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正能量演讲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正能量演讲材料范文1
2013年10月7日,历经三个月的第二季《中国好声音》落下帷幕,阿妹战队的李琦夺得了“年度好声音”的称号。节目直播结束后,李琦在后台接受媒体采访。虽然嗓子状况不佳,但李琦在导师阿妹的指导下,用轻松的心态顺利唱完全场,并且以情动人,最终拿下冠军之位。谈及夺冠后的心情,李琦笑言:“我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想过是这个结果。之前一直在纠结嗓子状况这件事,但最后决定轻松面对。今天我真的做到了。”
夺冠后,李琦将怎样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李琦表示,身为“90后”的一员,他希望自己可以为“90后”代言:“‘90后’的口碑一直不好,但‘90后’也是有正能量的。”
精彩速用
话题1 心态
用法:把素材拆分成人物对话的语言。
“今天的演讲比赛如何呀?”爸爸一进门就笑呵呵地问我。
“别提了,今天对手太强,再加上我喉咙有点不舒服,没能获奖!”我沮丧地说道。
“你看了昨天的《中国好声音》了吗?最后谁夺冠了?”爸爸突然问道。
“看了,李琦夺冠了,怎么了?”“李琦在比赛前不是一直纠结嗓子的状况吗,怎么能夺冠呢?”爸爸似乎另有所指。“不知道!”“告诉你吧,在赛前,导师张惠妹一再提醒他不要纠结嗓子的问题,以轻松、平常的心态去唱完全场就行了。要知道,在赛场上不要有过多的包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你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等到真正要用时,它还有力量吗?”我若有所悟,使劲地点了点头。
素材提示:设置一个与素材相似的情境,然后借助素材,用对话的形式,让别人受到启发。
话题2 “90后”
用法:引用素材中人物的一句话来审视社会现象。
一说起“90后”,很多人往往就会想到“任性、自私、浪费”等关键词,把他们跟负面新闻联系在一起。“90后”虽然毛病多,但同时优点也很突出。他们是充满希望、有个性、有追求的一代。
正如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冠军李琦所言:“‘90后’的口碑一直不好,但‘90后’也是有正能量的。”是的,李琦自己就是“90后”的代表。在舞台上,他虽然嗓子不好,但他顶住了压力,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唱响了属于自己的好声音。
素材提示:针对素材中“90后”所面临的社会评价,可引用人物的语言来反驳,并结合实例,这样更加具有说服力。
活学活用
1.开门见山,用素材引出观点,再进一步论证。
2.可以将材料拆分,作为人物对话的语言;可以概括材料,作为观点的事实论据;可以就材料中的某一句话引发讨论、分析。
3.可以用故事的方式还原现场;可以作为教育人的励志故事。
创新立意
1.从“李琦在导师阿妹的指导下,用轻松的心态顺利唱完全场,并且以情动人,最终拿下冠军之位”,可以立意为“心态、成功”。
正能量演讲材料范文2
【关键词】演讲教学;电视节目;媒介素养;人文素质
1 教学资源的拓展
1.1 优秀电视节目《我是演说家》
由北京卫视和能量传播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我是演说家》第一季自2014年10月4日至2015年1月24日于每周六晚黄金时段在北京卫视强档播出,由张卫健、刘嘉玲、陈鲁豫、乐嘉四位担任导师。被评价为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综艺节目。第二季华少接棒刘嘉玲,和鲁豫、乐嘉、张卫健三位导师组成“三生一旦”的全新阵容,2015年8月28日开播,节目中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的社会正能量和震撼人心的励志故事在观众当中引发众多好评,从成熟的节目形态、丰富的节目内容,到强大的导师阵容、多样化的选手类型,《我是演说家》开创了中国“演说”节目的新时代。
1.2 演讲教学的资源宝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视野、交际视野更加开阔了,人们越来越需要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现自己的才华,演讲口才是现代人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讲授过多,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足;文字案例多,鲜活的影像案例少;重视课堂学习,轻视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成效。在影视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影像素材可为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有效合理地利用媒介资源,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开拓师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果。《我是演说家》是一档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获得广大观众喜爱的节目,可以为演讲教学提供极为丰富的鲜活案例,成为演讲教学的资源宝库。节目中选手身份各异,演讲内容丰富多彩,直观传授着演讲技巧,让我们见证语言的力量;导师风格各异,思维敏捷,分析点评蕴涵着演讲的基本知识,让我们体会语言的智慧。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2.1 观摩――讨论――实践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入演讲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突破。改变原来讲授演讲基本知识和技巧、分析演讲案例、进行演讲练习的模式,采用观摩――讨论――实践的模式。观摩从《我是演说家》中精选的一些案例,感悟什么是好演讲;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交流观看得感受,从演讲内容得选择、材料的组织、语言表达形式、演与讲的结合等多方面展开讨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总结演讲的基本规律,;再以亲身演讲实践感受演讲的技巧,用总结归纳处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寻找自己演讲的不足,明确提升自身演讲水平的努力方向。
