利润,360也将与合作的手机厂商分享。

颠覆传统的互联网手机模式

正是想明白了自己的利益点,周鸿最终决定进军手机市场。

与小米手机自己生产手机的方式不同,可以看到,360不自己做手机,也不打自己的品牌,某种意义上,360特供手机是在手机厂商与360用户间搭建一座桥梁,试图“帮助传统手机厂家实现互联网转型”。 但事实上,360特供手机的玩法仍是360在PC互联网时代推出免费模式的延续:终端厂商提供“硬件零利润”或“接近成本价”的定制手机,由360供给用户,再通过流量变现转化为收入。

这一思路其实就是周鸿经过长时间思考之后的决定,“术业有专攻,手机制造业的水很深”,如同部分业界人士不看好小米的原因一样,通信制造不是轻易可以玩转的,周鸿选择了合作的方式,“互联网产业和手机产业这两个产业最终会剧烈地碰撞,最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最保险的是不要自己做手机,而是帮助别人做。这世界上帮别人成功的事最容易成功,帮别人挣钱的事最挣钱。”周鸿称,这是他多年来的思路。对手机产业的发展,周鸿认为,商业模式、产品体验、市场推广和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这是目前手机产业必须面对的新趋势,而这正是360所拥有的优势。

而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周鸿也不认同百度的合作方式,他称,得与“有实力的、真正的手机制造厂商合作”。至少目前披露出来的信息是,360将与华为合作,对照的则是百度先与戴尔合作,5月15日再与长虹合作。

在手机制造方面,华为与戴尔、长虹相比,谁更专业呢?

360选择了一条与当下其他互联网企业都不同的特色之路:与真正的专业手机制造企业合作,做一个真正的中立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手机,谋求自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席之地。

采访中,周鸿描绘了他心目中的“梦想手机”:基于安卓系统;目前市价在3000-4000元之间的主流的高端智能机的配置,最好为4.3或4.5英寸的高清屏;双核1G以上CPU;对手机摄像头有较高要求。但这样一部手机,对360用户的特供价最高只能是1999元。因为“3000元的手机,渠道至少拿走1000元”,自身就是渠道的360特供手机,可以控制住价格。

有了渠道优势之后,在周鸿规划的360特供手机中,既有1999元的高价版,也有低价的1000元版,但无论哪种,都是超出目前市场预期的高性价比手机。

“360的特供手机平台对所有手机硬件厂商开放,欢迎合作。”周鸿称。

据周鸿称,360特供机目前由奇虎360手机业务部负责,规模约400人,周鸿亲自带队,奇虎公司将建立一个专门的新网站接受用户建议。问到何时能推出360特供手机,周鸿称:“我们正在快马加鞭,我也很着急。”不过,周鸿也强调,今年下半年,一定会推出。

当下,移动互联网的热潮让更多的企业加入手机终端的角逐,传统手机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都在谋求手机市场的新格局。“互联网手机的发展上,小米手机开了个好头儿,但猜中了开头,却未必能猜中结局,360希望能开个新的头儿,360的境界与小米、阿里完全不同。

智能手机谁先出局?

本报记者 王刚 发自北京

当苹果和三星在为谁将成为手机行业霸主而比拼时,诺基亚和RIM们则似乎在“比赛”谁将更快出局。

有人欢喜有人愁。当苹果和三星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营收的99%利润时,曾经的“风云角色”诺基亚、RIM、LG、索尼等却都是一些高管离职、股价下跌、市场份额被蚕食的消息传来。

据ihs iSuppli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诺基亚手机出货量为8300万台,而三星的出货量为9200万台。

来自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出入并不算大,诺基亚第一季度出货量为8270万台,三星为9350万台。

诺基亚持续14年的神话就此终结,三星成为手机行业新的王者。

诺基亚芬兰MeeGo平台负责人来中国,在中关村参观手机市场的时候,随行人员告诉摊主,这是诺基亚的头,你们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于是店主很激动地问:“你们什么时候出安卓手机?”全场大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如果你关注几年前的三星,那个时候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可以说是无立足之地。但是诺基亚和RIM在智能手机市场却是领头羊。很显然,对于已经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选手来说,来尝试改变或者应对市场的变化方面困难更多、阻力更大。” 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Alex Spektor认为,在iPhone面世并改变整个智能手机格局的时候,诺基亚和RIM的反应速度明显慢了半拍。

在诺基亚一直牢牢掌控的低端市场方面,由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像华为、中兴等品牌已经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吞噬诺基亚低端市场的份额。

迫不得已,诺基亚也开始艰难地自救。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宣布重大转型计划,将与微软展开深入的战略合作,打造新的移动生态系统,Windows Phone将成为诺基亚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

