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建筑学;地域性;特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35-02
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巨大的建设规模。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开办建筑学专业的院校也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十几所,发展到目前的200多所,人才培养数量成倍增长。20世纪末,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中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相对于二十多所部属院校来说,两百余所省属院校占了开设建筑学专业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成为建筑学专业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黑龙江省设置建筑学专业的省属院校有9所。2005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成立,作为我国严寒地区的地方所属院校,其办学目标应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着力培养地方高素质人才。而中国的建筑行业在经历了粗放式增长之后,正朝着集约式增长转变,这种发展趋势对建筑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域性特色教育研究与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学专业实施地域性特色教育的必要性
(一)突出办学特点
截止到2012年,新办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占到拥有建筑学专业院校总数的60%以上,其中省属院校居多,而全国通过建筑学专业评估的院校却仅有48所[1]。这些省属院校同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资金雄厚、名声在外的“老牌”建筑院校相比,缺少丰厚的专业基础和优势条件,因此必须通过横向对比,根据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和区位特点,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确定其专业发展战略,并使其与地域环境有机结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就业竞争力、有特色、专业素质高的建筑学毕业生。另外,省属院校的建筑学毕业生在工作选择上往往存在就业地集中化的趋势,即生源来源于周边地区,学生择业时体现出恋乡情结而就地择业。即使部分学生毕业时选择了北上广等大城市,但由于相对的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几年后也会出现人才逃离大都市的现象。因此,地方所属院校应针对地域性,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地域特色,培养适合本区域发展所需的人才,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和心理等学科。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因此建筑学专业不仅仅研究如何设计一栋建筑,同时作为前提条件需要考虑建筑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经济、交通以及人文特点,即地域性特点,否则建筑设计的作品既经不起推敲,也满足不了使用人群的需求。为了避免学生课程设计的“纸上谈兵”,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多种社会实践、参观实习及实地调研等活动,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平台和实践机会。这些实践课程的设置,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职业教育
建筑学专业是一个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专业,其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不能仅仅依赖学院式教育,必须使专业教育走向社会,开门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专业与行业相结合,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建筑学职业教育。目前,为了适应日后工作需要,社会上的设计机构实际上承担了对建筑学毕业生进行职业训练的任务。但这种二次教育延长了建筑师的成熟期,造成了设计机构的资源浪费,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对于所有建筑院校来说都应未雨绸缪,适时调整建筑教育的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内容,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需要紧密联系,真正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优秀、全面、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地方所属院校尤其要根据其地域特色,把职业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出本地区真正所需的建筑学人才[2]。
二、建筑学专业地域性特色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适时调整专业定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自2005年成立起,一直致力于探索省属院校地域特色职业建筑师教育,以2010年第一批本科毕业生――05级建筑学为例,全年级70人就业率达到100%,其中考上硕士研究生13人(其中1人在美国就读),32%分配至哈尔滨各大建筑设计院,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以及哈尔滨方舟设计院等,其余的毕业生选择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特大城市。2011年在总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建筑学系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修整,增加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建筑师职业教育法规、建筑师创业指南等课程,使地域性教育更清晰、更明确,同时结合哈尔滨理工大学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校方针,建筑学系制定了“立足龙江寒地特色,服务地方城市建设;结合地域特点,不断拓展研究领域,面向全国发展”的专业定位。
(二)加强教学实践课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位于寒地城市哈尔滨,每年招生计划中黑龙江学生占到50%左右,建筑学专业学制为五年,学生对哈尔滨的地域特征感受较深,参观实习、写生实习等也大多立足于本市,方便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在课程设置中针对寒冷地区区域性特点,着重强调寒地建筑的建筑物理、建筑构造Ⅰ、建筑构造Ⅱ、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和生态建筑概论等课程(见图1),引导学生思考适合寒地城市的建筑设计策略。
图1涉及寒地建筑设计的特色课程及框架
在课程设置中,设计题目强调以“真题”为主,选择严寒地区的城市与乡村生产实践项目,在真实地段和模拟现实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贴近实战演练,激发学生设计热情,并学习执行当地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做”中学,在课程设计中实现了创造性的学习[3]。在第四学期进行建筑工地和设计院的认识学习,建筑工地实地实习使学生了解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以及各部分专业课程的相互关系,避免盲目学习,设计院认识学习带领学生参观知名度较高的设计院,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体验式教育和必修、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了解社会职业环境,探索个人职业方向。在第十学期毕业设计,通过寒地城市的综合性建筑设计,不仅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同时使设计达到施工图深度,并考虑建筑节能设计,突出寒冷地区建筑的设计策略,使学生在现实与理想中明确职业选择方向,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贯穿职业教育理念
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职业建筑教育贯穿建筑学教育的全过程。为此学校建立了“职业建筑师指导制”,在低年级,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专业辅导员”,高年级实施“导师制”,从而由浅入深地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能享受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和分层递进式的职业导航服务,让学生能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另外,我们聘请一些大型设计院的有经验的执业建筑师、工程师来讲课,因为他们了解建筑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教给学生最实用,最直接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望”,能够在了解真实地域特点下来解决设计问题。
(四)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热情、改善师生关系。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核心,改变原来学生痛苦被动接受,教师艰难辛苦填鸭的局面,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愉快传道解惑。
在辅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时,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教师设计思想主导一切的局面,强调学生个性设计,尊重学生设计思想;大学生目前面临的是日新月异而又无法预知的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建筑材料更新换代迅速,教师不可能传授给学生所有知识,因此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为核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教师传统的传授、指导,转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请教师做参谋,通过各种渠道自主学习,并自我设计与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居于首位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建筑教育来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尤其对广大的地方所属院校来说,人才培养突出为地方服务、为企业服务,如何利用区位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是一个新课题和新方向,它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去研究探索、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2011―2012年度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结果[J].建筑学报,2012,(7).
