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班感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班感言范文1
关键词:干粉砂浆;配合比;稠化剂
中图分类号:TU57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Dry-mixed mortar, as high-tech "green" new building materials, plays a key ro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Dry-mixed mortar,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Dry-mixed mortar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Dry-mixed mortar;mix proportion;thickening agent
引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干粉砂浆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的认同,是我国继混凝土后,实现商品化、逐步替代现场混合搅拌的又一“绿色”新型建材。随着建筑业对建筑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继而对干粉砂浆的性能、功能性和耐久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干粉砂浆的开发应用成了当前迫不及待的研究课题[1]。
1干粉砂浆及其优势
干粉砂浆是经干燥筛分处理的细骨料与无机胶结料、保水增稠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添加剂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混合物,以袋装或散装形式运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又称作砂浆干粉料、干混料、干拌粉,有些建筑黏合剂也属于此类。干粉砂浆在建筑业中以薄层发挥粘结、衬垫、防护和装饰作用,建筑和装修工程应用极为广泛。
传统砂浆大都在施工现场拌制,因材料来源不固定、储存过程变质、配合比例变化大、拌和均匀性差等,造成现场拌制砂浆强度不稳定、抗渗抗裂性差、收缩大。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
干粉砂浆依据用途的不同,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有: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界面剂、磁砖粘合剂、填缝剂、内外墙腻子、防水砂浆、地坪砂浆、自流平砂浆、修补砂浆、早强砂浆、粉沫涂料、彩色装饰砂浆、保温砂浆、无收缩灌浆等。
干粉砂浆相对于在施工现场配制的砂浆,具有以下优势。
(1)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提高工程质量。
(2) 施工功效提高,有利于自动化施工机具的应用,施工速度及施工效率明显提高,能够缩短施工工期。
(3) 对新型墙体材料有较强的适应性,有利于推广应用新型墙材。
(4) 环保利废。生产干粉砂浆可充分利用大部分的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矿渣、石油冶炼渣等,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占用大量的生活、生产用地,而且防止污染环境,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5) 使用方便,便于管理。
2干粉砂浆性能的影响因素
(1) 原材料组成
1) 水泥
水泥的用量和水泥的强度是砂浆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水泥的强度等级越高,用量越大,砂浆强度就越高,其用量与强度基本呈线性增加。
2) 粉煤灰
粉煤灰可以提高砂浆的和易性,在水泥安定性允许下,可部分取代水泥,但随着粉煤灰取代率的增加,其强度降低。在采用高等级水泥时可以尽可能多加粉煤灰,既可提高砂浆保水性以及和易性,也可节省成本。
3) 外加剂
最常用的外加剂是稠化粉。稠化粉主要是提高砂浆保水性和砂浆的施工性,改善砂浆和易性,但掺量对砂浆强度有影响,掺量太多,会降低操作性能,强度会大幅度降低。采用复合稠化粉代替单一稠化粉来改善砂浆的性能,会大大降低成本。
4) 砂
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会影响砂浆的塑性及其硬化体的力学性能,砂颗粒的形状也会影响砂浆的工作性。颗粒越接近球状,砂浆越容易操作。同理,圆滑表面的颗粒比粗糙颗粒的和易性要好[3]。
砂的细度模数大小影响砂浆稠度,细度模数太小会降低稠度,增加用水量,增加砂浆的收缩性,降低强度,反之,影响保水性及其使用性能,导致稠化粉用量增大,增加成本。
砂浆试配前,首先要控制砂中石粉的含量,因为石粉过多,会造成砂浆黏度增大、用水量大、强度降低。其次要对机制砂中粗砂、中砂和细砂进行筛分和调配,使之满足中砂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控制在 2.0~3.0,最好在2.2~2.6。
(2) 配合比设计
1) 根据技术规程进行配比设计,合理选择砂用量,确定灰砂比,选择用水量,达到设计砂浆稠度;试配时应考虑稠度损失,可根据情况加缓凝剂,根据试配及气候,稠度可适当放大20mm。
2) 水灰比越大,强度越低。
3) 在砂浆强度以及和易性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加粉煤灰,特别是高等级水泥。
(3) 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干粉砂浆进场后,应分类、分等级存放,应采取避雨防潮措施,干粉砂浆应根据规范搅拌,规定时间内用完,在使用前应进行砂浆检验,各性能应符合施工要求。
控制用水量和水料比、搅拌均匀,保证养护。
3目前,我国干粉砂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根据当前我国在干粉砂浆方面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成本较高。由于产品成本的抬高,使用过程中在施工方遇到较大的阻力,受施工方当前经济利益的影响较为突出。
(2) 技术不成熟。由于还缺少完整的相应规范供给生产、施工使用,且没有相应的技术保障引导施工,制约了干粉砂浆的推广。
(3) 砂浆品种欠缺。国外已经开发了逾千种的干粉砂浆品种,而我国则还不到百种,在使用中出现砂浆不配套、不满足功能的现象。
(4) 投资大。生产线一次性投资大,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因此干粉砂浆生产企业相对贫乏。再者,由于干粉砂浆的技术含量高,在利用地方材料上有一定的难度,给干粉砂浆的全面推广带来困难。
如何解决目前干粉砂浆存在的问题,让干粉砂浆的发展道路更加广阔,并得以广泛推广使用,是摆在工程领域研究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1) 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争取政府相关配套政策出台。
(2) 发展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质量。
(3) 研究开发新品种,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生产线和生产工艺,并与墙体材料相协调[4]。
4结论
今后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创新型研究和应用推广干粉砂浆,不断推进社会低碳排放、低碳能源利用及减少能源消耗,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与水平,使建设过程更环保、更“绿色”,建设后更“低碳”。
参考文献:
[1] 吴晓彤,张雪芹. 建筑干粉砂浆的生产及应用[J]. 化学建材. 2002 (06):13-15.
