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教师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过得飞快,美术培训课已经结束了,原本对美术不感兴趣的我,却渐渐喜欢上了美术。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我的感受颇多,启发也很大。
几天的学习培训,让我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到了美术课这门学科的无限魅力,也让我认识了几位英山县首屈一指,在美术方面很有造诣的老师,领略了他们在美术教学时的风采。
58岁的XXX老师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是英山艺术界的“大师”级教师。凭着他对美术事业的挚爱和不懈追求,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探索,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理论,他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X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见解精辟。学习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曾老师写字作画时的那份洒脱,那份 “艺术大师”的风采,让人“望洋兴叹”。特别是曾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次培训,曾老师年纪最大,课最多,可他每次上课总是比我们先到,放学时走在我们后面,没他的课他也要到教室里看看,转转,上课准备充分,不管课上还是课后,总是有问必答,对待学员耐心细腻,平易近人,从不摆什么架子,讲课时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常常让我们忘了下课,舍不得回家。曾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专业知识技能,还以一位年长者的生活经验教导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全面。曾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尤为深刻,他说,做人要学会吃亏。多朴实的话语,多崇高的人格!回想自己,年纪不大,可在教室工作中懒散,不求上进,怕苦怕累,我真是羞愧难当,可亲或敬的曾老师,您就是我人生中的一面镜子!您就是我生活、工作中的航标灯!
年轻有为的XX、XX老师也是英山艺术教学工作中的精英。虽然他们工作很忙,可上课时从不马虎,课前精心备课,制作的课件琳琅满目,美观,让我们在开眼界,深受启发。教学时那份专业,那份认真,让我们理解了辉煌成绩背后的那份执着,那份付出,那份对事业的爱……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由精品信息网整理!
艺术教坛的后起之秀石婵、张秋两位年轻老师,别看她们年纪小,教学时的那份干练,稳重,一丝不苟令人敬佩,也让人看到了英山教育事业更灿烂的明天。
我对美术就是一张白纸,学员们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但老师们对我们不嫌不弃,根据各人的特点进行教学,尽量满足我们的需求,几天的学习培训,对我们每个学员来说是一种提高,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老师们在上课时展示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艺术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敬业精神、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累累的教学成果……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叹服,原来美术是如此精彩!
经过这次的培训,我感受到了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怀。我感觉到了自己身兼重任,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好好努力,给学生最好的教育。
教师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在经过了开学前的一次新教师培训之后我最后踏上讲台成为了一名教师。那时的兴奋难以言表正因最后能够站在讲台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我也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
这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对我们都十分有好处,正因我盲作过了就能有切身的体会。短短的三天培训十分短暂宝贵,资料涉及很多:有新时期师德行为规范培训,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专题讲座,还有安吉县有效课堂规范年综述及学生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的讲座。
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我们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透过新时期师德行为规范培训,我懂得了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的,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好处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教师务必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关于教科研的讲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师教书是一方面但是科研也很重要,我们要学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可能参与一个大的课题比较难,但是科研意识却不能忘记,它就应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正因这种实践加理论的科学方法能够加快我们的成长速度。例如,我们的教后感。把每次的成功之处和不足、困惑记录下来。能够方便我们从中找到不足,总结经验。当然,不足要透过教育专著或者向专家、老教师请教解决。
透过培训我也对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实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是联系所有任课教师的纽带。汤校长给我们组织的分小组设计班级班徽、班歌、班名的活动,更是让我们从实践中了解到了一个班级团结凝聚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于我们这些新老师来说如何与家长沟通是一个难题,学生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帮忙。使我们对家庭教育的好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家庭教育并不事立的,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严密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继续,家庭教育亦有一种社会职能。
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我还有许多地方要学习,我将以老教师们为榜样,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在教学中,我会发奋去工作,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而在生活中成为他们的朋友,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此次的远程培训学习让我感想颇多,培训后我更加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目标和基本任务等。更深入地了解了,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结构和内容,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一、树立目标
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10月10日,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在迎考复习中的高三学生,虽都明白最终的目标是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但由于复习时间太长,过早地拉了战线,在过程中一旦遭遇困难常常会产生放弃的念头,所以要分解长远目标,做目前该做的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归教材
1、新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多了选修本,福州市选修了海洋地理,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三本,列入了高考范围。在每章节的教材中多了案例和活动思考。而少了知识的系统性。旧教材在知识系统性方面要优于新教材。
2、明确选用的教材
高三复习使用的教材包括:人教版的七年级和八年级区域地理,高中的必修1—3,选修2,5,6,其中选修三本,高考中学生可任选其二作答。
3、回归教材
材是高考命题发源地,许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要培养学生能够用教材上的姿势解决问题。
三、培养能力
1、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能力培养
(1)要要求学生懂得图像语言,教会学生正确读图。
(2)要诱导启发,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地图。凡能从地图上获得的地理知识,尽量诱导启发学生读图,使学生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