2.2 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入演讲教学,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课内学习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可以说是对学生演讲学习的引导、指导。《我是演说家》节目播放至今已有一百多个演讲案例,可供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在我们教学的新的节目正在不断播出,有新鲜感、有吸引力。布置学生在课外观看《我是演说家》节目,设计观看记录,明确观看任务,概括演讲者的演讲内容,评判演讲的优点与不足,评价节目,从大量优秀的演讲案例中感受演讲的魅力,聆听不同导师对选手的分析指点,感受不同选手的演讲特点,感受导师不同的语言风格,汲取演讲的经验和智慧,从一个个普通身份演讲选手的成功演讲中获得自信和力量。学生对这样的课外作业感到耳目一新,对这样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感兴趣、有收获。
3 教学改革的多重收获
3.1 演讲能力的提升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对演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大量的观摩和上台演讲练习的实践,学生的演讲能力普遍有了较大提升。摘录几段学生的课程总结:
“在学期的结尾,老师还用别开生面的考试――每人上台演讲一次,结束了这门特殊的课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忘记这次演讲,毕竟我们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演讲前我们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在教室里试讲,一遍一遍纠正自己的错误,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不经意的回首,或许也会为曾经努力过的自己而感到骄傲。”
“曾经我一直认为上台演讲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甚至还满带恐怖色彩的事情 ,但是现在我自己终于慢慢走出了这个心理阴影。站在台上,渐渐地不再哆嗦,甚至脸上还会带着点自然的微笑,加上一点动作,可以从容地站在大家面前,流畅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期末考试的题目是让我们自己做一次演说家,说到演说家就不能不提《我是演说家》这个节目了,在上课以前我从来没看过这个节目,在老师的建议下无奈地看了,看了后却深深的爱上了这个节目。节目里的演说家们个个具有特色,语言运用很好,演讲也很吸引人。很感谢老师的推荐,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很多,提升了自己的素质。以至于在最后的演讲中我变得沉稳了,自信了,勇敢了,清晰地说出了自己所要表达的,自认为超越了自我,做了一次成功的演讲。”
3.2 媒介素养的提升
“媒介素养”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批评和创造能力。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促进了大学生媒介选择意识的增强。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说到:“在我看来,这个节目还是挺不错的,它可以让各个阶层的各种身份的人站在我是演说家的讲台上进行演讲,表达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在发现民间演说家的同时,也圆了小人物的演说梦。我们观众也可以通过我是演说家去放眼观世界”在我们进行演讲教学的同时,《我是演说家》节目正在播出,不少同学都是每期必看,多接触这样的优秀电视栏目对他们十分有益。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提升了大学生的媒介评价能力。有同学这样评价节目:“《我是演说家》是一个可以使人变得勇敢、有正义的舞台,通过观看这期节目,我深深的体会到语言的重要性。针对一些社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做一个有正义敢说话的中国好青年是我观看这期《我是演说家》最大的收获。”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提升了大学生利用媒介为自身成长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有同学有这样的打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何况我一个零基础的人。看完这最后一期的决赛,我忽然有种感觉,演讲能力好重要,这不仅仅体现在比赛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想在闲暇之余,把这个节目的剩下所有期看完,不求打发时间,而是在其中汲取一点点我需要的、有用的东西。望我哪天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不求站在节目上演讲,能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的演讲,吾感足矣!”
