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群众文化;民俗文化;关系

民俗文化一直都是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其创造了民族性格,提高了民族精神,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当创建谐和群众文化的时候,民族文化也是很有重要意义的。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融通的,如果在纵向看,现在的民俗文化就似从前的文化;如果在横向看,那么现在的群众文化也就包括着民俗文化。

一、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关系

人们的情感、生活、信仰、习惯所产生的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大众性、历史性的,比如说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腊八节、中秋节、春季等。而人们在职业以外,所自我开发、娱乐、参与所产生的就是群众文化,是有集体性的。在我国历史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就是群众文化所长时间沉淀出来的一种的文化,也是就是群众文化包括着民俗文化,二者之间是有天然联系的,也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样的关系。人民大众是群众文化、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创造者,都是属于非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是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其次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是有同样社会功能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体凝聚的,同时形成相同的民族感情、价值观。在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起着相同作用,人们通过这两者不但可以改造、认识世界,还能不断的改造、认识自己。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是有社会整合作用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体内聚力的。在群众文化、民俗文化自我满足、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发挥着充分的启迪心智、道德教化、调节人际关系这些功能,因此二者的社会性、群体性特点都是很突出的。根据表现形式来说,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就是民俗文化,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里,是离不开利用当地民俗资源、文化资源的,所有群众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和民俗文化资源密切相连的,在继承民族文化的时候创新群众文化。

发展群众文化就要利用到文化资源,这是和其他的资源有所不同的,其要求文化资源要有精神、物质双重属性。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文化面貌发展前途除了要有经济要素,同时也要有高质量的民族文化,特别是要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水平、能力。比如说,这是一个汉学文化和草原文化想交融的地区,在这里人们创造出了繁多的民族文化,从而让内蒙古地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民俗文化遗产,而这样特有文化资源在世界上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这也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珍贵财富。这几年很多地区都利用了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出了很多群众文化,将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结合在了一起,而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捷径。

二、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功能

1.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体现的功能

(1)社会认知功能:群众文化也很有社会性、大众性的,民俗文化则是长时间所形成的文化,其本是就是群众创造出来的,因此也就被群众所利用,是有社会认知功能的,比如说春节年画都是将蛟龙、鲤鱼、彩凤、莲花来作为素材的,这也是符合人们祈求富裕昌盛、吉祥如意心理的。(2)道德规范功能:群众文化的产生是因为其符合人们的需要,是有道德规范功能的,像是我国民俗文化极力追求真善美,而反对假丑恶,如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父慈子孝、知恩图报、富且爱这都是群众文化精髓。

2.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体现的作用

民俗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着其功能如何,作用在在群众文化中所体现的,而发展群众重要的途径就是传承民俗文化。不管什么样的文化都不是自然天成的,群众文化的产生是来源过去、现在的,是有时代烙印的,民俗文化则是源于本民族的祖先,是有明显民族色彩的。现在如果我们想创新、发展群众文化,那么就一定要展现民俗文化,比如说民间传唱、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族服饰等。像是丹东地区没年前的正月十五就会举行“灯谜擂台赛”;在农历二月二的时候,壮族人民会开展对个活动的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群众文化,究其根本也就是展示了民俗文化。

总结:

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密切相连的,也是人们需求的体现,比如说团体文化、广场文化、馆类文化这些都属于群众文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群众文化也就渐渐形成民俗文化。因此就要充分的将民俗文化、群众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李艳锋 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探析[期刊论文]-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体育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首先.根据规划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类型以及区域系统中地域分工确定主题公园的性质,其次,由主题公园的性质限定可供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最后,通过是否突出了该地旅游资源特色和是否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从主题类型范围内确定该主题公园的主题类型。在上面的主题策划模式当中,检验主题可选类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对体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开发过程中.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表演、饮食习俗以及生活习俗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该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艺作品等的关注度略低,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策划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时,注重迎合人民大众的消费口味和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主题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超级秘书网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俗文化;古城镇;旅游开发

一、相关概念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源于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随着时代的渐进和外界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变化。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大致包括3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并有着教化、娱乐和心理的功能。

(二)古城镇

古城镇,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吴承照,1998),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经生活不断延续与演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物、古迹点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现代生活在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街区、古建筑群、城市地段依旧延续;第三,城市的遗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城市而具有明显特殊的意义。由此可见,古城镇一般是民俗文化相对发达,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

(三)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丽江古城就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这是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