[2]孙伟斌,路郑冉.城市设计课程中应用型人才教育实践[C]//2010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3]孙伟斌.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建筑学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C]//2012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
收稿日期:2013-09-05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建筑教育;学位制度;课程设置;教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21-05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在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中,以其自身的学术影响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有机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度过了一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现将所了解的建筑系教学情况向同行作一简要介绍。在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今天,希望对建筑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教育资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创意学院,6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制和学科整体发展优势。
(一)教学团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师以学科团队方式组织整个日常管理和教学。2001年开始,学院逐步撤掉教研室,组建以研究方向为纽带的团队, 其目的就是可以把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每个团队由3~10 人组成,在这个基本组织中,教师有决策的自由和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可能性,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以形成学科建设多方位的联系,包括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间的联系,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国内与国外的联系,等等 [1]。目前,全院已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团队30多个。
建筑系师资大都来自国内外著名建筑院系,现有在编教师12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80名,具有
博士学位的教师67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2名。拥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各1名,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Hon. FAIA)3名。外聘博士生导师中,有国内建筑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聘有贝聿铭、查尔斯·科里亚、安藤忠雄、理查德·罗杰斯等国际建筑大师为名誉教授。
全系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20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生约25名,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10%。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0~13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25~30名左右[2]。师生比例在1:7左右。
(二)教学设施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拥有A—E五栋教学楼,教学空间非常宽裕。A、B两栋楼是以日常教学为主,包括理论课和设计专业教室以及大小报告厅;C楼以教师团队工作室为主,研究生课程有时就在教授的工作室讲授;D楼有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基地、艺术教学创新基地、中国传统家具教学实践基地等10个分基地,高密度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E楼原为设计院,现为学生专题设计和毕业设计场所,以充分实施“预备建筑师”计划。
(三)图书资料
B楼的一层为学院专用图书馆,截至2009年,拥有各学科藏书343万册,其中中文藏书277万册,外文藏书65万册。中文建筑类图书共11 986种,85 773册;外文建筑类图书共5 922种,10 396册;中文建筑类期刊共572种,980册;外文建筑类期刊共810种,14 415册[2]。图书馆开放时间为9:00-22:00,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查阅资料、自习、构思方案。
(四)学术平台
《时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设在C楼,这2本杂志都是业界权威期刊。《城市规划学刊》创刊于1957年,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期刊。《时代建筑》是一本以中国建筑为特征具有国际水平的杂志,关注国际思维中的本土特征,用世界的眼光探索中国命题,强调本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具有超大即时的信息容量。
(五)实践平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服务的产业平台,同时也是建筑教育和实现“预备建筑师”计划可依托的实践平台。
两个设计院凭借雄厚的设计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设计手段,跻身全国前五名之列 。借助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实力,给教学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
二、 培养方案
(一)学位制度
一直以来,高校建筑系都是五年制。从2010级新生开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率先改革学制,推广“4+m”学制,即本科阶段4年,研究生阶段2年到3年。这意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可以压缩到6年的时间。据悉,这一改革在同济大学开展之后,有望在全国建筑专业中推广。
按照新的学制要求,本科阶段,建筑学专业学生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达到相应总学分即可毕业,可获得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硕士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攻读的年限为2年、2年半、3年不等,只要修满总学分,即可授予学位。而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的建筑学双学位硕士则需要3年的时间 [3] 。
在这次改革中,硕士研究生期间强化了在设计企业(设计院)的实习时间和要求,全面加强实践课程。实践课学分比重由20.3%增加到36%,并强调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要求企业按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对教师的企业背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课程设置
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设定了建筑学派的68个知识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这68个知识点才能离开学校。所有课程也都围绕这68个知识点设置,以保证教学的延续性。
1.基础入门课
基础入门课程主要有设计概论、设计基础、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与历史、计算机应用、美术等。这类课程的讲授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定义、属性、思维方法和职业特点,以及当代建筑概况。通过图像的记录与转译、环境认知与设计思维的徒手表达、图像的采集、工程字体训练、摄影创作技法与平面构成(色彩)练习、建筑抄绘与测绘等,培养学生完整的建筑设计理论素质、技术能力和价值观,从而达到能力训练目的。
2.设计主干课
设计是建筑学本科学习的核心课程,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较大,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与原理、住宅建筑设计与社区发展、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建筑改扩建、城市设计与更新、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保持着建筑专业三维空间设计的优点,同时训练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方案创造能力,解决空间问题能力,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修改能力,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的能力,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设计课程及周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3.实例研究和实习课程
所有的建筑教育学校大都利用所在城市的有利条件,对城市和建筑进行不同范畴的实例研究,如麻省理工学院以波士顿地区建筑为研究对象,宾夕法尼亚大学以费城为研究对象。同济大学则以上海及周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评论、传统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上海近代建筑研究、建筑经济与建筑法规等实例研究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4]。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4.校企培养新理念
结合教育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同济大学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校企培养新理念——“预备建筑师计划”,以解决在校学生实习与学业安排的冲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需要。通过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
