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德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德育论文范文1
一、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入门的钥匙。”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纵然老师说得“天花乱坠”,他则是“昏昏欲睡”。这就不是“动态生成”的教学环境。正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因为他对苹果为什么落地产生了兴趣,进而去研究,才有了着名的发现。否则,再多的苹果掉下来,可能也无济于事。对艺校的学生来说,提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难度更大。目前我们在教学中提出:创设务实的预设。即首先做到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如舞蹈专业,我们从学生进校开始,按照成绩和学习兴趣分为两个班级。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时,切实考虑学情。第三,在授课中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起来,接受知识不是感到十分吃力。第四,根据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打平时成绩。这样,学生有了自信,有了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态度有了转变,积极性相对容易调动,课堂发言率也相应提高。通过三年的教学反馈,发现舞蹈专业各班学生,开展教学的动态生成活动效果越来越好。
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智慧,较强的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不经意的语言或行为,有时与课堂学习有关,有时关系不大,甚至有时会影响或者破坏课堂学习气氛。经验丰富、反应能力较强,并且具有渊博知识的老师,若能及时调控,扭转,利用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等教学方式,使这些行为或语言成为引导课堂突破沉闷气氛的“契机”,成为师生交流的“催化剂”,从而使课堂成了展示学生思考活力的最佳场合。这也是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教学魅力之所在。而有时公开课或者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则可能会丧失这一机会,这一事例在我校一位老师的公开课教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有一节公开课是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当时授课老师准备十分充分,讲解生动,师生听得也都非常入神。当老师在讲解词的下片历史人物时,问到词中写到哪些历史人物?这时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说:“小乔是美女。”这一声音虽低,却引起学生的哄笑。这时,老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环节,让学生结合这位男生的回答,充分讨论作者引用小乔初嫁的用意,适度介绍文学作品中作者情感表达的委婉、含蓄特点,诗词美感表达中壮美和柔美的统一,画面色彩的协调等问题,以及杜牧的《赤壁》中对大乔、小乔描写的作用。这样很自然地扩展了作品欣赏的容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无疑会成为本节公开课教学的亮点。可惜老师当时过于紧张,不能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只是机械地继续讲解已设定的教学环节。虽然本节课的教学顺利完成,却总令人有遗憾之感。由此看出,老师的紧张,缺乏应对机制,教学思路的狭隘等,都会影响和制约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这使得本该成为“教学亮点”的地方,显得沉闷、平淡,也无法看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学习的状态。
三、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预习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这句话用在教学上,“预”,不仅是指老师的备课等教学准备,还包括学生的预习功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是艺校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是很少预习的,课前准备十分欠缺。他们认为:在戏校“文化学习就是打酱油的”,抱着这种心态学习,上课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的准备,有些学生只是上课前才把课文打开。这样课堂上的教学“动态生成”就增加了难度,甚至是不可能的。前不久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上,就看到了这种状况。老师在课堂上充分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可是由于学生准备不充分,连课文的阅读都比较生疏,研讨课文则成了空话,“良性的”思考和生发更无从谈起。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动态生成”,教学效果也无疑打了折扣。
生态德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
近几十年,中国的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速发展。在我们取得巨大经济进步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严重危机。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山体滑坡、湿地萎缩、河道断流……甚至不断涌现出癌症村、绝症村、儿童出生缺陷、食品安全危机等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以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盲目地进行GDP崇拜,“夭折”绿色GDP。要缓解现在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状况,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写进报告,并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中国全面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1.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主席、著名的美国学者罗尔斯顿代表了生态伦理学的主流观点。他承认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确认生态有机体独立于人的内在价值,认为人对生态系统有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都具有平等性。这种观点把社会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不仅人与人之间,甚至是对生物界也要讲“道德”和“伦理”。
2.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导致的生态伦理危机
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上,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另一种是坚持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的恩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不用考虑对它的义务。可以说,人类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恣意的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最终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
盲目的GDP崇拜、垃圾围城、生物多样性的消逝这些生态环境恶化现象,都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过度开采以及不负责任的开发引起的。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只关注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忽视了对自然应尽的“责任”,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危机。
3.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类开始全面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相对应的是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可以分为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以及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学三个学派。它们的共同点是将伦理学的视野由人类扩展到一切生命和自然,重新认定了生命和自然的价值,并且强调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作用。认为人类可以主动地适应、支配、改造和补偿自然界。
虽然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把自然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重新重视自然的地位,但是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和谐社会对生态伦理观的要求
1.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
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2和谐社会对自然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生态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高度统一的文明,发展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建构和谐社会下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明
1.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不是指人类对自然或者自然对人类单方面的做贡献,它强调的是二者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人类对自然应该是在遵循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们实现新型的、科学的生态伦理观。
2.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全新途径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不仅是对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途径。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即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实现由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第二,实现由“征服自然”的观念向“与自然协调相处”的方向发展;第三,转变对“发展”的衡量标准,即不应以简单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标准,而是要实现人类的全面的、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平.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 J].哲学研究, 1995,(7):15.
