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存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1
[关键词]存货管理 方法 内部控制 改进
一.前言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存货管理的一般方法
通常包括下列两种:
(1)ABC控制法
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较少,但金额较大,应该重点管理,如原燃料。B类存货则应在定货数量和定货时间上加以适当控制,如消耗用材等。C类存货品种很多,但金额较小,进行一般管理,如办公用品。通过此种方法,可有效控制存货库存,加速资金运转。
(2)零库存管理法
零库存的概念就是企业平时的库存为零或接近于零,只有销售上有了合同才开始购买材料及生产。零库存管理可以降低存货储存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如仓储费、管理人员工资等。零库存对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能力要求非常严格,在供、产、销的每个环节都要力求完美。要能够实时采购,保证生产不断料,生产的产品也能及时销售。
三.存货内部控制
企业在实施存货内控制度时,应当加强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
(1)分工及授权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如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等都属于不相容岗位。企业应当对存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授权批准权限等,规定经办人职责范围。
(2)存货采购控制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制定采购计划,对存货的采购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采购。存货请购依据要求充分适当,请购事项应当明确。企业确定采购时点和批量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采购环节也要建立完备的制度,确保阳光化采购。
(3)入库及保管控制
在核查相关单据的基础上,只有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货物才能办理存货入库手续。企业应加强存货的日常保管工作,严格限制无关人员接触存货,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仓储部门应建立存货的业务台帐,并定期与财务进行帐帐核对。仓储部门应当定期对存货的毁损情况进行检查。
(4)存货发出控制
企业用料部门领用材料时,仓储部门应当根据经审批的领料单进行发货。超出存货领料单上限的,还需经过特别授权。企业应当明确存货出库的流程,落实责任人。财务部门应定期与仓储部门进行帐帐、帐实核对,避免存货出现帐实不符的情况。
(5)盘库清查控制
在制定存货盘点制度的基础上,为保证存货的账账、账实相符,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盘点小组及及人员对库存情况进行盘查。编制盘点表,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及时处理盘盈、盘亏。仓储部门应通过盘库全面掌握存货的状况,及时发现存货情况并进行处理。
四.存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存货的收、发、存记录不真实
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由于对生产部门有考核指标,有些部门在领用时不及时开具领料单,使得帐实不符。
(2)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企业内部虽然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3)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因库存量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有些部门在报采购计划时很积极,但当物料采购进来后,领用的速度却很慢。
(4)部分存货库龄较长
由于种种原因,某些物料库龄较长,但并不太影响其使用价值,由于企业没有此方面的激励机制,导致这部分存货成为沉淀资金。
五.改进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
(1)提高人员素质,理论指导实践
企业应配备合格的人员管理存货业务。相关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企业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不同层面的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存货管理理论及业务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运用ABC分类控制法等方法和理论对存货进行管理。
(2)健全内控,重在执行
企业在建立并实施存货内控制度中,应当强化对关键方面和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科学合理,各环节原则及程序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增加采购部门对计划申报部门的考核指标,督促其物料领用。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使帐实相符。
(3)加强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
厂部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了解,掌握设备维修、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创新采购模式。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
(4)加强存货的回收利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存货的利用价值,提高经济效益,应当完善存货回收利用制度,出台老库存、退库物料等使用激励政策,加强存货的使用及回收修复使用管理。
(5)强化监督检查并及时改进
企业应当建立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检查机构及人员应通过实施符合性、实质性测试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内控薄弱环节,要求采取措施,及时改正。
(6)完善信息化建设
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不断完善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相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参考文献: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2
[关键词]存货 风险管理
遵循存货风险管理的原则,对存货风险进行正确及时地识别、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也是公司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存货风险管理的原则
企业在进行存货风险管理时,要遵循的存货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第一,强调存货的事前管理。该原则要求在公司存货发生损失之前,对其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前瞻性的预测、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预防措施,使其存货管理损失减少到最低。
第二,预设最坏的情境。企业在设置存货风险测度指标和风险变动范围时,预先假设存货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及其对企业的影响,需根据具体企业假设相对应的存货状况,以便在危险时刻通过非常手段扭转局面。
第三,数量化佐证以衡量风险程度。存货风险程度的判别除了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必须通过计算有关存货风险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证明存货风险的程度。
第四,分析控制。企业根据存在的存货风险进一步分析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风险,使存货风险处在安全范围之内。