(3)要让学生经常动手,培养学生填图,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正确示范,严格规范以及反复地训练,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
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重视本学科内综合,在一轮复习中就要开始渗透,自然与人文的综合。加强因果联系分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和渗透,搞好跨学科综合
3、观察,观测能力的培养
以往地理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相当差。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探究,自主学习,设计了很多相关活动和思考,通过组织观察,观测活动,这方面能力可以得到锻炼与提高,有利于研究性学习。
4、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
采用练、评、看的方式,通过做题训练,提高地理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但时间有限,不能搞题海战术,是精选适量的质量高的典型的题目,有针对性进行训练。练后及时评讲,重点是解题思路、答题规范,总结出解题的方法与规律,让学生用科学的解题方法,提高得分率。
四、把握命题趋势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一、旧教材与新教材在编写上的不同
旧教材与新教材编写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学习数学知识目的性的描述。前者的理念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列举问题加以应用”,重心在知识的传授,问题解决则是知识应用的载体,解题方法是套路式的。其基本格式一般是:数学结论的表述—数学结论的验证—应用举例—巩固练习。师生在教学上往往照本宣科,思维的重心局限于知识传授、记忆、模仿和验证上。因此,学生对数学的思维空间是相当有限的。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用“问题激发思维”“问题解决训练思维”“抽象概括升华思维”的编写意图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二、旧教材与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与内容上的不同
就知识结构与内容而言,新教材做了较大调整。在“有用的数学”“身边的数学”的思想指导下,不再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严谨性、深刻性,而更强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关注知识的内在规律;突出数学知识与社会时展的联系;尊重学生个体对数学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与选择。整套实验教材富有弹性,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它给广大师生营造了自由发挥、富于弹性的思维空间。
三、新教材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
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教材选取了大量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充分体现了一个“新”字,面向全体,注重发现
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素材,众多的研究性学习,为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突出一个“动”字,动手实践,注重探索
新课改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而新的教材设计正是为学生这种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活动提供了有益的蓝本。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发现,以学生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许多问题具有可实践操作性,这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探索、思考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一个“用”字,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让一个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生活和学习。正是从这个理念出发,让学生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回到了自然。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自己去探究,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研究,在解题过程中获得学习心得体会,建立起符合个人知识特点的认知水平。
4.力求一个“活”字,注重创新
初中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往往是单一的,在解题时,思路打不开,而进入高中,我们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双基”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强调知识运用的灵活性,解题时注重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学法 技巧 引导方法
一、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以导为主的理论依据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 教师能把一个题目讲清楚就够了。我认为这远远不够, 还应马上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一种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 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而不是叫他们把这个题目给背下来。否则就会把数学教死了, 与我们当前的教学理念是相矛盾的。
二、教学过程要把握好新教材的几个基本特点
1.充分体现了“新”
面向全体, 重发现, 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素材, 众多的研究性学习。为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同时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突显“动”
动手实践, 重探索, 是新教材的又一特色。新课标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而新的教材设计正是为学生这种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活动提供了有益的蓝本。例如, 增加了大量的数学阅读材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3.重视“用”
联系实际, 注重应用, 这又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例如: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 上) 中涉及到的研究性学习――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通过此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 自己去探究, 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研究, 在解题过程中获得学习心得体会,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符合个人知识特点的认知水平。
4.注重“活”
根据《大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双基”的同时,更要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 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强调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解题时注重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探索, 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三、数学课上几种具体的引导方法
1. 一题多变,多题类比
高中数学的题目量较大, 如果每个都讲那是不可能的。这时教师对一个题目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式, 就相当于一个题目变成了很多题目, 而这些题目有某些共同点与不同点。教师让学生辨别这些题目, 提出相应的解法,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自然形成了一种辨析能力。此外, 可通过多题类比的方法, 让学生感到, 数学也只不过是这几个题目, 它们太相似了。从而培养学生一种解题信心和一种做题要“精”的学习观念。
2.“微笑”与“鼓励”
感觉在严肃的数学课堂, 教师如能多“微笑”, 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特别在问一个学生时, 而他答不出来。这时教师如果“微笑”说: 再想想。那个学生肯定比较激动, 相信他也会认真学习这门课了。此外,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 善于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给以鼓励。比如谁在课堂上解决了一个难题, 就奖一支笔; 谁在口答上有进步, 老师对他进行全班通报表扬。这样时间一久, 学生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肯定积极多了, 在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随意”与“严格”
