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标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迎新标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迎新标语

迎新标语范文1

1、插上理想的翅膀,扬起青春的风帆!

2、新生从这里进入,人才从这里走出!

3、接过你的行囊,我们就是一家人!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5、设计自己塑造自己营销自己成就杰出大学生。

6、起点更新校园更新生活更新开启精彩大学路。

7、荷花映日笑纳新鲜学子,丹桂飘香喜迎远方来客!

8、意气风发求真知,纵横天下绘宏图!

9、今日广科院学子,明日国家栋梁!

1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1、壮志豪情谱新篇,我们携手共进。

12、用青春的活力幻化绚烂彩虹,用生命的热情谱写生动旋律!

13、为今天的成功喝彩,为明天的事业奋斗!

14、寒窗十年终圆梦壮志豪情谱新篇!

15、青春列车今日重新出发;新的起点,我们携手努力!

16、金秋送爽喜迎八方学子,丹桂飘香共祝美好明天!

17、我望眼欲穿的等待,终于看见你的笑脸!

18、珍惜新起点,笑迎新生活!

19、热烈欢迎大一新生加入某某学院大家庭。

20、起点更新,校园更新,生活更新,开启精彩大学路。

21、寒窗十年终圆梦今日重新起航。

22、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

23、因为年轻,未来属于我们!

24、经世济民做栋梁,海阔天空展雄才!

迎新标语范文2

1. 欢迎新同学!

2. 金秋送爽喜迎八方学子   丹桂飘香共祝美好明天!

3. 青春列车,今日重新出发;新的起点,我们携手努力!

4.努力实践 “三个代表”,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为学生发展着想!

5.做武生院人,铸武生院魂!

6. 新生活新希望新辉煌从这里起航

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8.迎接新学年,迎接新同学!

9.珍惜新起点,笑迎新生活

10.因为年轻,未来属于我们

11.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

12.携手武生院  共创辉煌

13.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为我骄傲

14.建设先进文化 打造优良校风

寝室

15.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

16.热烈欢迎2006级新同学!

17.我望眼欲穿的等待 , 终于看见你的笑脸!

18.到家了!

19.接过你的行囊,我们就是一家人

20.新学期,新气象,感悟大学,领会精彩

教室

21.新学期 新气象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2.经世济民做栋梁,海阔天空展雄才!

23.今日武生院学子,明日国家栋梁!

24.今朝梦圆挥笔墨

明日驰聘舞乾坤

25.寒窗十年终圆梦   壮志豪情谱新篇

2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争创佳绩现在开始

27.新校园新同学新观念,新课堂新老师新起点!

28.蛟龙必有腾飞时!

食堂

29.欢迎你,我们的天之骄子!

30.让新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31.美好的大学生活,我们将一起度过!

32.迎新同学,展新风貌

33.荷花映日笑纳新鲜学子  丹桂飘香喜迎远方来客

图书馆

34.意气风发求真知  纵横天下绘宏图!

35.知识无涯,生命有限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36.梦想已久的象牙塔 ——已成现实!

37.享受学习,体验成功

3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9.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全面成才

其它

40.青青校园喜迎莘莘学子!

41.海阔凭鱼跃 天空任鸟飞

42.新生从这里进入,人才从这里走出!

迎新标语范文3

往年新生入学的迎新标语,无非是“新学期新气象”等陈词滥调,毫无新意,令人感觉呆板。所以急需鼓励同学们发挥创意,创作出贴近新生并给新生以亲近感的迎新标语,激起新生的共鸣。

二、 活动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深化校园文化生活内涵,形成丰富多彩的迎新标语文化和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挥洒创意的舞台。

三、 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8日—6月8日

四、 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五、 活动内容

参赛学生以“迎接新生入学”为主题设计迎新标语。

六、 大赛流程:

(一) 前期:1、将策划书发至宣传部邮箱,并通知各学院宣传部将比赛通知下载并下发到各班公邮,且进行短信通知;2、由本部门工作人员画两张宣传比赛的海报置于一饭、三饭门口。

(二) 中期:由各学院宣传部收集本学院学生的作品,再统一发送到校团委宣传部的部门邮箱。

(三) 后期:收集完参赛作品后,请团委老师进行评比,评选完毕后,颁发奖励。

七、 作品要求:

1、 突出表达主题内容,紧扣迎接新生入学这个主题;

2、 体现创新的理念,有独特的创意及构思;

3、 作品字数应在20字以内;

4、 作品必须为原创,不能侵犯他人著作权,其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归校团委所有,优秀作品用于下学期迎新。