[2] 陈胜利, 李炳炎. 干粉砂浆的发展及研制应用[J]. 砖瓦. 2005 (1):48-50.
[3] 夏艺. 干粉砂浆外加剂的研究[D]. 2005.
分班感言范文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广泛用于乙型肝炎(下称乙肝)两对半检测。但其测定影响因素较多,有些因素会导致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本文就ELISA测定乙肝两对半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作如下讨论。
1 样本采集与处理的影响
1.1 标本严重溶血及混有红细胞的血清易沉淀或附着在聚乙烯孔内不易洗净,残留在孔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的活性,催化底物显色造成假阳性,严重溶血标本禁用。
1.2 采血试管洗涤不彻底、反复使用交叉污染。塑料试管能吸附抗原物质,样本久置在塑料管内会使样本内抗原含量下降造成假阴性。最好使用一次性玻璃试管或真空采血管。并使用非抗凝标本。
1.3 标本凝固不全,正常血液采集后30 min~2 h开始凝固,18~24 h血块完全收缩。在工作中,有时为了快速检测,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使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在ELISA测定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或附着在酶标板孔壁内使酶标记物不易洗掉,易造成假阳(阴)性结果。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或标本采集时用带分离胶的采血管中加提取。
2 试剂的影响
2.1 乙肝两对半试剂厂家较多,不同厂家出产的试剂灵敏度与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别。资料显示,不同厂家试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厂家酶标板孔间A值差>15%,标记酶的活性及显色液的稳定比较差[1]。使用劣质试剂必然导致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选择高质量的试剂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
2.2 不同方法学的检测试剂会使两对半结果出现一些不同。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常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为阴性,而电化学发光检测为阳性。除方法学的灵敏度外,还存在使用单抗或多克隆抗体试剂的差别。单抗对变异抗原或亚型乙肝标志物检测存在差异,建议试剂厂家对试剂的制备应该考虑亚型及浓度的问题。
3 操作技术的影响
3.1 加样吸嘴的洁净与否和吸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由于吸嘴构造特殊,导致清洗困难,加大了交叉污染的机会,建议用一次性吸嘴。加样器也要经常清洗,定期校准。
3.2 温浴影响。96孔酶标板结构特别,易产生边缘效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酶促反应对温度有严格要求,酶标板周围与内部孔升降温速率不同,造成周边与内部孔结果差异。干浴与水浴存在明显的差异,尽可能使用水浴,并要求固相板放入水中,减少受热不均,贴密封膜,防止污物浸入。
3.3 洗涤是ELISA操作的重要环节,手洗条件一致性较差,对结果影响较大,半自动与全自动洗板机使用不当也会影响结果。血清中残留的纤维蛋白丝或洗涤液析出结晶易使洗板机针孔全阻塞或半阻塞,造成未结合标记酶洗脱不彻底,导致“花板”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所以操作洗板机过程中要不时观察洗板机针孔内洗液的通畅状况,及时纠正,洗板机不用时应用去离子水清洗几遍。
3.4 肉眼判断结果时,显色浅不易观察,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使用酶标仪检测结果,以保证结果一致性。
4 HOOK效应影响
随着ELISA一步法的应用,一些标本中抗原含量过高,产生HOOK效应,影响检测结果。采用同步稀释测定或使用线性范围高的两对半定量法可以减少HOOK反应的发生。
5 干扰物质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大约40%的人血清标本中含有非特异性干扰物质,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检测结果。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RF)、甲胎蛋白(AFP)因子。某些自身抗体都会影响结果造成假阳性[2]。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嗜靶抗原自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Ig(s)抗体、交叉反应物质等。如RF因子可与标记二抗的FC法结合造成假阳性,补体从C1q活化,使一抗和酶标二抗的抗体分子发生变构,Fc的C1q分子结合点暴露出来,则补体C1q可将二者连接起来造成假阳性,采用56℃30 min灭活补体可降低假阳性率,高浓度的甲胎蛋白(如孕妇)在储存过程中可能形成二聚体会导致本底过深影响检测结果。
6 药物的影响
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会与HBsAg形成复合物,影响HBsAg的检出,所以一些HBsAg阳性患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HBsAg检测会呈阴性反应,导致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的出现。如临床常遇到乙肝大三阳的孕妇,为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在孕第8、9、10月常规注射200 mg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仅影响孕妇HBsAg的检出,而且其分娩的生新儿也常
出现HBsAg阴性、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等少见模式。可能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属IgG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血液中的HBsAg结合形成复合物,新生儿HBsAg检测呈阴性,用0.5 m的盐酸处理标本1 h可提高检出率[3]。为预防乙肝,部分HBsAg阴性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后的1~2周内,血清中可检出HBsAg成分,形成一过性HBsAg阳性。这可能是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HBsAg有方法能够把它检出,如电化学发光法,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后1个月内不应作HBsAg检测。
总之,乙肝两对半检测必须排除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其能为临床提供正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 许斌,朱虎定.ELISA检测HBsAg影响因素的探讨.临床检验杂志,2000,8(4):231~234
[2] 曹文飞.酶联免疫测定的干扰因素与对策.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8,10(3):60~61
分班感言范文3
[关键词] 糖尿病;白内障;小切口ECCE;术后干眼
