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游子吟全诗的意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范文1
【关键词】 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大众媒介权 个人隐私权
在实践中,大众媒介权与普通主体个人隐私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利冲突(报道对象是公众人物时,这种冲突尤为突出)。最近若干年来,媒体频频报道的“人肉搜索”事件、不雅照片(视频)事件以及与社会知名人士有关的打架事件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大众媒介权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问题,也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作为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关于自由观念的两种基本的学说——“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为我们观察和探讨大众媒介权和个人隐私权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从一定意义上说,个人隐私权观念主要体现了消极自由观念,大众媒介权的理念则更多地反映了积极自由的观念。两者存在客观的“权利张力”关系,同时也是对传统公权力与私权利理念的超越。
一、自由主义理论:对权利与自由关系的解读
人们对权利和自由的认识与理解在人类社会的思想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权利范畴标志着人们应该、能够或者实际做出某种行为的自由度。”①或者说,权利是主体宣称对权利客体所拥有的按照自己的自由自主意愿来处分或处置的资格和能力。英国“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格林对权利的个人角色与社会角色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他认为,任何权利都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为“做有价值之事或享用有价值之物”而向社会提出行动自由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前提是承认他人的同样要求,并准备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二是社会对个人要求的承认,由于个人提出的要求以承担一定的义务为条件,总会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承认了个人的要求并赋予他实施要求的权利时,个人的要求就转化为权利。因此,他把权利定义为“一种建立在共同之善基础上的,被社会所承认的要求”。②霍布斯、卢梭、康德等都没有把权利看作是仅仅涉及个人的行为,他们都注意到了除个人之外其他人的存在,只有在个人的自由意志与其他所有人的自由意志协调一致时,才有一般意义上的权利③。这也体现了权利的整体性和社会功能的指导精神和基本理念。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是西方自由主义学说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外理论界所关心的核心和前沿问题。自由主义是理性主义的一种,边沁与斯密是英国理性时代的杰出代表。自由主义者一般都认为,“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者”,“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④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若说为了那人自己的好处,不论是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好处,都不成为充足的理由。⑤自由主义者把个人作为起点的分析单位,社会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人造的躯体”,是原子个体在某种程度上的机械组合,它可以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加以变更和改善。
赛亚·伯林作为英国政治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自由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对自由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和诠释。伯林指出,消极自由涉及对“在什么样的限度以内,某一个主体可以或应当被容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到他人的干涉”。积极自由则和以下问题的解答有关:“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或干涉,从而决定某人应该去做这件事、成为这种人,而不应该去做另一件事、成为另一种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最大区别在于个人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着眼于别人或外力是否设置障碍,以做自己主人为要旨的自由与不让别人妨碍我的选择为要旨的自由。⑥
事实上,任何绝对的积极自由或消极自由在现实社会中都是无法存在的。积极自由的本意是自主,而消极自由的本意是不受限制。换言之,消极自由是免除限制或阻碍的自由,积极自由则是道德上的自主自治。消极自由离不开积极自由,一种不受干涉、没有阻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主体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精神、身体方面都存在无数障碍、强制和涉,个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社会生活使任何一个人不可能逃避法律的、道德的强制和干涉。就制度性和可行性而言,消极自由通过法律体制可以保障和实现,如个人隐私权通常可通过法律规范得以确认和保护。但积极自由则由于其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不是特别确定,较难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和实现,如大众媒介权一方面面临法律明文予以授权的困难,另一方面则面临着权利可能会被滥用的困境。
在自由主义学者看来,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都是客观存在的、合理的、可实现的。伯林指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都是不可逃避的问题,均是非常合理的概念⑦。事实上,消极自由可以通过对个人自由权利的彰显能够起到抑制积极自由被滥用的作用和效果;而积极自由在不放弃和尊重个人自由权利的同时,关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与维护,可以弥补消极自由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终极关怀的欠缺,有助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在社会实践中,以个人隐私权为代表的私权利要求排除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各类主体的非法干涉,而以大众媒介权为代表的社会权利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则要求获取个人的可能涉及隐私的信息,由此形成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冲突。但正是这种冲突,使得个体权利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抑制强势媒介权的滥用,而大众媒介权又通过舆论传播来弥补个体对社会整体价值的忽视,二者呈现出既有张力又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积极自由:大众媒介权的恰当行使
大众传播媒介在日常新闻宣传与报道中,经常可能体现为公民个体话语的载体,但实际上是以公众集体话语的形式或名义进行表达和传播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的过程中,事实上是以公务法人的身份履行社会信息传播职责的,即使是私人所拥有的传播媒介,其真正的主体也并不是纯粹的个人——因为纯粹的个人无法代表社会公意。大众媒介权的完整的行使和履行是由多个密切关联的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的依法、自由、有序的运行在发挥大众媒介权的整体社会功能方面都必不可少。大众媒介权作为一个多学科的复合性概念,可以将之视为一个权利束或统称权,它由多个单列权项或具体权项构成,这些单项权利或具体权项包括但不限于知情权、采访权、真实意思表达权、信息自由权以及信息公开传播权等,其基本性质属于公共社会领域中的社会权利。
