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1

1.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政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并且起步早。

美国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美国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探讨,2001年美国卫生部提出了青少年信息健康教育的办法。针对当时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并且能够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地治疗。

(2)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范围广、规模大

经过数十年的反战,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最大分支。该分会在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中都有他们的工作岗位,很多学校都安排了专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的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从学校发展到了社区和家庭。

(3)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手段先进,形式多样

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手段的现代化,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务时,通常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神经科学研究仪器,比如,脑电记录仪等。美国为青少年设计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学校生活适应、情绪波动不定、人际关系紧张等,利用以上活动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能够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地结合起来。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一方面,劳动力的重新组合、过去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下降,引起了青少年不同心理应激因素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青少年自杀现象明显增加等问题。中国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不断增多,而中国心理健康研究相对美国比较晚,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并且将其作为了中国急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不断增加,一些教育类期刊或医学类期刊纷纷开办了心理教育版。另外,中国各级政府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级甲等医院设立心理科,大、中、小学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并且聘任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提升。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内容不断丰富

目前,中国并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样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我国中科院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情绪抑制对青少年的环境适应影响、诊断和干预等等,除了这个机构,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有关心理健康研究的机构。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②青少年心理健康测量表的编制和借鉴,比如,心理健康测查表、心理健康量表等等。

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④青少年脑-认知-心理健康的相关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学者希望能够利用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技术分析脑的机制,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

⑤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重要通过转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且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的治疗。

二、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中美两国青少年进行调查,并采取随机选取、网络发放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38份,回收6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90份。有350位美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调查,占50.7%的比例;有340位中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占49.7%的比例。问卷结果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

2.美国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比较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美国青少年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获得较全面的帮助,这和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完善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不具规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三、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对中国的启示

1.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不断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更具专业化应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效率。

2.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充分地体现职业性、合作性和广泛性。中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仅仅是形式。随着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不断深入,应该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环境健康以及生活态度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该不断增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青少年应该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素质,有效地避免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善于调节自己,学校、社区和家庭可以联合起来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正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解决,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力度,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娄文静,李义安.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结构。

分类号B848.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既是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又是中国特色健康心理学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探讨。其中界定“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概念”,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前提,本文拟对此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必然涉及到与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如下概念:素质、人格、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辩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素质的涵义。

1.1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素质

概括地讲人的素质包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从抽象的角度看,人(作为整体)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便是一种存在“物”(结构),其功能是中性的(不作正负或积极与不积极之分),但教育是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整体的人开展的。就个体来说,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的(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区分。心理素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那些方面。我们常说的培养或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指的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

1.2心理健康素质与素质

关于素质概念,从先天―后天的角度理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各自学科的性质作出了解释。生理学强调先天遗传特征,心理学强调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教育学则强调素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1]。为了进一步明确素质的含义,我们尝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素质的内涵。所谓结构―功能角度,就是解释事物的内涵时,不仅要从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从事物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去理解。

关于素质概念,传统认为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2]。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素质概念的频繁使用,自然引发了对素质概念的重新分析和界定。如果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内化的身心沉淀,而且是学生自觉挖掘自身优势和特长,主动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恰如其分地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适应能力。因此,素质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特质,即所谓的内在的心理内容,二是个体的适应能力,即所谓拟合环境的功能价值。教育实践领域对素质概念的完整理解应该是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3]。

从根本上讲,人可以解剖成生物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作为生物人,其生物和生理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清楚区分开来;作为社会人,其行为和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却很难严格区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行为和心理的内容结构也与生物和生理机构的功能密不可分,比如心理就是大脑的功能。而心理学和教育学使用素质一词,则主要是用来描述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容和特征。因此,此时使用素质一词解释和评价人,一方面是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结构内容,另一方面是解释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价值。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仅指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指他能够把自己的文化知识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去。可见,科学地理解素质,应强调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的整合。再来看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心理健康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对素质概念的结构―功能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

