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弘扬红色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范文1

红色旅游促进和我国对红色文化的传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红色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的行为,是国家大力倡议和支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富民工程。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是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传播者,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红色旅游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组织作用,是红色旅游活动的维护者和组织者。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就是通过对既定的人力资源采取学习、教育、培训、管理的手段,进而实现对其的利用、塑造目的的过程。开发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前提条件。如何促进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本篇文章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基本概述

1.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概念。

笔者对各个研究学家所给出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红色旅游资源人力资源就是指对红色旅游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能够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的,并能够提供红色旅游发展所需要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类的总和。相关的研究学者将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分为三类:核心人员,科研教育人员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不同于我们平常提到的人力资源管理,二者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当前所涉及到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边缘学科,主要是在宏观上对现有的和潜在的人力资源通过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发展等途径和培训、教育、就业与使用、学习、规划与配置等手段,对其所具有的潜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开发,比如说对人力资源的智力、体力、应急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进行开发,来实现人力资源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并达到对人力资源进行发掘和利用的目的。与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的开发更倾向于长线回报的投资。除此之外,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按照红色旅游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进行,以实现红色旅游行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红色旅游行业在传统旅游行业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政治性、文化性等特征,比普通的旅游行业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为了更全面的体现红色旅游的这些特点,更好的促进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参考旅游行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将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划分为现实和潜在两大类,具体划分的化可以分为五种:核心型人力资源、支撑型人力资源、依托型人力资源、支持型人力资源以及后备型人力资源。

2.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特征。红色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不仅应该具备普通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的各种特征,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1群众性。

红色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红色旅游资源就在我们身边,革命与建设正在进行中。红色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建在的革命前辈以及一些革命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国家对红色文化的倡导以及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为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培养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开发条件,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群众基础。

2.2政治性。

红色旅游是红色工程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富民工程的一部分,是为了响应国家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策略而开展的,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色彩。在这一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不仅承担了推动者、组织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的作用,还起到了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政治特征要求在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人力资源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思想教育,建立与之匹配的道德情怀。

2.3较强的知识性。

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不仅要具有普通旅游行业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管理、营销等知识和技能,还应该熟练的掌握红色地区的革命历史、建设历程、革命事迹等,并对革命精神具有一定高度的领悟。实际环境中,应该将这些知识点作为基础,运用一定的手段使其丰富化,并具有一定的渲染色彩,来感染参观红色文化的人们,促进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对革命精神的领悟。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与其他行业的人力资源相比,需要强的知识性和技术性才能够完成任务。

2.4高度的兼容性。

中国在长达数十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培养了不同专业,拥有不同技术的具有多样性的人才队伍。在政府对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倡导下,以及红色旅游文化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下,这些具有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能够在对其本行业进行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在红色旅游行业中发挥其聪明才智,为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多具有的高度兼容性不仅能够促进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2.5创新性。

红色旅游行业与普通的旅游行业相同,都是将游客作为其重点服务的对象,按照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针对游客对具有新、奇、特、异等特点事物的追求,在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下,向游客提供具有新、奇、特、异等特点的倡议和功能产品,以达到增加红色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该要求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文章提到过,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具体可以划分为五部分,我们主要这几个层面的角度出发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研究。

1.1从核心层、支撑层的角度出发

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红色旅游行业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红色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调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全国承接红色旅游的旅行社已经超过两万家,星级饭店大约10000家。红色景区当地也设立了接近200万家,红色旅游的相关就业人员大约在8000万人左右。这些数据表明了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好使比较快的,为红色旅游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还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支撑层中培育核心型人力资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条件。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在培训工作中主要呈现了范围广、参与人数多、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涉及的知识面广、参与培训层次高、激励性强等特点。