第五,弹性化调整。企业存货风险指标标准值和风险区间的制订基础是企业的历史资料和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企业每年应根据上一年的资料和当前的经济形势,修订企业存货风险指标标准值和风险区间。
二、存货风险的识别
企业管理层通常对存货的风险是比较关注的,引文这种风险造成的后果是比较直接的。在企业的资产管理、资产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存货风险的种类主要包括:不良存货资产风险、存货价格风险、存货规模风险等。存货管理风险主要产生于存货的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三个方面。
企业管理层进行存货管理可以运用每月或者每个季度收集到的存货进出量,损失量相关数据进行综合的评价。存货风险资料的收集关键在于不良存货产品数据的收集,一般需要月末或季末进行盘点和统计。根据收集到的企业存货数据,计算企业的实际存货风险值,然后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存货风险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确定各存货指标所处风险区间,最后根据以上计算的数据,结合当前企业和市场情况,采用定性的风险识别法,对企业的存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企业存货风险的严重程度。
三、存货风险的识别
实务中,可以运用一些财务比率指标对企业的存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比如,可以计算企业的不良存货比率,将本企业的不良资产比率与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合行业特点、存货的特性、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企业的竞争战略,基本上可以确定企业的存货管理是否存在相应的风险和风险的强度。如果企业的不良资产比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以说明企业的存货管理风险较小,存在较大的利用空间来进一步开展存货的科学管理。如果企业的不良资产比率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则说明企业的存货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企业需要积极地的采取必要措施对企业的存货管理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企业可以同时运用多个指标进行存货风险的评估:
产销比率:本年产品销售成本÷本年累计生产产品成本×100%
供销比率:本年产品累计销售成÷(本年初库存产品成本+本年累计生产产品成本)×100%
存货周转率:本年产品累计销售成本÷平均库存产品成本÷累计发生月×12
四、存货风险管理
那么,如何有效的管理企业的存货风险呢?强化企业存货管理和控制的对策,针对企业存货管理普遍存在的风险,结合目前公司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实施具体的企业存货管理策略,进而完善存货管理制度,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第一、加强成本控制。首先,加强采购环节成本管理,建立健全企业采购体系,加强采购管理。实行必要的招标采购,公开透明;选择好供应商,实现供应渠道的稳定和低成本;通过与供应商签订所需协议,得到缩短提前期、减少库存。其次、加强存储环节成本管理,存储成本是指为保存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的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储费、存货破损的损失费、设备维护修理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存储环节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储存空间成本,包括把产品运进和运出仓库所发生的搬运成本以及租金等仓库成本。这些费用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变化很大,储存空间成本随库存量的变化而变化。2.库存风险成本,它反映了存货的现金价值下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远远超出公司的控制范围。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存储保管环节可采用ABC管理法,实施有重点的存货管理,降低保管成本;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和最低的成本耗费控制存货数量,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合理需要;控制存货水平,要平衡存货采购与生产投入的数量与时间,平衡批量采购成本与存储成本以形成最低存货成本。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3
一、企业生产经营不同阶段存货管理的风险点识别分析
以制造业企业的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成品出入库销售的过程为例,探讨企业存货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具体风险点。
1、存货采购的风险
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具有数量大、类别多的特点,因而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重点关注两个方面:采购的数量和质量。
从数量的角度看,许多企业的生产车间在提交采购申请时,无视生产计划和预算,根据经验估计需要量,采购部门对生产车间提交的申请不加审查便制定采购计划,导致了采购数量的不合理。
从质量的角度看,对于大批量材料的采购没有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或者虽然采取了招投标方式,但由于监管不利,缺乏公平的招投标环境,导致采购的物资质次价高;对于小额零星的采购业务,许多企业长期与特定供应商合作,降低了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以及质量的可靠性,一旦该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或者供货质量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导致生产的中断,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另外,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也会带来采购物资、资金损失。
2、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
企业疏于开展岗前培训或者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导致员工缺乏必要的技能、操作不熟练,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残次品的数量,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车间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达不到岗位要求,不能准确确定每件产品的消耗定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程序领用原材料,也会导致企业存货资源的浪费。
3、原材料、产成品出入库的风险
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出入库风险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识别:
(1)账实不符
仓储部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原材料、产成品的入库及领用登记不及时甚至多记或漏记,各项数据不能定期送往财务部门,最终导致存货盘点时账面与实际库存量不符。
(2)存储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同类产品的替代品或者更高级别的产品竞相出现,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企业脱离市场制定预算,一旦存货的储存量超过市场的需求量,必然出现存货的积压、滞销,甚至被市场所淘汰,增加不良存货的风险。
(3)传统的管理方式带来的风险
传统的审查、记录方式不仅没有系统性而且效率低下,错记、漏记现象严重,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及风险发生的概率。
4、销售中的风险