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健康认知和健康个性两个内容。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品质要素(健康认知要素和健康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作到正确地评价和接纳自己,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同周围的人关系和谐,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并良好适应,那么就表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反之,则表明其心理健康素质较差[2]。

1.3心理健康素质与人格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关系,根据我们和其他同行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4]。在人格维度下,还可以分出认知风格、情绪调节和平衡方式、意志品质、人格动力特点、性格倾向和自我意识等次级维度。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5];而心理健康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决定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与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的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层面的;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健康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健康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以人格为核心内容且兼容其他心理品质而构成。

1.4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也是个体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康宁状态,在此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反,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比如情绪方面的测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测量;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素质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常的人格特征等[6]。我们考察心理健康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体现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至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1.5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7]。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既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顺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顺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8]。在这里,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社会适应状态,即顺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健康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顺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综合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心理健康素质初步定义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

在探讨了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基础上,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问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我们试图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尔后对这些需要的和欠缺的心理品质进行归纳,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的因素和维度。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当中。

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认知合理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关于认知合理性素质特性,或者说情绪智力,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从广义上看,可以把它纳入人格范畴进行探讨。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是聪慧性。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其次,认知活动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认知活动表现为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另外,元认知活动始终是与上述三种认知活动相伴随的一个独特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三个环节起着评估和监控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9]。那么上述认知活动四个环节就表现了认知活动中的四种认知特性,即反映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元认知特性[2]。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个性完整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特征[1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动力成分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动机、人生态度、健康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卡特尔也认为心理动力成分可以看作与其它心理特征成分一样,是构成个性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并稳定地反映在人们的典型行为倾向之中[11]。自我意识特征即自我特征,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显示,自我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活跃也是核心的成分,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结合自我特征的含义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自我特征包括自我统合、自尊和责任感等。因此,个性完整性维度由个性动力特征因素、个性倾向性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组成。

2.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健全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特征就是个人在意志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0]:第一,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如目的性、独立有主见等;第二,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如主动性、自制力等;第三,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如沉着镇定、果断勇敢等;第四,在经常的和长期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有恒心,坚持性等。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素质中有关意志因素的界定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方面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包括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等。②坚持性,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组织行为,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内外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包括行为的持久性、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反应等。③自制性,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执行该做的行为和抑制不该有的行为两个方面。

2.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情绪协调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情绪特征就是个体在情绪活动时,在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可以分解为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两个方面。所谓情绪效价就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还是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或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非积极情绪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消极情绪。所以,情绪效价可以分别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情绪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程度和调节的灵活性能力,由此,情绪特征可以由以下两个成分构成:①情绪效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及其比例。②情绪调控,包括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情绪控制又可以分为控制过多和控制不足;情绪调节性指情绪控制的自我弹性。

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良好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基本的能力素质(认知维度)和人格潜质(个性维度)的基础上,在自己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在这里个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内在条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外在条件因素,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正如张大均、冯正直等所认为的,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认为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的形成,在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具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13]。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把个体的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独就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就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品质系统,上述理论构想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 26(3): 56~62

2 林传鼎. 心理学词典. 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6

3 王滔.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 张大均). 2002. 11~12

4 张大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4(1): 17~23

5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台北: 东华书局, 1998

6 王卫. 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 青年研究, 1994, 6: 45

7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论文. 2001. 16~18

9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4): 890~895

10 伯文 L A. 人格科学. 周容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1 Cattell R B.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 Penguin, 1965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3

关键词:依恋关系;社交行为;影响;教育建议

一、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

相关分析发现,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少年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九个维度除了父亲沟通维度外,其它维度都与社交焦虑总分及它的三个维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母亲疏离、同伴疏离和同伴信任对社交焦虑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同伴疏离的贡献率最大。另外,依恋的各个维度对社交焦虑的各个维度也存在大小不同的预测作用:母亲疏离、同伴疏离与父亲信任维度均对害怕否定评价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母亲疏离、同伴信任与同伴疏离对一般情境下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同伴疏离与母亲疏离对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维度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而父亲依恋则是以同伴依恋为中介,对社交焦虑产生间接的效应: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对同伴信任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和父亲疏离对同伴疏离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表明,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对社交焦虑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而父亲依恋则通过同伴依恋这个中介变量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个体根据抚养者对其反应是否及时、敏感与一致来判断自我受欢迎的程度和他人可信赖的程度,在与主要扶养人的密切接触中逐渐将上述信息进行表征内化,最终形成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因此,青少年在与父母的长期接触中形成的对自我和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模式影响着他们社会交往。进入青春期的个体除了