[2] 程立显.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3):34-42.
[3] 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报,2007,(6):36.
[4] 李承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01-104.
作者简介:
生态德育论文范文3
福州绿树成荫,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4.9%,绿地率达3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拥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6处。本地乡土树种十分丰富,据统计,共有3门160科1136种,为福州市生态园林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闽江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同时,福州还有环保协会、观鸟协会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因此,福州无论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还是从社会发展环境来看,均已初步具备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良好条件。
二、建设生态公园城市的薄弱环节
1.城市空间拓展相对滞后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福州进行了“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建设滨江滨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城市发展空间一直没有拉开,越江临海的步伐缓慢,仍然囿于闽江沿岸,导致中心城区的人口过于密集,中心城区用地压力大,交通拥堵,社区绿地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闽江沿岸和南台岛开发建设的建筑阻挡了沿江通风廊道,阻碍了城市空气流通和污染物的扩散,近年来热岛效应明显。总之,城市基础设施的超负重影响了居住环境的优化。2.湿地和内河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随着城市部分湿地区域的过度开发,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滩涂围垦、吹沙造地破坏了湿地滩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生物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闽江口附近的近海海域水污染严重,导致近岸海域近年来赤潮多次爆发,给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威胁。由于湿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还有城市内河沿线一些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企业污水排入内河中,造成饮用水取水口的污染趋势加重,加之受闽江潮汐影响,水源地水质盐度指标呈上升趋势。城区内河遭到有机质污染,达标率不足60%,氨氮、总磷指标超标严重。
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议
1.打造生态城市文化,开启大公园生活
福州应凭借大自然给予的资源禀赋,凸显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积极打造“绿城、花城、水城”,使福州成为海峡西岸经济的核心区、人文和谐的文化城和一个宜居的大公园。因此,福州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不仅是建立一个对外展现福州生态建设成就的窗口,同时也是建立一个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生态教育的基地,这能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推动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要求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接受大自然的哺育的同时,精心呵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例如开发体验类科技实践活动,开展采摘、劳作、科普教育、拓展训练、农副产品加工DIY等体验活动,或在沿江滨海地区漫步或骑行,将“纯生态、科技体验”的理念植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实践体验中。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以生态学为指导,合理布局城市湿地系统。福州市具有丰富的河流水网,以闽江、乌龙江等为主干的水系脉络纵横全城。另外,要充分挖掘内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亲水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休闲空间,使内河充分“透出来”,成为学生的公共活力带,充分展现福州“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
2.建设应尊重原生态,突出文化品位
从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出发,我们应重视对生态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建设城市公园时尽量保留原生面貌,维护生态平衡,这样一来,保留的生态价值才更高。笔者建议,生态公园教育基地的建设应尽量保持原生的树种植被,保留原来的自然环境,略做升级改造,不宜全部铲平。如福州旗山自然公园,公园在淡水河边,以农田、池塘等人工湿地为主,应保留原生的面貌,包括农田、池塘、水道、植物等,可做部分改动,以木栈道连接各处,多架空力求不破坏绿地。想要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就要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生态科技实践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科技文化产品,扩大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对社会的影响,例如建立自然教育中心、森林体验营地、观鸟平台、森林体验攀爬架,举办生态博览会与科普知识论坛等。在组织观光方面,可组织五大精品路线:闽越自然文化探索发现之旅、闽都温泉休闲度假之旅、闽江黄金水道观光之旅、福地生态峡谷亲水之旅、跨越海峡榕台风情之旅。
3.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建设生态教育人才队伍
生态德育论文范文4
就现今中国而言,以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构成了当前社会的文化样态。文化的流变性使得文化价值观出现多样性。在多样性的价值观指引下,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出现了异质性,这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价值支撑缺乏的困境。具体而言: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互补、交融、共生的文化,但儒家文化积极入世和关注现实的特征,克服了道、释二家因注重个体内心世界、强调因果轮回而产生的消极避世的不足,成为现实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是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品质的道德型文化,以“仁”“礼”为其核心。“礼”是儒家文化的直接诉求,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种族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荀子在《礼论》中讲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其中“天地、先祖、君师”涵盖了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儒家文化样态中,人的行为活动都要遵循“礼”的要求,“礼”是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行为依据。而为何要按照“礼”的要求指引人的行为,则引出了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范畴———“仁”。“仁”是“礼”的价值基础,人的活动之所以要尊“礼”是因为“仁”的要求。《论语•颜渊》中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儒家文化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价值取向能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价值支撑。