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设备管理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设备管理工作思路范文1
一、引言
仪器设备既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拥有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1]。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大大增加了仪器设备的购置投入,高校的仪器设备总量迅速增加。以武汉大学为例,截至2014年8月,武汉大学拥有仪器设备18.39万台件,总值25.0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4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563.5%。根据国家“985”高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体情况的数据显示,武汉大学(2012年数据统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量在全国排名第7位。为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武汉大学采取“集中与分散”模式构建了校级和院级(学科)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形成了校、院(学科)两级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服务体系。作为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能为管理与服务,如何既当好“管理员”又做好“服务员”,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研究与探索的首要问题[2-4]。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中,普遍将设备分为一般仪器设备(单台件10万元以下)和大型仪器设备(单台件10万元及以上)两部分进行管理,并根据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设计管理流程。设备管理部门参与设备的购置论证工作,并在设备的建账验收、清查盘点、效益考核、报废处置等环节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较为有效地跟踪设备的使用周期,保障仪器设备的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
但同时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专业科研设备的利用率低,共享程度低。教师为了进行科研项目而购置专业科研设备,在项目结束后,这些设备常被闲置。由于缺乏有效的开放共享制度,设备管理人员不愿意将这些设备进行共享。其次,设备的交接维护存在漏洞。高校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当设备管理人员离开这一管理岗位后,缺乏完善的交接制度,出现管理真空,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设备的后期运行维护缺乏经费和人员制度保障,容易缩短设备的使用期。
二、改进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路
在武汉大学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本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带给师生”的思想,一切为师生着想,尽力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工作。通过“电话网络预约、定时定点、办公室接待”等方式做好设备的登记建账和报废工作。武汉大学校园面积大,为方便师生,验收人员每周定时定点到一些院系进行现场建账验收工作。报废工作人员会根据各单位提交的情况,主动联系并上门回收仪器设备。需要现场进行大型仪器设备的商务验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基本做到了“随叫随到”。
一般仪器设备和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重点不同,前者主要是要做好验收、调配、报废等工作,需要为师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后者管理重点在于加强开放共享、提高投资效益,是涉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
(一)一般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思路
1.做好建账验收工作。可以考虑设备量大、有设备管理员的学院中,自行建账验收单台件5000元以下的仪器设备,单台件5000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审核验收。
2.通过设备清查,实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5]。
实现账账相符。需要设备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对于建账、修改和报废的仪器设备信息,设备管理系统与财务部管理系统保证同步,可以避免账账不符。
实现帐物相符。主要是仪器设备遗失、人员变动引起仪器设备不在本单位、仪器设备已报废但未下账等几个问题引起账物不符的情况。对于人员变动引起的问题,必须与人事部门协商,在办理变动手续时,必须在相关单位进行设备移交,移交手续办完后,加盖设备管理部门公章。
3.规范报废处置工作。使报废处置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避免已报废处置,但未下账的情况。
(二)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1.加强共享平台建设
①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购置“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放置在校级共享平台使用,同时更新或新购必要的大型仪器设备,提升校级平台的服务能力;②健全开放共享和服务机制。扩展开放共享的时间与空间,加强智能化门禁系统和仪器自动化管理装置建设;改革传统开放共享服务模式,大力开展用户培训工作,测试中心承担培训任务,培训合格后统一发放上机许可证;推广设备工作状态信息采集装置,对纳入开放共享平台和新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安装工作状态信息采集装置,及时准确记录使用机时等效益考核信息。③建立运行维护机制。一般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没有考虑运行费用的预算,建议高校在项目申请时,提取2%的项目经费,建立独立账户专门用于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包括仪器设备维修、功能升级等[6]。
2.加强效益考核,完善评价体系。
大型仪器设备的效益考核内容主要是开放共享的服务量、影响力和贡献度。包括使用机时、培训人数、服务项目数、服务收入、提供测试数据的情况、获奖情况、新功能开发等。
考核结果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公开,给予优秀机组和院系一定额度的奖励;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机组人员的考核、晋升和待遇挂钩;并作为院系购置论证的重要依据。
3.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大型仪器设备要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使用效益,关键靠人,做好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需要一支稳定、高水平的管理技术队伍。首先是做好岗位建设。可以考虑在大型仪器设备规模较大的学院设立专职管理秘书岗位;设置特聘岗位,吸引高水平技术人员从事大型设备的管理维护和开放服务;其次,制定激励政策。每年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或者技术精湛、开放共享效果突出的实验技术人员,采取参观、培训等方式促进交流;设置新功能开发项目,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牵头承担相关研究任务,在考核和职级晋升充分考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
四、结语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高校仪器设备数量增加和更新加快,如何管理与服务,已成为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必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仪器设备管理职能部门,需要不断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为高校进一步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实现学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正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2008,34(2):154-156.