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外,还发展出了新的关系,同伴成了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也能满足像父母依恋那样的情感需求,成为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扮演“安全基地”的角色等,对个体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除了父母依恋影响社交焦虑外,同伴依恋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表明,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对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影响较大,而父亲依恋未对社交焦虑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是通过同伴依恋这个中介变量对社交焦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父母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同影响,心理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研究发现父亲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更大,一些研究则认为母亲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父亲依恋对男性社交焦虑有独特的显著的影响,而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对女性社交焦虑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性别认同的需要,男性青少年更加重视和父亲的关系,更加重视父亲的评价和反馈,女青少年更加注重与母亲的关系,并且由于女生还有在关系中定义自我的倾向,女生也史加注重与同伴的关系。

二、教育建议

1.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

本研究发现,农村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在社交焦虑总体和各个维度上都有显著的差异,农村青少年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青少年,这种焦虑如果一直得不到缓解,就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对农村青少年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一些问题严重的个体,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促进他们人格全面发展。

2.要重视亲子关系的培养

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的特质和由此而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可以预测儿童与同伴和其他人的交往方式。在本研究中,青少年与父母的依恋对社交焦虑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这是由于青少年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对他们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青少年与父母的牢固的情感联结是他们心理能力发展的基础,只有青少年感受到父母永远是自己的安全基地,他们才可能勇敢地进行职业探索和人际探索。父母要维持良好稳定的亲子关系、避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断。青少年不论何时遇到困难,父母都应尽力随时提供开放的沟通和持续充分的情感支持。

3.父母要及时调整跟子女的关系

在青少年期间,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同时开始对父母去理想化。因此父母应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认清孩子心理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4.注重发展青少年良好的同伴关系

本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因素中除了与父母的依恋外,同伴依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沙利文曾认为,青少年期的个体有从同性好友中获得亲密感的需求,他们开始脱离对父母的依恋,把注意力转向同,通过频繁的交往,与少数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这种以诚实、忠诚和信任为特征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童年时期出现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如果与父母的依恋水平不高的青少年能够与同交往,并在同性好友中获得亲密感,后者能够对他们表示出温暖、敏感、稳定的关怀,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则有可能帮助他们重建安全的依恋关系,逐步摆脱不安全依恋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鼓励青少年多与同伴交往,对有社交问题的青少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咨询或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建立与同伴的关系。

三、结束语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生命中极其重要且充满变化的阶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他们面临着建立同一性和发展独立性与自主性的任务,想要独立自主、摆脱成人束缚的愿望特别强烈,却仍然需要保持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同时同伴关系也逐步发展起来,因此要正确认识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并给予青少年科学有效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主编.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2] 琚晓燕.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05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会适应 青少年 心理

青少年处于人生阶段心理变化和身体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这是个体身体、心理逐渐成熟,迈向独立生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时期。青少年最善于抓住时代的潮流而适应变化的社会,但是由于年龄特征和多种原因,他们也容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往往无能为力,仅仅限于养而忽于教;而学校教育则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发展青少年的智力,提高学习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上,相对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和良好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以致青少年中出现了许多的适应不良和问题行为。

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影响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环境因素青少年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他们获得更多社会适应的心理技巧,比如提高情绪智力,改善个人因素中的保护性,那么这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十分有意义。

