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艺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艺课程总结范文1
1.激发学习兴趣美术徘徊
在应试教育主流之外,而且由于美术的技巧性较强,许多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对美术的兴趣不高。但陶艺制作中的泥巴类似学生小时候玩的橡皮泥,操作简便易行,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动手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能顺利进行。
2.培养动手能力
陶艺制作是一项需要学生亲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学到许多操作上的实用技能,仅靠理论上、书面上的知识无法完成。一件陶艺品的完成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耐心,心灵手巧。其中许多工序无法量化表示,学生必须自己亲手做过之后才能有所领悟。在此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开发创造性思维
由于陶艺制作过程并没有统一的模板,教师布置任务时尽管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发挥。即使是教师给学生一件样品,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理想目标与实际操作中的差距,结果仍会按照自己的认识造型,塑造出千奇百怪又独具创造性的作品。
二、开展陶艺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在明确开展陶艺课程的优势之后,我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将陶艺课程融入中学美术教学。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上文中提到陶艺制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在具体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以模板式的统一标准要求、衡量学生的创作,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教育目的的达成。因此,陶艺课程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制作陶艺品,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进行创作。技术只是手段,思维的创造力才是最终目的。
2.硬件设备的优化
陶艺课程的开设伴随而来的问题有学校陶艺设备的不完善,教师陶艺水平的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为此,一些学校专门前往景德镇参观学习。在硬件设备上虽然不能要求达到专业陶艺制作的水平,但是一些普遍使用的设备应该具有。这样就能使陶艺教学不是一种空口号。此外,教师的水平也极大影响了陶艺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教师具备一些专业化的知识与技术,这样才能保证陶艺课程的水平,不至于成为一种混乱的玩泥巴课。
三、陶艺课程的发展前景
陶艺课程是一门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它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独特思维,因此,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在中学美术课中广泛推广。本文认为,陶艺课程发展前景广阔。由于陶艺是一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学中虽然有强大的优势,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从而使陶艺课程成为一门有系统性的学科而单独发展。
四、总结
陶艺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 中小学陶艺;兴趣;传承创新; 实践;亲子互动
【分类号】J527-4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塞德兹
有幸置身如此学堂雅静,对于求学者和执教者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陶艺给我一种心欲静而风不宁的感觉。如今的中国社会已非同于往日,无论年龄大小都因平日事物或杂念的袭扰。对于教学课堂的本源最难于静心,遗忘了中国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忽视了传承的价值观。
亚洲在世界陶瓷历史中有重要篇幅,19世纪之前的古中国就有陶瓷大国盛名之称。20世纪,日本陶瓷取得突破的成就,影响世界的陶瓷的发展,最有魅力的地方则是“禅”意,如八木一夫和铃木治的作品。“禅”源于中国,自达摩初祖到慧能六祖直到今日,禅在中国开枝散叶。延绵不绝。发挥了淋淋尽致。
中国的陶艺发展的最精彩莫过于在茶道上发挥,在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瓷的品质:明如镜、白如玉。受污不侵其洁;经火不变开形;入土千年不朽不锈。有土的芬芳,水的灵秀,玉的圣洁。结合儒家文化的“君子观”表达在中国的瓷器中,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情感,引起中国人甚至世界的共鸣。但在市场的利益潮流下,也逐渐往下坡路走,陶艺商品化则是社会原因,博物馆里盛名的也许只有从唐朝到清朝时期器品,由于一些战争,所剩的古代陶艺品也寥寥无几,给我们现在学生普及的或许只有有长安通往西域丝绸之路。如何让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人不仅更精良,多思维、更宽广、更具有创造性。在现代教育课堂中陶艺课程仍是缺乏。所以我在美术课堂安排上应该将陶艺课程纳入美术教学有如下安排:
(一)陶艺课程将;单一“讲述法”转变为“讲述法和实践法”
在中小学生的印象中能与“泥”接触的时间莫过于童年时期玩泥巴的时光。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要将这天性转变为对陶艺发展的兴趣爱好,如何让学生在学陶艺的过程中表达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通过作品的方式呈现,还是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结合。
如何将单一的陶艺课程“讲述法”转变为“讲述法和实践法
