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自我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改革自我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改革自我总结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理解;观念;信息化;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67-01

我国处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它关系到新课改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新课程的建构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全新的教育理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研究者。教师与课程之间是共生、共建的关系,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和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是否能够得到准确理解,新的课程内容是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新的课程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是否能够高效培养,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落到一点,那就是有没有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要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转变观念,明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和新课改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农村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认识,研究新教材,探究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教学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同时不断研究学生,对于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要善于因材施教。其次,学校领导要将新课程政策的宣传落实、新课程实施的进展情况等方面纳入常规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评估,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二、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信息化支持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课程实施总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来展开,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和重要动力,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现在学校均配置了班班通系统,这是国家在设备层面上对新课程实施的支持,但要使这些设备发挥其作用,就对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校的信息管理员要维护并利用好这些设备,及时接收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对广大基层教师进行先进理念、课件制作、信息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培训,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会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三、立足校园,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创新精神。因为新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思想的引导者、信息的沟通者,还应该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者。教师必须要具备终身学习观,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修养,逐渐淡化学科本位思想,努力成为通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专业素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学生的成长。新课程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中数学教师要用新课程标准审视常规教学,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全面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育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新课程指出,教学要植根于现实,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应富有时代感。教师必须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无法落实新课程理念,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要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投身于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使他们体会到“从做中学”、“社会是大学校”,从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大量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增加学生的信息储备,为他们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丰厚的原料。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 个性差异 因人施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32-01

迎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今天,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诞生了。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学校教学评价存在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忽视了改进激励与促进发展的功能。由于过分侧重甄别作用,因此在评价时往往只看结果,不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了只有个别学习优秀的学生能得到积极评价,产生愉快的体验,自信心得到激发,而大多数学生成了隐性的失败者,难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使评价更能促进主体的发展,在教学中进行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尝试。

一、重个体差异,实施因人施评

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应该通过给予每个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悦纳自己,拥有信心。

二、允许学生失败,倡导“再来一次我能行”

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因此,任何时候的评价都不要急于给孩子不好的成绩。允许他们失败,允许他们失败了站起来,鼓励他们再来一次,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获得成功的自信心。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考试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考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和家长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训迎头赶上。因此,每次单元考试后,如果有一些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应允许这些孩子复习后重新考过,满意哪次成绩就把哪次考卷带回去给家长见面。孩子为了能在家长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状态,总能主动认真地复习。通过复习,既弥补了知识的缺陷,又获得了好成绩;既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又满足了孩子家长的需求,一举多得。这不是比家长看到孩子差的成绩而大发雷霆,训斥一番,效果更好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学习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

三、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我总结、评价学习结果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评价是学生一次极好的反思的机会,这种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收获,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种体验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节课中应该为孩子留下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这节课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我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总结与评价。

四、家校互动,加强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

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沟通,不仅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孩子的长处与不足,也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困难,及时给孩子和家长以帮助。因此,我充分利用家校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同学的家长:祝贺您!您的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每天都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好作业,并能及时地做好订正工作;×××同学的家长:您的孩子能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做好订正工作,如果上课能积极发言,那就更好了;×××同学的家长,您的孩子虽然及时做好作业,但还没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提醒您一起督促孩子及时做好订正工作。每条短信,都向家长叙述着孩子近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而家长的回复,又向我展现了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有一去一回的信息或电话交流中,家校之间的配合更紧密了,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家长与教师,都能通过交流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矫正;发现孩子的进步与闪耀点及时给予赞赏与激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五、鼓励挑战自我,挖潜能,分阶段小结评价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3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应参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一)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一般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前几周,教师应该准备好讨论的案例材料,选取的范围最好是近三年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国内外案例。然后在正式讨论前的一到两周发给学生,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查询相应的资料,搜集必要的信息,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自己对案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如果学生的准备工作没做好,教师上课的时候就会孤掌难鸣,不能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会影响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

