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马的历史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范文1
寓言故事是按照本相也许假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并且大部门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假造的,并没有的确的按照。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工夫,有工夫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出来,并且历史自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虑的道理,学会有关于马的成语故事。以是,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符合寓言故事的分类首要是在讲述故事的宗旨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宗旨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形式,使成语更容易剖释,寓言故事的宗旨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抵触,成语故事视频下载。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自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以是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方一个班,有人嗜好音乐,有人嗜好行动,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有人即嗜好音乐又嗜好行动,那么嗜好音乐的人就是成语故事,嗜好行动的人就是寓言。
所谓寓言即有所托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天然物的拟人手法来阐发某个道理或指导的文学作品,常带有取笑或劝戒的本质。
所谓成语是言语中经过恒久应用、锻炼而变成的稳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效又相当于词的言语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你看有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它经常用精练的言语展现出富厚的形式。
特征:我不知道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①机关的绝对定型性。②意义的全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惯用性。④变成的历史性。事实上
有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⑤形式和形式的民族性。
源泉:①历史故事。②寓言故事。你知道成语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④古典文学作品。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范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历史课堂
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历史教师需要改变以前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是领路人,要着重提高历史老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们喜爱的历史老师;同时,还要丰富历史课堂的形式,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获取历史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
1.关于学生兴趣的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1讲好教科书里的插图
相比较于以前的教科书,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初中生对于图的记忆要远优于对文字的记忆,而插图与知识点密切相关,所以讲解好插图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讲解《战国七雄》这篇课文时,如果老师能凭借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精炼的历史语言把《商鞅舌战图》讲给学生听,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这一伟大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恰当地运用历史故事
引用有趣的故事,可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必定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比如,在讲南宋抗金斗争的民族英雄岳飞时,把岳飞如何在后背刻刺“精忠报国”,如何与小人秦桧斗智斗勇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就会激起学生对民族英雄岳飞的崇敬及对奸佞小人秦桧憎恨之情,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认知,也培养了学生们爱憎分明的人生观。
1.3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目前,历史课堂一般都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在45分钟的课堂里传授较多的知识,但是学生的课堂记忆效果并不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从以下途径实现:学生与老师互换角色,让学生在准备的前提下讲解自己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认知;以某一主题为中心,让学生举办某一个活动,比如,在讲授时,以“重走路”为主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模拟导游——重走路”的活动,搜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文字、实物、图片、音像资料等),了解途中重要地点的今昔变化、风土人情、自然或人文景观等背景资料,要求是写出的导游词中必须要与途中的重要战役、会议、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等内容相关,通过这项活动,提高搜集相关资料、提取信息、组织资料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2.关于历史老师的思考
对于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老师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会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课程。所以,历史老师对初中历史的教学也很重要。
2.1初中历史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初中历史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丰富的历史知识。历史的课程一般以时间为线索,但历史教学不能局限于这个时间点上,还要结合一定的空间。比如,我国的版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版图大小、组成部分不同,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名字(名字也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不同;讲解好一个历史朝代,需要把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都牢记在心。
2.2初中历史老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语言
现在,一些初中历史老师多是照本宣科,课堂上没有活跃的气氛。而要把历史课上好,老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精炼、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能大大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2.3初中老师要把握好情感观
这主要表现在对待历史的情感。虽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从历史事件中老师要善于把握好其中的情感。比如,在讲解八年史时,老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让学生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但同时要注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教政策,也要理智地表达自己对日本或其他侵略过我国的国家的态度。
3.关于历史课堂形式的思考
历史区别于其他学科,历史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从影片、建筑等中都可以学习到历史,所以对历史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书本中,可以丰富历史的教学方式。
3.1观看质量较高的历史影片
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尤其是质量较高的历史剧、历史电影,都是根据事实拍摄的。历史影片以其形象生动的情节、学生熟知的影星肯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建党伟业》等历史影片都较好地反映了历史事实。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3.2参观历史故地
历史故地呈现在历史发生时的真实情况,对中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通过亲自观看历史故地,可以触摸到历史,感受到历史的氛围。比如,当学生们看到北京颐和园看到断壁残桓时,就会有触目惊心的痛惜的感觉;当学生们亲自“钻”地道时,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冀北农民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宋书林.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兼谈《近代文化》(一)的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07).