[中图分类号] R7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1(b)-00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stoperative dry eye of patients with cataract with diabete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ni-incision ECCE treatment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April 2015 were random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were with diabet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with diabet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without diabetes, and the various index scores before operation, at postoperative 7 d and postoperative 1 mon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dry eye symptom and FL score in 7 d and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were respectively (2.86±0.31)points and (2.70±0.14)points and (7.55±3.44)points , (5.21±3.06)poi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Diabetes; Cataract; Mini-incision ECCE; Postoperative dye eye
干眼Y主要指的是因为泪液质、量或者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加上眼表被损害使得患者眼部不适的一种疾病[1]。白内障小切口ECCE手术对于泪膜稳定性会造成一定影响,有的患者术后就容易出现干眼症,部分患者可能会长时间伴有干眼症状,同时很难缓解[2]。为了有效缓解白内障伴有糖尿病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尽早帮助患者恢复泪腺功能,提高患者视觉质量,该文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采用小切口ECCE治疗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随机选自在该院就诊的100例白内障患者,现将所有患者按照患者是否伴有糖尿病而随机分为实验组(伴有糖尿病,50例)和对照组(未伴有糖尿病,50例),实验组中男14例,女36例;患者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65.6±11.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34例;患者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64.6±1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该次两组患者均实施小切口ECCE联合IOL植入手术治疗,均由一位相同的医师完成手术。术前先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倍诺喜,国药准字J20100128)滴眼,1~4滴左右,对患者实施表面麻醉,以穹窿部作为基底行一道5 mm左右球结膜瓣,行一道4 mm左右的巩膜隧道切口以及角膜缘辅助切口,前房给予适当粘弹剂注入,然后连续环形撕囊,水核分离后将晶体核转至前房,劈核后娩出晶状体核。将皮质灌吸清除以后,将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结束手术以后,涂抹适量地塞米松眼膏(注册证号H20130743)在术眼结膜囊表面,2~3次/d。术后3 d连续在局部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每隔2 h滴1次,3 d后4次/d,每个星期递减1次直到停药。
1.3 评价方式
术前、术后7 d、1个月、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干眼症状以及泪腺情况。通过该院自拟的问卷调查表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波动、干涩感、视物模糊、眼红、异物感、分泌物增多、视疲劳、畏光、痒感等。①干眼症状评分:0分:无症状;1分:偶尔会表现一定的临床症状;2分:间断伴有轻微临床症状;3分:持续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②角膜荧光素染色(FL)。0分:无染色。染色的话主要划分为轻级、中级、重级3个等级,一共0~12分。③测定泪膜破裂时间:正常:15~35 s;泪膜不稳定:短于10 s。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通过Levene进行检验,采用LSD-t进行多重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干眼症状、FL评分相对于术前均明显增加(P
3 讨论
泪膜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维持眼表上皮的正常功能以及结构,使角膜、结膜上皮保持湿润,同时将其保护好。正常的眼表面泪膜想要稳定的话首先需要维持黏蛋白层质量、水液层、泪膜脂质层和泪液动力学正常[3]。如果因为其他各种原因会导致泪膜不稳定,或者泪液分泌量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眼表发生改变,引发干眼症状。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4],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相对比较差,极易出现干眼症状。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以及白内障患者的干眼指标表明,相比单纯白内障患者而言,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泪膜稳定性显降低,BUT值也显著减少,FL着色点显著增多,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5]。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1个月BUT值比术前显著降低,术后3个月慢慢恢复泪膜,BUT值慢慢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是单纯白内障患者BUT值手术前后并没有出现显著改变。该次研究结果和朱奕睿等[6]研究报道结果(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1个月干眼症状评分(2.74±0.12)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5.22±2.31)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的结果基本相符。
其次,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7 d、术后1个月BUT值(4.61±1.33)(5.46±1.38)c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白内障伴有糖尿病患者相对于单纯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ECCE术后更早出现干眼症状,而且临床症状表现的会更加明显,也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吴娜,孙丰源,唐东润,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30(10):922-925.