1.2站在支持层角度上看

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社团、文化艺术团体的活动也比较的频繁,为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营造出比较和谐的环境,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从08年至今,各种以红色旅游和弘扬红色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存在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国际交流会,红色社区等团体,这些团体不断的走向专业化,这些团体通过方式比如说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吸引了大量的红色文化爱好者和崇拜者,向其传输了大量的红色知识,为红色旅游提高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1.3如果站在后备层的角度

全国范围内各大旅游院校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各大院校都为红色旅游人力资源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正在源源不断的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后备型人力资源。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各个学院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为红色旅游储备了一定的后备人才。比如说每年吉林师范大学都会开展为其一个月的红色文化节,以征稿或者主题晚会的形式面向全校的师生进行了红色文化的宣传。或者部分重点大学也通过硕博论文的选题等形式培育了高级红色旅游研究和开发、管理的后备型人才,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统一的开发规划。

相关人员缺少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因而缺少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统一的规划,又由于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在人才的选择、培训、开发过程中都缺少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力资源开发,也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2.2缺少合理的培训系统。

由于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的比较快,没有对红色旅游专业进行明确的定位。导致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重培训轻开发;重视技能提升,忽略道德教育;重视实践培训,忽视理论培训等现象。这些问题大大抑制了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导致人力资源结构上不合理,管理、技术、服务等人员在人数、年龄等比例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尤其缺少高学历,国际化人才。

四、如何促进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

1.优化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构成结构。

首先应该制定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对全国红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合理科学的人才开发规划;其次,逐步对规划进行完善。合理的规划出人才开发的轻重点,实现技能与德育的双向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应该重视短期培训,还应该对其进行长期的开发。同时加强对开发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再其次,建设红色旅游人力资源数据可和信息平台,对红区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包括红区的革命事迹、红色文化等,会同当地的教育部门等其他部门,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信息平台,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现代化。

2.提高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培训质量。

首先,促进人力资源培训的规范化,坚持以人为本,参考市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培训的中心,不断对人资开发过程进行改革,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其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培训的首要地位。红色旅游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这就要求人资应该具有合格的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再其次,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对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使之符合红色旅游的发展要求,对培训内容进行实时更新,着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应急能力,培训手段应该区域多样化,促进人才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建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将培训情况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提高培训的质量。

3.建立专业化的人资培训基地,加大对国际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

设立专门的旅游教育机构,定期开展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培养国际性旅游人才提供平台。

五、结语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范文2

一、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丰南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中小学布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具体而言,即把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崭新增长点和重要抓手,并确定“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战略,努力打造富有活力的丰南教育。

二、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步骤

1.谋定后动,科学部署

为了准确把握和科学指导丰南区各学校的文化建设,我们虚心学习,积极探索,多措并举,以提升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是走出去学习。例如,组织相关人员到天津、山东、大连、四川及广西等地的名校学习和考察。二是请专家指导。例如:请山东省专家团队参与实验小学理念文化建设设计,请天津市教科院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教授等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进行理论辅导。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开展校长大讲堂和教师论坛活动,交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想法和建议。四是创办丰南区学校文化建设月刊,开辟学校文化建设有关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分析及研究感悟等的交流阵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学习、讨论和探索中,丰南区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全心投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确立丰南区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案,确定“以凝练学校核心理念为中心,以落实六大载体为途径,以实施三化工程为手段,使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工作思路,拉开丰南区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帷幕。

2.精心雕琢,凝铸校魂

凝练学校核心理念和构建理念体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心,是对办学思想、办学思路的高度概括,是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在构建理念体系的过程中,干部教师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丰南区教育局专家指导组深入各校,参与讨论,推敲定稿,全程指导。经过三年努力,丰南区83所中小学都根据本校发展的需要,结合地域环境、历史传承、办学积淀、学校特色和社会期望等因素,凝练出既个性鲜明,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理念及理念体系。例如,地处革命老区的辉坨小学和海边渔村的经安中学,分别以“传承红色文化,染红人生底色”和“浸润海洋文化,激励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对本地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形成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又如,唐坊小学和横沽小学分别以“书写六年方正字,养成终身好习惯”和“实践收获真知,笃行成就未来”为核心理念,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3.践行理念,落实“三化”