[2]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5-7.
[3]韩静.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8,28(1):78-79.
[4]黄建平,赵先全,王世海.关于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181-183.
[5]王漫耘,高文.从固定资产清查探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现代管理,2013(6):187-188.
设备管理工作思路范文2
春华秋实,冬去春来,过去的2014年是充实忙碌而又快乐的一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文具生产公司来说,文具生产设备就是我们生存创收基石。2014年,我们设备管理处以稳定为前提,以改革为手段,抓安全,促发展,围绕设备管理的责任与目标,认真落实公司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转变观念,坚定信心,攻坚啃硬,真抓实干,设备管理工作呈现出有人管,想方法管,管理创新的趋势。现将2014年设备管理工作和2015年工作计划做如下总结汇报,请大家评议:
2014年工作情况:
(一)设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
公司计划、非计划检修项目完成率达***%,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全部设备完好率***%。
(二)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情况
我设备管理处对我厂设备实行了全过程管理。把设备管理范围扩展到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一直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从整体上保证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
1.把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时刻牢记“防患于未然”
设备作业安全是衡量设备管理单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必须确保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只有安全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将安全事项列为员工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施工期间,我们要求操作员必须要确保设备的安全调运、运行和停放,坚决避免机械事故和零部件被盗现象发生;还应注意随机辅助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对从业人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我们制订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大对操作员的管理力度。使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把机械效益与员工利益挂钩,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安全责任心。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监督操作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程所需的施工工艺操作设备,坚决避免违规操作;并要做好设备运转记录、机械保养维修记录的填制工作:如实反映出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如实反映出机械保养、维修的日期、具体操作人、维修部位、更换零部件的名称等,并在三天的时间内及时上报设备部门。
(三)机械的保养、维修工作情况
1.重视保养,减少维修
我们做好了机械的保养工作,保养内容包括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真正做到及时发现并彻底排除故障隐患,这是确保我厂机械有着较高的完好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2.对机械的维修应做到忙时抢修、闲时精修
为预防机械在突发故障,在工作中建立维修人员联系卡。同时安排操作员配合维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抢修好设备,以确保机械设备有着较高的利用率,监督维修工作,确保维修质量,并做好维修记录。
(四)加强了设备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益
设备管理处充分利用了冬闲时间,重视日常工作中的闲时,学习了包括业务知识、安全知识、思想道德知识和节能知识,真正达到学为所用,使每一位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
存在不足:在2014年的设备管理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检查不到位,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管理断层,工作信息传递不畅,有章不循、令行不止现象仍然存在,工作中还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在现场的落实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个别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
2015年工作计划:
(一)平时要做好设备保养,维修工作
01年设备管理处将继续开展生产设备安全排查工作,要求对各类安全设备保障工具配备齐全,状况差的设备及时申请报废,该维修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加大安全投入,狠查各类安全隐患,采取不定期、不定点,多方位的灵活多样的工作检查方式,急需建立针对每台设备的信息统计卡,做好设备基本信息、设备保险记录、设备强制维护和维修记录、设备事故损坏和维修记录、技术改造改装记录、设备移动记录等信息,使设备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真正将安全隐患查出,优先整改,把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
(二)创新工作方法,为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建立有效途径
2015年设备管理中心将积极配合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管理联合检查,形成企业与政府主管安全生产部门的协同合作,信息共享,互补宣传,加强企业与其他部门的沟通,通过与政府主管安全生产的部门召开安全座谈会、建立长期的安全培训合作模式,营造良好的监管氛围。
(三)设备采购
设备采购是设备管理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2015年我们将加强采购人员思想教育,培养采购人员一切以公司利益为中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其次我们还要,落实采购后监督核算机制,发挥监督体制的作用。
(四)抓制度建设,确立科学的工作机制
设备管理工作思路范文3
**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注重一个转变,确保两个稳定,完成三个突破,实现四个延伸”。
注重“一个转变”,即:经营思路的转变。
**年是《物业管理条例》重新修订、实施后的第一年。新条例的实施,不仅为整个物业管理行业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们企业工作提出新的准则。因此,我们要在认真贯彻和领会《物业管理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将公司经营思路由“量”向“质”转变,即由过去战略规模扩张,向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方向转变,实现公司可持续性发展。
确保“两个稳定”,即:确保公司各项目运营安全稳定,确保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
项目的安全运营是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控制和减少各类责任事故发生,建立常态安全控制机制是我们的首要工作。**年我们仍将把安全运营工作列为各项工作之首,并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以确保项目运营的稳定。
确保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是我们实现工作目标的基础。公司多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xx物业优良的人文环境和人才培育、发展氛围。今后,我们仍将发扬光大,形成稳定的人才培育和生长环境,造就具有安华特色的人才培养、任用、使用机制,让有志于为安华效力、服务的员工在这里得到发展和成长。
完成“三个突破”,即:第
一、管理工作要有新突破;第
二、用人机制要有新突破;第
三、成本管理要有新突破;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永恒主题,突破是创新的基础。xx物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创新,就要有突破。因此,**年我们要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需求,结合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新形势,研究我们的管理工作,研究我们的用人机制,研究我们的成本管理,突破现有模式,实现新的创新。
实现“四个延伸”:既:第