[2] 薛敏,董健鸿,朱茂丽.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5(3):168-170.
[3] 夏朝霞,冯志贞,蓝育青,等.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晶体乳化术后泪膜功能变化及干眼综合征[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 19(8):116-118.
[4] 王子君,李景波,马恒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与干眼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17):212-217.
[5] 曹玉花,程绪荣,覃刚,等.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4(3):215-218.
分班感言范文4
关键词:地黄;β-葡糖苷酶;α-半乳糖苷酶;纯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8)11-0012-04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y Study of β- Glucosidase and α- Galactosidase from Fresh Roots of Rehmannia glutinosa
ZHAO Yu, WEN Xue-sen, CUI Jing, WU Wei-hong
(Institute of Pharmacognos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eparate and purify β-glucosidase and α-galactosidase from the fresh roots of Rehmannia glutinosa, and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them. Methods β-glucosidase and α-galactosidase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fresh roots with phosphate buffer and preliminarily purified by two-step salting out with ammonium sulfate and two-step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optimal activ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two enzymes were studied with pNPG as a substrate.Results and Conclusion In the fresh roots of Rehmannia glutinosa, β-glucosidase was composed of only one ingredient, while α-galactosidase was composed of three isozymes. β-glucosidase had a poor thermal stability and it was inactivated rapidly at 50 ℃, while α-galactosidase got the highest total activity at 50 ℃ and lost its activity at the temperature over 70 ℃ for a short time.
Key words:Rehmannia glutinosa; β-glucosidase; α-galactosidase; purification; property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生植物,其块根以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等形式入药。由于鲜地黄不易保存,入药以生地和熟地为主。梓醇为鲜地黄的主要有效成分,现已证明,它具有降血糖、缓泻[1]、滋阴[2]、抗炎[3]和抗肝炎病毒[4]等多种生物活性。水苏糖也是鲜地黄的主要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它可能生成半乳糖[5],半乳糖有诱导衰老的作用[6],可能是地黄中的有害成分。在加工成生地后,梓醇和水苏糖含量均显著下降,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鲜地黄产后的加工方法。目前,鲜地黄多采用烘干干燥,文献记载的烘干工艺有较大差异,主要差别是加热温度的控制。干燥模式不同导致了成品药材品质差别较大。
我们通过前期研究证明,鲜地黄中有β-葡糖苷酶(β-Glu)和α-半乳糖苷酶(α-Gal),这两种酶在鲜地黄的产后加工过程中可能导致有效成分梓醇的分解和有害成分半乳糖生成。鲜地黄产后加工的机制可能是加热使这两种酶灭活,从而避免梓醇分解和半乳糖生成;同时,烘干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为了避免梓醇等有效成分的热分解。我们围绕这一假说对鲜地黄中两种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初步研究了两者的性质,为进一步探索其在鲜地黄加热烘焙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奠定了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鲜地黄,2004年10月采挖于山东菏泽,经鉴定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地黄属(Rehmannia)植物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栽培品种“831”。
对硝基苯基-β-D-葡萄吡喃糖苷(pNPG-β)、对硝基苯基-α-D-半乳吡喃糖苷(pNPG-α,Sigma);牛血清白蛋白(Amresco);层析介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Sephadex G-25、Sephadex G-100(Pharmacia)。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1.2方法