为了使理念生根,文化落地,我们在《丰南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作出详细的安排部署,以指导各学校通过“六大载体”,实施“三化”工程。

“三化”即将核心理念内化于心——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外化于行——形成师生共同的行为方式;固化于物——将理念文化的要素用图文符号固定下来。“六大载体”即通过德育文化、课堂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六方面的工作,践行核心理念,形成个性化的文化特质和办学特色。

(1)确定德育理念,推动德育文化建设

在学校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工作理念,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系列德育主题,并按照“明确主题、营造氛围,活动推进、分层实施,展示交流、评比推动,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四环节工作要求,有效整合课堂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教育因素,紧密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主题教育月活动。主要包括“三种教育”活动。一是尊重包容教育,即以大海宽广、博大的品格为切入点,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和短剧创作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对海洋精神的认识,并将这种品质融入自己的性格之中。二是和谐奉献教育,即用大海博爱奉献的品格引导师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生活在集体中,以无私奉献为荣,以创建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己任。三是勤奋励志教育,即通过大海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鼓励师生在成长的航程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培养师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师生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性格。

(2)打造高效课堂,推进课堂文化建设

为了使学校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做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形”,区教育局将课堂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将学校的核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既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及探究的学习精神,又注重培养学生高效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银丰学校在“以人为本,享受教育”的核心理念引领下,从2010年开始,着手进行有效教学研究与实验,构建“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凸显主题文化,推进课程文化建设

主题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理念生根,文化落地”的又一重要举措。为了使核心理念促进师生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行为方式的形成,丰南区大力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所有中小学均已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制,并陆续投入使用。校本教材紧扣本校主题文化,将主题文化要素分解到教材,实现了形式灵活、图文并茂、明理与导行并举、教与学并重,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4)彰显文化特色,推进活动文化建设

活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最有活力的部分,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因此,各学校根据核心理念,精心设计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使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评比和天天有活动,为师生搭建个性发展、历练羽翼的舞台。例如:君子文化的“诵读工程”,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红色文化的“读、写、讲、唱、诵”……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和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使师生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学校的主流价值观。

(5)体现独特个性,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外化于行”的保障机制,指导各校按本校的核心理念要素修订和完善制度体系,使学校制度体系充分体现学校主题文化的价值取向。目前,83所中小学均建立了以文化管理为特征的制度体系。例如,“海之骄子”“和融少年”“红色奖章”“君子少年”和“阳光之星”等评价制度充分彰显了激励性、发展性和自主性的文化管理魅力。

(6)弘扬主题文化,推进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是“固化于物”的重要方面,是传达学校主题文化和学校主流价值观的窗口,时刻浸润师生的心灵。各校在环境文化打造过程中,师生广泛参与,献计献策,丰南区教育局专家组现场指导,将理念文化要素分解成若干维度,用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集艺术性、知识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例如,实验小学西校区将“君子文化”分解成“忠、孝、廉、礼、智、信”六个维度进行设计,并按楼层布局,达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和浑然一体的效果。

如今的丰南区,学校的文化理念不仅得到更好的诠释,更唤醒师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为师生的发展提供正能量。

三、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

1.科研引领策略

为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和升华,丰南区开展了有序的专题研究,具体包括两点。一是广泛开展学校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指导各学校根据主题文化确定主课题和子课题,鼓励广大干部、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二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科研工作的检查评比和指导。丰南区教育局专家组对各校课题的开题、研究过程及结题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检查。

2.典型带动策略

2006年,随着《丰南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我们开始聚精会神地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即尝试摸索积累经验、培养典型示范引领和区域推进普遍开花。

