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班会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网贷班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网贷班会总结

校园网贷班会总结范文1

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河南省电子科技学校“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结合创建标准,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认识,明确创建“平安校园”的意义,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树立“安全工作人人有责、责无旁贷”的意识。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校园安全巡查制度,订立了学校安全巡查带班表;三是制定并完善了相关安全工作的应急预案及有关制度。校长王春阳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谁主管,谁负责;学校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每年年初,校长都会与学校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明确任务,强化落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对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部门领导负直接责任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在安全工作中,学校落实“日巡、周查、月总结”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与各科室、全体教师及门卫工作人员、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教育管理目标责任书》,以增强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教育管理职责,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

二、加大投入,确保安全工作硬件设施到位

学校在办学经费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安全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安全工作硬件、软件、人员到位。学校利用业务创收区域聘请专门保安公司进驻学校,24小时保证学校的安全;学校公共区域全部安装红外线监控,确保整个学校24小时在线实时掌控;学校大门口安装了门禁控制系统,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为了杜绝手机充电安全隐患,学校配置专业手机充电柜,保证一人一机位,根除学生手机充电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按照消防安全配备标准,各科室、各班级、各车间配齐、配全消防器材;为了消除安全后顾之忧,学校为全体在校学生和职工全额出资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保障实习学生的安全,学校严格选择安全预防措施达标的单位,还为所有实习学生购买了工伤意外保险,确保实习学生安全;为了保证职工、学生用水安全,学校出资购买了专业净水机制作纯净水供全体职工、学生免费饮用;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学校引进专门自动售货公司为学生提供品牌食品,彻底杜绝“三无”食品在校园销售;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学校投入资金进行专业电路改造,将照明电、空调专用电、动力电按照用途、用电额度进行专业调配,彻底杜绝用电安全隐患。

三、齐抓共管,安全工作覆盖到位

学校办公室负责对校舍安全进行检查,确保走廊、楼梯等设备设施安全牢固。办公室牵头,教务科、学管科配合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排除学校集合场地、图书室、实验室等可能发生爆炸、火灾、触电等事故的隐患。学管科负责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影视片。办公室制定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用水用电制度、疾病传染病应对预案、体育课安全预案、针对暴力事件应急预案等,排除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学校还制订了《门卫安全事故责任书》,杜绝因门卫职责履行不到位可能导致的事故隐患。

1.突出学校课堂安全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将安全知识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使安全知识进课堂。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广播、校园网、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规避意外伤害的能力;开展“安全知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宣传安全知识和卫生知识;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组织“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与整改”专项活动,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2.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整治工作学校集中对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进行摸排登记,对摸排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逐一认真分析研究,按属地管理和职责范围分类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落实责任人和治理目标,为学校安全提供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保障。

3.经常性地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从每年春季开学起,学校就会不定期地对食堂、饮用水、学生寝室、校园环境卫生及健康教育开课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促进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为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重视校园消防安全工作为了有效预防和制止火灾事故发生,学校积极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活动,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防自救能力,达到了“教育学生,带动家庭,抓好学校,辐射社会”的宣传效应。同时,专门聘请区消防中队官兵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消防灭火、火场逃离、火场救护现场演练,收到了良好效果。

校园网贷班会总结范文2

摘 要:在江苏省建设体育强省的过程中,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其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各体育场馆专业人才的培训对人才培养起到很大的贡献。自实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以来,江苏省各高校体育院系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了体育工种职业资格的培训和鉴定,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高校体育院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江苏模式”。通过对此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江苏省体育强省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体育强省;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高校体育院系;江苏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31

1 前言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对于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以来,江苏省承办单项体育比赛数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成功承办了第2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顺利举办了第18届全省运动会,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体育赛事日趋活跃,体育科教水平逐步提高,体育对外交流日益广泛,逐步迈入体育强省的行列。

在江苏省建设体育强省的过程中,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高校体育院系在此过程中更是责无旁贷,自江苏省实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以来,各高校体育院系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了大量的各类体育工种的职业资格的培训和鉴定,这些合格的人才在取得证书之后,进入了各个工作场所,自身的专业素质对江苏省体育强省建设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贡献。同时,专业人才的数量在体育强省建设的指标中也很关键,比如体育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体育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覆盖率是反映全民健身服务能力的指标,采用覆盖率指标,更多的是考虑公共体育服务惠及城乡百姓,实现全覆盖。目前,江苏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1万人,每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为15人。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覆盖到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建设体育强省的“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覆盖率”指标目标值需达到100%。

2 体育强省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院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江苏模式”探析

