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南育才学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重庆西南育才学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重庆西南育才学院

重庆西南育才学院范文1

>> 龙泉山庄乡村温泉旅游产品差异化开发的策略 选择医疗旅游的理由 重庆医疗保健旅游SWOT分析 毕节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异化研究 湖南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初探 入境旅游产品差异化营销战略分析 世界各地的“特色医疗旅游” 韩国医疗旅游的时代 加拿大医疗旅游火热的背后 医疗旅游的卖点不是享受 医疗旅游的兴起及发展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中国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动 以差异化策略探索武汉市江夏区休闲旅游的发展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泰州市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的SWOT分析 芜湖市发展医疗旅游的战略思考 依托型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杭州市医疗旅游营销策略分析 青岛市医疗旅游开发对策探讨 旅游差异化研究述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夏帆.“中国温泉之都”称号花落重庆[N].重庆日报.2011-1-7(1).

④刘焱.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参考文献:

[1]萍,甘巧林.国际医疗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30-136

[2]田广增.我国医疗保健旅游的发展研[J]究.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93-96

[3]刘炳献.医疗旅游相关问题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6) : 103-104

[4]伍爱、黄瑞荣编著.现代企业管理学(第二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5]梁江川,陈南江.广东省高档温泉度假区游客利益细分研究[J].旅游学刊.2006(5):68-74.

[6]杨英.重庆温泉资源开发与温泉旅游综合效应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7).

重庆西南育才学院范文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17-02

摘要:目前独立学院专职教师队伍人数少,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院品牌的建立。重庆市独立学院要实现自身的超越与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独立学院办学机制与办学模式的优势,摆脱对母体高校委派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依赖,逐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任教师队伍。

关键词:重庆;独立学院;专任师资队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在实现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有320余所独立学院,仅重庆市就有7所,诸如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但伴随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问题也日渐突显。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任教师队伍,因此,专任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经成为重庆市各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重庆市独立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直辖市,经济在西南地区较发达,为重庆市的独立学院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但是,目前这些院校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师资队伍结构问题。

重庆市现有的7所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均是由专、兼职教师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聘任的专任教师;另一部分是从母体高校或其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聘任的兼职教师。这样的构成,使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在年龄、知识、能力结构上呈现出很大不合理。专职教师主要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和离退休的教师,在办校之初,由于缺乏教师或教师引进比较困难,许多独立学院不得不引进大量的本科生担任教学工作。整体上看,重庆市独立学院目前教师队伍在年龄上呈现“哑铃”状:老的老,小的小,中年骨干教师严重短缺;在职称上表现为:低职称的教师居多,高职称的教师少,而专任教师则主要是低职称或无职称,外聘兼职教师职称高。另外,从事单一理论教学的教师多,而从事实践性教学的教师少,“双师”型教师少。

(二)师资队伍稳定问题。

专任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庆市的独立学院校区基本都不在主城区,主要集中在合川、永川等郊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相对于中东部的平原城市而言极为不方便,从主城区到学校要在高速公路上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因此,在引进专任教师时就相对比较困难,即使用各种方法将人才引进了学校,但由于交通给生活上带来的诸多不便,许多专任教师在校工作不久后都纷纷离开学校,另谋高就。

其次,由于独立学院的民办性,专任教师考虑到社会地位、职称评审、个人发展前途、享受的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不及公办高校,许多教师都不会放弃公招和公务员考试的机会,只要有机会都会很快选择离开。

再次,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由于有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暂时还没有考虑到学校软实力和文化内涵的建设,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关怀还不到位,尤其是薪酬福利待遇较低,远不如一些公司企业。随着重庆“西永微电园”、“两江新区”的建立,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大企业纷纷来重庆投资兴业,加之这些单位的地理位置基本上都在主城区,交通方便,福利待遇较好,不少年轻教师由于耐不住“清贫”的生活,要么纷纷跳槽到一些福利待遇高的企业,要么另觅第二职业,更不用说静下心来潜心研究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有关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的重大问题,正所谓“无恒产者无恒心”。