二、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双赢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淳朴的居住环境和特殊的民族艺术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丽江古城成为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大大提升了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人通过开发发展丽江古城旅游,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一个旅游景点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丽江古城也不例外。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也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纳西民俗文化是古城的造血机,能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例如,木府、洛克故居、白沙壁画等古迹的修复;纳西古乐、东巴歌舞、字画等民间艺术的复活;打铜、制陶、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生;一些传统的饮食也得到了开发与发展;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得到了保存。一批专家学者还对丽江的人文景观、东巴经典、史料文献、节日庆典、婚丧习俗、饮食服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音乐歌舞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和论证,还撰写了一批专著和论文,为纳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当地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就可以用更多的经费来支持民俗文化保护和创新,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

三、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发展的矛盾

(一)原居民的外迁使丽江古城面临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规模最大的聚居地,独特的纳西民居形式、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环境、亲切宜人的绿化环境、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孕育和承载着丽江的纳西民俗文化。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古城淳朴善良的原纳西居民则是民俗文化的天然守护者和创造者。

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游人的卖点,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丽江,大量的游客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安逸,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出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很多的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根据古城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1996年前,古城内居住着3万多纳西人,到2005年只剩下不到6000人,且多为老人。古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商户,住户多为来来往往的旅客,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乳相融。文化天然创造主体的缺失使丽江古城的民俗文化黯然失色,古城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的展示场,那些店铺和旅游商品多为廉价的道具,古城面临着变为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二)纳西民俗文化商品化导致丽江古城文化氛围减弱

独特的民俗文化使丽江古城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把民俗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民俗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文化的商品化是市场的需求,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习惯,把文化作为赚钱的工具,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粗俗化和庸俗化。目前丽江古城正遭受着这样的命运,作为一个纳西族聚居地,古城内却随处可见傣族民乐葫芦丝吹出的乐曲,民族服饰店里的服饰很多也不是纳西族服饰,而是苗族的刺绣、白族的服饰的等,而生产厂家也多是广州、温州等地。民族歌舞被定义为娱乐游客的节目,服饰、动作的文化内涵被削弱,其原来所代表的文化涵义不复存在,丽江古城市场上充斥着的大批量生产的毫无特色商品终会使游客审美疲劳。

(三)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与古城旅游发展遭遇尴尬

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首先是真实的存在与发展,旅游的开发,游客纷至沓来,很多游客要的只是快餐的体验,并不要求深层的真实。但是民俗文化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深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按照其发展规律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否则长久以往,必然会产生失望的旅游者和无所适从的变异的民俗文化,从而两败俱伤。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有两个尴尬:一是旅游的开发使丽江的纳西下一代生活在扭曲的传统文化中。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印象很多来自当地的旅游部门对游客的宣传和表演,一开始看到和听到的就是异化的民俗文化。二是原居民的大量外迁和房产的转移,纳西族的下一代失去了继承一个真正的有着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丽江古城的机会。纳西下一代儿童大都出生在新城,已经失去了接触原民俗文化的空间,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已经被剥离,再加上强势文化的影响,一种文化的传承面临中断。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二)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

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三)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四)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1、杨宁宁.论旅游与纳西文化的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

2、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3、廖冬梅,张诗亚.丽江的旅游开发对传统纳西文化传承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

4、刘燕.旅游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5、杨福泉.从丽江古城谈遗产地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些想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6、朱良文.丽江纳西族民居[M].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7、蒋高宸.丽江――美丽的家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文4

一、活动名称

1、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

2、云贵川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

二、组织单位

三、活动简介

1、背景、目的和意义。

深入到凯里、都匀、安顺、曲靖、康定等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其基础教育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进行了解和调查。途经地区大多为中国有色金属的工业基地,故对环境保护的调查又极为方便,选择这一选题比较合理。

通过活动让队员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大致认识,加之队员主要以历史和社会工作专业为主,又多为校报学生记者,活动又可以强化队员的专业和业务知识,丰富社会和生活阅历。

2、调查方式。

主要是以走访的形式进行。配以图片和图像资料。归来后整理成以文字、图片和图像为主的立体性调查报告。

3、调查内容。

⑴相关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状况,并对其现状、特征和原因进行简单的调查。选择一个村寨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的走访和调查,并对其现状、特征和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⑵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存现状,并对其现状、特征和原因进行简单的调查。各选择苗族、布依族一个村落进行深入的走访和调查,通过对其文化背景、语言、建筑、婚俗、传统技艺的继承、经济特征、外来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现状的计量研究和分析,进行对比研究。各选择苗族和布依族的一个家庭和一对夫妇分别进行家庭结构和婚俗现状的个案分析研究。通过以上调查和研究提出保持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议。