[2]马心良.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新闻世界,2011(07).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范文3
关键词:配置;生死观;升仙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祠堂,是汉代墓葬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材料上可分为木构与石构。石祠堂集中分布在今天的鲁西南部和苏皖两省北部,祠堂中保留了大量的汉代画像石。本文便以东汉中晚期的祠堂画像石为讨论对象,它以宋山二号小祠堂与武梁祠为个案,在描述这两个祠堂中的画像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山东中晚期祠堂像石的基本配置:进而以东汉先民“生死观”为据,探讨这些被配置的图像的内涵与意义。需要指出,本文写作受启于美国学者费魏梅,她在有关画像石的研究中曾提出这样一个概念:“配置意义”(“positional significance”)。这个概念费氏并未发挥,但它的意思是,某一特定画像题材的意义有时并不在画像本身,而在它所处的位置,位置是一种人为的配置,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分析该画像题材的含义所在。因此,由“配置”而“意义”,便成为本文的基本思路。
一、东汉晚期祠堂像石的配置
东汉中晚期是两汉以来兴建祠堂的高峰段。相应地,祠堂中的画像石也在此时进入了成熟期:它们的内容和配置似乎遵循着约定俗成的营造法则,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文不妨以东汉末期的宋山二号祠堂和武梁祠为例对画像的基本配置加以说明。由于祠堂一般为南北朝向,且不设门扉,所以仅就其东、西、后壁加以分析。
图一是宋山二号祠堂三壁的平面展开图。东西二壁像石都分四层而设。西壁的最上层端坐的是西王母,东壁的相应位置则刻绘着东王公。这一对汉代仙界的男女主仙在体态上并无很大区分(虽然在本图中西王母的背后多出一对翅膀,但大多数画像中,东王公亦有相同的特征。),其身份的界定主要在于冠饰:西王母佩戴着她标志性的方胜。而东王公则是山字冠。两位主仙周围环以一些配套的仙人仙禽,诸如双腿坐蛇尾状的有翼小仙,以及捣制仙药的玉兔之类。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祥和的仙境。第二层刻绘的是人物,西壁具体故事不明,但从其中人物的形体穿着看,是凡而非仙。东壁描绘的是孔子见老子的情景。接下来的一层里,西壁仍然叙述着一个历史故事:管仲射小白。而东壁呈现了一幅热闹的庖厨图。两壁的底层都是车骑图。后壁的石面分为两层。上层的左边(西边)是一幅双阙夹楼图,楼分两层,有男女坐其中受人拜谒、侍服。阙楼右边(东边)刻有一株枝叶盘结的大树,几近楼高,树下站有一匹解辔的马,以及空乘的四维轺车一辆。这层楼阁图的高度相当于侧壁上三层的高度。在后壁下层,也就是侧壁低层的高度,同样是一幅车骑图。只是较之两壁的车骑又复杂了些。该祠堂的屋顶石缺失。
图二是武氏祠的展开图。与平顶的二号小祠堂不同,它是悬山顶房屋式建筑,其屋顶前后坡刻满祥瑞图。由于屋脊突起,所以该祠侧壁(上部成三角形,又称山墙)要高于后壁。东王公、西王母仍然是占据在两壁的最高处(山墙上)。在下面长方形的区域中,东西壁二三四层如连环画般的排满了若干历史故事。与宋山二号祠堂一样,两壁最底层也是刻绘车骑图。只是东壁的车马旁又添加一幅庖厨图。其后壁分为两块,上部同样是历史故事,下部是同层分布的车骑及楼阙图。
可见,神仙人物、历史故事、双阙夹楼和车骑图是这两座祠堂所共有的母题,并且它们从位置分布到具体画面都非常相似。那么,其他祠堂中是否也有这些内容的像石?答案是肯定的。宋山其余三座祠堂以及南武山祠堂的布局与上两祠完全几乎相同。而武氏祠前石室(即武荣祠)、左石室虽然形制较复杂,在后壁附有小龛,但仍然未脱上述主要元素。
向前追溯,这些基本画面实际上在早期祠堂中便有对应的雏形。在笔者披阅的资料中,东汉早期的山东五老洼二、三石是楼阁图的最早代表。第二石中的树、楼搭配图像,以及第三石中楼阁中人受人拜谒的场景结合起来便与是一幅完整的晚期后壁石图(所以,尽管没有完整的位置复原图,我们仍可以推断出此二石的位置)。同样,瞳里村画像石与纸坊镇敬老院第十三石等等也都可视为中晚期后壁石的前身。纵观整个东汉。祠堂后壁石的画像内容基本是固定的,都包含楼阁或拜谒图(东汉中期以前两者开始合为一体),它们并不一定是后壁石的全部,但却总是重点部分。至于东西侧壁的石面变化则相对较大。正如信立祥先生在著作中提到的,西汉晚期,西王母还没有被人们视为仙界首领,而与之身份相对的东王公则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才被造出。因此早期东西侧壁的最上部并非王公王母,而由一些仙界神怪代之。此外。车骑图并不是一开始便作为固定画面出现――许多早期像石中并不包含这一内容,即便有,分布位置也不固定。我以为,到东汉中期侧壁的内容才固定下来。滕县西户口(公元122年)的两块画像石布局已相当规整,其构图甚至比晚期更加繁复,上下合计有八层之多(但这似乎是西户口的地方特点,并不具有普遍性)。值得注意的是,它侧壁的中段是享乐和人物的图像,而非晚期常见的历史故事。也就是说,历史故事图直至晚期才逐渐成为主流。
至此,可以这样归纳:作为神仙人物和楼阁拜谒的像石贯穿整个东汉祠堂,它业已成为整个东汉时代像石配置的基本构成。车骑图在中晚期被固定下来,享乐、狩猎等图像则是东汉中期的特点,而历史故事应视为晚期特有的内容。
现将东汉中晚期石祠像石的基本格局表现如下图:
概括言之,东西两壁的图像是对称的,从上到下依次为神仙人物、享乐或历史故事以及车骑出行。后壁一般有两大基本内容:上层的双阙夹楼以及下层的车骑(不排除个别祠堂在此基础上再添加歌舞或历史人物,如滕县西户口出土的祠堂部件)。在平顶式祠堂里,后壁楼阙图的高度相当于东西壁车骑图以上的部分。对于较为复杂山顶式,楼阚图与歌舞等图同高,王母王公高踞三角形山墙,凌驾两者之上。从上图示看,东西侧壁与后壁在画面内容上没有关系,可视为三个独立部分。然而在视觉上效果上,底层统一的车骑图仿佛线索,把原本无关的三壁贯穿在一起。这是否就是先民们的真实意图呢?通过这些图像,他们究竟要表达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有赖于对石面内涵的挖掘。
