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个人德育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范文1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智慧和知识最终践行于社会才能用得其所,而且人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培养能力,弥补不足。 2011年7月11日——17日这短短七日里我们实践团进行了多次社会调研,参观中国移动通信惠来分公司,*队员们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默契。文娱节目排练相当辛苦,十天里若无特殊,每晚从七点到十点半都要进行文娱排练。我被选入《和你一样》手语组,这套手语并不是很难学会,发一个早上的时间基本能掌握整套动作,但要做到动作标准无误、熟练,队员间整齐一致、与歌词符合,就不得不要多次排练,下一定功夫。期间我们遇到组员来自不同组,彼此没点默契,并且各组内部时间安排不同等等困难,但我们都能努力想办法解决,把节目排练好。最后,在文娱节目验收演出中,我们手语组获得好评。
就这样实践团经过一系列详细组织和工作准备后,等待七月暑期的来临。
七月流火,当同学们开始沉醉在暑期欢乐时,“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出发的钟声在我们团已经敲响。7月4日到9日,各组各项准备工作再次确认启动,同时各项文娱节目要进行再次熟悉排练,宁愿多发时间,也不得出现错误。7月8日,同是“三下乡”的我院赴广西平南团出发。10日,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再次确认后,我们赴惠来实践团启程。
整个实践行程上面已有所述,个人觉得,其中社会调研、参观中国移动惠来分公司、小学支教最难以忘记,颇有收获。
10日下午我们怀着踌躇满志和几分新鲜好奇心到达惠来一中,此时,我们赴惠来团60多人分成两小支队,一队赶赴前詹镇西浦村小学驻扎,另一支队则驻扎在惠来一中,而我被分到县城小支队。11日早上我们一部分参加了在前詹镇政府举办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仪式后参观了义修队义修家电器,同时我们县城小支队迎来了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洪杰、黄媛淳、林锦源三位新成员。
11日下午我们进行了社会调研。当日下午调研的主题是“惠来基础教育设施调查”,主要访问对象是小学、初高中学生和家长。我和华农的y.c.(即黄媛淳,英文名简称y.c.)分为一组,任务是两个钟内至少完成十份问卷。任务看似简单,其实内涵很深。我们并不是单单简单叫人填完问卷,而是要采用访问式方法做调查,做调研时要与做问卷对象交流、聊天,以问卷里问题为主,然后将话题拓展出去,每个问题要延伸3~4个涉及话题,总的来说,质量首选,数量其次。这样一来每访问一人所发精力、时间就颇多的。自然,我们所得的信息和资料也很丰富。前期我们一人主要负责记录,另一人主要负责交谈,分工明确、条理,相互配合,做调研进行得很顺利。但当做完第四份时发现以这样速度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所以两人分开独自各做三份。这样一来,考验我的时候到了。由于以前曾参加过调研比赛,有些经验,所以完成任务并不困难。但其中自己的缺点——不善言辞、不懂速记还是深深影响了调研质量,与学生交谈时本可以再拓展深层一些,然而记录速度太慢,出现自己在记录,学生无声站立一旁的尴尬场面,同时言辞上有些僵硬,令交谈中出现生硬的气氛,也颇令人尴尬的。
该次社会调研收获颇丰,具体另有调研总结。所得其中信息令我惊奇的是惠来作为一个临海县,地理环境挺有优势的,但其经济情况却令人失望。从所得调查教育设施情况得知,其教育建设甚至比粤北一些地理位置相对较差的城市更不如,教育情况令人担忧。就拿其中一点来说,当地县城小学大部分每班都是超过百人,已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而且大部分教室不配有灯管的。县城如此,更不用说乡镇的了。
参观中国移动通信惠来分公司乃此行一大亮
点。我们是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毕业后如果能在中国移动通信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众人对此行程充满期待,都希望能很大收获。而惠来分公司也不负我们所望,即使我们只是一个学生团体,也热情欢迎和接待我们的参观。惠来分公司秉承中国移动通信的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热情洋溢地为我们详述了该分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介绍、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营销活动,并演讲后根据我们所提出的一个个疑问作出详尽的回答,尤其在我们专业市场、就业方向上,分公司主管们根据自己经历,尽可能传授他们所得经验。可以讲,此行每人都满载而归,个个都称赞中国移动。其实,作为信息类专业生,对国内通讯类公司都有一定了解,如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等等公司必定在我们视野内,事前已了解到在国内类似领域公司中,中国移动通信在服务态度、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上是数一数二的,但毕竟多数只是听说,而经过此次参观,我们终于体会到中国移动的魅力,果然名副其实。
最后一大活动是压轴的小学支教。虽然我们组织上组别分明、明确,但我们县城支队与西浦支队不同,西浦那边义教组负责支教,调研组主要负责调研……人员互不参杂。而我们这边则不同,分工已不分组别,要求每一活动每人尽可能都参加,尽可能锻炼自己,体悟不同项目。而我在支教中得到三次讲课机会,由于是临时受命,自己又不属于义教组,对小学知识体系只能根据记忆,自己组织讲课材料,并且个人认为义教组事前准备不足,所备资料难度过高,所以直至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前,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然而,当自己走上那神圣讲台,面对众多炯炯有神的眼睛,纯粹、真挚的目光,心里一切不安云消雾散,脑中剩下的仅是教材内容。令我值得高兴的是,一向不大善于言辞的自己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授课流畅,言辞清晰。当然,有喜自然也有忧,所备教材难度果然高了些,讲课中只见前面一些同学点头应是,而后面大部分同学基本一片漠然。事后和同学们交流中了解到授课内容果然难了些,很多同学只是小部分内容明白,甚至有些没学过。
经过一次授课后总结一些经验,到第二次讲课时,效果明显提高了很多。所受内容同学们都能掌握,而且后面一部分授课内容是新知识,但同学们都能理解掌握。当时我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的欢乐悲愁,体会到就是做一位单纯的科任老师,要做到负责任、
一丝不苟,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那时当一回老师的感觉让我心中流出一丝丝甜滋。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范文2
【关键词】道德;德育目標;评估体系;过度功利
1995年国家教委制定并颁布的《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德育标准和内容,但实施德育的必要性无可置疑。大学德育是多数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最后一次接受系统的德育,且这一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大学德育不论是在整个德育体系中还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一、德育的目标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德育目标主要作了政治修养的规定,同时包含有道德修养、个人品质的要求。我认为德育目标的制定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为学生计深远和为社会构和谐。
(一)为学生计深远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大学德育是这一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品德需要长期养成,因此必须重视德育,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作用。个人品德不是专业的技能,不能直接展现,它发自内心,通过个人的言行展现,因此德育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与规范,德育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就要让学生掌握处理这些关系的尺度。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可以展现出来的美好品质,诸如政治素养、友爱、自制或者是遵守纪律等,更要重视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甚至是保持内心平静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
(二)为社会构和谐