2009年,丰南区培育出实验小学、小集小学、南孙庄中学和丰南电大四所典型学校,其在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视觉文化等方面达到预期效果,外显文化和精神文化焕然一新。这四所典型学校成功承办了丰南区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其经验为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2010年8月23日,九所典型学校成功亮相,接受全区校长的观摩,其亮点突出、看点新颖,引起强烈反响。例如,辉坨小学“传承红色文化,染红人生底色”的核心理念,独具特色。又如,于庄子小学“用国球精神育人”和稻地二小“传承中华武学精神”的核心理念,最大限度渗透了社会责任感和“以人为本,以国为先”的传统美德。

3.分层推进策略

丰南区教育局文化建设指导小组对全区83所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三类学校的建设标准、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间,并分类指导和分层推进。

4.评估激励策略

2010年,丰南区对原有学校星级评估内容和标准进行修改,加大学校文化建设在星级评估体系中的比例,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学校文化建设独设一星,既整合绿化、美化的评价要素,又对其他方面工作的评估要素作出调整,与学校核心理念对接,并形成合力。二是在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评估中对核心理念要素的渗透与践行进行考量。三是除在星级评估中强化文化建设工作外,丰南区教育局每年进行一次学校文化建设的专项检查评估,并对年度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授牌表彰。

5.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学校文化建设顺利进行,高效完成,丰南区教育局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学校文化建设指导组,负责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具体指导。丰南区教育局各科室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具体包括六点。一是督导室负责配合指导组审核文化建设行动方案,编辑学校文化建设月刊,安排分类指导工作,负责学校理念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指导、审查工作;组织校长学校文化大讲堂活动,负责文化建设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指导培树文化建设典型学校,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理论提升活动。二是教育科负责制度文化、德育文化、活动文化和特色学校建设,编辑学校文化建设月刊。三是中学教研室负责初中、高中课堂文化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及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四是小学教研室负责小学课堂文化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及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五是人事科负责组织对校长、教师的培训工作。六是各中心校负责所辖区域内学校文化建设的全方位推动,并抓好各个层面的典型示范校。

(2)资金保障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丰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每年财政拨款近300万元。为了保证学校其他方面建设工程与文化建设工程的和谐一致、低耗高效,丰南区教育局将学校绿化、美化及内外粉刷等修缮资金与文化建设资金合并使用,并统一按文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施工,达到理想效果。

四、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效果

学校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拉动了丰南区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使办学的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1.理念文化引领方向,办学特色正在形成

各学校核心理念体系的构建均考虑到地域环境、历史传承和办学积淀等因素,呈现出特质不同、风格各异的主题文化,直接推动办学特色的形成。例如:南部沿海学校的“海洋文化”,北端城区学校的“君子文化”,东部学校的“红色文化”和西部学校的“龙文化”均匠心独具,异彩纷呈。2012年,丰南区有四所学校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

2.学校文化建设助力,办学效益明显提升

学校文化建设强化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和质量强校的战略思想,使学校管理在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上,向文化管理迈进,使丰南教育品牌初具雏形。

3.学校文化建设唤醒自觉,师生行为方式改观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下,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学生的自理能力逐渐提升,文化自觉意识明显增强。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5.04.026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477(2015)04-086-03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创建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则必须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思考。

一、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调整

教学目标是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首先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有着明确的规定。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应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的特点对目标进行微调。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是教学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地方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反映在教学目标上不能一味上纲上线,提升其意识形态性。在目标设定上,应从地方文化资源的具体内容出发,以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为主。根据地方文化资源类别,确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地方文化资源既有精神层面的思想传承,也有文化传承的物质固化,对于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偏重于物质方面的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应侧重于认知目标,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认知与理解;偏重于精神方面的文化遗迹,要着重于培养情感,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精神体验。

