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师德鉴定意见

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文1

关键词:顶岗实践要求思维

与自然界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相同,发展中的中职学校也在竞争中不断地汰劣存优。为力求发展,各校均在创新办学、加快课改、有效实现市场需求与教改实践的无缝对接上下功夫,以求新的突破。下面,我仅就教改中“顶岗实践”对实践教师的基本要求略表如下看法。

一、明确中职教育目标,更新专业教学理念

中职教育目标的明确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无疑会起到一个向导作用。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这就要求我们要颠覆原有的学科本位体系,建构实践理论一体化的能力本位体系;要求我们明确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亦就要求我们明确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非升学教育、是成功教育非精英教育、是普及教育非淘汰教育。

明确了中职教育目标,教学理念就应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知识讲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在传统的职业教学中,通常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机械理解、记忆,被动地吸收作为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能力培养无从体现。现将课岗融合、做学合一作为我们教改要求,彻底改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教师教无可教,学生学无可学的僵持状态。明确了中职教育目标后,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践”才会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二、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改变思维视觉

课岗融合、做学合一,是我们进行新教改的理智选择。针对目前中职教育办学的严峻形势,全国各中职院校均在探求新的出路,打破以往教学上的思维定式,改变一成不变的思维视角,我们才能创新发展,才能创新教育。思想决定方向,观念指导行为,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教改中的重中之重。针对参加“顶岗实践”的教师来说必须明确:

(一)为人师者,必先有其技――教师技能的掌握是学生技能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有道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习惯了让学生下企业去实习的模式,习惯了让学生去单位“顶岗实践”的做法,但我们忘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为人师者,必先有其技。传统的教学让我们一部分教师只会在讲台上行走,即只会教,不会做,只能理论教学,不能技艺传授。在专业教师中实行“顶岗实践”迫使我们教师走下讲台,奔赴实践前沿,更新观念,躬身实践。就法学教师来说,去企业法务处,去律师事务所、去法院检察院,去看、去学、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积累自己的感触,会积累实践的经验,也许我们因某些客观原因无法接触某些专业工作,但法律辅助工作的实践可以让我了解和掌握工作实践中法律实务的重点、具体操作的流程、身边违法犯罪的现状、案件程序上的要求……等我们重返讲台,将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二)为人师者,应知徒之所需――“顶岗实践”让我们知悉社会,掌握专业动态。为人师者,应知徒之所需。作为教师,我们应知悉社会需求,掌握专业动态,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方向才会把握准确,所授知识的实用性才会提高。

在“顶岗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理论在更新,我们的技能在提高,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在转变。重返讲台的时候,我们让学生掌握的就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学生也不会再在虚无的想象中感觉一切抽象、空洞、漫无边际,前途渺茫无望。

三、倡导发散性思维,提升创新教学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多数教师思维固化、单一,长此以往就会在教学上养成定式思维习惯。不论教学对象如何变化,不论现实社会如何要求,教授的依然是多年以前的知识,方法依然墨守成规,甚至十年前的学生回来听课,听到的仍然是十年前课堂上的举例和内容讲解。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忘记了学生已非从前,忘记了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忘记了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

“顶岗实践”的过程,是专业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提高技能的过程、是知识迅速更新的过程、是实力迅猛补充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是思维转变的过程。在顶岗实践过程中,面对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材事例,而是突发状况频出的现实状况,灵活性的增强、多变性的增加,迫使我们多视觉、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打破固有的单一思维方式,迅速培养发散性思维,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四、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文2

关键词 以学定教 思想品德 实践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66-02

在新课程理念和“以学定教”原则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情分析是否到位。通过教学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素质,外显为道德行为,就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深入分析学情,依据学情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活思品课堂的生机。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有这样一些感悟:

一、要依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切合性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是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焦点。

在2011版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1.3中有一项要求为“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因此在八年级思品上册《两代人的对话》一课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十几年后,你们也都将成为父母,而对年幼的孩子(想象一下)你会有哪些叮咛与嘱咐?请说出三句你平时会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并说明理由。有一位同学回答道:“出门要小心;放学别太晚回家;作业认真做。”在问及理由的时候他说是因为妈妈平时一直是这样对自己说的。继续深挖问及他的感受时,该同学说很烦,觉得妈妈就像一个老太婆。再追问妈妈的叮咛是否正确,该生也认为是对的,就是说得太多了。但是当我问及如果你的孩子无法领会,反而觉得你太唠叨怎么办,就如同你现在的感觉一样,最后该同学还是认为说还是要说的,但也可能会改变方式方法。