德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社会需求。只有拥有良好品德的民众,才能组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因此大学德育也是对新一代社会建设者的最后一次系统的品德教育。不同的时代对个人品德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德育要传达给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保持自己的平和心态也是对社会稳定的重要贡献。
二、高等学校德育评估现状及原因
(一)高等学校德育评估现状
首先,虽然《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已颁布实施,但德育评估在许多高等学校中并未完全实施,部分高校的师生对德育评估很陌生,这一现象使得国家教委拟实施的评估体系无法完全展开。
其次,已经开展德育评估的学校,在院系评估上有着很大的欠缺,学校对院系德育状况评估多数没有在全校展开,一部分学校进行了党建评估,一部分学校进行了工作考核,并没有实现全面的考核评估。
第三,虽然对学生品德的考核评估实施较好,但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估中,往往将学生的行为过度量化。这一类型的评估只能对学生一部分外显的品德进行评估,而学生内在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并没有实现。量化评估看似科学客观,但过于武断,只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追求有效快速的成果。因而也就使得大学德育的效果浮于表面,难以得到学生内心的认同。
(二)高校德育评估问题突出的原因
高校德育评估出现的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德育本质的认识不清。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仍不清晰。其次,评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德育评估更甚。中国的学者尚未对评估学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评估的方式方法以及制度流程方面有着很大欠缺。第三,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特征,使得德育评估也过度重视对结果的评估。最后,德育的特殊性,德育要对学生的心灵实现影响,但是德育过程是否成功的在学生的心灵留下了印记很难直接看到成果,因此对学生品德的评估中往往由于无法测量诸如意志品质等内容而将其忽略。
三、相关对策
首先,清晰认识德育本身。在德育的内容里,不仅要有符合社会要求的爱国情怀、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等,也要有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陶冶,从而在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保证学生有坚持正确价值观、实施正确价值观的能力。而在方法上,更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品德素质、心理状况进行不同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认同德育,践行德育内容。
其次,深入学习评估学理论,从而建立适合中国德育实情、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采用合理的评估手段,实现对德育实施过程依据事实,动静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全面与重点结合、阶段性与总结性相结合、教师考评与学生考评结合的完整评估。
第三,适当避免功利性,面向长远的未来,最终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成果,而不能要求在短时间的学校教育中就取得结果。
最后,德育评估要适度量化,不能唯数据,不能过度信任量化评估的科学与客观,过度量化反而会使得评估结果不准确,失去其真实性。
参考文献:
[1]胡金秀,王岚.大学德育新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01).
[2]张忠华,张典兵.对德育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估,2011(1).
[3]李绍伟.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4]檀传宝.德育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实价值[J].教育研究,2014(06):25-32.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范文3
【关键词】社会环境;大学生德育;环境优化
大学生的德育过程是不断自主性学习、选择、提高、不断认识、适应、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化过程。根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的状况,研究相关理论、深入现实实践,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价值上讲,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实践价值上讲,研究大学生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指导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道德養成。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
目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高校的重点工程已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高校的德育存在道德风险,社会环境中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使有些大学生道德丧失、道德观念混乱。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的、唯物的,表现出崇尚理性,勤于思考,不迷信,不盲从。但部分大学生偏于个人价值,缺乏为国家利益献身的行动和为社会服务的雷锋精神;只看重结果、行为的实效性,缺乏远大崇高理想和踏踏实实的干劲。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有“知行不一”的倾向。渴望勤劳好学然而一些人受享乐主义的影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马克思的“现实自然界”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关注的始终是“现实的自然界”也就是与人有关的人化的自然。马克思始终在自然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环境是影响有生命事物的所有因素和条件。我们的社会环境就是所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成才的过程是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媒介,自觉接受社会教化,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仅有自然遗传的因素,还有社会“遗传”的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和不同的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影响非常巨大。家庭教养的三种方式不同。
3.学校教育因素。高校教育是重要环节。个人常常在学校期间设立目标要求自己。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中的同学关系对大学生有直接影响,志同道合、情趣相近的同学互相勉励可以互相促进。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引领着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影响。人们之间发生的人际交往,有的直接对个人产生影响、有的潜移默化影响到个人。其二,教育管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多发生在学校里,所以大学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并具有自己特色的意义世界。大学生除了与授课老师构成直接的师生关系,也会与大学中的各种组织产生联系,这些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意义世界。其三,生活事件的影响。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生活中的变故和生活实践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学业失败、亲人去世。