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为五年制本科生,时间为第8和11学期,培养环节主要有生产实习、参观企业、聆听讲座、参与工程项目实践。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来源于企业(设计院),依托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工程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采用双师制,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使学生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了解相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拥有解决建筑设计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预备建筑师”。
为落实培养目标,学院规定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教师应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在升入四年级时,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以使他们能专心于学业。
目前,上海市规划研究院、现代设计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综合甲级设计企业已与建筑学院开展了“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校企合作。
三、教学特色
(一)建造与建构
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延续德国“包豪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为自主创造、博采众长的学术风格和教学特色,特别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从入学开始,新生被灌输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创新,第二必须动手实践。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一些理论性的概念,还有很多动手直接操作的技术和经验。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建造的过程。
自2008年起,每年的5月底,建筑学院都会举行一届建造节,每组参赛学生经过8小时辛苦、紧张、快乐地建造,用纸板搭建风格各异的房子,并在里面居住一晚,真实体验了自己建造的空间,领会、把握了建筑最基本的要素——适用、经济、美观。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空间架构的认识,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济大学“以建构启动设计教学”,把建筑教育由美术型引导到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工型教育体系中,并致力于空间建构和建造教学的实践研究,采用将空间分析和空间建构分解为设计步骤的教学方式。在设计课的教学中,采用较大比例的工作模型作为主要的表现与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建构和结构的观念(图1)。如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安排学生摆砌砖墙,学生在通过砌筑分割空间的过程中,理解了建造的理念。
(二)设计课程教学
同济大学建筑教学中,设计题目的选定,以专题性、连续性为主要特征,教学重视对空间的认知体验和对材料结构的真实建构,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到建构在空间设计中的主动作用,从而使空间设计问题明晰化。
一年级的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概论和建筑概论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设计任务围绕建筑表现技法、建筑空间认知和建筑材料的建构设计,如里弄住宅建筑中色彩的采集、面积的对比、城市环境认知等,目的是向学生综合介绍场地、道路、纪念物、外观等基本要素。学生通过设计、模型制作及研究过程,对这些问题逐步加以熟悉(图2)。
二年级的设计课程,则注重建筑形态哲学的形象表达方面,强调在建筑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进行视觉表现。通过生成技术和空间句法,理解建筑功能及空间特征,强化空间组织能力,提高建筑综合造型能力,建立环境观念。具体任务有小品建筑方案设计、建构模型制作、小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
三年级设计课程的一系列题目设置,体现了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与应用,建筑类型不同,教学目的也不同。如区县图书馆、展览馆建筑方案设计,其训练目的是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建筑形式、屋面和楼梯构造;民俗博物馆、山地建筑和滨水建筑、商业中心等题目的设计过程则是鼓励学生对文化、地域、建筑、历史等与人类居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建筑与人文环境紧密联系。
四年级的设计课程集中在第7学期,是一项复杂性、协调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专业设计工作,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设计的特殊问题和一般规律。题目主要是旅馆类建筑、商办类建筑、商住类建筑和专题设计,如搜狐大厦建筑方案设计、时尚青年城建筑方案设计、旅游区四星级酒店建筑方案设计、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等等。这些题目多是教师的实际工作项目,学生通过现场参观、基地勘察、模型制作、方案推敲,掌握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律,包括结构、设备、垂直交通、安全疏散及消防等特殊问题,熟悉高层建筑的造型处理方法,认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及景观的关系。
专题设计是建筑设计教学的分化阶段。通过多题目的设置,学生选择喜欢的题目或需要加强学习的方向,为发展学生各自志向潜力与选择专业方向及日后的研究方向创造条件 [6] 。在注重设计概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更强调建筑的特性与共性设计、训练方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发挥各位教师研究方向的优势和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选教师所设定的多个题目进行教学。专题设计由多个分课题组成,他们包括大跨度建筑(技术性较强的题目)、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构造与设计、住宅设计、建筑历史理论与当代设计、校园建筑设计、建筑数字化生成、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等。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采用独立的或几人一组集体的方式进行,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要递交自己的设计成果,即集各学科于一体的最终完整的设计。
(三)专题讲座
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在各个学科方向都有完整的学术梯队,校内及校际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常进行团队学术活动,每个研究小组的成员都定期作研究进展报告,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要求每个团队每学期必须轮流作学术报告,同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外及国内其他研究单位的学者作报告,了解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开拓思路。可以说,除了节假日之外,平均一天一场专题讲座。
仅笔者在同济的一年时间里,就先后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矶崎新、安托内·普利多克、米歇尔·舒马赫、弗兰克·盖里这些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在同济大学举办讲座。学生在这么频繁的“学术声音”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必将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材选用
同济建筑系的教师既是高校教师,又是注册建筑师;既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又在设计企业从事建筑创作。许多教师还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们既从事教学,又从事创作,同时致力于此领域的学术研究。灵活、宽松的工作环境,教师能够及时将经验带入课堂,也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
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师大部分都不用固定的教课书,也不指定教材。他们认为,一本教材,从编著到印刷、出版至少要2年时间,这种滞后性会限制学生思维、不利于跟踪学科前沿。有的教师会把准备出版的书作教案,有的教师则用自己的分析内容和研究成果作教案。课堂上会发给学生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推荐大量的参考书籍,还有大量的笔记,这些便是学生最终的考试依据。所以,虽然上课不考勤,但是学生听课积极性反而很高。
(五)考核方式
在同济建筑教学中,考试不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形式,而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和课堂讨论才是考核重头戏。与传统的考试相比,新型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在设计课程中,最客观的考核方式就是“评图”课。每一次设计交图,班里所有学生的成图将被粘贴在教室的评图板上,所有的工作模型也摆放在相应的图纸下面。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专家、外校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教师将逐一询问每个细节,捕捉每一思路,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加学生之间的纵向影响。
四、结语
同济大学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建筑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建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高等建筑教育体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不论是教学体系还是教学方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在学习同时应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取长补短,把实践育人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建筑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建筑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伯伟.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核心影响力[J].时代建筑,2001(5):20-22.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络在线[EB/OL]. http://.