⑶途经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对途经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进行大致的计量比较和分析。选取途经地区的一个城市(六盘水或者攀枝花)进行较为细致的调查。选取工业集中地区的边沿地区的一个古村落进行调查,用计量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工业开发、污染和环境保护对个案对象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民族民俗文化的影响,对第一个课题研究进行补充和说明。

4、后期制作

活动结束以后,以团队的名义进行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⑴调查报告。

题目。《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云贵川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

形式。调查报告以文字、图片和图像的立体形式展现,主要是研究报告、幻灯片、图片展。

a、研究报告。以团队的名义在相关学术刊物和学术网站、个人网站上发表。并参加河南省和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大赛。

b、幻灯片。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配合研究报告,强化其观瞻效果。

d、报告会。拟计划在9月——10月在校内组织巡回报告。

⑵论文。

组织相关专家对调查资料进行甄别和提取,拟计划撰写系列的论文。包括,整体性的研究和分析,个案的研究和分析,某一个方面的整体或者个案性的研究和分析。

题目(初拟)。

a、《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以 村落和 村落为例》、《 族和 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比较分析——以 村落和 村落为例》。

b、《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以 村落和 村落的两个家庭为例》、《 族和 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比较分析——以两个家庭为例》。

c、《 族和 族婚姻现状比较分析——以 和 两对夫妇为例》。

d、《云贵川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

5、后期宣传

⑴媒体宣传。

计划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河南教育》、《京九晚报》、《商丘师院报》和河南电视台、商丘电视台报道。

⑵活动宣传。

a、巡回报告会。拟计划在9月——10月在校内以系别为单位组织巡回报告。重点对xx年级集体进行报告会,以扩大在新生中间的影响。条件成熟计划在商丘其他院校进行巡回报告。

b、摄影和图片展。在校内两个校区(条件允许下考虑在商丘其他院校组织)进行摄影图片展。

c、电影节。由于活动结束后,大量的影像资料要编辑制作成系列的宣传短片,可在9月份利用周末时间循环放映。

d、校报文化周。由于10月份,刚好迎来《商丘师院报》创刊200期,校报编辑部将组织校报文化周活动。活动期间,“青春行走中国”活动是一项主要的内容,届时将对该活动进行全面的文字、图片、影像、实物展示。

e、宣传橱窗。校报编辑部在两个校区拥有两处宣传橱窗,活动结束后,将制作成一期专题橱窗。

四、活动路线及总行程

商丘—信阳—武汉—岳阳—长沙—湘潭—衡阳—桂林—凯里—都匀—安顺—六盘水—曲靖—昆明—攀枝花—西昌—康定—成都—万州—襄樊—南阳—许昌—商丘

总行程:6000公里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文5

摘要:翻译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的桥梁。但是,文化的个性所衍生出的大量文化局限词给文化间的顺畅交流和翻译造成了障碍。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反映中国独特文化的词汇,也就是中国民俗词汇日益增多,探讨这些词汇的翻译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翻译 文化 民俗词汇

一、前言:文化、语言和翻译。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后果。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的共存。如果我们要保持我们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它有一个新的需求,那就是我们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文化交流。而翻译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过去的翻译研究一直强调在语言分析和文本的对比研究,但缺少文化因素。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人士开始走向跨文化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文化交流的意义。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心已经从语言的迁移转变为文化的交流,而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强大的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成为文化和文学交流的一种手段,翻译的深层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研究文化问题,促进跨文化交际翻译是必须的、重要的。

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民俗词语翻译的重要性。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国民俗文化来源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探索和传承,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构成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精髓,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外延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纵观中国翻译史,无论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还是至“五四”的西学翻译,都是以外译汉为主的。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引进”占据了绝对的强势,而输出明显处于弱势。这与中国这一文化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发展强盛的追求是不相称的,而关于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的翻译更是凤毛麟角。直到今天,尚无一部专门的汉英或英汉中国民俗文化辞典问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因此,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有意识地实现翻译工作重心的调整,在兼顾“输出”与“引进”平衡的同时,侧重向外国传播中华文化,特别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因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保持其固有的文化身份和特征,使我们的民族特色不至于淹没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海之中。

