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高校档案;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19-02

校园文化是学生以及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反映了校园的精神面貌以及文化环境等内容。其中,高校的档案工作是对校园的各种活动、历史、科研活动进行记录,对于学校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档案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并且提出了档案工作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高校档案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不但可以增加学生们的知识,而且可以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此外,校园文化具备传播知识、宣传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等几大功能。通常来讲,大学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是指具有文化特征以及文化气息的物质环境和物质设施,属于校园当中的文化物质形态,比如,图书资料、图书馆、建筑物、教研设备、网络环境等,此外,物质文化包括全体的学生、老师等。二是制度文化,是指全体的学生以及老师在长年累月的教学当中应当严格遵守的工作守则、行为规范以及规章制度等,其中规章制度等高度彰显了学校的治学思想,对于学生以及教师都具有一定的规范、指导和约束的作用,促使学生尽快养成比较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治学习惯。三是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当中逐渐新形成的观念以及理念,这种理念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的认可,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道德等多个方面,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以及核心。

(二)高校档案管理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高校的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教学活动、学校招生以及科研等活动进行记录,通过其真实反映出本校的历史、科研成果、文化传统以及管理经验等,从而对学校的文化精神进行延续。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的总和,并且通过校园建设、制度建设、办学理念以及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综合体现出来,集中显示出校园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的特点,对于校园的发展以及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的校园工作当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但是校园管理的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对于促进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意义。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校园的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都是以学校的工作为发展基础,并且传授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升校园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高校档案工作是文化建设的副产品,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档案工作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资料。

因此,在校园的档案工作环节,由于学校的文化多种多样,导致档案工作种类逐渐多样化。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的档案管理也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是档案工作以静态方式开展,并且是为了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服务。然而,校园文化建设是动态方式开展,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应用档案资料等。档案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通过档案工作,可以有效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帮助学校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形成品牌以及提升外在形象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高校档案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二、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档案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对学校教育的作用以及校园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方面,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可以对学校的教育起到补充的作用,另一方面,档案建设可以辅助建设文化校园。

(一)对学校教育起补充作用

对于学校而言,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还是依托课堂教育,但是,高校档案学习内容也不应被忽视。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历代的学者、学生辛勤研究,积攒了很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创造了无数的荣誉。这也是一直以来,学校的档案馆和校史馆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阵地的原因。前辈的辛苦付出不仅塑造着这所学校的丰碑,也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努力,不懈奋进。同时,也能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成果,为他们的学术研究提供资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档案工作,让师生认识到高校是人文精神的摇篮,要让学生的心灵在人文精神中氤氲,成长为国家、民族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辅助建设文化校园

高等院校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无数的专家、学者、教授、老师,在这里挥洒汗水,为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培养合适的接班人。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学校更要成为一座宁静的“象牙塔”,让老师可以在这里安心的育人,让学生可以在这里耐心的成长、成材。学校教育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灯塔,可以指引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到合适的、正确的道理。在阅读高校的档案时,学生可以从前辈的为人处世中寻找到合适的行为方式,塑造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悠久的办学历史,营造了独特而又相似的人文氛围,正直的办学精神,也必定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特别是我国的很多高校,建校历史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在艰苦的条件中坚守在治学一线,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伟大教育家们的事迹,又怎能不让学生深受鼓舞而努力前行呢。所以,高校切不可忽略n案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扬学校建立和建设历史中先辈们的精神力量,建设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坚定学生向真理和向善的信心和勇气。

三、高校档案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通常而言,每所高校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发展的历程,并且都具有一大批的学者、教授以及专家等,这些专家学者的信息是档案工作的记录主要对象。因此,学校方面应当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将档案工作运用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通过使用档案管理促使高校逐渐形成独具特点的人文景观、建筑以及雕塑等,并且通过档案管理工作赋予每个建筑、雕塑以及基础设施以不同的内涵,从而营造出朝气蓬勃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文化美以及思想美等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净化以及鼓舞,促使学校的全体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一)让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充分结合