1.2.1β-Glu和α-Gal的分离纯化将鲜地黄切成小块,加入3倍量4 ℃预冷的磷酸盐缓冲液,匀浆,于4 ℃提取4 h。提取液12 000 r・min-1低温离心20 min,取上清作为粗酶液,经30 %和60 %两步硫酸铵盐析,得初步纯化的酶液[7]。经Sephadex G-25凝胶柱脱盐,合并含两种酶的部分,经固体蔗糖反透析浓缩至较小体积,上Sephadex G-100凝胶柱(1.6 cm×50 cm,),用0.02 mol・L-1 NH4Ac溶液洗脱,流速0.5 mL・min-1。洗脱液每3 mL收1份,280 nm紫外检测结合酶活性测试。分别合并收集酶纯度较高的部分,测定总酶活性、总蛋白性,计算比活。
经过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的洗脱液,合并第一峰部分,经固体蔗糖反透析浓缩至较小体积,上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1.6 cm×30 cm),先用0.03 mol・L-1 pH 6.0磷酸盐缓冲液1倍体积洗脱,然后接入梯度混合器,以0.03 mol・L-1磷酸盐缓冲液为基本缓冲液,0~0.8 mol・L-1 NaCl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洗脱液每3 mL收1份,280 nm紫外检测结合酶活性测试,确定两种酶的位置。分别合并收集酶纯度较高部分,测定总酶活性、总蛋白质,计算比活[8]。
1.2.2β-Glu和α-Gal性质的初步研究研究经上述方法从鲜地黄所得初步纯化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以5 mmol・L-1 pNPG为底物,反应pH6.0,设定反应温度范围为40~90 ℃,每隔5 ℃为一温度点,反应10 min,测定酶活性。比较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大小,分别得两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将初步纯化的酶液分为5组,分别置于50~90 ℃水浴中保温,设定温度间隔为10 ℃。分别在0,5,15,30 min和1.0,2.0,4.0,8.0,12.0 h取出酶液,按酶活性测定方法以5 mmol・L-1 pNPG为底物测定酶活性。绘制不同温度下两种酶的温度稳定性曲线,总结其温度稳定性的规律。
2结果与讨论
2.1柱层析纯化β-Glu和α-Gal
经提取和两步盐析的混合酶液过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结果见图1。
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α-Gal出现2个活性高峰,表明α-Gal至少有2个同工酶(α-GaL-1,α-Gal-2),它们之间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β-Glu仅出现一个活性高峰,分子大小与α-Gal第一个同工酶(α-GaL-1)接近。
由于α-Gal第一个同工酶(α-GaL-1)与β-Glu均处于凝胶柱层析的溶剂前沿位置,所含杂蛋白质较多,故合并收集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洗脱液的第一个蛋白质峰,进一步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纯化,见图2。
由图2可见,先以0.03 mol・L-1磷酸盐缓冲液洗脱,出现β-Glu和α-Gal的1个同工酶(α-GaL-1-1),当增加NaCl梯度至约0.1 mol・L-1时,又出现α-Gal的1个同工酶(α-GaL-1-2),由此推知,α-Gal至少应有3个同工酶(α-GaL-1-1,α-GaL-1-2,α-Gal-2)。而β-Glu仅出现一个活性高峰,仍与α-GaL-1-1部分重合。
鲜地黄经过溶剂提取、两步盐析和两步柱层析后,β-Glu和α-Gal均得到纯化,其纯化过程见表1和表2。
由表1、2可知,经溶剂提取、两步盐析和两步柱层析后,鲜地黄中β-Glu较原药材纯化了5.2倍,α-Gal的3种同工酶(α-GaL-1-1,α-GaL-1-2,α-Gal-2)较原药材分别纯化了2.7、2.3和2.1倍。
2.2β-Glu和α-Gal性质的研究
2.2.1最适反应温度由于α-Gal有3种同工酶,我们用3者的混合物研究其性质,故以下研究提及的α-Gal均为α-Gal总活性,记为总α-Gal。
酶液通过不同温度下测试酶活性,得到两种酶在不同温度下活性的变化,见表3,酶活性均以吸光度值表示。
由表3的数据可知,pH 6.0,底物pNPG浓度5 mmol・L-1条件下,总α-Gal活性在50 ℃时最高,可认为总α-Gal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 ℃。由于β-Glu活性变化在测试范围内始终呈下降趋势,故未得到β-Glu的最适反应温度,可能是β-Glu热稳定性较差,随测试温度逐渐升高,酶快速失活,酶反应速度小于酶失活速度所致。进一步对两种酶的温度稳定性进行实验即可证实。
2.2.2温度稳定性规律混合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温不同时间后,测试酶活性,得两种酶的温度稳定性,结果见表4和表5,酶活性均以吸光度值表示。
由表4可知,β-Glu温度稳定性较差,50 ℃条件下,加热5 min酶活性即下降至不足原来的1/4,加热30 min即失去活性。温度升高到60 ℃以上时,加热5 min,酶即灭活。
由表5数据可知,总α-Gal在50 ℃时,热稳定性较好,加热30 min之内,活性下降不大,加热12 h后仍有微弱活性。温度升到60 ℃以上时,酶活性急剧下降,70 ℃加热15 min,酶即灭活。
3小结
通过溶剂提取、两步盐析和两步柱层析,首次从鲜地黄中纯化得到β-Glu和α-Gal。研究了两者的温度稳定性规律。今后将继续探索两者在地黄加热烘焙过程中的作用,结合两种酶的变化与鲜地黄加工过程中主要有效成分梓醇和水苏糖变化的关系,揭示鲜地黄产后的加工机制。
参考文献
[1]Kitagawa I, Nishimura T, Furubayashi A, et al. On the constituents of rhizome of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forma hueichingensis Hsiao[J]. Yakugaku Zasshi, 1971, 91(5): 593-596.