这样的一个情境的设置符合了初中学生的情感特征,碰触到了学生的敏感点,学生自然而然地有情可抒,有感可发。通过这样的一个情境的设置,同学们换位思考,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讨论,并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使学生产生情感与思维的碰撞,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情感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到唠叨背后的关怀,从而学会理解与体谅父母,并尝试与父母进行沟通。

二、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相宜性

要真正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通过观察与分析等方式来掌握学生思维规律,然后“顺思而导”“蹲下身去”,用学生的思维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强体验,而不能跟以往一样居高临下甚至脱离学生实际进行预设,试图让学生围绕自己的指挥棒转。

2011版课标1.4要求“了解教师的工作”“增进与教师的感情”。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单纯的说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为了上好八年级思品上册《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课,在正式上课前的一个星期我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他们观察自己班级的某一位任课教师的活动并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请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观察的结果。原本我以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体会到了老师一天工作的辛苦,自然地激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结果是有部分的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说老师一天也就上了几节课,很轻松,没什么辛苦的。

这样的结果是我始料未及的。在课后我又找这些同学交流了一下看法,发现他们就是抓住了老师工作中的一项活动而不计其他,因此得出了那样的结论。于是我请这几位同学去采访自己的任课教师,更深入地去了解老师们的日常生活,并根据自己的采访写出报告。最后这几位同学都认识到了教师工作的不易,加深了对老师的了解,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通过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相融合,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要求及目标。

三、要依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安排活动形式,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2011版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即使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也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地区、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通过对学生真实思想状态的了解,有的放矢地组织活动,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师生沟通更为流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从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感受,有实际的收获,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文3

我从教时间不长,但是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我深刻地体会到现在的书是越来越难教了。在教学过程中,好多学生的行为表现实在令人费解:高中生不能保证安静地在椅子上坐40分钟,不能完整地背诵一首较长的古诗,读完一段课文不能概括大意,不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彻底不写作业,更有甚者对所有的知识都抱以冷漠的态度,任凭教师说得天花乱坠,他们至始至终保持着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

自从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述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似乎找到了答案。书中涉及到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好多内容,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不管你教的是什么学科,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学生的行为举止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顺着学生的想法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列举的示例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教授小学生之上的,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在第二十二条中谈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时,他写道: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P63)。的确,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俗话说:“不怕你慢,就怕你站。”学生某一门功课落后,考不及格,都不用怕,最可怕的是学生对什么都持以冷淡麻木的态度。再如第六十四条“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我们不允许“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少年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P232)。所以我们主张在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直接找出相关的练习题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自己边思考,边在自己意识的深处找到学过的已知的东西,不要再回头教师带领着学生一一重复,让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产生惰性思想。不过,这也需要教师深入思考,采取一定的方法,我平时下的功夫还不够,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第六十三条“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中提到的: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的东西就越多(P217)。列宁的父亲伊・尼・乌里扬诺夫曾经也说过:“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由此可见,读书,读大量的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想想自己接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活,自认为很喜欢语文,看了不少的书,但仔细回顾:小学就不用说了,初中时一切都是以中考为主,很少看课外书,每天都是啃课本;高中时是以考大学为主,也没有富余的时间去读书,只是偶尔看看杂志报纸之类的东西;好不容易到了大学以为可以敞开时间好好读书了,结果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英语四六级上,仅仅是读了大纲书目里要求读的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每天又把自己埋在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当中,读过的书是少之又少。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自己今后应该抽时间多读书,多思考,以便于教学实践中的灵活操作。“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是的,只有教师有足够广博的知识,他在讲课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不是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而是能看到学生是在怎样思考的;占据他的注意中心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学生(P217)。的确,在课堂上,我们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学生要想提高成绩,在课下必须努力思考和钻研实践;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在平时必须持之以恒地读书和坚持不懈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汲取营养,才能补充我们的头脑,才能使我们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读书,可以博采众长;读书,可以充实人生。希望未来的中国不是只有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在读书,而是所有的人都在读书,都以多读书为乐,都以读书多为荣。