[3] 文汇报.同济大学新模式培养建筑师 建筑系本科不再读5年[N].上海:2010-09-13.
[4] 李丽.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技术的探索[D].上海:同济大学,2006:32-34.
[5]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培养方案[Z].2010:118-120.
[6] 钱锋.建筑设计(4)课程教学大纲[Z].同济大学本科教学大纲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分册.2006:292-293.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n Tongji University
ZHAO Jing-xin1,2, HAN Bo1,2, LI Yong3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i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473004, P. R. China;
3.Nanya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Nanyang 473004, P. R. China)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校园规划;校园发展;发展历程;发展因素;南京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 校园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南京工业大学的前身之一――南京化工大学为适应高校教育变革与自身发展需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规划新建并发展而成的大学新建校园。校园选址于南京浦口大学城,位于南京浦口区珠江镇的东侧,前临长江,北倚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临312国道,距南京市中心约18公里。江浦校区地处于老山山脉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基地自然环境较好。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前身为南京化工大学江浦校区。2001年,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正式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正式成立。江浦校区自1997年开工建设以来,伴随着1998年、2002年、2008年的三次校园征地与2003、2009、2014年三次校园总体规划,校园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总占地约218.19公顷。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自1997年以来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三次校园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最终形成了多中心的簇群式校园空间与多期用地和谐发展的校园整体格局、不断完善的复合式道路结构、山水灵动的复合式景观体系、多样和谐统一的校园建筑构成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富有特色、氛围良好的校园整体空间环境。
2 校园发展历程
2.1 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为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前身――南京化工大学江浦校区建立的过程。
1992年11月,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南京化工大学(时为南京化工学院)在南京市原江浦县正式征地400亩,用于建设教学配套设施和兴建校办高科技产业,以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启动,开始筹建新校区。1997年11月8日,南京化工大学江浦校区正式揭牌,一期工程奠基。
南京化工大学江浦校区自1997年开始启动建设,一期工程于1998年竣工投入使用,1998年9月,第一批1998级1134名新生入驻。
江浦校区于1998年新征土地1000亩扩建江浦校区,并在1998年11月至2002年9月间完成了校园的二至四期工程的建设,四个阶段校园建设共建成建筑19.8万平方米,另有体育活动场地3.5万平方米,入驻学生11600余人。这一阶段的南京化工大学江浦校区,主要承担南京化工大学部分本科生教育职能。
2.2 成长阶段
这一阶段为南京工业大学组建之后,江浦校区完成新征2080亩校园用地的规划与建设,通过快速扩张建设以满足学校发展需求的过程。
“十五”期末,根据江苏省政府与江苏省教育厅的规划与学校的自身发展需求,南京化工大学对江浦校区的扩建工作进行了论证。此时正值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两校合并,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正式建立并随之成为该校今后主要办学地点。2002年9月,江浦校区正式新征二期建设用地2080亩,校园总面积达到3000亩。
2003年,南京工业大学校方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2003),新校区已有及新征用地占地总面积约203.2公顷,预留三期发展用地约12.3公顷。江浦校区规划用地教学规模按22000名本科生与1000名研究生进行考虑,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
2003年至2008年间,江浦校区完成校园建设约43.3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达到62.8万平方米,初步完成学校既定的规划目标。这一阶段的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经历校园规模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南京工业大学最主要的本科生教育基地,并承担了部分研究生教学及科研职能。
2.3 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两期共3000亩的用地初步建设完成。在此基础上,出于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江浦校区面临校园三期用地建设与已建成部分的功能更新完善,校园发展也由此进入到了完善阶段。
由于江浦校区的基地地形复杂,可建设用地面积较少,之前学校建设用地未能满足校区的教学规模要求。因此在2008年,为了扩大学校的建设规模,校方将校园西北角原规划中的三期用地面积进行了扩增并使其达到约25.35公顷,主要用作学生宿舍区及其运动用地和部分教工住宿建设用地。2008年5月,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新征三期建设用地382亩,与原有两期约3000亩土地相连。
在三期用地扩征完成的基础上,2009年12月,南京工业大学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总体规划设计》(2009),规划除针对三期用地的校园规划外,对校园已建成部分进行了完善更新。
2014年4月,基于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全部三期建设用地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十年间南京工业大学的力争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校方委托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总体规划设计》(2009)做出调整完善,形成《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总体规划设计》(2014)。
截止目前,历经三次征地的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面积已达218.19公顷,建筑总面积约94万平方米,规划待建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规划学生容量36450人。随着校园建设发展与学校行政中心迁入,江浦校区已成为南京工业大学主要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科研以及行政办公场地。
3 校园发展因素
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发展过程不是由单一因素所推动的,而是受到国家教育政策、学校发展决策、高等教育变革、外部环境作用的共同影响。这其中,各个动力因素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3.1 国家教育政策是江浦校区发展的决定因素
从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发展过程上看,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教育发展带来的高校招生扩增。快速增长的高校招生规模影响了江浦校区由建立到快速成长的发展过程。在江浦校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主导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在土地、资金这两个决定校园发展的关键要素中起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3.2 校方发展决策是江浦校区发展的引导因素
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的发展过程中,校园规划是校方发展决策在校园物质空间上的投射。校方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背景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对学校的招生规模的制定与未来规模的预测、学科专业的调整发展以及校区之间校园的资源整合,都成为影响江浦校区校园规划的因素。而江浦校区的校园发展经2003年校园规划确定了建设规模与校园基本空间形态、功能布局之后,又根据校方的决策分别于2009年、2014年进一步进行了建设规模与功能布局上的调整。由此可见,南京工业大学校方的发展决策在校园建设规模、空间形态、功能布局等校园宏观层面对江浦校区的发展产生了自上而下的引导作用。
3.3 高等教育变革是江浦校区发展的推动因素
由高等教育变革带来的校园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上的新需求是源于校园使用者并自下而上地作用于校园发展过程之中的。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2003年的校园规划以及后续2009年、2014年的规划调整,便是在校园规划层面不断应对校园师生需求变化的过程。高等教育变革带来的校园需求变化成为校园发展过程中,校园建筑营造、功能设施、景观环境等具体层面更新完善的推动力量。
