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汇报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风易俗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风易俗汇报材料

移风易俗汇报材料范文1

摘要:汉乐四品是东汉宫廷的四类音乐,大予乐包括郊庙乐、上陵乐、殿食举乐和少量先秦雅乐;雅颂乐则是先秦所遗周颂雅乐;黄门鼓吹包括帝后的朝会、宴饮、丧葬殡仪,属于雅乐性质;短箫铙歌则属于黄门鼓吹的组成部分。汉乐四品实则三品。

关键词:大予乐 雅颂乐 黄门鼓吹 短箫铙歌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汉乐四品是汉代(东汉)宫廷的四类不同性质的音乐,东汉明帝时,将乐定为“四品”。在《后汉书・明帝纪》、《东观汉记・孝明皇帝纪》、《宋书・乐志》、《隋书・音乐志》以及《通典・乐一》等文中均有记载。但是,从以上相关文献的记载来看,汉乐四品存在两种说法。这里姑且以两种说法中的代表《隋书・音乐志》和《后汉书・礼仪志》为切入点,探讨一下汉乐四品的问题。

《隋书・音乐志》认为,汉乐有四品:其一为《大予乐》,主要用于郊庙祭祀祖先的;其二为《雅颂乐》,主要在辟雍飨射时使用;其三为《黄门鼓吹乐》,天子用于大宴群臣。其四为《短箫铙歌》,作为军乐用于军中。而且《隋书》中也把其来龙作了说明,如“一曰《大予乐》……《易》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者也。二曰《雅颂乐》……则《孝经》之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者也。三曰《黄门鼓吹乐》……则《诗》所谓‘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者也。其四曰《短箫铙歌乐》,黄帝时,岐伯所造,以建武扬德、风敌励兵,则《周官》所谓‘王师大捷,责令凯歌’者也”。《隋书・乐志》所谓的汉乐四品,分别是“大予乐”、“周颂雅乐”、“黄门鼓吹”、“短箫铙歌”等四类音乐。

蔡邕《礼乐志》认为汉乐也有四品,主要是大予乐、周颂雅乐、黄门鼓吹。这与《隋书》所说前三类基本上一致。而且蔡邕对于汉乐四品的来龙解释除了与《隋书》重复的部分外,又加入了更为详尽的材料,如:“一曰大予乐……《周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也’……食举乐,《王制》谓‘天子食举以乐’,《周官》‘王大食则令奏钟鼓’。二曰周颂雅乐……《礼记》曰‘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礼记》曰‘夫乐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此之谓也。三曰黄门鼓吹……其短箫铙歌,军乐也。其《传》曰‘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敌劝士’也。盖《周官》所谓‘王师大献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也。”

分析蔡邕《礼乐志》与《隋书・音乐志》,不难发现其中的疑点,就是蔡邕所述的汉乐四品与《隋书・乐志》所述少了一品,《隋书・乐志》的四品《短箫铙歌》在蔡邕《礼乐志》中称为《黄门鼓吹》的一个组成部分。完整记载“汉乐四品”的除《隋书・乐志》外,还有《通典・乐一》、《通志・乐略》、《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三年》胡三省注等,这些文献均认为汉乐四品,一为大予乐,二为雅颂乐,三为黄门鼓吹乐,四为短箫铙歌乐。

那么,关于汉乐四品中的短箫铙歌,哪一种记录更可信服呢?为了分清其中的原委,我们先将这四品逐一分析:

一 《大予乐》

东汉的第一品乐为《大予乐》,其名字始于《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从文献记载来看,《大予乐》是新皇登基所使用的音乐,同时也是应图谶而由汉廷下诏改名而产生的。这些音乐皆为祭祀先祖的郊庙雅乐,文中将这些郊庙之乐改为大予乐,将乐官称为大予乐官。而《后汉书・曹褒传》则较为详尽,其认为三皇五帝的礼乐都不互相因袭,而是各自体现了自己的功德特征。作为再次一统华夏的大汉,理应和三皇五帝一样,重新制礼作乐,以体现大汉的威仪和皇家的功德,而不是再因袭使用前朝的礼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世的模范。文中还借用《河图括地象》及《尚书璇玑钤》等书典为其寻找依据。如:《河图括地象》曰:“有汉世礼乐文雅出。”《尚书璇玑钤》曰:“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予。”帝善之,下诏曰:“今且改太乐官曰大予乐,歌、诗、曲、操,以俟君子。”以上不难看出,《大予乐》就是东汉的郊庙之乐。