[2]刘庆丰,孙启祥,胡雅儿,等. 地黄中的梓醇对β肾上腺素受体cAMP系统的调整作用[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5): 358-360.
[3]Recio M C, Giner R M, Manez S, et al. Structur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iridoids as anti-inflammatory agents[J]. Planta Med, 1994, 60(3): 232-234.
[4]Mehrotra R, Rawat S, Kulshreshtha D K, et al. In vitro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certain natural products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J]. Indian J Med Res, 1990, 92: 133-138.
[5]温学森,杨世林,马小军,等. 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HPLC谱图的变化[J]. 中草药,2004,35(2): 153-156.
[6]徐智,吴国明,钱桂生,等. 大鼠衰老模型的初步建立[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 (4) : 312-315.
分班感言范文5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现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的发病原因,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没有明显的流行性周期,四季都可发生感染,且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炎MP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肺炎,导致呼吸道损伤,还可能造成多脏器损伤,引起多种肺外表现,如肝炎、心肌炎等,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本文就本院2000年2月~2010年5月间治疗的32例肺炎MP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了观察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版资料 本组男8例,女24例。1~3岁6例,4~6岁12例,7~12岁14例。32例都有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地减少症状,血清学检查肺炎MP抗体均为阳性,血常规检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都低于100×109/L。骨髓巨核细胞计数30个/5片者12例,10个/5片者8例,++个/5片者8例,+个/5片者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流鼻血等临床症状。
1.2 实验室检查 取患儿的静脉血并迅速分离出血清备用。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肺炎MP,结果血清中抗体滴度1∶ 40为阳性。1个月后复查,30例转阴,2个月后其余2例转阴。肺部X线检查示局部有片状阴影者10例,弥漫性间质性改变、肺门影周围模糊者21例,肺部无明显改变者1例。
1.3 方法 32例患儿都给予红霉素30 mg/(kg·d) 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治疗,1~2周后改口服阿奇霉素,用量10 mg/kg,1次/d,总疗程为4~8周,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5~1 mg/(kg·d)静脉滴注改善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症状,直至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后再逐渐减量最后停药,或采用丙种球蛋白50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连续应用3~5次(剂量),1次/d。
2 结果
4~8周后,32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如血小板、白细胞及肺炎MP抗体滴度等均恢复正常,治疗后1~2周复查未发现病情出现反复现象。
3 讨论
MP是一类介于细菌及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常通过飞沫传播,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同时导致各种肺外并发症[1,2],国外报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可高达45%。MP感染所致的肺外脏器损伤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有些学者认为因为肺炎MP的抗原和人的心、肝、肺、脑、肾及平滑肌等其他组织拥有共同的抗原,MP感染后就会与这些抗原相结合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与之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引起呼吸道外的其它靶器官损伤的出现及相应肺外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肺外表现多在病程7~14 d时出现,尤以年长儿常见。常见的肺外表现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的损害,少有关节炎、川崎病、视水肿及虹膜炎等的报道[3~5]。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肺炎MP所产生的活性氧等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即肺炎MP本身的组织成分刺激宿主的免疫反应而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后者对细胞造成间接损伤[6]。过去人们认为感染多见于0~10岁的儿童(多见于青少年,学龄期有高峰),而近期报道MP肺炎感染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院诊治的患儿年龄最小的有6个月,12个月以后患儿的患病率明显地升高,笔者研究发现,3~10岁为患儿的发病高峰,12岁以后患病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MP感染所致的肺炎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有所增高。MP感染除了可以引起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引起肺外的临床表现,例如心肌炎、脑膜炎、急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及神经病变等。本文分析肺炎合并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肺炎MP感染所导致的肺外表现的一种。
该病起病比较的隐匿,病程也较长。当肺炎MP感染引起肺外临床表现时可导致病情变得复杂化,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以致延误治疗时间。当用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不能完全解释临床症状,采用药物如青霉素及先锋、头孢菌素治疗无效时,临床医生应想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并及时做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本组病例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血清中的肺炎MP抗体的滴度敏感性较高,滴度在1∶ 40以上就有诊断意义,适用于临床上的诊断。在治疗方面,由于肺炎MP无细胞壁,那些针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如青霉素等内酰胺类药物就对该病原体不适用,所以应该选用那些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来治疗,首选药物为红霉素等其他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该病原体比较敏感,穿透组织的能力比较强,半衰期长,一般疗程约为4~8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继发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系统受损害的一种肺外的表现,已经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当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血液系统损伤时,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及贫血等临床症状,这时若不仔细辨别很容易出现误诊,因此肺炎支原体的抗体检测是绝不能被忽视一项检查,并且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该检查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及时找出患儿发病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症治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吴文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32例的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412-1413.
[2] 方海涛,张荣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760-1761.
[3] 俞志凌,袁壮,刘春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2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8).
