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新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创新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创新作文

小学生创新作文范文1

北京大学宣传部部长蒋朗朗,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副系主任漆永祥、教授曹文轩,四川省作协主席、巴金文学院院长阿来,课堂内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蒋建华及十余所高校招办代表、部分中学代表出席了颁奖典礼。

总决赛期间,组委会邀请了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十余所985高校招办老师亲临现场,为同学们宣讲各自高校的自招政策,解答学生的疑问。中山大学更是在现场宣布给予大赛10个直接参加面试的名额,掀起。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为同学们做了名为《让文学之笔忠于内心的尊严》的讲座,受到热捧。

本次小初组总决赛以文学夏令营的形式举行,邀请了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著名作家阎连科、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著名童话作家葛冰、西安作家协会主席吴克敬等人为营员们带去了精彩生动的文学课程。

总决赛小嗅觉组题目

我们都喜欢看幻想故事,不只是因为情节精彩、想象力丰富,还因为故事里有好多性格各异、充满魅力的角色,比如孙悟空、哈利・波特、马小跳……虽然这些角色大多是虚构的,但在我们心里,他们却像真实存在着一样。我们多么希望,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呀!

如果有可能――

我希望____是我的爸爸。

我希望____是我的妈妈。

我希望____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希望____是我的老师。

我希望____是我的宠物。

哪一个或哪几个幻想故事里的角色是你心目中的最佳答案呢?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梦想成真”,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完成一道或几道这样的填空题(可从举例中选取,也可自行想象):

1 选择完成一题者,请以题目作为作文标题(如“我希望超人是我的爸爸”);

小学生创新作文范文2

一、符合读写结合的心理学机制

读写结合是以仿写起步的,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最基本形式。模仿具有加速语言从理解向使用的过渡作用;有利于再造思维的发展,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

1.小学生以模仿作为基本的写作手段,使学生感到写作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意思是,课文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模仿的范本,从模仿到创造,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学生学习写作也是如此。学生从课堂学习中,积累了语言材料,懂得了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进行仿写。当语言材料的积累、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就进入了创造的阶段。

2.在写作模仿中儿童的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获得了发展。

事实上模仿与创造之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儿童在模仿的同时本身就在进行着创造,无论是鲁迅那样的大作家,也还是有许多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儿童的文章中明显带有主观创造的成分在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模仿逐渐从形式模仿向表现手法模仿过渡,自主创造的成分逐渐增加。

3.儿童的仿写不受观察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的制约。

儿童本身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在他们的眼中的山不是我们成人眼中的山,他们眼中的花不是我们成人眼中的花,儿童的价值标准、儿童的认知感知觉,都使得儿童获得的信息与成人是有区别的。所以,儿童文学的仿写是绝对不会受观察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的制约。因为儿童仿照的是与他们的年龄阶段相符合的文体,如低年级仿写的是儿歌,故事等,中高年级仿写的是童话、科幻、校园文学等。这样的写作都是与儿童的年龄发展相适应的,他们可以轻松地完成写作任务而且感到十分快乐。

二、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加容易被儿童所理解和迁移

首先,儿童文学是对儿童心理的全新解读。儿童的价值取向是与成人的价值趋向有所不同的,他们虽然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但是儿童的价值趋向具有更具有单纯性的一面。对故事中强势人物是崇拜的,对弱势人物是同情的,儿童不可能分辨出更深层的善与恶、好与坏。因此,对儿童而言,儿童文学中的典型人物必须是一个矛盾体,而不是完美无缺。他虽然有制胜法宝,却不能因此而获全胜,因为他是个充满孩子气的英雄,他既可爱,又可气,还十分可笑。这种放大了的冲突构成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制造出滑稽、夸张的故事效果,无疑使孩子们非常喜欢,也体现了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

其次,儿童文学构思独特、故事结构灵活、讲述方式巧妙,尤其不以说教为目的,作品好似插上了幻想的双翼。刚才所说的卡洛尔创作的《艾丽丝漫游奇境》,就是这种方式的代表。还有英国的斯蒂文森于1883年创作探险小说《金银岛》,则开辟了探险小说题材;美国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则为历险小说作出杰出贡献,;英国的波特自编自绘,创造了兎子彼得的绘画本系列故事;而托尔金又以魔幻故事蜚声世界……这些儿童文学作品都体现了儿童文学异彩纷呈的题材和多元的故事结构这一特点。

其三,儿童文学语言浅显、简洁、形象、生动。即“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而把事物巧妙地、有趣地述说出来,恰足以使孩子们爱听”鲁迅先生在翻译《表》时曾打算“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上下的孩子仍也可以看”,结果“译得不三不四”(《表译者的话》),这种自谦的说法从另一角度说明浅易、简洁的艰难。