一、“精细化”服务向“零缺陷管理”延伸;第
二、业务能力培训向专业能力培训延伸;第
三、设施、设备管理向健康型管理延伸;第
四、公司规模拓展向效益目标延伸。
1、按照“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的企业发展目标,**年我们要进一步细化服务环节,完善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把我们现已推行的“精细化服务”模式向“无缺陷管理”模式延伸;提升我们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准。
2、进一步加大公司培训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年,公司要在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培训管理机制基础上,加快员工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培训工作进程,加速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机电设备、设施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培训向专业能力的延伸;
3、基于我们在设施、设备管理上仍处于基础维护状态,**年公司要加大重点设备的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减少和消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以设备健康确保运营安全,实现设施设备管理向健康型延伸;
4、**年公司将继续以整合资源,优化公司内部产业结构,追求效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正确处理规模和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性拓展企业的管理规模,合理维护企业生存空间,实现向效益目标延伸。
二、**年七大重点工作
1、以服务业主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服务工作质量,通过推行“精细化服务”,促进“零缺陷”管理的工作进程。
2、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和管理,抓好教育和培训,继续提升项目经理层面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准,继续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准,确保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3、以安全运行为基础,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预警能力,有效控制、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4、加强对设施设备的养护、维护和可靠性分析工作,狠抓设备的治理、改造和完善工作,提高维护的专业水准,确保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健康。
5、以深化内部资源,整合外部市场为目标,继续做好人员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的配置和调整工作,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能、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
设备管理工作思路范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你们好!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次机会。今天我本着锻炼自己,为大家服务的宗旨站到这里,竞选设备管理科科长一职,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下面就竞选的一些想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在我处工作的几年中,对我处的路灯养护管理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在座的各位也成了我的良师益友。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我处城市照明事业将会赢来一个快速发展的契机,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新一届领导班子与时俱进、乘势而上,以创建学习型和服务型单位为目标,着力营造宽松和谐,拼搏进取的工作氛围。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利用时间学习提高职工素质,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使我们的队伍重新有了凝聚力,有这样良好工作环境,激发了我对今后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我决定竞选设备管理科科长一职
我自身的工作作风和个人素质是:
(一) 爱岗敬业,工作踏实的工作作风。多年部队生活的和基层生活的锻炼,使我养成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不论做什么工作我都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二)技术精,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我在部队有近10年的开车,维修经验,转业到单位后十几年来也一直从事车辆驾驶工作。
(四)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和能力。识大体,顾大局,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志,做工作,办事情,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行止有度,头绪分明。
如果我有幸能够竞选成功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勤奋学习提高素质,一方面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另一方面是加强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完善,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
二: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既发扬以往好的传统,又要注重在工作实践中摸索经验、探索路子,现代社会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工作因循守旧,就难以跟上领导的思路和工作发展的节奏。因此,必须不断开拓创新。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革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使本部门工作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三:精心搞好服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尽心尽力为领导和全体同志服务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按照“管好自己、带好队伍、搞好服务”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团结带领科室全体人员,争创一流业绩,树立我处良好形象,以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
四:建立和规范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工作规范有序,做事有章可循。进一步加强车辆工作,确保行车安全。建立完善车辆耗油及安全行驶考核制度,维修保养制度。按照计划精细、指标量化、措施细化的要求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车辆的管理,本着“方便管理、节约开支、提高效率、优质服务”的原则。根据工作主次、轻重缓急,机动灵活地安排工作,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临时性工作。
设备管理工作思路范文5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⒈供电量
完成供电量亿,同比增长,超出任务指标万。
⒉线损率
完成全部公用线损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线损率,同比升高个百分点,比任务指标低个百分点;线损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比任务指标低个百分点;线损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比任务指标低个百分点。
⒊电费回收
上半年应收电费⒎万元,实收万元,电费回收率;其中冲减旧欠电费万元,占旧欠总额的;上交电费万元,实现毛收入万元。 推荐阅读: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
⒋电价
完成售电单价元千度,比去年同期增长元千度;千度差价元千度,比去年同期增长元千度。
⒌平均功率因数
平均功率因数完成,比去年同期上升;平均功率因数完成,比去年同期上升。