而郊庙之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蔡邕《礼乐志》认为,汉乐四品:一曰大予乐,典郊庙、上陵、殿诸食举之乐。西汉时期的郊庙祭祀之乐主要包括:高祖唐山夫人《房中乐十七章》,以及武帝时《郊庙十九章》,这些乐皆为西汉所创制的新乐,原属乐府职掌,哀帝罢乐府后改由太乐领属;还有一部分为西汉诸位皇帝郊庙祭祀所常奏之乐,如《文始》《四时》《五行舞》《盛德》等,这些郊庙之乐除了少量先秦雅乐外,大多为汉代所创制的新乐。这些雅乐在哀帝罢乐府归太乐领属,进而上升为汉代的雅乐,东汉时成为《大予乐》的一部分。

蔡邕《礼乐志》所述《大予乐》的另一组成部分为上陵、殿诸食举之乐。这又是什么乐呢?《后汉书・礼仪志上》云:“西都旧有上陵。东都之仪,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太官上食,太常乐奏《食举》,舞《文始》、《五行》之舞。乐阙,群臣受赐食毕,郡国上计吏以次前,当神轩占其郡国谷价,民所疾苦,欲神知其动静……八月饮酎,上陵,礼亦如之。”

据史载,东汉明帝时对礼制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每年元旦要求公卿百官、外国使者、各郡计吏及皇亲国戚等,皆到光武帝的原陵进行祭拜,要面对“神位”汇报粮价、民间疾苦、风俗动向等;八月,各贵族还要把最好的酒(酎)奉贡给宗庙,其礼与上陵之礼类同。此种仪式由过去的殿堂改为先帝的陵寝举行,由此看出,东汉对郊庙祭祀的重视程度。

而“殿食举之乐”,则承袭于周。《周礼・大司乐》云:“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礼记・王制》云:“天子食,举以乐。”可知,天子食,需奏乐。

而以上这些仪式活动所用之乐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天子饮食起居必须顺于四时五味,而且需奏乐,这些音乐就是食举乐。食举乐的作用就是顺应天地,祈求神明,赐福人间。但是从文献来看,汉代的食举乐并非古雅乐,而是汉廷新创作的音乐。如《隋书・音乐志下》引马防奏言“今官雅乐独有黄钟,而食举乐但有太簇,皆不应月律,恐伤气类。臣防以为可须上天之明时,因岁首之嘉月,发太簇之律,奏雅颂之音,以迎和气。”

因此,这些食举之乐是“太簇之律,雅颂之音”,而非“今请官雅乐黄钟”,说明其并非当时的“宫中雅乐”,而是以新创为主的新乐。

二 《雅颂乐》

汉乐四品的第二品是《雅颂乐》。《隋书・音乐志》认为,《雅颂乐》为辟雍飨射之时所使用的,因为《孝经》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是最好的教化工具。而蔡邕《礼乐志》则认为:周颂雅乐,是辟雍、飨射、六宗、社稷的大典之乐,也引用《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字句,而且又索引《礼记》为其找依据,如“夫乐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二者的不同是《隋书・音乐志》所涉及的名称缺少“周”字,而蔡邕《礼乐志》则有之,且后续文字加入了“六宗、社稷”的名称。

“辟雍”是讲习、教化之场所,“飨射”是春秋两祭之典,“六宗”是上下东南西北之神,“社稷”是方社和五谷之神。古人将雅乐用于人,颂乐用于神。“辟雍”和“飨射”是用雅乐而不用颂乐的,由此可知,《隋书・音乐志》所云二品《雅颂乐》就是蔡邕《礼乐志》所说的《周颂雅乐》。

而两汉的《周颂雅乐》主要是武帝时好古的河间王刘德所献的雅乐。这些先秦古乐当时武帝将其“立之太乐”,但“并不常御”,只在春秋飨射之时“作于学官”。在两汉这些都属于先秦雅乐,其包含的内容今已无从考证。