而儒家文化的政治化过程则为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自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时起,儒家文化便与政治权威紧密相联。从两汉时期的《白虎通德论》的修葺———隋唐时期以儒家文化为内容的科举制的确立———吸纳佛家、道家和魏晋玄学的“性理”的思想并从形而上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和阐释儒家文化的宋明理学———这一路进程是儒家文化不断系统化、学理化和制度化的过程。政治权威最终让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成为传统社会中治国安邦和个体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据和文化基础。在这样的文化价值视阈中,道德修为和道德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近代社会以来,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开始了衰落的历程。近代中国是落后挨打的中国,保守派的固步自封和西方列强的侵略让国人开始了探寻强国富民的道路。在探寻强国富民的过程中,中国社会普遍将落后挨打的局面归结于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和腐朽性,积极推进以民主(德先生)和科学(塞先生)为中心的文化启蒙运动,认为“只有这两位(德、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从原有的维持封建统治的主流意识形态变成了受人唾弃的时代负累。如果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政治状态使得国人从感情层面抛弃传统儒家文化,那么改革开放后,以市场化、世俗化、都市化和工业化为表征的现代化过程,则从现实层面弱化和模糊了道德型特质的儒家文化。学者王正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包括世俗化、都市化,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会进一步地削弱……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已逐步由身份、声威转向财富……儒家特性的家的组织解体,家庭与家族结构日渐松弛甚至瓦解。中国文化的具体的传统的“图形”已经消失或模糊……工业化、都市化和现代化是传统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流变弱化的同时,是现代文化占据国人的主要思想形态。现代文化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的文化形态,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依据和基础。现代文化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文化,理性是人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在理性的视阈内,与人有关的包括自然界、日常生活世界和各种社会关系在内都要受到理性的审视和检阅。
哈贝马斯对理性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较为深刻的论述:“既然人和社会已不再被看作上帝的造物,而是人的理性的设计,自然这种合理性的根源也就出自人本身,出自人的理性。因此理性成了真理之源、价值之源,从而也就成了现代性的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注重理性在工具性层面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管理规范、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包含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理性的价值层面。这使得现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在工具理性的维度内,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功效最大化的动机所支配而无视道德、情感、价值等意义世界,通过理性的谋划和分析以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工具理性的高扬使得现代文化呈现出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的特征,产生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在利益至上的现代文化价值维度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原本包含了道德、文化和艺术等价值在内的丰富性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异化成功利、机械、麻木的碎片化的单向度的人,道德教育也因此丧失了文化依据和价值支撑。在工具理性指引下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让世人享受高度繁荣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让人陷入到无我的困境。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祛除个性差异的科学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道德冷漠、地区冲突、环境污染和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已经让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消失了。后现代文化正是在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中产生。后现代文化作为对现代文化指正和纠偏的重要文化形态,从其出现时起就将矛头指向了现代文明的“理性”基础以及在理性指引下的整体性(齐一性)、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注重个体差异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反对理性主宰下的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预设的整体性。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对此如是论述:“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然而,后现代文化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解决包含中国在内的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过分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和价值的多元性给社会带来了价值模糊。在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视阈内,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的现象。道德教育丧失了主流文化价值的指引,甚至出现追求极端的个性和自由,推脱个体的社会道德责任,藐视社会规则行为。综上可见,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构成文化流变的基本内容。文化流变使得道德存在和包含道德教育在内的一切活动丧失了价值意义上的文化支撑。就道德教育而言,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就是要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这种道德价值追求通过“血缘家庭”和“政治权威”路径较好地作用于个体,最终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自近代社会以来直至现今的中国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了流变衰落之路,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在理性的指引下追求效益最大化,功利性是现代文化的主要价值特点。在这样的现代文化视阈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包含道德、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从现代生活中逐步隐去。这使得道德教育在现代文化指引下的中国社会步履维艰,出现了道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和机械化的道德教育异化现象。这种道德教育异化现象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结构性的经济失衡的现今尤为明显。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导致失业产生和生存压力增大,使得受教育者更加关注的是提升技能、谋取就业岗位以解决生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后现代文化从其产生时起就承担起对现代文化的纠偏功能,反对理性的绝对化而导致人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主张恢复包含道德、情感在内的人的丰富性。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后现代文化不断地对现代文化的根基“理性”及由理性衍生出的整体性、机械性、功利性和霸权性进行解构,主张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然而,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恢复人的丰富性,反而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的价值模糊行为。后现代文化的这种价值模糊性让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为了空中楼阁,没有主流价值的文化指引,道德教育便失去了方向。