数学课堂上会遇到很多问题, 有些问题可以特殊化处理,即所谓的“随意”, 有些问题必须要一个字一个字讲清楚, 这样做是培养学生解题的变通能力。比如我们遇到一个几何方面的选择题, 一般学生可能会把题中的图画得非常端正, 而用了很多时间, 这时教师在一边引导, 问: 有没有必要这样画呢? 然后教师指出这个题目只要“随意”画个草图就行了或用特殊值也能解决。另一方面, 我们会发现让一部分学生上黑板板书大题目时, 格式相当不完整, 而这在高考时是吃大亏的。虽然你会做这个题目, 但不会写或者说写得不全, 会被扣掉一些分数。所以, 这个时候, 教师必须要“严格”, 哪怕这个字怎么写,写在哪里都要讲得非常清楚, 不可马虎。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养成一个良好解题习惯, 在高考时拿到应拿的分数。
4.“坚持”与“放弃”
一般来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时, 都注重培养学生“坚持”的解题品性, 这固然是正确的, 但有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如在做高考卷时, 一般人不可能完成全卷, 这时如能“舍一保九”, 就是放弃难题, 留出时间去检查已做的题目, 肯定会提高得分率的。而这种变通的解题习惯需要教师平时讲题时贯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去。
以上几种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导的处理方法来源于多方面, 所以我们教师平时要多看书, 多听课, 多总结, 就会有很多收获的。方法是主要的, 内容是次要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相信我们教师将越教越轻松, 学生越学越聪明, 这不就是我们教学目标之所在吗?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设 轻松课堂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用来传播和再现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科学成果,虽然不再具有首创性,但是只要我们教师氛围,搭建科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学合理的平台,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宽松环境,制造和谐气氛,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学习起来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
第一、对高中数学教材特点的把握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高中数学知识比以前的老教材知识内容虽更多、但更简单,学习起来更易懂,更易接受。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一个“新”字,说明新教材数学更面向全体,重发现,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素材,众多的研究性学习。为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②突出一个“动”字,即动手实践,中探索。新课改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③注重一个“用”字,即新教材更联系实际,注重应用。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亲身体验到新教材数学是从实际出发,自己去亲身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与交流,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研究,在解题过程中获得学习心得体会,从而使学生建立起符合个人知识特点的认知水平。
第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学习充满着自信和希望。而高中的数学内容增多了,又大大的提高了难度、广度。虽然许多学生平时也很用功学习,但由于学习方法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很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学习情绪也会很快的低落下来,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平时多观察,找学生给他们摆事实,讲理由,分析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要克服学好数学的一系列困难,要求平日里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要认真听课,记好数学笔记,课后及时熟悉笔记上的内容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师还要注意平时多提些简单问题,把握好梯度,让学生心中有一种成就感。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第三、注重师生情感,理解学生的需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我--他"型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或机械的记忆、训练,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手脚,使他们逐渐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的是学生,站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颠倒,站着的是先生占据着至尊地位,而坐着学生的躯体内却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这种师生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和教法,更难以达到心灵的相互沟通,更不能取得学习上预想的效果。
二、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书育人能否收到实效,要害在于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1、要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
2、关心热爱学生。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聪明,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发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三、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环节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要使得课堂提问“有效”,我认为应坚持三个原则:
1、充分准备原则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切忌课前无准备,课上信口开河,提出让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
2、由浅入深原则
教师课堂提问要恰到好处,要引发思考,不能为问而问。可先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使学生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答案,增强学生自信心,再逐步深入,提出少量综合性问题,增加一定难度,锻炼学生的思维。
3、鼓励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
结合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与创新。
1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难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2信息技术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整合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是很广的,它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索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直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
2.1纵横变通,拓展思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例1如图1,设点C为线段BD上的一点,在线段BD的同旁作正ABC和正ECD,连结BE,交AC于M,连结AD,交BE、CE于P、N。
(1)问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2)试证明:AD=BE,ND=ME,NC=MC。
这是一个极平常的题目,但如果我们从运动的观点进一步研究,问当ECD绕点C旋转时,(1)中哪几对全等关系不变?(2)中哪些等量关系不变?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作两个公共顶点为C的正ABC和正ECD,连结AD,BE。教师用鼠标拖动点D使正ECD绕点C旋转,就能连续产生如下的图形。不难发现ACD∽BCE及AD=BE的关系在运动中保持不变。上述图(3)(5)是两个常见的问题,但不少书上都是以孤立的习题形式出现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并不一定能对解上图中(2)(4)题提供什么方便。而利用CAI来研究本题,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图形是连续变化的,学生掌握的就不是孤立的几个题目,而是一类问题,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相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研究,就要分别画出许多图形,然后分析、判断、论证,这样花时多,难度大,又不易掌握。从这一思路出发,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诸如具有一个公共点的两个正方形等许多问题。