3.4 外部环境作用是江浦校区发展的促进因素
大学校园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社会与城市外部环境作用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发展过程并非主导因素,但是是校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外部环境的作用使得校园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交流联系更加频繁。大学校园开放性趋势下的校园与社会资源共享,与城市快速发展下的校园空间与城市外部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校园内部与外部联系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陈晓恬、任磊.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 潘世年,丘建发.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浅析[J].城市规划.2006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凯里学院;建筑学;专业建设
凯里学院建筑学专业自2012年开办以来,秉承良好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整合办学资源,努力挖掘办学潜力.从开办至今,建筑学专业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实践平台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各项硬件和软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1建筑学专业建设规划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从专业分布看,贵州省内高校仅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凯里学院开办建筑学专业,这些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远不能滿足本省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筑学专业建设规划依托黔东南州深厚的苗侗文化背景,顺应贵州省和黔东南州建筑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对人才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以“地方性、民族性、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在开放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民族建筑研究和教学为一体的专业特色[1].在培养方案制修订方面我校不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而且依据实际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及实训内容.建筑学专业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进度计划和教案,教学计划体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课程设置上,将通识教育课程15门、专业教育课程40门、生涯教育课程3门、特色教育课程1门、实践教育课程10门相结合,构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生涯教育课程与特色教育课程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专业教师在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将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少数民族建筑概论、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等理论课程,在建筑设计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民族建筑专项设计.在实践环节上,设置了《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等民族建筑实践调研,另外还进行了社会实践、公益劳动、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综合素质教育、各种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
2专业建设过程及管理
2.1夯实理论教学
教学是专业之本,建筑学作为新建本科专业,教学队伍年轻,理论教学的经验还相对欠缺,因此专业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夯实理论教学.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建筑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过程管理规定,在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撰写、教学进度填报、教学日志填写、课件制作、试卷分析、毕业论文指导、新进教师主讲资格审定等方面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保证了教学质量.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项目式教学,每门课程或每个教学专题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3],采用项目调研、初步方案、方案反复评审修改、得出设计成果的过程,整个过程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课程学习阶段就接受工程训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2.2加强实践教学
建筑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科专业,加强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关键一步.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结合专业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案,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修订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要求课程中实践学分保持在25%~30%,同时在实践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同时将实践教学成果化.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与黔东南州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地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建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实践基地,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极就业.同时指导学生与同济大学、镇远县住建局、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合作单位和机构进行民族建筑文化的相关调研与建造活动,让学生参与各种科研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4].
2.3构建教学质量监控
为保证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学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保障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打造良好的教风与学风.目前已形成了常规化的教学检查制度,包括教师听课制度、班级教学日志制度等.建筑工程学院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学档案,建立了完整的招生、学籍、试卷、成绩等教学档案,并实行校、院、教研室三级督导听课制度.在教学管理中,首先是教务科在每学期开学前下达教学任务,让所有教师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其次是教研室主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每学期认真做好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进度及教案的检查工作,按时制定教研室活动计划,并认真做好教研室工作总结及活动记录;三是教研室组织建筑学专业全体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四是院教学督导对教学进行监督,不定期进行听课、评课,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五是认真落实学校制定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各班纪律委员每天负责填写当天的课堂教学日志,并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分管领导签名并提出整改意见;六是专业教师严格按照凯里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好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教案编写、教案更新等工作;七是加强试卷管理,试卷制作核查严格规范,试卷保存及试卷的批改、登分、装订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建工学院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完善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打造优良学风,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建工学院还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学术讲座、建造节等与专业能力塑造息息相关的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总之,该院采取各种举措,打造建筑学专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风、学风[5].