诚如费魏梅女士所说,“配置意义”是解读像石内容的关键。在此,笔者不妨将这一概念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使用。像石,连同其所出的石祠,都是“配置”在汉代思想文化这个大语境下,是当时人们根据某种观念刻意而为的作品。因此,若要准确破释像石的内涵,必须首先考其制造者受其时代影响的内在动机。具而言,就是要从文化角度分析汉代先民的“生死观”。
二、东汉“生死观”述略
生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各朝各代的人们总是孜孜不倦的试图对两者进行解释。大致来说,其基调是渴望生命而畏惧死亡,或者说,对死亡的本能恐惧激发了生存的欲望。周代 青铜器上的铭文告诉我们,“祈眉寿”的观念早在彼时就已深植于人们脑中。但是,再长的寿命也会到达尽头。所以一种更高的心理诉求应运而生,这就是不死――无限制的延长生命直至永恒。这一诉求至迟在春秋时期便已经非常普遍了。几乎是与此同时,“仙”的概念也悄悄形成并日趋完善。“仙”的最基本的特质就是“老而不死”。余英时先生曾经分析,东汉以前,仙是“彼世性的、离群索居的”,“割断了所有世俗关系”。而不死,恰恰相反,完全是出于对生命及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留恋,是彻头彻尾的“此世”。求仙思想的流行使仙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渐渐与此世不死合而为一。立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求仙只是手段,不死才是背后的目的。既然不死是出于对世俗世界的眷恋,这也便不难解释为什么仙界总是被设想成人间的模式(本文所要提及的画像石便是一例,文学作品中亦有反映)。还需要指出的是,东汉先民概念中的仙界是以居于昆仑山的西王母为核心的,这与有汉之前蓬莱三山属于两个不同的神仙体系。
以成仙回避死亡终归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期盼。死亡的必然性直接否定着成仙不死的说法。于是,新的升仙方式形成了。即死后成仙――它可能是人们“求其次”的妥协之计(晋人葛洪将如此成仙者归为“下士”),也可能是神仙方氏的自圆其说。如此,成仙主体的范围悄悄扩大了,不仅人可以,在人死后,灵魂(或说魂魄)同样也可以。进一步看,尸解成仙的说法主要是基于两点先决条件:一是人有灵魂,二是灵魂不灭。这两种默认缺一不可。前者实际源于“万物有灵”的古老思想:仰韶时期先民对早夭儿童施瓮棺葬,并会在瓮顶留一小孔,目的就是为了让灵魂得以散出。至于后者则应该是东汉较为主流的认知。虽然一部分唯物论哲学家,如王充,持反对意见,但正是他们的大力针砭反而证明了灵魂不灭的思想普遍。此外,本文涉及的墓葬文化中也有大量实例证明此说。如山东苍山汉墓题记写道:“……立椁毕成,以送贵亲。魂灵有知,哀怜子孙,治生兴政,寿皆万年。”一个冲突的说法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逝者的魂魄似乎总是与“阴曹地府”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人死后是要入地,而并非升天。在某种程度上这的确反映了汉人对身后世界概念的冲突,但与灵魂升仙的观念并不必然相悖。《太平经》中的说法也许可以作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重生者独得道人,死而复生,尸解者耳。”并且,“尸解之人,百万之人乃出一人耳。”如此看来,只有少数得道高人(的灵魂)才能在死后成仙。而其余则应该是归入地府了。
综上所述,无论生死,东汉人都向往成仙,并将之视为永享富贵的重要或说唯一的手段。“生时求仙”实际正表达了对现世的留恋,在此基础上,人们构建出一个富有众多世俗元素的“仙境”。另一方面,“灵魂升仙”虽然有相当难度(“百万之一”的比率),但并没有使东汉先民放弃这一希冀,相反,他们想尽办法也要促成这一目的。两者在本文讨论的像石上被巧妙的结合起来,这一点将在后文中详细阐述。
三、画像配置的意义分析
文章第一部分提到,三壁画像的底层都安排了车骑图像。本文对固定画像的意义探讨将从这一共同点人手。
由于东汉中期祠堂复原的资料不足,现仍然以晚期祠堂为基础分析。
宋山二号祠堂的展开图上(见图一)不难看出其西壁底层的画像是不完整的。图中一人拱手施礼,但他的对面只刻绘了一匹马的前半身以及一条车顶盖。这一未尽的画面在紧挨的后壁上完整地体现出来:后壁车骑图的左端(西端)是一辆车的后半部,正好与西壁的马衔接。串联两壁底部,我们看到共有三人――他们已从原先乘坐的轺车上走下来――恭敬地向乘坐四维轺车的主人施礼。同样的,东壁画像也可以连贯地联缀上来:一妇女跪拜主人,其后应该是她的轺车。如此,这三幅车骑图实际上是可以首尾相接、合成一幅完整画面的。
武梁祠东壁底层画像部分漫漶,无法具体探讨。但武荣祠底层的车马图(位于小龛的侧壁与后壁上)同样也是连贯的。根据榜题,小龛后壁的四帷轺车为“令车”,主车前的轺车分别是“贼曹车”、“门下游檄”、“门下功曹”。主车后是“主簿车”与一卷棚大车――这些实际都是令车的导从。此外,宋山一、三、四号祠堂,武氏祠左石室和南武山祠堂的情况也相仿,规格最高的四维轺车总是只有一辆,且都位于后壁,东西壁则是档次较低的导从车骑。所以,本文有理由认为,固定图像中的车马图并不是三幅,而是一长幅,它把一个情节分三壁而绘出――至少在东汉晚期如此。
主车(四维轺车)一律位于后壁,这多少暗示了整幅车骑图与后壁画像的密切关系。在后壁上层二层楼阁旁边(一般是东边)通常配有一树,树下或独拴一马(如宋山四号小祠堂),或停空车一辆以及解辔的马匹(如宋山一、二号祠堂,南武山祠堂、武荣祠与武氏祠左石室)。这些空车与下层主车的基本规格是一致的。在宋山二号祠堂中,两车甚至连车身花纹都一样。所以,楼边的空车实际上就是下层的主车。也就是祠主的出行工具。由此可以推断,下层车马出行的目的地是上方的二层楼阁。武梁祠后壁画像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在同层分布的车骑、楼阙图像中,车马行进方向正对楼阁。实际上,即使两图分别位于上下层,其关系也不难判断。再次以二号祠堂为例,其车骑图表现的已不是“出行”。而是“抵达”,不仅前后导从下车行礼,就连祠主本人也已从车中走出。画面转至上层,主车安然停放在树下,而主人已坐在在楼阁中受人拜谒了。这样一来,车骑图与楼阙图共同构成了一幅叙事性画面,并且,构成画面的两个动作(出行与接受拜谒)时间上前后相因。