学校要为陶艺课程准备陶泥的材料和课室(如果资金充足可以准备拉坯机等一系列先进的设备)当然也有出现一些问题或质疑的声音。例如学校可以是不是将橡皮泥课程代替陶艺课程?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坚决要找出答案。首先对于橡皮和泥巴的概念要分清。橡皮泥虽然和泥巴性质是相似都是柔软,但是学生玩橡皮泥制作一些简单的物体那是美术课程中的手工课。学陶艺”要本着“造物”思想,静静地与水、火、泥土为伴,延续中国器物文化和造物精神,体验当代语境和图式,通过作品来体现当代陶艺的气质和品味。陶艺课程是传承中国陶艺的发展,而且陶泥的可塑性和柔软性都是相当高的。传统的讲授法与实践法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陶艺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学生的陶艺文化素养。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大大提升。
(二)学校 老师 家长 社会 四个方面相结合,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学习陶艺的新环境。
陶艺课程的改革推进,是来自各方的支持和努力。学校开发陶艺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本校的特色,更应该注重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开发陶艺课程可以积极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合作,打破从传统单一的学生上课转向学生与家长参与,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沟通问题日益加重。原因无非是家长工作问题和缺乏对孩子的关注。而学校的陶艺课程正可以解决家长与孩子生活上沟通的问题,学校陶艺课堂每周至少有一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中。在课堂中可以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以及短处,扬长避短。社会舆论能力可以为陶艺课程进行推广。
(三)学校发展本校陶艺特色。
对于当代陶瓷艺术而言,“实验教学”是常常被提起的话题,陶瓷艺术的学堂源于作坊匠艺的传授,是需要上手劳作的教学。而学校不是手工作坊,是普及陶艺知识以及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勇于探索的地方。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陶艺活动,例如跳蚤市场,学生可以以简单的交易方式,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大众市场,体验生活的乐趣。
陶艺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陶艺教学 陶瓷艺术 误区 方法创新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各国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已将陶艺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将陶艺作为本科生的重要素质选修课而加以开设,但教学方法上还需进一步创新。
1.陶瓷艺术的特点
泥土滋养着人类,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彩陶、青瓷、兵俑、玻璃瓦等无不是泥土烧制而成的。曾经遍及全国各地的生产泥土艺术的民窑官窑,还在延续着它迷人的生命,这就是制陶工艺,简称“陶艺”。陶瓷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许多做陶的艺术家们把它描绘成是具备“土”的纯朴、“火”的物理催变、人的“灵”性创意的独特艺术。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时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人们依靠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现在简单分类有:童陶、成陶、传统陶、现代陶和创作陶,或有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之分。
2.陶艺教学的误区
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陶艺以其独特的训练方式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创新教学也成了素质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但在教改的进程中,教师在认识上、做法上多少存在着走入误区的现象。
2.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脱节。
陶艺的理论教学非常重要,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抽象思维和好的教材。但目前高校专业的陶艺老师普遍较少,理论人才缺乏,学生没有参考教材,我曾在图书馆找到一本所谓“现代陶艺”的书,实际上书中的陶徐曲及其紫砂陶艺艺品只是现代的“活人”做的陶艺。可见,现代陶艺在理论上是相当匮乏的,且多不正规。此外,许多老师虽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但实践操作技能太差,无法给学生系统地演示,甚至连拉坯制作的基本方法也不会,作品的档次较低,无法使陶艺从“传统”走向“现代”。可见,现代陶艺实践与理论的脱节的问题将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着。
2.2过分强调制作的工艺性,仍然是以制作技巧教育为主。
有的老师简单认为陶艺不外乎做些瓶瓶罐罐,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陶艺教育的发展。陶艺教学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地递进,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2.3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因材施教。
过多地强调了传统的造型和图案,学生在本年龄段所感兴趣的内容得不到学习和创作。还需要指出的是,教学上过多地引入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形式,排斥了中国现代的,以及外国的艺术形式,没有从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上去考虑,这是不对的。目前在陶艺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把立足点放在前人总结的经验上,教师很少去发现和更新内容。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固定规范的步骤教授给学生,而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似乎成为一种“标准”。