2.4加大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学院现有的教学模式虽然历经了多次变革和更新,成绩斐然,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与塑造,既不利于人才本身的成长与创造,也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继续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2.4.1夯实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学院根据建筑学专业每年的发展情况,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以建筑设计类为核心进行展开,重点打造建筑技术教学群;同时增强校内几个专业培养方案的联动性,通过课程安排的协调,减少任课老师工作量,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比例,充分利用课外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2新知识、新理论和特色文化引入教学
分院要注重将BIM、绿色建筑、民族建筑等相关课程及国家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等纳入课堂,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标准与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中,校企共建,开发体现工学特色,突出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密切相连,融职业技能要求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举办建筑学建造节活动,将创新思维融入实践中,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动性;建立丰富的第二课堂,利用学生社团等机构,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以学生项目、课程调研报告等形式开展专业第二课堂[6].
2.4.3实践教学成果化、可视化
改变以往大部分实践课程考核以报告为主的情况,将实践教学成果化、可视化.如测量实习,绘制苗侗村落聚落情况和典型的建筑,用激光雕刻机雕刻出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生实践成果.
2.4.4构建竞赛体系,成立专业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建立多层次的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识图、测量技能、模型制作、民族建筑知识等竞赛,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学风.
2.4.5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建立各种教学评价规章制度,尝试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模式,以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科学、民主、主体多元、与企业对接的教学评价体系[7].
2.5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方面注重选拔、大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建立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和素质的机制,提高教师的科技与社会服务能力.同时,优化建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学缘、年龄等结构,形成以中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传帮带”师资队伍.而且还可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实践经历丰富的建筑学专业专家,组建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不断加强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8].
3结语
近年来贵州省房地产业、工业园区、美丽乡村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使得建筑学专业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建筑学专业发展建设要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立足民族建筑文化,培育民族特色,提炼民族元素.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构建竞赛体系、规范管理等方面夯实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邱微,南军,袁一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课程体系及其特色———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建类工科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64-167.
[2]刘晖,谭刚毅.理性、创新与实验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本科特色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J].建筑学报,2013(2):106-109.
[3]于秀开.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毕业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167-167.
[4]刘廷,赵继龙,仝晖,等.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34-35.
[5]郇筱林,戴素娟.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5):103-105.
[6]柳立生.BIM与高校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6(2):75-77.
[7]张广平,徐茹.基于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建筑,2017,16(1):28-29.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范文5
她将接过CIOB(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的帅印,成为CIOB成立以来首位非英国籍主席。这个被男性统治了175年的世界权威建造学会,第一次有了女当家人。
这朵淡雅的重庆茉莉,靠什么征服全球CIOB会员?
答案很简单:书生意气。
■ 学生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古话,道出了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李世蓉就是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爱上了“凝固的音乐”――建筑。