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文4

【关键词】以学定教 以人为本 小学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37-01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关注人的数学素养,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体验和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尊重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视差异,和而不同是我们应坚持的教学态度,以学定教是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具体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知识的能力、认知水平、学习内容、课前预习情况等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时间等。“以学定教”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导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老师的教学。

一、确立以学定教的教学角色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与其它学科和活动有着很大的联系。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以学定教的基本思路,对小学数学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3)坚定立场。(4)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

二、开放以学定教的教学途径

在备课活动中,以往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环节、方法、手段等,而以学定教首要关注的是受教育者本身,关注他们的基础、思维特点、智能、情感,关注他们对教学内容的一般反映和个性反映,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生命本身。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我们实践以学定教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实践,以学定教是教师有效落实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是减轻学生差异带来的学习活动的压力的科学教学方式,是改变教师统一化、一刀切教学行为的积极策略。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本真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钻研、学会置疑、学会交流。我在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以学定教”的理念中,思考、学习、实践伴随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积极实践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1.比如在三年级上学期“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要求学生都掌握的是先算梨树的棵树48×3=144(棵),再算苹果的棵树144×2=288(棵)。这种方法思路简单,数量关系明显。而为了拓展班上一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先算苹果树的棵树是桃树的几倍?3×2=6,再算苹果树的棵数48×6=288(棵)。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但第二种方法明显层次更高,对那些智力较好的同学来说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

2.在讲述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概念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加深刻,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操场上的大树有多高?”针对这个问题,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直接爬上去测量,有的说与大树合影,看看大树大概是人的几倍,有的说利用影子进行测量,有的说用竹竿伸到大树顶部,然后测量竹竿的长度……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方案,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实地测量,不断加深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面,提高了他们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基本要求。

三、夯实以学定教的教学功力

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文化底蕴、教师的育人素养、知识基础、教学经验、实践能力等都是制约有效实施以学定教的要素。要全面推进以学定教,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自己以学定教的教学素养。(1)坚持阅读的习惯。书籍文献凝聚了人类文明的成果,教师在以学定教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向书本学习,就是与不同的人对话,能获得心灵的启迪、体会能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人不断提高。(2)向名师学习。人各有所长,名师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多向周围的优秀老师取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3)向学生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的教学水平怎么样,学生最有发言权,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否敞开胸怀向学生学习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标杆。向学生学习,既是教师提炼教学功夫的需要,也是在实践以学定教教学过程中始终应坚持的教育态度。(4)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任何事情,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取的进步,只有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才能知道教学方式是否合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学习权益,包括尊重孩子选择学习方式的权益;教书育人,育人是核心,包含教师培育孩子良好心智的神圣责任。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活动,横向上影响着其它学科教学和其它认知活动,纵向上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做到以学定教。有人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这正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教育的本质,“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 施俊进 《教学与管理》 2009年11月

[2]“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探讨

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文5

1 课标要求及解读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3.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4.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5.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说明:

1.课标要求中涉及的“通过具体实例”、“结合具体实例”的表述,明确了“认识定义、命题、定理、推论”、“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方式.课标中的“了解”只需要能够举出具体实例即可,如“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的定义;“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中的“了解”只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如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是原命题的逆命题.这里不要求学生自己编制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特别是条件和结论多于一个的命题的逆命题; “了解反例的作用” 中的“了解”是指知道用一个“符合命题的条件,但命题结论不成立”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即可,不要求学生自己构造反例.

“知道”都属于“了解”层次.如“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是指通过生活中、数学中的实例,使学生知道由合情推理发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通过演绎推理才能确认其正确性,因而证明是必要的,并且证明必须合乎逻辑;“会”都属于“理解”层次,其中,对于“两个互逆的命题”,要能够阐述原命题中的“条件、结论”与逆命题中的“条件、结论” 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列出一些命题;对于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要会清楚地表达、规范的书写.

2.课标要求中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等命题.这些被证明正确的命题在理解的基础上,都可以用这些命题证明其它命题.涉及的“证明”要求属于能级要求中的“运用”范畴.