3.3 人文素质的提升
人文素质作为“人之为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积淀、内化和升华结果。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进而深化和固化人文精神。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以下摘录自学生作业:
“各位演说家精彩动人的演讲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原来语言还可以这样说!他们通过语言的力量唤醒我们的内心;他们通过高深的智慧对我们进行启迪;他们通过丰富的姿态、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简朴深刻的语言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感谢《我是演说家》,感谢各位演说家,是他们给予了我一次感受语言力量的机会。”
“在观赏一个个精彩的演讲时,这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享受,同时也能增进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阅历。这些站在舞台上的选手们,他们敢想、敢说、也敢做,他们的演讲,有的述说着人生的艰辛历程,有的述说着生活的悲惨遭遇,有的述说着美好的幸福生活,也有的从述说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引出人生大义。是的,他们在传递着语言的正能量。”
“在《我是演说家》这个舞台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们激情澎湃,他们幽默果断,他们通过这个舞台展示了睿智,展示了坚强,他们深情的表达告诉我,在这个舞台上,不管你是善于表达的演讲天才,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只要敢去表达,敢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所有人自己的观点,就能让自己平凡的一生变得不平凡。语言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看了这期节目受益颇深,先是在演讲的形式和技巧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一期节目如同一次慰藉心灵的旅程,让我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谭永平.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3.6
正能量演讲材料范文3
____,80后,是____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一名普通职工,从事平凡的财务工作,却是一个真诚、阳光、进取的女孩,同时非常乐于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工作以来,她以其固有的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树立了一个优秀新青年的形象。
她在工作中不仅认真负责,更是力争细节的完美。在工作中,不论是财务核算还是兼有其他方面琐碎的日常工作,她时刻都能够保持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就拿财务工作来说,其项目之细、核算之繁琐只要细节上稍有差池,其结果可能就会谬之千里,这类工作一环扣一环,急不得,乱不得。因此,这项工作的特性要求工作者必须思维敏捷、心细如发、有条不紊。她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边提升。有时候,她白天忙不完的临时工作,晚上也要加班加点的完成,也和她的性格一样,不喜欢脱泥带水,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她的优秀工作表现不仅减少了下一工作环节的工作量也收获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同事们也给予了赞誉。
工作以来,除去财务工作的学习,还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与培训。2012年初,参加了灌区灌溉管理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培训,系统学习试验站的仪器设备使用及软件的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使用。2012年参加了省组织的第二届水法规知识竞赛,并获得良好的成绩。同时在当年人民胜利渠六十周年大庆之际,担任讲解员,为各位领导讲解人民胜利渠的历史及现状。2013年参加了水利厅组织的会计诚信建设演讲表演,并获得三等奖等等。从她的身上我们学到了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梦想,这样才能收获了一份快乐而自信的人生。
生活中,关心体贴同事,注重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同事需求,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并得到我们的拥护和尊重。还记得,单位曾经租住着叫姗姗的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很艰苦,由于母亲带着弟弟在外地生活,丢下她在一所县里的中学学习,但学习很优秀。当得知生活费不够或有什么困难,她都会积极的帮助姗姗,有时还会把多余的衣服送给她,就像姐姐细心照顾妹妹一样,不分彼此。这些事情对于她来说,见习平常,这点她很满足。即使自己付出得再多也是值得的。
正能量演讲材料范文4
关键词:培养 课堂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19-01
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课,难道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就只是语文课应完成的任务吗?不对,在数学课堂上,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能把学生的交流能力作为一种重要技能进行培养,这才是一位合格的数学教师。因为孩子的思维过程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表述清楚,如果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讲解,这才能说明学生是正真理解了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少数学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差,很多时候会解题,但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那就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类学生其实就是缺乏口头交流能力,教育就是要弥补孩子的不足,让孩子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也是咱们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就培养小学生上学交流能力的主要渠道谈谈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数学课堂――交流的阵地
课堂是孩子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小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给他们话语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不怕说错,不怕失败。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交流起来特别安全。当然其中一定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导一定要做到语言精、方法巧。例如在教学《相交与垂直》时,首先通过猜谜语:“无头无尾无限长,又长又直不能量”,猜一种线。学生自然就能结合描述的特征猜中是直线,教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回忆直线的特征,为后面新知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二、亲子阅读――交流的土壤
近几年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课外读物有一定的增加,这给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前适合小学生的数学课外读物没有多少,导致学生对数学有所偏见,认为数学就是整天算来算去,枯燥无味。自从有了《小学生数学报》、《数学文化读物》等课外书籍以来,孩子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愈来愈浓。因为他们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多彩,知识数学值得探究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但这些课外读物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完成根本不可能,因为数学老师还有数学课本的教学基本任务,因此我校提出: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数学课外读物,不懂的知识相互学习。这样不仅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还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通过与家长交流沟通,更能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因为学生在家里交流的环境是最安全的,没有什么顾及,交流起来会更加顺畅,能有利于交流水平的发挥,因此亲子阅读,互相交流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肥沃土壤。
三、演讲比赛――交流的战场
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如何,喜欢表现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数学故事演讲大赛。很多孩子将自己了解到的数学家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进行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部分学生还将自己在课外阅读的数学趣闻用小品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如去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部分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般习惯性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但在实际运用中不一定都是这样的。于是好学的孩子们把生活中常用到的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实际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编成小品进行展示,让全校的师生大跌眼镜。做衣服,当余下的材料不够做一件同等规格的衣服时,必须采用去尾法去近似值;汽车运货物时,当余下的货物不足装一车时,必须再安排一辆车,因为超载危险,安全无小事,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因此这里必须采用进一法去近似值。
四、课辅活动――扬长的平台
正能量演讲材料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7—0046—01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内部学习动机。