李世蓉的父亲是位土木工程师。“父亲专注于设计时,整张脸充满了光泽,这让我觉得奇怪――那些单调的线条里,究竟蕴藏着什么魔力?”李世蓉说,“我想解开谜团,却在探寻中陷入建筑的魔幻世界。”
建筑师,这个别的少女想也不敢想的“男人职业”,就这样在少年李世蓉心里发了芽。
1975年,一次意外阻断了李世蓉的求学梦――刚满18岁的她,被分配到偏远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铅笔、尺子、橡皮,换成了粪勺、扁担、锄头。
在白天肩挑背扛累得筋疲力竭的情况下,李世蓉依然倔强地追逐着建筑师之梦――晚上,为了不影响别人,她打着手电,猫在被窝里学习。
1977年,,李世蓉紧紧攥住这张改写命运的入场券,跨进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今重庆大学建筑学院)的大门。
和别的女生不一样,进入大学后,李世蓉的课余时间没有用在花前月下,而是沉浸在斑斓的建筑世界里――图书馆成了她最好的“情人”。
正是这段安静的岁月,成就了李世蓉痴迷、专业、天真的书生意气。
人必有痴,而后有成。由于成绩优异,本科毕业后,她被留校任教,“选择留校,是因为我想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痴迷建筑的人”。
执教两年后,李世蓉的建筑师之梦开始发散。
“你可以不读糟糕的书,不听糟糕的音乐,但你不能不面对家门前糟糕的高楼。”李世蓉说,“一位建筑师,做得再好,能改变的也只是沧海一粟,要让这个世界的建筑如音乐般灵动,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建筑师管理者。”
于是,李世蓉重返课堂,开始攻读建筑管理硕士学位,从此进入一个更令她沉醉的世界。
■ 学者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1993年12月,已是副教授的李世蓉,被学校派往荷兰Delft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
这段经历让李世蓉眼界大开:“我第一次了解到CIOB在世界建筑业所拥有的权威地位,于是萌生了申报CIOB会员的想法。”
写了两封申请信给CIOB,但都石沉大海。她没有灰心,又写了第三封信,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专业背景,并以研究成果申报CIOB会员资格。
这封信引起了CIOB的重视,CIOB派出特别小组,专程从英国赶赴荷兰,对李世蓉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是:非常优秀。
就这样,李世蓉被授予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资格,成为CIOB会员。当时,中国大陆CIOB会员只有三人:一位是当时建设部总工程师许溶烈,一位是同济大学教授丁士昭,而李世蓉是最年轻的一位。
1995年初,李世蓉迎来人生的重大抉择:一边是顶级咨询公司的高薪聘请书,一边是英国里丁大学的博士邀请函。面对高薪和理想,李世蓉选择了后者。“女儿不到十岁,正待母亲引导;丈夫身体欠佳,甚需妻子照料。”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李世蓉泪流满面,“我非但没有相夫教子,反而成为家庭拖累。”
“既要完成博士论文,又要完成科研课题,连打工的时间都没有,只能靠奖学金生活。”李世蓉说,“我不得不经常在买书与买菜之间掂量,到后来,干脆煮上一大锅饭,吃上几天。”
分秒必争的学习,让李世蓉透支了健康,她终于病倒在床,两天滴水未进,幸亏被同学发现送进了医院。这个坚强的女人,躺在异国的病床上,以被蒙头,饮声而泣。
三年打拼,李世蓉不仅获得了博士学位,还参加了英国两个国家级科研课题,出版了英文专著《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建筑业》,这本书被英国建设部称为“关于中国建筑业的扛鼎之作”。
五年留学,奠定了李世蓉的国际化视野,她以书生之痴迷,渐渐启开理想之门。
■ 管理者
1998年,回渝不久,李世蓉怀抱理想,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结果,她这个建筑领域的高材生,因“难以适应”而在笔试阶段就被淘汰出局。
数家世界顶级建筑公司闻讯抛来橄榄枝,李世蓉委婉拒绝后,选择了任教,短短四年里,她170多篇,出书27部,主持重点科研项目20余个。
从人到人才的过程,开始都是小事。做好小事的李世蓉,终于在2003年1月,接到市委组织部的电话:通过严格考察,市委决定选拔你担任沙坪坝区副区长,分管城建工作。
“从政?你疯了?”很多朋友大惑不解,认为她肯定是为了钱!
“其实,做教授的收入比当副区长高得多。”李世蓉说,“但当副区长有一个最大好处,就是有更多机会推行国际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
弃学从政,李世蓉没有追求人情练达,而是充分发扬着书生意气。
“放弃书生本色,去迎合为官之道,就是对这座城市不负责。”在工作中,李世蓉以“不迎合、不妥协、对事不对人”的书生意气,终于让城市规划在领导心里有了位置。
担任副区长四年期间,李世蓉坚持不搞形象工程,强调突出城市建设的长效性,把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让老百姓得实惠。她以国际眼光审视沙坪坝的发展,坚决反对“摊大饼”,推崇组团式发展,“西部新城”应声崛起,今天的大学城和西永微电园,已成为新城建设的经典。
从教授到官员,她以书生之专业,扮演了一个有效管理者的角色。
■ 推销者
站上更高的台阶,李世蓉的梦想更远了。
2004年,重庆开始选拔“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专题论坛主持人,要求是“有专家素养,参加过国际会议,精通英语”。在选拔委员会挑剔的目光下,李世蓉过五关斩六将,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六位主持人中的唯一女将。
在峰会上,李世蓉的专业和优雅,征服了全球嘉宾。
峰会之后,李世蓉几乎成了重庆的一张名片,她主持的外事活动有百余项。因善于推销,2007年1月,她调任市外经贸委副主任。
这个全球化平台,让李世蓉如鱼得水。在她的推动下,重庆建筑业开始走向国际:“英国・重庆可持续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启动,“国际建筑论坛”等高端论坛在重庆启幕,CIOB中国培训中心在渝成立,一举使重庆成为CIOB全球拓展重点……
“李世蓉是重庆最棒的宣传大使。”CIOB副首席执行官迈克・布朗说,“在CIOB,她几乎每五分钟就会提到重庆,完全是一个重庆宣传大使。但我们喜欢她,她能将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到一起分享和合作。”
能做到这一点,除了李世蓉的专业背景,更在于她身上有一种平和、淡定的天真魅力。“她的这份天真,使大家乐意跟随。”英国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说。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筏板基础,CFG桩,复合地基
Abstract:With ANSYS finite element programs,Building raft foundation-composite foundation of CFG pile interaction model.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ft thickness and stress of CFG pile top,soil among pile,pile tip soil,and the foundation settlement. The conclusion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aft foundation-composite foundation of CFG pile design.