基于积极自由的概念,大众媒介有着主动、积极地实施新闻报道、新闻传播的自由。但在行使大众媒介权的过程中,涉及大众媒介的行为能力问题。通常可以将此分为积极行为能力与消极行为能力。积极行为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强调自由行为中的自主性、自治性的伦理问题,避免以大众媒介权做各种交易、搞“有偿新闻”。消极行为能力则涉及外在法律制度的约束问题。这种行为能力应该充分考量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准确把握大众媒介权的边界。公民有权知道的或者允许知道的,媒介也应当有权知悉;反之,公民无权或不允许知道的,大众媒介同样无权知悉。显然,这是现代宪法原则的基本要求。而在大众传播实践中,“求新求异”的职业“价值”倡导将大众媒介权无边界化,通过逾越法定权限的某些采访手段似乎成为敬业或显示欲有所作为的代名词。“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⑧
第二,正确处理复杂权利层级体系中大众媒介权的法律位阶。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公民权利意识空前觉醒,各种权利彼此之间互相交错,而各种权利之间明显存在等级层次区分,当这些权利本身发生冲突时,下位权利效力低于高位权利,也应当服从于上位权利。当然,权利本身的层级性并不意味着权利主体可能存在等级性,而是指权利本身法律属性的层级性。比如宪法性权利高于其他普通民事权利,与权利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安全权、人格尊严权、姓名权等人格权利应高于其他一些派生的精神性或财产性权利。就大众媒介权而言,大众媒介为强调突出报道中的新闻价值而对报道对象的上位权利如个人隐私权构成侵害时,大众媒介应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责任,大众媒介权应受到法律合理的限制。
第三,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的维护。大众媒介权的特殊社会权利属性决定了它与社会公共利益间的密切关系,也决定了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行使大众媒介权本身不能妨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妨害公序良俗。具体而言,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行使大众媒介权应该有益于社会公众权利、利益,而不得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造成损害。在通常情况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一般涉及对社会公共道德的侵蚀、对社会所公认的道德标准信仰构成挑战,可能引起道德水平下降、败坏社会风气等。此外,可能还会涉及对的诽谤诬蔑,这不仅伤害信教者的感情,而且可能由此引起宗教纠纷,构成对社会秩序的损害。
三、消极自由:注重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法律对个人隐私权予以确认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排除其他人对自己隐私自由的非法干涉和强制,其实质则体现出消极自由观的特质。个人隐私的维护和保有在现有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使特定主体被允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社会角色,而不受其他人的非法干涉。个人隐私权蕴含的消极自由理念,凸显了对个人社会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逐渐去除了身份对个人权利的限制,体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潮流与趋势,标志着人类文明有了某种新的发展。
消极自由是指特定主体不受其他人的非法干涉和强制。这里的强制,意指某些人故意在我本可以自由行动的范围内,对我横加干涉⑨。它是“免于……的自由”,关心的是“在什么样的限度以内,某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群人)可以、或应当被允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到别人的干涉⑩。显然,消极自由充分强调个人自由的维护,存在于排除干涉的“消极”目的中。一旦依据社会规则被界定为个人所享有的自由,那么这些自由权利就形成了某种“绝对的屏障”,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其他个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干涉。自由主义学者认为,对个人的福祉,本人始终是关切最深的人;除了一些私人联系很强的事情外,任何他人对于他的福祉所怀有的关切,和他自己所怀有的关切比较起来,都是微薄而肤浅的。社会对于作为个人的他所怀有的关切也总是部分的,并且完全是间接的;而个人本身关于自己的情感和情况,比起任何他人所能有的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样看来,个人应该有其自由活动的场所 。
遵循个人主义的基本信条,每个人是其自身利益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都应被赋予选择其自身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最大自由和责任。消极自由高度评价自我依靠、隐私权以及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特别强调个人权利,尤其是人身权、财产权与表达自由权,其他所有权利都依从于个人权利。而自由主义的核心就是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个人权利与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尊重与保护。保护个人隐私,就是尊重人的精神利益与人格尊严。隐私权所保护的是自然人的一种精神利益。作为人格权发展过程中出现较晚的一种权利类型,对其进行司法保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逐渐走向文明时代,社会关系日趋复杂,隐私范围不断扩大,隐私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内容也更加丰富,延伸到个人生活秘密和生产秘密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公民的隐私意识也逐步增强,人们愈加希望能为自己保留一个私人空间,更加追求自我独立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从其“利益”出发,与其“利益”相关的事项或信息,他们有法定的权利获悉或知晓,这就是公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知情权得到切实维护的途径有多种,但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这就派生出公众知情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大众媒介权。隐私权与以知情权为依托的大众媒介权的冲突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人肉搜索”第一案 、郭某徒弟殴打记者案 、李双江之子打人案 、高速公路超速不雅照事件等都引起了各界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强烈关注。在以上涉及隐私权与大众媒介权冲突的个案中,因当事人处理方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法律后果。关于前述殴打记者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都发表了相关评论。《人民日报》的评论特别指出“演员是个特殊的职业,通过表演展示和传播传统艺术,自身实际上也承载着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若干期许。打人骂人事件的发生,使这个善良期许落空了。即使受到媒体的冒犯,也有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打骂并不以为忤,无怪乎“钢丝”们失望,因为传统艺术的文化“气场”不对了 。而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中的多数新闻报道则直接涉及当事人隐私的侵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是对于未成年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特别保护。在此事件发生后,公众能轻易在网络搜索到李某的所有信息包括其姓名、出生时间、就读学校等,其照片也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显然,尽管李某具有其特殊身份,但他是未成年人,其应有的隐私权益仍然受到法律保护。