二、文化生态的重塑: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
现今社会,以传统文化的弱化、现代文化的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出现了真空,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的缺失成为现今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面临困惑的重要原因。为此,重塑文化生态成为现今解决道德教育困惑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
1.重新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重“仁”重“礼”的精髓部分。
近现代社会的落后挨打状态让国人从心理和感情上排斥传统文化并决心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以改变落后状态。在这样的极端历史时期,国人将传统文化的一切都否定了,其中包含着儒家文化对培养道德人格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合理和积极的一面。儒家文化的道德性价值取向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现今中国社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道德情感的冷漠和精神家园的缺失使得人安生立命之本消失了。为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精髓成为解决社会的道德冷漠和道德教育困境的重要环节。在挖掘传统文化道德性价值的同时,需要梳理好文化价值传播的有效路径,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能有效地内化为每个个体。国家要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将个体的道德状况成为衡量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指标,加大道德在个人成才和发展中的比重,将道德教育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高度,摆脱道德教育的功利化、形式化和机械化。同时,恢复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家庭是延展的、多面的、巨型的家,承担着不少社会功能”。这其中的重要功能就是道德教化功能。家庭道德教育涵盖了从个体出生到成人的整个阶段,有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和道德素养。
2.要自觉审视现代文化,抵制和筛除不利于道德教育开展的价值形态。
现代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础有着合理性价值成分。在理性的作用下,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提高、管理的秩序化和有效化、物质生活的高度繁荣等等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然而,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要辨别和抵制现代文化的负面影响。理性的绝对化很容易将人引向功利化的道路。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高科技犯罪、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学术造假等等事件已经让社会的整体道德出现滑坡,这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开展。当一定时期内的文化价值导向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者纯粹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时,人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价值很容易被漠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往往会流于表面和形式。为此,要加大道德、文化等价值层面的宣扬和教育。政府要将包含道德情感、精神价值在内的文化发展提高到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同等高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省性。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情感价值的培养引导。让道德情感和价值精神回归现代文化中,营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文化环境。
3.要抵制后现代文化因过分追求差异性和价值多样性而产生的价值虚无。
生态德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林业生态;问题;对策
1 舒兰市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生态建设存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
生态环境建设是林业的首要任务,但人们长期以来把林业只当作产业部门看待,忽视了它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人们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并且法制观念淡薄,只注重短期利益,没有节制的地采伐森林,导致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1.2 缺乏完善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新造林缺乏管护投入,建设成果难以巩固,舒兰市没能有效地调动社会力量,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也比较慢,造林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因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森林经营方案及管理问题。对于森林采伐限额、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没能完全按森林经营方案确定,也未能将资源状况和可采资源所占份额进行科学的分类排序,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管理的不完善使森林经营措施以及林木采伐的具体情况未能完全落实到山头地块并加以公示,再者对林木采伐指标分配给非林权所有者的杜绝力度不大,且监督机构对采伐指标分配、采伐审批的监督等制度都是有待提高完善的。
1.3 苗木产业发展上的“发烧”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苗木市场越来越大,苗木需求量因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城乡环境绿化工作的重视而大增。且看今年的苗木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出现了“育苗热”。城乡绿化中对苗木直径的要求集中在8cm、10cm、12cm、15cm、20cm,带土球的、裸根半冠的、裸根定干的,要上工程都需要达到大中规格。从业人员数量大大增加,苗木的种植面积快速膨胀,致使苗木种植密度非常大。小苗培育数量的大增,也使得苗木种子价格创下新高。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是为当前的绿化工程所需要的,苗木需求量中大规格苗木占相当大的比例。供需失衡加剧苗市危机,我们不禁为大量育小苗者捏把汗,不知小规格苗木的路在何方。这种供需失衡的现象加剧了未来苗木市场的隐患,达到采购标准的苗木尚且很少,可想而知,优质苗木则会更加紧缺。
2 为舒兰市林业生态建设献策