另外许多独立学院没有建立在职进修的鼓励政策和专项资金,还有一些独立学院不仅不鼓励,还明令禁止在职进修,迫使有进一步进修深造计划的教师不得已而辞职,脱产去读书。但实际上,这些教师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积淀了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成为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因为没有支持性、鼓励性的政策和宽松的发展环境,选择离职。学校为了弥补岗位空缺,要么紧急聘请兼职教师顶岗,要么招聘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补充人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表面上看似解决了问题,短期看管理成本似乎没有提高,也许会降低(新聘人员待遇一般都比较低),但从长远看,加之要组织新的培训,不仅成本会比较高,而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乃至学校声誉。

(三)管理问题。

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由于办学历史短、任务重,在教师的管理、培养、培训、职称评审、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行为规范等方面,普遍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形成较强的校园文化凝聚力,专任教师对独立学院“高校式办学,企业式管理”的文化不大认可。部分领导和管理干部素质不高,要么粗暴式管理,缺乏对人民教师的最起码的尊重;要么官僚习气浓厚,办事推诿,弄虚作假,表里不一,没有领导的担当;要么企业式作风浓厚,命令式任务、临时性任务、紧急任务、限期完成任务等等,缺乏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尊重。学校和教师的关系有时也仅仅体现为聘用与被聘用的劳动合同关系,缺乏人情味,劳资矛盾纠纷不断,人际关系不大和谐,教师的归属感不强,没有把教育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仅仅是一份赚钱养家糊口的工作。

还有一些独立学院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督导机制,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尤其对兼职教师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控,教学事故频发,自身又没有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专任师资队伍,学校在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所以要保证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必须建设一支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

二、独立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对策

(一)改善专任师资队伍结构。

在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优化队伍结构,实行全员聘任制。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适当减少离退休教师,补充中年教师,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首先,利用重庆的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结合各独立学院自身条件,可设立专项资金,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实施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工程:如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专业课程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等。

其次,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学历层次是教师队伍质量和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科研方面的发展潜力。由于重庆的几所独立学院发展历史都比较短,在专任教师队伍中都有较多本科学历层次的青年教师,从学校长远发展看,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学历问题。因此,制定政策,鼓励具有青年教师继续攻读硕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再次,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根据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结构特点,即两头大,中间小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进行岗前培训,更要进行在职培训,重点要放在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实践技能上,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师资力量进行帮、带、传工作,培养出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任教师队伍。

最后,独立学院还应多备课、交流、观摩、评比、讲课比赛及课件教案制作比赛等活动,给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及时选拔、培养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教师,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二)稳定教师队伍。

首先,独立学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教师的归属感。通过制订各种政策加强行政人员对教师的服务意识,积极营造学校大家庭的氛围,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以感情留人。

其次,独立学院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晋升机制,要建立总体目标明确的教师的岗位聘任制,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教师在工作中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以事业留人。

再次,独立学院应加大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以待遇留人。

(三)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民营机制的优势,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职称评定、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行为规范等方面,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度要有所创新,既要符合独立学院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独立学院要根据发展需要尽可能想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教师聘任制、全程考核制,严格实行定编、定岗、定职、定责,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坚持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岗位聘任制度与人才竞争机制,充分发挥用人制度的激励作用。

其次,在分配制度方面,打破吃大锅饭、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实行绩效工资制,坚持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原则,合理拉大分配差距,对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实行倾斜分配政策,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再次,在薪酬制度方面,独立学院的薪酬福利应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在进行薪酬福利设计时,要考虑教师的职称、学历、资历、社会或行业的影响力等因素。

三、结语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提升专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是增强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独立学院得以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为此,重庆市的独立学院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专任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蔡玉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7.6.

[2]刘琦.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应对措施[J].老区建设.2009.24.

[3]沈振平.对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6.8.

[4]姚晓菊.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老区建设. 2008.6.