(二)分组讨论

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划分的工作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做,但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均衡搭配,成员的多样性。小组成员在进行讨论时,要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同观点之间的思想碰撞可以增进学生对案例所涉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本组的观点,并选出代表在课堂发言时阐述本组成员对案例分析和处理的意见。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各小组的代表依次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对发言者的闪光点要适时点评并给予语言上的鼓励,注意控制发言者的时间和情绪,维持整个教室的教学秩序。发言完毕,发言者要接受其他组成员的提问并作出回答。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和点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喧宾夺主。

(四)教师总结发言

在课堂讨论完毕后,教师应对整个讨论过程做出总结。案例的分析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因此,要充分肯定学生为此次案例教学所做的前期工作以及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同时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案例中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醒学生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做到举一反三。

(五)学生撰写案例报告

课堂讨论和总结结束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课堂讨论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案例分析和处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从案例分析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师自我总结

每次案例教学后,教师也要针对此次教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做的较好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发扬,不好的地方要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改正。同时要在课下注意财务管理发展的动向,储备自己的案例库,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立并不断更新财务管理案例库

实施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并要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更新。因此,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建立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库,从而节省授课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案例库中案例的选择应切合具体教学目标的要求,既能融汇相关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的获取渠道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也可以是实践中的经典案例,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如上市公司的年报、吉利收购沃尔沃、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等)。但是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启发性的原则,以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批量的信息输出,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通过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可以使文字、声音、图片、动画效果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改革传统的成绩考核模式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4

一.信任学生,体现特征

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补充、拓展。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理清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的关系。选修教材的教学设计与校情、学情相结合,教学要求要设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可能接受的实际水平”。

现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抱以不信任态度。总认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以完成自己所预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在这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唐宋家散文(选读)》教材的编写是以人文色彩较浓,方便一线师生使用为特色的。每篇文章文下注释较为全面,针对性较强。本节课虽然文言字词难度较大,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结合文下注释和字典基本可以准确地解决字词问题。因此,在教授《唐宋家散文(选读)》时不能用原有文言文教学的“惯性思维”。语文教学必须保持语文学科特色,要以语文知识基础为核心,要以“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为最终目的。我们要重视选修教材内的文言知识点,但绝对要有一个度,“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对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复习辅导课”。

二.创新求变,巧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之一,最大限度开发教材是教师的必修功课。苏教版教材按照文体为标准,以版块为单位进行划分。每一个版块之前有一个概括性和指导性的小序,每篇文章后安排了“评语选萃”、“阅读与探讨”两部分内容,每个版块安排了知识的“积累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选修教材,既给教师的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加深对课文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清文章。以《进学解》“阅读与探讨”为例,共设立三个问题:①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的不同情绪,说说你对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②第二段中,“诸生”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国子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③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摘出这个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比较这三个题目,第一题笔者认为将“不同情绪”的比较对象改为“国子先生”两次发言的情感,可能更有助于对韩愈“自嘲”的理解;第三题,只是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句,较全文内容来看,有强加“人文”的嫌疑,让其单独为一个小题,显得“小家子气”。由此分析,笔者以第二小题为引子,以“国子先生”前后情绪比较为突破口,完成教学设计,第三小题放在自我小结中完成。这样的处理既符合由易到难的接受习惯,有易于归纳出作者写作技法和写作目的。

三.个性阅读,加强总结

个性阅读是阅读的高级形态。指导学生在文本的原则基础上进行深层次个性阅读,应该是选修教材交给高中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最大不同就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在文字的“感悟”、“质疑”等方面的能力。如上文所提及的“完”字。这样有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兴趣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知识自我建构过程。

处理选修教材不可能像必修教材那样细节化。在落实知识点上,学生自我总结过程就十分重要。通过自我总结和交流补充,能够完成“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目标。对于选修教材而言,课堂总结不仅是知识的沉淀,也是深入思考的开始。在学生的总结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观点:韩愈的选材观点是存在时代局限性的,其不应该将人才选拔寄希望于“宰相之方”,而应该是制定一套完整的体制。这样的观点虽说稚嫩,但绝对是最美的思想火花。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5