2.4教学素材与学生实际欣赏脱节。
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衷的大相径庭。教师在陶艺教学外没有关注学生平时所感兴趣的东西,日用陶瓷和美术陶瓷的教学脱节,造成部分学生对陶艺的兴趣逐渐减弱,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所以,从接受者来看,大学生固然不缺少对陶瓷的感情,然而确实谈不上他们对现代陶艺的感情,因为大多数人对陶艺的看法都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再加上我们教学传授上的不力,学生的真心欣赏、潜心钻研的热情自然很难调动起来。
3.陶艺教学的方法创新
陶艺教学应由传统的“作坊式”传授变成师生成为课程的共同开发者,一起参与知识的体验、创造过程。教师应结合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与其他民间艺术结合起来,汲取民族艺术的养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学方法。
3.1建立陶艺基地。
学校为陶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在生活实践基地设有陶艺教室,备有转盘、竹刀、操作台、电窑等硬件设备。还专门聘请了宜兴的陶艺老师来给学生上课,使陶艺课程的开发在技术上、资金上、人力上得到了保证。
3.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校制订应陶艺课程的实施纲要,制订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和课程目标。为了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要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教材。让学生走进陶艺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能培养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在完成作品后,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全时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3.3分层次培养,发现陶艺的好苗子。
低年级时就要让学生初步感受陶艺文化,了解基础知识,进行简单雕塑艺术的教育――象形捏塑,培养学生对陶艺的情趣;中年级学生要了解器皿的结构种类,能制作紫砂花盆、笔筒等简单器皿,激发创作欲望,培养创造精神;高年级学生要掌握紫砂刻绘的方法,学习刀法、刀具的运用,能进行陶装饰品的刻绘,培养热爱生活和审美、爱美的情趣。通过分层,从中发现陶艺的天才,发现热爱陶艺的好苗子。
3.4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玩泥”是人之“天性”,我们学校还开展了陶艺节活动,各班先指导学生按动物、人物、生活、科技等系列进行陶艺制作创新实践活动。在操作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教给了学生基本的泥条泥板成型、徒手捏制法后,通过组织讨论、尝试操作诸环节,激发学生思维。学生以小小陶泥为载体,或捏、或压、或卷、或叠、或雕,无限的创意伴随着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让学生的创作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总之,在现代陶艺教学中,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理论等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知识,陶艺教育动手动脑,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体现了综合学科的整合性和通用性,这不仅仅是把现代陶艺设计观念和创新意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确定教学方向,为不同的市场需求培养具有思想文化境界和民族精神的高素质现代陶艺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陶艺课程总结范文4
民间工艺美术创作,主要以手工方式为主,其中蕴含着乡土气息、地方风俗和民族情感。那种朴实无华中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更具有独特性且更具有实用性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现实意义在于其并没有因为提升了艺术价值而被束之高阁,而是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概述
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分为宫廷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两个方向。宫廷工艺美术讲究以贵为美,追求奢侈华丽,其价值在于以收藏为主;民间工艺美术则建立在实用主体的基础上,追求天然之美。中国正处于文化大发展时期,人们的审美层次逐渐提高,对民间工艺美术不仅提出了质量上的要求,审美情趣也不断地提升。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源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创造,是以工艺美术艺人对生活的观察,总结出艺术经验,结合生活实际而创造出来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建立在生活艺术的视角上所发展起来的审美层次。因此,其所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给人以亲近感。但是,由于民间工艺美术多为家族集藏,其传播局限在小范围内,一些民间美术工艺作品虽被保留至今,但工艺技术已失传了。鉴于民间工艺美术所存在的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对民间工艺美术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 民间工艺美术的课程内容
