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1

会计博士论文写作难点之确定选题

选题的原则和来源

选题的一般原则。客观上讲,要选择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观上讲,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利于展开研究,自己可以驾驭完成的论题。

这里所说选择有科学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要是指:其一是要有理论价值,就是指那些对本专业、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能起先导、开拓作用,对各项工作起重要指导、推动作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二是实用价值,就是指那些经济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选题应该着重考虑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呢?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补充性原则。可以去选择那些在财会学科的研究中、工作实践中被忽视的领域和被忽视的环节,经过研究提出见解,填补空白。

(2)前瞻性原则。根据个人的能力,尽量去选择那些尚无人问津,或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经验,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不再适用的问题,经过研究,将其发展、完善,使之更为丰富、完整。

(3)创造性原则。即在财会专业的研究中、业务工作上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选择会计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或会计工作实务中的新问题来研讨。因为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方法,都将使该领域科学的发展、改革、业务工作向前迈进一步。

(4)现实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兴趣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2

 

导读:本文就会计教学中的会计观念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职称论文范文同时依据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关键提出了详细的探讨。

 

高职会计教学应树立的新观念

1.树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共振教学观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自我提高,以达到离开教师能独立研究、创造性劳动的目的。

2.树立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发展教观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离开知识则谈不上能力。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多未必能力强。会计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还必须具有创造能力。硕士毕业论文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创新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训练和创造方法的教育。变革陈旧落后的“知识”型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创造中学会创造。对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要同传授知识的要求一样纳入教学计划,写进教学大纲,安排在教学全过程之中。

3.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学观加强素质教育是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会计人才的客观要求,试想,一个不懂会计但思想品德高尚的人能做好会计工作吗?或者一个懂会计但思想品德败坏的人能做好会计工作吗?高职会计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与协调发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业务、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

4.树立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全面教学观不可否认,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会计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若因此将会计教学蜕变为纯粹方法技能的介绍,就会使学生对会计的认识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高职会计教学也就因此而变成一般业务人员的训练,而非出于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考虑。长此以往,我国会计工作的开拓提高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只有树立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教学观,在进行实务教学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理论介绍与研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摘要:论述了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观念,毕业论文格式高职会计教学应树立的共振教学观、发展教学观、素质教学观、全面教学观等四个观念。

 

关键词:会计教学;观念;素质教学观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校 核算中心 绩效评价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高校财务机构派生出以会计核算服务为主要职能的会计核算中心,并在财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尝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拓宽了高校的经费来源,使学校赋予的各项核算任务圆满完成。为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创建效能型团队,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完成学校赋予的各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任务,建立一套适用于高校会计核算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绩效管理及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一)绩效管理理论。笔者在查阅了相关文献,研究相关学者的报告后认为是绩效管理是指管理层以组织战略为依据,指定特定人员共同参与绩效计划、沟通协调、考核评价、绩效反馈、优化绩效目标的过程。一般认为绩效管理系统包括五个构成要素: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这五个要素之间互相交织、相互促进。

(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技术性最强的部分,执行力要求最高的环节,是绩效管理最为重视的内容。相关研究发现,对于绩效考核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义,笔者结合前辈研究结果,认为绩效考核是考核者以工作目标任务或绩效标准为依据,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对员工成绩、工作质量等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二、高校会计核算中心的绩效评价现状

(一)绩效评价形式落后。高等学校也在逐步将绩效评价引入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但是各个职能部门目前所使用的绩效评价基本都是沿用事业单位的考核标准,其在评价的格式方面同其他部门是没有区别的,而且绩效考核的过程过于形式化。在对财务部门进行绩效评价时,所使用的考核指标并不是根据其特殊的服务性质来制定的,严重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特点,导致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结果未能充分利用。

(二)绩效考核结果利用不充分。员工每年的绩效考核结果,往往被用作为此年度评优、存档的材料,并未对考核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更不用说是对问题的解决。对于考核优秀的奖励设置,也并未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与员工的个人成长计划挂钩。大家都认为优秀与合格差别不大,绩效考核的内在因素被忽略,造成绩效管理工作不能改善员工的行为。

上述核算中心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会计核算中心绩效评价的效度与信度,员工对于考评结果的满意度普遍较低,绩效管理因而难满足激励员工与组织发展的要求。