重庆西南育才学院范文3

关键词:做 干 七种意义 词义

动词“做、干”在语义上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差异,留学生难以区分二者。而通行工具书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交叉注解现象,仅有《简明同义词典》《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关注了两者的比较。前者认为“做、干”的相同之处在于均可表“从事、担任”义,不同之处在于“干”多指劲头很足。表担任时“干”仅用于职务,“做”还可表“角色、身份”。后者认为两者均可表“从事”,“干”表“泛指”,“做”表“具体”,且“做”有“制造”等语义。

可见,前人对两者辨析的结论差异性较大,难以提供清晰的判别标准。本文依据利奇(Leech)在《语义学》中提出的词义七种意义理论对“做、干”进行全面比较,以期对判别标准进行修订补充。因“干、做”的反映、主题意义无明显差异,故本文仅比较“逻辑、内涵、风格、情感和搭配”这五种意义。

一、动词“干”与“做”的逻辑意义

逻辑意义是言语交际的核心因素,是言语交际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通过词典释义梳理动词“干”的义项为“从事、担任”。除词典所列义项外,“干”还存在具体语境义:①打斗:“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②与疑问词“吗、什么”等连用可表询问原因,如:“大家想想他心里要是没病,干什么这么心虚呢!”同样,“做”的义项有“制作、写、从事、担任、用作、举行、假装、打斗”等。

综上所述,“干”独有义项为:后接疑问词,可表询问原因;“做”独有义项为“制作、写、用作、举行、假装”,两者均可表“从事、担任、打斗”。下文就相同义项进行比较。

二、动词“干”与“做”的内涵意义

内涵意义是指一个词语除了它的纯理性内容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从内涵意义上来看,表“从事”义的“做”所搭配宾语多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如“生意、买卖、准备、游戏、训练、手术、广告、贡献、圈套、账、运动、作业、工作、学问、决议、革新、报告、针线”等,“干”则无此义。

当宾语为“事、工作”等泛指概念时,两者可互换。

三、动词“干”与“做”的风格意义

“做、干”的语体风格也有较大差异。“干”常用于口语对话中,且言语品行较为粗俗;既可用于非主谓句中,又可单独进入句子;常用于祈使句或疑问句;多用作短句。如“你们要是那么干,还跟三河县的老妈子有什么分别呢?”“做”则口语书面语均可使用,用于口语时较为文雅,且不限于对话,叙述体的使用也较多。另外,“做”一般用于主谓句。常为陈述句或疑问句,祈使句较少见,可用于短句,但更常见于长句中。如“他能够做别的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小孩所不能够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

在短句中,当宾语为泛指词语时“做、干”可互换,但数量极少。

四、动词“干”与“做”的情感意义

“从事”义的“干、做”逻辑义相同,但情感意义有差别。“干”表示说话人的一种强烈的爱憎、褒贬色彩,如:“听说那回放跑了俩,是您干的呀?”表示强烈的鄙夷。如“营长鼓励大家,特别对方今旺说:‘你行!就照这样往下干,别松劲!’”则表强烈的褒义。而“做”仅为单纯叙述事实。如:“他老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怎么做才好。”

五、动词“干”与“做”的搭配意义

首先,否定词“不”与动词“干”搭配时,不可换成“做”,因“不干”可表“不同意”,如“要依了你们,让我一生的追求付诸东流?我不干!”

其次,“做”与宾语的搭配能力明显强于“干”,因“做”既可搭配体词又可搭配谓词宾语,如“做准备”“做调查”等,而“干”只能搭配体词宾语。另外,“做”还可充当形式宾语,如“做安排”,“干”则不可。

再次,表“担任”义时,“干”偏重行业,较广泛,“做”偏重具体职务。且“干”与职务搭配时需加入助词“了、过、的”等方可成句,“做”则无此限制。如“干咱们这行的,嗓子坏了就全完了”。

六、结语

“做、干”交叉义项为“从事、担任、打斗”。内涵上,“做”宾语多具技术性。风格上,“干”常用于口语且较通俗;“做”则口语、书面语均可用,用于口语时较文雅。情感上,“干”表说话人强烈褒贬义,“做”仅单纯叙述。搭配上,“不干”表“不同意”,“做”与宾语的搭配能力强于“干”。表“担任”时,“干”仅用于职务,“做”还可用于角色、身份。“干”与职务类词语共现时需加入助词方可成句,“做”则无此限制。当“从事”义的“干、做”搭配泛指宾语,且当技术性、情感上无差异时可互换。“担任”义“干”添加助词后可与“做”互换。

参考文献:

[1]张志毅.简明同义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2]游智仁.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3]Leech,Geoffrey N.语义学[M].李瑞华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4]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重庆西南育才学院范文4