这就意味着诺基亚开始放弃为其“打下天下”的塞班和“难产”的MeeGo。业内对“诺微配”的评价多半是“激进的”、“令人吃惊的”。

“从理论层面上讲,微软和诺基亚的联姻是相当不错的。但是选择的时机似乎有点太晚了。iPhone已经两年多,安卓系统已经在市场取得成功之后,双方再开始合作,真的有点晚了。”HIS高级分析师Wayne Lam认为。

前不久,诺基亚再受重创,标准普尔将该公司债券评级下调至BB+/B,已落入信用风险较高的“垃圾债券”范围。

诺基亚公司以及其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也遭到股东的集体诉讼。

另一家重量级选手RIM情况也不容乐观,第一季度RIM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21%,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400万部降至 1100万部。其把希望寄托在了新一代BlackBerry 10操作系统上面,采用该系统的手机将在2012年稍晚推出。

数据表明,诺基亚和RIM的近况惨淡。从营收和利润上看,二者在各自最新的财报中均处于亏损的状态。

其中诺基亚亏损12亿美元,RIM亏损1.25亿美元。诺基亚的营收同比下滑29%,是诺基亚公司近7年来收入最低的一个季度,RIM营收同比下滑25%。

今年的第一季度,据IDC统计,诺基亚智能手机出货量1190万部,占8.2%的市场份额;RIM出货量在970万部,占有6.7%的市场份额。诺基亚同比下滑50.8%,RIM同比下滑29.7%。

其实,情况稍好于诺基亚和RIM 的HTC、LG、索尼和摩托罗拉等其他安卓厂商也都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苦苦挣扎。

至于谁先出局?有业界人士分析称,从综合的实力考虑,RIM出局的可能性要高些。毕竟诺基亚还具有相当规模的功能性手机业务,至少这会让诺基亚赢得相对多一些的时间。

国产手机厂商的利润保卫战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手机行业已经步入低利润时代。

据市场调研公司Asymco的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仅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8.8%,但苹果公司却占据了全球手机利润的73%。同期,三星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为23.5%,占全球手机利润的26%。

苹果和三星占据智能手机市场99%的利润,剩下的1%利润则由其他数十家手机厂商分享。

在如此“可怕”的数据面前,在手机市场残酷、野蛮生长的今天,面对“做则亏损、不做丧失市场份额”的局面,国内手机厂商该如何生存?华为、中兴、宇龙酷派,这一场利润战应该如何打?

高端手机才有高利润,苹果、三星稳居高端手机市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处于弱势的其他手机厂商为了求得更多市场份额,不得不推出更多中低价位的机型,而且必须还是“高配置、低价格”的产品,由此而来的便是成本提高、利润进一步趋薄。

去年底,苹果、三星两家已经占据智能手机市场利润的95%,而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99%。来自Asymco的数据显示,除HTC在2012年一季度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外,RIM、诺基亚、索尼、摩托罗拉、LG等手机厂商都在亏损。

甚至可以说,中低价位手机做得越多,亏损越大。面对手机市场的严酷态势,国内手机厂商更是在寻求突围。

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手机市场竞争惨烈,而活下来的前提是,这家手机厂商的利润率一定不能低于10%,他也承认,华为手机的利润还很低,“一位数”。

而来自手机市场的压力更让余承东时刻警惕。“目前手机行业的现状是都在收缩,在未来三年之内可能只有3-4家手机终端公司存活下来,最多不会超过四家。”在余承东看来,华为只有进入全球前三至四名,才能生存下来。余承东自己在微博上也多次毫不讳言地公开指出,华为终端还有很多可提升的地方,而公开讲出问题,就是试图通过社会化媒体间接给自己的团队施压,让华为终端能够在压力下迅速前行。

今年1月,华为在拉斯韦加斯的2012消费电子展(CES)上了 “全球最薄”的双核智能机Ascend P1 S。在2月底的MWC2012上,华为又了“全球最快”的四核智能手机Ascend D quad。做“最”手机,做中高端手机产品,并以此打出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余承东和他率领的华为终端已经发力。

除中高端的“最”手机之外,华为仍注重与运营商合作推出一系列千元智能机,与中电信合作的华为C8650曾创下百天百万销量的纪录,此后华为再推出C8812千元智能机。手机市场份额与推出中高端手机以谋求利润,华为选择了兼顾。

2012年,在中兴内部被定为“利润年”,这一战略呈现在手机产品上,中兴选择了有的放矢。

2011年已经是中兴手机转型的一年,中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400%,从2010年的300万部增长到1500万部,但中兴的目标不仅限于此,在中兴的规划中,手机业务不仅要成中兴营收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还希望在2015年成为全球前三大手机厂商。