三、完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大学里,我们就应该在行为、价值和态度上朝着正确的道德方向成长,第一,在遇到改变社会的力量面前要变得更有影响力;第二,学会抵制你不需要的屈服压力。这需要营造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需要整顿网络文化环境,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最后大学应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和良好环境。必须加强主流思想道德的宣传与教育,使大学生切实掌握主流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多维的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三个基本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校园里的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师德,校风、管理的建设,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认真研究和创造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最优化控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三)构建美好的家园
家长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孩子成长。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实践和劳动教育,深入社会实际。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实践活动,注意深化认识、加强了解、过程监督并坚持总结激励。使孩子有组织地直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家庭教育永恒的主题,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简介:周洁(1992-),女,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姚小泉:《高校德育和人的全面发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杜威:《道德教育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创新
前言:
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教育进行创新可以促使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可以促使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的迎接这崭新的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1.德育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民族进步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教育学生就去盖楼房一般,如果地基打的不够牢固,装修的再豪华,也终究会经不起风雨,有轰然倒塌的那一天。由此可见,打好学生人生的地基有多么重要。那么到底该如何打好学生的人生地基呢?我个人认为学生的人生应用道德做地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考高分层面,还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要做到一手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手抓学生学生的道德教育,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的大量涌现,学生面对着巨大的诱惑和考验,如果没有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当前社会如此多的诱惑面前很有可能失去抵抗力,深深陷入泥淖中不能自拔,何谈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由此可见,道德教育有多么重要。
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更好的生活,平常很少有时间陪着孩子,就别提教育了,长此以往学生将很难懂得感恩,并不会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还会造成学生精神空虚,进而酿出更多的祸患。
2.如何实现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
2.1创新德育教育理念
理念作为行动的行动的先导,对于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搞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首先要对德育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为此,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多样的人才观以及开放型的德育理念。
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说,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考量,不能单一的盯着学生的分数,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是否健康,行为是否符合学生行为规范,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德育为先落实下去是要先要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有一定道德的基础上在教会学生做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
接下来,在说说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说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放手让学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那么什么是多样的人才观呢?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收新生事物比较容易,对待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量身打造符合其发展的培养计划,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最后,再说说什么是开放型的德育理念。要让学生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接受道德培养,要培养学生具备从容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挑战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2.2创新德育教育内容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要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如果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随着时代的前进以恰当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习惯才能成为自然。美德的养成根本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求、个人成长和人才竞争所必备,尤其是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
那么什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个公民道德规范,赋予了传统道德以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因而,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同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相处、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关注可持续发展等等,以促进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良心,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使他们在走上社会之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3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由教师讲解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应充分吸收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信息论,对策论、协同论等科学方法论,形成现代化的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来,教师应当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便于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等等。