四、公开与否及如何公开:权利平衡的选择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动的轨迹也可以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隐私权保护与大众媒介权行使呈现出了一种权利的动态平衡——某些原本属于隐私的信息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可能成为大众媒介公开报道的内容,但属于隐私的信息一经媒体公开报道则无法真正恢复为“隐私”,虽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措施,基于信息传播的特征而无法“恢复原状”。积极自由的内涵和外延处于不断的扩张和演变中,消极自由则显得比较稳定。因此,对隐私权的维护显得更为审慎和重要。西方新闻界和法律界就大众媒介权与隐私权冲突提出了许多解决的原则,其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理主张包括“公众利益”和“新闻价值”。“公众利益”学说主张新闻媒介对有关公众利益事项的报道,只要报道不是对社会善良风气具有粗暴及攻击性误导,也不是明知为错误而又刻意加以报道的,即可免负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新闻价值”学说则主张新闻具有价值属性,是其被公开传播的根本理由。只要新闻媒介能够证明其报道的事件具有“新闻价值”,是最大多数人关心的,不论该资料获得是否违法,不论其内容是否正确,只要报道者不是故意造谣或全然忽视其内容的真实性,都可免于侵权诉讼。关于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该学说的学者们列出了三类:有关“公众人物”的事项;有关“公众利益”的事项;“公文书或公共记录”所记载的事项。 以上这些主张对于解决我国隐私权与报道权冲突问题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在涉及公民隐私权的新闻报道中要贯彻依法保障、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现代法制条件下关于公民人身权保护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对涉及社会知名人士隐私的新闻报道,应以对隐私主体无伤害为最低限度和以健康理性的兴趣为前提条件。一定意义上讲,崇尚社会知名人士是社会健康和社会理性心态的具体体现之一。社会知名人士的成就、才能、经历、生活方式都是一种人生参数,普通人只有通过大众传媒去搜寻这些参数。另一方面,社会知名人士所从事的活动一般都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并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社会对名人关注度越高,媒介所报道的不当隐私对社会的影响和对隐私主体的伤害就越大,这必然要求名人隐私可以公开的事项应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即对社会知名人士的事业及与事业有关的个人情况可以不经同意而公开。名人既然体现为某些社会价值中心话语,名人的言行包括一些隐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被赋予了“垂范”的苛求。
大众媒介权利的行使还有必要划清一般民众在不同情况下的隐私保护。笼统地说,对一般民众的隐私要采取全面、严格保护的原则,它们被保护的隐私范围应该大于社会知名人士的隐私范围。这是由一般民众在社会各方面生活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和所处的实际地位决定的。一般民众在通常情况下其个人行为所含的社会属性(引起他人利益的变动)并不明显时,新闻媒介不应对其行为予以干涉,要遵循严格、全面的保护原则。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具有上述社会属性的个人行为也会成为必须被公开的事项,这主要是指普通人所作所为违反了法律或对社会政治、公共利益产生影响、造成损害的情况。此外,如果普通公民有意或无意卷入引人注目的特殊事件,成为“非自愿性公众人物”,那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了更好地传达特殊事件信息的需要,他的某些隐私内容保护也应予以适当的限制,但前提是隐私内容必须是新闻报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注释:
①林?矗骸度ɡ?姆ㄕ苎А??诟穸?ㄕ苎а芯俊返?4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9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③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第248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④⑤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第170~17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沈宗灵:《现代西方法律哲学》第205页,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⑦⑨⑩[英]伯林:《两种自由概念》,《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第220、200~201页,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⑧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第154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密尔:《论自由》第82~83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北京一位女白领写下“死亡博客”后跳楼身亡,她生前留下的“死亡博客”引出中国第一次进入司法程序的“人肉搜索”案。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市朝阳法院宣判,两家网站被判侵权,王某获赔精神抚慰金8000元。
2010年8月5日,国内知名艺人郭某徒弟李某因涉嫌殴打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栏目记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7天并处200元罚款的处罚。
李双江之子李某打人事件广受各方关注,事发当晚,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随后几天里,身为未成年人的李某的所有信息被一览无余。2011年9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对李某作出了“收容教养一年”的行政处罚决定。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范文2
我以为诗歌欣赏,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像联想丰富拓展诗歌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某一意象牵连出一些相关的古典诗词,来丰富意象,拓展画面,挖掘意境,增加情韵。努力借此让学生体味诗歌意象所蕴涵的深意,从而使其学得极有兴味,并认识到诗歌创作中意象构造的重要。
由于学生刚上高一,又是农村孩子,读的诗不会很多,所以在上课思路上,我注重了对学生的牵引。一提到“引”和“牵”,恐怕有人会认为这是在走老路。但我认为传统不该丢,一定程度的引导是必要的。况且我认为这堂课不得不引,这样的鉴赏课,若全让学生自由发言,恐怕会杂乱无章的。因而,我希望整个中学阶段要增加古典诗词的分量,而且老师在诗词学习上要做得更好。只有如此,诗词鉴赏才会从从容容。
下面是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引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背一首小诗给大家听听。(背诵《错误》)
师: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错误》。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作者是谁呢?