一、社会适应的定义

1953年,美国心理学家Doll提出“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Heber(1961)代表美国智力缺陷者协会给适应行为定义为“适应行为主要指个体适应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效能”。Grossmanz(1973)则把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人承担起他所在文化群体中对他这个年龄期望承担的个人及社会责任的程度”。Greenspan于1997年提出的“社会性能力模型”理论,认为适应行为包括了社会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社会性能力包含了个人情感能力中的气质和性格,以及日常能力中的社会性智力。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中将社会适应定义界定为: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顺应环境,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和平衡的状态。而研究社会适应则必须从研究社会适应行为着手,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了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个体满足与其年龄相符的所处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的行为。

二、社会适应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机制

在早期研究中学者们就发现社会适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Doll在编制文兰社会成熟量表时就指出,适应行为有一个多维的结构,它包括多种行为,他的量表中就涉及了八个方面。Nihra(1969;1974)在编制和修订“适应行为量表”时将题目分为“适应行为”与“不适应行为”两个部分。Meyers(1979)的研究发现适应行为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自我满足和社会责任。

聂衍刚(2005)提出可根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适应行为,包括内在适应行为和外在适应行为。内在适应包括:(1)自我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情感、人格等的变化自我调节和行为反应,如人格发展适应、情绪调节、行为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行为等。(2)青春期适应行为是指青少年随着进入青春期而对自己性生理成熟而表现出来的性心理和反应,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对性知识的了解、对的态度、对恋爱的态度及异往的方式等方面的行为特点。(3)身体变化的适应是指青少年对自己身体机能、生理状况、体貌特征变化的适应行为。外在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与学校适应、社会交往适应、社会规范适应、就业与职业适应、科技文化适应等。

聂衍刚同时提出,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良好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自我定向、社会认知、身体与性、计算机与网络等。适应不良行为包括三个方面七个领域。三个方面是社会不良行为简称社会行为、品德问题行为简称品行行为、心理问题行为也称神经症行为。七个领域包括社会、服从行为、可信赖、刻板行为和活动过度、自虐行为、社交活动行为、令人烦恼的人际行为以及补充题精神药物使用行为。

我国学者陈建文(2001;2003;2004)通过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提出,社会适应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适应,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具体的心理操作和行为表现的过程。根据心理操作和行为表达的差异,个体的适应分为“掌握”、“应对”和“防御”三个层次。掌握层次实际上就是个体学习行为的获得机制。应对层次的适应就注重于探讨在应激源背景下构成的适应问题,以及人们所采取的应对风格和应对策略。防御是个人调节和管理消极情绪(诸如焦虑、沮丧、自尊受挫)的过程。

李冬梅等(2007)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差异性:社会适应行为的差异性是指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发展性:社会适应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正常个体还是非正常个体,其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所发展;并发性:许多社会适应问题是共同存在的;期望性:与个体所在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密切相关,又随文化而异。陈建文(2001;2003;2004)通过对大量有关文献分析,发现在研究影响社会适应机制的因素中,学者们较多地集中于对个体因素(乐观、好脾气、敏捷等)和环境因素(良好家庭气氛、亲密的同伴友谊、和谐的社会环境等)的研究。近来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也被引入社会适应的研究当中。

三、社会适应的测量工具

心理测验是研究社会适应行为、了解个体适应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国外常用的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有:AAMR适应行为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独立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测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异常行为项目、社会表现调查表等。国内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姚树桥1995)、青少年适应行为量表(聂衍刚2005)、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崔丽霞2005)及国内学者对一些国外量表进行修订和使用。

由于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解不同,导致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价标准和维度的划分有很大差异。但不同测量工具也有共同之处:测量主要关注的不是积极适应而是消极适应;大多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非正常群体,因此使用这些工具对正常群体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测量,其结果可能也存在偏差。

四、社会适应的研究范式

陈建文(2001)根据大量有关社会适应文献的分析,提出社会适应性结构的研究有两种研究范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一个是“功能-结构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通过确定社会适应评价标准去选择和确定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两种人格类型,然后再通过考察两种人格类型的行为倾向和人格特征就可以得到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第二种研究范式是“过程―结构研究范式”,该范式将社会适应过程看做是可以被解剖成连续性的、但又具有质性差异的几个环节,即:(1)心理发动环节,(2)起始比较环节,(3)内容操作环节,(4)适应持续环节;这样通过考察社会适应过程的几个环节中人们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就可以揭示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