销售风险在制造业企业中尤为常见,常见的销售风险主要有如下几种: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选择不合理或者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存货在运输途中毁损的风险;企业承担的存货因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被退回甚至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都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存货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存货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通过总结上述风险点,结合制造业行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风险管理措施:
1、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编制预算
一方面,企业应该立足于该行业的特点,分析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并清楚的认识该阶段的特点,关注主要竞争对手的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科学可行的方法,预计本年度的产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注重研究企业最近几年的产销量以及本年度的订单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计算确定最佳订货量。
2、规范采购业务流程
首先,企业要建立健全存货采购的审批制度,保证采购业务按照计划的程序进行,由车间根据需求向采购部门提交请购单,采购部门在核实的基础上编制采购计划,该计划必须经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才能执行。
其次,对于大批量的原材料采购业务应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招投标决策应该由集体协商确定,同时要加强监管,保证招投标环境的公平合法,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发生;加强对小额原材料采购的监察力度,同时定期对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及供货稳定性进行审查。
另外,企业应该制定采购验收业务规范,保证原材料采购数量、品种、质量符合合同的要求。
3、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风险意识
定期对一线生产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注重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将每件产品的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按照产品的合格率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降低次品率;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创新,寻找更为节约资源、更为有效的存货管理方式;要求车间技术管理人员在领用材料、半成品时附送各种类型产品的消耗定额及计算依据,做到有据可查;提高财会人员在存货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存货相关的业务必须先验证再付款。此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4、规范库存管理,加强内部控制
针对上述所提到的原材料、产成品在出入库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有如下预防和监督措施:
(1)建立健全的仓储制度,使得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制度可寻。仓储部门必须在证实领料单的数量与车间实际需要量一致的情况下才予以发料,及时、准确的填写出入库登记表并按时将数据送往财务部门。另外,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定期进行存货的盘点工作,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时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4
企业存货在发出时要对发出成本进行结转,会计上成本的结转有多种计价方法,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损益、资产负债表甚至纳税额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软件进行存货管理(通常称为进销存软件)前,必须加强成本计价方式的理论研究,以提供完美的存货管理解决方案。
据实选用成本计价方式
一般说来,当存货发生实物流转后,也就产生了成本流转。理论上,存货的成本流转额按照成本计价的原则,应当等同于购入实物的成本额。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存货品种繁多,流转额非常大,成本流转额很难完全匹配实物流转额。因此,在发出存货时,就要按照一定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最终使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尽可能接近存货的采购成本,使因采用不同成本计价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变得最低,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通常来讲,存货发出时有两种成本计价方式: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前者又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五种计价方法,后者包括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软件工程师在设计存货管理软件前,要结合这几种成本结转方法的管理特点和计算机管理的优势,综合考虑。一般说来,这几种方法在软件设计中都应该提供,用户在使用软件时,自行选择适合于本单位使用的成本结转计价方法。
现在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存货管理软件往往仅提供一种成本结转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即一种平均价格。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一般的进销存企业尚可使用,但如果对购入成本相当敏感,或对成本核算要求较高的企业,这样的软件就显得不足了。如目前现代企业管理中广泛流行的成本管理,其对成本极为敏感。再如在医院,仓库存储部门要对各医疗科室领用的各种存货成本进行精确计量,因此必须采用成本计价的另一种方法———个别计价法。
主要方法的比较
既然用户有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在开发软件前,就要仔细调研,对会计学要有相当的理解,这样开发出来的软件才会既有功能上的完整性,又具有充分的适应性,而有些软件开发者往往只了解存货管理的皮毛,就贸然动手,一发现问题,再重来,导致开发成本一再增加。现针对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作一介绍,供参考。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其成本属于实物成本,计算机处理时成本价格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货时用户只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成本单价。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额。该方法的出货成本是按最早的购货价格确定的,用户不能随意挑选存货价格以影响当期利润,因此其存货成本最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能较好的反映资产负债表存货的价值。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后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和先进先出法一样,其成本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出货时由用户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按照和先进先出法相反的顺序分析获得成本。该方法的出货成本是按最近的购货价确定的,用户也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影响当期利润。由于后期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较早期高,因此计价成本可能较高,故可使本期利润降低,但该方法也因此符合会计上的稳健性原则。