八、 作品上交时间及方式

参赛者请于6月8日22:30前将作品及报名表以Word文档形式(报名表与作品放在同一个文档,文档命名形式为“学院 班级 姓名)发送到本院宣传部邮箱,再由各学院宣传部将收集到的本院学生的作品统一于6月9日12:00前发送到校团委部门邮箱gdouxtwxcb@qiewO.cOm。

九、 评分标准

(一)主题(满分50分)

1、主题突出,寓意与比赛主题联系较密切,能引起共鸣;(40—50分)

2、能较清晰展现主题,但并不全面。(25—39分)

3、能大致表现主题,但在主题突出表现上有一定缺陷。(1—24分)

(二) 语言(满分25分)

1、语言规范、生动,简洁明了。(20—25分)

2、语言较为规范,但不够通顺。(10—19分)

3、语言不规范,为雷人标语。(0分)

(三)创新(满分50分)

1、有独特的创意及构思,让人耳目一新;(20—25分)

2、有创新的意识,但由于表现的手法等问题无法充分表达;(10—19分)

3、创新意识较弱,无法表达自己的创新理念。(1—9分)

十、奖项设置

创新奖 五名 校级证书

优秀奖 五名 校级证书

迎新标语范文4

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我们要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育,学生通过听、说、动唱、玩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兴趣为主。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式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采用听、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使学生从动脑、动口、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可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将其编成儿歌、童谣。课堂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加上教师灵活亲切的身体语言,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活跃。培养学生能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三、创设情景

迎新标语范文5

[关键词] 语义 表征 顺应性

表征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指信息在大脑中存在的方式。人类语言由形式和语义两部分组成,被存储在记忆里,这种记忆即为表征。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形式的表征包括词和语句的形式结构;语义表征包括概念、范畴和命题等超语言的抽象形态。双语学习者掌握了两种语言以后大脑中有两套语言系统,双语语义表征理论的焦点是: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储在一个语义系统中还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语义系统中;两种语言的形式是如何相互转换的。

一、语义表征理论

关于双语者语义表征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共同表征理论、独立表征理论和混和表征理论。

1.共同表征理论

共同表征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表征系统中,但是与同一语义表征系统相联结,有共同的语义表征,存储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两种语言在形式层次上是分别表征而在语义层次上共同表征,即两个独立存储的语言形式系统与一个语义系统相联结。共同存储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形式层次上的词汇联结进行,又可以通过概念的中介进行。

2.独立表征理论

独立表征论认为,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彼此独立的,它们分别储存在不同的语义系统中,既有各自的形式表征,又有各自独立的语义表征。独立存储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语言来编码的,由不同语言编码的经验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语义分别储存在不同的系统中。

3.混合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又提出混合理论。混合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语义一部分是共同表征,一部分是独立表征的,其语义表征的方式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变化。两种语言在形式层次分别表征,而在语义层次则根据两种语言之间的形态的相似性呈现不同的存储特征。形态相似的部分共同表征,形态不同的部分分别表征。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一种语言的词汇及其翻译词的语义重叠程度。如果两者语义重叠程度高,它们共同表征,否则独立表征。混合理论对两种语言相互转化的方式的看法与同一表征理论和独立表征理论是相同的,即语言形式的转化既可以在形式层次上进行,也可以通过语义中介进行。

二、顺应论的基本观点

语言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中,顺应性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出灵活的变通来满际需要的属性。顺应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语言使用的机制和根本,它要求交际者以恰当的方式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出顺应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从而完成交际的目的,顺应现象可以发生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面上。

顺应理论是Verschueren提出的,其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从顺应的角度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人类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指的是语言的选择过程,人们在选择过程中总是在努力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做出顺应。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语言的顺应性是人类语言的特征,它包括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语境关系和结构客体规定顺应的范围,动态顺应指出顺应的动态特征,意识程度表示顺应涉及心理因素。

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语境可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两个方面。交际语境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在这三个方面中,社交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语言使用者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人,他们的语言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语言语境即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符号的使用,同时又能推动对语言符号的理解。

三、顺应论对语义表征的解释

1.语义表征混合观

顺应论主要研究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中的顺应,认为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不仅选择语言形式,还对语言形式所传达的意义进行选择,以达到“形式――意义”的最佳搭配。这一理论同样可以解释语义表征现象,从顺应的角度讲,语言使用者所掌握的两种不同语言其语义在大脑中是混合表征的。