五、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文献不少,主要集中在对儿童的适应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各类特殊群体如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儿童、弱智儿童等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学习适应行为的研究等领域。

基础性的研究包括各类量表的设计,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姚树桥、龚耀先(1984)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陈建文(2004)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等12篇有关量表研究(王光,2002;陈慧萍等,2002;钟佑泉等,1997;戴育红,1998;张凤等,2002;长凤等,2002;范希文等,1997;易欢琼等,1999;袁水平等,2000;闰瑰娟等,2001;罗昭逊等,2002)。

由于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纷杂的状况。例如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研究(孙春晖等,2001;王惠萍等,1998;李政云,2001;鞠红霞,2002;韩启放,1994;冯廷勇等,2002)与适应不良行为研究(邓世英等,2001;霍金芝等,1995;韩萄等,1995);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可以分为内在适应研究(鞠红霞,2000;李政云,2001)与外在适应研究(张凤,2002;王惠萍1998;潘昊,2002);从社会适应因素的研究又分为家庭因素研究、学校因素研究和生活经历因素研究等。

六、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局限

虽然目前国内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工作较为充分,但是在这个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在研究对象上,对社会不适应的研究对象还没有扩展到偏差行为青少年,即工读学校学生;

(2) 在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上,对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青少年的量表往往使用不同的量表,使得这两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研究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1]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2]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3]李冬梅.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崔丽霞.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问卷编制和聚类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5.

[5]王光等.学龄前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状况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

[6]吕陈慧萍等.浙江省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比较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02.

[7]钟佑泉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在例儿童中试测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

[8]戴育红.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与教育对策研究.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8.

[9]张凤等.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0]长凤等.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1]范希文等.名儿童美国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测定结果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

[12]易欢琼等.广州市一岁儿童适应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

[13]袁水平等.城乡儿童适应行为特点比较.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

[14]闰瑰娟等.适应行为量表郑州市与全国常模比较研究.2001.

[15]罗昭逊等.寄宿制小学与普通小学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分析.贵州医药,2002.

[16]孙春晖,郑日吕.《学习适应性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心理学探新,2001.

[17]王惠萍等.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应用心理学,1998.

[18]李政云.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水平特点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19]鞠红霞.关于中学生人格特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20]韩启放.人学新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健康心理学,1994.

[21]冯廷勇等.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

[22]邓世英等.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心理与发展教育,2001.

[23]霍金芝等.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与个性特征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5.

[24]韩萄等.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素结构和群体差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

[25]李政云.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水平特点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厌学青少年;脑电α波;熵值;心理活动

Prevailing Frequency Competitive Condition of Alpha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Wave s among School-weariness Teenagers and Its Influence on Psychological Activitie s . Zhang Xiaom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Clinic, Jinan Generral Hos pital of PLA, Jinan 25003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distribution condition of the prevai ling fre quency of alpha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waves among school-weariness teenagersand put forward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consult scheme. MethodsTake the teenag ers for psychological consult involving in school-weariness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ose for routine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control group. Measure the prevai ling competitive condition of alpha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waves and entropy va lues of the two groups with ML-2001 brain function status inspecting apparatus t o learn the function status and cognitive ability of brain activities. Compare a nd analyze entrop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vailing and non-prevailing fre q uencies of alpha waves, trying to find exactly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o se need help and make out instruction strategy for them. Resul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the primary prevailing frequency of alpha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waves, but th e difference of entropies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frequencies is significa nt(P