【摘 要 题】学术平台

【关 键 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 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 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迅猛发展,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遍地开花。影视艺术专业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响应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1] 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时展的文化潮流、教育管理观念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这种现象与社会“关联”的背后,有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功利”性因素驱动。影视艺术专业属应用型学科,进入“门槛”不高、教学设备的投入可大可小、一般基础性师资转型相对较快;同时,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生源多、收费高,更多的是迎合办学主体“功利”性的追求和缘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大潮,必然会出现“经营粗放”、“教学泛化”、“人才档次不高”、“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等弊端。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教学的客观现状,其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规模,但缺师资

现在创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与院校,很大一部分是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艺术教育和影视教育的大潮应运而生的。泛概念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兼容跨类的新闻、传播专业一起,使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了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它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进行着规模化的扩展。许多院校把早期的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系和公共基础部的部分专业和师资与影视相嫁接,创办出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广告、影视美术、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摄像、动画、播音主持、录音艺术、影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等多种影视专业。影视艺术专业的规模急剧扩张,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在边教边学中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师资队伍的影视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创作积累相对缺乏,部分师资在影视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电视理论的学养和电视创作实践方面的积累)不很丰厚,许多教师在影视专业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的教材,更缺乏影视专业创作的经验,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影视艺术学历教育或乏有从事过影视创作实践的教学师资。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大量聘用一线的编导和记者作为影视教学专业课的主要师资,虽然这部分师资往往以经验和体会补充了教学的内容,但缺乏电视的系统性理论基础、很难把体会和经验上升到学理层面,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能给予充分的保证。因此,影视专业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展与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奇缺,成为当前影视艺术教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有数量,但缺质量

影视艺术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有学理素养并具有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有别于理工和文科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影视专业招生上理应实行定量控制。然而,不少院校被热流般涌起的影视艺术类生源所驱使,不断推出影视艺术专业、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自身的学科实力、专业技术与设备师资条件,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西南某学院的二级影视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其8个影视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规模之大、专业之齐、学生数量之多,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绝对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后续教学培养的整体无序性、培养目的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影视教育的质量。为此,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影视专业学生普遍是影视通识性人才,影视理论研究与影视策划能力不强,影视创作思维与创作技能薄弱,同时也存在知识与能力的“撇脚”。诚如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杨飚所言:“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2] 杨飚虽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了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今影视艺术教学上的质量通病。对影视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记者、编导、主持人和制作人才,或是一个媒体策划和影视文化管理者,决不仅是换换课程这么简单;它与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培养理念、课程结构、师资设备等有着相互连动的耦合关系。

(三)有体系,但缺创新

拥有影视艺术专业的院校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在专业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都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大体一致,都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本学科与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本学科与本专业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具备适应宽口径专业或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或就业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信息处理与社会调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实现上述的人才体系目标。因此,多年以来形成了相对有区分度的两大类影视艺术教学体系,正如曹廷华概括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影视教育围绕着‘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展开了教育,专业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技能化教育,综合型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素质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多的是在文学,中文,新闻,戏剧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或者是升华”[2]。诸多院校影视专业的教学培养体系基本上是沿革这两类。所以当“回过头来看,我们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甚至把西师,川大,川师的学生在一起比较,我们的差异性并不大。把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北京的学生相比较,我们之间的特色并不明显。把全国相当的影视传播专业的学生相对比,除了个体的差异比较明显外,整体的差异比较小。我们预想的竞争实力也没有达到所渴望的期待指数。新闻单位对影视传媒的人才似乎是越来越不重视,受到的批评和争议也越来越多”[2]。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年来不少影视艺术教学还是按照借鉴一般教学的惯性进行影视人才的培养,影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缺乏创新,各院校的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各校应有的特色和“核心产品”,百校一面,十多年不变,压抑了各院校影视艺术教学的创新、桎梏了影视育人教学模式的与时俱变。