档案的管理者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必须加强合作,要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挖掘档案中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内容,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广泛结合在一起。同时,单纯的讲课或者说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档案中的精神内容融入师生的日常教学生活中,要让学生和教师自发的学习档案中的积极内容,加强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要让档案在高校的校园建设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而不只是单纯走形式主义的道路。

(二)加大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档案比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开始走进档案管理工作中。当今,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数字博物馆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应接不暇。高校的档案管理者应该从中寻找灵感,将新技术引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方面,高校处在科技的最前沿中,应该主动的接收新技术,并寻求学科复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广泛利用校园网的平台,推广档案管理和推广的新模式。

(三)完善高校档案建设的内容

当前,部分高校的档案建设还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例如,学校的科研成果记录不够完整,对学生的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完善。学术成果是一个学校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重要的科研成果一方面体现了学校科研工作的成功,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一种敬畏感,更有动力继续学习和研究。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宣传的途径过于单调,对学生而言吸引力不大,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的有限。校史馆的建设不够全面,也没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校史的必要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就读的高校还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学生连学校的建校时间或是校训都不甚了解。同时,档案建设还存在宣传途径太过老套的问题,总是采用讲座或者课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说教,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对档案形成系统的印象。在电子信息技术于高校普及的今天,档案建设管理人员也要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高校档案建设的途径和内容,让学生更主动的了解学校的档案,更便更好的接收信息。

(四)完善高校档案数据和资源的领域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 档案 高校 校园文化 作用

【作者简介】 刘明达,湖北大学档案馆馆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9-0015-02

高校档案作为高校历史活动的客观、真实记录,不仅忠实记录了高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为高校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从档案的历史性、直观性和原始性等特点来看,高校档案不仅是高校校史文化的具体表现,而且也是高校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的一个构成部分, 高校档案馆在文化贮存、文化传播、文化增值、文化积淀、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 高校档案馆的文化属性

档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成果。“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历史纪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档案不仅具有一般文化形态所共有的欣赏教化、凝聚力量、传播知识等功能,而且又因其独特的原始凭证性质而有别于其它文化形态。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等。学校档案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多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馆文化由档案馆现象所凝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组成。物质文化是指外在的环境文化、馆藏文化,是档案馆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是档案馆在发展中产生的规范性、约束性的行为要求, 是档案馆文化的保障和有效的运行机制;精神文化是档案馆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特定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 是档案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高校档案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大学广大师生员工中通行的规范准则、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 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标识。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的标志性的馆舍建筑、先进的设备、丰富的馆藏文献、艺术性的陈列、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良好的服务等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有助于学生感受美丽,获得知识,净化心灵,修练人格。因此, 大学档案馆担负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档案馆储藏的丰富信息,是一本无声的教具,记述、收藏、见证着学校发展历程,讲述着学校在历史的沉积中形成的带有自身特色的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有很强的教育和影响作用。

三、高校档案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

1. 爱校教育活动

高校档案是高校在学校建设和教学过程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客观真实地记录了高校建设发展的创业史,反映了学校自建校以来的发展全过程,是高校校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校档案馆还专设了校史馆。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学校建设发展史料、典籍,名人档案,校友名录,领导关怀的图片、题词,国际校际往来中礼品,校内重大活动的徽章、纪念品,国内外各项重大活动获得的奖杯、奖状、奖牌、证书,这些珍贵的资料就是一部浓缩的学校建设发展史。这些档案作为历史记录和凭证,不仅具有查考、参考的作用,更有比课堂教育更加生动和有效的宣传教育作用,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接待参观、举办展览、出版图书画册、开展纪念活动等形式,让师生与校史对话,在品味校史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爱校热情。

2. 艺术审美活动

有的高校档案馆下设博物馆或陈列室,如湖北大学博物馆就是一张靓丽的校园文化名片,收藏了我国历代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玉器、、铜器、古钱币、陶瓷器、书画作品等共万余件(枚),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之珍品。它们古朴、雄浑、典雅、清逸,各具韵致,交相辉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悠久而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烨烨风采,也反映了湖北大学八十余年的文化积淀。师生徜徉其间,感受文物传承的历史信息,体验文物涵蕴的审美情趣,将得到深邃的智慧启迪、高雅的文化熏陶和愉悦的精神享受。