【Key words】 School-weariness teenagers; Alpha electroencephalographicwaves; Entropy valu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厌学青少年是指对学校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或持冷漠态度学习的“差生”。 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科的认识提高,目前因厌学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由于这类青 少年智力正常,对学校多门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人们已习惯把这种行为归为贪玩、叛逆或 缺乏动机、理想和目标等,对策研究也多是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兴趣等。临床观察这种心理 指导效果有的不佳。为了在心理咨询中准确地把握厌学青少年逃避学习的真正原因 ,我们对厌学咨询的青少年实施脑功能状态检查,从学习的生物性机能方面分析厌学青少年 脑功能状态和α波竞争频的特点,了解其厌学者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从而科学制定咨询 和治疗方案。现将厌学青少年脑功能状态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组为2006.8~2007.12月因厌学由家长带领求助心理咨询青少年共90例。年 龄 15.2±2.3岁。男58人,女32人。均无智力障碍和大脑器质性病变。另设对照组30人,其年 龄和性别与研究对象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排除大脑器质性病变,智力障碍,统一使用北京同仁光电技术公司生产的ML-20 01 脑功能分析仪对脑功能状态和脑电α波竞争频的分布及熵值进行测量,要求被测者采用舒适 座位,安静闭眼。测量程序按照国际标准导联(10~20)系统安放16个测量电极(FP1、FP2、F 3、F4、C3、C4、P3、P4、01、02、F7、F8、T3、T4、T5、T6),双耳连线(A1+A2)为参考 电极,前额正中(PF2)接地保护。采样频率为256Hz,时间常数为0.13s,连续采集18分钟。 采集的信号由脑波超慢分析软件自动分析。

1.3 数据处理 用SPSS 8.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厌学青少年大脑功能状态分析 检查结果显示,厌学青少年的脑区处在少氧状态的33 人 ,疲劳状态38人,左右脑功率不对称23人,前后功率梯度逆转79人。分别占研究对象的36.6 %、42.20%、25.5%和87.7%。为了排除注意缺陷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组使用大脑整合连 续视听功能测试仪,把有明显注意缺陷的38人定为多动组,无明显注意缺陷的52人定为研究 组1。各组脑功能状态结果比较见表1。

表1结果显示,研究组1与多动组在大脑的少氧状态,疲劳状态,左右功率不对称,前后 功率逆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说明厌学青少年有无注意缺陷均表现 脑功能状态欠佳。

2.2 研究组、多动组和对照组α波优势主频成分的分布情况 见附图。

2.3 研究组、多动组与对照组间α波主次频之差和熵值及多频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研究组与多动组主次频差值、熵值和同时段的多主频率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组 差异显著。这说明厌学青少年主频优势不明显,受其它频率干扰大,大脑组织的统一性差 。熵值与对照组比增大显著,这说明厌学青少年接受信息的能力为低水平状态。

3 讨 论

3.1 厌学青少年脑电α波主频与次频之差缩小 正常平静状态下脑电α波竞争主频在8~12 Hz 中任意一频,且优势明显,各脑区主频一致。但本研究表明,厌学青少年的α波主频与次频 差值缩小,且各脑区主频不一致或主次频交互现象较多,这些均表明厌学青少年的大脑工作 有序度较低,主次频相互干扰较强,临床表现,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与人 交往紧张,做事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自控力差,看小说或打游戏时易上瘾等。另外,厌学 青少年 的熵值较大,表明脑电α波的能量分布分散,不能集中在8、9、10、11、12、13Hz的任意主 频的成分上,稳定性差,不确定性大,优势频率随时可被其他成分所竞争,达不到优势控制 的程度。尤其在大脑少氧和疲劳状态时,脑波优势频率更不易稳定。左右功能不对称和前后 功率逆转时,影响脑的组织能力,使大脑有序度更低。有关多动症患者有α波漫化趋势的报 道[2],但在本研究中多动组α波优频慢化结果不明显。但主频与次频差值缩小与 对照级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生物性反应。