在中职教育中,民间工艺美术课程主要包括剪纸、漆画、蜡染、陶艺等。对课程内容的安排,要从美学的角度将材料和技术融入其中,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的特点。
按照中职教育的特点,以技术应用型为主,因此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具有感性色彩,可以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出发,以视频的方式将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展示出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认识民间工艺美术,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内涵、价值和社会意义。
以陶艺为例,其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之一,要开展现代教学,就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合理安排课程。基于陶艺中渗透出的浓厚文化韵味,在教学中要将传统内容与现代工艺美术材料和表现形式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播放多样的陶艺工艺美术作品,将陶艺的传统制作过程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对学生开展教学,从现代美术工艺的角度出发,做到真实陶艺技术与模仿相结合,并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评判。经过陶艺的比较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陶艺价值进行审美判断,并根据陶艺工艺美术的不断演进,对其价值变化加以认识。
三 中职教学中民间工艺美术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于民间工艺美术,张道一先生认为,与宫廷工艺美术相比,民间工艺美术从表象上来看是粗俗的,但粗俗并非拙劣,更不是平庸,而是散发着土性,但是不孤陋,散发着野性,但并非不驯,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特性源自于民间的生产生活,因而充满了生命力。民间工艺美术所散发的这种生命活力,正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所在。
中职学校作为实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上,更注重审美定位及工艺技法的培养,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忽视,导致民间工艺美术课程虽然课时较多,教学内容也丰富,但却没有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学生疏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必然难以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工艺美术创作上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在中职美术工艺教学中,其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综合实践性。在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艺美术保护意识
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文化的价值也习惯于从经济角度进行评价。观念的变化,必然使具有文化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被现代化科技产品所取代。中国幅员辽阔,且为多民族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民间工艺美术主要为家族式传承,致使多种工艺美术技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现代的社会,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就要注重教育这一有效途径,使一些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民间工艺美术保留下来。以“五毒”图案为例,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区流传着儿童肚兜上要绣上“五毒”图案,可以对儿童起到预防疾病、防御灾难的作用。这种工艺美术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失传,就难以对“五毒”图案真实地理解。通过民间美术教学,不仅使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从而提升其民间工艺保护的责任感。
陶艺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陶艺培训;市场;调研分析
一、学习陶艺的益处
意大利陶艺家波尼索拉曾经说过:“我献身于陶艺,因它开创了各种可能性,那是绘画所没有的,当工作进行的时候新的方法、新的范畴和新的经验永远是开放的。”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学习陶艺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它能够不断的开发我们的思维,给予更多的启迪。通过实践证明,陶艺对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散思维、协作能力、自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陶艺的可塑性满足了孩子追求自由、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通过对陶艺的不断学习,能更大程度上释放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化特点,能提高和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从学习制作当中加强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立体空间的感知能力,这些都是其它艺术门类所不能达到的。
2.陶艺的历史性点燃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陶艺的历史悠久,瓷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标识。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陶艺的生活日用品和工艺品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通过对陶艺的培训学习,能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增强一些兴趣点。