生:郑愁予。
(师板书“正愁余”)
生:错了。是“郑愁予”。
师:不错吧。我有证据。作者原名郑文韬。但为什么改名为“郑愁予”呢?我疑心是从古诗词中借来的。谁读过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生1:我只记得其中两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师:不错。知道这两句的意思吗?
生1:是说青山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
师:但这仅是字面意思。如果你要去做一件大事,想着这两句话,那会表达一种什么心思呢?
生2:我坚持要做的事,谁也拦阻不了。
师:实际是表明一个人做事的――
生2:决心。
师:对。辛弃疾是南宋抗金英雄。这两句话是说――
生1(抢答):辛弃疾的抗金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就像那东流的江水永不回头。
师:说得好。这两句的后面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谁能解释它的意思?
生3:傍晚深山里传来鹧鸪鸟的叫声,我独自站在江边,心情十分惆怅。
师:为什么惆怅呢?
生4:因为实际上辛弃疾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所以他心情沉痛。
师:这跟傍晚江面上茫茫的暮色有没有关系?
生5:有。眼前的景是黯淡的。它给作者一种压抑,让作者感到沮丧。
师:为什么提到鹧鸪声呢?
生6:鹧鸪的叫声好像是“行不得也哥哥”或“不如归去”。在敏感的词人辛弃疾听来,好像是提醒自己抗金无望,不可强求。
师:所以作者很苦闷。原来这一切都使作者愁苦啊!这“愁”字是什么用法?
生:使动用法。使我愁苦。
师:哦。“余”就是“我”的意思。那么“愁予”的“予”呢?
生:也是“我”。
师:那么“郑愁予”是不是从“正愁余”化用而来?而且正好用了某种修辞手段?
生:谐音双关。
师:下面把辛弃疾的四句诗一起读一下。
师:实际上,我想本诗作者的名字恐怕又是从屈原的笔下借来的呢。屈原的《湘夫人》开头两句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翻译过来就是:湘夫人下降啊到了北边的水滩上,放眼远望啊使我(湘君)分外惆怅。“愁予”这个字眼有什么特点?
生7:有点多愁善感的味道。
师:那么《错误》的作者为什么改用这样的名字呢?他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生8:一定读过不少的古诗词,尤其是婉约派的怕是读了很多。
师:同学们,是这样吗?有没有根据?
生9:有。作者虽是台湾诗人,但他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他父亲是个军人。他童年的时候跟随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跟随母亲辗转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母亲教了他不少的古典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
师:所以,他的新诗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实际上,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却酷似李白。而他自己本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这就难怪他把自己改名为郑愁予了,表现得那么缠绵。而他的《错误》则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首诗。
二、朗读,背诵,整体感知
(先请两位学生试读,而后教师范读并指导;而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读两分钟,争取背诵)
师: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12:写的是一个女子等候丈夫归来的故事。
师:从哪里看得出来呢?
生12:从一个“等”字看得出来。
师:对。你看得很准。
三、品味意象,拓展画面,体会思妇的情感
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大家齐读一遍。
我提几个问题大家思考。“江南”是个好地方吗?能举例说一下吗?
生13:“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白居易的《忆江南》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哦。原来江南是个繁华美丽的地方。
生14:我记得这几句话,写江南的美丽,但不知出自哪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师: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确宜人。谁知道它的出处?
师:没见过?情有可原。老版教材上有,出自南北朝时南朝作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生15:还有,江南的生活是美的。
师:噢。不仅江南的风景美,而且江南的生活也美?说说看。
生15:有一首诗这样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知道是谁写的吗?不知道?我说一下。是唐末诗人韦庄的《菩萨蛮》。懂得它的意思么?
生16:大致是说,江南美丽,游人到了江南,就该在江南过一辈子,不到年老就不要回家。要是回家了就会肝肠寸断,伤心不已。
师:那就是说到过江南的游人舍不得离开江南,离开了会很留恋的。那值得留恋的是什么呢?
生8:一是江南的山水秀美,游于山水之间,心情无比舒畅。一是江南的少女美丽,比月亮还漂亮,让游人留恋难舍。
师:这位同学恐怕也读过不少的古诗。理解得很好。那如何理解“游人”呢?“游人”一般在什么年龄上游江南呢?
生17:“游人”大概就相当于“游子”吧。像孟郊的《游子吟》中的游子,在外漂泊,游踪不定。一般地说生活不一定幸福。
师:理解得恰当不恰当?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游子”是不是年老的时候才离开家乡?
生:不对。年轻的时候。
生18:要不然也不会看中江南的美女了。
师:哦。好深刻呀。既然如此,“游人”留恋江南,不愿回家了,家里人会不会想他?谁想得最厉害?
生: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想他。最想他的是他妻子。
师:妻子深深地思念着他,他却不想回去,这样的人该称得上――
生:薄情郎,负心人。
师:是不是游人都是这样?
生:不全是。
师:但妻子对游人的思念却是一样的,一样的深啊。课文中的女子是怎样地思念丈夫的呢?思念的结果呢?看第二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大家齐读。
师:最后一个词“开落”读得短促行不行?
不行。要读成“开――落”,要读得慢,音要响亮、沉稳。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也该这么读?
生:“走过”“向晚”“紧掩”“过客”。
师:把这几个词所在的句子连着读一遍,看看有什么效果?
生:好像有一种节奏感。
师:对。有一种韵律美。
师:作者把“容颜”比作什么啦?