3. 主题活动

利用校庆日、档案馆日、博物馆日等主题纪念活动,举办专题讲座、鉴宝、知识竞赛、文化沙龙、大型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宣传和引导,做到寓思想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之中, 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的人文氛围, 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内容。

4. 演讲活动

组织学生成立校史宣讲队、文博讲解协会等,培训讲解员,举办校史宣讲、讲解员大赛,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能力。

5. 实习实训活动

档案馆是知识的宝库,同学们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触摸原始性、直接性、持续性、权威性的馆藏文献,有助于启迪心智,完善品格,学习知识,全面成才。

四、充分发挥档案馆优势, 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1. 强化意识,发挥作用

高校档案不是人们日常所理解的束之高阁的故纸堆和古文物,而是具有存史、资政与教育的重要作用。要转变观念,增强高校档案馆的文化意识,充分发挥档案馆五大功能:“档案保管基地、档案利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术研究基地、文化学习园地。” 用原始、客观、真实的素材,改变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为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2. 加强建设,丰富资源

丰富的馆藏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随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档案收集范围已不能满足需求。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四化同步”和“四个并重”,即努力实现队伍专业化、管理现代化、储存信息化、利用社会化,全面深入推行档案接收与档案征集并重、纸质档案保管与数字档案保管并重、常规的档案利用与档案主动开发利用并重、实体档案安全与档案信息安全并重。要以资源建设为核心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不仅仅是对原始档案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还要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提炼。要加大征集力度,不断拓展馆藏,充实、丰富馆藏资源,既要有量的增加,又要有质的提升。

3. 推进档案资源信息化

在确保档案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行校内信息库数字化联网,提高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益。可制作专用网站, 将一些开放的档案资料及编研成果延伸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广大师生轻点鼠标,就如同身临其境,进入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方便快捷地欣赏文物、图片、资料,体现出高校档案更多的价值,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也可以将一些史料、文物、图片、人物事迹等制作成专题片,营造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4. 拓展编研,开发资源

校史、校训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名人档案、知名校友传略等等都是校园文化重要的资源。可通过编研,为师生提供最新的校园文化素材。有的高校已将校史作为一门选修课,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3

    论文摘要:高校档案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文化,它兼备文化积淀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本文从加强高校档案馆(室)基础业务建设、加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和进一步促进高校档案的开放等角度阐述加强高校档案馆建设对高校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校档案馆是我国高校档案事业的主体,它是高校各级组织和部门以及个人活动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集中反映高校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教学、科研、管理等的历史面貌,是收集、存储、开发利用高校档案信息的机构。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普  及,高校档案部门也在积极探索与信息技术的契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多数的高校档案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与手工操作上,与信息化的要求差距较大。如何突破旧的框架,实现高校文献信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综合集成,真正发挥沉淀学校历史精华、浓缩高新技术和高等教育成果的作用,高校档案部门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剖析问题,找出原因,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物态结晶,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档案也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高校文化通过档案这一特殊载体得以保存和传承,并以各种方式传播、发展,同时高校文化建设又不断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丰富着档案工作的内涵。发挥高校档案文化功能对促进高校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档案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高校档案是高校在从事教育、教学、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高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门类和载体的原始记录。一所高校的档案文化就是这所高校整体文化的基石,它真实地记录着高校的过去,诚实地预示着高校的未来。高校档案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

    1.高校档案具有文化积淀功能

    档案是人类积淀文化最有效的手段,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人类知识的90%以上来自档案文化的历史积淀,如果没有档案文化的积淀,任何人类文化都将是短命的和不成熟的。高校档案具有显著的文化积淀功能。例如校训的形成,在高校档案中清晰地记录了校训的萌芽、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是在高校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是该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高校档案记载了高校教学、科研及党政管理各个方面大量的情况,还记录了大量前人的认识、建议、经验总结等,通过查阅档案材料,可以弥补不够了解基层情况或听取汇报不够全面的缺陷,做到全面掌握情况,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是完成教学任务、推进各项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管理经验,借鉴前人的管理方法。档案工作收集了高校各个时期管理活动的情况,档案中记载了很多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或者通过对大量的文字材料、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获得某些信息。这些都是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事物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原有的基础,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  善、不断改进的。扎扎实实做好档案工作,认真总结以往的管理经验,“以史为镜,可以治天下”的凸显高校档案文化功能促进高校文化建设。