中兴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强调,中兴的做法仍以运营商渠道为主要方向。全球前50大运营商里有43家与中兴手机有着合作关系,此前,中兴手机95%以上的销售都来自运营商定制市场,“今后,我们的手机销售占比要在除运营商以外的公开市场上达到10%”。

对于手机产品,中兴未来的战略则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成为全球瞩目的好莱坞级大明星,从而拉动终端整体上升,包括收入和利润。”何士友如此说道。在何士友看来,中兴对中高端产品的定义是价格在1500至3000元间,配置上为QHD、HD大屏幕、双核甚至四核,制式上有3G和LTE,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要在安卓4.0以上、Windows7.5以上的版本。

长征诗歌范文5

关键词:政府;行政改革;市场取向;市场模式

一、西方政府改革运动概况

19世纪末开始施行于发达国家的“官僚制”公共行政管理体制与工业社会的特点相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行政中的腐败现象,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工业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官僚制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加之西方国家逐渐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官僚制愈益不适应社会管理的需要。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政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前,纷纷调整政策,提出了“重塑政府”或“再造政府”的口号,并进行了政府公共部门的行政改革,尽管各国政府改革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有所不同,但是二十几年来的国际政府改革运动都遵循了这样一个公共行政改革发展趋势,即以市场取向为准则,建立一个以政府的企业化管理为特征的后官僚制,即建立一个高效能的“企业化政府”。

二、市场取向的现实运用――市场模式

1.市场模式的理念

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市场模式,它只是一种对自由竞争优越性以及对一个理想化的交换与激励模式的基本看法。将市场模式应用于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有着几个方面的理论依据。

(1)市场效率

应用市场的方式来改革政府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相信市场作为分配社会资源的机制的效率。市场模式的倡导者将其理念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之上,他们认为,其他的分配形式,如通过官僚体制的分配形式或更常见的法律的分配形式,是对自由市场体系运作结果的歪曲。因此,如果能够应用市场或类似的竞争机制,那么社会的普遍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至少在经济方面是这样的)。

(2)官僚垄断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改革的第二个方面的理论依据是官僚垄断。很多学者及一些提倡公共选择理论的人士认为,在传统的官僚制体制内,由于组织成员,尤其是机关最高长官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导致了政府官僚体制倾向于以令人无法接受的速度膨胀,而且以为公众服务为由向其经费提供者(即议会)索要更多的经费。官僚职业的永久性,尤其是他们对信息的垄断,使他们在与议会等立法机关打交道时处于有利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失败的基本原因,就是官僚的利己行为,虽然官僚的利己行为与其他人并没有差别,但是问题就在于传统模式设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必然会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也是官僚体制的矛盾所在。

2.市场模式的结构

(1)市场模式的结构改革

根据市场取向的引导,解决公共组织在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清楚而明确的了。改革的一项主要原则是分散决策和政策执行的权力。打破大政府垄断的最基本方法是利用私人组织或半私人组织来提供公共服务。市场模式所提出的结构上的改革建议,不仅针对整个行政机关的宏观层面,而且也可以用在组织内部的微观层面上。强调企业式的创新活动和个人的责任,可以促使组织减少在内部分层设级。市场模式的倡导者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只设领导层和处理外部环境事务的基层部门的做法将会比在组织内部分层设级的做法能够更为有效地制定出适当的决策,这一观点说明了综合性的连贯一致的改革比零零碎碎逐渐进行的改革更为重要。

(2)市场模式改革实例

将大的部门分解成若干小的机构这一做法在当时已为英国、新西兰、荷兰等发达民主国家所接受,并也已经在北欧一些国家实行了很多年。以新西兰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新西兰对以前的部委进行了公司化改造,即将这些部委分解成许多拥有自或半自的组织以从事提供公共服务的工作。英国在印有红字标题的“续阶计划”方案的引导下,也进行了类似的结构变革。这项改革象征着英国政府已经从墨守成规的旧观念中走了出来,不再像过去那样设立庞大的部委机关来总揽政策和施政。

3.对市场模式的评价

在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市场取向、市场模式是最受国家和政府欢迎的革新概念。市场模式将传统的公共官僚体制看成是公务员扩大个人权力的工具,而不是为公众提供无私服务的工具。市场模式的支持者也相信,公共机关与私人组织承担了同样的管理及提供服务的工作任务。尽管市场模式常常与政治权利互有关联,但热心于这一模式的人士相信,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成功地实施市场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效能。