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增补

现行高校思政课作为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一种载体,其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主流性等特点表现突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我国的主流文化息息相关,全部使用统一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材,为规范一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方便。事实也证明,这也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得力措施。但是,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内容因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效果。将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弥补课本教学内容的不足,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有着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取舍。首先要遵循政治性原则。要考虑地方文化资源是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只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文化资源才能成为教学内容。比如一二九师革命精神就适合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其次,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原则。在高校思政课中,包含着不同的教学主题。因此,地方文化资源的选取必须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否则,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也就成了空谈。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穿插其中,阐释爱国与友善的意义。

三、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的灌输法为主,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学生,而地方文化资源的介入将大大改变这一传统模式,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孕育出邯郸独特的十大文化脉系:博大精深的赵文化、华夏始祖的女娲文化、开启农业文明的磁山文化、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文化、沉雄刚健的邺都文化、雕刻精美的北齐石窟文化、豪放粗犷的磁州窑文化、感悟人生的梦文化、享誉中外的广府太极拳文化以及雄壮激越的红色革命文化。在思政课中,这些丰富的内容,可结合专题演讲、课堂情景剧、微电影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展示和再解读,将枯燥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探索性学习。专题演讲。专题演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邯郸的丰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演讲题材,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开展课堂演讲活动,从不同角度诠释对邯郸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对第二故乡的热爱,深化对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课堂情景剧。课堂情景剧是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由学生自设情景、分配角色并在课堂上以短剧形式再现的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邯郸历史名人事迹为依托,引导学生做穿越式情景剧表演,在课堂上既可再现赵武灵王的英姿飒爽,也可演绎廉颇、蔺相如的刎颈之交,还可现场挑战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微电影制作。近年来,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把微电影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可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兴艺术方式把邯郸地方文化与思政课紧密联系,通过微电影的艺术形式,用镜头记录生活,凝聚微力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四、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就其目的性而言,既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担,也担负着培养道德情感和传承价值观的责任。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知识传授、价值观的传承比较重视,对情感培养则相对忽视,这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倾向于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部分高校推行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将有关教学内容不再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而直接带领学生去实地体验。这种改革方向,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则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首先,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以突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体验性特点。知识和价值观接受过程,必然涉及到情感。不带有情感的、冷冰冰的知识传授和毫无生命活力、毫无热情的价值观说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人不仅是理性的精灵,还是感性的动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验只能停留在老师的讲解中,现实的情感体验无法真实的获得,学生对知识或内涵于其中价值观的体验,也只能是想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为体验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又进一步拓宽了这一渠道。例如邯郸成语典故众多,联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继承传统文化部分,可以将学生引领到与成语故事有关的文化遗址,进行讲解,在现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帮助。现行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更多强调参与社会实践,即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与对照。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尤其是物质文化遗址场所的介入,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例如教师可充分发挥邯郸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参观和一二九师司令部,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最后,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新方式。鼓励、引导学生以思政课中所学观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以“邯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舌尖上的邯郸”、“杨氏太极文化的发展”等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探究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实地参观、调查走访、听学术讲座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分析处理,形成观点、撰写论文。这种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实践方式,有助于打破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题、以课堂为场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从“遥远”变得“亲近”,从“空洞”变得“饱满”。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借力地方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方式,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3):106-110.

[2]叶静漪.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J].北京教育,2013(2):6-8.

[3]戈丽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园,2013(31):18-43.

[4]胡新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52-53.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范文4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赞同把知识学习单纯的用理论教学的方式来表现,并据此为手段解决学生教学内容抽象性与生活多样性两者的矛盾。[2]大卫•库伯进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3]体验式教学的终极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主体存在,关怀生命主体发展,提升生命主体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发扬了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二者都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产生于现实世界,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里,体验产生了直接的作用。[4]可以说,道德的产生就是人类道德情感体验的结果。[5]所以高校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知行统一”的教育过程,一方面,我们只有掌握和根据学生认知特性及人格发展规律,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强化德育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全面素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知识型道德教育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达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充分统一。