3.课标要求中“探索并证明”、“探索并掌握”的表述,都是指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或图形直观,探索发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更注重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研究性质或判定.在发展学生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有条理的表达时,要关注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2 教学内容分析

“定义、命题,定理”之前已有“平面图形的认识”,都是以直观感知、操作猜想等方法,采用合情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常常用合情推理获得猜想,发现结论;用演绎推理验证猜想,证明结论.证实一些命题的正确需要证明,而证明涉及“对概念下定义,能辨析一个命题的真假,从一些基本事实出发,证明相关命题,以及真假命题、互逆命题等概念的理解”等.“定义、命题,定理”的学习就是按这样的一个知识结构展开的.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从一些基本事实,证明了一些命题的正确性”,积累了证明的经验与方法,明确了证明的意义,感受了证明的必要性,发展了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中常见问题:课堂上学生往往一听就懂,但不会用规范的几何语言书写;教师过分注重演绎推理,忽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结合;“定义、命题、定理”教学时文字语言与结合图形的符号语言之间的“翻译”困难等.因此“定义、命题,定理”内容实际教学时,教师不能只重自己分析,忽视学生的书写,教师的板书要规范,要能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教学时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证明的必要性;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知道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时的一般步骤,特别要关注学生“会说不会写”的问题.还要注意备课的有效性、针对性,教学的速度宜慢,不能赶进度.

3 学习情况分析

“定义、命题,定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已经习惯于用合情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但从“定义、命题,定理”开始,学生需要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训练,要了解证明的必要性的,知道证明的意义,从而达到通过综合法证明的方式解决一些几何问题的目的.此外还要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要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通过“定义、命题,定理”的学习,学生在以前合情推理的基础上,推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学生后续证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中常见问题: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特别是对文字语言的理解、表述和句式的变换;学生对几何证明的书写规范掌握较难,特别是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即通常说的文字题等.建议采取如下策略:在学习一些抽象概念时,要注意借助从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和已经学过的知识中理解概念、探寻方法.如对互逆命题的研究,形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种条件、结论较明晰的互逆命题的识别只需要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但对于形如“等角的余角相等”与“如果两个角的余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这种条件、结论较模糊的互逆命题的识别,首先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才能识别.对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要注意让学生经历证明几何命题的完整过程,从分析题设、结论、画图到写已知、求证,直到完成证明.此外,对于“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去说明理由,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了”这一“道理”学生是能理解的,但在实际学习时,学生对举反例是比较困难的.

4 评价案例

案例1 下列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对顶角相等;③如果a>0,b>0,那么ab>0;真命题是: (只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

能级要求:了解.

评价意图:本题考查了“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命题的意义”.在”定义、命题,定理”中要求能够了解“真命题的含义”,而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是“定义、命题,定理”最基础的知识,只要能够知道真命题、假命题的含义或能举出实例即可.

案例2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命题是互逆命题吗?若是互逆命题,判断命题2的真假.

(1)命题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命题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命题1:如果a=b,那么a2=b2;

命题2:如果a2=b2,那么a=b.

(3)命题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命题2:两个锐角互余的是直角三角形.

(4)命题1:直角都相等;

命题2: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5)命题1: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命题2:有4个角是直角的是正方形.

答案:(1)是互逆命题;命题2是真命题

(2)是互逆命题;命题2不是真命题

(3)不是互逆命题;

(4)是互逆命题;命题2不是真命题

(5)不是互逆命题.

能级要求:理解.

评价意图:课标要求“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将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可以得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还要能判断这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本例旨在考查是否能根据实例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图1案例3 已知:如图1,∠1=∠2,CE平分∠ACD.求证:AB∥CD.

证明:因为CE平分∠ACD,所以∠2=∠ECD.因为∠1=∠2,所以∠1=∠ECD.所以AB∥CD.

能级要求:掌握.

评价意图: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定义、命题,定理”中利用基本事实证明命题正确的最核心的要求.本例要求证明的基本步骤正确,书写格式规范,也体现了综合法是证明几何图形属性的重要方法.

案例4 如图2,(1)画ABC的外角∠ACD,再画∠ACD的平分线CE.

(2)若∠A=∠B,请完成下面的证明:

已知:ABC中,∠A=∠B,CE是外角∠ACD的平分线.求证:CE∥AB.

答案:(1)如图3;

(2)因为CE是外角∠ACD的平分线,所以∠ACD=2∠ECD.因为∠A=∠B,所以∠A+∠B=2∠B.因为∠ACD=∠A+∠B,所以∠B=∠ECD.所以CE∥AB.

能级要求:掌握.