生:比作“莲花的开落”。
师:这一比喻是否合乎常规?
生:不合乎常规。应该是名词比名词。应该比作“开落的莲花”。
师:对。实际是把“容颜”比作“莲花”。这么比的效果如何呢?
生:写出了女子容貌的美丽。
师:是的,古人喜欢用花比女子脸面。如“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白朴《梧桐雨》)。谁还能举例证明?
生1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是说女子的脸庞像芙蓉一样美丽。
师:是呀,芙蓉就是荷花。记得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吗?把全诗背一下好吗?
生:王昌龄的《采莲曲》。(学生齐背)
师:很好。还有例子吗?
生1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是说女子的脸庞像桃花一样美丽漂亮。
师:说得好。谁的诗?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师:好。把全诗齐背一下好吗?
师:很好。都背得来。那么,用“莲花”作比还能写出什么呢?
生:女子的纯洁,品性的高尚。
师:有例为证吗?
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师:对。那么作者为什么把女子的容颜比作“莲花的开落”呢?
生20:“莲花”盛开时是鲜艳美丽的;凋落后是枯黄的,不耐看了。用这一比喻,前者写出了女子容貌的娇美,后者写出了女子容颜的憔悴。
师:也就是说,“莲花”由开到落,不只是点出了季节的更替变化,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女子的容貌由美丽到憔悴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还可以由哪个词看得出来?
生:“等”字。
师:从“莲花”开等到“莲花”落,说明了什么?
生:女子等待的时间很漫长。
师:我们有没有过等人的经历?那是什么样的滋味?
生21:焦急难耐。
生22:把人都等疯了。
(生笑起来)
师:可见等人的滋味不好受。我们看那位美丽的女子都等憔悴了,知道她憔悴的原因吗?
生:思念丈夫啊。
师:对。“思君令人老”,古人说得不错。那么,那盼夫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心情到底怎样呢?
生:欣喜,焦急,痛苦,寂寞,苦闷,怨恨!
师:好。同学们揣摩得不错。有没有自己的体验?
生:有!
师:那我们跟那位可怜的女子不是产生共鸣了吗?顺便问一下,我说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值得同情。
师:哦。那女子就只值得同情?
生23:还有可爱的意思。是说长得美丽,值得怜爱。
师:有例子么?
生2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还有《孔雀东南飞》上的句子――“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师:好。下面我们学习第二节,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在寂寞中等待的美丽女子的。我们来具体体会一下她的心情。大家自读一分钟。
师:大家体会一下,“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词,分散在句中,读起来有什么效果?
生25:有一种节奏感,显得很和谐。
师:说得好。读起来有韵味。它们所在的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26:“不来”“不响”分别是“不飞”“不揭”的原因。它们又都是女子内心寂寞封闭的原因。
师:说得有理。什么消息都没有,一切都归于沉寂,似乎空气都凝结住了。她的脆弱的心承受得了么?
生:无法承受,悲苦到了极点。
师:“东风不来”,是不愿来,还是不能来?
生27:是不能来。
师:噢?为什么?
生27:因为到三月了,是暮春了。
师:哦。我想起来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跟着老师背李商隐的《无题》)
师:百花凋谢了,所以柳絮也不飞了。这是不是幸事呢?
生28:不是。是暮春了,春已去了。女子盼夫回家的希望又成了泡影,所以失望至极。
生29:还有,暮春时节,年轻的女子最易敏感。她会感叹时光匆匆,年华易逝,容颜衰老,所以更加愁苦不堪。
师:大家都认为东风不能来。讲得都有道理。我想啊,东风恐怕是不愿来。它似乎是个有情人。大家能理解吗?
生30:这里好像用了拟人。但我不明白东风不愿来的原因。
师:那从下一句――“三月的柳絮不飞”――来看吧。如果是“杨柳依依”,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时候,好不好呢?
生31:不好。
师:为什么?
生31:那位美丽女子看见青青的柳色会懊悔不尽的。有王昌龄的《闺怨》为证。
师:好。大家一起背一下。
(生齐背:“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师:哦。青青的柳色引出了无限的离愁别恨。这位平日里愁苦不愁苦呢?
生:不怎么愁苦。因为是她自己把丈夫送到战场上求功名的,心里还有某种欢喜呢。
师:说得有理。但即便如此,一见到杨柳,那位女子还会产生愁情的。可见别离是多么难耐呀。但相比之下,本诗中的那种离愁别恨就更浓了。因为她所等的人不知在哪里又在干什么。所以,不光人同情她,就连东风也舍不得惹她烦恼,不愿吹来,不愿吹绿柳条,不忍见柳条发青啊。我也引一首诗作证。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从这里可以看出,“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更衬写出了女子的凄苦之情。那她为什么会见柳伤情呢?
生32: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是希望行人留下。所以文中的女子一见到柳,就想到了当时送别的情景。想当初,是千叮咛,万嘱咐,叫他早回。如今冬去春来春又去,杨柳几度发青了,可是他还没有消息,能不见柳伤情吗?
师:难怪李贺说“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还有戴叔伦的《堤上柳》写道:“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又正如所说:“一丝柳,一寸柔情。”这时我们恐怕要帮她说一句:“愿得西山无树木,免叫人作泪悬悬。”这是鱼玄机的《折杨柳》。
生33:怪不得“东风不来”,原来是“东风”不忍心啊。真得谢谢东风!