一、领悟理念、转变观念。

俗话说:“理清则眀”。我知道,只有自己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傅,走出创新教育的路子。否则就会“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新课改培训的时间大多安排在假期或双休日进行,我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不惜一切休息时间,积极参加每一次的课改培训学习。通过培训,我摈弃了旧的观念,树立起新时代的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我还积极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英语课程标准》,认真领悟新课改理念。我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思想,认真备好每堂课,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积极探究、务实求真。

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行为呢?课堂教学是课改实验的主渠道。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最主要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改理念,我在不断的探索。

首先,在课堂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时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关注一节课的知识点是否能讲完。这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

接着,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联系他们的生活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英语,理解英语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注重:1、课前收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英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课中探究。从生活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英语,发展英语。3、课后延伸。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为上好不同类型的英语课,我认真阅读了《实验研究》中不同类型的教学说明,对每次的优质课示范课中能认真回顾,积累课改中的好方法和新理念,并与自己的方法和理念相对照,找出差距,在后来的教学中尝试运用,使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课改实验以来,我自己上了几节校级教研课,得到了许多老师的一直赞同:教学上,我有很大的进步!在县教研活动中取得很多优异的成果。

三、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课后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平时除了上好自己的课以外,我还经常协助教研组长做好组内各项工作!我不断探索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的评价方式。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结合本年级实际情况,我设计了用于期末评价的《成长记录册》,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他年级的老师觉得我设计得好,也都采用了我的评价方法!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是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所以,我会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四、善教乐教,情系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利用规定的教学时间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是认真研读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教学方案。为避免产生思维定势,我很少照搬别人的教案,大部分的教学设计总是先独立进行,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主题思想后,才去参考别人的教学方案,并不断的比较鉴别中,提高自己处理教材、主动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学更是有心人的工作。当学生需要鼓励时,老师的一个温和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将推动学生在学习的旅程中走得更加自信;当学生需要帮助时,一份善意的提醒,一番耐心的指导,将会给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在课堂中,我总是以鼓励为主,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扩大学生的闪光点。在我的课堂中看不到优秀学生的霸主地位,反而有更多后进学生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我坚信,只有心系课堂,用智慧和恒心浇灌课堂,才有结出累累硕果的期待。

五、善学乐学,锤炼自我

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如今,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由此可见教师需要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自我提升。一年来,我积极钻研课程改革最新的教育理念,并积极践行于课堂,在本学年先后数次在校内承担研讨课、观摩课及经验介绍,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今年的教研协作区观摩课活动中,我所教授的《Unit3Topic2SectionA》受到了各级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锻炼就是学习。

六、善思乐思,提升自我

有人说:人是因为思考着,所以美丽着。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留心处处皆学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是反思的源泉,我执着于教学中的小小遗憾,倾心于意外的课堂生成,关注自己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案与策略,勤于笔耕,借助教案本的教学反思环节,“我手记我做,我笔记我思”,将自己一瞬间的感悟、点点滴滴的想法记录在案,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垒起一级级进步的阶梯。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6

一“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一)内涵:“双主”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指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穿造型,最大限度地发掘受教育者的能力资源:二是给学生指出获取知识的最优路线,教其知、授其法、以法求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的学习、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性。“互动”是指相互激励、相互作用,即在教师启发下,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积极参与下,教师主导教学。

(二)作用:体育教学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统一过程,是师生认识与情感活动交互作用最频繁的过程,是教室的“教”适应学生的“学”的过程。因此,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种种努力、引导、示范、保护、启发、督促、检查等都是为一个目的,即使学生知道怎么学、主动学,从“学会”到“会学”,逐渐达到无教而会学,无师而自通的目的。所以,教师既要注重教法,更应该注重学生学法,既强调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更强调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彻底改变那种教师主宰教学,“讲解示范”、“教与学”脱节的单一模式,从“双主”入手,调整教学程序,改革教学方法,开发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策略,发挥“双主”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原则和实施细则