评价意图:三角形外角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平行线的判定、证明的书写规范都要求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感受说理的必要性.

案例5 如图4,请从下面三项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①∠A=∠C;②AD∥BC;③AB∥DC.

答案: 答案不唯一,如:已知①∠A=∠C;②AD∥BC;求证:③AB∥DC.

证明:因为AD∥BC,所以∠A+∠B=180°.因为∠A=∠C,所以∠C+∠B=180°.所以AB∥DC.

能级要求:运用.

评价意图:从三项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显然方法不唯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兼顾了不同学生的发展.

案例6 小明用下面的方法画出了45°角: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MN、PQ,点A、B分别是MN、PQ上任意一点,作∠ABP的平分线BD,BD的反向延长线交∠OAB的平分线于点C,则∠C就是所求的45°角.你认为他的方法正确吗?请给出证明.

证明 如图6,因为BD平分∠ABP,AC平分∠OAB,所以∠DBA=12∠PBA,∠BAC=12∠BAO.因为∠DBA=∠C+∠BAC,∠ PBA=90°+∠BAO,所以∠C=∠DBA-∠BAC=12∠PBA-12∠BAO=45°.

能级要求:运用.

评价意图:本题引导学生探索图形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关系的研究,既关注了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联系,又关注了研究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猜想—验证—证明”这一过程解决问题,十分注重合情推理、演绎推理以及图形运动的有机结合.

5 评价中的问题

1.“定义、命题,定理”中不要求学生自己编制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特别是条件和结论多于一个的命题的逆命题;也不要求学生自己构造反例;评价时注意一些基本概念的区分,不必过分拔高.也不提倡任意拔高命题证明的难度,不提倡将一些复杂的几何证明题照搬以难倒学生,评价的难度应适当.

2.要关注证明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范,注意把握证明的实质,淡化形式化的记忆,避免把证明的过程变成形式化的操作.对学生推理能力的评价,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要求的层次,如“案例4”.

3.“定义、命题,定理”试题的选取要关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不能只关注形如“案例3”的证明训练,忽视形如“案例6”的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的问题.

教师师德鉴定意见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师;大课间活动;角色定位

目前大课间活动在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因它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

体育教师既是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调控者,又是大课间活动的创新者、激励者,在大课间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体育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在大课间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扮演不好自己在大课间活动的角色,不仅影响大课间活动的质量,还将直接影响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合理规划,积极履行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职责

大课间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策划组织好大课间活动是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因此,体育教师是大课间活动的核心策划者和组织者,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体育教师也要统一思想,明确工作职责,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列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大课间活动具体实施方案,落实活动项目和时间,落实具体的管理人员,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策划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这项全校性综合性体育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

大课间活动作为全校学生在同一时间共同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光是靠几个体育教师来组织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专任教师,不仅要做好大课间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还要引导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向全校教师传授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提高全校教师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指导全校教师组织好这项活动,使全校教师真正成为大课间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

二、抓好落实,积极履行大课间活动的调控职责

学校大课间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出来后,需要一个部门去落实、调控,这个部门就是体育科组。体育科组又靠谁去落实呢,显然担当大任的就是体育教师了。体育教师必须依据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求,积极履行好全面落实大课间活动方案的职责,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不断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开展大课间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责任,更是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体育教师要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安全,将各项安全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杜绝大课间活动期间的安全事故发生。

在开展大课间活动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享受活动的乐趣,各校都会以班为单位对活动方式、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进行交换,以保证各班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确保各项交换、对接工作顺利进行,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活动调控工作,确保全校大课间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了让大课间活动和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学校往往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活动器材带进学校,参加大课间活动,因此,大课间活动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便呈现出多样性。这时,体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调控作用,控制好活动的组织形式,管理好活动时使用的各种器材,以保障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有序。

三、努力变革,积极履行大课间活动的创新职责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容易被激起,也容易淡化或消失,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果我们长期反复开展相同活动内容,学生就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对一些活动内容就会降低或失去兴趣。为此,体育教师要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运动器材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一)创新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织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但一个班级几十个人,即使每周交换活动内容,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感兴趣,这样也就很难保证人人参与,难以确保每一个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个小时。要充分激发每个同学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浓厚兴趣,体育教师必须在组织形式上进行创新。一是按兴趣分组开展活动。我们在以班为单位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同时,把各班对某一活动有同样兴趣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确保每个同学对活动项目兴趣的持久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二是将大课间活动与表演、比赛结合起来。每周安排时间,提供表演和比赛舞台,适合比赛的组织比赛,适合表演的组织表演,使学生卓越的运动技能技巧得到充分展现,不断激发他们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二)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在创新大课间活动组织形式的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对活动的内容进行创新。