师:我们再想想看,这位美丽女子要是看见了柳絮纷飞,她的心情又会怎样呢?“柳絮”如何理解呢?
生34:“柳絮”就是柳树的花,人们也叫它“柳花”。这位美丽女子看见漫天飘飞的柳花,怕更是愁苦万分。
师:也许她“欲与柳花低诉”,但“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这是黄迈《湘春夜月》中的句子。可见其无处诉说的哀愁有多深。
生35:我也想起见柳絮而生愁情的诗。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的两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生36:我也想起两句――“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这是李益的《汴河曲》。
师:好。同学们读的诗还真不少。
生37:我记起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师:你是说女子的愁苦像空中飘舞的柳絮一样多啊。我们想想,这女子真是愁苦不堪啊。所以还是不见柳絮纷飞为好。所以,还真得谢谢――
众生:“东风不来”!
师:但是,柳絮飞尽了,空中可能还有某种声音也能触动人的离愁别绪、思乡之情吧?是什么声音呢?
生38:杜鹃的叫声。
师:是吗?它的叫声有什么特别吗?
生38:杜鹃,就是子规。在暮春时啼叫,声音很凄切。
师:所以古代文人把它规定为一种悲鸟,来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它在暮春时啼叫,可有例证?
生3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生39:我有两句――“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但不知是谁写的。
师:柳永的《安公子》。
生40:还有贺铸的《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师:杜鹃啼血了,听的人恐怕是――
生41:哭血。
师:不,文雅一点。
生42:泣血。
师:对。
生43:还可能听到一种声音。
师:什么声音?
生43:笛声。
师:说说看。
生4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哦,原来吹的是《折柳曲》呀,怪不得让人伤情!这伤情女子的心像什么呢?
生:像“小小的寂寞的城”。
师:这座城有什么特点呢?
生44:这是一座愁城。
生45: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城中人百无聊赖,茫然无着落。
师:形容得好。我们想一想,城中的这位女子会干些什么呢?从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里找一找灵感。
生46:绣鸳鸯枕,绣合欢扇,打同心结。睹蝶儿双飞,看鸟儿成对,望双鹤交颈眠。
师:这位女同学举的例子为什么都是成双作对的?(众生笑)
生46:这样可以衬托出女子的孤单凄凉。
师:说得好。鸟儿成双作对,人何时团圆呢?能不寂寞惆怅?这一切她都有耐心去做去看吗?
生46:没有。心情不平静啊。
生47:也许在制寒衣。春天去了,秋天不久也要来了。
师:衣服做成了往哪儿寄呀?她知道丈夫在哪儿吗?
生47:可能不知道。所以也无心缝制寒衣。做做停停的。不知做了多长时间了。
生48:也许在作画。
师:画什么呢?
生48:画喜鹊登梅,也许是鸳鸯戏水。
师:喜鹊报信,鸳鸯成对,都是美好的。但对这位女子来说,恐怕都是痛苦的事。想一想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在现实中这一切一时都难以兑现。
生49:也许在写诗。
师:把她的思念寄给远方的丈夫。但我以为恐怕是作回文诗吧。前秦窦滔,在外娶了妾,他的妻子苏蕙用锦绣织成回环可读的回文诗寄给他,使他感悟了。那么,文中的女子是不是在写这样的诗呢?
生:很有可能。
生50:也许是在对镜梳妆。
生51:不会。她怕照镜子,万一看出自己容颜衰老了会更伤心的。
师:对;这种猜测很合理。恐怕她也无心梳妆。古诗说:“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能理解“明镜暗不治”吗?
生51:镜子上落满了灰尘。好久好久没照过镜子啦。没有兴致呀。
生52:也许在抛梭织布呢?
师:恐怕也是无心吧。古诗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真是百无聊赖呀!能理解“不复理残机”吗?
生51:自从丈夫走后,她几乎就没上过织布机。上面落满了灰尘。当初没织成的布,还摆在那里呢。没心思呀。
生53:可能在弹琴,弹古筝!
师:为什么?
生53:因为古筝弹出的声音很哀怨。
师:但是,弹着弹着,出现什么情况啦?
生:弦断了。女子泪流满面。
师:哦。岳飞说――(师生齐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也许是在庭院中看花吧?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这样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到玉搔头。”诗中在庭院中对花出神,以至蜻蜓停在她的头上也不知觉。这写出了什么呢?
生:的寂寞无聊。
师:这时树上只有不多的花儿,大部分都凋谢了。这位女子恐怕又起了感慨:“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同学们,会不会是这样的情景?
生:是的。她太愁苦了。
生54:也许她在仰望明月呢。
师:是吗?明月能寄托什么呢?
生54:李白有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是想让明月把她的心她的思念带给她的丈夫。这女子确实多情善感。但她恨不恨她的丈夫呢?有一首无名氏写的词,可能会传达出女子另外的心思:“天上月,遥望似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一部分学生跟着背)这位女子要等的人,能说不是一个薄情郎?
师:由上分析,我们知道住在寂寞的小城里的人,是多么的愁苦、凄凉和无所依凭。好,再看下一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这里又用了一个比喻。本体是什么呢?
生:“你的心”。
师:喻体是“向晚”吗?