信立祥先生在著述中对两图作出解释,认为该画面表现的是祠主夫妇从地下世界赶往祠堂接受子孙拜祭的情形,与仙界没有任何干系。这一论断主要基于两点:其一,图中的树木、双阙、楼阁都是墓地的象征物。其二,树下人引弓射鸟的图像表现的是墓主子女在为祭祀活动准备“牺牲”。笔者认为此说尚有商榷余地。关于祠主夫妇从何处来,图中没有明确显示。但根据汉人对身后世界的看法,从地下坟墓中来的是说得通的。基于同样的理由,出行的目的地便不应该是祠堂,而是仙界。撇开生死观引出的推理,画面自身实际也传达着种种与仙界相关的讯息,与信立祥先生的两条论据稍有冲突。
首先对第一条论据进行探讨。的确,画面的主体部分在形式上与汉代墓上建筑非常相似:楼阁是祠堂,双阙是墓阙,而树代表墓树。但仅仅相似并不意味像石所描绘的便必然是人间景况。在深究这一问题之前,笔者以为有必要探讨阙与树的真正内涵。
引《史记・孝武本纪》中的一段文字:“公孙卿言汉武帝日:‘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甫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武帝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并使卿持节设具而后神人。”按《说文》:“阙,门观也”,段玉裁注:“《释宫》日:‘观’谓之‘阙’,此‘观’上必加门者”。也 就是说,观与阙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阙是双观之上另加一门),因而两者的功用也应该是一样的,亦即“至神人”。为何阙可以使神人至?且来看画像石的榜题。四川简阳鬼头三号石棺上双阙之上便清楚的刻有“天门”二字。(图三)
曾布川宽曾对此有深入研究:他指出“天门”在中国古代有两种解释。一是天帝所在的紫微宫之门,一种是西王母所在的昆仑山之门。即一为“神门”二为“仙门”。总之,天门便是神仙世界的门户。“门户”自然具备出入的双向功能:不仅可以引仙人下凡,亦可以纳凡人上天。司马相如《大人赋》有证:“排阊阖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据《说文》:“阊,天门也。楚人名门曰阊阖”)。姑且不论阙的神异色彩。阙原是宫门。而把阙作为“墓门”却在汉代方兴(至少目前为止没有资料证明汉代以前便有墓阙),李白《忆秦娥》吟:“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应该也可视为佐证。在墓前仿照宫前立阙固然可以用视死如生解释,但联系汉人对灵魂升仙的渴望,有理由推断墓阙同样具有“天门”的含义――准确的说,是将“天门”搬到地上,为灵魂的升仙提供便利。我们讨论的后壁像石上的双阙虽然没有明确榜题为天门,但这认知却从各个细节上透露出来。托住阙顶的往往是一只人立状的熊形怪兽,在笔者所阅的资料中,并不见将支顶物作如此雕刻的实例。是以,就不能将之理解为人间建筑的简单重复。汉人刻立熊支阙,应该不是单取其孔武有力之意。人立的造型表明熊有别于一般猛兽,具备某种灵性。《山海经・中山经》道明了熊与神仙的关系:“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入神人”。既然熊与神人同出入,那么熊与神人便是同样属于彼岸世界了。另一个更为明显的“空间标志”是双层楼阁顶部的神鸟与仙人(东汉中期,他们便开始在楼顶出现,晚期则几乎成为定制)虽然这只是“附属性的次要物象”(借信立祥先生驳土居淑子语),但也并不是随意被刻绘在石面上的,之中必然含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由以上分析可得出,像石上双阙虽然与墓阙相似,但却是天门。
至于树,早在上古时代便被我国先民崇拜。《墨子・明鬼下》中提到:“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位”。古代圣王尚且如此重视树木,后世凡人就更加如此了。考古学的发现则为这种古风提供了实物证明,商代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了六棵“神树”,而汉代“摇钱树”(实际上也是神树,因花叶由钱制成故又名摇钱树)也是风靡一时。神树上有立鸟,果实,云气等装饰,而钱树上除了铜钱,更有鸟雀(位于树顶最高处)、西王母、仙人仙兽等形象。与上述实物神树不谋而合,像石上树木周围也伴有数雀鸟,或飞翔或栖息。如此,所谓“墓树”同样也是神树。与同时代的“钱树”相比,此神树少了西王母等仙人形象,但其实这些画像被转移至东西侧壁――在平顶小祠堂中,神仙图像与“神树”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线(见图一)。
既然阙是“天门”,树是“神木”,那么,整幅“双阙夹楼图”的所在理应是仙界。可以看到,汉人在不死企望的驱动下将仙界的一些元素引入现实生活,而同时他们也在前人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喜好建构神仙世界,那便是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加以描绘。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重合。像鸡与鸡蛋的关系,我们很难梳理清究竟是谁生出了谁。或许可以说,像石上的仙界楼阙在模拟凡间建筑的同时还原了被凡间建筑模拟的自身。
现在分析信立祥先生的第二条论据,即射鸟祭祀说。本文以为,单从后壁石中能只看出祠主受拜,至于受祭则显得证据不足。祭祀说的唯一理由是射鸟为“血食”。但有学者指出,汉代牺牲是按五行配物的理论决定的,羊、鸡、牛、犬、彘五种动物分别与木、火、土、金、水相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五行极盛的汉代,人们是不会随意改动与之相配的东西。何况,并没有证据证明汉人曾烹鸟而祭。射鸟的动作究竟蕴含怎样的意味呢?鸟由于其飞翔的特性被视为拥有沟通人间仙界的能力――这一点单从汉画中屡见的“鸟拉云车图”中可以得出,加之其西王母“随从”的身份(如三青鸟,三足乌),鸟想必也被汉人当作神仙来尊崇。为什么汉人要杀死具有神性的动物?弗雷泽在《金枝》中的分析也许可做为答案。《金枝》第五十二章名为“杀死神性动物”,其中第一节说的便是“杀死神雕”。阿卡契曼人在每年的配恩斯节中都会杀死一只鸟(他们所认为的神物),并相信他们扑杀的是同一只鸟。因为“把生命从一个渠道上岔开,它会自由的流入另一个新渠道,被杀的动物会复活,进入新的生命期,具有青年的朝气和经历。”。汉人与阿卡契曼人的地理位置虽相距千里,但在萨满教影响遍及全球的背景下,说他们思维相似并非无端。顺着这条思路,大致可以作出如下判断:射鸟是一种巫术般的手段,其目的是追求鸟的“复生”。将“复生”图刻在祠主所在楼阁旁边的用意是显然的,但它被微妙地转化了:它不是帮助死者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复生――这一努力已在死后立即举行的招魂仪式上宣告失败,而是追求“新的生命期”,即灵魂在仙界的生活。