首先,创新传统活动项目的内容。如跳绳,也可以分为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跑着跳、跳长绳等;踢毽子,也可以分为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双人踢,可以计时踢,也可以计数踢等;接力跑,也可以分为迎面接力、反走接力、往返接力、运球接力、搬运接力、跳绳接力、推车接力、障碍接力、背人接力、转呼啦圈接力、单跳接力、双跳接力等趣味接力游戏。

其次,因势利导,大胆引进学生平时喜爱的活动项目。在创新已有活动内容的同时,可以把学生平时喜欢的跳竹竿舞、转呼啦圈、打陀螺、踩高跷、滚铁环等活动引进来,不断充实大课间活动内容。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很多村庄都有舞狮的习俗,而舞狮的主力军都是在校学生,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及时组织舞狮训练活动,既保证学生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又成立了学校舞狮队,真是一举多得。总之,大课间活动内容应一切以学生兴趣为主,一切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只要活动内容能够达到激发兴趣、增强体质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都可以引入到大课间活动中来。

(三)创新大课间活动的运动器材

要促进大课间活动的蓬勃开展,体育教师还要对活动器材进行创新。

一是充分挖掘现有运动器材潜在的运动属性。任何一种物品都具有多种属性与多种功能,但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往往只关注其固有的、本质的属性,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属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如,栏架除了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来开展各种的投掷、射门的游戏活动,还可以用作开展跨越障碍的游戏活动。

二是因地制宜,制作简易运动器材。体育教师还应根据当地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大课间活动的条件。如,我校进行建设时留下一卷钢丝绳,正好学校操场边上有一条宽宽的但不深的沟,于是笔者就利用这些钢丝绳,在沟上架起钢丝桥,沟不深,即使从钢丝桥上掉下来,也不会摔伤,而钢丝桥的摇晃不定,学生觉得很刺激,走钢丝桥便成了大课间活动学生最喜欢的项目之一。

(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不但体育教师自己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创新,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大课间活动创新上来,鼓励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运动器材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我校为例,我校地处农村,北边有一个长长的陡坡,于是有的学生提议进行登斜坡比赛,笔者在表扬他们的点子有新意的同时,要求他们对整个比赛的活动形式进行设计。因整个活动由学生自己提议、自己设计、自己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别的班看到这个班玩得很快乐,也参与进来,并在比赛形式上进行创新,学生充分享受了活动的快乐,更加享受到了创新活动的快乐。又如,我校有部分学生喜欢街舞,学生提议大课间活动时练街舞,笔者在肯定他们的同时,支持他们街舞小组加入到大课间活动中,包括人员选择、每天训练内容的安排以及街舞小组规章制度的制订都要明确落实。实践证明,如果大课间活动形式让学生组织,活动内容让学生设计,运动器材让学生制作,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就能极大地被激发出来,学生就能更加乐此不疲地参加各项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合理评价,积极履行大课间活动的激励职责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应采取多元化评价手段,在评价的方式上、评价的实施上、评价结果的处理方法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同时对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应有章可循,忌主观臆断,注重可操作性,力求简便易行,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情况。

为了提高科学评价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情况,制订科学的大课间活动情况记录表,依据该表,每天详细记录好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科学的大课间活动记录应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每个学生、每个活动小组或每个班的活动情况。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各项大课间活动情况记录的准确性,应根据不同的大课间活动内容设计出不同的大课间活动记录表,如,我校设计了常规活动、创新活动、表演活动、比赛活动等4种大课间活动情况记录表,具体记录活动的时间、班级、参加人数、器材、内容、特点、问题等。从而确保对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的科学性。

另外,当大课间活动进行到一段时间后,体育教师要做好大课间活动的分析总结工作,分享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确立今后的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每个活动小组、每个班在体育教师客观准确的评价激励中充分享受到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成功喜悦。

总而言之,在推进大课间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积极履行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调控、创新和激励职责,才能使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曲宗湖,王龙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发展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