三、要让儿童能通过书面语言顺利表达自己内心的言语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小学生创新作文范文3

“作文创新”对于一般小学生习作而言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提法。小学生学习写作归根结底是学习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因如此,每个真诚地写作的小学生。他的每一次写作都是新的。即使是讲述自己的父母如何细心地照料病中的孩子这样老掉牙的故事,对于讲述者自己来说。也是真实而真诚的,也是新的。这个“新”是相对于习作者本身而言的。就如同每个人都要经历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一样,他是在走着自己的成长道路。即使前面已经有亿万人这样做过,但于具体的人而言,依然需要重复这个过程,而且总是沉浸在不断获得新经验的喜悦之中。因此,我们要换一种角度去看小学生作文中屡屡出现的“老调重谈”。以宽容的心态等待孩子完成他的成长。就如同耐心等待孩子完成学语的过程,然后才来期待他的妙语连珠。

曾经有位同行感叹“写来写去总是家里成员、老师同学、亲戚朋友这类人干着互相关爱、矛盾化解、吃喝玩闹这样的事”,并因而生出了平淡、单调而腻味之感,进而有了对“新”的强烈期盼。其实,这是一个阅历甚广的人对儿童世界的俯视而生发的一种期待。我们一旦回到真正的写作状态中来观照。就会发现,对于每个真诚地想要表达的人来说,他所说的,对他本人而言一定是“全新”的。不管他想要表达的是对父母关爱的感激。还是同伴友爱的感动,他都是真诚的,没有新旧之分。只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进行了横向比较之后,才产生了似曾相识。颇有雷同之“旧”感。

要求学生作文“创新”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在合适的时候提出。

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时机呢?

这依然涉及到新旧问题。孩子在了解和尝试过“旧”:的之后,才有可能谈到新的。也才可能出现主动突破常规的新的尝试――创新。笔者更愿意称学生貌似平淡无奇的习作为“试旧”,有了“旧”经验之后,创新就有了可能和基础,破旧方能立新。旧经验的获得除了学生自己尝试的这条途径之外,还有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了解他人的表达方式这一途径。因此,广泛的阅读成为作文创新的一块垫脚石。

写人、记事作文的创新是学生的习作到了一定水平之后的主动追求,是综合了“选材、立意、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多方面能力的集中展示。作为教师。无非是在引导学生发现素材,挖掘意义,尝试新形式上下工夫。笔者曾经和学生戏称,经济社会中聪明的老板所用的策略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习作――

人无我有――自己的独特经历是我的素材宝库。要尽最大的可能挖掘。

人有我新――非要写同样的事件或者素材,我要独具慧眼,看出别人看不出的意义,寻找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发散联想也好,求异逆反也好,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

人新我换――当别人也用上了换个角度写这个法宝的时候。我就要考虑给文章改头换面大整容了,写人可以用上医生写病历写处方的形式。也不妨试试档案管理员写档案的法子,甚至厨师的菜谱也可以换作习作的新形式……

相对于提倡作文的创新而言。笔者更看重提倡作文的个性。丰富自己的体验,发现自己的生活,保持独特的个性,坚持独有的语言风格。这些才是作文的真正意义。因为,写作文就是在用文字向外界展示一个独特的“我”。这个“独特的我”是最有魅力的,也是他人眼里最有阅读价值的――每个人都对与众不同,与已有别的人葆有永恒的好奇。好好在文字中展示“独特的我”,让别人了解和理解“独特的我”,才是作文最终的价值。

小学生创新作文范文4

1 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

1.1偏重阅读,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刻意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外大量文章,不去教学生怎样观察生活,观察客观事物,结果把学生引入歧途。

1.2偏重仿写,忽视独立写作能力的培养。规定学生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学生照葫芦画瓢,材料模式化,单一化,扼杀了学生的创作精神。

1.3 偏重生活本身,忽视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讲课只注意语言文字,忽视了文章所表现的生活美、艺术美,只注意生活本身,就事论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2 创新能力的培养

2.1留心观察,妙笔生花。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生活,逐步培养观察的兴趣,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觉得要使学生写好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观察效果。

2.1.1积极参加实践,培养观察兴趣。

要学生写好作文,必须要学生留心观察,学会观察。每当学生换了一个教室,换了一个教课老师,每当校园出现了一个新的建筑物,我都不放过。要学生对新事物进行观察,仔细体会,努力捕捉新感觉、新发现。然后坐下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同学们畅所欲言,滔滔不绝。老师从中略加点拨,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来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迅速写下。不再是过去那种嘴咬笔头,冥思苦想,索然无味。