生:不是。是“向晚”的“青石的街道”。
师:“向晚”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的意思。“向”是“接近”“走近”“靠近”等。李商隐的《乐游原》里有“向晚”一词。
师:学过这首诗?一起背一下好吗?(生齐背)
为什么要用倒装结构呢?“向晚”暗示了什么吗?
生55:用倒装结构,突出了“向晚”的动作性,就像上文的“开落”下文的“紧掩”一样,它把事物的变化过程写出来了。这里的“向晚”暗示了“青石的街道”在黑暗中无限地延伸,而女子的心也渐渐地灰暗起来。
师:说得精彩。大家鼓掌!
师:那么,这青石的街道通向何处呢?这位女子又立在何处呢?大家推想一下。
生56:这位女子可能站在古街口或者古渡头,等候心上人,可能就是等她的丈夫吧。等到夕阳西下,等到暮色降临了,成千上万的人从她面前走过了,没有一个是她要等的。这时我们肯定能想起温庭筠的《忆江南》。同学们跟我一起背一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我们可以想一想,文中的女子无可奈何,只好慢慢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十分愁苦地往回走。那惆怅,那失落,那痛苦,随着青石的街道在暮色中的无限延伸而加重。正是――离恨恰如青石的街道,更行更远更无穷。(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想像得很逼真很精彩。好,看下两句――“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齐读一下。
师:为什么“春帷不揭”呢?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指望了。
师:不错。这里我举王昌龄《西宫春怨》中的两句诗补充解释一下――“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大家看看,“春帷不揭”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春恨长”啊。
师:对。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拾遗记》上说:“越贡二美人于吴,吴处以椒花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日光),夕卷以待月。”宫女呢,有满腔春恨,所以不想卷上珠帘。这位女子也是一样啊。不揭春帷,她怕看见什么吗?
生:明月。
生57:我记起来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师:哦。明月无情,明月恼人啊。那么,下一句中的“窗扉紧掩”好理解了吧?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有任何指望。还因为怕见明月。
师:对。有理。不过我还借一首诗谈谈另外的看法。刘禹锡的《春怨》写道:“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欲晚”,是说春天要过去了,已是暮春了。“梨花满地”呢,象征美人迟暮。诗中女子感到自己年岁大了,容颜衰老了,所以不愿开门看落花。那么,课文中的女子是不是也有这种心理呢?
生:有。
师:好。现在谁接着刚才那位同学对上一句的推想,扩展一下这两句的情节内容?
生58:不知何时,夜已很深了,街上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一点声息也听不见。不得已,这位女子关上了窗户,放下了窗帘,熄灭了灯火。但并没有睡下,只是坐在黑暗里,沉思默想,一个人咀嚼着寂寞、痛苦和失望。
师:好。设想得很合理。情景生动,形象鲜明。下面把第二节内容齐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学习最后一节――“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大家齐读一遍。
师:达达的马蹄声传来了,多么动听。我们设想一下,那位女子听到了该是怎样的反应呢?扣住“美丽的错误”,接着上面的情节进行推想。
生59:那位可怜的女子,听到达达的马蹄声,十分惊喜,从座中站起来,激动得差一点晕倒了。稍稍定了神之后,便揭开窗帘,打开窗户,急切地向外张望,甚至打开房门,跑下楼,冲到青石的街道上。可是当她跑到了街口,马蹄声已远了,人已不见了。留给她的是痛苦、失望和怨恨。日思夜盼的心中的“他”啊,究竟在哪儿呢?这时便情不自禁地埋怨起那个“他”来了。我们可以借李益的《江南曲》帮她一下――“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时她又无意中抬头瞥见了空中的明月,心中的怨气更大了。我们借吕本中的《采桑子》帮她泄一下怨愤――“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师:设想得很有情趣。引用又恰到好处。在推想中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大家跟我把他引的两首诗读一遍。
师:骑马走江南的“我”走了,那位可怜的女子会不会目送呢?说说看。
生60:虽然是个“美丽的错误”,但那痴情的女子恐怕还在目送“我”的远去,恐怕在幻想视野中的“我”会变成她心中的那个“他”。
师:哦。这时的她也许在自言自语或暗自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师:这时我们顺着女子的视线望去,那位男子渐渐地远去,慢慢地消逝在茫茫黑夜中。而那女子的离恨是恰如那男子的足迹,“更行更远还生”啊。
四、总结
师:下面大家把这首诗一起背诵一下,然后思考几个问题。(生齐背)
就题材来说,这是哪一种类型的诗?
生61:是写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
师:表达是对的。给它定个名称吧。
生:闺怨诗,或者思妇诗。
师:这两种看法都可以。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62:是写在外远游的人思念妻子的诗。
师:可不可以呀?有没有根据?
师:找不出理由?那放一下。先给这类诗定个名称吧。
生63:叫游子诗。
师:可不可以?说是游子吟行吗?我们能记起谁的诗?
生:孟郊的《游子吟》。
师:好。一起背一下。
师:现在回答刚才放下的问题。柳永的《八声甘州》写了游子失意苦闷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下阕我背给大家听听――“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其中“望”是“凝望”“呆望”的意思。大家听清了吗?哪几句写游子对妻子的思念?
生:“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师:这不是写妻子想念他吗?他怎么知道啊?
生:是他想像出来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更能写出他内心的愁苦。
师:课文有这样的内容吗?