      2.高校档案具有文化传播功能

      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传递扩散的迁移继传现象。校史档案的编辑是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在校史的编辑、出版、展览过程中,使每一个人的脑海中深深地印着高校的形象,激发全校师生更加热爱高校、更加爱岗敬业,尽心尽力地为高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校史的出版也扩一大了高校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增强了高校在教育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高校还利用档案举办“校史老照片展”,把高校历任校长和其艰难曲折的办学经历通过照片一这种生动、明了、原始的档案形式展现在参观者面前,会使高校形象鲜明直接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老照片展也成为高校向社会展现高校形象的有力方式。校史档案的编写有利于塑造和宣传独特的高校形象。高校档案是高校的昨天和历史,记录着高校的成长,是高校产生并茁壮成长的历史见证人。它是高校发展的一面镜子,是高校风貌的代言人。由此可见,在高校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发挥高校档案的档案传播功能,在扩大高校影响力和知名度,争创高校教育品牌,在教育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促进高校教育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3.高校档案文化具有教育功能

    档案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档案具有教育功能。利用高校档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许多高校都有自身光荣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高校档案记载着师生员工在不同历史阶段参加革命的英雄壮举,许多名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以及许多知识分子在讲台上的故事等。高校档案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编写校史和纂写人物档案两个方面。校史档案编研就是要把高校成立以来所走过的风风雨雨进行高度的提炼。它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览高校的发展历程,就是把高校最原始、最真实可靠、最有说服力的档案材料和事物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他们从中体会到追根溯源的满足和探求真理的渴求,并使他们的心灵深深地被震撼。直面这些鲜活的历史不但会激发出人们以校为荣、尊师爱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而且也激励人们“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斗志。高校是科技与文化精英汇集的地方。建立高校人物档案不仅可以体现高校雄厚的师资和科研力量,还可以通过这些人物档案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树立高校教育基地、学科基地和科研领头羊的形象。同时,人物档案的编纂进一步激励下一代不断向前人学习、开拓进取的雄心壮志,同时也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人为本”的高校形象。

      二、发挥高校档案功能,促进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高校档案馆(室)基础业务建设

      要想发挥好文化作用,就要加强日常工作,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等工作中多下工夫,凸显档案工作的文化特色,夯实档案馆(室)文化服务功能的基础。(1)根据高等学校档案成分复杂、种类较多的特点,要做好这样一些工作:首先要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规范》的标准,认真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档案材料的整理编目、统计、鉴定及保管等工作,使馆(室)藏的每份文件、每张照片、每件光盘、每件实物都有相应的检索工具,能做到迅速快捷地调阅;其次是做好档案的保管保护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最后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率,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文化服务形象。根据高等学校特点,着力构建反映高校文化特色的档案馆藏结构,为发挥高品位的文化功能储备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没有丰富的、具有文化特色的馆藏,就好比无源之水,档案工作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作用,其文化意义则无从谈起。