2.2展现过程,发展能力,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
例2讲“弦切角定理”时,利用几何画板做如下设计,可展示过程,以发现规律。
首先,可用电脑演示:当弦切角一边经过圆心时,
(1)弦切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2)∠CAB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D是多少度?为什么?
(3)此时,弦切角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直角。
接着,教师继续演示并提问:以A点为端点,旋转AC边,使弦切角增大或减少,观察它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猜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最后给出证明。这一展现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空间,使学生不仅值得发现过程,而且领会到规律成立的依据,使认识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3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宜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也就是由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好环境,即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同上答题;通过BBS、收发E-mail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广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注意事宜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国家职业标准;真实工作过程;课程说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87-02
1说课思路
教育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到现代职教的先进理念,是新时期对职教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技能方面得到提升,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如何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是职业院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它既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又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薄弱环节所在。通过说课,理解课程性质、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更加透彻,把专业核心课程的典型教学情境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让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真正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从而使工学结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使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按照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理顺说课思路,涵盖内容包括:课程定位、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保障条件、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在说课设计过程始终关注一下热点:
1.1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积极探索如何实现从封闭的教学过程向开放的教学过程转化。 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专业课程非常必要,打破传统的缩减本科课程和教材内容作高职课程设置的教学模式。参照真实生产环境、按照真实生产过程,开发生产实训课程和教材,设置实训教学内容,在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实训教学,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1.2 课程与教材匹配要又快又好的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开发适应高职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尽快掌握具备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职业技能,为进入职业领域作准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应为工作能力强、愉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使学习者获得某一领域内的若干职业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核心技能,使个人在选择职业时不至于受限制,且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同时为初次就业包括自谋职业,及就业后的培训提供充分的专业准备;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诸方面提供一个基础,以便在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任何时侯都能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和个人职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1.3 课程设计“三接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并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其次将劳动部门的职业标准融入我们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将课程的设计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也是我们不断探索与追求的一个目标。
2说课内容
2.1 课程定位
2.1.1 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研究通过调研典型企业、行业专家和已毕业到企业就业的学生,了解相关业务规格、能力目标及满意度,不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等方式,充分听取意见,以此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企业职业技能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这种方式制订出的教学计划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培养出的学生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2.1.2 职业岗位通过分析得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①数控机床装调:能胜任数控设备的生产、检测、装调等工作;②数控机床维护:能胜任数控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日常保养工作;③数控机床销售及售后服务:能胜任数控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2.1.3 人才培养模式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以校企共建专业为人才培养实施途径,创新完善“三标耦合、三级递进、五个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以提高数控机床使用企业和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岗位所需的数控机床机械装调、电气装调、联机调试、维修维护能力为核心;将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规整,再结合专业调研与本院实际情况、依据职业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职业能力“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根据各学习领域组合课程,编写课程教学标准,完成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标准、课程教学标准的“三标耦合”,实现教学内容的标准化、系列化。通过实施职业基础能力培养、职业专项能力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三级递进”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典型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课程、共建实训教学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课堂。