尽管市场取向的观点受到政治家和许多公众人士的青睐,我们仍需要辩证的、客观的来看待这一观点。我们必须反问:它对传统体制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描述是否恰当,以及它提出了什么样的积极的变革方法。对市场模式的有关疑虑不仅仅是一种反对政府变革的自动反应,相反,它代表了人们试图更好地理解改善政府工作成绩的可能性。

大多数改革旧制度的提案都将会付出一些代价。对于政府而言,所有改革计划都会付出大量的、过渡期间所需要的成本,这些成本无疑将由公共官僚体制内部的工作人员来承担,也可能由这些计划中所涉及的顾客来支付。因此,在决心采取新的政府治理方法时,必须了解这些新的治理方法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是多少,以及在采取了新的治理方法后传统行政体制中哪些有利因素会丧失,同时也应该仔细考虑新的治理方法是否不具有传统体制潜在的优点。

参考文献:

[1][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曾维和:《当代西方“整体政府”改革:组织创新及方法》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6卷

[3]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4]赵光勇、饶义军:《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述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长征诗歌范文6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价格;实证研究

股票作为一种资产定价、融资投资渠道具有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的特点收到越来越多企业及投资者的青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可小觑的一部分。然而股票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剧烈动荡反映出股票价格受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及货币供应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货币政策通过调控宏观经济影响着股票市场,短期可能会造成股票价格波动,长期由股票市场通过传导作用于实体经济。对于货币政策影响股票价格的原因各学者说法不一,有的说法认为货币政策通过作用于利率影响股票价格,而有的学说认为通货膨胀才是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股票的价格会反馈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莫迪利亚尼的“财富效应”、托宾的“托宾Q效应”、米什金的“流动性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观点为股票价格提高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而其他学者认为股票价格变动是通过作用于货币供求、传导机制和政策间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本文对我过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报道如下。

1.研究方法

1.1模型构建

(一)向量自回归(VAR)由西姆斯于1980年提出,他将系统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从单边量转为多变量进行向量回归,分析其中的动态关系。VAR模型用于到预测时间序列的系统和分析随机扰动的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冲击大小、正负及时间。VAR模型的表达式为:

Y(t)=A(1)Y(t-1)+…+A(n)Y(t-n)+BX(t)+e(t) t=1,2.…T

其中:Y(t)是内生变量,x(t)是外生变量,A(1),…,A(n)和B为待定系数,e(t)为随机误差向量。

为了使VAR模型的分析结果更加可靠,我们对各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发现各变量均符合ADF检验,构建的VAR系统具有稳定性。此外,VAR系统的回归结果显示,SP方程R值达0.9622,表明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明显。

(二)面板数据通过时间维度(T)跟踪对应的横截面的维度(n)进行分析。长面板为T>n(时间维度大于横截面维度),短面板相反。面板数据样本容量大,精确度高,同时处理时间与横截面维度的优点。模型为:

Ri=a+BtSt+Et (1)

Ri,t=a+B1St+B2St+B3Xi,t+Xi,t (2)

方程(1)中Ri指某股票在t日的收益率,st表示银行间利率,t日是利率调整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方程(2)中Ri,t表示第i只股票在t日的日收益率,t日是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政策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Xi,t表示公司的特征如行业属性、公司规模及财务指标等,St则表示t日的银行间拆借利率,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变量。

1.2数据选取

①货币供应量:M0:流通现金,M1:流通现金加银行活期存款,M2:M1加上银行定期存款,M2最常用。②利率:基准存贷款利率严格参照中央银行规定,变动不大。本文选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7天银行间拆借利率。③产出:本文选取月度工业增加值表示生产变量。④通胀率:选择月度消费价格指数CPI指示通货膨胀。⑤股票价格:本文选取上证指数的月末收盘指数表示股市的走势。

2.结果

2.1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事先进行的格兰杰检验表明利率和物价指数是引起物价供应量变化的格兰杰因,而物价供应量进一步引起股价指数变化。然而股价指数的变化却无法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得到结果,我们约束VAR的条件,列出对角和三角矩阵,进行分解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结果如下图一,货币供应量先和物价指数对股价指数有正冲击在两个月时达到最大,三个月后转为负冲击,货币供应量的正冲击最大达0.008而物价指数最大正冲击相对较小。利率对于股价指数的影响迅速而剧烈,三个月后攀升达到最高值0.013,然后逐渐消失。最后工业增加值对股价指数影响的趋势较为复杂,波动较大需进一步分析。

2.2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非对称影响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同,在同一时期对不同行业的股票价格影响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及标准差得出结论:①交通仓储类、建筑类受到的影响不显著,金融类受到的影响最显著。②规模较小,低托宾Q、现今流比率低的公司更易受到影响。

上一篇环保诗歌

下一篇诗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