高校档案馆(室)应广开收集渠道,通过接收、征集、个人捐赠等多种方式将有收藏利用价值的档案收集进馆(室)。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文化特色,对体现了学校历史渊源、教育特色、人文气息、校园文化、教学管理水平等内容的档案资料要着重收集。现在,一些高校档案馆(室)的档案收集还停留在“坐等”阶段,不能做到主动去发现、寻找有价值的档案材料,而各部门容易以微观的标准判定收集范围,经常会造成一些有重要文化收藏价值的档案流失。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档案馆(室)人员要增强使命感,主动出击,深入学校各个层面,关注学校各时期、各方面的工作,以宏观的、文化的视角对各个种类、各个层次、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多渠道进行收集。(3)加强档案知识的普及宣传,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学校档案工作的文化意义;加强档案收藏意识,鼓励主动捐赠,使散落在个人手中的与学校有关的重要档案(如一些名人名家的重要手稿、书画,优秀教案,参加重要学术活动、文化交流的各种载体资料,回忆录,各种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纪念意义的实物档案等)收藏进馆(室),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加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要发挥高校档案馆(室)文化服务功能,只是提供孤立零散的数据、文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大量的档案资源进行科学的整理加工和系统地深层次编撰、研究,发挥高校的文化资源优势,产出具有高校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档案文献的编研与开发本身就是一项文化建设,是文化的再创造,它可以更深层次地反映档案工作的文化功能,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档案编研工作和编研成果的利用又体现着文化需求和文化取向。高校档案馆(室)中藏有很多具有较高文化、科学价值的档案资料,其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加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不仅是高校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的需求。现在,很多高校档案馆  (室)开始重视馆藏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出版了大量高质量的档案文献,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充分向社会展示了高校档案所蕴涵的文化能量,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形象。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 高校档案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档案记录了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事件,是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文件材料,对后续的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维护学校历史面貌和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长远事业。当前信息社会迅速发展,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加快实施高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建立高校档案的科学管理方式,探索高校档案校内外服务新模式已成为现时之需。

1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档案数字化主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局域网等技术,将高校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成数字化档案信息,把文字、图纸、影像等信息贮存在光盘等载体中,通过网络信息交互和软件终端信息传递的方式为档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使高校档案原始资料得到充分和及时利用,最终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并实现高校档案的高效、规范、科学管理。

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使高校档案管理更加合理有效,并且能够使得管理更加规范,提高档案利用率,减少档案原件丢失破损情况发生;相比较传统档案管理,能够减少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便于档案资料存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档案文件都是以纸质媒介进行整理、录入和存储。但是,纸张受到保管时间和保管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经常的翻阅利用,在长时间保管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纸张变脆、易碎,易受潮、易被虫蛀的缺点。如果将档案数字化,则可以大大节省保存档案的空间和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保存的安全性和保存时间的长久性。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档案材料的信息丰富、信息量大,这使得档案的整理和利用工作繁琐、重复性强,劳动强度大。如果采用数字化,一次整理后并将档案数字化后,可大大减少纸质档案使用翻阅频率,全部查阅数字化档案即可。

节约大量人力财力资源,保存成本较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档案整理、存储和查找利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数字化后可实现“一次投入重复利用”,大大减少对档案原件的翻阅查找和对纸质档案进行复印利用。

实现档案数字资源共享,为档案信息管理者提供便利,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将档案数字化后,能够将可以公开的档案挂接在档案管理网站上,使得档案利用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

2实施数字化需要解决问题及对策

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缺乏、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问题。由于当前和今后的档案工作与信息化、数字化结合紧密,档案工作中越来越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复合人才。然而,目前现有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知识结构单一,思维不够灵活,缺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具有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思想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

配套信息化建设滞后、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不兼容问题。越来越多高校已开始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但由于档案管理系统具有一定专业性,一般来说,办公自动化软件与档案软件系统设计单位不同,两个系统不兼容,不能做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文件直接归档的情况。现有的档案管理软件普遍都是只具有档案管理功能,缺乏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推荐决策功能,只能满足基本的档案管理功能,无法实现档案资源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的档案利用要求。

数字化中档案文件报关与利用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问题。存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目录和电子文件信息的正常使用依赖于服务器和管理系统软件正常工作,一旦系统服务器或软件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系统数据无法访问。同时,为方便利用,管理系统一般为网络软件,即便在校园局域网内,也存在一定系统被攻击、数据被篡改、服务器遭病毒入侵和人为攻击的风险。

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保密问题。一方面应注意档案文件的密级,对于档案应严格控制浏览范围;另一方面,对于档案文件材料中涉及的重要信息或个人敏感信息,也应注意保密,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无意识泄露。