三、中国民俗词汇翻译的困难性。

我们知道,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转移。因此,如何克服文化障碍,把源语言的信息传递到目标语言已成为翻译的中心问题之一。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等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沉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这些独特的文化特征是传达文化负载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我们中国的文化也有我们独特的文化负载词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国民俗词汇。因此,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中国民间文化信息方面的研究。由于一些独特的目标语读者可能难以理解的,如何翻译好这些中国民俗词汇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如此。

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游牧、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民俗传承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在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发生变迁,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丰富,使得传统意义上单纯依靠人际传播的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为民俗传播服务,使民俗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下面是有关中华民俗词汇的误译案例分析。前面是字面意义上的转换,后面是内涵意义上的转换。

年饭 the meal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 family reunion meal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红包 red bag,red packet,red paper / envelope with gift money

纸钱 paper money,paper coins / ghost money

唐装 dresses of the Tang Dynasty / traditional Chinese garments

王八 tortoise / turtle cuckold

龙凤帖 dragon and phoenix card / marriage certificate

黄道 yellow way / lucky days

黑道 black way/ unlucky days

拜天地 kowtow to Heaven and Earth / perform the marriage ceremony

从以上例句来看,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翻,目的语读者会不知所云,而根据内涵翻译,他们才会充分理解。奈达(1993:110)曾指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汇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四、结语。

任何语言都是与本语言所根植的文化密不可分的。而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敏感、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负载着该语言的文化。中国民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俗文化词汇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是中国文化个性的体现。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意识形态、工作和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给当今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跨文化交流带来障碍,如何在汉英翻译中保持其独特性,做到文化的“全真传真”,是语际翻译中的难中之难。

所以为了帮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增长其见识,我们应该多加练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恰当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努力地译出忠实通顺、优雅的译文。这对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民族间的交流,具有深远意义。(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论文

项目名称:从Nida的功能对等看中国民俗词汇的翻译(以鲁迅小说选为例)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1993),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

“文化自觉”是老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这一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在中国10万一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就有22个,而作为以多民族著称的云南就有这7个,在社会的大变动中他们如何长期生存下去?特别是跨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文化变得那么快,他们就发生了自身文化如何保存下去的问题。同时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这些人口数较少的民族影响更为直接,特别是对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影响则更为严重。例如,云南玉溪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中的一员“花腰傣”,其人数虽不足10万人,居住在近500平方公里的哀牢山下、红河谷地,长期封闭的区域。却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引人瞩目,让各位专家、学者、游客止足关注,这与民俗旅游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自觉”对其文化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先生长期对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看到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后,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一概念。而很多民族地区的发展则又以旅游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尤为突出,面临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更为严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拓本土文化资源,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旅游业,在中国各地发展势头很快。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由于其投资少、内容多、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经济效益高、创汇收入多等特点,越来越受各级地方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青睐,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99生态环境旅游年”,也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的一年。新平县旅游局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机制,全面进行新平县旅游资源的规划,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旅游业对现代服务流通业的龙头启动作用。利用’99昆明全国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召开之契机,推出了独特的旅游品牌――花腰傣民俗旅游和哀牢山的原始生态景点旅游。“花腰傣”一经推出就以其炫丽的服饰、独特的文化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吸引着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及传播媒体前往探寻、揭秘。一时间关于“花腰傣”的论文、反映“花腰傣”风情的摄影、摄像作品,如落英缤纷,撒在中华大地,乃至飘向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络绎不绝。有的学者为了揭开“花腰傣”文化神秘的面纱,常年居住在“花腰傣”家中,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品味“花腰傣”文化,并写出无数的文章,让这个千百年来深藏于哀牢山下红河谷地的傣民族群体许许多多的文化之迷公诸于世。