[4] 孙丽丽,马燕,武广云.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78例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1):712-713.
分班感言范文6
【摘要】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改变及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方法:对42例43眼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患者进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表现分为两类:新生血管型:24例24眼,其眼底特征表现为出血灶呈类圆形,不超过1PD,周围少见渗出及水肿,部分可见新生血管膜;其FFA特征表现为典型性CNV 17眼(71%),隐匿性CNV 7眼(29%);其OCT特征表现为21眼(87.5%)CNV呈纺锤形或类圆形团块状,呈强或中等强度反射,自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向上突出,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3眼(12.5%) CNV呈不规则增强紊乱的反射信号,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面。单纯型:18例19眼;其眼底特征表现为出血灶扁平,大小不等,边界欠整齐,周围无渗出及水肿,其FFA特征表现为出血遮蔽荧光,无CNV性高荧光征象,部分患眼可见漆裂纹样透见荧光;其OCT特征表现为色素上皮层下隆起低反射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连续。结论:病理性近视新生血管型黄斑出血绝大部分由典型性CNV引起,OCT的典型图像为色素上皮层局限的纺锤状或类圆形的强反射光团,边界较清,视网膜向上隆起,下方可有脉络膜遮蔽;单纯型黄斑出血表现为局限性色素上皮层出血性脱离,OCT检查有利于明确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病变性质和病因,并有助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acular hemorrhage in pathological myopia (PM)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an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
METHODS: A series of retrospective cases study was designed. OCT, FFA and color photography were performed on 42 patients 43 eyes of PM with macular hemorrhages.
RESULTS: The causes and symptoms of PM with macular hemorrhage could be pided into two forms: new veins: macular hemorrhage with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 of 24 patients 24 eyes. The fundus characteristics were macular hemorrhage demonstrated oval, less than 1 disk diameter (PD), with rare edema and exudation around. And new membrana vasculosa can be seen partially. The FFA characterisitics were classic CNV of 17 eyes (71%) and occult CNV of 7 eyes (29%).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T were 21 eyes (87.5%), spindle shape or circular conglomerate, strong or medium reflection, sticking out upwards from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layers, under the epithelial layers of retinal neuroepithelial; 3 eyes (12.5%) CNV were irregular reflection signal which may aggregate disorder, and located on the level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layers. Simplex: macular hemorrhage without CNV of 18 patients 19 eyes. The fundus characteristics were flat hemorrhagic focu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lessorderly boundary, without any exudation or edemas around. The FFA characterisitics were fluorescence blocked by hemorrhage, without CNV high fluorescence phenomenon. Lacquer cracks sometimes appeared at the sites of macular hemorrhage or around the hemorrha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T were the protruded low reflection area under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horiocapillary layer with consistent photonic band.
CONCLUSION: Most of macular hemorrhage in pathological myopia with new veins is caused by typical CNV. Typical figures of OCT are fusiform shape in pigment epithelium layers or quasicircular strong reflection mass, with clear boundary. Retinal protruded upwards, and choroids under it can be a shield. Simplex macular hemorrhage demonstrates as limite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hemorrhagic detachment. OCT examinations were favorable for identif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macular hemorrhage in pathological myopia, and were helpful for diagnosis, prevention, guide and treatment.