硬件条件欠缺,数字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档案数字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档案数字化建设离不开专业软硬件设施的支撑。由于现实条件限制,用于高校档案数字化工作资金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避免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黑洞”现象。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黑洞”现象――数字化建设的经费、人力投入都很大,然而成效和回报率却很低。这个现象的产生与前期准备调查工作不充分、工作目标与重点不明确等因素有关。

针对以上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施档案数字化工作时,首先要提高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数字化技术水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档案管理平台和档案数据库建设,在数字化过程中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纸质文件的完整性,加强保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软件的安全;加大资金投入,为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硬件条件支持,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出现“黑洞”现象,在进行数字化工作前做好调研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切实可行的数字化方案。

3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方向

当前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建立档案馆网站,通过网络构筑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横向通道,依托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建立各类档案专题特色数据库以及加强高校数字化档案的利用与编研。

建立档案馆网站,通过联网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平台。这些档案馆网站上一般一些新闻、查档阅档、档案利用相关信息,但是直接在网上进行档案利用的情况比较少。各个高校档案馆网站相对独立,没有实现互联或与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链接,非常不利于更大范围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如果能够逐步构建地区性、全国性馆际互联,将有助于为全社会提供更方便、快捷、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依托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这种方法是将高校内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产生的电子文件通过办公自化系统和档案系统互联,将电子文件直接归档。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简化归档环节,减少档案整理移交的工作量。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互联时,要注意防止文件被无意或恶意更改、损毁,保护电子文件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电子文件的传递还会带来没有签名或公章的情况,这也是与传统归档方式相比,电子文件归档存在的新问题,应在实际操作中考虑解决。

建立各类档案专题特色数据库。这是在有了数字化档案资源基础上,可建立专题数据库,各展示馆内的馆藏数据特色,凸显学校的发展特色和办学亮点。建立特色数据库的特点是大量信息会显示在网站上,对网站的访问能力和安全性也是一种考验。

高校档案数字化后的利用与编研。这一内容属于数字化信息的深入利用工作。日常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查阅利用是对档案信息的直接处理利用方式,而编研则是在对原始档案数据进行选择、整理、分析、综合等工作后,形成的具有创新性的材料,是对档案的深入开发和灵活利用,属于研究性劳动成果。出色的编研工作对学校管理工作与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作用。

高校档案部门面对档案管理工作新要求和档案数字化建设大趋势,应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对现有问题努力改正,不断研究新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全面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青青.浅谈高校数字档案建设与管理[J].理论研究,2016(4).

[2] 彭荟吉.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城建档案,2015(11).

[3] 杨婷.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2).

[4] 陈敏.对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4).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5

1.1落后的基础设施与先进的数字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数字化高校档案馆是在传统档案馆的馆藏、分类、查询等固有的模式基础上,借助广泛普及的计算机与通畅无阻的网络,充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档案馆。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引入档案领域,实现了档案资源的科学保护与资源共享。因此,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依托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网络.而现行高校档案馆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1)硬件基础设施缺乏

许多学校在硬件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必要设备的购置尚存在问题,使构建完整数字化体系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使得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留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2)数据库建设落后

许多拥有丰富馆藏资源的学校,在其数据库中却只现其馆藏之冰山一角,内容极其稀少,种类极其贫乏,数据库检索途径单一,有些甚至不能提供检索途径。数据库根本不能发挥其网罗档案资源供用户搜索利用的功能,成为了社会资源的一种极度的浪费。

(3)网络建设落后

网络建设落后,网络故障频出,为广大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且对于网络资源也未做到充分的利用,资源链接匮乏,严重影响了资源共享的程度,大大的违背了数字化建设扩大资源共享面的初衷。

1.2人才匮乏与激增的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

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数字化建设的建设、更新、维护与升级与普及都与人才息息相关。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传播技术及档案管理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档案馆的建设。但是目前这种综合人才十分缺乏,往往存在着专业计算机人才不懂档案管理,而档案管理人才又不懂计算机的尴尬处境。高校档案馆缺乏对档案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引进外来人才的意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