本文以上探讨了后壁像石的内涵,论证了楼阁双阙等是仙界建筑。接下再讨论东西二壁画像。中期祠堂之中,顶层神仙人物下的大幅空间常刻绘歌舞宴饮场面,有时东壁会加上庖厨图(或者全部为庖厨图)――实际上是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发展到晚期,庖厨图――或准确地说,祭前备食图――仍可见于一些像石(如武梁祠),而歌舞宴饮等享乐内容几乎完全淡出,让位于反映儒家价值观的历史故事图。然而,无论享乐还是教化,它们所代表的空间都不是现实世界――与对后壁图的释读一样,笔者将从画像本身并参以汉人生死观来说明这一点。
如图所示,享乐或历史故事图与后壁楼阙图的底边是平齐的,对于较复杂的山顶房屋式祠堂而言,两者的顶边也处于一条直线(见图)。既然两图的位置在垂直方向相同,那么与楼阙一样,享乐、历史故事也应该隶属仙界。我们还可以从图像细部读出这一点。享乐、历史故事图空白的地方经常会填刻雀鸟。显然,雀鸟并不是作为场景故事的构成部分存在,它更像装饰物,附属在主题之上。联系前文关于鸟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神性的符号,暗示了主题图像所在的空间。雀鸟之外,还可以看到更明显的提示:宋山二号祠堂孔子见老子的图像中出现了龙(或夔),三号祠堂东壁第二层双人首、单兽身的四足动物――这个形象曾经出现在西王母的画像上方,作为仙界的神怪出现(见纸坊镇敬老院画像石第七石)。
如若去除位置和附属图像的因素不谈,的确很难断言乐舞图像不是人间的奢华享受。这正是汉人生死观使然。文章第二部分提到,求仙是为了更长久的享受人间富贵,因此,仙界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模拟了世俗生活,或者更准确地说,将世俗生活“去粗取精”,进行了非常理想化的提炼升华。于是,生前死后的区别不甚明了,人间仙界的界线暖昧不清。升仙后的灵魂过着与生前无异,甚至更为美好的生活。享乐图在内容上是人间的,但发生地点和意义所指却是仙界。
这种对身后生活的描绘最终被儒家的教化取代。历史故 事虽然多样,但都不脱忠孝仁义等核心价值。周公辅成王、李善保幼主等表现的是对君主的忠诚,而对夫君兄长的忠诚主要反映在楚昭贞姜、秋胡戏妻、齐义继母、梁节姑姊、鲁义姑姊等几幅图中。表现恭孝的有老莱子娱亲、丁兰供木人、义浆羊公若干。义勇的精神则在荆轲刺秦、专诸剌吴等图中有所体现。但是,仅仅以教化来归纳历史图的意义似乎是不完善的。笔者以为,这些图像应该包含有两重含义,对逝者与生人有不同的意味。重审上文所引《太平经》的“重生者独得道人”一句。尸解成仙并不是人人可为,关键条件就是能否得“道”。东汉时期的“道”多少已经偏离老子道德经中“创生”的“道”,而吸纳进了儒家思想。《太平经》中反复出现忠、孝、兄弟和睦、亲邻融洽等美德,并将之作为升仙的基础。把这些“美德图”刻绘在祠堂里,一方面可以说是彰显祠主(逝者)的德行――且不论他生前是否真的拥有这些美德――以帮助其灵魂升仙。另一方面便是对后人的教化。这些教化是以劝诱的方式进行的:它把握人们渴望成仙的心理从而进行诱导性教育,昭告子孙若想升天成仙,首先就要得如此之“道”。
至此,三壁图像的象征及内涵都已阐明。我们得到一副完整画像。中间部分(也是最醒目的位置),讲述了先民对自己死后归宿的理想安排:祠主肉身死后,灵魂从基地中乘车马出行。他的出行阵仗是与生时一样的,有导有从,有迎有送。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因为死亡而被怠慢。出行的目的地,是汉人心中灵魂的最佳去处:仙境。无需质疑,祠主的灵魂终于成功升抵神仙世界。他从马车上走下,进入楼阁(也就是其最终的居所)。在那里,有妻妾的陪伴(位于二楼的女性),仆从的侍服以及宾客的礼拜。以上的内容以一咱动态的叙事性手法表达出来,它在时间上是延续的。侧壁的中下部分的图像则倾向于表态的叙事,或进一步详细描绘身后世界中的幸福生活或以宣告死者德行(也许是对仙界使者之类)的方式促成灵魂升仙。最后,东王公西王母两位总是出现在侧壁上端。他们不与周边的物象发生任何关系,只有人物造型而不含故事,以恒不变的姿态凌驾在上述诸情节图像之上,似乎强调其至尊地位以及一种永世不朽性。简单的说,借用英语时态表述,车骑出行与拜谒是正在进行时,宴乐图和历史图分别属于将来时(未来的享受)与过去时(已有的德行),而神仙者则是永恒的一般现在时。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范文4
人文性 角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98-01
文言文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文言文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甚至害怕学习文言文。原因之一在于教师过于强调文言文的工具性,在教学中过于侧重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讲解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文常识,翻译字句等。我们必须反思文言文教学现状,在重视文言文工具性的同时,也要看到文言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应多从人文性角度去教学,彰显文言文的人文价值。
一、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正确分析和认识文言文作品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完美的生活景象。在桃花源,人们生活幸福,相互关爱,互相尊重,一起劳作。有的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会质疑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社会形态,认为这样的社会是不存在的。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与时代背景,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一个桃花源,进而让学生明白桃花源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旨在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寄托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样进行教学,便使学生了解了陶渊明的思想情感,凸显了文言文的人文性。