2.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集体林权制度完善的关键不仅需要党政领导的重视、各部门协同配合,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力求改革实效。将调研工作贯穿始终,组织相关人员到林改先进省份调研考察,虚心借鉴其好的经验;加强培训,抓好试点,拓展改革思路,培养技术骨干;创新工作思路,根据我市林业实际,需在保持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完善造林绿化新机制;全面清理林地,保住林业根本,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巩固扩大林地保护成果,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落实责任,有效的推进各专项整治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林业功能,充分发挥林业效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2.2 改革林业生产方式
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大力深化生态教育,利用各种形式,想方设法的去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爱林、护林、植林意识;还应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及治理,对地理情况进行实际考察然后增加森林的覆盖面;还要从本市经济发展的全局去谋划林业生态建设,坚持全民搞绿化的方针,不断发展、扩大林业特色产业;并加强推进法制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进行完善;而且还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森林灾害应急预案。
2.3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森林资源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林业建设和维护需要一定的费用。除了国家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还应当明确其他主体包括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应缴份额,应当把重点防护林、森林公园、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的森林生态资源区作为生态补偿资金重点补助的对象和范围;还要进一步明确森林生态补偿金征收的标准和森林生态补偿的检查监督制度。
3 结论
按照《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市要真抓实干,研究解决林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结合本地实际破解改革难题,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及林地保护与管理。着力提高造林质量,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快速推进林业信息化,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并扩大林业的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生态德育论文范文6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课堂平衡观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可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这一命题。这一命题在“生态课堂平衡”上体现出来了。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并使课堂环境得以优化,从而使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使课堂本身所具有的生成新因素能力得以促使化,这样使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终能实现。
1、失衡的课堂。传统的课堂称作失衡的课堂。它得核心在于知识的传授,就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这样就显得教师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学生被动的去接受,并把自己的观点抛弃了。这样的课堂,就谈不上“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了,这种课堂没有充满生命的活力。而现代的课堂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教学环境所组成自己观点的一个有机系统。所以,我们要将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得以转变,使课堂群体生态得以平衡,这样使生态空间环境能够和谐的建设起来。这样的课堂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2、平等关系。对于师生问题来说,要建立一层平等的对话关系,使主客体之间能够协同成长。生态的课堂,对于师生来说,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鸿沟。其实,教师在伤害学生的同时也没有必要伤害到自己。真正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活生生的人的关系,更应该是双向的互动。而教师更应该把自己地架子放下来,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这样能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
3、大胆表达,勇于发言。语文教学既要求教育者搞一些让学生赋有生命价值的语文学习活动,又要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加以注重,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自己说、自己总结,自己感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加以考虑,并对教学的各种活动要精心地设计好,使学生对时间和空间能够自主的支配好,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激活的状态。这样的生态课堂理念,使他们更加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自主学习知识的人;在自己地生命世界里不断地去完善、不断地去丰富,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成长需要得以满足。
二、对生态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生态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生态系统,它有着教育生态系统的共同特质。比如说,它在教育生态系统中,以教师作为主体因素与学生共生共存,并相互制约,共同发展。以下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语文教学中生态的一些基本特征展开说明。
1、自然情境性。曾在《语文教学情境论》中,韦志成先生对语文“情境教学”作了精深而系统的阐述,他在此书的序言中写道:“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深化改革的必然,是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基本途径。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不可不用情境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目的得以达成,语文教师以形象为主体,对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进行创设,这都是依据教材而实行的,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自然情境性的定义。直观形象性和情知对称性的基本特征是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自然情境性的两个体现。直观形象性是在语文课堂情境因素中构成的,它让学生主体从形象开始,并对有些对象进行感知。可以这样说,在情景教学中,形象占据统治地位,如果形象没有了,那么情境与教学也没有了。情知对称性,是教师向学生因理因情地去传授知识,而学生因情因境的去领悟教师传授知识的道理,这就是情知对称,这样使语文过程的最优化得到最大地实现。
2、审美愉悦性。审美愉悦性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质来决定的。(1)生态课堂的主体因素和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美的系统复合结构。而课堂教学的审美对象包括了一些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这都是语文教材所具有的。
自然美、生活美的集中体现是艺术美,而语言艺术所具有的独具艺术魅力是语
文课本中文学作品的体现。(2)生态行为的节奏美。生态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和发展,是一种美的精神氛围体现,也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个体行为生态的体现。这样使语文教学更富有一定地变化性,从而使语文生态课堂多层次的审美特质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