3.陶艺文化的深邃性激发了孩子对民族传统精神的探索和学习。正因为陶艺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性,所以对陶艺的学习也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艺人精神的一种感知和学习;同时要将这种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陶艺,它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社会新型行业快速发展、互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使孩子全面发展就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世界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下一代。
二、金鸡永子土陶工作室培训调研分析
金鸡永子土陶乃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山的传承单位,其负责人的父亲是保山土陶工艺的领军人物。
金鸡永子土陶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易罗池正门的斜对面,主要是以制作销售土陶产品及陶艺培训为主,培训所针对的对象是所有爱好陶艺或者对陶艺拉坯充满好奇的朋友。
经过多次与金鸡永子土陶负责人的工作室与其交流和观察得知,参加培训的人主要还是以小孩为主,成年人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周五至周七的培训人员较多,同时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客源,每逢周末都会如约而至;还有就是周一到周四的下午还会有一部分人。培训的价格是:30元玩一次,烧一件作品10元钱;很多人无论自己做的作品怎么样,他们都会选择烧制这一个环节,也许这就是常常说的成就感吧!
存在的问题和优势:(1)工作人员不够,导致学员较多时服务跟不上;(2)环境较为拥挤,条件不优越;(3)技术单一,只有传统的拉坯这一项,缺乏多元化和可持续性;(4)学员可以真正的感受到保山传统的拉坯技艺,使学员了解保山土陶的这个生产制作的流程;(5)给学员树立了非物质文化的意识。
三、陶器吧工作室培训调研分析
陶器吧是一名80后创办起来的,是保山第二家陶艺培训基地。负责人是版画专业出身,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有三名工作人员,都是保山学院珠宝学院陶艺专业的学生,以兼职的形式从事陶艺培训。陶器吧的地址位于保山市隆阳区马里商业中心一楼电梯旁。培训的人群以学生为主,周末的人数最多,周末的营业额可以达到1000元左右。这里的培训价格以陶泥的质量来定位:1.川泥38元/次(会员34元);2.紫砂泥42元/次(会员37元);3.特白泥48元/次(会员43元,时间不限);4.烧制费每件作品15元;5.素坯上色彩绘根据产品的类别和大小进行定价,种类较为丰富。
存在的问题和优势:(1)实际体验的项目不丰富;(2)地理位置优越,环境素雅;(3)可以让学员体验陶瓷彩绘,了解陶瓷图案制作工艺;提高了学员的动手绘画能力。
通过对这两家陶艺培训体验馆的调查,大体了解了保山隆阳区城里面接受陶艺培训的人群类型及年龄阶段,但是缺乏一个实实在在的问卷调查。接下来就用下面这张问卷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一共三十份;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保山陶艺培训市场调查表
1.您的性别( )
男 (12) 女 (18)
2.您的年龄是( )
A、8-16 (12) B、16-20岁 (8) C、20-28岁 (5)
D、28-35岁 (2) E、35-45岁 (3)
3.您对陶艺制作有所了解吗?( )
A、貌似听过 (25) B、曾经玩过 (5) C、最近正感兴趣
4.您对陶艺培训感兴趣吗?( )
A、非常想学 (8) B、一般 (15) C、不想学 (7)
5.您是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还是喜欢看师傅制作或者是两者皆可?( )
A、自己动手制作 (11) B、看师傅制作 (1)
C、两者皆可接受 (5) D、让师傅教做(13)
6.是否愿意参加陶艺培训课程?( )
A、非常愿意(18) B、可以尝试(10) C、不愿意(2)
7.能接受陶艺培训的价格--(50元/)天或(20元/)时。
8.如果您亲手制作一件陶艺作品,将做何用处?( )
A、纯粹是为了玩玩泥巴 (16)
B、做出作品很有成就感 (8)
C、作为礼品送亲朋 (3) D、展现个性 (2)
E、多学一门手艺 (1)
9.如果你喜欢陶艺您会介绍身边的朋友一起玩吗?( )
A、会 (30) B、不会 C、想起来就介绍一下
10.您做了本次调查之后,您会亲自或邀约亲朋来玩泥巴吗?( )
A、已经玩过了,很好玩 (22) B、一定会去玩 (7)
C、有点兴趣 D、不会 (1)
11.您还有那些建议:
根据三十份的抽样调查报告,得出以下的结论:
1.年轻人在对于陶艺制作上面的兴趣比较浓厚,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金钱并邀约一些朋友投入到陶艺的培训中;而且会利用制作出来的产品作为自己的纪念或者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亲人,比如遇到一些特殊的日子,朋友的生日、节日等等。
2.绝大多数小朋友都非常愿意参与到陶艺培训的课程中,想根自己的设计创意去随性随意的去制作各种造型,去体验拉坯的乐趣;同时对于父母而言也是一种亲子活动的体验感受。
3.其他一部分人群,如:青年人、中年人等,也是非常愿意去体验拉坯的过程,但是有的人会担心把自己弄脏而不愿意去体验。
陶艺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陶艺课?教学?培养习惯
美术课中陶泥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但因为美术课时间较短,美术工具袋中的陶泥也比较少,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容易犯以下错误:不会保管陶泥、没有一些好的做陶泥的习惯;缺乏一定的技巧导致作品缺乏细节。我把自己带陶艺社团的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美术组同事,同事们在课堂上实践运用后说挺实用的,今天就在这里总结一下这些经验。
一、陶艺学习的育人功能