Keywords: Raft Foundation,CFG Pile,Composite 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 TU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在高层建筑中,过去通常采用桩筏或桩箱基础,现今也采用筏板基础与CFG桩复合地基相联合的基础形式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外对桩筏基础共同作用、CFG桩复合地基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多集中于研究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的承载与变形特性以及其破坏模式。然而,筏板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荷载传递机理及不同部位桩的工作性状都是有待研究的;CFG桩复合地基的置换率、桩土模量比、褥垫层厚度以及布桩方式的变化对筏板基础的内力和变形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与CFG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体系的共同作用有关。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筏板基础―CFG桩复合地基的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筏板基础厚度变化对CFG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物为地上25层,地下1层的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为6.50m,基础为筏板型式,筏板厚度为1.5m,平面尺寸为29m×29m。上部结构的总荷载为376540kN,筏板底面的应力为450kPa,考虑基础的补偿作用后,基底附加应力为400kPa。根据勘察报告,筏板基础坐落在粉质粘土④上,该土层地基承载力为160kPa,地基承载力明显不足。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桩长15.0m,桩径为450mm,桩间距为1.6m,桩端进入粘质粉土⑧层内,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450kPa,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790kN。采用规范公式计算得出总沉降量为38.70mm。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知,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层情况为上部覆盖一定厚度的人工填土,下层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层,主要土层有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圆砾层。基底典型地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基底典型地层物理力学指标 表1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基本假定
(1) 利用对称性,取1/4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在筏板表面施加面荷载;
(2) 圆桩截面改用面积相等的方桩代替;
(3) 筏板与褥垫层、桩与土体之间保持位移协调,互不分开;
(4) 桩、筏板的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广义胡克定律;
(5) 分桩端和桩侧两层土体,桩端、桩侧土体、褥垫层的屈服准则为DP准则;
(6) 约束情况为:顶面为自由面,土体侧面采用链杆约束,底面采用固定约束,土体对称面采用对称约束。
2.2 计算单元划分
采用直接建模的方法,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筏板-褥垫层共同作用有限元模型,先建立节点,然后由节点生成单元体,共有52215个节点,形成47096个单元,其类型均为SOLID45单元。模型尺寸为44.6m×44.6m×30m,模型边界距离筏板边界为一倍的筏板长度,土体深度取为30m,褥垫层厚度为15cm。网格划分见图1和图2。
图1 共同作用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图2 CFG桩-筏板-褥垫层模型网格划分
2.3 计算参数选取
根据工程中材料的实际力学性能及当地工程地质经验,本文中各种材料的计算取值见表2和表3。
模型计算的力学参数 表2
地基土DP模型计算参数 表3
3 筏板厚度对CFG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本文通过调整筏板的厚度来研究复合地基的性状,筏板的厚度分别取为0.5m、1.0m、1.5m、2.0m。
3.1 筏板的挠度分析
图3 筏板挠度与板厚的关系图
图3表示的是筏板挠度随筏板厚度的变化情况。随着筏板厚度的增加,挠度逐渐减小,同时板上各点的沉降趋于均匀,筏板的沉降差减小,但当筏板达到一定厚度时,筏板厚度对其挠度的影响甚微。
3.2基底桩土应力分析
图4表示的是桩顶应力随筏板厚度的变化情况。角桩桩顶应力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产生了拱效应;随着筏板厚度的增加,角桩、边桩与中桩的桩顶应力逐渐减小,这主要是由于筏板厚度调节了基底附加应力的分布,筏板厚度越大,基底附加应力分布趋于均衡。图5、6表示的是筏板底部桩顶应力和桩间土应力随筏板厚度的变化情况。筏板边缘的桩顶应力和桩间土应力最大,逐渐向筏板中间递减,中间桩顶应力和桩间土应力分布均匀;并且随着板厚的增加,筏板中间的桩顶应力减小,桩间土应力逐渐增大,这主要是考虑地基基础共同作用之后,筏板承担了一部分荷载,筏板厚度越大,承担的荷载也越大。
图4桩顶应力与筏板厚度关系图图5板底桩顶应力分布图
图6 基底桩间土应力分布图
3.3 桩土应力比分析
图7 桩土应力比变化
图7表示的是桩土应力比随筏板厚度的变化情况。由图可以看出:随着筏板厚度的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但筏板达到一定厚度之后,桩土应力比变化不再明显。
3.4 桩端土应力分析
图8 桩端平面处土应力分布图
图8表示桩端处土应力随着筏板厚度增大的变化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筏板厚度的增大,复合地基中桩端平面处土应力的不断减小,并呈现出桩端土应力中部大边缘小的特征。
3.5 桩体沉降分析
图9 中桩沉降与筏板厚度的变化关系
图10 边桩沉降与筏板厚度的变化关系
图11 角桩沉降与筏板厚度的变化关系
图9~11表示的是桩体沉降量与筏板厚度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各桩的沉降量大小为,中桩>边桩>角桩;随着筏板厚度的增加,各桩沉降量减小。
4 结论
通过建立筏板基础―CFG桩复合地基的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筏板基础厚度变化对CFG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随着筏板厚度的增加,其挠度减小,且板内各点的沉降趋于均匀;当筏板达到一定厚度时,筏板厚度对其挠度的影响甚微;桩顶应力与桩土应力比减小,桩间土应力增大;复合地基桩端处的应力也不断增加,并呈现出桩端土应力中部大边缘小的特征;桩体沉降量,中桩>边桩>角桩,并随着筏板厚度的增加,各桩沉降量减小。
参考文献:
[1] 吕仲鸣.筏板基础―CFG桩复合地基共同作用初步研究.[硕士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
[2] 闫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龚晓南.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范秋雁,刘文连,黄经秋.框架结构―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J].岩土力学,2003,24(2):249~253.
[5] 宋二祥,沈伟,金淮等.刚性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体系内力、沉降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3,25(3):26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