3.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对出货成本进行个别计价,适合于对成本较敏感的企业,如大型医院,存货部门购入存货后,要由各部门领用,在成本核算较严格的情况下,各部门的领入成本直接和效益奖金挂钩,这时候必须对成本进行个别计价,即必须按照部门所需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在计算机处理上,必须使用户既能录入数量,又能录入成本单价。该方法最接近会计上按成本进行计价的原则,但相对也比较复杂,即使采用计算机,工作量可能也比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
4.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根据期初存货结存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进价成本,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的全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必须到月底才能获得成本价格,和计算机即时即得的管理特点相违背,因此没有采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动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因为其简单性,是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软件工程师在设计存货管理程序时,可能不知道这种管理方法的会计学名称,但都采用该方法的管理思路。按照这种方法,在入库时,计算机增加存货的库存量和库存额,在出库时库存额除以库存量即为单位成本。该方法是手工管理下非常繁琐的一种方法,但在计算机管理下却是程序设计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因此大多数软件供应商都把这种方法作为存货管理的主要方法。
6.计划成本法:这种方法按计划成本进行度量,在每一种产品上设置该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额,出库时由计算机自动获得该成本。计划成本法下计划成本额的确立需要相当的可操作性,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使之具有充分可行性的基础上,但确立的存货计划成本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存货管理软件中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并不多见。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5
摘 要: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谋求丰厚的利润。因此,企业存货定额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定额管理能够为企业的获利提供帮助,同时也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方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企业存货定额管理企业财务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企业存货;定额管理;企业财务;成本管理
作为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存货定额管理这一环节。针对一些具有大规模、管理架构复杂的企业,定额管理也会被单独设计成一个部门,并且还注重对其管理体制的完善等。
1 企业存货定额管理重要性
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内,为进行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对有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及消耗所应遵循或达到的各种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其实质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是经济管理的一种工具,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在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存货连接着生产和销售,是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效益的重要元素。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但需要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资产外,还需要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存货。企业要持续经营和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优质的产品和相对低廉的成本争取市场份额。因此,作为企业经营的载体及重要资产的存货,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2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存货在企业生产中占居重要地位,是企业重要的一项流动资产,且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有效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降低流动资金占用率,从而提高存货周转率。
2.1 存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企业存货方面的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未制定存货管理制度,虽然有这方面的规定,但仅仅流于形式,而未予认真执行;二是内部控制薄弱。存货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内控制度可及时发现记账错误,有利于防止舞弊。而很多企业或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或虽有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一旦出现纰漏,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而没有从制度层面上解决根本问题。
2.2 资金占用额高
很多企业以为存货就是企业的资产,是财富。这种观念将可能使企业存货大量积压,使得存货资金占用比例过高。拥有过多的存货,相应的就需要大量的能支付这笔存货的储存成本,而当企业的资金被大量占用在存货上不能及时转变时,这就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这也就相当于存货就是负债一样。
2.3 存货管理成本大
公司往往以库存静态管理为中心,忽略了存货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局限于库存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原材料。即未能充分利用第三方的物流管理。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自身物资资源和第三方物流明显利用不足。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资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3 加强企业存货定额管理企业财务
3.1 建立合理的存货采购系统
在企业进行存货采购时,首先与生产销售部门进行沟通,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工作,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再来确定采购量和采购时间;建立合适的存货采购系统,组织采购人员的经验或领导单方面的估计,必须进行合理的采购量和采购时间估计。这就需要做好下面两点:一是建立与生产销售部门的沟通渠道;二是存货采购人员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存货的收益与其成本进行比较,确定企业的最佳库容量,根据生产销售情况,确定最佳采购时间。而下一次采购时,应该尽量根据企业的实际库存量进行采购并及时地采购;三是结合上面两方面建立采购模型,在实际生产中,与存货总成本有关的变量很多,做出存货管理的数学模型,确定其相似的或接近的最佳采购量和最佳采购时间,这就使得企业在管理中有据可依,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创利能力。