2.4创新德育教育体制
搞好学校德育教育并非某一位老师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体制,保证德育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起来。德育教育体制的建设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建设的德育教育体制要便于执行,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德育教育体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学校广大教职工和各部门的努力,因此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相互协调、监督,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搞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耕耘、努力的结果。创新可以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开展焕发活力,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创新。祝愿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宁夏农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德育成效的实践总结[J].生物技术世界.2014(11)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范文5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 本质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113-03
高校德育指的是在高等学校中以大学生为培养对象的德育,是一个包含主体与客体、内容与方法、目标与原则以及价值、环境、管理、评价等诸多要素的系统,由此高校德育就具有了许多不同方面的属性,即质,而高校德育的本质应该是这些质中最为关键的,能够反映高校德育各要素之间根本的内在联系,它从整体上决定着高校德育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主要表现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确立。”[1]作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本质应是发展本质、关系本质和实践本质的统一,即坚持适应与超越的相辅相成,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间的平衡,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和谐,如此,才能把握高校德育的发展规律,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目标。
一、坚持适应与超越一致的发展本质
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大学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总是表现出“适应”与“超越”两种追求,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二者的统一构成了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一方面,高校德育发挥其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努力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适应社会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每一个体对现存世界的适应都是选择性的、过滤性的,表现出否定性的超越的一面,所以,高校德育也要“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2]“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3]由于崇高理想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因而高校德育的超越性也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基础和发展的可能,即高校德育的适应性制约着其超越性。同时,这种制约并不是要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和限制人,而是要给道德理想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此实现对现实的超越。所以,高校德育的超越性也制约着其适应性。
高校德育要让学生“获得对社会和个人在社会内部的地位的一般的了解”,以及“形成价值观和生活目标”[4]。高校德育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还要培养具有先进政治素养,具备各种现代观念,具有较高觉悟水平和理论素养的人。但传统的高校德育往往把德育当做一种驯服性工具,目的在于教人学会服从社会要求。问题是,个人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不仅体现为理解和接受既有的道德,更为突出地体现在保有对既有道德的合理怀疑与超越精神,超越即成的道德体系,勇于突破陈腐的传统和规范,做更先进道德体系的探索者、创造者,为树立新道德开辟道路,给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确立新的道德理想和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转变观念,凸显高校德育的发展性,将高校德育从单纯的适应本质转到适应与超越统一的发展本质上来。所以,高校德育实践就不能简单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规范灌输和行为约束,而要对其进行精神需要的激发,使其在追求精神需要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周围的世界,创造新的交往关系,而这种创造反过来又会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精神境界,使其品德得到新的发展。
高校德育的这种超越性一方面表现为高校德育的宗旨在于完成德育主客体间的社会价值关系由实然的现实性向应然的可能性的跃升;另一方面表现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水平实现由现有的低水平阶段向高水平阶段的跃升。从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看,高校德育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的活动,而且还是一种现实过程,而这种超越性与适应性有机统一的实现关键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学会怎样做人;对时代问题要超越“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病症,在德育指导思想上要超越机械适应论,在德育实践中要超越规范化的德育模式。[5]所以,在当代高校德育中,我们既要反对德育导向中出现的过于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也要反对无视德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根基的脱离实际的道德理想主义,从而真正认识立足于特定的现实需要的高校德育的有限与缺欠,认识到高校德育在价值追求上超出特定的现实需要的深远意义之所在,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
二、坚持双主体间平衡的关系本质
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表明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未来、具有超越性的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取决于对高校德育主客体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德育还具有一种关系本质。这种关系本质决定了高校德育要采取一种双主体思维,即思考问题的视角从传统的德育主客二元,转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主体身份,更多地承认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在双主体间的平衡中追求高校德育关系本质的实现。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人不可让予的权利,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的权利。从关注客观世界到关注人的自身,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在高校德育中关注人的主体性,就是要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础,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主体性素质的社会主体。