三、会计核算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设想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做前期准备工作,分步骤进行。首先,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责任关系,即下级只对上级负责,上级对其进行绩效目标的指定和绩效评价。其次,成立绩效评价小组,成员由处级领导和科长组成。评价小组负责绩效管理的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绩效评估实施办法的培训和沟通,确保参与绩效评估的员工和管理者都明确绩效评估的目标和意义,掌握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负责组织协调绩效评估工作日程等。最后,建立绩效考评申诉平台,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均可对评估过程及结果提出质疑,确保绩效考评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绩效管理模型主要分为关键绩效指标、360度绩效反馈法、平衡计分卡、目标管理法。这四种模型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有着改善绩效管理,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根据核算中心的条件和结合背景综合分析,笔者建议采用360绩效反馈法。会计核算中心采用360度绩效评价法,由于所处层次不同,分为员工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和服务师生的评价。通过赋予各层次不同的权重来实现绩效的评价。同时针对不同的岗位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绩效考核实施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在于绩效评价的结果的应用,且得到最大化。通过绩效反馈,不仅能为员工的努力指明方向,而且可以调动员工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绩效反馈使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绩效。有效的绩效反馈可以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从而知道如何发展自我。

绩效评价管理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需要管理者从建立、实施、结果反馈、后续跟踪、优化等步骤来回反复去探索,通过对各个层次不同的绩效结果进行相应的应用,持续的改善组织和员工绩效,持续的循环,进而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建立健全绩效反馈机制,创建良好的持续的绩效沟通氛围,核算中心也要通过对各岗位职责进行优化和设计,确保考核的思想和原则能被每个员工接受。只有让绩效真正发挥其作用,才能让绩效考核持续下去,找到其生存的土壤,也唯有如此,高校会计核算中心的管理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晏斐.会计核算中心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国外专业学位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 教育启示

近年来,随着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规格、大批量、高层次的特点。专业学位的设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积极尝试,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的历史较长,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而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总结并合理借鉴。

1.专业学位的特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深入理解专业学位的特性,是开展相关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的前提。从目标来看,学位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学位,另一类是以“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它们分别体现两种不同的倾向和价值观念。学术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学”,即理论与研究;而专业学位教育则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术”,即实践与应用。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是从事带有明显的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工作,如教师、医师、会计师、律师等。这些专业人士一般来说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深入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知识;具备熟练技能及出色的实践表现;在理论、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判断及决策能力;整合知识及管理控制能力。

2.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

2.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领域可授予博士学位,除传统的哲学博士以外,有56种博士专业学位。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很大。到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

2.2英国。

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培养,其教育质量基于毕业生学习产出维度进行评估。英国工程硕士毕业生学习产出分为一般学习产出和专业学习产出。英国工程博士的能力评估包括: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工业设计与社会需要的判断能力;团队精神与领导能力等。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专业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比重的75%左右。

2.3日本。

近年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发展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本专业学位发展过程中,显著特点是将专业学位的设置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直接挂钩。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定义,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它一般根据某一特定行业而设,而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等基本准入条件。

1999年9月文部省(2001年后改名为文部科学省)修改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创设专业研究生院。2010年,日本在会计、法律、公共政策、教育、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知识产权7个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院84所。

3.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教育规模较小。

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最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但专业学位教育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攻读专业学位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仅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5%左右。

3.2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前景不清晰。

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心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硕士相比,还是“矮了一截”。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画等号,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出台的政策,毕业后就业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肯定会处于劣势,用人单位尚未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3.3教师的不全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

专业学位应运而兴,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由谁来培养?现在的大学教师,大都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主,对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型要求。

3.4专业学位与职业或岗位任职资格之间的衔接不紧密。

目前,我国除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与国家“注册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有一定联系外,其他专业学位都没有与职业或职业资格相关联。我国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明确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

4.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启示

4.1加强媒体宣传,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

利用强势媒体进行正面引导,逐步增强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认识。要使人们认识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自身特点: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与应用能力强;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授予相应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2推行人性化和弹性化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首先,逐步扩大高校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自和灵活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需要突出个性化的特征。高校应按照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招生专业,招生考试需要更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其次,学习与教学方式体现灵活性。可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教学方式,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知识容量有限性的缺陷。老师可通过各种网络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的手段进行教学,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答疑和论文指导。

4.3实现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创新。

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计划等方面,应依据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定,做到针对性强,学有所用,多为地方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4.4加强培养环节,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单位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要使所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能被社会接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要在培养环节上下工夫,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深入研究与专业学位相适应的相应职业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同时,教学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能很快在用人单位里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独立研发能力。这样才能使用人单位充分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才能使毕业生更具价值、更有社会吸引力。

4.5调整课程体系,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匹配。

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匹配,就实质而言是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很多种行业资格考试,如司法考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将这些执业要求列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既能让学生学到标准要求或行业规范,又能增强其取得执业资格的能力或从业能力。具体的衔接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职业资格考试的优惠条件,即参加资格考试时可免除部分(或全部)科目考试。

4.6实现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

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有些专业可以不要求写学位论文,而以有一定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调查报告、毕业设计、技术革新方案等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有的专业适宜要求做学位论文的,论文撰写则可以以工作岗位和承担课题等为依托,使研究与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保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应用价值。

4.7大力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离不开相关职业领域的支持。要加强与地方行业的联系,研究行业的特点、需求,将相关专家引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来,实行校地联合、校企联合。培养单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重视构建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可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学实践指导,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培养;对“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职责进行细化,实施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Kelly,G.A.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M].NewYork:Norton,1955.