3.2 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
公司应该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使用合适的库存管理软件,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要想使存货管理达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企业要尽快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ERP软件。利用该软件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登上新台阶。
3.3 加强存货进行内部控管
要确保存货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存货的真实性让管理者更有效地掌握实际损耗真实的和完整的情况,更有利于用真实的数据分析生产损耗趋势,进而为优化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还能及时地了解存货的新鲜度,存放状况,对快到期的存货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杜绝浪费,以免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a.定期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有差异的盘点结果进行原因追查,让物流管理部门列出后续行动计划,并根据行动计的时间来检查执行情况;在盘点的过程中对存货的异常状态进行登记,对已损坏的、已过期的存货批次列出清单,反映到物流部门并限期处理;b.不定期在现场抽查进出货数量或称重,预先与产品开发部门、物流部门共同核定材料或产品的重量标准。根据收货单或出货单的数量抽部分批次进行清点,需过磅称重的材料或产品,可根据进出两份过磅单的差值与仓库收发货记录和标准核对,并检查是否具备质检部的检验结果。
3.4 建立定额管理考核制度
建立定额管理的审核和考核制度是加强定额执行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是定额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否则,定额管理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无矢之的,难以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成本的预算和控制作用。定额管理考核主要包括:统计台帐的完善程度、定额的执行、修订和分析情况,定额标准的先进性、合理性及可行性情况,及定额的覆盖率及定额的执行率的完成情况。为确保定额的贯彻执行把定额管理有效的融入到经营管理中,考核结果将与单位经营绩效挂钩,严格实施奖惩措施,借以督促和监督定额标准的执行与控制。
结束语
企业存货是企业日常运作的主要活动对象,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它的活动情况来反映,基本上企业中所有人的工作业绩都围绕着它才能体现出来。加强存货的内部控制,提高存货的利用率,降低存货控制风险是保障企业进行高效的生产经营运作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李.浅析企业存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394-395.
[2]黄静.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J].会计之友,2009,(17):19.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6
关键词:存货管理;库存;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23-02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为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稳定,企业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购入、使用和销售存货。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存货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繁多,并且在流动资产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存货管理完善与否直接关系企业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反映并决定着企业的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二、存货管理的要点
1.存货的采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何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是存货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合理地制订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是科学、完善的企业存货管理的第一步。
2.存货的计价。存货计价的方法主要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企业在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虑存货表达的正确性及评估赋税等问题,力求准确判断材料价格走势,以保证公司获得最大赋税利益为原则,选择合理的方法。
3.存货的库存管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消费者的偏好变化较快,市场需求变动较大,各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也由此而愈加缩短。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企业库存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失去对新商品的应对力。因此,为降低甚至避免这种资金积压过多带来的风险,企业应尽量在不影响生产与销售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零库存。
4.存货的盘点。存货的盘点,是确认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存货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企业应设法提高盘点效率,减少盘点损失。可采用的盘点方法主要有“全面盘点法、区域盘点法、重点盘点法、满架盘点法等,企业应视存货的种类、重要性程度、价值、数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盘点方法。
三、存货管理的主要目标
如果工业企业能在生产投料时随时购入所需的原材料,或者商业企业在销售时随时购入该商品,就不需要存货。但实际上,企业总有储存存货的需要,并占用或多或少的资金。这种存货的需要主要出自以下原因:第一,保证生产和经营的需要。第二,出自价格的考虑。
四、中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一方面,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因而缺乏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甚至少数企业根本没有制定存货管理制度。这些企业在存货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统一、明确的制度标准来规范各种行为,是造成存货管理混乱无序的源头,严重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存货管理,仅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应当定期考核相关制度执行程度,评价存货管理制度的执行对错误和舞弊的防范作用。
2.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是中国企业存货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企业存货采购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没有按照实际生产运营的需求来提出采购申请,更谈不上制度合理、科学的采购计划。企业的存货采购靠的是主观经验和感觉的判断,采购入库价格仅以采购员口说为凭,而非基于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角度考虑制订的科学采购计划。