二、赏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教材中的文言文往往描写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具有坚强勇敢、孝顺、尊老爱幼的特点;八年级上册《曹刿论战》中的曹刿是一个爱国、深谋远虑、细心谨慎的人;七年级上册《陌上桑》中的罗敷是一个能言善道、勤劳美丽、不畏权贵的妇女……这些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格魅力,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从中理解古人的精神品质和理想追求。因此,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把握人物的品质和个性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教师应把握扁鹊的人物特点,围绕扁鹊的故事进行透彻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有所触动,从而更能理解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感,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历史上关于神医扁鹊的史料故事有很多,如“扁鹊用针刺法救了将要下葬的虢国太子”“扁鹊投石”“扁鹊拜师”“魏文王求教扁鹊”等,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历史故事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呈现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对扁鹊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更好地理解扁鹊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文质兼美,蕴含着许多文化信息。教师可以依据文言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文本内涵。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口技》,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呈现的是口技表演者高超精湛的技艺,从这个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我们不难看出,这不只是赞扬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声节目中的口技表演,让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民间艺术的神奇魅力。再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主要论述了作者在青少年时期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教学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积极思考,可以再给学生讲述“程门立雪”等故事,请学生思考这些古代名人为什么不顾路途遥远、条件艰苦,亲自登门虚心求教,并让学生联系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谈谈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从而明白读书须勤奋方能成才的道理,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和困难。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范文5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初中历史教材配有丰富的插图,它是对教材的文字内容不可缺少的补充和说明,也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插图,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润色添彩。今天我就自己教学中对历史教材插图的运用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探索。
1.利用历史插图讲历史课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通过老师对插图的讲解,让历史知识或人物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使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学习《张骞通西域》时我就介绍了教材中《张骞塑像》《张骞出使西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三幅图来讲解本课知识。先出示《张骞塑像》,简单介绍张骞:汉中人,建元年间被任命为郎官。那时的匈奴降兵说匈奴攻破了大月氏,并用大月氏王的头骨做成酒器供单于喝酒。大月氏人因此怨恨匈奴,但是能力有限,希望有人和他们一起攻打匈奴。汉王朝此时正想消灭匈奴,因此决定派人出使大月氏。于是朝廷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出使西域。