二、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⒈农电管理常抓不懈,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早在年,我局便确定了以供电所的工作为重点的工作思路,供电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局整体经济效益,经营部作为全局九个供电所的主管部室,上半年针对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制定了《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每季度第一个月对上季度各所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的依据,促使各所把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常态运行机制。月份,会同生技、运行、安监等部室对供电所进行了第一季度规范化管理检查考核,检查促进效果明显。
设备管理工作思路范文6
关键词:煤炭企业;机电部门;人才管理;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 F272.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31-01
一前言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进步促进了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行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依赖的能源之一,煤炭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笔者作为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亲身见证了企业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以大有能源石壕煤矿为例展开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煤炭企业机电部门需要有一套科学的人才管理和设备管理机制,才能在振兴国家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历史时期,更好地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现阶段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
1.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尽管现在的大多数煤炭企业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机电科,并且其主要承担两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二是机电配备,但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鉴于北方很多煤矿与大有能源各煤矿现状类似。笔者常发现,机电科作为辅助单位,各级领导在面临严峻的生产配备形势时,不得不将大部分机电科员工用于生产配备工作上来,造成机电科管理人员不足,机电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管理职能作用淡化。
2.机电人才团队整体素质偏低。可以看到的是,北方的很多煤矿一部分机电科管理人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常常凭经验进行。机电车间职工理论知识不足,新进员工缺乏实战经验,违章作业经常发生。
3.机电业务知识培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很多煤矿为了打造、培养机电人才梯队,年年都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往往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4.部分机电职工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北方的很多煤矿机电科尽管设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属兼职,常常出现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的现象。部分机电科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
三煤炭企业机电人才吸纳培养工作思路
要保持持续高速发展,企业吸纳人才尤其是吸纳具有一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是关键。而普通高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的上岗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机电行业岗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后,煤炭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大规模综合机械化开采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快速引进和发展,急需大最的技术人才去管理、操作和维护。煤矿机械及电气技术是煤炭行业的关键技术设备,并日益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所以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煤炭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类人才也成为了煤炭企业机电部门招募的主力军。
1.立足煤炭行业,吸纳更多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豫西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煤炭工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煤炭企业为提高自己的竟争实力,在生产中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需要大技术人才。当前制约煤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技术应用和转化能力薄弱,缺乏大量掌握新技术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我集团应以适应煤矿技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吸纳培养更多煤矿机电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
2.加强新职工实践环节。近年来,我公司新进了大量大中专院校毕业的高级人才,他们都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素质。但是,机电设备的发展进步日新月异,煤矿机电设备也有其特殊性,新员工难免有实践操作上的缺陷。因此,为了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打造合格的机电人才梯队,有经验的老员工要充分发扬风格,真正起好“传、帮、带”的积极作用,扎实帮助新员工提高业务能力,快速胜任工作岗位职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也应当本着“为我用、为我有、我培养”的用人方针,与省内外培养该专业人才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聘请一些专业教师来我公司开办的企业学校任教或引进高层技术人才补充到机电团队中来,提高机电团队职工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3.培养、提高机电团队干部职工的研发能力。现代煤炭企业生产中往往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这些设备的突出特点是集电机、电、液气一身其技术操作要求大大提高。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科学地操作、管理、维护、修理和排除故障,使之充分安全地发挥作用,是目前企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机电人才团队的保障下,在服务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应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新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强化企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机电职工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加强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科研单位联合进行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问题。
四结论及建议
煤炭企业机电人才的管理比任何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关键,这是时代决定的,更是行业本身的发展变革所带来的,可喜的是,以我们大有能源石壕煤矿为代表的煤炭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走在了不断深化改革,重视机电部门人才管理的道路上,相信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高校不断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基础上,煤炭企业将继续由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作为重要保障,走在市场经济的最前沿,继续成为助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参考文献
[1]邵泽波,陈庆.机电设备管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