二、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体验式学习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思想或情感上的共鸣,具有真实性、持久性的效果。[6]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转换为德育教育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德育教育教学与学生德育养成实践中,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益探索。将地方文化优秀精华与地方高校体验式德育教育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通过创设多元文化情景,如名景、名胜、名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亲历中引起思索,并与个人的修养、修身相联系,从而上升为道德体验,达到建构意义的作用。[7]

(一)地方优秀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特征

“地方文化”属于文化地理学的范畴,但文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地方文化形成便是历史发展的结果。[8]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也是该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有机统一。[9]以永州地方文化为例,永州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中华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叶,没有根深蒂固,也就难有枝繁叶茂,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没有地方文化。可以这样说,没有区域文化之一的永州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少了一份风采。因此,我们在深入解读永州地方文化的同时,更应从地方文化的一般认识,升华到科学探索其他地方文化的特色文化现象中去。

(二)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0]中国现代德育理论构建不是凭空产生的,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德育的链条,相反它会以这一传统为土壤,吸收其中合理的、先进的因素。因此将地方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意义重大,也是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要求要把“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11]列为党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1.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注入了新内容。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重在引导和自我修养。如何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养的资源与载体,供大学生学习、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十分必要。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知识智慧的荟萃,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导向作用。

2.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实践营造了新环境。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灌输教育,背离了个性的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12]干枯的说教不应该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途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吸引学生自发地走进现实,融入生活,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地方文化情境中,或感受历史的厚重,或追寻名人的足迹,在实践中探寻人生的美德与真理,实现育人的目的。著名教育家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教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在其中感受生活世界的各种关系,践履美德,选择符合个性德性的行为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发生道德体验”。[13]

3.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开辟了新路径。在当前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如何鉴别腐朽文化与有益文化,不仅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三、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离不开本土化的国情和人情。[14]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本地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格修养的挖掘,要推陈出新,创造出立足现实、依托传统、古今融合的德育教育资源。

(一)注重理论挖掘与研究

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一是要注重挖掘与整理,要对质朴、粗犷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整合,精选出适合教育教学的内容,提升地方传统文化的引领力、影响力、生命力,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效。二是要深化研究,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途径。要在建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支持师生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剖析与解读,可通过调查报告、学术论文、课题立项等形式来帮助他们了解地方传统文化,这也为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二)加强德育塑造平台打造

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把握好新时期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将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和终极价值结合起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二是要完善专兼职德育队伍建设,为德育教育提供人才保证。要在建立好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的专职德育教育队伍的基础上,加强以地方文化研究专家、老一辈革命家(后代)、纪念馆讲解员、社区群众等为主体的兼职德育队伍。三是要注重德育资源整合,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平台,为大学生德育体验提供实在的指导和帮助。[15]

(三)推进“三进工程”深入开展

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加强大学生体验式德育工作的重点。一是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地方传统文化教材,为传统文化“三进”工程打基础;二是要将本地文化资源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可通过开设“舜孝道研究”、“柳宗元民本思想研究”、“女书与瑶文化”等专题品牌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运用传统文化。三是要突出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体系建设,学校可明确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入学时可带领学生游览地方传统文化景点,增强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初步了解;进入大二可开设地方传统文化课程,增强大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提升人文素养;大三大四则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地方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培养大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四)创设和谐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道德体验,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一是可在校园内建立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景观雕塑、悬挂地方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以地方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命名道路等等,通过物化的人文景观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利用地方传统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柳宗元笔下《江雪》的百折不挠;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直清逸;《松树的风格》体现的无私奉献等,通过对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对历史遗址的考察论证,能够起到提升品格、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三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大学生文明养成。可从“孝悌理家”、“人浊我清”等地方文化思想精髓为突破口,加强大学生孝敬父母、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基本行为规范建设,培养锻炼学生“三自”能力,促进学生文明礼仪养成。

(五)突出具体活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