1.3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方便资源的利用

但是往往由于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了数字化档案馆的资源浪费。例如,在许多学校的数字化档案馆中对于档案信息数据的资料范围、检索途径、索取方式都缺乏必要的说明与介绍,使同学们面对海量的信息无从下手,最后不得不选择放弃,这大大的减少了数字化档案馆的使用人数。同时因为缺乏专人负责对数字化档案馆的答疑工作,出现问题时用户往往只能放弃利用档案馆而另寻他法。

2反馈机制不健全与完善数字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必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完善,这就需要及时与用户沟通,不断采纳意见并积极改进。但是目前很少有高校能做到反馈机制健全,因而阻断了与用户之间有效的沟通。也因为不能及时的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所以很难能取得用户的支持与信任,又是得档案馆的利用率进一步下降。

3.针对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相关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适当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经费的投入不仅包括网络通讯设备、服务器、处理设备的购置,还应包括软件设施的完善。数字化档案馆在满足档案的利用与管理的同时,还应注重数据库的完善构建。首先,数据库的内容要能很好的反映馆藏书籍的内容,并及时填充新近书目与档案资料,做到数据库内容丰富翔实,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其次,信息检索要更加智能化,不仅能够分类查询,还应能够根据相关要素进行查询,以达到检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的目的,从而最大程度地方便用户的使用,使用户能够在海量的资源面前不再茫然。再次,要充分利用资源链接,最大程度的扩大资源共享面,使用户能够以最方便、便捷的方式搜寻到其所需的最全面的资源。

3.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档案馆工作人员不仅承担者档案馆的建设、更新、维护与升级,更承担着指导用户如何利用数字化档案馆等普及工作,而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对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要求。因此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需要大量能熟练运用检索方法、懂得相关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并具备沟通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要想推进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就必须要大力优化档案馆成员的知识结构,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且大量引进外来人才,为档案馆建设补充新鲜血液,从而逐步提高档案馆的管理的水平。对于档案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定期进行考核,对于不具备管理资格的成员要坚决予以剔除,充分保持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先进行。

3.3强化使用推广

高校档案馆的基础建设程度和水平质量,需要由用户来认可,只有用户满意的档案馆才是馆建的基础所在。高校档案馆做为一项基础建设部门,自身的推广程度是受使用范围所限制的,其服务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需要用户的使用来判别。因此,高校档案馆要定位在为用户服务的定位上,加大使用推广的力度。在每一名教职员工或是学员来提取档案时,档案馆通过高效快捷的查访方式以及优质热情的服务态度会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高校档案馆在强化信息建设的同时,主要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档案馆的管理规范程度以及用户的认知层次具有重要的作用。

3.4加强反馈机制的建立

只有通过与用户的及时沟通才能了解其需求,从而更好的完善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而其反馈机制的建立就要借助于有效的沟通平台的建立。为了方便用户与档案馆的沟通,各高校档案馆需调配相关人员专门从事与用户的沟通工作,并将管理员的QQ、MSN、手机、邮箱等有效联系方式,以最醒目地方式标注在档案馆网页上。用户可以通过与管理员的沟通进行数据库使用方法的咨询、对档案馆进行测评或针对有关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管理员需在最短的时间内认真予以解答,并将重要问题进行及时的整理与汇总,并向档案馆汇报。接到问题后,各档案馆需通过会议讨论等方式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进行改进。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6

摘要:本文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为论述点,引导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

随着高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的重要的途径。

1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应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要求高校要加强与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其中高校的人事制度是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通过高校人事改革推动高校人力资源的不断完善,而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即高校能够快速的获悉高校人力资源的各种信息,便于高校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就必须要依赖具有信息共享性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其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了高校人力资源的最大配置。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将高校的人力资源信息统一纳入到信息共享平台中。通过人事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实现了对人事信息的分类管理,便于及时的了解高校人力资源的个人信息,比如我们决定对某位教师进行奖励时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信息平台调取它的个人信息,而不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搜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有利于对实体档案的保护。