[2][美]B·R·赫根汉.文一,郑雪,郑敦淳,等译.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324.

[3]乔益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10(13).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5

听听受访对象的故事吧。

李瑶说她其实挺幸运的,1999年本科毕业后,她进到地方一家国有银行工作,但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工作了2年后就考取了研究生重新开始校园生活。工作期间李瑶就已结婚,而等到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她与爱人来到北京,并购置了一套房产。“位置绝佳,在西单附近,但那套房子确实年头太久了,80年代建的。晚上都可以在楼道里拍恐怖片了”。李瑶开玩笑说。这套房子当时价格不到40万,首付的10多万大部分是借的。“现在这套房子应该能卖100万了吧,我把房子租出去了。每月3000多元租金,慢慢的就能收回购房成本了”。

现在李瑶住在位于东四环的一套2007年买的房子里,首付就付了40多万,总价在150万左右,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有了小孩,好在李瑶研究生毕业后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其爱人从事的是金融工作,收入稳定、一个收入高。李瑶认为自己的幸运之处首先是曾在银行房贷部门工作过,对于理财有感觉,很早就懂得以房养房。另外结婚早,在读研究生期间就考虑毕业后的生活。李瑶的生活很节俭,她认为自己这一代人的家庭条件大多一般,这与有的80后女孩不太一样,她从小就习惯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几乎没去过酒吧,也很少买化妆品。

不过李瑶也承认现在的房价太贵了,别管你是什么硕士还是博士,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实现安居梦的。她有的同学后来又读了博士,毕业后根本买不起房。幸亏她当初“勇敢”了一点,现在手头有了两套房。李瑶还做股票和基金投资,但经历过2008年的暴跌后,现在仍套在手里。而她爱人在金融机构工作,学会计出身,却不投资股票。“可能是因为他总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总觉得价格太贵,反倒不敢做”,李瑶说。

章燕与李瑶相比就没那么幸运了,她2003年来北京,2005年考上研究生,2007年毕业。忽然发现工作比起刚来到北京闯的时候还难找,忍受了每月3000多元的薪水,找到一份工作,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房价在上方高悬。“早知会这样,当初还不如不考研究生”章燕说,“自己好在是个女孩,不像男生(她还是喜欢这种称呼)压力那么大。我有的男同学毕业后去近郊的学校当老师,都不敢找城里的女孩结婚”。

“我这个案例可能没有什么代表性吧”,章燕对记者说,“如果是顶尖大学的那些热门专业的硕士生,比如清华、北大的金融系、建筑系呀,应该比我们强很多。不过可能只是收入会高一个层次,房子一样买不起,已经错过好时候了。

当记者告诉章燕,有社会调查显示,硕士层级的人的收入和家庭财富在各学历人群中是最高的时,章燕并不觉得吃惊。因为这项统计面对的不是刚毕业的学生,而是工作多年的人。在几年前,硕士毕业很容易能在国有企业、好的外企找到工作,或者去当公务员,以前很多好职位只招硕士生,他们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好的福利,自然能很快的积累财富,较早的就购置房产。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消费金融调研报告(2009)》的结果显示,硕士学历人群具有三高的特征:

家庭收入高

注:从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程度来看,除了博士这一层级外,无论是固定工资收入还是奖金和津贴、或者工作外劳务收入,均值和拥有率都呈直线上升态势,到硕士级别时达到最高。这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是直接正相关的。从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程度为硕士的家庭其固定工资收人、奖金和津贴、工作外劳务收人均值分别为67.275元,29.413元,6.579元,在这三类收入中,其拥有率分别达到93.17%,87.68%,42.94%,远远高出所有家庭的均值。

保值商品、自有汽车、其他太件耐用品和自有房产的拥有率和净值高

保值商品、自有汽车、其他太件耐用品和自有房产的拥有率和净值高

从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程度来看,除了博士层级外。教育程度的上升同样对应着较高的保值高品。自有汽车、其他大件耐用和自有房产的拥有率,而且其均值也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家庭成员拥有硕士学历的家庭其上述几类资产的均值分别为:28,034元,81,335元,39,124元,621,276元,参与率分别为:68.94%,42.17%,63.17%,87.66%,这实现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学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通过学历就业者能力的机制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与度显示不同学历金融产品的了解度