2.1.2 从课文中,领悟作者观察特点。

语文教材有很多课文是作者对事物作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的。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观察特点,如《美丽的公鸡》每个自然段配有插图,老师向学生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学生往往只看公鸡本身,不看公鸡在水中的倒影。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你们看了上半部,还有下半部呢?仔细看看画着什么,为什么要画它?”经教师指点,学生打开了思路,领会了作者的观察特点,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2.1.3掌握观察方法,学会如何观察。

① 顺序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使观察的路向清晰。如写处所,按照空间顺序,可以从外面到里面,从前到后,从上到下,或者相反;写参观记,则按照参观的时间顺序,引导学生写所见的景物。

② 对比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异同,如:在观察公鸡和母鸡的时候,抓住公鸡好斗、好动、啼鸣,母鸡下蛋、孵小鸡温驯等特点进行对比观察。

③ 分类法。根据不同类型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各类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又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2.1.4勤于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十分灵活,通常只是一个片段。它不仅可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而且还可促进学生养成深入观察的习惯。对于作文后进生来讲,它还可克服成篇作文的畏难情绪,提高成功感。

2.2拓展想象空间,提供创新环境。

作为跨世纪的人才必须有创新精神。在作文方面,只停留在模仿上,就不会有特色。要写出有特色的好作文要敢于创新敢于大胆想象,把属于自己的想法、观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小学生创新作文范文5

关键词:校园亚文化 高校 学生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校园亚文化的界定

大学校园亚文化即指传统校园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和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总和概括。目前,校园亚文化已与校园主流文化并驾齐驱,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今天信息高度膨胀、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利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这种非主流文化对于处在角色过渡和角色认知容易混乱阶段的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调查表明,在不同期望心理、不同思维观念的冲突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同时理想信念不同程度地失落,表现在文化现象上,既有充满活力、意气风发的一面,又有消极颓废与困惑,它们都反映了大学生思想的一个个侧面,成为新时期学生工作又一个新的切入点。

二、大学校园亚文化的特点及表现

从哲学上讲,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或是社会组织,只要有文化存在的地方,都有与其主文化相伴而产生的亚文化现象。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且与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冲突与融合并存。当前的大学校园亚文化,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当前社会大环境与校园主文化之间相互冲击的产物。就大学生亚文化而言,其产生的特点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处在向社会化过渡的临界区,心理矛盾突出。

从法律年龄上讲,大学生群体已经属于成年人范畴,他已经属于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社会化个体;但在其心理发展上,则处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期。学校和社会的环境与其理想产生冲突时,往往会使其心理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其性格显得叛逆,甚至走向极端。他们将其矛盾的心理无意识地外化为行为习惯,成为其校园亚文化的组成部分。

2.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和无序性。

校园亚文化的产生,社会大环境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大学生通过大众媒体、互联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过分现实化使得一些学生自甘堕落,不求上进。他所反映的大学生群体的共同的心态,并非事先有组织地策划形成,而是由于其共同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促使,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无序性特点。很多校园亚文化的产生往往是出于一时的热情,或是对某一社会现象的批判,或是遭遇挫折产生的消极情绪外化为行为,并被多数具有相同心理背景的大学生所认同而产生的。当然,也有许多校园亚文化展示出与主文化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积极向上的一面。

3.信息社会中不受任何规则约束,体现出较强的创造性和超前性。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大学生接收着通过网络传播的来自世界各地传来的最前沿的信息(包括许多不良信息)。在这整个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同时追随大众潮流,特别是以网络和大众媒体、明星等流行的时尚行为作为自身的行为范式,不受任何规则或者规范的约束。由于其生长环境在信息化社会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规范在在他们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他们所接收的前沿知识往往是来自网络而非讲堂上的“过时”理论。因此,讲堂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于他们的求知欲,甚至成为其批判的对象。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让一些学生走向消极一面。

三、大学校园亚文化与学生工作创新的结合点

大学校园亚文化虽被置于校园主流文化之外,但它毕竟是大学生真实心态的反应。而关注、研究大学校园亚文化,使其与大学主流文化价值观相融合,促进大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将成为高校学生工作新的切入点和创新点。

1.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待大学校园亚文化,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大学校园亚文化现象。

当前一些校园亚文化现象出现甚至对主文化产生冲击时,我们往往以一种教导者的身份厉行斥之。实际上,“决定何种文化更为重要和强大,主要是看其话语权和实际影响力的大小”。因此,要正确认识大学校园亚文化,首先应该转换的是我们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者的观念,承认校园亚文化在地位上与主文化之间的平等性和哲学上的合理性。从多元文化的视角看待和认识校园亚文化现象。