生:有。中间部分可以看作游子心中想像的内容。
师:说得好。所以这首诗也可以叫作――
生:“游子吟”。
师:诗题为“错误”,这“错误”是因谁而引起的呢?
生64?押因“我”而起。“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女子产生了错觉,误会了,因而空欢喜一场。
生65?押因“女子”而起。女子另有所盼,另有期待。在她的眼中,“我”不是她的“归人”,而“是一个过客”,所以她“窗扉紧掩”“春帷不揭”。“我”以为“我达达的马蹄”会叩开她的窗扉,会掀开她的窗帷。“我”这种错觉、错误的判断,让自己空欢喜一场。
师:为什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
生66:因为“达达的马蹄”声,打破了女子内心的沉寂,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给了她片刻的惊喜,片刻的欢愉。另一方面,“我”的心也产生了悸动,产生了欣悦之情。
师:所以,虽是错误,却很美丽,而且让人回味不尽。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把这首诗再一起背一遍。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范文3
关键词:意境;诵读;多媒体;品味;想象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85-1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觉得带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有以下几个途径:反复诵读,理解诗意;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品味语言,感悟情感;大胆创生,放飞想象。
一、反复诵读,理解诗意,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诵读是学习古诗词最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营造良好的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最初的几遍诵读中,让学生眼前呈现出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事物。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思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在反复诵读中,诗意渐明,那一种若隐若现的形象感染着每一个读者,这就是走进诗歌意境的魅力。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有些古诗词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会给学生理解上带来困难。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古诗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现古诗的艺术魅力。使原本简单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充满情趣,让诗情画意立体地凸现在课堂中,形成学生学习古诗的内驱力,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学习诗人奇妙的作诗技巧。
在一位老师在教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用民乐曲子《西湖春晓》开场,那优美的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随即,教师展示了多幅西湖的美景,这个时候,学生都惊呼起来,太美了。教师适时推出苏轼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如果单纯从字面去体会,学生肯定理解不了诗歌的本意。
在课堂上,老师用视频来展示两种天气时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歌的意思。不仅懂得了诗意,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还沉浸在西湖那醉人的风景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西湖仿佛就在学生眼前,而且在最短时间里呈现西湖不同的美,带学生走进苏轼所要描写的绝美意境中。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品味语言,感悟情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的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学会品诗。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才能真正把握。
如白居易《忆江南》中“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一个“谙”字,让学生脑海中出现一幅画卷,诗人愉悦在熟知的美景中,什么样的美景呢?诗人所熟悉的是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
四、大胆创生,放飞想象,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具有想象丰富隽永、清新自然的特色,其强烈炽热的情感总是借助想象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描绘生机盎然、优美新奇、蕴涵隽永的意境,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活教材。
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学生不仅要敢想,更要会想。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词;网络资源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小语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名作佳篇,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篇以上。2001年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首。可见在背诵优秀诗文总量上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而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凑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内容也趋向丰富,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充分说明古诗是小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古诗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学生在枯躁无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中,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
近年来,我校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我校教师创意,运用网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古诗词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学的知识容量。同时,灵活方便的交互方式,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感受古诗意境美
古诗的艺术美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古诗中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
应用网络资源,使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把学生置于宽松,和谐地学习环境中。如在教学《咏柳》这首诗时,带领学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点击视频动画,随机在学生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动态画面,在清清的小河边,一排婀娜多姿的垂柳倒映在水中,柳叶翠绿翠绿的,把水面染绿了。微风徐徐吹来,柳条儿迎风飞舞。学生在悠扬的古筝曲中仿佛来到河边,与诗人共赏美丽青翠的柳树。学生激情高涨,思维活跃,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中了。我趁机板书课题“咏柳”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说,柳树好美,值得人们去歌颂、赞美。这样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把枯燥、乏味的文学符号变为有声、有色的一个个充满趣味的情境,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对所学古诗有一个很好的感知。
二、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抓住“诗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我曾经听一位老师教学《七律·》时,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教师提出“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与“寒”是在写天气的变化吗?学生回答不是。教师放录像,让学生谈感受,体会“暖”与“寒”的意思。从一寒一暖,一喜一悲,两场战斗体会战士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后的心情变化。
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热情歌颂母爱的伟大,结尾以比喻作结,含蓄深刻。诗风清新自然,宛若民歌,意境优美。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逼真地写出老翁在孤舟江雪中垂钓的生动形象,曲折地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表示不屈而又孤独的心态,意境高远清丽。再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的意境或空旷,凄凉,或散逸潇洒,或构思独特,空灵飞动,或幽静清愁,令读者如临其境,美不可言。
三、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想象诵读悟诗情,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且古诗词“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我曾经听一位老师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初读词想象画面,进入情境,了解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2)精读词,品“醉”悟“最”,弄清诗人所描绘宁静、和谐的村居之景。(3)研读词,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陶醉”。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生活无忧无虑的朗读基调,精读词引领学生想象诗人希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这安居乐业的生活;研读词时引领学生体会诗人对这安居的向往与企盼,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的热爱。
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迅速在精彩纷呈的画面中,让学生感受意境美。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化素养以及教师的讲授方法等因素,使学生很难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而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教材的感悟是多元的。因此,运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可以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底蕴。
网络教学平台进入课堂,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大大提高了古诗词教学效率,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此来丰厚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