学生爱陶、乐陶,与泥巴打交道是孩子们的天性,玩陶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1、通过对泥的抓握,锻炼孩子手部肌肉的发展。揉搓,摔打泥团使儿童的体力及身体机能得到训练。2、通过与陶泥的接触,培养孩子对物的喜爱及亲和力,改变孩子的性情。3、通过做陶,尤其是孩子要全力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对孩子的体力及耐力都是一个考验。经过这一过程使其树立自信心,成就感,锻炼其魄力及对事物的控制力。4、通过玩陶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5、通过陶艺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爱动手,爱劳动的品德。
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习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陶艺对孩子的发展有较明显的育人功能。
二、陶艺学习的习惯培养
(1)学会保管陶泥,做好课前准备
上陶泥课,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上课时发现有部分同学的陶泥由于保管不善,干干的,有的甚至硬得像石头,美术用品学具袋是按人数订购的,一般也没有多余的,这部分同学上课质量就受到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个情况,我是这样解决的:在上陶艺课的前一天晚上,把陶泥包在湿毛巾中,用塑料袋套好,放在书包里,经过一个晚上的时间,陶泥充分吸收好水分,到上课时陶泥水分充足,软硬适中,非常方便学生塑造。由于小学课堂时间短,有时一节课不够,作品没有做完,需要下节课继续制作,也用相同的方法保管自己的作品,用湿毛巾包好,用塑料袋套好,下节课来继续做,陶泥也能保持较好的软硬度,较好的解决了两节课之间材料的衔接。有了好的材料,孩子们做起来非常轻松。
(2)养成练泥、分泥的好习惯。
陶泥中一般会有杂质、气泡,练泥通过对泥的摔打,让泥中的水分和结构均匀、致密、无气孔,可塑性提高,干燥强度提高,减少成型制品的变形。分泥是做之前,孩子先统筹安排大概要把泥分成几部分,避免还只做好作品的一部分,陶泥却不够了,导致作品深入不下去。练泥、分泥是做陶泥之前要养成的好习惯,但孩子们性子比较急,拿起来就做,由于泥没有练好,泥的强韧度不够,做好的作品容易变形,例如《泥塑大象》这一课,有的孩子的象腿做好了,却由于泥的强韧度不够,承受不了身体的重量变形、倒塌。有的孩子刚做好身体,泥却不够了,最后只好做四条细细的腿,也很难支撑大象的身体。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生们失败后认识到练泥、分泥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课上,学生都会先花一分钟时间做好练泥、分泥的准备,因为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功。”
(3)养成随时收拾陶泥的好习惯。
上课过程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做作品时,会产生一些细小的泥屑和小泥块,这些泥屑小泥块有的被孩子们散落在桌子上,有的被孩子弄到地上,踩的扁扁的粘在地板上,打扫卫生时扫不掉也拖不干净,这既浪费了陶泥,又为打扫卫生制造了麻烦,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孩子们想想办法如何解决,孩子们有的说用盒子装,有的说放在纸上。我拿起一块大一些的陶泥,只听见“啪!啪!啪!”几声,桌上的小泥块全不见了,原来被我大块头的陶泥粘住了。这个方法操作起来简单、轻松,听着“啪啪”的声音,孩子们也觉得很有趣,边做边收拾,下课时地面没有难看的泥块了,桌面也干净了许多。给后面的卫生打扫省去了很多麻烦。
(4)养成巧擦桌子的卫生好习惯。
每次上好陶泥课,打扫卫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孩子们不愿意擦桌子,因为陶泥粘在桌子上,比较难擦干净,一般最少要擦两遍才能擦干净,因此,孩子们嫌麻烦,我从洗车行的工人身上学了一门技术,并将它推广到我的课堂上,我还美其名曰“懒人擦桌法”,我教孩子把毛巾对折,正面擦一遍,反面擦一遍,翻过来,正面擦一遍,反面擦一遍,一块毛巾可以把桌面擦了四遍,自己面前桌子这么一小块面积擦3-4次,当然擦得非常干净了。抹布也由原来的清洗两次减少为一次,做完还评比一下最清洁桌子。把一件枯燥的任务变得有趣,孩子们很乐意做。
三、加强陶艺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陶艺一般有四种成型方法: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拉坯成型,而美术课常用前三种成型方法,我觉得这几样技能很重要:①在学习捏塑成型的时候,教会孩子掏空的方法。比如在学习第九册第7课《生动的泥塑人物》这一课时, 孩子们一般搓个圆球表示头,圆球是实心的比较重,常把身体压弯或直接掉下来,我教孩子们把圆球掏空,开口处用水糊平整,外表看来和泥球没什么不同,但重量减轻很多,而掏出来的泥正好可以用来塑造五官。(图1)学会这个技能之后,在学习《泥塑大象》、《金鱼》时,孩子们就能把这一技能灵活运用到他们的作品中了,孩子们把大象的身体也掏空了,大象身体重量减轻后,作品稳固性大大提高。而且掏空后对后期烧制也是很有利的,避泥作品爆裂。
②学习粘接的方法。因为陶泥有一定的粘性,孩子们喜欢把各个部分直接粘贴,但作品在干燥的过程中,常由于没有粘牢而脱落。我让孩子们带来废旧牙刷,用废旧牙刷蘸水,将要粘接的部位刷毛,用水粘接,这样能让作品粘的更牢固,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图2)在掌握了这个技能后,孩子们的作品保存得非常完整,在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我把它们烧制出来,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非常开心。
③学习正确的泥片擀的方法。在学习孩子们在用擀面杖擀泥片的时候,常常直接在桌子上擀,泥片粘在桌子上拿不下来,失败一次后有的孩子在下面垫张纸,可纸也容易被粘在陶泥上,颜色难看,孩子们就有问题问来了,我让他们把包陶泥的废旧毛巾铺在桌子上,试一试在毛巾上擀泥片,孩子们发现擀好拿下来很方便,(图3)在上第5册第15课《自制棋子》时,孩子们用这种方法擀好泥片为棋子上的士兵做出了各种衣服,由于毛巾花纹不同,还形成了各种有特色的肌理效果呢。
做完作品,我给他们烧制出来,孩子们小心翼翼拿着自己已经烧制好的作品,脸上露出兴奋、喜悦的神情,我心里很安慰,我一直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把陶艺课上到位,落到实处,孩子们对泥的感情会越来越深厚,我们的后代有了良好的欣赏陶艺眼光,也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更有利于陶瓷艺术的发展,对我们这个以陶瓷命名的国家“China”的陶艺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