(一)原则:应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精讲点拨,巧妙设计,激发求知欲,使学生自求得之;要营造氛围,导者和谐渗透,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注重创设情景,导者为学者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满腔热情投入教学过程;讲究导学民主,导者的教学行为在民主气氛中进行,表现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二)实施细则

1教材改革为载体:传统的教材只强调大纲进度统一,某些单调、枯燥、多年重复、陈旧不实用的内容,难引起学生兴趣;有的受场地限制,难以自学自练。改编后以规定与自选相结合,吸收健美操、跳绳、毽球、武术等小型多样、现代实用、受欢迎、易开展、锻炼价值高的项目,使课内外易学易炼,可提高锻炼的实效性。

2设计“双主互动”教学法: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划一的、规定的程式化,较生硬死板 ;新设计的教学法体现启发诱惑,灵活机动,以“导”激“学”,因“学”论“导”,导学结合,主要 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测验教练法、比赛训练法等。

(1)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教学与活动的指向,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但传统的目标较宏观、不具体,如每份教案的“目的任务”栏里都写“增强体质,锻炼意志”等口号式目标,其实,这样的目标是虚的,落实不到教学环节中去。还有的目标以教为主,只有教的目标,没有学的目标,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设计的目标教学法的做法是:第一,把宏观目标行为化,设计目标全面具体,既有总目标,又有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目标,乃至不同档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目标;第二,注重个性化目标,既考虑“教”的目标,又重新“学”的目标来设计教的过程;第三,设计目标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好学习情况分析,合理确定目标差,并据此选取目标差的策略、方法,以免目标太高,高不可攀而失去信心,也防目标太低,轻而易举而削弱积极性。

(2)测验训练法:测验训练法是将测验作为教学手段,作为学练的过程,通过测验激发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能力,因人施教,正面肯定测全和发拨相结合,并建立学习测验档案。如中长跑项目较累、较枯燥,同学们耐力素质又差,学练时不投入,不全力。自从采取测验法后,激起了学生积极锻炼的自学性,每跑一次都力争破自己的记录,做到自我总结,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

(3)比赛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是根据青年学生好胜心理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营造氛围的手段,常用于学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时,如在进行“蛙跳”身体素质训练时,有同学不认真,当采用以小组一对一抗赛时,情绪高涨,全力参与,相互鼓励,提高效果。

3、区别对待,“导”与“放”的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所谓的统一要求,一个规格、一刀切、齐步走,压抑了学生情绪,挫伤了后进生的积极性。“放”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技能考试次数放开,课内外结合,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允许反复考测;二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堂常规表现”放开,充分发扬民主,在自评基础上小组评分;三是设“附加分”,对超目标发挥的根据幅度大小适当加分。对每青年进步幅度大的也给以加分(这主要是针对体育锻炼标准而言)。

三、效果与反馈

按照“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在97级4个班的学生中进行试验性探讨,入学摸底成绩与现达标成绩见表1。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在体育教改中取得良好效果,由于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意思明显提高,使力量性项目,如实心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有所提高,速度(50m)和耐力性项目提高较为明显。

四结束语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调动师生两个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沟通信息、密切感情,师生融为一体,以达到最佳教学质量和效果。实践、反馈表明是有效的。操作与实施过程中以“致力于导”、“营造氛围”、“创设情景”、“导学民主”为原则进行。实施细则以教材改革为载体,设计“双主互动”教学法,内含“目标、兴趣教学法,测验、比赛训练法”,重点是“区别对待、导放结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越强,参与程度越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就越充分,教学效果越好,从而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思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孟炎.努力创建符合学生主体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北京:北京教育,2008(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