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中,教育者是绝对的主体,拥有较多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优势,是知识与人格权威的代表;受教育者则是绝对的客体,其自身的需要被漠视,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也受到忽视,导致大学生较高的道德认知、判断能力与较低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失衡。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生存让教育者的书本知识优势受到挑战,民主、平等、协商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也使教育者的人格权威在事实上被弱化。而且,不管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始终是一个有生命活力和反思性的人,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现代信息社会还使学生拥有的信息和知识超出教师所能控制的范围,开放的社会也提供了多元的价值选择、多层次的道德需求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德育只有在坚持其关系本质基础上,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重新定位,发挥其各自不同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实现高校德育的既定目标。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贯彻主体性思想,以关系本质为指导来开展德育活动,就是要从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出发,强调人的自由、尊严、个性,突出人的能动性,努力造就人格独立、自主、具有创新精神和品格的人。主体性原则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关注个体的当下需要。这就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大学生不再是被灌输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特个性,进行自我价值建构的主体;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主体,而是促进个体成长的引导主体,是学生思想的激励者、引导者。高校德育的重点也要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的结论,转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道德敏感性、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上。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真正拥有话语权,能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各种思想观点;同时,研究学生道德修养的实际水平,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想指导和解决问题的建议,这种双向互动过程就是一个共享道德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讨论甚至争论,就某一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实现师生之间在知识上和道德上的相互影响,双方都获得知识与道德的增长。在这里,主体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价值引导上,即引领学生走上德性生成之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则体现为自主建构其信仰世界,即在其德性生成的过程中对自己道德生活的感悟和体验。由此,双主体间的平衡强调的是师生双方的相互影响、道德共进,不仅教师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同时学生也影响着教师的道德变迁,教师和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都获得了提高。
三、坚持社会与个体和谐的实践本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确定高校德育本质中运用实践思维,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实践个体,把高校德育看作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否定和生成自身的超越性过程。超越于传统德育理性认知的思维方式,这种高校德育本质的当然选择是贴近学生个体的生活。生活是生命的亲历和体验,人在生活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同时,人也在生活中充实和教育着自己,“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着自己。”[6]所以,高校德育的基础和本体是学生的生活。正是在生活实践中,学生以“知识理解”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主要方式,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慢慢养成对人与道德关系的正确认识,即道德既是人为的,道德也是为人的,道德更是由人的;达到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正确理解,即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社会是人安身立命的家园,社会进步要求人的同步发展,人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实际上,高校德育的实践本质就是要寻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8]这里的“团体”就可以理解为社会,表明了个体与社会本质上的统一关系。我国的传统思维是一种整体主义思维,这造成了高校德育在过去片面强调社会本位,偏重社会需求,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内在需求,个人的发展仅仅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致使很多青年学生缺乏个性与主见,而且也容易使大学生心理失衡,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日渐突出,要求得到尊重、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重视个人、以个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与此相适应,高校德育本质必然要从单纯强调社会发展转向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和价值实现,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高校德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以大学生的主观需求为立足点,找准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高校德育的实践本质就是要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真正认识和明确个人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诉求,在社会协作和交往实践中,培养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9]高校德育不仅有知识的认识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体验的总结、升华。只有将大学生生活中的直接道德体验与道德认知相结合,内心认同道德规范,才能使德育要求现实地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要主动设计一些德育活动,吸收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多样化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要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学会交往,在责任承担中建立真正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学习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自我教育机制。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坚持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参与社会实践,关心社会生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辉.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21.