KEYWORDS: pathological myopia; macular hemorrhage;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 PM)常伴发眼后极部的变形改变,可伴有多种并发症,由它引起的黄斑病变已逐渐成为低视力或盲目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1]。PM黄斑病变包括黄斑出血、萎缩、漆裂纹及Fuchs斑等改变,其中黄斑出血尤使人关注[2,3]。PM黄斑出血临床上可分为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型和单纯型两种[4,5],这两种不同类型黄斑出血形成原因、眼底表现及视力预后有很大的不同[6]。如何更好的鉴别这两种黄斑出血,对于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的研究对42例43眼PM黄斑出血患者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探讨这3种检查方法对于PM黄斑出血的诊断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50616/20070918就诊于上海市宝山区中心医院眼科的PM黄斑出血患者共42例43眼,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8~76(平均43.5岁);屈光度6.0~24.0(平均11.9)D,矫正视力为0.01~0.9。所有患者行眼底彩色照相、FFA和OCT检查,排除合并其他眼部及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检查裸眼视力及经散瞳验光检查矫正视力。ZeissFF 450型眼底照相机行眼底照相。采用200g/L荧光素钠3mL(广西梧州制药厂)及 Zeiss FF 450眼底照相机,按常规方法行FFA。Stratus 3000 OCT行覆盖黄斑出血病灶的多条平行线扫描和以黄斑出血病灶为中心的放射状扫描。
2结果
(1)新生血管型黄斑出血:24例24眼。眼底彩色照相显示:黄斑区有小片状深层出血,出血灶呈类圆形,大小一般
3讨论
目前我国近视人口数已超过3亿,其中PM约占近视患者总数的1%[1],因此对于PM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人群总体健康水平,改善人群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中PM伴有黄斑出血时首先考虑可能有CNV形成,并推测患眼的视力预后较差。但有不少黄斑出血自发吸收后视力恢复良好,并无血管性瘢痕组织形成。这种PM的黄斑出血被称为单纯型黄斑出血。这类黄斑出血是由于新的漆样裂纹形成过程中Bruch膜裂开牵拉其下的脉络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这类患者预后视力一般较好,绝大部分的患者视力可恢复到出血前水平[2,7,8]。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当注意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出血,从而有针对性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积极改善预后。FFA是诊断PM CNV的一种传统检查方法,也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手段。FFA可以确定新生血管位置及范围。我们的研究通过对FFA显影的动态观察发现新生血管显影与脉络膜充盈时间一致,由此证实新生血管来源脉络膜血管系统,并推测可能与高度近视眼脉络膜血流迟缓以及脉络膜毛细血管严重循环紊乱有关[7]。我们的研究中,71% PM CNV表现为经典型,部分表现为隐匿型CNV,同以往研究结果接近[9]。然而FFA是有创检查,存在风险,患者依从性较差,且FFA只能通过观察荧光素的渗漏情况了解有无CNV及CNV的范围大小,并不能确定CNV在视网膜深度及生长方式,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与传统临床检查手段相比,OCT以其高分辨率、断层成像的特点为PM眼底病变的病理形态观察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资料。PM后极部巩膜变薄使视网膜血管及睫状血管系统供血不足,后极部慢性缺血及代谢障碍,导致脉络膜毛细血管发生萎缩硬化。OCT的典型图像为色素上皮层局限的纺锤状或类圆形的强反射光团,边界较清,视网膜向上隆起,下方可有脉络膜遮蔽。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将PM CNV的OCT图像特征分为规则型和不规则型两种,规则型CNV呈纺锤形或类圆形团块状,呈强或中等强度反射,自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向上突出,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相当于Ⅱ型CNV。而不规则型CNV呈不规则增强紊乱的反射信号,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面,相当于Ⅰ型CNV[10]。我们的研究显示,接近90%CNV的OCT图像表现为规则型。在部分FFA显示为隐匿型CNV的病例中,OCT图像显示为规则型。推测可能是PM后极部广泛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和色素上皮层损害干扰荧光素钠分子进入CNV以及CNV渗漏后的显像和观察。FFA和OCT均有助于发现CNV,但相对于FFA,OCT由于红外线扫描的穿透性及其断层成像的特点更易于发现PM黄斑出血所掩盖的脉络膜病灶,直观地观察CNV发生的位置及生长的形态。然而,由于PM患者的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广泛萎缩,无论CNV存在与否,OCT的脉络膜反射信号通常都明显增强,往往与CNV的高反射信号融为一体,呈现弥漫性反向散射增强信号。因此,PM患者CNV的OCT表现应结合眼底彩色照相及FFA结果,才能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11]。
总结本组病例的研究结果,归纳单纯型黄斑出血有以下几个特征:出血灶扁平,大小不等,边界欠整齐,周围无渗出及水肿,出血灶内及边缘无青灰色病灶;FFA呈遮蔽荧光,无CNV性高荧光征象;OCT结果显示局限性色素上皮层出血性脱离。通过掌握单纯型黄斑出血的上述几个特点,就能将单纯型黄斑出血与新生血管型出血区别开来。然而单纯型黄斑出血过程中Bruch膜破裂,其完整性遭到破坏,患者存在再次出血和CNV生成的危险[12]。因此,对于单纯型病理性黄斑出血患者应当重视追踪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 Tokoro T. Myopia Updates. Japan:Verlag Tokyo 1998:4347
2文峰,正,吴乐正.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靛青绿血管造影分析.中华眼科杂志 1998;34:267269
3 OhnoMatsui K, Ito M, Tokoro T. Subretinal bleeding withou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pathologic myopia. Retina 1996;16(3):196202
4 Avila MP, Weiter JJ, Jalkh AE,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degenerative myopia. Ophthalmology 1984;91(12):15731581
5 Klein RM, Curtin BJ. Lacquer crack lesions in pathologic myopia. Am
J Ophthalmol 1975;79(3):386392
6文峰,正,姜利斌,等.单纯型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特征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2;20:111113
7张承芬.眼底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388391
8李士清,文峰,吴为菊,等.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及眼底及造影特征分析.眼科新进展 2007;27(2):113115
9 Blinder KJ, Blumenkranz MS, Bressler NM, et al. Verteporfin therapy of sub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pathologic myopia: 2year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VIP report no.3. Ophthalmology 2003;110(4):667673
10赵婕,陆豪,严良,等.病理性近视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OCT和FFA表现.眼科2005;14(4):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