3.2 厌学青少年脑功能α波优频分析对心理咨询作用 厌学青少年咨询时其学习能力处于 什 么状态是心理咨询师指导求助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这关系到能否准确把握求助者心理 问题。脑功能状态和α波优势频分析即可显示出厌学者的学习能力。如心理能力不足则表现 α波优势频不明显,有序度低,熵值增大,说明求助者大脑工作状态已处于饱合,接受信息 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程度,学习中已经不能集中所有能量对所要注意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心 理指导是以自我放松和适当运动为主。若大脑处在少氧和疲劳状态时,还要适当加强大脑营 养,注意休息等。中枢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但高度统一的整体,脑电活动有序度越低,其行 为、学习控制调节能力越弱。对厌学青少年对学校学习压力和人际的不适或受挫后采取逃避 行为更能理解。脑功能状态检查和α竞争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对厌学青少年心理咨询时分 清生物性因素和动机理想目标影响因素,从而可以科学地制定心理咨询治疗方案。按生物学 规律进行行为指导,这种指导更符合厌学青少年的实际,易得到认可和主动实施。

4 参考文献

[1]李颖洁,樊飞燕,陈兴时.脑电分析在认识研究中的进展.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 6,3:321-322

[2]孙黎,等.伴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波竞争图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17(4):238-241

[3]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建构及其实证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体 育大学,1999

[4]孔庆梅,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α波竞争图的对照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20 01,34(2):73-75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健康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现状

(一)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

高职学生学习方面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首先,高职学生都来自各高中的中下等水平,普遍基础薄弱,对学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把握不够,大多数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不思进去,得过且过。其次,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对于如何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没有一套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再次,高职院校的学制是三年,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使得高职学生无法应对,课程安排的过于紧张,使得本来基础就很薄弱的学生学起来更加吃力,以此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厌学情绪。

(二)情感问题处理的不当导致心理变异

大学期间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熟与未成熟得过度时期。缺乏生活阅历的高职学生,对爱与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常常放任感情,因此,在大学校园里频繁出现交往不得体、为感情打架、为爱而失去理智的等等。

(三)网络的隐患

大家都知道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同时也是年轻人的时代。网络的推广不仅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同学们不能正确的使用网络,常常被网络中那些扭曲的东西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渴望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填补现实中的心理空白。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存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现在大部分家庭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其次,家庭的人际和谐程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调查案例中发现,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父母关系不和(如父母离异或父母性格怪异,或者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主要亲属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父母或其他长辈营造的家庭氛围、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有直接关系)。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们面临着巨大贫富差距的考验,如果家庭教育引导不够,一些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就会浮躁、自卑,进而产生偏执、虚伪的心理倾向,甚至引发假、丑、恶等不良行为。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的变化、网吧的大量存在、生活节奏、社会风气、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还有当代社会的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不良风气,给“象牙塔”中的大学生造的不良影响,经常使他们产生学习无用,上学仅仅想要的是一张文凭等等的错误理念。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生们在校园里要独立面对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的自理,还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性格各异的同学,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使有些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尤其是刚刚入校的新生,如果他们对上述问题处理不当,不能及时求助于同学或老师,长此以往,必将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四)个体因素的影响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处于18~23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由于其生理、心理并未真正完全成熟,容易出现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弱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强迫性神经症。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新进路

(一)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促进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学校管理工作既要体现教学的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最终为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辅导工作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讲授心理知识,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举办心理讲座,帮助学生集中解决特定时期、特定情景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家庭的变故,感情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如何面对挫折等等,指导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

(三)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在学生出问题之前进行心理援助。这是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和因心理问题出现的突发事件的方法。当然这需要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而制定计划,如我所在的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我们在各年级各班安排心理委员进行每月的月会,通过月报表排查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对学生心里突发事件起到了有效的干预。

(四)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

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心理健康报告制度,并实行跟踪;针对学院特点以及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预案,主动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辅导,预防或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加强辅导员心理咨询培训,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工作。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齐心协力高职学生辅导员思想教育指导工作的常规与琐碎较易导致只注重眼前的事务性工作而忽略本质,有很多时候是无法真正触及90后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只他能够留在表面。本文通过采用心理访谈、文献查阅等方式对当前高职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更多地挖掘和发现90后学生内心深层的想法,不断探索,寻求更多良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