[2] 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8-19.
[3]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2.
[4]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8-229.
[5]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7-13.
[6] [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58
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情感进行有效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点内容。就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目的而言,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有效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1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与普通院校相比,中职学生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学习群体。他们的特殊性,除了表现在教学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具体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特点上。对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极易产生厌学情绪;生源来源渠道较多,学生性格以及成长环境差距大,交流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易怒;性格冲动,信心不足,对未来缺少规划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实际开展状况来看,似乎效果不太理想。
1.1 重视程度不足
中职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可能。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职教育除了专业技能方面教学的有效开展之外,同样离不开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素质以及思维涵养的有效培养。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必然措施,同时也是对中职教育体系进行优化,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1.2 目标与实际效果不一致
目前,就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而言,除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之外,在具体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出入和差距。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而言,主要是辅助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为学生今后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奠定思想基础。但是许多德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图在形式上完成任务,对于德育教育的效果,并没有采取任何形式进行跟进;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帮助和引导;在教育形式上,一直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和设计,不仅没有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引起了学生逆反心理。
2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策
就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对现阶段中职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辅助,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求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结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以及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2.1 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因此,就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而言,调查工作显得极为必要。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相关部门在具体教育工作开展之前,首先应对现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生活状况进行详尽的了解,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掌握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具体德育教育工作内容及开展步骤进行有效设计。
2.2 德育教育方法的有效改进
除了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了解之外,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应从学生的接受层次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倾向,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进行有效的转变。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影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者们应针对当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影片的呈现内容进行过滤,组织学生观看体现德育教育主题的电影,潜移默化起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就其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也可以对实践进行合理的应用。
2.3 评价机制的有效确立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于德育教育的成果和效果并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这样不仅无法有效督促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难以调动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针对这一情况,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除了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改进之外,同时还应确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以及开展过程中需要改进的系列的问题进行有效总结,从而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优化中职教学体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始终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组织者的角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中职学校教学的特殊性,对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改进和转变,确立有效评价机制,不仅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神圣的教育使命,同时也是转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延琪.中职学校“人本德育”实施方案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丁汀.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文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杨利军.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