一、 以教师为主导入
1.温故知新法。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新旧交替的知识材料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自然过渡,温故知新,水到渠成,设置于承上启下衔接紧密的单元教学之间。
2.趣味导入法。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散落的思想迅速地集中起来,立刻投入到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课前讲一个英语小笑话,或者发问一个幽默的问题,或者让学生们猜个字谜,内容丰富,五花八门,总之教师的用意是引发学生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悬念导入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因此,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时,最好设置几个问题,但不宜过难,能经过学生的努力解答出来,这样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又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正能量。
4.创设语境导入法。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相关内容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提供必要的语言材料,尽量帮助困难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入
1.英语导入法。教师课前设置谈话的主题,由班长提出问题,学生各自发表看法,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大胆地说几句英语,哪怕是一句英语口语也是好的,教师要马上表扬,以此鼓励学生,树立学生自信心。老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提问导入新课,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较为充足的心理准备,了解今天所学的内容,打有准备之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演讲式的导入法。教师在上课前,挑选一个英语口语尖子生上台演讲,充分发挥该生英语口语的优势。当然,话题要围绕新课的知识点展开,让同学们有新奇感、兴奋点、羡慕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寓教于乐,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开始新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所讲的话题,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学好英语的方法,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3.游戏导入法。初中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不愿意接受死搬硬套的知识。游戏是最适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地挖掘教材,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对英语的热爱,营造一种争先恐后的学习气氛,把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把枯燥无味、难以理解,让学生头痛英语变成简单有趣并在游戏中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情趣盎然,其乐无穷的游戏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
4.实物导入法。利用实物教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简单易懂,容易接受,能增强英语学习的真实感,贴近生活,走进英语,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多媒体导入法。利用多媒体教学会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能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英语学习形象化,具体化,情景化。
正能量演讲材料范文6
一、正确利用时政信息,弥补初中政治教学的滞后性
初中政治教材在近几年做了微调,并没有较大的变动,而国内外大小事千变万化,故而初中政治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课本上的案例较为滞后,与时代脱节严重。加上初中政治理论内容多,非常枯燥,考试以应试教育为主,政治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试,因此,教师虽然有尝试性的将时政信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应用时政信息,故而收效甚微,多是要求学生将课本上的重难点、概念等死记硬背下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政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时应用崭新的时政信息代替过时的案例,增强新鲜感和时代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利用学生对社会充满好奇的心理,在对时政热点分析过程中,渗透课本知识,正确利用时政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例如:在国家职能部门内容的讲解上,教师先简单讲一个各部门的职能,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职能部门,然后假设现在是XX台风发生之前,那么:气象部门应做什么,各级政府部门应作出什么反应等,受到学生生活阅历的限制,肯定会有很多缺陷,而教师则在旁边指导并鼓励,不要求答案正确,只要方向和思路正确即可。这样,运用时政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自己去发现和感悟,从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2]
二、开展时政教学小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初中政治教学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应用时政信息时,需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开展形式活泼的时政教学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一,开展每日时政值日活动,值日学生搜集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上的时政新闻,这些时政新闻要与我们的生活、社会主义建设等有关,以国内新闻为主,重点选择一些新闻播报,做到语言的精炼、生动、有趣,让大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拓展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第二,课前时政演讲。根据学生的学号或是座位,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锻炼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等。学生在演讲前收集整理并筛选出时政新闻,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学生演讲后,教师再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对学生的总结等进行必要的指导,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逐步能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时政新闻,培养主人翁意识。
第三,办理时政小报,在学校的橱窗栏中开设时政小报专栏,由政治兴趣小组负责,每半月一期,介绍重大时政新闻。在教师后黑板上设置时政专栏,由学生自己选材、设计、编排。
通过各种时政教学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我们的现实生活,灵活运用知识,并感受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乐趣,将生活中发生的时政热点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理论观点寓于生活主题中,引导学生分析时政热点蕴含的理论知识以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深思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三、应用时政热点,引起学生情感价值观共鸣,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素质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创新意识和适应力,使他们能果断迎接社会的挑战,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时政新闻本身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其引进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敏感认清当今社会发展形势,把握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态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和适应力,以便今后更好迎对挑战。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理还较稚嫩,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社会信息,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把握不全,想事情容易片面、偏激,并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应用时政热点教学,让学生主动分析时政热点,教师从旁指导和解惑,在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等的判断和评价中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等对个人的要求,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说:结合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事迹,对比大家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明白:明辨是非、择善弃恶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美好的人生。在反面案例中看到是非不分、善恶不分、无视法律等带来的危害,从中得到启示,并时刻警醒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初中生心理还不成熟,社会环境对其成长影响极大,故而选择时政热点时需要避免一些暴力、政治性过强的材料,尽量选择正能量的材料,比如说:在讲述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犯罪案例为研究对象,模糊犯罪细节,重点讲述后期的法律解释,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