三 《黄门鼓吹乐》

东汉汉乐四品的第三品是《黄门鼓吹乐》。所谓的“黄门”就是天子的“禁门”。东汉之时,“黄门”隶属于“少府”,是侍奉帝后的官署之所。

蔡邕《礼乐志》云:“三曰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诗》所谓‘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者也。”文中将《诗经・小雅・伐木》(雅乐)的“坎坎鼓我,蹲蹲舞我”,又曰“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由此推知《黄门鼓吹》是雅乐,其对象是“天子所以宴乐群臣”用的。如司马彪《礼仪志》刘昭注引蔡质所记“立宋皇后仪”中便有“黄门鼓吹三通”方面的记载:皇后在殿中即位,太尉手持玉玺和绶带,天子要临轩在旁,朝中百官也要陪侍在侧,然后由主持仪式的宗正念读册封皇后的策文。皇后行拜礼称臣妾后即可坐到所要加封皇后的座位上,此时太尉将玉玺和绶带授予皇后。然后,需要黄门鼓吹三遍,鸣钟鼓。皇后即位仪式方结束,便可大赦天下。

此外,皇帝作朝会时,也用“黄门鼓吹”行仪:“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将、大夫、百官各陪位朝贺。悉坐就赐。作九宾散乐……钟磬并作,倡乐毕,作鱼龙曼延。小黄门吹三通,谒者引公卿群臣以次拜,微行出,罢。”

“黄门鼓吹”还可用于殡葬丧仪。《后汉书・礼仪志》刘昭注引丁孚《汉仪》记载:永平七年,光武阴太后驾崩,当时宫中下诏要求灵柩先置于殿中,群臣百官陪位,黄门鼓吹三通,鸣钟鼓,天子举哀。宫中男女侍官三百人皆身穿白衣,引棺挽歌,下殿就车,在黄门宦者带领下走出宫门。同时,“黄门鼓吹”还用于宫廷“大傩”之仪等。

从以上材料可看出,“黄门鼓吹”主要用于宴乐和礼仪两个方法面,具有雅乐的性质。

四 《短箫铙歌》

汉乐四品的最后一品是《短箫铙歌》。《隋书・音乐志》认为《短箫铙歌》是军中所使用的音乐。《隋书・音乐志》与《宋书・乐志》的记载完全相同,但二者的记载则与蔡邕《礼乐志》的记载完全不同。蔡邕《礼乐志》则认为,第三类的黄门鼓吹,是天子宴乐群臣所使用的音乐,且引用《诗经》中所谓“坎坎鼓我,蹲蹲舞我”的字句为其找依据,并进一步认为短箫铙歌是军中之乐,并索引《传》为其找依据,如“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敌劝士”也。盖《周官》所谓“王师大献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也。

蔡邕在《礼乐志》中所述的《短箫铙歌》,只是《黄门鼓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另立的一类。《后汉书・祭遵传》也有类似记载:“建武八年,帝东归过 ,幸遵营,劳飨士卒,作黄门武乐,良夜乃罢。”李贤注云:“黄门,署名……武乐,执干戚以舞也。”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沈钦韩也说,“黄门即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武乐,即短箫铙歌也”。

《后汉书・祭遵传》中所记载的是光武帝犒赏、宴请士卒之时,用的是“黄门武乐”,也就是沈钦韩所说的《短箫铙歌》。那么天子宴请群臣诸将应该是《黄门鼓吹》,现在刘秀所用是“黄门武乐”的“短箫铙歌”,因此可以证实“短箫铙歌”就是第三品《黄门鼓吹》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说来,《隋书・音乐志》、《宋书・乐志》所述的汉乐四品的第四品为《短箫铙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短箫铙歌》只是《黄门鼓吹》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黄门鼓吹》中的武乐,它的功用主要是用于“王师大捷、军大捷”,是一种“凯乐”和“凯歌”。

综上所述,汉乐四品实际上只有三品。蔡邕《礼乐志》和《隋书・音乐志》在前三部分几乎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蔡邕的解释更为全面些。而所谓第四品《短箫铙歌》在《隋书》中另分为第四品,而蔡邕《礼乐志》中可能是《短箫铙歌》和《黄门鼓吹》皆有军乐属性的原因,将其归类于《黄门鼓吹》中,成为其一个组成部分。但从二者所处的时间来看,蔡邕之说最为接近汉代音乐的真实,因此蔡说应当较隋说更具有权威性,所以汉乐四品其实应当为汉乐三品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1984年版。