3.存货的核算、计量不准确。《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在中国企业的存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存货价值核算、计量不准确的问题,也就无法做到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准确体现存货的期末价值。由于市场变化较快,在存货核算、计量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存货的当前市价可能已不能确定,也就无法正确确定可变现净值,致使存货的实际价值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来。
4.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中国很多企业都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内控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执行力度,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各部门各自为营,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实物周转与核算脱节,品种收发记录不准确,财务部门的存货信息与仓储部门的实物信息不能对应等不良现象频繁出现,无形之中给少数部门或员工营私舞弊创造了条件,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流失。例如,企业有进货作业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存在以下风险:(1)未把生产计划与时间表告诉进货部门或未清楚说明何时或哪里需要材料。(2)已验收的原材料等资讯未输入资讯系统、或未及时输入、或输入的内容不正确。(3)订货单遗失或未送交进货作业单位。(4)缺乏采购期限的资讯。(5)验收报告或运货单遗失。(6)例外情况不相容职责不分离。
5.存货资金占用量大,周转缓慢。企业的存货资金占用量大,导致大量资金呆滞,周转不灵,这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存货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往往由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准导致销售预测的不准确,进而因为避免因缺货而错过交货期,造成存货库存的大量积压。上述情况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造成大量资金的呆滞,流动资金严重紧缺,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容易因存货的长期积压导致贬值、毁损、失窃等情况的发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五、中国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途径
1.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和存货内控制度。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起健全、合理的存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贯彻、落实。(1)确定方法:企业应当按照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严格按照COSO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内部控制》要素所包括五个方面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方法以及内部牵制组织设计、制度文件设计内容。同时还要建立完备的管理控计设计,即做好整体计划控制、组织人事控制和行政领导控制三方面设计内容,做好顶层规划,从制度方面进行完善。(2)建立存货内部控制程序,内部控制功能具体体现在管理中出现的非希望的事项,也即是将实际绩效与计划目标加以比较,如果发现了差异,则应当由控制职能,予以适当纠正与处理。即企业确定合理的标准,建立科学衡量结果方法,用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差异分析,从主客观二方面采取补救措施,通过过程进行综合检查与评价。(3)运用科学、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方法进行评价,如果仅有内部控制程序而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则控制目的同样不会达到。内部控制方法是实现控制目标、发挥控制效能的技术手段,在控制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内部控制方法,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的发展也越来越多,但主要有目标控制方法、组织控制方法、程序控制方法、检查控制方法和标准控制方法等。但不同控制目标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各不相同,企业管理者不能统筹把握,综合考察。(4)董事会及监督委员会,这其实是COSO内控五要素中控制环境一子要素。但控制环境和“高层下面的形象”深受单位的董事会和监督委员会所影响,即所谓的傍样力量和“上行下效”的作用。(5)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使之与员工绩效挂钩,明确奖惩,确保相关员工自觉执行各项存货管理制度。
2.制订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采购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步,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企业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合理地制订采购计划。应实行存货采购的授权批准控制,应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合理使用采购资金,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很多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主要从定性角度进行日常管理,很少利用现代信息工作之便进行定量管理,没有充分计量企业的储备成本中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三方面,更没有进行三者综合考虑,进行最优化考虑,选择最优的储备成本。同时在存货决策时主要注重存货进货项目、选择供应单位、决定进货时间和决定进货批量,没有进行存货决策方法即经济批量方面探究。
3.加强存货的库存管理。存货积压将导致大量资金呆滞,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长期积压导致的存货损毁、遗失等情况更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在生产规划、销售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库存水平,减少存货积压,加强库存存货的管理,以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减少存货积压带来的间接和直接经济损失。
六、结束语
综上,良好的存货管理是保证企业资金有效运转,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和存货内控制度,做好存货规划和采购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利用先进科技确保存货核算的准确性,并通过合理制定库存水平,减少积压,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的。此外,企业在努力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根据自身特点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存货管理机制,有效地推动企业存货结构的优化,提高资金的运转率,从而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茹.对存货管理的几点认识[J].辽宁经济,2008,(8).
[2] 黄秋.浅议企业资金及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08,(21).
[3] 侯春兰,李红梅.企业存货内控管理之我见[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8,(5).
[4] 陈菊兰.存货内部控制浅议[J].经济师,2006,(1).
[5] 刘俊.I.R.P系统及其对存货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7,(3).