从金融投资理财的参与率和资产均值来看,随着家庭成员中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除博士这一层级外,参与率和均值也呈直线上升态势,硕士这一层级在股票、基金、国债和保险产品上的参与率分别为:52.7%,34.9%,20.27%,56.56%,其均值分别为:40.391。21.320,12.651,22.003元,其价值加权家庭占比则远远超过其家庭户数占比,这表明,学历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有着强烈的相关性。  从调查结果和我们实际访谈中,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仅反映知识与财富的关系,还体现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  经济资源集中度越来越高。  硕士层级之所以在收入和家庭财富上独占鳌头,与他们能取得进入国家机关、央企、国有银行等结构的入门证有很大关系。相比较而言,本科生、专科生缺乏这样的学历入门证而更多的在私企工作,在收入和福利上就相差一截。说明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政府、民间和外资的力量是很不均衡的,政府掌控的经济资源愈发庞大,这与西方国家以私企为主不同,也与前几年外资力量更富冲击力有很大差异。

近十年来财富分化的加剧。  从我们受访对象的陈述中,往往能听到“时运”二字。也就是说如果能早几年毕业,那就很可能较轻松的进入央企或当公务员,在对未来收入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利用公积金、各种补贴等福利,较早的购置房产,让家庭财富上升到一个台阶。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时运”,也许先后只差五年,但由于进入经济资源集中的部门和购置房产的门槛提高,财富积累的速度上可能会相差二十年甚至更多。尽管有着相同的学历、专业和同质量的毕业论文。

社会精英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这体现在名校、好专业毕业生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到金融、房产、电信等热门领域的大型企业工作。硕士生本身就带有专业化的符号,这会相对于其他学历层级设立起专业壁垒,更易被喜欢高学历人才的经济资源集中部门所吸纳。这不同干过去三十年。不断有新的产业步入市场化,而专业人才相对稀缺,很多人跨专业就业也非常成功。名校、好专业、高学历学生就业的集中,也形成了社会精英化的趋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高层次的圈子。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6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制定以财务风险为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但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更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动机与作用相关理论的阐述,说明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之间是存在关系的,并以实证分析方法论述了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 关系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外部原因

在社会经济市场中,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必须与市场上的其他经济主体打交道,因此,企业会受到不同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将会影响企业税收、利率、汇率等企业费用方面的支出,在企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政策的变动会影响企业净利润的变化;高额的经营成本将会加大企业的负债率;汇率的变动将会影响企业资产的总金额,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将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给企业的财务带来风险。在这个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所做的每一项经营活动都将受到市场的检验,如今的经济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供给大于需求,使得市场的经营环境不稳定,进而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有稳定性。

2.内部原因

企业的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反应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情况,不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将会使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一味的以增加企业负债资本来提高企业的收益,将会促使企业的债权人要求增加风险报酬,投资者发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减少企业的利润,最终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风险。另外,不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社会经济的发展轨道运行,导致企业的经营理念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使企业预期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动机与作用

1.内部控制的动机

首先,明确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义务。现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度,使得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由专门的经理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保证企业所有权人资产的增值、保值,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股东则根据经理提供的各种财务报告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罚或奖励。因此,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其次,降低企业的成本。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依附于成本而存在的,为了防止人偷懒和欺骗等行为的发生,经营者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制约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不但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也能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2.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五方面:

第一,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第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与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第四,保证企业经营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五,为企业的审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为了保证所作的分析具有说服力,本文借鉴已有的实证研究(王莉伟的硕士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2011年) :在该研究中以X省2011年和2012年随机选择的10个不同组织形式的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运用流动比率与权益乘数两指标,采用数理统计模型来分析X省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之间存的关系。

1.分析统计样本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主要用于反应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短期偿债能力的高低。其中,可以一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包括以下内容,即现金及等价物、存货、材料、应收及预付账款等;可以一年内变现的流动负债包括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投篮等。流动比率越高,其偿还债务的能力越高,则企业所面临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越小,通常流动比率都大于1。但生产企业除外,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较其他企业较大,因此,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一般流动比率通常都大于2.

假设X省国有企业在2011年到2012 年的流动比率与权益乘数大体上没有差异,具体分析数据简要列举如下:

(2)权益乘数

公式: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

=1/(1-资产负债率)

=1+产权比率

主要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其权益乘数越大,企业所承受的资产负债率越高;也说明财务杠杆的作用对企业的影响越大,股东投入的资本越小。因此,资金结构决定了企业权益乘数的高低。

2.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P=0.0011,说明2011年与2012年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别,即说明了X省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呈现的关系是负相关的。当企业处理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法规政策等条件下时,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也是不同的,企业想要降低财务风险,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制度。

四、总结

由于国内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在完善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没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为了防范与控制企业的可能发生的各种财务风险,必须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入手,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壮大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