(四)有通识,但缺能力

影视艺术院系的确为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输送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成为中央、省、市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主体力量,成为中国影视界、演艺界和国有及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中流砥柱”。同时,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传播专业还培养了一大批“种子”,这一大批“种子”正活跃在当今各级各类的影视传媒界,成为支撑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的基石。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各院校影视专业的扩招,近几年来,影视艺术和影视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不论是出自注重“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艺术院校”、“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重点大学”或是“培养影视通识性人才的一般院校”,其影视理论素养、影视策划和影视实践创作能力普遍隐含着下滑的危机和趋势。周星指出:“不少大学在影视专业上丧失大学气象,不切实际地上马播音主持、影视表演,具体到细微程度,并不见得有基础,只是招生有吸引力,但自身学科力量如何却不去考虑。”[1] 实际上这类现象在影视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例如,我国较早开设影视动画专业的高校有“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杭州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17所大学”[2]。近几年新上马的院校还有中南民族大学、江南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湖北工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然而,在2005年6月1日到6月5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国内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拿得出手的成型作品少得可怜,优秀的作品数量也是“凤毛麟角”。以影视动画学生的作品数量与全国开办的影视动画专业数量相比,则极不协调。这一事例虽然不能代表影视专业教学的全部,但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学生创作能力之薄弱。正如曹廷华指出:“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学生不适应传媒的需要,一个原因是理念和意识的局限,另一个局限是实践的大量缺乏和技能上的不能更新。”[2] 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水平,影视业不仅需要精通影视业务的通识性人才,同时也需要有实际创作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我们的影视教学很难满足这两者(尤其是后者)。

(五)有成品,但缺“出口”

近五六年来,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生源火爆,不少高校不断拓展扩张这类专业,正所谓多一个专业就多一个就业机会。但是,招生热门的专业未必就有社会“抢手”和紧俏的就业岗位。在当今的社会里,可供影视艺术毕业生选择的影视艺术工作领域还是比较多的。然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影视和媒体专业学生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虽说影视艺术和影视媒体尚属时展的朝阳产业、从业的专业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受目前我国企业体制属性的制约及影视专业就业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工科、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面还比较狭窄,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影视艺术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上、游离在各大电视台与社会影视制作公司之间,也有的影视专业毕业生离开了心仪的影视传媒改事其他的职业。影视艺术和传媒专业的成品“出口”瓶颈,直接影响着影视教育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影视教育者必须直面和思考的紧迫现实问题。

二 建设思路

我国影视教育和影视专业教学发展所折射的上述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众多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格局中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创立影视艺术教学的特色,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首要探究的课题。创建影视艺术教学新模式,就是要建立一个影视特色鲜明、以特取胜的人才教学体系,围绕特色着力夯实文学和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这一重要基石;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高效转化的教学创新机制;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突出特点、以特取胜

影视艺术专业属于设备、经费投入需要量比较大的专业,而国内许多非影视艺术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均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的。因而,在有限投入的“校”情下,更应该强调和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质与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要坚持把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作为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石;要夯实这块基石,就要突出特点、以特取胜,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把特色扎根在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使影视艺术教学体系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创办影视艺术专业,要兼容艺术院校“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专业化和重点大学“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学理化特征与优点,从各院校的实际出发,体现自身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突出特色。只有坚持影视教学的共性和各院校自身影视教学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影视院校,争取实现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

(二)师资与学科齐头并进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机制,是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实施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强盛的师资和学科。当前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上,大多数院校都完成了量的积累、正从量变“拐”向质的提高阶段。质的提高成为下一轮各影视院校教学竞争的核心。影视艺术的师资有四类,其中三类缺一不可:一类是将帅之才,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学科带头人,这类人数量不多,但决定着教学与学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另一类是“文”将才,是头脑型的研究和策划型学者,是影视前沿的理论与影视策划的研究者,是培养学生影视文化学养和学理的骨干师资,是专业的中坚力量,是院系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还有一类是“武”将才,是专业技能的教学骨干、完成教学能力转化和影视作品创作的基本力量。在强化师资和学科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占领影视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高地”,注意吸收日趋增多的“海归”人才。这是下阶段打造影视师资和学科特色及教学创新的新亮点,也是影视艺术教学接轨国际的本质体现。

(三)全面整合影视教学资源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影视教学体系是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学、产、研的一体化,必须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等资源内容,必须优化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创作的能动性,从而把教的理论和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的模式、创建影视艺术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想理论创新认识上,更要扎根在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创新,就在于造就和培,养创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具有广博文化素质与影视创作能力、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与竞争能力、体现影视与传媒特色及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星.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教育发展分析[J].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