[2] 刘珍:《东观汉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4] 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5]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6] 司马光,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7年版。

移风易俗汇报材料范文2

2020年,XX区按照“全面统筹、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民共享、全域宣传”工作思路,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揽,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带动社会风气向好向上健康发展,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

一、常态长效,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一)网格包保不懈怠。继续按照《XX区2020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组织干部职工每周五到包保社区网格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整治,进行文明创建宣传、不文明行为劝导,参与帮助包保社区网格解决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

(二)点位达标不反弹。继续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点位标准(2020年版)》,对全区所有测评点位进行常态化包保,定期对包保点位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立即着手整改,建立点位包保常态长效机制,保证所有点位都有人问有人管,确保点位随时处于达标状态。

(三)志愿服务不打烊。由主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继续组织干部职工及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及社会志愿者到城区主要干道、主要交通路口,配合各路段路口执勤交警,针对市民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横穿马路翻越栏杆,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逆行、乱穿马路、随意乱停等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四)宣传发动不停歇。区深文办督查组定期向区融媒体中心提供线索,继续在“文明同行·曝光台”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以文字+短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进行曝光;区属各媒体平台持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类别进行宣传,保证宣传力度不减,深文热度不降,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晓率。

同时,将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作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四全五化六心”工作法,坚持构建全员参与体系、全域文明矩阵、全民创建网络、全时宣传格局,打造优良秩序;创新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法制化、智慧化管理,打造优美环境;优化交通环境,打造宜居环境,守护舌尖安全,挖掘XX元素,净化市场秩序,注重旅客体验,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认真总结,及时梳理,2020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资料汇编及工作亮点材料汇编已完成编制并如期报送。

二、稳扎稳打,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扎实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规范“文明村镇”创建,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年行动方案》《XX区2020年“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8+N”创建标准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环境卫生整治为着力点,将文明村镇创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丰富文明村镇创建内涵。截止2020年10月,共创建省级文明镇3个(其中板桥镇已申报全国文明乡镇),创建市级文明镇3个,区级文明镇2个,文明镇创建占比100%,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11个,区级文明村44个,文明村创建占比达88%,预计2020年底,文明村镇创建比例达100%。

三、久久为功,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根据市文明办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对照省、市文明单位测评体系,明确区级文明单位体系内容和标准,积极发动辖区内区级文明单位复查及各行各业单位申报,将辖区内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纳入区级文明单位创建。通过上报材料,初步筛选、考察走访、组织讨论、征求意见等环节复核评选出区级文明单位,把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XX区累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省文明单位5个、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6个,创建市级文明单位14个、区级文明单位30个。下一步按照工作部署,预计2020年11月完成复查考评工作,并将在年底进行表彰。

四、绵绵用力,认真做好文明家庭评选

(一)开展标准化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挥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良好家风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建设文明家庭出发,形成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氛围。创新推出“五有”“6+N”标准化创建品牌,结合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家庭评选工作方案》,发动全区家庭积极参与评选,2020年申报省级文明家庭 户,获评1户。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级文明家庭4户,市级文明家庭2户,区级文明家庭397户,镇(街)级文明家庭1500户。

(二)开展示范化创建。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培育良好家风等为目标。积极认真打造XX区大连路街道成都路社区和XX区板桥镇板桥村两个文明家庭示范点,目前已完成验收相关工作,并且稳步推进开展活动。

(三)开展成效化创建。一是榜样引领有示范,通过鼓励文明家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更多家庭积极参与创建,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形成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新风尚,推动优良家风家教家训走进了每一个家庭,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社会和谐;二是凝聚群众有突破。架起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建活动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便于参与的形式和方式开展工作和活动,逐步形成了一种互敬互爱、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居民对文明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村(社区)综合满意率提升5各百分点,进一步凝聚起干事创业,文明进步的良好风貌;三是文明程度有提升。在创建过程中,以提高家庭成员整体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群众文明程度为目标,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使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社区文明成为一种常态,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主动贡献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更加凝聚积极向上,文明进步和谐氛围。