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到《张骞出使西域壁画》,它出自敦煌莫高窟的323窟,这窟,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故事,共有五组画,这幅画是第三组画,骑在马上的是汉武帝,左右是陪同大臣,汉武帝是两位侍者,手拿曲柄伞盖。汉在武帝对面,跪拜辞行的是张骞。张骞后面是两位侍从,手持双节,牵着四匹马,马上驼着丝织品。图的中间是题榜,上面刻着文字,意思是派博望侯张骞到西域大夏国去问名号。这组画面表现了张骞向汉武帝辞行告别的情景。于是张骞就与随从一起离开长安,踏上出使之旅。他在路上会遇到怎样的险恶的情境呢?最后,出示《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让学生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最后将这三幅插图放在一起展示,再次和学生一起欣赏,并提问:同学们,张骞手持的是什么?你们从他的行为中想到了些什么呢?我稍作停顿,学生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不管他们说得好与不好,学生已经从他的塑像及两幅插图中读到了关于张骞的一些优秀品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也受到爱国主义感染。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补充,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到张骞的爱国主义情怀,最后在对张骞的评价中再次将爱国主义精神扎根到学生的心里,并化解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和日常的生活。
2.讲述历史插图背后的故事
历史教学是富于情感的教学,声情并茂的讲述,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目的。教师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讲述,让师生共同置身于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深刻剖析特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如在学习中国古代艺术时,课本安排的内容较少,课标要求也较低,只是介绍作者,朝代、作品及作品的特点就显得内容非常的枯燥。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艺术品的重要价值,我们可以介绍插图背后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在作品的传奇故事中体会、认识艺术品的价值,感知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比如在学习《清明上河图》时,我简单介绍此图,全图用绢绘制而成,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风俗画。此画通过对北宋东京市民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这幅画的作者是张择端,宋朝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翰林画院画使时所作。张择端完成这幅画后,先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看了后非常欣赏,于是他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盖上了龙印。从此《清明上河图》就面世了。最后重点介绍这幅画作自问世以来,曾5次进入宫廷,4次被从宫中盗走,辗转流传,曲折离奇、多灾多难,安然无恙的被保留了下来,现在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热情,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为我们拥有这样的珍品而自豪。
3.将教材插图变成学生的故事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范文6
关键词:课程资源;地方素材;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新概念,它是保证课程实施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凡是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也很高。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从微观的角度看,课程整合包括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和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之间的整合。本文主要针对地方资源与历史教学的整合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大面撒网广泛收集
1.物――一张网
物力资源除教材外包括图书馆、网络、媒体、博物馆、名胜遗迹等。博物馆如苏州三香路上的革命博物馆就有中国时期历史照片、历史文件、实物等。此外,还有民俗、戏曲、佛教、园林、苏绣艺术、碑刻等博物馆。名胜则有水面开阔、疏朗明净的拙政园;依山傍水、古朴清幽的沧浪亭;石峰林立、假山盘旋的狮子林……
它们共同编织出一张历史的网,共同汇合成一条历史的河,共同造就出一个历史的宝库。
2.人――收网者