2.1 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概况

2009年以来,江苏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历了试点(2009-2010)、全面推开(2011-2012)以及全面提升(2012至今)三个阶段。截止2012年,江苏共有25所高校体育院系共组织开展了救生员、场地工、跆拳道等8个工种的培训鉴定,共有8000余名学生获得了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占全省获证总人数的70%,成为了江苏开展体育职鉴工作的生源主渠道和培训鉴定的主要方向。各高校体育院系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建设、师资、场馆等优势,紧紧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有计划地开展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从提高培训质量入手,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江苏省体育强省建设作出了贡献,形成了一套独特高效的“江苏模式”。

2.2 “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创新

开展体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最具本质意义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1)。体育职鉴培训工作是促进高校体育院系培养技能型体育人才的一个良好途径,是促进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扩大高校体育院系为社会服务的有效形式。为此,首先需强化职鉴培训的组织领导,成立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和协调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各项工作。高校体育院系制定体育职鉴培训的工作方案,从培训方案的制订、培训教师的选聘、培训生源的组织、培训教学的安排、培训的日常管理、场地设施的保证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这为顺利开展体育职鉴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力支持。

2.3 体育科教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

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亦明确指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把职业能力作为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据。促进职业院校课程与职业标准融通、教育考核标准与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衔接。实行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近年来,江苏省在体育科教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从体育院系、体育运动学校到业余体校、体育中学和体育传统学校,形成了梯度衔接的体育教育网络。实施“人才强体”战略,体育人才素质全面提升,结构趋于合理。体育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已具备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体育师资队伍水平比较高,拥有16个博士生导师,科教水平一流,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获得总分位居国内前三。江苏省在体育人才建设过程中,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江苏体育发展专家库,创办江苏体育科学论坛,健全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加强体育人力资源开发,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交流机制。

2.4 助力体育强省建设战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体措施

2.4.1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院校推进体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试点的组织管理,明确一个部门作为院校开展体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牵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工作,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出院校推进体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试点的实施,制定教师技能培训实施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4.2 大力宣传,选择优势工种进行培训鉴定

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和择业方向,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从学生入学初期抓起,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辅导员的班会课、学生现身说法、黑板报、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明确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考的工种,在已开展鉴定的救生员、游泳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健美操、跆拳道、网球、武术、健身教练)、体育场地工8 个工种中,选择其中4-5 个条件成熟和学生人数较多的工种开展培训鉴定试点。牵头管理部门要针对各高校体育院系专业学生考证要求,及时提供所需指导信息及相关材料,做好报名组织、考前培训和辅导工作。

2.4.3 深入探索专业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工作相融合路径

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撰写工作总结报告,进行经验推广。同时,加强对各专业对应职业或岗位的市场调查,拟定各工种职业资格证书需求并报牵头管理部门审定,并根据审定的工种,组织专业教研室和专业教师研究相关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大纲和教材,对于院校已开设的课程,可采取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技能操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逐步达到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后,就能直接参加该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

3 结语

江苏省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实行,为各高校体育院系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也为体育经营活动场所提供了可参考的统一标准,为提高体育场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于高校体育院系来说,开展体育职鉴工作,同时满足了院校发展、学生就业、师资建设、市场服务四个方面的需要,只有积极推进体育职鉴工作进校园、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分、进考核,实现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职鉴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才能确保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职鉴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各高校体育院系在推进体育职鉴工作中,一要站在教育强省、体育强省的高度,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高校体育院系开展体育职鉴工作的重要意义;二要积极探索,不断建立完善高校体育院系开展体育职鉴工作的机制模式,将体育职鉴工作纳入院校长远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加强研究,确保工作开展制度化、程序化、常态化;三要强化服务,充分发挥体教结合的优势,实现体育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体育市场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切实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

政府的要求和社会的迫切需求为高校体育院系开展体育职鉴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全民健身条例》以及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都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体育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等工作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同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更好的工作基础,为高校体育院系推进体育职鉴工作创造更好条件,营造更好环境。江苏省将体育服务民生、职鉴服务社会、推行双证书制度等工作思路和理念作为科教兴国、人才强体以及拓宽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就业渠道的着力点,对全国高校体育院系推进体育职鉴工作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职业健身指导人员,实现江苏健身服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高校体育院系开展体育职鉴工作是一项面向社会服务的、人才专项培养工程,是顺应体育强省建设,依托高等教育的强大优势打造的人才支撑平台,是江苏实现人才强体、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强省建设背景下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3SJD890001]

参考文献:

[1] 陈西玲.高等体育院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6):110-113.

[2] 谢霞.基于4P营销策略的江苏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证书推广策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5):51-54.

[3] 王晓贞,玄延军.江苏省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5): 101-105.

[4] 平朋刚,田海燕.基于态势分析法(SWOT)对江苏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环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4):146-148.

[5] 倪会忠.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