五、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文明校园创建,我区各级文明校园共58所,其中全国文明校园1所(XX区第十三小学)、省级文明校园1所(xx航天中学)、市级文明校园15所、区级文明校园41所。

(一)强化领导。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体制机制上实行“五个纳入”,纳入全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全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印发转发《xx区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贵州省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评估细则》等文件,确保目标任务、责任主体、项目经费、考核督促落到实处。

(二)强化统筹。指导各学校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两个体系(贵州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贵州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制定文明校园八标准(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德育体系、德育阵地、教师队伍、特色课程、活动文化、文明礼仪)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明程度和师生的文明素质。

(三)强化教育。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通过设置永久性公益广告、经典朗诵作品征集、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彬彬有礼xx人。

(四)强化宣传。在聚焦XX、903频道等区属媒体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学校开展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全区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和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措施等,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和选树先进典型,开展区级先进评比,择优往市级,省级、国家级报送,2020年共计表彰了区级“三好学生”1040名,优秀学生干部220名,先进班集体200个,获评省级新时代好少年1名,对广大师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五)强化管理。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督查,全面掌握各学校贯彻落实情况,在全区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同时目标管理考核中扣除贯彻落实不力的单位一定分值,并取消往上级报送文明校园的资格,督促学校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六、科学谋划,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统筹城乡互动,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一)制定实施方案。以中央、省、市有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引,结合实际制定《XX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推进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展示阵地打造工作。

(二)整合阵地资源。认真学习借鉴赤水、清镇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的经验做法,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道德讲堂等资源,按照“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内容、有工作资料)打造文明实践场所阵地,在50个社区挂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

(三)开展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义务宣讲、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群众喜乐闻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场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七、狠抓落实,不断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少年宫24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6所,贵州省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7所、市级财政支持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10所,市、区财政支持的社区少年宫1所,实现全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受益学生30000余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已成为我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场地落实。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墙壁、长廊、橱窗),作为少年宫活动、作品的展示阵地。全区共落实乡村少年宫专用多功能室300余间,落实室内活动面积6000多平方米,落实室外活动场地40000余平方米,所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均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篮球场、用于科普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实验操作室、用于少年儿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室、电脑教室 、用于文艺训练、展演的文化艺术活动室等场地。

(二)抓设备落实。指导各项目实施学校在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修缮的基础上,通过上级资金支持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对教学仪器、科普设施进行更新配套,添置书画用品、音乐器材、体育运动器材等相关活动器材,少年宫的各项配套设施能基本满足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需要。

(三)抓人员落实。在动员学校积极发展现有教师加入辅导员队伍,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的同时,鼓励各项目实施学校积极聘请校外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活动的文体骨干、先进人物、民间艺人等担任志愿辅导员,基本做到了每个学科、项目活动都有1至2名教师或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指导。目前,全区共有900余名中小学教师担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并吸纳“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和民间艺人15人,聘请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协会的会员23人,并面向社会招募各个活动中所需要的志愿者30人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少年宫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四)抓活动落实。充分运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育人载体,在全区不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2020年9月,XX区承办“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举行“送一盏月亮给祖国”主题作品征集展,收到来自全区中小学作品150余幅,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乡村少年宫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周六和寒暑假,开设“兴趣爱好班”、“四点半学校”、“特色活动课”等趣味性活动项目。航天小学本着“沐浴活动阳光、享受活动阳光、和谐健康成长”的办宫理念,开展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社会服务五大类活动,共设活动项目24个,十三小学在正常开展书法、美术、音乐等项目的基础上,到裁缝店收集废旧布新开设布贴画活动项目等,XX二小少年宫注重寓教于乐,在美乐思维空间中开设科学类项目共计7个,包括声、光、电科学体验室、STEAM、机器人作坊,航模、校园电视台节目采编。

同时,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按照“一宫一档”的要求,及时对各项活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使每项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详细记录,形成了详细完备的档案资料。

八、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本年度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常态长效化管理有差距。虽然已经部署了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但在动态管理方面仍存在差距,老旧小区、农贸市场问题容易反弹,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二)议事协调机制健全有差距。虽然XX区文明委早已建立相关机制,但仍有制度规定尚未完全落地。例如,尚未将文明创建情况真正与各单位奖金绩效挂钩,精神文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未完全做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