2.1.4 课程体系数维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属于职业专项课程,先修课程包括《数控原理与系统》、《机械测试与装配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床拆装测绘实训》等课程,后续课程有《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顶岗实习》等。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起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
2.2 教学内容与设计
2.2.1 教学设计理念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按照职业工作岗位,以“真设备、真项目、真要求”为基本要素,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同步,在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实训教学,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关注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以校企共建为平台:上课教室为校企共建基地之车间;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育人,实现优势互补,体现其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2.2 课程目标分析《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主要培养数维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2.2.2.1 专业能力:①掌握整机装配、调试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②能够根据用户技术参数要求正确配置系统;③能按工艺标准装配数控机床机械及电气连接线路;④能正确设置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参数;能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⑤规范的使用工具和检具,自觉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⑥能进行机床精度检验及补偿,正确使用精度检测仪器;⑦能进行机床的机电联调并排除机械故障、电气故障;⑧熟悉机床检查验收流程。
2.2.2.2 方法能力:①抽象与逻辑思维:能有逻辑地解决问题。②信息判断与选择:能在众多信息中,判断并选择有效、有用信息。③学习的思想:随时学习,随时准备学习,并愿意深造提高。④系统认识:能对复杂问题,进行准确的信息处理、计划,并执行。
2.2.2.3 社会能力①身心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浓厚的工作兴趣,对工作和生活有追求,有继续努力的恒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社会规范性。②团队协作:能与人合作,能考虑团队成员的想法,不会一意孤行。③交流沟通:能较快与陌生人交流沟通,较好的亲和力。④表达说明:能用书面和口头形式,有条理地表达较复杂事物。
2.2.3 教学内容选取根据数维专业的岗位要求充分考虑课程的针对性适用性,以配置FANUC 0i数控系统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为教学设计载体,选取《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教学情境:企业安全与文明生产、数控机床机械装配钳工、数控机床电装工、数控机床调试工,以便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2.2.2所述)。
2.2.4 教学内容规划教学内容规划如表1所示。
2.3 教学方法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都会经历“资讯(信息收集)计划(拟定方案)决策(制定方案)实施检查评估(总结分析提高)”六个阶段。在六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指导教师起引导、答疑和示范指导作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使得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同时将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①咨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准备相关教学资料、技术资料和网络资源,让学生明确任务:学什么?做什么?②计划:采用讲授、演示教学法,通过对学习任务分析,分组讨论,制定学习方案将各种不同方案比较、选取优秀方案。③决策:通过方案分析,推敲方案实施细节,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决定最终实施的方案。④实施:采用演示、互动、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具体实施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指导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互相帮助、共同提高。⑤检查:通过学生自我检查、同组学生相互检查、小组之间学生交换检查,指导教师教师最终检查验收,观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⑥总结汇报:采用激励教学法,通过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及指导教师的总结讲评,肯定成绩,总结学习经念,改进学习中的不足,以期不断进步。通过对每个教学情境的精心组织、策划,按照六步教学法认真实施、总结,完全可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4 教学保障条件
2.4.1 师资队伍《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由具有双师资格的高职教师和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念的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达到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支撑实践技能的提高,实践技能验证理论的指导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4.2 实训基地《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地点是与学院有深度校企合作的数控设备生产企业的数控机床装调车间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节学习,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本课程在生产车间实施教学已经进行三届,教学效果良好。
2.4.3 教材及参考资料
2.4.3.1 实训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关实训器材和工具量具和以下技术资料:①数控机床装配(图纸、工艺、装配说明等)资料;②数控系统硬件连接说明书;③数控机床参数说明书;④数控机床维修说明书。
2.4.3.2 专业教研室为学生提供相关教材、专业课程网站及图书资料和实训报告册。①学院与数控设备生产企业、数控系统生产企业、数控设备使用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开发适合本课程的专业教材《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习指导书》;②相关学习书籍:《数控机床构造》、《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故障诊断》、《数控机床结构原理与应用》等;③院级精品课程网站的《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及相关专业网站。
2.5 考核方式①过程考核。分小组对学习效果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及安全操作等情况);每组集体讨论,完成项目学习心得体会并汇报,对项目给出定量评价。②结果考核。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对实训内容随机抽取项目进行实操和答辩。
3结论
《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是数维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说课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4个转变,即:由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目的观转变为基础加有限职业技能教育目的观;由一次性教育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由做事教育观转变为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①进厂学习模式很受学生欢迎,学习效果很好。②学生的操作技能得以增强,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③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很快,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仲瑞敏.关于制约高职教育学生就业的因素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4,(1).
[4]张连绪.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