双语语义一部分是独立表征的,一部分是共同表征的,视具体条件而定。某一概念在两种语言中的接近度决定双语语义表征的状态。若两种语言中某一概念是等同的或者两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即两种语言对该概念的编码相似程度高,那么两种语言中的这一概念是共同表征的。在语义表征过程中,相似意义的共同表征能够使双语者在使用语言时尽快提取相应的语言形式,使大脑进行有效的工作。如果某一概念在两种语言中有较大差异,其在语言系统中的编码相似程度弱,那么该概念在两种语言中分别表征。这种表征方式使双语者能够准确地表达意义,避免产生混淆。

2.混合表征的顺应性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需要根据交际意图选择能够最好、最快地满际需要的方式对意义进行表征,所以有关语义表征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心理过程,它还受到实际交际过程的影响,是一个语用的过程。顺应理论为语义表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法。

语义表征的方式应最大程度地满足语言使用过程中语义提取的要求,有效的表征方式顺应提取要求,包括提取的准确性和提取速度,低效或无效的表征方式则被淘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大脑中首先有要表达的意义,该意义激活与之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在表达该意义的可选择的语言形式当中选择能够最好地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

四、小结

语义表征是一个心理过程,人对语义表征方式的选择是根据人在交际过程中对语言的提取速度以及提取的准确度的要求而做的顺应性选择,是在准确表达意义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意义表征。两种语言的语义共同表征能够缩短语言提取所需要的时间,若共同表征影响所表达意义的准确性,则采取独立表征的方式。语义表征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顺应不同交际者的交际需要,根据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表达的意义以及两种语言的距离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KolersP.A.Interlingual Word Associations[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63,(2):291-300.

迎新标语范文6

一、深刻钻研教材,灵活处理材料

七年级《英语》(新目标)教材的编写,注重人们实际生活的环境,从生活片段中选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它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教师在钻研教材之时,应使学生能把握大体的学习方向。具体到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教师更应详尽处理教材。要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基点,把握深度和广度。联系当地社会环境与日常生活,选取学生最为熟悉的题材,考虑每一个学生本身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与补充。选好题材以后,要对它们仔细考究,认真梳理,理清层次,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条理不紊,深入浅出,适当拓展。

以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同学所穿的鞋的价格进行提问和回答,然后进行汇报以这种方式不但掌握了本单元重点语言项目,同时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用所学语言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也避免了教师用机械的讲解,轻松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口语能力。

二、分析心理因素,进行因材施教

造成学生进行对话练习积极性较低的原因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而不愿说英语,有些学生由于自卑而不敢当着许多人的面说英语,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而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说英语,等等。作为老师要通过仔细观察、询问等方式,弄清学生不愿多开口的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因材施教。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对他们应该充满信任和期待,多鼓励少批评,尤其对那些性格胆小、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应该多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Good,Wonderful,Well done”等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使他们逐渐敢于说英语。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要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学生的角色来说,他们已经不是知识的接收器。

三、创造机会,培养对话能力

1.教学程序以对话教学为核心进行安排。教师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复习旧知识,在口语对话中自然地引入新项目、学习新知识并进行操练,然后将新知识用于交际实践。可以课前3分钟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练习,把以前学过的常用的交际用语复习巩固并带入新知识。英语对话教学以交际为目的,使每个环节都以对话教学为核心,学生在课堂上自然地进行各类练习,能获得更多的英语对话实践机会,有利于口语对话能力的提高。

2.教学过程交际化,为每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教学是师生双方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过程。英语教学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变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际。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既学到了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口语水平,又培养了交际能力,淡化枯燥的语法教学,尽力在口语交际中形成语感,使语法不在高不可攀。

3.教师尽量用英语讲课。教师用英语讲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听觉记忆,促进对话交际能力的提高。

4.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对话练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展开对话交际实践活动。

5.选择各种语境,帮助会“说”。良好的口语是在长期语言运用和严格训练中形成的。学会各类情境的多种表达法,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避免只有一种情境选择。可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各类情景的口语交际方式;可通过学生自己讨论,阅读口语材料;听录音或看视频等方式。

6.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对话教学活动。

a.坚持让学生用英语做简单的课前对话,成绩好的可以有高等级的要求,比如讲故事或演讲或报道一条新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机会,题材不限,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其他学生也得到了听英语的机会,天长日久,各有所获。

b.问答: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可问有关实际生活方面的问题,如家庭,爱好等,以此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c.同桌活动:根据教学内容,两人一组编对话,再表演,如邀请对方参加某项活动,看球赛,买东西,提供帮助等。

d.分角色表演课本剧:由学生根据情景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表演对话,如购物、看病等。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对话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