“花腰傣”是人们对居住在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的一种称谓。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的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而名之为“花腰傣”。分为傣雅、傣洒、傣卡、傣仲、傣泐、傣章六种自称。傣雅、傣洒、傣卡分别居住于新平的漠沙、腰街、戛洒、水塘四镇,傣仲、傣泐、傣章则居于元江的大水平、甘庄、东峨、等地。“花腰傣”不仅在服饰文化上与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显著不同,而且这里的傣族不信佛教,没有文字,不过泼水节,保留着中国傣族在未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之前原有的文化状况,如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其中又以原始农耕民族祭龙(求雨)和封建领主制时代的春耕礼最为典型。新平花腰傣自称是古代傣族南迁的落伍者,是滇王室的后裔。花腰傣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研究中国傣族起源迁徙及在南亚泰、老、掸、岱等社会传统文化习俗对比研究等问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新平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做了相关工作,新平县旅游局利用’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的时机,推出了“花腰傣”民俗旅游,利用“花腰傣”独特的文化特征打造新平县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游览络绎不绝,打破了这块神秘土地千百年来的沉寂,让淹没在哀牢山下、红河谷中的“花腰傣”民俗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前来探寻、研究,揭开这古老傣族群体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花腰傣”独特的文化。同时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花腰傣”传统文化得到挖掘、得以保护、传承下去。

旅游为民俗资料的收集、传承做出了贡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文人学者的优良传统。他们借助到全国各地的游历,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增广见识,结交学友。大量的游记文献就是他们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采风问俗、旅游考察而写下的旅行记录。其中,就有大量的风俗资料。诸如徐霞客游记等记录了大量其所到之处的山川水色、风土人情。

还有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获得美的享受外,获得新的知识也是其主要目的。民俗文化资源之所以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与传统民俗的融合,旅游借助民俗文化丰富其内容,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愉悦身心的审美需要。民俗文化资源借助旅游不断丰富发展,广播四海,并且民俗文化资源还可通过旅游产业,变资源为资本,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共同实现民俗与旅游的双赢。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地文化为目的,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多方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借助旅游,传遍世界各地。如20世纪80年代,元江县文工团参加全国乌兰牧骑文艺汇演,推出了“花腰傣”舞蹈节目《跳南嘎》,将“花腰傣”的形象以舞台形式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让人们对“花腰傣”有了初步的感知,但由于当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人们还停留在怎样解决温饱问上,还没有旅游这概念,更不用说形成气候,人们对“花腰傣”的认识也仅仅限于舞台、报刊杂志。旅游业的开展同样也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推动的一面,由于旅游业的开展,导致了本体民族即当地居民“花腰傣”自我意识加强,自信心增强,认为正是由于自己和外来人的不同,才是有利于自身民俗旅游的开展,这点在新平县戛洒镇“花腰傣”村寨漩涡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在和当地居民的谈话中就得到印证,原戛洒镇卫生院杨副院长说曾过:“你们现在来看我们,正因为我们和你不同,也有别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所以你们才会来旅游、了解、考察,要是都一样了,你们还会来吗?”这样一席既肯定又担忧的话语。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还有一部分人在为自身民族的文化传承在思索、在担忧。

除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民族文化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外,跨入信息社会、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同样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有识之士深刻地意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特色的消亡和多元文化的同质化。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民族要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是无法避免的时代课题。而通过大量的调查表明,经济全球化并没有造成世界文化的全球化,相反当人们真正意识到我群与他群不同的时候,自我意识也随之加强,同时其文化自觉性也得到增强。值得强调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变化的,其相应的人类文化也同样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耳朵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了解、掌握、研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提高各民族的实力,寻求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应值得关注。没有离开民族依托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文化的民族,民族与文化是相生相伴的。

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说:“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这些文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这种多样性,我们这个有着近两百个国家,二千五百多个民族的星球,才如此丰富多彩。不同文明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和交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同时,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新的繁荣。”②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由于地域的不同,同一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地域性显得更为突出。如居住在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就与新平、元江的傣族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信仰小乘佛教,“花腰傣”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正因为如此,民族文化传承中应中分考虑到其地域性的特点,“文化自觉”显得更为重要,因民族文化一旦离开了其自身生存的那块土壤,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鲜活生命力,基于这因素,云南大学在当地建立了南碱“花腰傣”民俗传习所,让其传统文化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文化自觉”意识的加强,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旅游经营过程中,旅游开发者为经济效益用“伪民俗”来满足旅游者“奇异”的眼光,“喜古猎奇”的心理,对民族文化的表述中带有“失真性”,追求“落后”与“原始”,改变原有的民俗风貌。因为民俗资源也和生态环境资源一样,被破坏了也是不可再生的,这些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经济日趋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及民俗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自觉”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显现出尤为突出的重要性。

注释:

①.《论文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1

月第二版 第386~391页

②.《沙特各界知名人士的演讲》,人民日报1999

年11月3日第一版

参考文献:

[1]周光大主编.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何明主编.云南十村.民族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