实体档案是以纸张的形式存在,这样人们在查找相关信息时需要不断的翻阅纸质档案,人们在翻阅的时候不可避免造成对纸质档案的破坏,而实施档案信息化后人们利用实体档案查找信息的次数将大大减少,从而有效的避免一些重要的纸质档案损害的现象出现。

2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采取的是手工操作模式,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人事档案的存在比较分散,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高校的人事处、教务处以及学生处都存有相关的人事档案,可以说人事档案存放的不统一,不利于档案信息化的构建。同时高校的人事信息收集情况也存在大量的问题,由于当前高校基本实施的二级院校独立管理的模式,造成高校对二级院校的人事档案信息了解不清楚,档案信息收集的不及时对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处于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并且以纸质形式为主,没有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三是高校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硬件基础相对比较匮乏。经过笔者对多所高校的基础设备调查发现,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基础设备,但是扫描仪、照相机的配置率不高,而这些设备的短缺必然会影响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2.2 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性比较差信息技术

的不断发展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基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就这些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看,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数据库比较简单,造成不能及时的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影响人事档案的工作效率;二是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性比较差,很多院校的管理系统没有建立开放式链接功能,造成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利用率比较差,比如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程序比较滞后,其不能兼容原始档案信息,造成人们不能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查询需要的信息;三是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标准存在滞后性,导致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兼容一些文件格式。

2.3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人事档案在某种程度

上讲具有保密性,因为人事档案中记载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就需要面临信息安全的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因网络安全而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但是高校在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应用中往往会忽视安全工作:一是高校的管理者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意识不到人事信息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愿意在安全防护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二是对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检测、维护等工作落实不到实处,很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不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比如不及时根据网络安全漏洞进行系统升级等。

3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3.1 强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前提就是要强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他们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是高校的管理者要具有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信息管理模式是新型高校发展的基础与主要趋势,一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很大取决于高校管理者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如果高校的管理者具有信息化意识,那么他们就会增加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制度完善等工作。二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使用者,如果他们没有较高的信息化意识,那么无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多高,高校的信息化工作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高校的工作人员也要具有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档案信息的支持,如果高校人员不注重对相关档案信息的收集,那么信息化建设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2 建立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模式,高校的网络基本上覆盖了高校的各个环节,高校网络已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因此稳定、全面的网络覆盖率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为档案管理拓展了网络资源共享平台。首先高校要建立基于档案信息的身份验证系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基于开放程度和开发范围的控制系统,根据级别不同对其授权的范围也要不同,比如对于一般人员只允许其具有查阅相关资料信息的权利,而没有修改、输入相关信息的功能。其次要合理设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数据库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规范数据库的命名、控制字段的引用、库表重复控制以及头文件处理等。并且要保证数据库的容量要符合高校的发展规模。最后加强学校内部不同院系之间的人事档案信息共享程度,基于当前高校实施二级院校独立管理的模式,导致二级院校之间的人事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共享。

3.3 做好人事档案数据资料的保密工作高校实施人

事档案信息管理在给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档案信息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首先系统软件的升级可能造成人事档案电子信息的兼容问题,造成电子信息的不识别,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比如在传统人事档案信息转化为电子数据时,其转化的格式与高校的信息管理程序不兼容,这就导致人事档案信息不被系统所识别。二是加强对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基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一些网络病毒、黑客等会侵犯高校的人事档案信息系统,造成相关信息的泄漏或者丢失,为避免此种现象高校信息管理部门要通过设立防火墙、定期升级杀毒软件以及做好加密技术等提高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三是做好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技术,高校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要杜绝与社会网络相联,从网络源头杜绝外来不良行为的入侵破坏。3.4 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懂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深层次的学习,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保密意识,以较强的责任心对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高校要积极的引进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提升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5 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

作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构建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开发适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软件系统。首先高校要增加资金投入,在不断完善计算机、打印机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要增加对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等先进电子产品的采购力度,丰富人事档案信息系统设备;其次加大人事档案软件的开发力度,包括“组织专家开发相关的软件系统,建立数字化档案和人才信息库,做好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及统计”。

参考文献:

[1]徐露露.关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读书文摘,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