相对于存在的物而言,人具有独特的能动性。可以说没有了人的参与,物也就失去了它的教育价值。这里所说的人既指学生,又指教师,更指知晓苏州历史文化的任何个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在资源的整合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联系地方资源和历史课堂教学的桥梁和纽带。而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教师择业早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有许多青年教师对工作所在地的乡土历史资源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在自身努力学习的同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把师生互动的范围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准备和课后活动中去。不仅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更应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
二、着眼教学精挑细选
1.从心理学角度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与社会环境的长期交往,他们往往对自己熟悉或亲近的环境、地点、人物较尘封的历史更为注意,这就是地理上的接近性和情感上的接近性。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在“做中学”,认为“生活即教育”。而班都拉则有著名的“社会学习论”,主张榜样、环境的作用。古运河畔寒山寺钟声悠扬,七里山塘水流缓缓,灵岩山吴宫遗址随处可见,山麓安卧名将韩世忠,天平山金秋枫叶缤纷,范文正公祠堂坐落其中。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眼前。苏州的运河、苏州的老街、苏州的园林、苏州的山水,它们曾共同见证了苏州的历史,它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
有人说,让山区的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北京天安门》去感受“雄伟”“高大”的时候,让学生去看一下村上那棵老槐树或许会更直接有效。诚然这个例子可能夸大了一些,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表明用生活中的事物,用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素材来举例,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并通过“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从培养人文素养看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不断积淀,作为一名苏州学生,生于这样的环境,亦或是长于这样的环境。他们多多少少会听到一些关于苏州的传说、关于苏州的名人、名胜、名菜,甚至是民俗、民风。有了已有知识的铺垫,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豪感,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得意”的光环下去探索新的知识,在积累中提高人文素养。
三、立足课标发展创造
现代教学就是立于科学而达于艺术的教学。创造性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说是实现艺术教学的一种伟大尝试,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1.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精彩的导入能迅速地使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而利用地方素材作为新课导入的引子,会给学生一种亲近感。如,讲授“科举取士”先问学生:“苏州有个地方叫三元坊,你们知道这个地名的来历吗?”(是因为曾有一位苏州书生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而得名)。此处可到实地拍一些照片以加强直观性。
2.举作例子,加深知识的理解
(1)枯燥内容趣味化
许多学生会认为学历史就是“背”历史,太枯燥无味。其实历史是丰富而流动的,对于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多举一些实例会加强历史的生动性,中学教师应以讲故事、讲知识为主,而不要过多地罗列原因、意义、评价。同样,学生也对历史故事情有独钟。如,讲汉武帝时介绍苏州的朱买臣曾被召至会稽郡,巩固西汉统一,加强民族融合。而“覆水难收”的小故事则让学生在笑声中深刻地记住这样一个人、一个皇帝、一个朝代。
(2)复杂内容生活化
历史就在生活里,生活就在历史里。变复杂为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历史直面化、形象化。流连于七里山塘去感受当年繁荣的苏州经济;泛舟于环城河上去遥想千年来曾经过的船只;登高于天平山顶去体会苏州人对范仲淹的怀念;隐身于园林之中去感悟文人墨客们的心境;侧耳聆听那寒山寺的钟声,你是否听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吟诗声,你是否感悟到了岳飞那“三声马蹀阏氏血,五伐旗枭克汗头”的豪情和伤感?
这些名胜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置身于如此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几百年或是几千年前的历史一幕,达到一种“无声(教师的语言描述)胜有声(学生与历史的交流)”的教学意境。教师的职责是“用教科书教”,而非“教教科书”,不应成为教科书的奴隶。在符合课标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更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启明.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45.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