2.从校园亚文化产生的各个层面,关注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存状态,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园亚文化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能是最为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发展状况,甚至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态。我们对此的看法上,除了承认其产生在哲学上的合理性外,还应深入了解诸如课桌文化、网络文化等校园亚文化产生的各个层面[3]。通过这些“文化”内容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积极引导,让其思想向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

3.重视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关注和引导。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大学校园之中,它成为大学校园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亚文化的自发性就产生于他们共同的生长环境和心理特征。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如贫困大学生群体、网瘾群体的关注,了解其真实的心理发展状况和生存状态,切实解决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化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鼓励其树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谈得上关注了引导的问题。

参考文献:

小学生创新作文范文6

[关键词]校园行为文化;创新素质;活动

[DOI]10.13939/ki.zgsc.2017.10.241

1 校园行为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1 校园行为文化的内涵

就目前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校园行为文化的含义还没有达成一致。笔者认为校园行为文化是全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文体、社团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学校发展或校园文化起积极作用的活动文化。它强调“人”的主体性,是一种“活”文化、“动态”文化。

1.2 校园行为文化的特征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动态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样性。校园行为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校园行为文化不仅包括教学课堂活动,还包括课堂外的活动,比如,各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术科研,其内容也丰富多彩。

(2)自主性。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行为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全校师生的主动参与。[1]比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传授课堂知识,创新授课方式,同时也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的知识。这就说明校园行为文化具有自主性。

(3)实践性。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大学里开展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而这些活动也是校园行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校园行为文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2.1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是个体为达到一定目的,创造某种符合社会或个人价值需要的具有独创性产品的行为。创新素质则是以创新为核心的通过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而大学生创新素质是指大学生这个群体所具有的创新素质。大学生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五个方面。

2.2 校园行为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其中主观因素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客观因素是外在动力。良好的客观因素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客观因素包括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等要素。其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校园行为文化,它可以说是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最重要的外在因素。具有多样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的校园行为文化是促使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校园行为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

3.1 校园行为文化的多样性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空间

校园行为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比如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各种行为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3]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科研活动中,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研发,训练了自己的研发能力,鼓励和激励着大学生攀登一座又一座科技高峰,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在社团活动中,由于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他们时常交流和学习,可以整合他们的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探索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确立和创新知识的整合。在文体活动中,大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得到其他人的认可,这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

3.2 校园行为文化的自主性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素质作为一种核心素质,需要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在校园行为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其主体是学生。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与参与意识,校园行为文化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在不违法犯纪的基础上,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实施都不会有严格的要求与固定的模式。如参与科研活动的负责人及其活动骨干在老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地按照自己想法组织设计与实施活动,能够让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得到充分发挥。校园行为文化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4]而主动性与能动性的调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比如社团活动是由爱好兴趣相同的同学自觉自愿组成起来的,他们会互相影响,互帮互学,变成了活动的主体,提高了他们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并且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进而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有时还能通过参加某些社团中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

3.3 校园行为文化的实践性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了实践平台

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通过动态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进行学习实践和能力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平台,而这些机会与平台正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渠道。在学习实践方面,大学生在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时,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创新知识,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参加科技竞赛发现问题时,一部分问题可以运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与解答,但有可能一部分问题是无法用某些理论去解释的,而这种问题就会激发学生探索答案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5]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门隐性课程,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暑假社会实践为代表的实践类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其提供实践机会,使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这将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创新人格的塑造。校园行为文化通过不断引入符合社发展的新活动,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培养与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4 大学生在校园行为文化中培养创新素质

校园行为文化的多样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4.1 丰富校园行为文化的多样性

改变校园文化活动单一形式,朝着多功能多形式的方向发展。如在第一课堂中老师讲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事例时可以结合第二课堂,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党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开展有明确主题的创业能力类专题社会实践调查,鼓励与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宣传与传播方式除了用课堂、板报、广播等传统载体外,还可以用微博、微信等新兴载体。

4.2 发挥校园行为文化的自主性

要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当学生不适应“灌输式”的教学活动时,老师要及时进行教学改革,比如可以用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条件,主动吸引学生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力。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也要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大学生在参与各项学术活动的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开展研究,多搜集相关资料,不断丰富创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4.3 利用校园行为文化的实践性

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自己已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吸收新的知识和积累新的经验。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学生也可以大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创新热情,从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要积极搭建一些践平台,如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等,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长学生创新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海明.高校校园行为文化育人功能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5.

[2]马立平.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J].科技视界,2016(2):61-62.

[3]孙巍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